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假小子

HD

主演:米歇尔·罗德里格兹,西格妮·韦弗,托尼·夏尔赫布,安东尼·拉帕格利亚,特瑞·陈,保罗·麦克吉莱恩,凯特琳·杰拉德,肯·科齐格,扎克·圣蒂亚戈,劳洛·查坦德,阿德里安·霍夫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1

 剧照

假小子 剧照 NO.1假小子 剧照 NO.2假小子 剧照 NO.3假小子 剧照 NO.4假小子 剧照 NO.5假小子 剧照 NO.6假小子 剧照 NO.13假小子 剧照 NO.14假小子 剧照 NO.15假小子 剧照 NO.16假小子 剧照 NO.17假小子 剧照 NO.18假小子 剧照 NO.19假小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假小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一名刺客遭到黑帮出卖,落入外科医生手中,结果变性成女人,刺客决议寻求黑帮和医生复仇的故事。罗德里格兹将分饰变性前后的刺客,韦弗则饰演那位变态医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叛逆之声无法证明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基因兄弟秋香情戏唐伯虎美臀心得决战洛城不负天职最美时光遇见你神农尺黑袍1991为了梦中见到的那孩子甜蜜保镖永恒之法斯巴达克斯僵尸海狸说100万次就好了外来女婿通天塔2022七月寒潮哈佛少女的快乐清单忘爱计时三次元女友2018地下铁(粤语)

 长篇影评

 1 ) 假作真时真亦假©

法国电影《假小子》/Tomboy (2011)是部成本才100万欧元的小制作。电影的格局不大,围绕几个孩子的日常生活展开。但却能够在平稳的叙事中紧紧抓住观众。不仅让人从头到尾为剧中的小主人公揪着一颗心,还能够让人在看完电影后,继续思考儿童在生长过程所产生的性别身份认知问题。Céline Sciamm作为一个生于80年的年轻导演来说,能够这样老到地以“以小见大”的手法拍出这样一部片子,实属不易。

电影的主人公是个美丽的10岁女孩Laure(Zoé Héran)。但是她喜欢把自己打扮成男孩的模样。短发、单色的T-shirt、男式大裤衩、和一双球鞋, Laure一出场便是一幅假小子的装扮。如果不是因为片名早早指明了她的性别,观众也许就会认为Laure是个俊俏的小男孩。刚搬了新家的她,很快认识了邻楼一个叫Lisa(Jeanne Disson)的女孩, 并和其他一群与之年龄相仿的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可关键问题是,Laure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性别。在Lisa和其他小伙伴面前,她是个叫Michaël的男孩。整部片子中,我们看到她一直试图在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男孩身份。为此她小小年纪便心事重重,即使是在和小伙伴嬉闹的时候也掩饰不了从眼神中透出的不安和忧郁。片子让人揪心的是观众从一开始便很清楚,Laure的真实性别身份, 且能够预料到Laure的性别身份早晚会有被揭穿的那一刻。观众所不知道的是那层纸何时又将以何种方式被捅破。

如果以角色的年龄来区分,这部电影也许可以被称之为儿童片。但其所关注的对于性别身份认知的探讨,确是适用于整个社会的大问题。在有些人眼里,尚未发育的Laure对待自己的性别是有认知障碍的,因为她显然更喜欢被看作是男孩子。学男孩打赤膊、吐口水、自制泳裤和阴茎等等一系列举动,似乎都在证明Laure是个错投了女儿身的真小子。但我想要问的是,这些真的能够证明Laure对自己的性别有认知障碍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根源在哪里? 天性?家庭?还是社会?

的确,Laure一直以男孩的形象出现,但是这不等于她不认同自己的性别 (sex)。事实上,她没有刻意地拒绝Lisa给她化妆,而当她听到Lisa和自己的母亲赞她(会)是个漂亮的女孩时,她流露出的是腼腆的笑容, 而非慌张或反感的不悦。包括她最后告诉Lisa自己真实(女性化的)名字时候,嘴角向上仰起的微笑,都说明她并不否定自己的女孩性别。也许她更喜欢以男孩的形象出现,但这并不等同她不接受自己是个女孩的事实。此外,在整部电影中,Laure从来没有表现出“我不要做女孩”的架势。同样的,她为自己做假阴茎的举动也是以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泳为起因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游泳这样一次让外人可以直接辨识她性别的活动,男性的阳具则并非Laure日常生活中必须且急切想拥有的性别标识。这说明,她对自己的性别本质是没有认知障碍的。她所不认同的是自己的性别身份(gender),或者更具体点说,是社会和文化强加给不同性别的附加约束。

应该说, Laure的家庭是很典型社会组成单元。父母恩爱,有个可爱的小妹妹Jeanne (Malonn Lévana)。不可否认, Laure的父母都是比较开通的。以父亲和她打牌时让她选择是否要尝试啤酒那一幕来看,家里的大人允许也鼓励小Laure尝试不同的事物,然后让她自行做出是否喜欢的决定。此外,母亲按着Laure的意愿,将她的房间布置成蓝色,也体现了家人的宽容。然而即便是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明的家庭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社会加给两性的区别。父亲是个电脑工程师、而有孕在身的母亲是个居家主妇。同时,小妹妹Jeanne的形象则几乎和Laure相反,拥有几乎所有传统社会定义中典型的女孩特征。这不仅表现在Jeane的外表,也表现在她的粉色房间布置、粉色tutu裙、和粉色玩具。不仅如此,她所玩画画、跳舞、拼图等也是传统社会所普遍认为的属于女孩的活动。父母的职业、Laure这个“假小子”和Jeane这个“真女孩”在外表、颜色、活动空间等等一系列的对比,以及母亲给Laure的那串钥匙上拴的粉色项带,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传统社会强加给两性的固化二元定义。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一个小孩从出生之日起,便因为他或她的性别,而被强加给了不同的属性。不管个人的喜好,粉色是给女孩的,蓝色是给男孩的; 爬树踢球是小男孩的专利,抱个洋娃娃扮家家是小女孩的玩意儿;理科多男,文科多女;负责煮饭烧菜的是妈妈,负责换灯泡通水道的是爸爸……类似的性别身份的认知早已根深蒂固地渗入到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就好像,Laure的小妹妹,已经会说,有个哥哥比有个姐姐强之类的话。尽管在电影中,她明确知道自己所指的哥哥其实是姐姐。同样的,如果让人们对类似于医生和护士、大学教授和幼教老师、导演和演员、老板和秘书等一组名词做出性别判断的话,相信许多人的第一直感会偏向于将前者指向为男性,而后者定位于女性。而我们作出这样的判断,都不是以个人能力为判断标准的。而这种以性别来区分社会分工和活动空间的偏见,往往使得人们在进入不同于自己性别身份领域时,遭受重重阻挠。由于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思维惯性,对于希望进入所谓男性领域的女性,人们会质疑其能力;而对于希望进入所谓女性领域的男性,人们会质疑其动机。因为社会的压力和偏见,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男男女女压抑了其本性、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事、物、职业、生活和兴趣。

应该说Laure父母尚算宽容,他们允许女儿以所谓的假小子形象装扮自己,并给与她一定的尝试空间。然而,Laure试图突破社会对自己性别身份的举动被限制在了家庭这样一个小范围内。一旦她走出家的大门,她很清楚自己女孩的身份会将自己排除到许多社会活动之外。而这些障碍是和自己的真实能力无关的。在这就不得不提到几个Laure和小伙伴们玩耍时的细节了。在小球场边,Lisa和Laure的一段对话指出了性别身份对个人的限制。在那一幕, Lisa和Laure的表情都流露她们想要上场踢球的兴趣。但紧接着,Lisa便很无奈地说出,她之所以不能上场踢球是因为那些男孩子们不喜欢带她,嫌她不够好。换而言之,她对于能不能上场踢足球,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

但如果,我们回顾Laure第一次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们玩拾衣服、互相追赶的游戏的那一场戏的时候,就会发现,小男孩们对Lisa能力质疑, 其实是值得推敲的。在那一场戏中,Lisa碰巧和Laure成了竞争对手。 从两人一开始的胶着状态来看,Lisa和Laure在能力上是势均力敌的。 而Laure之所以赢得那一场,是因为Lisa故意放了她一码,好让Michaël这个新来者得到那群男孩子们的认可。事实上,在踢球、游泳以及和一个欺负了她妹妹的男孩大打出手的较量中, Laure所表现出的能力比其他同龄男孩都要强。 然而这一切,她和男孩们之间的性别差异是被淡化了的。也就是说,当Laure女孩的性别身份不被强调的时候,没有人质疑她的能力或将他(她)排除到活动之外。

由此可见,之前一场戏中Lisa和小男孩们争论玩什么的时候,她选择了Truth or Dare的真正原因,并非在于她不想玩足球,而是因为足球被人们刻意地贴上了的性别标签。 她很清楚,一旦男孩们选择了踢足球,她作为一个女孩,就被众人排除到参与者行列之外。而她,不管自己的能力高下,喜欢与否,都只能充当一个心不甘、情不愿的观众。而Laure, 因为拥有了一个男孩身份,使得她比与之能力相当的女孩Lisa,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和活动空间。可见,Laure喜欢装成男孩的原因之一,并非因为她对自己性别有认知障碍,而是她意识到,在传统二元论的两性社会中,性别身份可能对个人所带来的种种限制。 可以说,电影中的小Laure害怕得并不是面对自己她是女孩的事实,而是害怕让已经形成传统两性观念的人(包括那些男孩们)知道她不是男孩的真相。换句话说,她所抗拒的是自己会因为女性身份而被以男性社会为主的社会所拒绝。

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微妙而有温馨地勾勒出了Laure在成长过程中,挑战性别身份时所面临的困惑。电影没有刻意地让小主人公歇斯底里的要死要活,也没有苦大仇深的长篇说教,更没有暴力情色的颓废不安。电影对性别身份的探讨手法,颇有点相似于李安早年拍的《喜宴》的味道:淡淡的,却意味无穷。

 2 ) 问题少年没有问题

    光从《Tomboy》这个题目来看,在中国,女主角劳拉就得是个问题少年。无论她是不是真的喜欢同性,就只说她没个女孩子样,和男生玩耍,还赤身肉搏,这就已经很有问题了。

    我看片的时候,一直是带着问题看的。预告片明确地昭示了劳拉扮男孩、爱同性的剧情。于是正式看片时,一开始我看见劳拉和爸爸一起开车,我的脑海中立马浮现一个猜想——也许劳拉是单亲家庭,从小和爸爸生活。也许这就是劳拉成为Tomboy的原因吧,我猜。

    谁知,妈妈出现了,妹妹也出现了,一切迹象显示她的家庭美满和谐。上个念头刚消去,我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我看见了妈妈的大肚子——是不是劳拉的妈妈想要个男孩,所以才在已有两个女儿的情况下再怀胎,所以劳拉才变成了Tomboy?由于劳拉父母出场率并不高,我的这个问题是到看到片尾才确定了答案,劳拉父母都是很疼她们姐妹的,我的猜想不成立。

   接着,第三个问题。珍妮说自己父亲是ordinateur(我实在搞不清他的职业了...因为我看的只有中字,是计算机程序员?),母亲怀孕在家——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了劳拉父母感情疏远,我们才很少在镜头里看见劳拉父母同时出现,劳拉是因为感受到了父母间的变化心中苦闷,才会受刺激变成Tomboy。看到结尾,我又一次肯定了自己的龌龊,人家家庭关系好得很,根本没那回事好吗!
 
   随后又是一个问题。珍妮说米盖尔在原来的家那边“男孩都怕他,女孩都爱她”,而妈妈在前面说过,劳拉一直都是和男孩玩在一起。这是不是她成为Tomboy的外因?剧情证明,我想多了。编剧压根就没打算在这点上发展些什么深沉的东西出来。如果我硬要去分析的话,估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No。因为劳拉和男孩玩时没有和男孩彻底凑一块勾肩搭背,看得出,她还是抗拒和男生接触,比较享受和丽萨独处。这和那种怀着“哥们”心态的T是有明显分别的。

   真相被拆穿后,我为劳拉捏了把汗——剧情走向已经与《男孩别哭》重叠了,再考虑到《裂缝》中那个一样的森林追逐镜头,我想,这堆孩子会不会虐待、逼死劳拉?结果这种问题没有发生,男孩们只是很淡定把她围了起来,而且很贴心地选择了让丽萨去检查劳拉的真实性别。人之初性本恶不是普遍的,问题少年也不是遍地开花的,看来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心”了。

   在我发现我自己一直是以看中国家庭剧的眼光来展开那些狗血的“合理想象”后,我终于如醍醐灌顶一般,顿悟了。于是我产生了最后一个问题,一个深刻而又富有内涵的问题——劳拉究竟喜不喜欢丽萨?

  我事先瞄过简介和其他的影评标题,说实话,我不觉得劳拉缺乏性别认知。为了假扮男孩,她每个细节都做得很好,如先观察男孩子们的表现再与男孩子混在一起玩;丽萨问她名字时马上想到了一个男性假名;又如把泳衣改为男式后还不忘在里面塞橡皮泥。她很成熟,也很了解男女有别。那么她到底喜不喜欢丽萨呢?她究竟是因为认为和丽萨相恋能让她的“男性身份”更真实,还是因为已经在心理上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生所以爱上了丽萨呢?看完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我没问题了。我的解读是,丽萨肯问这个问题就证明她并不厌恶劳拉,而劳拉回答了自己的真名,那个真实的女性名字后,由忐忑变成了微笑,是因为在镜头的另一边,我们看不见的劳拉的对面,丽萨笑了(我个人的想法)。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让劳拉笑。劳拉是喜欢丽萨,出于真心而非出于性别,也许劳拉之前不知道,但最后她懂了,虽然这可能和成人间的爱恋有一定区别。敢于面对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已经走过了人生的一道坎,丽萨接受了这样的她,这就预示她的新生。

   其实问题少年并没有问题,她的家庭没有问题,这部片子也不是让大家来讨论儿童问题心态的。导演从头到尾就没有追究过她成为tomboy的原因,而是试图通过细节展现一个小女孩tomboy化的心态与行为,这一切行为都展现在阳光下,明明白白,不具有半点病态。我相信没有人会在看片时产生想冲上前纠正劳拉的行为。如果我们认为影片有问题,劳拉有问题,她的父母对待这些事情的处理方法有问题,只能证明我们的眼光有问题,我们成长的充满了各种问题的环境扭曲了我们。我们才是真真正正的问题少年。



附我自己觉得在片中显得特别有爱的问题(及回答):

珍妮:你有兄弟姐妹吗?
夏安:一个姐姐
珍妮:我有个哥哥,我认为有个哥哥更好
夏安:为什么更好?
珍妮:因为哥哥能保护你

妈妈:“你为什么这么做?(Pourquoi t’ai fais ça? )”
劳拉:“我也不知道(Je sais pas)”

劳拉:”我们不回家吗?“
妈妈:”不,我们去你朋友丽萨家,我不在乎你假装成男孩子,但是就要开学了。你难道能装一学年吗?必需要告诉他们事实。不然你还有别的办法吗?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请告诉我。”

丽萨:“你叫什么名字?”
劳拉:”Mikaël“
丽萨:“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劳拉:”Laure“。

 3 ) 找个帅气的萝莉不容易

      自从三四个月前无意从网上看到《假小子》的预告片,便被片中帅帅的小萝莉秒到。要是英语片,搞到生肉后也能将就着看,可惜是个相对冷门的法语片。于是等呀等,终于等到好心人翻译后上传网络。

    导演上哪找到这么英俊的小女孩,看第一眼还以为是个小男孩反串的。主角Zoe Heran长发的时候也挺女孩子,短发后像换了个人。据说导演为了找个“长得像男孩的女孩”花了很多功夫都没有让她满意的,当穿着裙子留着长发的Zoe被父母带到导演面前,导演就认定她了。Zoe以前拍过广告,这是她第一次拍电影。看过很多反串或者中性的角色,一般演员由于自身性别局限,很少有人能演的英气洒脱,像《最后的朋友》的上野树里、《偷偷爱着你》的堀北真希、《原来是美男啊》的朴信惠、《游园惊梦》的王祖贤等,她们的表演脂粉气都很重,但是《东方不败》、《刀马旦》的林青霞、《咖啡王子1号店》的尹恩惠和《双姝奇恋》里的Laurel Holloman是例外。相对成人,性别意识不强的小孩更容易进入异性角色,演绎地自然真实。在开拍前的前一个月,导演给Zoe剪了电影里的发型,让她穿T恤短裤运动鞋,学习男孩子的举止,提前进入角色。在导演的调教下,Zoe的表演非常出色。从她的走路,站姿及她和妹妹玩闹把妹妹压在身下的样子(7分10秒那一幕真的很像……侧脸帅死了)来看,简直无法让人相信她是个女孩子。

    有人说该片是《男孩不哭》的童年版。因为是童年,小孩子尚未发育,避免了青春期性征的苦恼。所以主角劳拉可以光着膀子和男孩一起踢足球、游泳嬉戏。同时影片的主题可以避免同类题材常出现的家庭、婚姻及社会等比较沉重的因素。

    在童年,假小子很常见。很多女生小时候都是假小子。理个小子头,不爱穿裙子爱穿短裤,整天在外面疯跑疯闹,甚至和男孩子打架。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上了大学后,蓄起了长发,喜欢上了裙子。她们的性别认知并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劳拉显然出现了偏差,因为她把自己完全当成了男孩——跟隔壁的丽莎谈恋爱。

    影片中是丽莎在不知道劳拉是男孩的前提下,喜欢上了劳拉。丽莎先是搭讪,然后邀请刚搬家的劳拉和大家一起玩,然后请劳拉去自己家做客,接下来的拉手,接吻。每一步都是丽莎采取主动。劳拉都是被动接受,当然她是自愿的。有人提出疑问,劳拉是不是真的喜欢丽莎。有种可能是劳拉把自己当成男孩,所以她理所当然应该喜欢女孩,而此时有丽莎的爱是她作为男孩的证明。

    我倒是觉得劳拉还是个孩子,在感情上她并没有考虑这么多,她和丽莎是互相吸引。如果没有丽莎的亲吻,她绝对不会越雷池一步。当丽莎吻了她后,她看起来很严肃和忐忑,眼神慌乱,不敢直视对方。应该是震惊,居然有女孩亲我?!看到劳拉没有反应,丽莎开始有些不好意思,把目光转向别处,毕竟丽莎比劳拉年长,有经验,很快她就镇定了,拉住劳拉的手,寻求劳拉的认同。劳拉在丽莎的鼓励的目光下,笑着接受了这份感情。到最后劳拉的男孩身份被拆穿,丽莎生气地跑过来,盯着穿裙子的她,然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这时候丽莎心中充满怨恨,你怎么能这么欺骗我呢。后来男孩们发现了躲在树林里的劳拉,要求验身看她到底是不是男孩,这时候丽莎站出来,保护劳拉免受男孩的侵犯。影片的最后,劳拉在阳台上吃东西,看到丽莎一直等在楼下,远远地望着她等她下来。两人见面后,丽莎问你究竟叫什么,劳拉承认自己叫劳拉(以前劳拉用的是男性假名米盖尔)。说罢她很紧张,以为丽莎不会再理自己了。这段她的表情和眼神相当慌乱,然而最后劳拉平静下来,嘴角微微翘起——她笑了。影片由此结束。劳拉不会自己无缘无故地笑,一定是对面的丽莎先笑了。说明丽莎接受了劳拉的女孩身份。丽莎勇于面对自己的感情,喜欢就是喜欢了。相信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会成为好朋友的。

PS:1.劳拉的妹妹好可爱好聪明。
   2.比起劳拉,丽莎长得更像个男孩,不知道有没有童鞋和我的想法一样。

 4 ) 我只想用这个形象面对世界。

我看着洛儿,就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虽不曾脱光了膀子和男孩去踢足球,但是我也曾和他们在那个小小的操场奔跑踢球,我也和他们冒着正午的太阳出去钓龙虾,我也曾隔壁班的男生打过群架。
很多人都对我说,你该变了,你该留长头发,你该穿的女生气点。我不想,我希望自己用这样的形象面对世界----如同一个男孩一样的活着。
有人说这是一部蕾丝电影,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看这部电影的。其实,年少的我们哪里想过自己会喜欢女孩。至少,我的童年,只是希望能成为一个男孩,与喜欢女孩无关。
我希望自己能穿男孩的衣服,从小我买衣服就是一场战争,父母总会走向女童装那,我只是站在门口不停的说,走吧走吧。我钟爱红色,因为那样我就可以穿男孩的衣服,是的,红色的男童装,于是乎,红色充斥了我整个的夏天。
我希望自己被人认为是男孩,可是每一次别人说,这是你们家儿子啊。母亲总是会纠正,我们家是女孩,当儿子养罢了。可是当我16岁的时候,当别人说起我是男孩时,母亲只是面无表情的点着头。等他人离开时,总会对我说,你这样子也该变变了。我们顺其自然,你不能老是这样。
同学,尤其是男生,总是喜欢拿我的性别开玩笑,我不止一次的在遇到陌生的同龄人时,旁边的男生立马凑过去说,你猜,他男的女的。答复也都是男的。然后是一群人的窃笑。我讨厌这样,我只是希望我能像一个男孩的面对世界,我不懂,如此的我就是错误么。
我看到一篇影评,别人问作者,你是不想改变还是不能改变。我也曾以为,我是不想改变,但当现在,我也只能说,我不想改变,也不能改变。我的血液中早已流淌了如同男孩一样的因子。我不会在夏天去涂防晒霜,我也习惯了含胸来隐藏逐渐发育的胸部,我也习惯了同男生一样爆粗口说段子。
同学说,你哪里有点女生的样子。是啊,因为含胸平平的胸部,从不注意防晒,保护,导致了我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甚至是嗓音都是天生的很低很低的男声。
半个月前,和班里男生打赌,把头发推成了短短的圆寸。我本是抱着像男孩一样活着这么多年,却未曾剃过这么短的头发的念头推的。我觉得,也许这次不尝试,我以后再也不会有机会去尝试了。毕竟,今年的暑假我就要20了。大学的我,必定要改变,也许不会那么彻底。
推完头发回家的当天,就是一场腥风血雨。父母的各种质问,责骂,父亲要我买一顶假发出门,不然就呆在家里。我从未想过,一向开明的父母会这样。我质问,是我的学业重要,还是面子重要。父亲说,面子重要。有那个女生会剪这样的头发,明天你站在街头你要能看得到,我们就不说什么了。
我心寒了,我想我也许错了,我只是想要用这样的形象面对世界,可这个世界早已给我们所有的人分好了类,男左女由,夹生的中间人是不允许的。
电影没有看完,那是洛儿的童年,不是我的,我想用我的坚持,去换取我想要的。

 5 ) 【假小子】认识自己,活成自己

就像影评里一位哥们说的,

如果身为女孩子没有说想成为男孩子的,那应该才叫不正常吧。

特别是在重男轻女的中国,即使放到了国际上,也是男权社会。

身为一个女性,有想成为男性的念头,太正常了。

非常庆幸的是社会科技在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可以由女性来担当,

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升。 这是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不可多得的时代。 电影中的小帅哥太可爱了,也太早熟了,

像我十岁的时候估计就惦记父母能给点零花钱买吃的吧!

也来聊聊我小时候: 像影片中的小帅哥一样,我也是在男孩堆里长大的,

但没有像影片中对于女孩的区别对待,我玩足球,游泳,枪战,也到处撒野,大夏天晒得乌黑。 像女孩子会玩的东西一概不会,主要也不认识别的女孩。

上高中之前都是父母买什么衣服穿什么衣服,一切以学业为重,

能考上好的高中上好的大学是头等大事,谁还关心是男是女啊!

一直到上高中之后,开始有了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穿什么衣服的时候,

清一色男装,穿衣风格还有人模访。

大学的时候更自由了,一直认为大学是人性真正解放的时候,

同宿舍舍友认为我是投错胎的男人,无论从外型上还是思想上,俗称直男癌,

有时候她们都没办法跟我沟通。。。

刚社会实习的时候认识一个男同事,后来熟了之后他说,

本来见到你第一眼就觉得,这是我梦昧以求的对象啊!(本人皮相不错)

结果一起工作三天之后,他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你就是一男人啊!

我并不是像影片中小帅哥那样在意外表上真正的像一个男人一样,

我活着就是我自己,这无关性别,

我可能因为性格豪爽义气所以会让认识的人觉得我男人,

但这些特性为什么不能存在于一个女性身上呢。 这个社会是男权社会,今后100年都会是,不会轻易改变,

但女性的角色依然在提升,这是通过个人努力得来的。 只要努力的面对生活,老天是公平的。 还有,真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找对象成问题啊,除非能接受一男的比自己娘。。。

还有看见男性同胞跟看见亲哥亲弟是个什么鬼感受。。。

 6 ) 搞么的噶何松

洛儿才是真汉子因为我还是不敢直接光膀子。游泳那段戏我特比紧张,生怕他们打着架就掉出个橡皮泥的小鸡鸡。

我曾特意写进周记“我的梦想是做一个男孩”,我还记得老师的评语是“男孩子气的女孩子其实还更洒脱呢!” 啊,真潇洒。
叫嚣我有爷们心的其实都是软妹,算是可爱度加分的一项,因此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也越来越不好意思说我真的内心很MAN啊,害怕稍显做作毕竟我看起来是如此的娘炮。

可是曾经无知年幼的我是真的拼命想把自己变成和男孩子一样啊。
爸爸喜欢短头发的我,那我就剪成小男孩头, 我不穿裙子,因为会妨碍我和爸爸爬山跳台阶。很危险的高级雪道,摔成猪头的溜冰鞋,只要爸爸露出你真软弱的一点眼神,我立马表现我的勇敢给他看,即使我心里还是害怕,即使有时难堪的想哭,只为他能像赞扬表弟一样夸我真棒。
他最讨厌别人哭哭啼啼,他也不喜欢女孩子撒娇,他更是不能忍受懦弱和不坚强。

很小的时候看很多全国优秀作文,重男轻女打压下的苦情小作者那种文章真的很是触动好吗,当我怯生生的问妈妈你喜欢男孩女孩的时候当时的心脏都不知道放了多打音量的忐忑。
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在小孩子的心里为甚么那么清晰?
比如出生前爸爸其实无比期待的是个儿子,比如爷爷取了一张纸的名字全是给一个小男孩,比如奶奶一直会有点念叨的差点超生的弟弟。
我知道这些小事情都是说说而已,也知道你们都很爱我,没有那么多我臆想的狗血剧情,可是-----

初中时就养成穿男装的习惯,在家里漫不经心的说起今天在学校打篮球打的好累的时候心里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得意,骑自行车骑的要飞起来,还喜欢一个急刹车在女生的旁边一扬下巴,虽然现在觉得傻得无法直视但是当时还真觉得自己特别吊。和好朋友去深夜教学楼大冒险她紧紧拉住我说在你旁边好有安全感噢的时候心里还偷偷笑了笑,不过当有一天我发现看着某个清秀的侧脸撩了下长发居然想亲下去,这才觉得我在长久以来的向往和失落中真的走远了。

看到洛妈妈说,“我不在意你假扮男孩,一点也不,可是你能一直假扮吗你告诉我你有更好的办法吗?我没有”,居然就莫名戳了泪点。可能只是想起某天晚上差点出柜的时候妈妈紧紧握住我的手用颤抖的声音说,你不会让妈妈难过的是吗?你很听话的,是吗?

最后一幕我看到洛儿紧张的低下头,又抬起头,看看别处又瞄瞄丽萨的脸,然后她小小的笑了,我知道一定是丽萨先笑了。

 短评

四星;每一个萝莉心中都有一个成为正太的梦。电影不长却处理得极细致生动,很赞的作品。

7分钟前
  • Much
  • 推荐

萝莉情怀也是诗,这部法国萝莉版【男孩不哭】完全没有那么残酷,在法国父母看来,女儿可以继续做自己,只要别再以说谎欺骗为代价,即使继续做LES也没关系。早熟萝莉的苦恼,对同性的倾心,片子处理的很阳光,即使最后谎言拆穿被逼迫验身,结尾还是那么乐观。加上一群萌娃,片子整体相当欢乐。★★★★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小妹妹们!你们肿麽能这么可爱! 看的姐姐都肝儿颤~~ L'été est la meilleure saison!

12分钟前
  • Σ 2.0
  • 推荐

名为TomBoy实际上只截取了她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那个小片段,自我认识与成长就在这个夏天里慢慢到来。其实如果不叫TomBoy大概看的人会更多,在这里性少数群体的身份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个过程。小演员们选得真是棒呆了。另外,千万不要去搜女主角现在的照片哦。

13分钟前
  • 十八爷
  • 力荐

少年春哥之烦恼

17分钟前
  • cool
  • 力荐

像男孩一样 踢足球、吐口水、脱上衣、小便..............喜欢女孩

1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果然是瘦子才能做T啊,小妹太可爱了

24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看着她爸爸教她开车的镜头,我也想起爸爸,那会儿12岁,也是这么短的头发,我的衣服没干,穿的是爸爸的T恤,我们坐在去云南的长途汽车上,非常颠簸,我吐了一次,然后因为当众呕吐觉得羞耻就一直低着头,T恤上面有一排小字,welcome to NY

26分钟前
  • 推荐

刚开始我看到这个小男孩坐在父亲腿上两人很亲密,我以为会是父子恋。后来看到他妈妈温柔的摸他的头发,我觉得会是母子恋。再后来看到他和他妹妹一起洗澡,我心想,原来是兄妹恋啊。后来看到他盯着那个踢足球的男孩,我想,终于切正题了,同性来了。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这丫是个女孩子啊……

31分钟前
  • 三狗大将军
  • 推荐

立刻联想到男孩不哭

3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每一个小t的梦想就是像男孩一样做所有事 包括赢得女孩的心

36分钟前
  • maud
  • 力荐

小姑娘从小就这么拿捏有范儿,大了还了得

41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2011柏林全景+泰迪熊评审团奖(选片也挺迷的为啥不去Generation K?)。9分,席安玛成名作。片名要是叫“米盖尔”应该就实打实五星了。性别方面讨论得太先进了,这不是个易装问题,其实是个跨性问题。相应地,悬念实在做得太漂亮了,有个DDL(开学),观众都知道这个谎言/跨性行为会穿帮,那么问题就在何时穿帮和怎么穿帮,这简直是个希区柯克炸弹式的悬念手笔,都有惊悚片气质了。加之调教非职业小演员也是圣手级别的。另外这种电影可能还真有伦理问题(可能也是因此没去Generation单元?)……

42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看到被他妈妈打了一巴掌的时候哭了,感同身受。虽然儿童时期的跨性别倾向并不一定会延续到成年,但至少在那一刻,儿童的想法也是真实的,值得被尊重的。

46分钟前
  • 石榴炒鸡蛋
  • 力荐

与LES无关,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一部小孩对自己认知的电影。

48分钟前
  • takeymoon
  • 推荐

和大家一起去湖邊游泳的時候 為妹妹出頭和男生打架的時候 有好幾次我以為她就要被發現女兒身的事實了。忍不住從全屏切換成了窗口 躲在一旁暗暗的看著。不是不敢 而是不想。不想看見十歲小女孩的像羅馬一樣建成的夢想被一一打碎。她的夢想就是像男孩一樣做所有的事 包括贏得女孩的心。

49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里面的小演员都超可爱,除了主演之外,长睫毛的妹妹更像一个洋娃娃。刨除性别等解读,首先这是一个很可爱的电影。小孩如果在国内可以考虑叫招娣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到某个评论说“也许性别困惑只是她生活中一段小小插曲,五年十年后回想起假小子的夏天也许只是一笑而过”,觉得这个解读很有趣

54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我有一个哥哥,我感觉比有个姐姐好。哥哥可以保护我。所有的男孩都怕他,所有的女孩都喜欢他,但是他谁都不爱,只爱我。”小小萌妹纸太可爱了~小姐俩之间满满的都是爱!姐姐演得也很棒,总觉得片中的主人公长大定是帅T一枚。ps.贴同性标签大概多侧重迷惘期的性别认同而非同性恋,是你想多了谢谢。

59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好久没看到过这么有灵气的影片了

1小时前
  • Shudoku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