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以动物为主题,催泪是必须的,讲述了战场上的一些事情,紧张感把握的还不错。剧情好像没啥特别有特色的(看过就是看过了的感觉……),但是这也是它的现实之处(基于真人真事改编),现实就是有精彩有平淡,丰富多彩而又乱七八糟~
上述就是个人比较官方的一种评价,下边开始胡扯。
电影中,瑞克斯是寻找炸弹的战犬,利维是它的训练员。在美国惹出的各种战争中,瑞克斯他们会去到前线(比如伊拉克),在部队行动过程中,作为先行小队,寻找沿途中的炸弹,确保部队安全通过。
他们并不总是走在最前边的。如果是进入房屋之类(有视野遮挡的地方)的,会现有几个人在前边探路,确保没有敌人在;如果有人,就先由这些人制服他们,然后瑞克斯他们再进去找炸弹。如果是视野开阔的地方,那就是瑞克斯打头了,一路开始嗅。可能它嗅的时候有个覆盖范围,剩余的人都跟在这个范围内慢慢前行。
电影描述这一段时,节奏感还是把握得不错的,让我想起《战狼》。当时大家看这部片的时,一阵好评,一方面是这种战争的残酷、紧张和大家被燃起的爱国之情,一方面应该也是国内这种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战争片还是少。《瑞克斯》这部片其实这点拍得也很棒,只不过主题有点涣散,所以最后看下来就容易得到还行的结论。但因为它是基于真人真事改编,所以确实是在描述一个人和一只狗的故事,零零碎碎是必然的,也更添真实感(现实并不是每个细节都很精彩,也并非目标明确,更多的就是自然而然)。
扯远了,拉回来说找炸弹💣
感觉现在似乎很先进了,但是还是离不开战犬。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土炸弹用仪器没办法检测,或者电影拍得年代有些久远了(确认了,是年代久远了,现在都是用仪器,只不过还是会保留军犬做备用方案,据说这些狗是有编制的,待遇比人都好,反正吃得贼棒,而且也基本是自然老死)?不过狗狗真的那么聪明的吗?它毕竟是靠闻的,如果确定仪器没法检测,只要想办法破坏掉狗狗的嗅觉(比如很臭的味道,电影中也有提到)……嗯嗯,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要破坏掉狗狗的嗅觉,而且做得自然而然(比如是个垃圾堆),还隐居在其中,他们自己首先不好过;如果不够自然的有异味,那就是肯定有炸弹。这种的,是不是可以从远处直接抛炸弹之类的直接引爆………………(确认了,是最简单、最笨的方法……)
利维退役后,与瑞克斯分开,整日思念,可能也患了战后xx症之类的吧。她爸爸当时说:
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那么几个人,值得你为之付出的
值得付出的,不一定是人;可以陪伴的,也不一定是人。本就是抽到一张体验券,恰巧是做为人种,而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人。
电影中讲述利维为了争取领养瑞克斯,通过媒体、政客、民众等等,甚至最后在成功领养后,成为明星似的人出现在大众面前。电影拍摄的总让人想要非议:靠着这只狗狗出名了吗?开始找特权了吗?云云云云
首先,即使是,也无所谓。到人前、聚光灯下,偶尔体验那么一遭也不错,难道有机会,体验一下又怎样。或许清高,说这些名声都是浮云,那就不要在乎甚至职责别人拥有名声;或许羡慕,那更不要口是心非的小肚鸡肠的腹诽。
其次,媒体只是手段。毕竟,如果没有这些努力,瑞克斯就被安乐死了。而对于利维来说,它是值得付出的那一个。就像你我想要付出的那个唯一。
这个电影是我想在电影院看的,因为没人一起看慢慢的就等到了电影下线,可以在网上看到。我看过很多关于人和狗的电影,每次都会被感动。看的越多,越有点害怕看这类题材。因为我也有一只狗,它也算是中老年了,牙齿就一颗,眼神也不在灵力,总是睡眼朦胧。每次看到电影就会想到它。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有创伤的女孩(一方面来自家庭,一方面来自曾经的好朋友去世无法逃脱内心的自责)为了逃脱现实生活,她靠自己努去海军陆战队受训,一次被罚去狗房打扫卫生,心里突然有了目标,成为美军导犬员。她的战犬叫瑞克斯,连自己的训犬师都咬,很狼性的一只,没有想到因为有人负伤她成为了它的训犬师,共赴战场,去闻炸弹,嗅地雷,解救更多人的生命,排除危险。这期间他们负伤了,但是仍旧坚持,狗狗对主人不离不弃,主人也经常把他拉到自己房里,甚至一起在床上睡觉,陪它一起说话,完成任务叫他good boy每次都鼓励他。受伤后她决定离开部队,狗狗也应该退役了,可以领养它。
可是,检查的医生坚持写狗狗有攻击性,不适合领养。于是狗狗继续奔赴战场。她就不停的找它,一只靠自己的努力去集合签名,社会媒体去发声,终于她的行为换来了人们的理解和尊重,狗狗不用从阿富汗回来后被安乐死了,虽然伤痕累累的归来,但是看到主人,心满意足的彼此相望。终于狗狗可以过平静的人生,和她最爱的人在一起。
我最感动的画面是当狗狗在飞机上害怕的不停大叫,主人拿着被子罩上狗笼和它对话,让它安静。
当主人在战场上没有赶上车,已经先上车并脱离危险的狗狗想都没有想就下车拉着主人,让它清醒。
当狗狗被炸伤,满眼焦灼,看到主人想继续找到炸源,一举歼灭敌人,都没有犹豫,坚持着完成了最后的战斗。
当狗狗的主人和男人在床上亲热,自觉地下床回到狗默默的看着主人。看完电影,我给我家狗狗洗澡,扣屁屁的粑粑,给它吹干。虽然养宠物真的很麻烦,到处掉毛,洗澡,有时候有声音它就叫。你吃东西它就总是过来总是吃地上的,不吃碗里的。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它。已经七八岁了,希望你永远不老。
如果你把电影作为丽芙的成长心路来看,它是部好电影,它的主角不是瑞克斯。
这是一部极好的女性电影,主演演绎的也很细腻真实,就是漂亮了一点,不过片尾彩蛋看见真女主本人也的确漂亮。
人在陷入颓废里的时候是无力自拔的,这个女孩是幸运的。生活带给她的狗屎比战争更可怕,如果她没有去部队,她可能永远地被生活打败颓废下去。对最好的朋友死亡的自责,证明女孩的心灵是诚实善良的,注定她会坦诚的对待与她共事的伙伴;也注定她会收获到坦诚的友谊。
所以,电影里没有很多笔墨写战争带给丽芙的阴影。因为你看到她成长的家庭环境,抱怨唠叨,没有心灵沟通的亲情之爱...对于一个一直陷于自责的高中女生,就好像陷于垃圾之网的海里,虽然是和平环境的生活,竟然让她透不过气来。军营环境和并肩共担互相保护职责的战友似乎更让人活得痛快:她认真优秀地工作获得战友们的尊敬,她温柔细腻地体会战犬的情绪,使得她与瑞克斯完全成为一体的好搭档。
瑞克斯在丽芙被车甩出去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跳车去寻,这段经历使得两条生命不再是人和狗,而是真正的共进退的战友:他们在此时签下了互相承诺的契约。
到后面丽芙对生活的对抗就有了基础,签下生死契约的人是不会甘心放弃她的战友的,她越颓废越证明她内心的爱极深,她爆发时力量也越大。
爱可以把人拖出颓废的泥潭。
而前面所述的丽芙和狗狗的故事,仿佛主角换个男生也是可以的。而电影在塑造丽芙时,也写了她对待爱情的态度,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部女性电影。
每个女生在爱情来到的时候,记得不要丢失了自己:男朋友决定回伊战场数十周,这件事男朋友是通知丽芙,而不是提前和她商量的。这件事描写的很真实,回战场这事,男生觉得和丽芙无关所以才没征询她的意见。而丽芙觉得和她有关,应该问问她。
丽芙立刻就离开了,之后也没有回应男生的来电和信。
两个人相处,要互相尊重,在生活中要分辨清楚什么是原则不容易,如果这次你妥协,还会有下一次你被通知而不是协商的情况。所以,女孩子们,要学习这点。
影片中,瑞克斯表演也可圈可点,很有灵气,推荐大家去看优秀的它工作的故事。
真心不好看,爱奇艺评分8.1,看完我感觉豆瓣不会超过7分。
第一,片名是战犬瑞克斯,可是战犬的镜头占的篇幅太少,而且狗的感情表达的不强烈。
第二,基于真实事件改变,瑞克斯是一只功勋卓著的战犬,可是电影里也没表达出来。
第三,前期根本没看出来瑞克斯和李伟有多深的感情,到后期全靠女主一个人的表演。
第四,女主就是一个骄横任性的女权婊,对母亲,对长官都是如此。美国再自由,在部队里也不会惯着你。
第五,按理来说,军犬应该不能被领养,理由就像那个长官说的,看到小孩拿着枪都会上去咬,这一个理由,不仅仅针对瑞克斯,对所有军犬都应该是如此。和医生的评语无关,可是李伟让长官写支持信的时候,长官答应了,作为一个不懂美国军队政策的影迷来说,没看懂,逻辑上不通。我觉得最合理的应该是,省去医生评语那段,李伟要退役的时候,向上级申请领养瑞克斯遭拒,然后回到民间做各种努力,前期当然得铺垫好瑞克斯和李伟的感情。
第六,谈恋爱纯属多余。
利维从失去好友的绝望到参军与瑞克斯相遇重拾对生活的信念,伊拉克战场的经历使瑞克斯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退役后又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到了瑞克斯的抚养权,这对战斗英雄又生活在了一起,利维的人生终于走上圆满。生活中没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就像影片最后歌词里说的那样“从绝望中找到希望,时光荏苒,往事如烟,一去不返,必须勇敢面对,找出解决办法,勇敢面对,永不屈服。”看了一些人的评论完全没有抓住重点,甚至用阴阳怪气的语调中伤女主,我只能说这部电影不是拍给你们看的。
讨巧,却陈词滥调。
这个逻辑有点混,看似是被救赎了的女主,其实是被战争划了更深的口子。经历过战场的人,究竟该怎么面对生活里的琐碎,究竟是创伤还是蔑视?
看到泪奔,记得看过一个北京丰台区一对老人养了一只狗被选为缉毒犬,退役后后腿瘫痪,老人将其领养回家,并要为其养老送终,狗狗大小便已经失禁了,还能得到主人的善待,不要小看狗对主人的忠诚,即使多年以后,它还是能陪伴你,善待那些缉毒犬防暴犬,它们是战士也是好的家人。不比那些贵犬差。
英文标题是人物传记,中文标题是动物传记。
说是讲人与狗,然而狗狗的镜头并不多,不过狗狗演的很听话,只是~,太听话了~,好像真主人就站在镜头后面一样~,平平淡淡的一部电影,没劲~
主题不太鲜明,但是我喜欢。
女性题材+真实事件改编。伊拉克的战火下,军犬付出的代价不比人类少,它们勇敢又忠诚,女主和军犬的情感戏让养狗狗的我看着难过。这也是个互相救赎和治愈的故事,也是一个士兵和她的搭档共同成长的故事。愿每个退役的军犬都会安享和平生活。
感情铺垫不足,有些剧情很多于,本来应该是个挺好看的故事。
纪录片Blackfish导演首部电影,程式化主旋律作品,主题没有太多新意。Kate Mara演技不得了,很多战争场面和设定像同为女性导演的《拆弹部队》。狗狗元素很讨巧,但是真的是很催泪。在暑期大片档,这样一个细腻而耐心的故事真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三星半。《布里斯堡》以及《军犬麦克斯》的综合体,正宗女性主义电影,与大多数美式主旋律的叙事策略一致,着重点仍在于主角战后创伤的恢复。女性导演对情感的处理有着先天优势,不过前半段战争场面所体现出的不足和瑕疵也同样需要被看到。Rex和同类型电影中的军犬形象一样,奉献了极为精彩的表现。
完成度还不错,挑不出太大毛病
铲屎咬屁股,侦察军火库,扫雷反围剿,战争创伤人狗情,演技在线够朴实
略微有点平淡,流水账一样把Megan和Rex的经历叙述了一遍,不过人和狗狗之间的关系还是很感人。
狗救了她的生命,也救了她的生活。最后几个场景都惊奇的催泪,我还以为我不会哭的
很多评论说流水账,我反倒看出些许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影子。女主和军犬的军营情谊,只要真的养过狗的人都能感同身受,不是想当然的关系。本片情绪很克制,而在伊拉克战斗的戏份又令人倍感紧张。女主角和狗狗的演技很难得,唯独惊讶的是马尔福的颜值,老的都没敢认,但塑造的角色很感人!
真人估计也就一样的矫情货色,类似于……啊我她妈的受过人世间繁华的伤呢,都大规模战后症候群了……另外美爹跑去沙漠打怪练级的各种行动真是让我理解不能,雷锋般跑去哪扔砖头。看着这些个检查站安保,西北僵那边的民族问题真是个头痛的事儿,或许只能大量回迁汉人中和,毕竟那边也是我们汉族的传地
流水账人狗情未了,狗狗的身份属性探讨也是泛泛而谈。有些桥段催泪,是一部让人喜欢不来的平庸之作
毫无电影感可言的女性主义战争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倒退。拍了还不如不拍,看了还不如不看。题材分兜底两星。
what the fuck kind of marine you are! Next time call your master gunny god damn master gunny!
如果把leavey and rex的bonding过程讲一讲会更好吧,但全程始终觉得很无力,没抓到点子上的感觉, all for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