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少年巴比伦

HD

主演:董子健,李梦,尚铁龙,李大光,唐小然,张陆,杨皓宇,刘惠,宫海滨,李洋,付强,刘忠哲,刘思博,田旭东,嘟嘟,李思宁,鲁野,高浩元,佟磊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剧照

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2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3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4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5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6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3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4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5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6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7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8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9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少年巴比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董子健 饰)在一家糖精厂上班,他是个愣头青,不知道未来和生活目标在哪里。跟着一个叫“牛魔王”(尚铁龙 饰)的师傅混,没学会半点技术。在钳工班,除了拧螺丝之外什么都不会。在电工班,也只会换灯泡。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迟到、打架、翻工厂的院墙,也结识了一帮兄弟们。直到某天,路小路遇见了一个叫白蓝(李梦饰)的厂医,他的人生由此发生了改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告别王者生命的烙印无秩序青春聊斋1988万万没想到 第二季蛇女归来灰猎犬号决战洛杉矶一丝不挂食人岛只为遇见你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赤子英雄1小子真棒他的风雪武者黄飞鸿少林拳国语圣诞交锋该死的圣诞快乐为你着想化为灰烬一手托两家激进教学南少林信不信由你裸杀万里追

 长篇影评

 1 ) 从原著出发的观影指南

路内的《少年巴比伦》我一直以为是一本会被人遗忘的小说。同时这也是我为数不多看过三遍以上的小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才高三,看的是电子书,用的已经连品牌都不在了的索爱手机,下载的是已经被ios和apk替换了的java电子书。这本书在被决定拍成电影之前,网上基本买不到实体版。因为这本小说首印1.5万册,滞销多年,所以几乎不会有再版的可能。我一直以为这个故事就要被消亡了,也许再过一个五年十年的根本不会有人记得有路小路的爱情故事。是的,别说像路小路这样普通的糖精厂工人的爱情故事,就是死了好几个普工的工厂工人新闻,五年十年之后,又有谁会去记得呢。

直到14年在网上看到消息,这部小说要被拍成电影了,然后实体书又能买到了。想到自己喜欢的小说要被排成电影了,对此我是期待的。结果呢,过了好久都没再看到这部电影的消息,只是多了一条关于电影的百度百科的介绍。我还以为这部电影遭遇胎死了呢。

没想到今年上映了。如果你没看过这本小说的话,那你应该明白到这部电影的乐趣所在。比如这部电影是我和我姐去看的。都看了半个小时了,我姐突然问我,“到底谁是巴比伦?不是少年巴比伦?怎么到现在都没演巴比伦啊”这个问题弄得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后面被帮你解读一些电影的情节和背景)

电影的主角路小路是戴城的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在戴城是一个工业城市,这个地方无论你成绩怎么样,最后都得进化工厂。差别在于成绩好的能够进宣传科当干事,坐办公室。成绩不好的只能当工人。但是工人又要分几种。最差的工人只能去糖精厂的操作工。这些人必须倒三班,早班中班夜班,昼夜颠倒,需要不停地加班搞生产,为社会主义做贡献。头发,衣服上全是糖精,时间久了,你老婆都不愿意挨着你睡。第二等级的工人是管道维修工,只要会拧螺丝就好,而且只用上白班,只要管道不坏,你就可以休息。工人阶级里面最高级就是电工了,因为电工不用干脏活累活,可以穿枪驳领的西装,在那个年代可以穿西装还是一样很洋气的事情。当电工还可以有理由进到各个科室去换电灯泡。你要知道工厂里面全是大妈,只有科室里面才有小姑娘。当电工就等于有了调戏小姑娘的特权(所以你们看的时候要注意路小路工作服的变化,这一点电影里面没有说明。)

而且在戴城男女结婚也是很有讲究的。科室男青年配化验室女青年,白班男青工配姿色中上的三班女青工,三班男青工配姿色中下的三班女青工,老光棍配寡妇,歪脖子配斜眼。

路小路成绩不好,进厂只能是一个小钳工。理想就是进厂之后,通过爸爸的关系进入职工大学,然后调进科室当干事。

路小路还是一个小钳工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一个叫白蓝的厂医。按照当时的划分,他们是不匹配的。当路小路犯错的时候,白蓝都会对路小路都会说,“你个小钳工,你小工人搞得这么伤感干嘛。”不过路小路不怕,毕竟自己是要走关系读职工大,调进科室的人。这样的话和白蓝就是平起平坐了。可是白蓝有一天跟他说,职工大学早就取消了。等于路小路只能一辈子当工人了,路小路有些绝望。

不过白蓝还是希望路小路不要一辈子去当一个钳工,所以建议他应该读夜大。读了夜大有了文凭也能进科室当干事的。路小路本身是不爱读书的,但是为了白蓝还是选择了去读夜大。

没有什么比爱更能让我们卑微的了。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个网友在分手之际跟她前男友说的话:“我想做你的拖鞋,拿怕你不愿意带我出门,我都不在你回来的时候让你舒适。”

我们总是这样,去向往爱人的向往。即使我们明白他们向往的到底是什么,但是卑微的我们,还是用尽全身力气去努力。我们为了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能在群中将视线在我们身上多停留那么一秒,哪怕一秒我们也足够了。我们穷极一生的努力去成为她喜欢的人,渴望得到她的认可。路小路也一样,为了白蓝,小钳工愿意考夜大,当干事。只要自己喜欢的人开心就好。

就像《肖生克的救赎》里面说的,“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芒。”有理想的白蓝是不会待在戴城这个小地方的。白蓝要去上海读硕士。白蓝要离开路小路了。可是路小路因为工厂的变动,从高级电工变成了最低级的糖精厂三班倒的工人。

两条方向不同的直线,在交汇之后,各自奔向了自己方向。路小路和白蓝失去了最后的交集。

路内,19岁的路内已开始在苏州、上海、重庆的工厂里辗作品转。如果把他做过的工作罗列出来,将会是长长的一串名单:钳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操作工,仓库管理员,营业员,会计,小职员,电脑设计,小贩,播音员摄像师,广告公司文案,公关公司老板,等等等等。路内曾半开玩笑地说,他可能是中国年轻一代作家里学历最低的一位--技校。

作为同样都是70后作家的路内,比起冯唐、安妮宝贝、饶雪漫、慕容雪村知名度可能要少很多很多。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作品会输给那些知名的70后作者。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文化无比繁荣的年代。一个卖衣服裤子的,开酒吧的,连养狗的都能出书的年代。我不知道那些在森林里生长了百八十年的树木,那些根系拼命汲取营养,叶片努力吸收光照的树木,知道自己被砍伐之后要被印成“xxx的12个暖心小故事,看到第几个你哭了”这样的文字,他们是什么感受。我想第一个哭泣的应该是那些树木的冤魂吧。

《少年巴比伦》也许算一部有瑕疵不那么完美的电影。就连到导演相国强面对也会羞涩地说,“这很可能不是一部很卖座的电影。”(我看了一下拍片量真的很少)

但是作为《少年巴比伦》的脑残粉,能够看到电影被拍出来我还是挺开心的。因为这部电影的上映告诉了我们。罗曼蒂克不会消亡,爱也不会消亡,那些被认真雕琢过的文字更不会。被消亡的只有一种,就是没有价值的东西,不值得被人铭记的东西。

我希望更多的树木死后能够印成有价值、值得传承的文字,而不是被我们用来擦屁股的手纸。索爱会被爱立信和索尼代替,java会被ios和apk代替。但是我希望,那些真诚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感动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不会被代替。


给你们解读电影里表达不够完整的地方。我把原著部分内容PO上来,帮助你们理解电影。

一个是关于影片李奶奶胸的情节。

李奶奶死时候警察画的图,注意胸型。

化工厂爆炸了,大家都开始逃跑的时候。原著小说内容:

我跟在他后面,看见对面楼里李晓燕的奶奶披着一身肥皂泡跑了出来。老太太大概在洗澡,只来得及穿上一条裤衩,她胸口空荡荡的,一对乳房像两个风雨飘摇的麻袋片在众人眼前晃悠,麻袋片配上主人那张惊慌失措的脸,很像是一场失败的春梦。逃命的人群根本没有时间欣赏她,我呢,说实话,这是我有记忆以来见过的最初的乳房,虽然它是如此地狼狈,如此地多余,但我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我妈坐在自行车书包架上对我说:";小路,不许盯着人家看,不许耍流氓。";我心想,您真有空,这会儿还有心思关心我的思想品德,氯气要是喷过来我就死了,我到死还没看过女人的乳房,真是活得太不值得了,况且那根本就是麻袋片嘛。

后来,李晓燕的奶奶暴露出两个麻袋片,全新村的人都看到了,李晓燕的妈妈说她是老不要脸的,于是老太太从六楼蹦了下来。

二、地震时候,路小路与白蓝发了不可描述的事情。这是小说最精彩的地方。

地震时的激情戏镜头

我进入她身体的时候,她发出一声轻唤,向我拱起上身,好像一条缓慢地跃出水面的海豚。她的双腿用力夹住我的腰,这次我不再感觉到自己是个被夹住的老鼠,而是一艘顺流而下的船,她的腿是岸。

  后来她说,换个位置。我就躺平在床上,让她覆盖我,这时她仰起身体,紧闭双眼,笔直地伸出一只手来,她的手指也像树枝一样紧绷着。我看到天花板上霉点,在她头上,作为一种背景被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子里。

  我在她身下颠着她,她忽然问:“这样好吗?”问的时候还是闭着眼睛。我故意说,不好。她睁开眼睛,对我说:“那你喜欢什么样?”我说不是的,像目前这种姿势,万一天花板砸下来,首先是令她脑浆崩裂,我将眼睁睁地看着她死掉,这样很不好,万一我没死会被吓成个阳萎。我情愿用开始时候的姿势,天花板砸在我的背上,说不定还能救她一命。

  她哈哈大笑,继续在我身上起伏。她说这样也不好,路小路的眼珠子会被砸出来,掉在她嘴里。然后她从我身上跨下来,伏下身子,从床沿上抄了一个枕头垫在腹部。她说这样就好了,你被砸出脑浆我也看不见。我再次进入她的身体,那感觉有一点特别,因为失却了她身体的包围,我不再是河流中的船,而是在浓雾中狂驶的摩托车。后来她说,要命,轻一点。然后继续呻吟。

她的那地方非常紧,俯身之后更紧。她说这样太快了,放慢一点。她让我躺着,再次跨上我的腹部,然后把用手把我拉起来,我的头被她抱在胸口。她说这样也很好,天花板掉下来,两个脑浆一起崩裂。我就说,既然一起崩裂,你就不用把我脑袋抱那么紧,我他妈都喘不过来啦。

  后来我们又回到最初的姿势,我把她的腿举高,我们都不再说脑浆崩裂这件事,因为体会到近似脑浆崩裂的感觉,只是位置不同而已。我射精的瞬间,她用力喊了一声,与此同时我感觉到床架子剧烈抖动,身后的玻璃窗发出哗啦啦一片撞击声,楼下像炸了锅一样:“快跑啊!又震啦!”我用尽全力覆盖在她身上,双手撑住床沿。我这个亡命之徒,和她这个亡命之徒,在第二次地震的时候到达了高潮。等到我的精液全部射出,等到阴冷而酷烈的死亡穿过我们的身体,我喘得像一台生锈的马达,而她却凝固在我身下。房间里,吊灯影子在微微晃动,楼下一片嘈杂,哭爹喊妈。这时床架子停止了抖动,她闭着眼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问我:“不震了?”

  我说:“本来就没震。是我们干得地动山摇。”

她嗤嗤地笑:“我现在知道一件事。”

“什么事?”

“一次地震的时间,相当于一次射精。”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故事线,就是关于内衣的痕迹。(本来想给你们做一起关于无痕内衣的解读的,可惜我没有电影的截图,所以没法了。我把一些电影的海报放上来。)

因为那个年代都穿”的确良”的衣服,衣服透明度很高。所以内衣痕迹基本清晰可见。(嗯,这一点影片细节做的很好,希望其他电影的导演能像相国强导演一样。采取实事求是的拍摄方针,注意细节和时代背景,把更多福利留给观众)

工厂女工的降落伞大小的胸罩

工厂女工胸罩合集

白蓝的内衣痕迹

这件衣服是全场最透明的衣服。大家观看时请集中注意力!

这件衣服是全场最透明的衣服。大家观看时请集中注意力!

白蓝的内衣痕迹

自古英雄出少年,93年电影主演表演单手解内衣。

根据我多年的观影经验。王家卫有恋脚癖,相国强关于胸罩的恋物癖或者恋胸癖。欢迎广大女演员以身试法,验证我的理论的正确性,谢谢大家。

 2 ) 其实想看看九十年代的一个小人物

几波预告看完,发现路内小说里因为交错现实记忆里而显得有趣味和有态度的对话改的极其青春剧且庸俗,什么排比对仗的独白,太弱,丧失路内式智力快感。

以及色调过分饱满的造型和人物,也没有九十年代灰扑扑的感觉了。

找不到背景里让人绝望的普通人的生活感,电影里尽是夸张的异端。

少年青春期,一个成熟诱惑,一个清纯爱情,好像还是这些。

我想看到的是,在九十年代的工厂和技校,开始成年的路小路被中年路内附身,不太正经地看待生活,鬼鬼祟祟地爱,羡慕,勇敢,追逐,失败,充满诗意和浪漫,直到一切被时间飞速碾碎。

 3 ) 阳光不灿烂的日子

本片开头的龙标还是 2015 年的,能拿到龙标也就不存在什么因为审核不让上的问题,看完本片以后发现拖了一年多其实很好解释,那就是水平确实不行,就是个不伦不类的青春性喜剧。

说不伦不类,是因为本片预告片所传达给我的感觉是:这是部厂区情节下的人物小传。八九十年代的背景更是让人想到了很多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去年上映的《黑处有什么》甚至其他提到那个时期的各类青春片,但是比起这些片子来,本片对于时代感的表现几乎是零。

说几乎,是因为本片场景和部分人物服装还是够还原的——也只能是部分服装,女主角白蓝的很多套衣服都一点也没有时代感。

剩下的,包括人物的表演,情节的设置,都是清一色的现代穿越味儿,尤其是为了凑笑点硬搞出来的一些东西,比如路小路后来分到的自来水厂里的两位员工,完全就是个 0 分级别的国产烂喜剧找来的配角,完全不懂设置这些东西的意义在哪。

当然不止是这些,本片整个故事几乎任何地方都是这种感觉,你很难去想通本片到底想讲什么,整个故事都是碎片化的片段,除了路小路和白蓝这条感情线之外,就没有别的故事线了,甚至连路小路个人的成长都没有,他开头什么样结尾就还是什么样,从头到尾体现的就是他爱捣乱但不是真坏这一点。

而且每个碎片片段之间的衔接也很混乱,剪辑太弱就先不提了,片段间的联系也都很微弱,微弱到就真的是各种散落的情节,最典型的就是路小路大闹新厂长上任仪式那段,白蓝看不过转头离去,结果下一次情感戏两人又躺床上刚发生完关系,所以到底为什么安排这个波折呢?

这么看来这就不是波折了,用线是穿不起来的,路小路和白蓝的感情戏也是一样的,感情真正初步建立是路小路答应白蓝去考夜校,这个时候白蓝激动地吻了他,这个能理解,两人有隐含的情愫,路小路愿意为了未来奋斗,是好事。

可结果路小路却完全没继续学习,观众正疑惑着这就没了的时候,又轻描淡写地一说路小路考过了?这他妈在情感描写里是大忌啊,没有我为你而努力的情感积累,你让观众怎么服这段感情?白蓝看到路小路全是做坏事,然后爱上他了?告诉你你信吗?

看感情线就是看几个转折点,开始,结束,中间的危机点,本片感情线里的危机也是非常低级,从头到尾一共三次,官二代,科长,去上海学习,结果这三个危机全都是自己解决的,官二代自己放弃了,没兴趣了,科长人家可能压根就没这想法,去上海学习回来直接主动把路小路睡了,没讲人物变化的原因——我要是没看过近几年的国产青春片的话可能真的也想不到更烂的感情波折了。

不看感情不看故事,那就看看路小路的成长吧,你能说说路小路有什么成长吗?

他一直都还是那个设定,就捣蛋,年轻气盛和人吵架,最后挖出来一个正义感,没了。这也不怪他,片中根本也没给他设置什么让他成长的转折点,路小路这个角色所做的事就是按他爹送礼的安排去厂区各个部门发生点笑话,故事推进全靠“我爸托人XXX”。

而影片开始抛出来的性萌动这条线更是彻底丢掉了,开始“我第一次看到的乳房”
但是后面就完全不关心乳房了,大妈们的是怎么样,阿骚的是怎么样,白蓝的是怎么样,完全没有提,这其实是一个少男性成长很容易有共鸣的点,坦白说我自己就也很喜欢胸部,这点完全可以好好利用的,因为青春期少男对女性的认识很多就是从胸部开始的。

之后第二次提到就已经是在电工班和小李去换灯泡时看到的大奶罩了,这就完全处理成了一个笑点(说到这插句题外话,本片对“肥胖女性”这个又 low 又低俗又不好笑的梗消费了好几次,编剧是不是真的不会想更好一点的笑点了?)再之后呢?

再之后路小路就已经成了调戏小姑娘们的老司机了!卧槽!我服了!不服不行了!和白蓝发生关系可以熟练说出“让我在上面吧”了!他的性启蒙是怎么样的你倒是讲啊!他转变这么大你提都不带提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

故事线故事没有,感情线感情分裂,成长线没有成长,性启蒙线完全靠突变,所以这片子到底是想说什么?

影片最后摆出来了拆掉大烟囱的录像,然后路小路的话里大概是这个时代压迫他们的感情?可是影片里到底哪里表现出这点了呢?路小路一直重复在这个戴城就必须进厂,可其实他自己考了夜校也没认真上,人家白蓝想要追求更好的发展轻轻松松就去上海了,你路小路要去追也没什么经济困难和路线困难,瞬间到达上海医科大学师范学院(说起来这到底是啥玩意啊…)还进入了人家礼堂来企图对观众打破第四面墙。

你感叹的时代压迫不会是感叹那个时候没微信不好交流吧?

本片唯一值得夸夸的可能就是作为一部新人导演的作品完成度还可以,尽管可以挑出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问题,比如剪辑比如调色比如散乱的故事,中间也有大段的人物解说PPT,但是在每个单独的碎片片段里都还是做得不错,对于一些不好笑的笑点也能看出来是在认真设置,但是可能也就这样子了吧。

最后吐槽一下本片的海报,就是一开篇放在最前面那个,满满的热血高校味道,可是结果和全片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4 ) 没有根基的青春片

# 一

这部影片也许是从选景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它的失败。

路内的原作同样是虚构了一座城市“戴城”,但就像是莫言的东北乡,孙犁的白洋淀,鲁迅的未庄一样,它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在作品中,字里行间都表现出故乡的特点特色,是生长出书中的人物,滋生出书中的事件的根本的土壤。遗憾的是,当这部电影将南方小城的故事,挪移到青岛的时候,原书中的隽永和特色,就顿时被消解掉了。作品试图勾勒出90年代下岗潮前的工人生活,但是苍白的只能成为一个关于躁动的故事。

# 二

在青岛取景自然没有问题。作为在这长大的工人子弟,从小就见过各种各样的工人发生的事情,从爷爷那代再到父母这辈最后到了年长点的兄姊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卷入到了工厂生活之中。

作为轻工业发达的城市,在下岗潮涌来之前,家家户户都是工人。但是与东北不同,这里没有巨型的厂区,没有一座盘踞在城市之上的工业巨兽。有的只是各种各样,满足平常百姓的小工厂。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青岛人都能吃到自己城市的品牌。即便是到了今天,其中的很多工厂也侥幸活了下来。本片取景所在的青岛碱厂,就还是一家能够继续坚持的工厂。但是与他同时代的更多工厂,则是纷纷厂房变楼盘了。像是我家现在的小区,就是建在以前的棉纺厂上。

这种轻工业厂子多,就不能形成巨大的厂区。各个工厂的职工宿舍互相穿插,各种配套设施也都是公用的居多。像是医院学校之类,就是附属的,也都面向社会。并没有大型厂区造成的封闭感。换句话说,当破产潮来临的时候,因为各个工厂也是分布在市区各地,呈现的也并不是一般印象中的衰落和破败。毕竟工住还是分的开。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拍电影,恐怕就不能表现出《铁西区》们那种触目惊心的荒凉。换句话说,也无法表达出江南水乡的俊秀和纠缠。

# 三

在《少年巴比伦》里面表现的工厂生活,显然不是任何一个地区的生活。换句话说,它甚至不是一部有关工厂生活的电影。故事中所表达出的矛盾,在当今生活也是触手可及。甚至不用比附现在的大型国企,换成一个企业单位就是能够解释。当然,体量还是应该大一点。

在书中,工厂生活对于路小路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工厂里面的制度、人事都对他的成长有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可在电影里面,这些都被转化成了路小路自身的性格对于社会生活的反馈。工厂里面仅仅变成了一个舞台,上演着路小路的青春故事。工厂的功能退后,也这就造成了路小路成长过程中的空心化。无从得知路小路的成长经历,无法进入他的内心,无法思考他的生活体验,最后的问题就是,无法从路小路的遭遇中得到感动。这种文艺电影无法让人产生共鸣,后果就是恐怖的难以入戏,处处碍眼。最终将本片给个差评,就只是顺手的事情了。

成长电影能够让人感动,关键是人物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而当他们被抽离出成长的环境,仅仅是一个舞台上的道具,整部电影的质量就无需期待了。

###更多请关注://basin42.wordpress.com/

 5 ) 少年巴比伦:二十岁,我青春最香甜、最腐烂的时候

我生活的城市只有工厂,抬头就是烟霾,在这里我无处可去,只能当工人。
我也无人可爱,唯有爱自己。
那年我二十岁,是我的青春最香甜、最腐烂的时候。

我总是喜欢谈理想,尤其是和年轻的姑娘,那时我的理想是:每天早上泡好自己的茶,再帮科长泡好茶,然后,摊开一张《戴城日报》,坐在办公桌前等着吃午饭。

或者当个营业员,最烂在马路牙子上卖香烟。

读中学时数学成绩很差,解析几何做不出来,看见象限上的曲线只觉得像女人的乳房和屁股。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学,同学嘴贱又告诉了数学老师。

老师教训我说,我的人生观有问题,只有悲观的人才会把曲线看成人体素描。

那年夏天,化工厂发生爆炸,李晓燕奶奶受不了儿媳的侮辱跳楼自杀。

妈说,李晓燕奶奶死得很冤。我想其实我更冤,我生平第一次见到的乳房竟然是这样的。

九二年夏天,多亏了老爸的那条甲鱼我进入了糖精厂,做了一名钳工。

遇见了我的师傅牛魔王(小说:老牛逼),带我去水泵房参观了一场“胸衣展览会”。

看着他们彼此的逗弄,我想我也会像他们一样,进入无耻的中年,嘴上过过干瘾,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虽然很没劲,但至少不会显得特别悲惨。

师傅有个修车摊,自从有了我这么个徒弟,他的车摊就提前营业了。

在我二十岁这年,我浑浑噩噩度过着没有理想的青春。

我对此,竟然一点儿也不悲观,只是觉得时间无比的漫长。

我又一次遇见了大爆炸那天逆行的姑娘,我撒下钉子扎烂了的她的自行车胎,借着修车的名义我终于能和她长久地聊聊了。

之后,我总是胡思乱想,想起那个白裙子姑娘,我很想找到她。

姑娘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是一个结,难以消散,永远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九二年秋天,我在甲醛车间卸水泵昏了过去。

我似乎做了一个梦,梦见我躺着,不久来了一个女的,前凸后耸,来到我的手边,我伸手去摸她,摸的很专心。

这个女的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白裙子姑娘,她叫白蓝。

我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在犯傻,第二次则是彻底昏迷。我知道这种形象不可能让她爱上我,但却足以让我爱上她。

她满足了我少年时代对白衣姑娘彻心彻肺的迷恋。

我就这么迷失地爱上了她。

对姑娘心生向往的不止我,还有毕副局长的儿子,宣传科的干事,这是我曾梦寐以求的工作,让我很嫉妒。

副局长的儿子注定不会像我一样长久的留在化工厂,很快他就被调走了。

我的第二个情敌,也是最大的情敌保卫科的班长王明,身份的势均力敌让我知道他最具威胁力。

所以我想尽办法在白蓝面前表现自己,哪怕一丝一毫。

终于,在和王明的斗争中我赢取了胜利,比谁更耐热,我赢了,依靠年龄的优势。

二十岁的我只能用这种无聊的方式赢取人生的微末荣誉。

白蓝说她希望我二十七岁的时候,不要这么玩命,她可能看不见我那时候的样子,但是也不想我现在这样。

我不明白她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白蓝曾经说我和工厂里别的青工不一样,我问她哪里不一样,她答不上来,只是觉得我以后能去做点别的。

我告诉她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的数学老师说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我以为这个世界上这种人比比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

悲观的人很少很少,有些人本来应该悲观的,可是他们打麻将唱卡拉OK,非常快乐。我身边全都是这样的人,我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方式看这个世界,悲伤的,还是乐观的。

我小时候认为,一件事要么是快乐的,要么是悲伤的,它们之间不具备共通性。可是我终于发现,悲伤和快乐可以在同一件事情上呈现。

九四年夏天(小说:九三年秋),闹了一次地震,我跑到白蓝家楼下,在人群中寻找白蓝,发现她正爬在自家阳台上看热闹。

那一晚,白蓝向我讲述了她的经历,每一次地震她都会想起妈妈和姐姐,我说,她以后也会想起我的。

白蓝考上了上海医学院,而我成了糖精厂倒三班的傻逼。

她觉得我和工厂里的其他青工不一样,我也觉得她不一样,她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我。

那一天她坐火车离开了,而我却没能送她。

九四年仿佛我的世界末日,我所心爱的事物都化为尘土,而我孤零零地站在尘土之上,好像一个傻逼。

我活了二十岁,仍然有人长久地爱着我,也有人短暂的爱过我,这些我都不会忘记。

 6 ) 经典之作

这片子老牛逼了。随便拿出三分钟出来都是个预告片,一个预告片接着预告片。随便一个一分钟都能无缝转到快手。但合起来压成一个文件就是导演不地道了。怎么能这样呢?明明是一小本故事会,就是要上厕所打发时间看,叭扔你腿上一个两斤的半年合订本,它不压腿吗?它翻着不累吗?那粉嫩的调色,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导演还有调色师的Title,绝对经典,粉到和白蓝报夜大那场,董的嘴唇都偏成了死亡芭比粉。但愿是我的屏幕显色不准。我当初看这片子就是从B站上的剪辑吸引过去的,觉得挺有意思。看了全片我发现我错了,我看的不是电影剪辑,原来是成片片段。我现在就去举报那个Up主,居然发原片,不说明是剪辑。刺激~

 短评

一个周韵还不够吗!还来了一个和周韵一模一样的李梦,一模一样啊!!!

6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咱家小董真是会演

11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整部电影就像工厂大爆炸后的青春碎片,有类《阳光灿烂日子》的片段,也有天马行空的联想,工厂里奇形怪状各种人写画得不错,但受限于各种因素,没能汇合成一股齐整,有力,喷薄而出的90年代情绪。董子健和李梦都很OK。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剧本和剪辑有很大问题,全片碎片感太强,场景转换生硬,叙事和镜头较弱,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对原著党来说男女主里里外外还是差了点意思(女主应该一直穿着长裙,有两幕穿短裤露出的粗壮小腿实在不忍直视)。另外可能尺度关系,人名和台词都改温和了,不爽啊!还我老牛逼,倒逼,德卵。。。

21分钟前
  • Heisen
  • 还行

意想不到的惊喜,粗糙但有灵气,甚至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喜欢。即便台词不接地气,也因为有了路内出色的文本打底而不显得造作。董子健真是90后演技之光(再次对于国产片中把娘炮角色当丑角的作法竖中指

22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的国产青春片。一个关于初恋故事的少年心事,用戏谑而有调侃的口吻,从路小路遇见白蓝开始,用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以小见大,讲述了那个时代的工人故事。董子健作为旁观讲述,李梦最出彩,她用超出实际年龄的表演演活了白蓝这一初恋情人的角色。忠实于原著小说,是一个不错的改编。

25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最后那位伤心的阿姨拦住他们冲向领导的步伐,劝说:“别动,你们还年轻,别动。” 那是全片最沉而锥心的一句话。少年他眼尾线条的走向,和在夕阳下空无一物的橘色虹膜 太好看。

27分钟前
  • 推荐

8.0 奋不顾身,横冲直撞,时常闷骚也能明骚,想硬的时候就硬,害臊了就捂着。李梦的小粗腿,董子健平和无侵犯性的脸,舒服。不挑拣,看完畅快通透就挺好。

32分钟前
  • La~jum~bo
  • 推荐

衔接、调色、特效等细节上略有稚嫩和瑕疵,不过作为处女作已经相当不错了。张猛的工厂情结,姜文的生猛浪漫,再撒点文艺和幽默佐料,是一部个性观赏性兼备的年代小片,观众阵阵发笑。这已经是董子健在本届SIFF上亮相的第四部新片了...这孩子演戏确实有悟性,艺二代嘛,怕就怕这种既有门路又有本事的。

3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要拍小镇青年,贾樟柯笑了。完全像知识分子下乡体验民情。

4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作为新人导演作品,影片还是蛮多惊喜的,整体都有一种玩的心态。加上文本本身的基础很好,那个下岗之前的狂欢期,闲汉们的桃花源。虽有瑕疵,仍值得一看。另外,片中蛮多阳光灿烂的影子,虽然较之阳光还差了太多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没觉得差,比韩寒的好不知多少倍。董子健有少年气,90年代复刻得精准。配一堆群魔乱舞的群像,讲一个疯傻暗黑的时代。有使不完的劲,挺好。“你会记住我的。”

46分钟前
  • mumudancing
  • 推荐

喜剧的部分多了点,关于转变中的九十年代所带来的失落和一类人群的青春描写略有缺失。天未明的时候,骑着单车穿过锅炉和烟囱的蒸汽,去看那条延伸至或许此生都无法抵达的远方的铁轨,追一个不属于相同世界的人,确实是种粗粝又动人的诗意。

49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原来是在青岛拍的,电影里的青岛老城,熟悉又亲切。看时一直在想工厂的戏份是在哪选址拍摄的,后来看到一个镜头,“戴城糖精厂”后面四个大字——青岛碱业。

50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2.5;加半星给“走了几千里路都忘不了你”,作为原著粉,无论如何都触动不到心弦;90年代的厂区生态,内地小城的闭塞破败,时代孕育的独有特征,曾让我们欢笑哭泣的纯净梦想与理想幻灭,皆展现得局促生硬,台词尤其欠佳,拿腔拿调得犹如舞台剧,改编失败。

5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2015.6.18 @上海影城 #SIFF# 近年来最喜欢的国产片,没有之一。看之前还有点怕毁了原著,结果却是惊喜。演员相当到位!

56分钟前
  • Shane
  • 力荐

好的方面只是拥有原著基础,主要演员靠谱。改编剧本却没能提炼原著,出来一盘散沙,一种火急火燎赶的感觉。表达国营体制的衰落,缺乏底蕴,工人也脸谱化,青春又苍白无力。喜剧处理也用力过猛,与《钢的琴》等中国工厂特色魔幻现实主义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5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没那么失望,人物情绪,戴城糖精厂、90年代空间还原是对的,选角也还行,驾驭上稍微脱线了,放大喜剧缩小了内心,路小路、白蓝交流不够,有佳句无佳章。路内是这几年青年小说家里,每部作品都想读的,语感独特气质迷人,外冷内热,偶尔买文学杂志就为第一时间看他作品,细想,他的小说没适合导演去改。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时间,把我所爱的人、所恨的人、所在乎的人,都渐渐变成了模糊的背影,我们曾经在一起制造的那么多快乐与浪漫,细节虽已经说不出、感觉却永远忘不了,而现在的我们,却各自在这世界上孤独的行走,永不相见。。。

1小时前
  • 狐狸修炼中
  • 力荐

不难看,但难称优秀。整体略矫情,虽然看这部电影的人都是去自找情感的戳点的。笔墨都在主演身上,所以主演都还不错,只是其他人你刚有了个印象,忽然就没了。情节有点分散,歌有点不搭,以及白蓝的胸罩有点太不合身了。

1小时前
  • 艾晨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