一开始会觉得仅是幼稚的剧情德国动画片,渐渐看到最后,才明白是环保之人的一次呐喊,尤其结尾全球的动物冲向纽约,向人类抗议着对它们生存资源的掠夺。现实中的动物不能像电影里演的可以说话和抗议,它们只能用血静静等待人类良心发现的那天。影片中一个爸爸说:“我是为了事业。”他的儿子喊着:“你是为了钱!”是的,多少生灵牺牲在非生活必需品之中,貂皮、海豹皮衣、蛇皮、象牙、毁坏生态平衡的度假或水坝项目……我们真的要为亲爱的子孙留下生态的孤独和满是自然灾害的地球吗?
影片中一只老乌龟的话,是整部电影想表达的思想精髓和警示:“人类只不过是深夜潜入的窃贼,在土地上予取予求。他像一条靠吃自己存活的蛇。但地球并不属于人类。人类只是沧海一粟。人类并没有谱写生命的篇章。他们只不过是里面的一粒辞藻,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天空下。冉冉升起的薄雾,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落基山脉吹来的徐徐微风,还有骤雨之后清新的气息,这些植物,人类与我们,动物。人类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终将让自己自食其果,当最后一片陆地也被污染,动物或被赶走或被屠杀的时候,人类就将独自统治地球。然后,迷失和绝望,他们也终将灭亡。但那对我们来说并没有意义,如果我们现在不奋起反抗,我们很快就会灭亡。”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和哥哥,从小告诉我要善待动物,因为它们也有灵魂和痛苦,跟人类一样。所以我的爸爸收养了流浪狗,我的哥哥在冬天把鸡抱进空调房,我的妈妈拒吃野生动物,我的男友在宠物死后用双手挖一个小坟墓……这部电影是对动物和地球抱以担忧的人的一次慰藉。
傻动物有傻福嘛?一只刚开始一事无成的猫鼬,阴差阳错的找到了水,并凭借自己的“本领”,打破了面前巨大的障碍???
动画里面,赋予动物极为人性化的一面。会打扮自己,女性会在意自己的皮肤,小孩子互相攀比。这人性化的一幕,让我以为,我在看一个类似《海绵宝宝》那样的动画。直到后面剧情的发展,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
我其实有点搞不明白,这部动画究竟是讲全球变暖的,还是在讲保护动物的?动画的结尾,所有动物登录人类世界的那一幕又让我产生了一种“下一部是要开始讲动物复仇了么”的想法。
其实我觉得,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对于地球来讲,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拼命的破坏又怎样?努力的保护又怎样?等到我们黔驴技穷被灭绝了,地球依旧转的好好的,只是会多了一些沧桑的痕迹,让后来的物种多了一种考古的乐趣罢了。
说到底,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我们自己么。破坏,是为了活的更好;保护,是为了传承的更久。
只是欲望驱使着你我他,让我们不得不去做。懂得,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不就是这样吗?
剧情和画面都非常吸引小朋友和大朋友,在向来比较安静的淮海路上的电影院里,部分镜头,小朋友和大朋友一起兴奋的叫和笑,全体无所顾忌,呵呵,第一次看电影看得这么轻松热闹,值回票价。
电影以它自己的方式探讨了环境问题和人性的自由,在动画片里涉及此类问题想处理好并不十分容易,所幸不至于让人感到太过刻意拔高而不适,也没有刻意回避死亡的问题,算是自然而然。
总之,不管你别人怎么想,反正我自己看得很感动,这就足够了。
ps:
1 电影插曲相当有意思,值得听听。
2 我最喜欢高卢雄鸡。
3 电影结束不要急着离开,片尾字幕还有戏。
4 部分画面真实美丽得像纪录片,还是活生生的那种,3d效果很棒,忘不了哪只栩栩如生的蝴蝶。
纯粹地把这部德国的《动物总动员》里各类设计与桥段摘出来,指出借鉴模仿了好莱坞哪些作品,是件没什么意义的事。皮克斯、梦工厂诸大拿们在长年创作中,对动画创意脚本怎么转变为有险有趣的冒险历程实在烂熟于心,已经有了一套可以说最经济的结构公式,其他地区的同行们保守地借鉴一下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动物总动员》这部电影真正令人感觉郁闷的地方,是幕后团队在如今观众口味已被调得极高的情况下,显出了对这类作品的完全没有任何想法的尴尬。
或许修正一下更准确,郁闷的也许只有期望在这类动画中得到精彩的成年观众。说起来儿童只为了看个热闹的话,这部电影还是适合他们的。简单易懂的故事,丰富的动物角色(虽然没几个讨喜的),环保的流行大主题,3D效果在某些场景也还行。即便他们看完了《里约》这样欢快艳丽的作品,并不会再拒绝看下一部。
但是我们的要求真的是不合理的吗?电影号称改编自童话作品,即便原生的情节随意与散漫可以保留,但并不代表说我们就绝不可能在其中看到精彩的场面调度,趣味横生的角色冲突,甚至令人恍然大悟的细节逻辑。是这些让动物真正鲜活地成为了可以吸引人的角色,而非还停留在“他们会说话哦”的趣味里。
而这些,是要非常细心地去一点点填补起来的。
当然,无论如何,也比我们自己出品的《潜艇总动员》《世博总动员》要好得多。
觉得看这部电影,就像是在听一个环保爱好者在演讲。看了预告片,觉得这部片子的所有点都爆在预告片里了。除此之外,就是冗长的说教。一个大坝的崩溃就能解决非洲的水资源问题?一群动物跑到纽约去示威游行,就能让汽车不再开轮船不再跑空调不再开?用小孩子的逻辑来解决问题,故事能这么讲?
3D效果不错,环保的主题贯穿始末。最后动物进军纽约联合国和自由女神像实属画蛇添足,莫非是德国动画妄图抢占美国市场的意淫?程玉珠老师为狮子配音还是那么有沧桑感。
笨笨的德国片啊。开头30分钟太渣了,完全是烂片范。要不是逆天的画质大概就弃了。但是后面入正戏了就还不错。英国澳洲法国口音的英语啊
插曲都不错
很一般啊
在无聊不想动脑子的时候很适于消遣啊
改编自儿童文学家Erich Kästner 的小说,看着挺开心的,而且大象是草原的总统!
居然是德货,难怪英配口型同步率低。丛林大反攻规模升级+马达加斯加的逆袭+霍顿与无名氏说教味+冰河世纪一代特效+狮子王场景拷贝+拯救尼莫OST拿来主义……我还遗漏了什么吗?
没想到动画片可以拍的这么不好看!
是为了讽刺3X大坝咩?。。。比起冰河时代差太远太远了。。。@北碚UME with 娘亲
制作算精良但智商不算高外加各种……抄袭 你能看到任何一部动物做主角的动画电影的影子 但就立意加现在报纸的新闻来说 感谢大坝?先感谢三峡吧~
乌龟夫妻的恩爱感人 音乐很好听 高卢雄鸡讲一口法语口音的英文
动画片多少都有点千篇一律 那没办法 怎样才能推陈出新呢电影以环保为主题 中间的动物角色也各有特点 只可惜现实中的动物只能沦为人类文明的牺牲品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不过影片看的好像没特别大的触动
一个打着狼屎球走着狗屎运的猫鼬的故事。
《动物总动员》上映在《建党伟业》档期是很聪明的抉择,不然这么一卷钱的中国式说教国外动画片,还能卖上座,真是让人惊讶。
满电影院的小盆友就我一个没有小盆友的大人……原作其实我挺喜欢的,拍出来怎么就有种违和感,故事都不是很对得上。而且动物会议的指挥官是公鸡有没有,我一直在想法国什么时候也拍这么低幼的动画片了,结果原来是德国拍的……那,那德国为什么把动画拍得这么低幼啊!
环保主题,小盆友看的还挺开心的。
奇烂无比的片 全片波澜不惊 没有任何高潮 全片毫无逻辑 跳跃性极强 导演编剧智商300 恕我等小人完全跟不上 全片毫无笑点 看此片绝对是对自己耐心的一大考验 唯一可圈可点的就只是动画技术了。 另外不得不提一句,在此片中惊现中国官员的影子,倍感亲切。
角色造型和笑点都有不少好莱坞动画的影子,但是说教味太重,剧情太沉闷太低龄。3D效果倒是还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