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昭和的姑获鸟
最近痴迷実相寺昭雄,正好又重温了一遍《姑获鸟之夏》小说和电影,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小细节,随便写一写。
重读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姑获鸟之夏》可能一开始并没有要做成很长的系列作的,这点从主角之一的关口坠入爱河就多少能看出来。终究出来的第二作变成木场的恋爱冒险谭。好在第三作没有重复这个路数,京极不愧是京极。(一想到榎大将喜欢上什么女的,我就觉得很可怕)
第二个感觉,京极的这本书在1994年真正开了新本格的另一条路“和风本格”。和风多半是昭和风情,可以是乡土民俗传说,也可以是都市传说妖怪,也可以是猎奇犯罪。三津田信三算是这一流派的后继者。恩田陆的《尤金尼亚》也有点这个味道。
我个人是很反感日本推理随处可见的洋馆推理和世界系推理的,去埃及什么的玩一大圈,回来在小说里注个埃及神话的水,几万字就上去了。报税的时候还能算取材费,万一小说大卖搞不好还会被好莱坞看上,这等美事的确难以抗拒其诱惑啊。所以虽然我看不太上现在越来越水的东野圭吾,但至少有一点我觉得他还是很好的,他就本本分分写他的日剧风推理,质量也基本稳定的中等偏上,从来不搞世界系的妖蛾子。至于洋馆推理我懒得吐槽了,人狼城算是佳作了。
说到昭和风情,不能不提実相寺昭雄。他拍奥特曼出身,改编江户川乱步而声名大噪,是一位结合了昭和,猎奇,幻想和机械的奇人导演。最有趣的是他可能奥特曼拍多了,整个世界观都是理科系下的精神变态。(比如梦十夜,有真正的精神病导演,也有猎奇的人文精神病导演,也有実相寺昭雄,都是梦幻,每个导演风格差别很大的)
我有的时候在想,京极夏彦会不会多少也受実相寺昭雄的影响。他的小说世界观和実相寺昭雄可谓不谋而合,伪侦探京极堂的煞气和実相寺昭雄版死气沉沉的明智小五郎也有一脉相承之处。特别有意思的是,京极堂作为安倍晴明后代,是个身穿黑衣,表情凶神恶煞的阴阳师这一形象,和《帝都物语》的加藤简直如出一格。何况加藤和京极堂都是陆军的。(更有甚者,加藤的演员和明智小五郎演员也是同一人。)小说和电影都有一条奇怪的坡道,上去以后旧书店的旁边都是荞麦面店,还有西洋名曲饮茶店。所以找来実相寺昭雄导姑获鸟的时候,京极本人也很开心,还去客串了一个复员军人,京极堂的基友。
回到电影本身,同类型比当然杰出,但不能算是実相寺昭雄的佳作。主要是情节太复杂,浓缩成电影难免让人看得一头雾水;还有就是班子明星太多,大家都放不开,不是実相寺昭雄的固定班底。比如演凉子的原田知世明显清纯太过没味道,要是换成李星蘭多好。京极堂干脆就用那个演加藤的长脸大叔好了。
总的来说,実相寺昭雄X京极夏彦虽然不如他改编江户川乱步效果好,但其他导演更处理不来。《魍魉之匣》真人电影版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动画版对分镜的处理非常実相寺,也算是个意外的收获。
以上
2 ) 坚定了我看原著的信念
刚开始觉得还可以,后来越来越装神弄鬼,再一次对小说改变成电影感到失望,尤其是这类带点灵异色彩的。不过画面相当有日本的色彩。
3 ) 失望之极… (有读原著打算的,千万别先看这电影)
觉得很差很差很差,尤其是和原著一比较。有多少烂番茄我就想扔多少。。。。
首先是关口,似乎木讷得过了头。关口的确常被京极堂的言论绕得云里雾里,但他也会参与讨论,甚至和京极堂针锋相对辩论两句的呀(虽然还是被驳回…)。到电影里就成了个只会听,永远摆出一副愣愣表情的木头人。。。。。
然后是京极堂;形象演技就不计较了…,和安排的剧情相比还可以忍受。让我失望的是,电影里的京极堂好像讲了不少车轱辘话,语言也没有书里的妙趣横生。有的结论更是下得莫名其妙,我想事先没看过原著的人很可能无法理解他在讲什么:比如假想现实的产生,大脑和卖家客户怎么扯上的关系…… 我最爱原著里关于“记忆”、做梦、“气氛”等等的独特见解了, 而这些充满智慧的精彩理论和绝妙的比喻在电影里几乎都没体现出来。我想也不能全归结于电影时间上的限制吧,结尾处的一场大火怎么就能拍那么久?真正精彩的地方却草草处理……
另外,原著中贯穿全书的“眩晕坡”,在电影里也只被略微带过。关口在十分之七坡路的不同反应和心理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标志呢,电影里却完全没体现出这个变化来,只是演他不停地晕呀晕。。。并且…为什么晕?只在结尾讲了是因为这段坡路的地理结构… 但“因为黑暗,所以看不清楚脚下。因为看不到,所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无论变成何种情况,都不奇怪。”这种听了京极堂的话对黑暗越想越恐怖的心理才是真正的内因吧,在电影里有被表现出来吗?
整体的剧情给我的感觉有两个,莫名其妙和故弄玄虚;该有的没有,没必要有的却加了进来。
…… 故弄玄虚——
如讲故事的艺人,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安排的必要。那些叙述如有需要,用话外旁白就可以解决,说不定效果还更好。
更多余的是插入的地球仪日期说明… 还附上月相等天文数据,详细得匪夷所思…… 难道是为了把月亮和月经联系在一起…? 如果是如此牵强的原因,那真让人哭笑不得了……
还有其他故弄玄虚的安排,例如停电来电等,有必要吗……
…… 莫名其妙——
比如在医院,内藤的嚣张和过分并未体现出来,从头到尾也没说过几句话,而京极堂提到“牧朗的附身”,内藤立刻吓瘫。
比如结尾凉子莫名其妙的笑…… 这样从头到尾没说过几句话的木头人关口,究竟做了什么贡献,居然最后拯救了凉子?= = 唉,要改编就改得彻底点,不要前面把关口改成了木头,后面还什么都不变啊……
再比如京极堂手里那个铃铛…… 电影里它什么实际功效也没有,似乎只为了京极堂的演讲准备的,说到兴奋处就掏出它来晃一下…… -__---
关于多重人格的提出和解释也很失败。原著中分析的多重人格是有缘由、有层次的,每一层次的人格能看到什么、记住什么都是有相关逻辑的。电影里只讲“这时候是母亲”“那时候是京子”,也不说为什么。而周围的人竟也不怎么吃惊,欣然接受了。唉……
…… 还必须提的是电影情节对原著的更改。。。(删减的地方就太多,都懒得提了……)
有的地方我不明白有什么必要更改,比如诅咒的小纸人,我记得原著中是内藤拿给关口看的…… 再如,那位母亲大吼大叫的形象……
有些更改则使剧情显得不合理,甚至出现漏洞。如:关口一直看不见尸体,直到京极堂点明才不得不接受有尸体的事实…… 然后他居然在两秒钟内就恢复过来了,还立刻问出“尸体……水灵灵的…”这样详细的话…… 怎么想都有点假啊。 再如,最后听说凉子失踪,关口去找她时似乎不怎么焦急,还用走的…… 后面的人也没立刻追上去…… 再再如,6具婴儿的尸体;片中可以看到6个孩子都是青蛙脸。书里可没这样的怪事呀。从别人那里抢来的孩子怎么会也是青蛙脸?应该只有自己生的才是吧?
……
唉唉。这部电影,越想越觉得失望和遗憾……
不过当然只是我个人感受而已~ 也许其他人看了挺喜欢也说不定。
但无论如何,我觉得原书和电影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看书的时候,除了被京极堂的理论吸引,我的眼角还湿润过两次……
电影好歹随便看看也罢…… 不过对于本来想看书结果先看了电影的人,我就觉得您亏大了……
同情一下京极夏彦~ -____-
4 ) 看过电影后的感想
我是先看书
后看电影
惯例
书本很精彩的刻画
在电影中很难表现清楚
有些地方甚至就忽略掉
毕竟
有一点我们要很清楚
京极夏彦是写字不要命的人
刚才重新拿出书来一看526页
如此庞大的字符自然不可能用零星的时间去完全阐述
电影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想把京极堂的“缠论”给说清楚,又想把侦探小说的架构给描的深刻,两个字,无法。
书本中,曾经提到过,外借对牧朗的失踪还抱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说牧朗跑到了埂子的肚子里,埂子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他的丈夫,牧朗
书本中,描写京极堂出山时刻的画面极其的诡异且缓慢,电影里面就是大白天山上走下一个京极堂
全片还没有全部看完
单从片子的角度来说
有些地方感觉有些做作和低成本
比如说关口N次上下山坡那几段
有些令人汗颜的80年代感觉的妖怪现身了。。。
人物表现方面
原作里面的关口不会有电影里面那么痴呆木纳的感觉
只是少许带有些忧郁罢了,但是是个思绪很正常的正常人
是因为京极堂对问题的唠叨不休和解释的过于哲学才让人感觉到京极堂很厉害,也就是说,书本通过突出京极堂的厉害来拉开两人之间的差距绝非突出关口的痴呆来达到此效果....
有些地方说的不是
给力批斗
5 ) 恶鸟
典型的日本侦破电影,有悬念没太大的推理,纯粹的从人性方面来探讨犯罪的起因,复古的很,喜欢京极堂这个角色,有点《阴阳师》的味道,姑获鸟是难产致死的产妇的怨念幻化的产物,其中盗取婴儿并置之于死地的那些情节自己到现在想起来都有点恶心的。
这个家伙写的鸟的感想的开头,我很喜欢,抄一下:
人类了解自己吗?我们的生活是真实的吗?
舍利子等同于污秽,只有了然此语才是佛之正道,那天跟人谈观音大士化身为妓女的故事,那些秃驴能明白吗,一个连接着因特网的寺院他只是一个敛财的场所,不知清净无为的和尚都是职业秃驴和我佛无关,他们应该下地狱。
何谓佛,人之菩提,何谓菩提,善念待人,普济凡尘。
――卡夫卡·陆(KavkaLu)
6 ) 变成夏姑鸟的姑获鸟,终于得到解脱了
传说有一种妖怪叫姑获鸟,是专卖诱拐孩子的女妖怪。但是这种妖怪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请求抚养孩子的夏姑鸟。故事就是围绕着这种妖怪展开的。
诅咒,久远寺家的男婴都是传说中的长着青蛙脸的赤子,害怕这种情况发生的久远寺菊乃把凉子的孩子杀死了。用他们家一贯的传统,把孩子用石头砸死了。菊乃最初生下的孩子也是同样的死法,所以她也如此对待她的女儿,也不知道是为了报复还是心里扭曲。接过凉子因此而变得人格分裂,衍生出母亲这个性格。把掠夺来的孩子一一用石头砸死放在玻璃瓶子里,包括她的丈夫牧明。
凉子并不是只有母亲这一个人格,在青涩的关口误将情书递给凉子的时候,凉子的另一个人格京子产生了。这一切都是个误会。关口的情书是替牧明转交的,而牧明要转交的人却是凉子的妹妹梗子。由于音的相似,牧明把梗子写成了京子,而京子看上去又和凉子在字面上非常相似。关口在看到美丽娴静的凉子的时候,把情书当成自己的交给了她。于是京子爱上了关口。当牧明回来之后,和梗子结婚。由于牧明受伤所以丧失了生理机能。他开始研究体外受孕,并且获得了成功。但是梗子已经和另一个医生私通,并且刺杀了牧明。牧明虽然没有死,但是进来的凉子却因为牧明的一句母亲而转变了母亲的人格,于是用石头砸死了他。
其实凉子也是可怜人,在凉子还小的时候,一个叫医生用种植在院子里使人精神错乱的曼陀罗使凉子神志不清,并且就此对她实施了性虐待。也也是造就了她之后的人格分裂的根源。
梗子为了逃避丈夫死亡的事实而假象怀孕,于是才有了怀孕二十月的说法。梗子,凉子,和关口都对死去在房间里的牧明视而不见,而所谓的驱鬼不过是为了让他们都看见而已。也就是说的正视事实。
凉子最终把抢走的最后一个孩子还给了关口并感谢她使她脱离了这种状态。从抢夺孩子的姑获鸟变成了抚养孩子的夏姑鸟。
所谓的诅咒都是人为的,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也并不是一定真实的存在的。不想看见的看见了,想看见的看不见。因为有这种种矛盾的存在,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顺便说一句,这部片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是看不下去的,而且音乐也做的很诡异,不过大幅跳动的情节实在让人有点费解,以上的情节也是我个人的理解,也许也不是真的也说不定啊~~看的很辛苦,不过也真的很有意思。最后的大揭秘很不错,而且那个叫京极堂的阴阳师也很有意思。
故事倒是蛮精彩的,不过日本拍恐怖电影果然不行啊……那房子一看就是模型……让我想起了奥特曼……
看完小说就来补电影,虽然省略了不少细节,但大致还原了书中的经典情节。堤さん非常适合京极堂这个角色,穿和服的造型和气质就是中禅寺秋彦本人了。木场修和榎木津的个性表现得都不够充分,侦探的特异功能竟然直接由京极堂告诉关口了。但榎木津和关口第一次看见尸体的那段戏还原得是很好的,和书中的伏笔一致。不太满意关口的角色,虽然他因为往事记忆有些混乱,但思路是清晰的,是可以和京极堂正常对话的,他们是挚友;但电影里把他塑造得浑浑噩噩的,整天只想着凉子,是很不正常的。电影把木场修查找证据的剧情,以及内藤和梗子的关系弱化了,使整件事的悲剧色彩淡了很多,关口和凉子的初见细节暗示不够明显,令凉子的第二人格显得莫名其妙。把一部拥有大量对话和伏笔的小说改编成这样不容易,虽不够完美,但仍然感谢,能看到京极夏彦本人也是惊喜了。
它想吓我,没成功,因为我没看懂;元素很丰富 ~
和TOKA聊天的时候想起这部电影,真正的坏人是没有的,只是大家脑子都有了点问题,都藏了点事情,就滚雪球滚成大问题了。
我再也不干看原著12小时之内就看映画的蠢事了。
好还原,古早味、粗砺布景、惊悚道具。久远寺凉子、原田知世,真美呀。中禅寺敦子、田中丽奈,如文中相仿的灵动。PS:早两个十代,妆容精致不张扬,女演员真的都好美。
这部是京极堂系列映画化的两部里最好的,魍魉那部究竟是谁编的剧请去死一死好吗京极桑自己都不认识了吧。关口的选角很不错,其实我想象中的高帅富怪奇侦探君是野村万斋桑啊泪流宽叔太正常了。
夏天的白衣和服男,抱猫的姿态,还有曼妙的步态,风吹起和服下摆的风姿,对了,还有乱得很慵懒的头发,小真同学也有如此风情的时候,为他多加一颗星。电影嘛,京极的小说容量太大,改编始终有不满意,故事讲得急了点。总之,不象推理破案,比较像讲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奇情故事。
比魍魉之匣映画版好很多 不过还是很囧....宽叔你真的不适合夏木津啊 = =. 还有京极堂 就 至今没想到谁能演出他的神韵....
效果什么的做的还是不错的 可惜跟原著一比就...
这片子刚出来时我觉得也就这样尤其剧情颇为杂乱角色么又很多对非原著党不太友好,而今重温,又有续集魍魉之匣衬托,才觉得:唉,珍惜一下实相寺这样的美学大师吧,如今再也没有这么好看的了。赋予传统日式仓库建筑灵魂的导演...and愣是把每一部侦探片都拍成了江户川乱步...
音乐:池边晋一郎,1h50min前的一段配乐让人印象深刻。所有的怪谈都可以用科学和逻辑来解释,这是这个故事所要传达给我们的。影片用了相当漂亮的镜头和色调,节奏类似于舞台剧的感觉...好像很多日本导演都用这种节奏。
我不习惯也不欣赏这种拿了心理学和侦探术去推理鬼怪附身造成人格分裂复仇的故事.有些画面是美的.真相逼近时的蒙太奇把这些组合成了一支MV.舞台式的打光.重复的旋律.那个男主,长得真像ZP的,经查,叫做永濑正敏.接下来我还将在MYSTERY TRAIN里与他再见:)
其实电影还是蛮有诚意和蛮用心的。只是要在两个小时内把故事讲清楚有点杂乱,不看原著很难吃透。不过,置景和道具细节很用心啊。
电影给我的感觉多少有些虎头蛇尾,作为推理的悬念并不强烈,诱人欲罢不能的乃是人心中那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以及融合妖怪传说表现甚是诡异的魔幻风格。歪斜的空间构图,类似舞台化的场面调度处理的都很有嚼味。由堤真一出演的中禅寺秋彦这个角色魅力非凡,有大量的台词以展雄辩之才,口中内容更是涉及多面学科,颇为晦涩,可一旦进入亦是欲罢不能。
没有读过京极堂原著党的福音 实相寺昭雄先生导得还可以 堤真一大叔可美啦白和服可妖娆啦 摄影可和风可绮丽啦 编剧可傻逼可吃屎啦
天涯看图124
胡编乱造,故弄玄虚,为了造案而造案,鄙视京极堂
极力装神弄鬼,拼命往恐怖怪谈的类型上靠,加之最终的解答牵涉到一个极为常用的元素,故普遍评价较低。京极原著的牛逼之处在于炫学和主题的高度结合以及对于人性执念错综复杂的刻画,电影版都无法表现或者表现得相当憋足
6.8;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