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第九区》让我哭得死去活来,之后的《极乐空间》略感失望,当时心想,尼尔•布洛姆坎普大概也是再而衰一类的导演,一辈子的好点子全给处女作了。但《超能查派》扭转了这一印象,作为约翰内斯堡三部曲的收尾,这个句号足够分量。《查派》有着前两部一切熟悉的视觉印象:污浊的水泽,满腔的涂鸦,锈迹斑斑的钢筋,工业质感的机器人,艳阳和酷热,耀武扬威的罪犯,光溜溜的膀子,密集的纹身,以及似乎飘散在每一寸空气里的汗渍。情节上,那些显著的母题也大致沿用:贫民窟,大企业,隔离制度,怯懦的男人被逼着爷们起来,人形动力机甲,富有情义、性格复杂的反英雄,肉体的异变,生物对异类的排斥,整个故事也始终如一地笼罩在一个“大限将至”的框架下:《第九区》是逐渐变成龙大虾的小职员,《极乐》是身患绝症的维修工,《查派》则要面对电池的耗尽。
如何让观众对一个机器人角色产生感情?很简单,完完全全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塑造就行——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观察查派与陌生人的第一次接触,他牙牙学语、摆弄玩具时流露的纯真,他接触各种文化、发挥艺术天赋时的跃跃欲试,他会得意忘形,会胆怯和惶惑,会祈求同情和原谅,会爆发出智慧和勇气,他有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脆弱和顽强。
早几十年这么拍,观众会一笑置之。电脑科技的初级阶段,没人会相信一堆芯片和电线能孕育出具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但如今我们了解到,人本身也不过是碳基结构的生物计算机而已,而当下的技术,距离创造出与我们平起平坐的新生命,已经为时不远。这样的常识,激发了观众对查派的移情。在他被流氓殴打欺凌时,我们心生不忍,当他抱着残破的躯体蹒跚出现,就像一个因流浪而饱受伤痛的孩子渴望着母亲的怀抱,当他目睹至亲倒在眼前,那份伤心欲绝,我们完全可以感同身受。
我还没有为人父,不过曾经帮带过初生的婴儿,深深体会过带领一个心智初开的小生命逐渐熟悉、投入、最终拥抱这个世界,能给人怎样的喜悦。我相信所有为人父母者,在见到影片中的这些段落时,一定有着更深的感触。电影浓缩了查派的成长,在短短几天内,完成了一个孩子十几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从一片空白的婴儿,到满怀好奇和恐惧的幼年,到充满叛逆的青少年,最后成长为具有责任感和行动力、英勇迎战强敌、为至爱之人而战的成年英雄。心智的成熟,阅历的增长,是非观的树立,以及感情的茁壮,都是那样自然。查派伤心时无法落泪,愤怒时不会浑身发抖,开心时也不过笨拙地舞蹈几下,但我分明透过那钛合金身躯,看到了一颗鲜活的对生命充满热忱、对亲人和世界充满爱的灵魂。
视听特效方面,延续了尼尔作品在有限空间内做足气势的传统。拆墙裂地的火力交锋,像热刀切黄油一样穿透身体的子弹,展示了近未来军火的摧枯拉朽,没有《第九区》化成血浆的激光枪,也没有《极乐空间》打上太空,常规的大口径机枪和集束炸弹的威力已足够令人咂舌。尼尔依旧用他擅长的抑扬手法保持观众的兴奋,比如一开始表现大机器人的笨重,似乎是《铁甲威龙》里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废物,但首次启动立刻飘然上天。全片的几个high点都跟《第九区》,《极乐空间》相仿,连时间点都掐的分毫不差。尽管在理性上,我能接连数出影片制造兴奋和煽情的技巧,但在感性上,却无法不为这个虚构的故事激动和落泪。也许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越是对它了解得多,反而越陶醉其中。
情节并非没有漏洞,不过我一向认为,好的科幻电影,不在于其描述是否符合现实,而在于能否自圆其说。从这个角度看,非硬科幻的《查派》,没有让人别扭的硬伤。看似升华一切的结局,其实从第一幕就做出暗示:既然意识可以被创造,当然也可以复制和转移,而在查派开始读取互联网时,故事向《攻壳机动队》靠拢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由此,查派那些挑战机器人三定律的做法(万一把狼叔打死了呢),也变得可以理解,而他坚持不取人命的行为准则,也彷如人格化的道德描述:一个机器人在做出绝不杀人的承诺后,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会坚守,这不再是一种软件定律,而等同于高尚品格的表达。考虑到没有几个人类能做到这点,也许,海报上说的“人类进化转折点”是正确的,人工智能真是比我们更高级、更适应未来的存在。(文/方聿南)
抛去查派是一个机器人的事实,你会发现他和一个普通孩子几乎一模一样:天真,脆弱,渴望爱与认同,同时具有极强烈的好奇心,一点点叛逆与迷茫。由于他成长速度极快,其实与其说是孩子,不如说是青少年。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环境至关重要,但是查派由于各种原因缺失了对于善恶引导,受到欺骗,为了获得认同感混迹在罪犯中。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妈妈”和“创造者”的帮助他会变成什么样。但是其他在平民窟里的孩子呢,他们没有查派的学习能力和力量,没有“妈妈”的爱和“创造者”的引导,他们以后会怎么样呢?
“生死根本,欲为第一”。什么是人,自发地驱动着欲望的主体。我们说《A.I.》、《Wall-E》、《机器管家》好,是因为他们的主角有着如同人类般的主使欲望,所以像人。欲望勾起行动、行动产生冲突、冲突制造高潮、高潮带来快感。欲望是戏剧的驱动力。《超能查派》为什么平淡,就是因为查派并非真正自发的欲望主体,影片的前70%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的戏剧目标,消极而被动。
查派有一条从善到恶,再回头的情感主线。剧情设置通过让查派体会周遭世界的恶意、生命的短暂来促其转变。但是这样的转变并未造成足够鲜明的反差。查派依旧是最开始的那个查派,我们看到它的犹豫、滑稽、装腔作势,然而干着坏事的同时,依旧带着一副好人嘴脸。编剧用同情取代了反差,注定了这个角色的表现仅仅是在善的程度上的增减,无法实现严格意义上的正负情感交替,并通过这种方式产生应有的戏剧张力。三观未定的设置,又从另一方面削弱了角色与世界的冲突。查派的每一次迷惘,都极为轻易地被周遭世界的谎言所决定。原本可以制造行为阻力的节点,基于这样的设置,削弱了本该拥有的对抗性。查派和任何一部涉及机械人工智能的影片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强调A.I.的快速学习能力、和不断的自我进化,转而侧重于它的萌态与笨拙,博取观众的泪点和欢笑。因此,与其说影片是将机械作为类人的存在进行处理,倒不如说更像是动物。孩童尚且拥有他们的固执,查派却没有一丝的执拗。于是,隔着冰冷的铁皮,即便通过大量的侧写和遭遇,观众能做到的也仅仅是同情,始终无法真正地产生情感代入。
没有自觉的欲望、便没有自发的行动、也便缺少与世界的冲突。没有终极意义的事件堆叠,只能成为又臭又长的流水账。或许编剧已经发觉角色设定上的弱势,因此,戏剧冲突的重点,被迫由人带出,试图用人类的矛盾推动着查派向着戏剧的终点前行。
开场段落,是冗长的背景交代,不同的角色因为机械警察被牵扯到了一起。有毒贩之间的争斗,有同事之间的利益冲突,更有社会大环境对于人工智能的不同态度。它铺开了一个很大世界,不同的三方还都安插了各自的激励事件。当查派在第24分钟迟迟登场之后,故事的主线才渐渐明朗——一群毒贩尝试利用机械警察制造犯罪。然而原本身为主角的毒贩,却完全被戴夫•帕特尔所饰演的制造者迪恩、和休•杰克曼所饰演的文森特抢足了戏份。前者号称软蛋、对毒贩言听计从,虽有意见,却从未行动。后者的戏剧目标,完全游离于故事主线之外,更多的是为了生硬的安插高潮段落的视觉爆点。两个人物无一例外地单一脸谱,从头到尾毫无转变,但合手分摊了影片的1/3戏份。视角的游移、明星角色的离心作用,进一步将故事从最开始的主角驱动力不足,推向了整体架构的支离破碎。主情节与次情节的含糊混淆,个体遭遇与群体命运的疏离交汇,都让这部片子,呈现出了极大的可改进空间。既然文森特早晚要出来搅局,我实在不明白为何不在一开始就将三方牵扯进一条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事件之中,却要大费周章地铺设毒贩争斗这条情节。莫非除了卖萌,还要带领观众体验一把犯罪的快感?
或许查派有着很多想说却未尽的思想:关于生死、关于存在。但是当这些主题在影片临近结尾的时间节点才迟迟出现时,未必能为影片的内核带来足够的份量,相反,它如同那些安插不当的支线一般,肢解了原本该有的主线情节,事倍功半。
这结局是要机器人搅基和谈恋爱的节奏嘛!
脏乱差到最后有点恶心
卧槽,好好看,目前为止,今年看到得最好得科幻片,虽不及《第九区》,但没想到后半部整体主题上升到一个高度,结尾设定更是赞!不过,本片也真是时运不济,北美上映遇《速7》,天朝上映又撞《复联2》,好片就这么无声无息了...
开场的对战很精彩,又回到尼尔最擅长的贫民窟与高科技以及真人枪战游戏。不过之后的机器人学习段落实在太长了,尤其是过程中又没什么特别出彩的点,感觉非常难熬。尼尔的电影始终有非常棒的设定和技术,却总是一个有些无聊的故事和略幼稚的世界观。总让人非常遗憾。
烂片竟然分这么高。洋人版科技版无极,试图要说的太多,其实又不知道在说什么。hugh大叔坏人设定纯粹就是喜欢暴力真人游戏。实在是 浪~费~
一个脑洞大开的结局拯救了这个原本烂俗的人工智能类电影,其实该片很有新意,查派活了之后如新生儿一般的状态,其后所为虽比较拖沓,但也严格遵守了三大定律,结尾是哲学的二元论,意识与物质分离,还有人类进化的观点。跟去年的超验骇客类似,极大的模糊了人与机器人的差距,点子不错拍得就那样
南非大法好,贫民窟美学糙得让人不舒服司机。卡壳的地方不少,差牌一会三观低幼一会已经能搞超级优盘。不过,惊讶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差牌被老黑狂殴海扁,印度米饭重生,还有十年永流传的汗死寂寞。我仿佛听到了一个神之声音:Are you OK?
不管导演有意无意,最后Chappie的简单粗暴已经把结尾上升到了机器人伦理观的高度!盛赞音乐和布景!
这是一个在黑帮长大的王宝强。
Blomkamp的片可以被硬科幻片迷无止境吐槽,理论和逻辑上各种漏洞,也不乏老套情节。但是类比下音乐来讲,在以techno风主宰的科幻片中,他就是hip-hop是punk啊。没有极度polished的机器人、干净高大上的场景、悬浮空气中的透明屏幕、连体紧身衣,其实看着很清新带感呢。
抛弃了机器人三法则也抛弃了科学逻辑的导演只想卖个萌~真的挺萌,表扬。
好棒啊!科幻片做好了大设定,就已成功一半了,再放到还算紧凑的故事里,使得影片相当精彩。小问题有,但掩饰不住它的光芒!“查派”从被造,到学习,到完成认知与智慧的突破,让人热血沸腾。最终两个机器人相视后转身走向屏幕远方的镜头,看得浑身发麻!!
超能洗衣粉+茶π饮料。2015.5.9成都太平洋影城(盐市口店)
影院里的观众不时笑场…说明这是部喜剧片。模仿银河护卫队登场,而模仿被绿巨人狂摔的洛基——昔日金刚狼被虐的可真惨。机制、诙谐、意外和反转,后半整一个阿西莫夫式机器人短篇,关于“不正常”机器人的创造力,尤其让人想起《AL76走失记》。忽然觉得异型皇后西格妮完全是脑中苏珊·凯文的形象!
太老套故事导演还是拍第十区吧,异形也别拍了
查派还是个孩子...撒娇电影。
三星半的片子,中规中矩的电影。一个暗黑的机器人科幻童话故事,叙事节奏过于缓慢,给人造成不够紧凑的精彩感觉。里面很多元素在以往的电影中都出现过,比如,我,机器人和超能战警等,总体而言,算是导演一贯的风格,朴实平淡的硬科幻作品。休叔的角色定位导致了他在该片中若有若无的存在感。
剧情上好多不合理的地方……妈蛋啊!就算苹果手机不能换电池但它能充电啊!!!不过……看这种电影,剧情什么的不是重点了吧……机器人很萌,但是这么多暴力元素,没法带孩子来看啊……
除了最后半小时脑洞开大了以外,算是今年比较惊喜的科幻片。“第九区”导演的个人风格很明显,嘻哈风的配乐也很燃(Hans Zimmer!)。我喜欢这个怕死怕得要命的机器人Chappie啊~
本以为是主角其实是配角,本以为是好人结果是坏蛋,没错!狼叔,说的就是你!反倒龙套成主角,坏人也不坏……片子不错,脑洞大开,导演从《第九区》开始就一直热衷把人类转化为其他的东西,先是虫子(起码还算是生物!),现在是机器(彻底变成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