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N次放映室”
导语:偏偏是2003年的冬天,全中国人民都沉浸在春节的欢愉中,没有人因为未知的SARS而恐慌,却因为那部在异国他乡的《别了,温哥华》而感动。
1. 开放的爱情,雪国的纯粹
放在今天,这部电视剧似乎有些三观不正。李小冉和陈坤各自饰演的“小三”竟让人不忍心指责,为了爱情放弃多年恋情的大洪也让观众无法定性为“渣男”,没有那么多纠结与狗血,两对爱情在加拿大生根发芽,在北京落叶归根······
罗毅与晓雪:一见钟情的纯爱
一台望远镜让罗毅望见了对面的任晓雪,情种就此种下,热烈的追求,不求回报的帮助最终让两个人冲破世俗甚至法律,结局有些凄美,却让人动容。祛除了现实主义的冗杂,简化了爱情夹杂的繁文缛节,两人的爱恋纯洁到让人无法想象又无限向往。
大洪与杨夕:热烈真挚的平凡之爱
一次车祸让大洪开始照顾杨夕,司马波的死让杨夕开始照顾大洪,在这样平常的你来我往中 ,两个身在异国他乡的男女彼此依靠,无法忘怀。杨夕明知道自己是“闯入者”,大洪明知道自己是“越轨者”,可最后雪国的爱让两个人始终无法分开。当平平最终决定放手时,也是宣告异地恋的告别,成全他们也是释放自己,这份爱充满了禁忌,却也最让人感觉真实且粗粝。
2. 那个年代的偶像自然而多样
十七年前似乎还没有“偶像”的概念,更没有“小鲜肉”的说法,可重看那个时代的影视剧,年轻真的是代表着希望与未来。抛开那些八卦和娱乐圈的潜规则,男女青年演员各有特色,又不显油腻······
陈坤:骨子里的青春与奔放
从《像雾像雨又像风》到《别了,温哥华》,陈坤的颜值放到如今依旧能打!最重要的是演技在线,虽然当年琼瑶式演法屡试不爽,但和今天BABY式崩溃相比简直天上地下。他骨子里自带的青春总是让人如沐春风,女孩儿看了两眼放光,男人看了甘拜下风。
李小冉:天然的美与直率
自始至终李小冉都有一种不可方物的美,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略显凌厉的脸庞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这样一个拥有南方气质的北京女孩儿。作为早期的偶像女演员,她的独特气场让很多人着迷,饰演的很多为爱执着的女孩儿也让观众印象深刻。放至如今,李小冉仍然独特,天然的气质仍旧是如今很多女演员无法比拟的。
那个年代已然过去,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怀念过去的影像,那种简洁又柔和的美,那种简单又不造作的情,一切复杂又纯粹,一切模糊又清晰,艺术本无对错,错的是如今我们表达的方式罢了······
04年出国没多久看的片子,记得那时候一边吐槽设计不合理(谁告诉你留学生活这样的),一边又幻想如果我也有这种留学生活就好了。当初是被女主惊艳了,以至于有人告诉我人民的名义里的那个谁就是小雪的时候惊掉我下巴。给五分就当纪念我逝去的青春,曾经的学渣生涯,就和听到某个老歌能唤起我曾经的回忆一样的道理。以至于19年去温哥华出差时候,花了不小经历找了当初电视剧的取景点打卡。颇有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味道。
温哥华不温但很华。。。
这部作品我看了不下五遍,每位主演的台词不能说是倒背如流,也基本上能够做到与主演同步对词了。两对恋人的感情却纠缠在六个人生活里,然而在面对生死之际,他们似乎一夜之间都变得成熟起来。
本来是怀旧翻出来看眼,结果不小心四天一口气刷完了哈哈。现在看糙是糙了点,但起码拍的是真用心啊~初中最爱的厂花晓雪CP再回头看已然矫情腻歪到人直翻白眼,倒是小冉姜武的分线真实自然,又接地气又戳人心窝(relationship goal!)。以及国产剧碰到有点专业性的剧情就开始胡编乱造的毛病啥时能改啊...
赵琳这时候各种端和装了......李小冉真美。
温哥华的城市风光很棒,很适合有钱人居住。
李小冉,姜武,陈坤,廖凡加起来给5分,赵子琪减一分
补,曾以为那爱挺成熟
喜欢 李小冉
开头几集很吸引人,越到后面越一般......
短发的赵琳还是挺美的。
烦赵琳
很喜欢温哥华冷冷的感觉
赵宝刚说的是对的,赵琳总是带着一股央视的处变不惊,所以她的表演似乎缺乏一种情绪渲染,当然,可能跟这部戏的格调也有关。后来感觉真是巧,这几个有时让人感觉颇闷的演员都凑齐了。
小时候觉得李小冉老好看了。
不喜欢赵琳,喜欢杨夕
大爱李小冉姜武那对.
我还是很吃赵宝刚那一套嘛~这里最爱姜武的角色。
李小冉
除了赵的演技,别的三个我都非常喜欢~~~
我十分之觊觎陈坤的落地窗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