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提示:欢迎任何观点的讨论,但对于只会骂人的绝望的文盲 我会拉黑删评哦😊
用“轻喜剧”“双洁”把女孩骗进来,喊几句男女平等口号。不要看它说什么,要看它怎么做的。
《卿卿日常》是这么做的:
【平权社会的李薇】甘愿为爱做妾。虽然李薇可以按照以前的约定回家,过平权生活而不必屈居正室之下。但…六少主是被逼的嘛,正室只是个教导主任嘛。新川虽男尊女卑但尹峥爱李薇啊,他会一生尊重李薇的。宋舞虽然想造谣李薇私通、恶意纵火、借女德嬷嬷惩罚李薇,但她不是被关在屋子里宅了几天嘛,六少主说了她只是个孩子,别难为六少主了。他以后会把你扶正的,虽然他把权势的重要性放在爱情之前,但我们女人肯定要把爱情当成第一顺位呀,平权的底线被侵犯了那把底线退一步就好啦。虽然他画了那么多饼,但他是男主,他的饼一定能实现。
【女尊社会的上官婧】重回男权世界学女德。五少主虽然说了要纳妾,但他只是个孩子啊,他为了纳妾还给正室做月饼了呢。虽然丹川主说了可以保护上官婧,但上官婧心怀国家啊,女人可以靠婚姻守护国家,最后收获回头是岸的好老公一枚,这不是很两全其美 很荣耀吗。
【男尊社会的郝葭】求仁得仁成为嫡长主侧室。虽然我下跪 被夫人立威 被丈夫罚饿 被当成宠物,但只要在委身时加几句内心OS,我就仍然是“人间清醒”的大女性。
【董海棠 以及节气姑娘】虽然三少主油腻、自大、好色、逼良为娼,但他从不舍得妻妾们受苦,而且他搞笑啊!三少主后院从不雌竞,妻妾其乐融融,又能让老公舒心,多明事理的一群好女人啊。
最终她们都地位尊贵 生活美满。
你看,只要给娇妻一个借口,她们就能把自己的行为迅速合理化。她们相信男人天长地久,并将一生的身家性命依附于此。
从上官婧回新川的那一刻起,这部剧营销的女权就已经随丹川女子的灵魂一起死了。在天马行空的架空世界观里,上官婧回丹川当女帝又如何?所谓的“怕两国交战”,在这个权谋像幼儿园抢糖吃的“轻喜剧”里,根本就是个强行让女性服从于婚姻的设定。编剧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三姑六婆一样按下上官婧高贵的头颅,告诉她:男人嘛都有犯错的时候,改了就好,婚姻可不是儿戏呦,你得为孩子想想。而来自平权国度高举Girls Help Girls大旗的女主做了什么呢?跟男朋友吃吃喝喝游山玩水,对闺蜜和想找小三的闺蜜老公各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她们的抗争仅限在女德课顶几句嘴,嬷嬷发火了还要滑跪。她们会对丈夫说:“我理解,新川有新川的规矩”。赵盼儿都知道永不为妾,李薇面对一夫一妻的话题却说“少主你别误会”。三少主府妻妾姐妹情深至此,竟不为节气姑娘们留下各自真正的姓名,私下依然用着三少主赐下的 抹杀人权的代号。(听说后期搞事业了?此处有删改)
原著尚且知道写女主面对铜镜的恐惧,知道写一个现代人被封建制度吞噬同化的可怖。《卿卿日常》的编剧写了个什么?用“教导主任”消解一个平权女子接受为妾的荒唐,用“死老三”把逼良为娼的男性幽默化。让千万观众对此麻木,并高呼“好好笑”“磕到了”。
我的评价是,用糖衣炮弹对现代女性进行封建规训。恶心。
另:六少主和元英结婚之后,靠元英不爱自己洗白这个编剧手法,我要单独拿出来骂。心有所属还要娶正妻,他对得起哪个女人呢?但凡元英是个封建普通女子,那就是新还珠的欣荣格格的宿命。身为妻子还要被骂“勾引男主”,丈夫惦记着休妻扶正小妾,自己莫名其妙成了爱情的绊脚石。元英不爱男主,只能说明元英的性格魅力,对男主洗白一点作用都没有。
另:开头几集我其实一直想不通。霁川既然是平权社会,为什么一直说女主爹没出息 害女主来和亲?女主妈不能上班吗?这不还是男人“一家之主”吗?
另:浅评一下演员吧
田曦薇 刘美含,一直在用最浮夸低级的表演方式假装“可爱”,比如女主的仓鼠式吃相,刘美含更是找不出一帧自然表演。宋舞骄纵,但不是八岁小孩,也不是智障。
白敬亭,演什么都是白敬亭,演什么都没有化学反应,纯靠脸和程式化表演。但编剧要担一半责任,前后期人设ooc得太快了,无论哪个形象都立不起来。
陈小纭,鼻音是感冒还是原生条件太差?建议配音,大可不必为了吹“原音”强行自己上。你“原音实绩”到手了,谁关心观众耳朵的死活。
陈紫函,刘萌萌,姐姐们好漂亮😍😍😍
嫡长主,考虑演中国版《鬼怪》紫薯怪一角吗…
吕秀才…额滴秀才啊,你咋老成这样了秀才😭
最后:
“女权或是女拳,我不在意你们用什么名字来称呼我,不要指望用污名化的方式试图规训我。”
越来越多的女性从“甜宠”的菟丝花幻梦中挣脱出来,能意识到《梦华录》《卿卿日常》这类跟风营销女权的偶像剧套路中不合理的封建男尊思想,愿意对不平等出拳,唤起更多女性对习以为常的不公平现象的思考。这才是Girls help Girls的意义。
我知道,有人一定觉得“太偏激了吧”。被压迫了几百年,要抗争就会流血。既得利益者不可能轻易让渡权力,跟受害者谈什么温和女权?不撕开这层糖衣,由着三观未建成的小女孩看完这部剧后被已婚男骗去做情妇,还自以为爱情伟大、自认为是新时代女权吗?
我理解编剧和宣发,不过就是想蹭蹭近年来女性意识崛起的风向,喊几句口号,吹一吹三观正。但是如果对女权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请你老老实实写你的封建甜宠。#卿卿日常史上最好的主母# 实在是现象级营销话题,女权本来就走得够难了,别来沾边😅
我也理解那些说着“只是甜宠剧”“图一乐”的观众。重男轻女思想早就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是被驯化的新川人,思想转变不可能发生在一夜之间。只要看到这篇后有一点思考,我就很满足了。
但是,用“女拳”“上纲上线”贬低争取权利的同性、以背刺的方式对男性献媚的,我替你感到耻辱。如果是粉丝为了护剧控评而做出这样的事,在我这里,演员需要担责。
前面几集看的很嗨,一边骂天下怎么会有这么nc的编剧一边嗑cp看美女,到19集实在看不下去了,我这是在看一个古装剧?古装剧打现代拳的我见得多了,打这么花的我是真头一次见,完全摒弃世界观设定硬打就显得太做作太刻意了,真正的女权是什么?我相信编剧是懂的,但他用一个小家碧玉包裹的糖果喂所有女性告诉他们这就是女权,就好比《小时代》告诉所有女性这才是生活一样可笑幼稚且令人作呕 ,他们拿女权当盈利工具却又避之不及不谈女权的核心“生存”,仿佛姐妹们聚在一起做做游戏过过家家就能让男人们俯首就能得到尊重一样,硬生生把“女权”推向了“女拳”,拿女人当傻子的剧不值得推荐。
我学会改星了,改了四星,别骂我了,我就是被误导走错罢了,甚至还把这片安利给喜欢甜剧的,我自己就不看了,实在不是受众,怎么也看不明白男主喜欢女主啥,漂亮倒是漂亮,但女二可爱太多太多了
感觉国产剧总喜欢整这种样样好的男主,愣是美强惨没人爱,只有女主对他好,然后就爱上了的戏码。男主要真样样好,哪儿会轮得到女主嘞早被各种白富美抢走啦,实在不懂。。。
即使我不是受众,我还是得说,剧组太穷了真的。。。另外希望那个绿茶女二不要黑化,一直好好的,万一听说黑化我就改回三星
我发现无视男主人设只看二夫人和绿茶女二的百合还是可以的,所以除了贫穷的服化道和白板弱智台词,这片还是有点意思。老三那一群老婆嫌弃老三,男主那个牛逼哄哄的老婆欺负男主和女主,老五和郡主女a男o这些也有点意思,只是男女主配对比较老套。
无视男女主的cp,只看百合,耽美和妻管严,无视幼稚的权谋平板的台词和贫穷的服化道,干活的时候听一听顺便偶尔看看男主和女主的脸,还可以。
要是女主改成绿茶女二,我估计就完全接受了。不讨厌女主了,她和女生的戏还是有意思的,长得也好看,要是配个没野心的小傻瓜估计也挺有意思的。而且吃饭是真吃,不要形象,对小花来说挺难得的。但是腹黑男和活泼元气女是真的磕不到啊为什么都喜欢这种,不懂,跳着看还行
以及这剧居然被防爆了。。。心情复杂,一方面觉得,bjt你剧扑街的低谷期基本都是按照正剧去挑剧本的,反倒是火了以后拍上小甜剧了,有点。。。另一方面又觉得,妈耶这种我看都看不了的小甜剧都能这么火,bjt也是真的有点东西。总而言之南来北往我一定是会下力气支持的,长风渡虽然我不看言情,但也会支持下看样子剧本确实不错。从这部看起来bjt演技也有进步,至少看这剧,一直薄弱的感情戏比城池营垒时期进步多了,未来可期。(虽然他一直稳居我喜欢的演员演技倒数第一名,但毕竟参照物是张译于和伟秦昊,再差点也是胡歌张若昀,倒数第一不丢人,虽然倒数第一只有他一个人,但他毕竟帅啊我还是看脸的)
还是希望这部剧能爆,这样白才有机会演更多的正剧,内娱像他这种自带接地气沙雕气质还不油腻的帅哥真的不多。我这部虽然自己不看(实在不是受众),但是已经安利给其他喜欢小甜剧的人看了,而她们居然也觉得,挺好看的,雷萌雷萌的,给我整得有点尴尬,仿佛是我这个人没有甜度。。。
这个明显是开端没爆之前谈好了,以后不大可能会接这种类型片,因为真的会被说资源降级的。总之喜欢的也不要追着我骂了,我已经认识到我不是这剧的目标受众,属于被bjt和四大爷误导走错片场的,虽然依然get不到哪里好,但既然能被防爆,应该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吧,但是bjt即使有些古装造型不合适,他也依然是亮点,黑他的适可而止吧,一个小甜剧男主不苏爆个屁,说明他即使造型不合适,靠表演声音和身材也足够苏了,原音音色好到可以装配音,身材好到可以当模特,脸还帅表演还不油腻的,真的不多。
剧名中敢主打日常,还会不好笑吗?几集看下来,确实搞笑,解压,下饭,治愈。
所谓日常,就当真要在生活的细节中见真章。
如何在寻常岁月里的柴米油盐中提炼有趣是一门学问,不管是厨房间的各种事故笑料百出,菊花满屋灵堂般布置房间,出嫁当日便日日期盼丈夫死期的离谱剧情,传闻中众星捧月现实里所有人都嫌弃而不自知的三少爷,笑点一个接一个的快节奏让观众欲罢不能地追下去。
女主小薇说,食物都有不同的口味,那女子当然不应该只有一副模样。是的,这部剧的女性人物群像做得不错,直率的李薇,左右逢源的郝葭,霸气的上官婧,温柔可人管理一整个节气大后宫的三夫人海棠,慢吞吞却富的惊人的七夫人等等,几位女主的性格塑造都有出彩之处。
重点讲讲以下这三位夫人。
小六问小薇,你是怎么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你的?
答案当然是用真心对待每一个人。对下人,小薇体恤她们的身不由己和难处,即使寄出去的“望夫死”的家书被发现也没有责罚下人。知道丈夫没胃口,变着花样专研菜谱研究新菜,功劳却全算在厨房管事身上。
帮小六找回童年的美好记忆,用可爱的小狗逗小六开心。敏锐洞察小六工作上的烦恼,帮助小六劝老三回宫,协调老五和上官婧的矛盾,别出心裁用流水宴布置中秋宴会。
一个在身心上都把小六照顾的那么好,那么善解人意的小薇,小六怎么会不动心,不喜欢?
小六和小薇之间当然是双向奔赴的爱。小六对小薇的喜欢表现在,我愿意为你尝一口长毛的豆腐,愿意为你一起责罚,愿意心疼地,温柔地为你脚底涂药膏。
知道你的思乡之情,特意为你送出家书,给你惊喜,接你父母来团聚。把你抱坐在肩上看变脸演出。自从认识你之后,以前不吃的食物都吃了,觉得难吃的食物也都神奇的变得好吃了。知道没有保护好小薇后,第一时间自责地说对不起。
小薇的家庭虽然不是达官显贵,但胜在原生家庭很幸福。父母姐弟虽然表面打打闹闹,内在感情却十分深厚。这样的家庭塑造了小薇的单纯,直率,不谙世事的可爱,所以小薇质朴,自然不做作的性格当然会让下人,丈夫,朋友都喜欢她。
原本以为郝葭是反派,是心机女,是小薇的敌人。但看下去越来越喜欢郝葭,越来越体会她的不容易。
她的八面玲珑,她的心口不一,她的功利,都是因为从小身为小娘的孩子所受尽的委屈和苦难带来的。
郝葭的原生家庭决定了她不允许像小薇那样天真无忧无虑,她早早知道生活的不易,事事精打细算,费尽心机已经成了活下去的习惯。
她是人间清醒,能看透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她知道怎么利用男人,却不恋爱脑,知道靠自己,为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她对朋友却那么好,那么温柔,郝葭目前唯一一次和丈夫顶撞就是为了小薇,她不允许说小薇是不三不四的人。
陈小纭的台词十分舒服,每一句看似不争不抢,慢悠悠的,内里却隐隐透露着女性的不甘和力量。
虽然大婚之日和丈夫扳手腕扳的让丈夫杀猪叫,但上官婧对丈夫却有很深的爱。
面对五少主一路丹川闯关,却时时挂念他的安危,关键时刻徒手握飞箭护夫,即便流血受伤,更是眼睛不眨一下。
她嘴上不说,心里明白五少主对她的好,她没有忘记中秋之夜那个五少主特意做的辣月饼的滋味。
她面对丈夫傻得可爱,记得自己所有说过的话,丈夫心里也有她的表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别扭终于释怀笑了,原谅了丈夫。
她敢作敢为,对朋友更是义字当头。在书院面对嬷嬷的刁难,更是一马当先替朋友出头。她心里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决断,一身侠骨,英气非凡。
目前的剧情这三位女性角色展现的较为清晰,看接下来的剧情走向,随着来自金川的元英郡主的出场,越来越多有鲜明性格色彩的女性会跃然于这个美好治愈的搞笑乌托邦日常里,她们与丈夫之间的互动,她们女性之间的互帮互助,她们自己新的小家庭家与母国之间的身份摇摆的戏剧冲突也会让这部剧越来越好看。
我希望甜宠就无脑甜宠,不要想做什么女性主义,不要想搞什么主题,什么立意什么深度。
表面上全是主义,骨子里全是生意。
如果它就是个甜宠剧,我真心觉得挺好看。可惜看到女主喝醉了跑到酒楼大放厥词,发表演讲,赶走其它酒客的情节,让人感到非常的生硬和腻味。难道不打出这样的招牌,不喊出这样的口号,就讨好不了女性了吗(如果女性观众只能被这样的口号煽动,那该是多么悲哀的女性主义死亡时刻)
(这里女主打断别人说书,还说对方不尊重人的情节,编剧可以安排只为了让女主来一段演讲口号以讨好女性观众的心思,暴露无遗)
除了酒楼这一段外,其它情节上,女生普遍都是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的剧情,我承认这样是很反套路,很好看。但是,当所有的角色,都千人一面的沦为女主的朋友,全都披上理智情义并存的外衣,全站成了一线的时候,所有角色显得美好而单调的不真实。
如果只是这样就算了,毕竟只是一部甜宠剧嘛,但是它偏偏要用强调女性主义的情节来调动起我的共情和代入感。它成功了,但在这样一部剧中产生女性主义的共情,反而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荒谬感:这过分简单无脑的女性世界,构建在一个过分简单童话虚构的世界中,像是在嘲讽现实中真实女性的困难,永远不可克服实现,美好的关系,只能建立在无脑的想象中。
总之,它对自己口号的强调,为了讨好女性所做的刻意包装,已经到了类似男性种马文的形式套路无比鲜明的地步。
这样刻意讨好的女性主义,不如没有。
就像喝醉的人强调自己没醉,就像小孩子强调自己长大了。
或许过分强调也是女性意识作品路上早期必然要经历的一步。但是我希望我们早一点跨过这个阶段,不再刻意去强调,刻意去喊口号。能够早点正视这种社会的偏见,并坦然的面对它,我想看到的情节是金川郡主做生意的精明,丹川郡主坚持练武刚毅,郝葭认真的宅斗,好好刻画人物,好好推进剧情,不是无脑喊口号。
女性的强大,应该是在认识了性别差异之后,忘记性别差异,认真的做好自己。
(另,这方面参考下隔壁苍兰诀,老老实实甜宠,中间有段对白,稍微说明了下女主自己也不是完全混吃等死,但点到即止,没有扯起大旗,程度把握的刚刚好。)
如果非要说以乐写哀,现实主义反封建,那我还是觉得,剧本有没有传递出来,是很明显能感受到的。
印象深刻的是知否最后一集,机关算尽的小秦氏万念俱灰,大哭大笑,一把火烧掉了让她恨尽一生的顾家祠堂。她在喊什么呢?——
“这侯府就是个吸血的魔窟!毁了白家的,毁了我姐姐的,又想毁了我!在这大宅子里演了一辈子的戏,就像是阴沟里的一条蛆,没有一日活得像自己!倒不如勾栏瓦舍来得痛快!”
就这一场戏,我记住了什么叫封建,什么叫吃人。什么是挣脱不了的噩运,什么叫现实主义。
有人认为小秦氏不该写吗?她恶她坏,但她不存在吗?
不是知否没问题,知否也有很多很多问题。但编剧对反派的塑造,不是以蹭女性主义红利为目的而扭曲的价值观。
我就很喜欢明兰挺着大肚子拔剑去救生产时九死一生的张家姐姐。喜欢淑兰和离,啐孙志高那一口的痛快。
写到这里又想起《步步惊心》,以乐写哀,封建桎梏,一个古偶穿越剧能写出来的悲剧内核,现在反而越没有越吹。
我就不提《如懿传》和《金枝玉孽》了,太虐了太现实主义,没有可比性。
故事里有坏人,是因为要告诉我们为什么坏,为什么不能坏,怎么能不坏。女人们全是好人,后院后宫其乐融融看不上男人,自我疏导甚至联手搞事情,那女人的故事就是女性主义的故事了吗?扯淡。
要么你别写,老老实实小甜文。要写了,就别歪歪扭扭裹脚布。就这么一丁点儿要求。
还是那句话,别上升价值,老老实实下饭小甜剧,架空搞笑剧,就没事。没人爱发帖反驳批判,谁不爱看喜剧。
可不要吹反封建,不要吹内核,不要吹价值。
就很让人生气了。
实不相瞒 我想看这种剧很久了 我知道它假大空 但我喜欢看 如果有小孩子喜欢看 感觉能影响到一些小孩的三观 就是我宁愿这种光喊女权口号的剧越来越多 也不想再看哑巴霸总冷暴力了
过于轻质化的表达,以致限于浅层玩闹化,轻喜成为主定位,休闲下饭功能性大于古装传统文化输出。其中看似女性搞事业的设置也只是玩梗,丢失原著探讨封建制度层面;前几集地域特色设计感强烈,人设刻意,目前女主人设无可爱难得处,仅局限于耍宝。(融梗集大成:《甄嬛传》选秀+《赘婿》趣味性+《上错花轿嫁对郎》男主体弱多病+《步步惊心》窥测男主喜好+《双世宠妃》轻浅无脑胡闹+《传闻中陈芊芊》配角女尊和男主自我攻略+现代霸总哭“少主很久没这么开心了”+《宫墙柳》后宫女性群像友谊……)但总体来说轻松下饭还是可以的,缓解压力、放松情绪、图一乐呵~可短期小热却无法长期留存。(PS:小白古装好像王劲松…)
整部剧四个字总结:浮于表面
这剧很怪他的细节和日常很搞笑很下饭但是主线又特别无聊看的人割裂,一边觉得小甜饼轻喜剧可以磕,一边又被主线无聊的昏昏欲睡
一开始看觉得很好笑,看久了感觉处处不舒服。用娱乐化的方式讲一些垃圾思想,看似批判,实则轻描淡写。男女主cp感也太差了,并没有想看他们的互动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田曦薇睁着大眼睛咧着嘴笑,没有感觉到丝毫的甜美,反而毛骨悚然……好诡异。
导演9分,软件8分,编剧7分,我喜欢10分
男女主真真就是在过日子,每天一起吃饭喂狗,非常贴合片名中的日常两个字,真是平淡日子的一种幸福,一日两人三餐四季+生活中的趣事,有种看慢综艺的感觉
“二丫”变“金瓶”,节气姑娘头上三少主看不到名字,这剧制作有点儿意思,字幕带嘴哈哈哈哈,还是官方吐槽最到位
更新的几集都看了,目前感觉还可以,开头的小人偶介绍就挺有新意的,感觉片方用心了,把整个故事的世界观大概介绍清楚了,然后,女主人设挺可爱的,跟男主有点反差萌,虽然小白古装不算太出色,但整体还可,每个角色都有点逗,目前感觉还挺轻松的,推荐看~
尹峥:我也没有什么不吃的,只是不吃鸭不是糖醋不吃油腻不吃xxx(此处省略一万字),嗯,怪不得之前菜的做法都是白灼呢哈哈哈
前几集挺有意思,越往后越觉得急于讨好女权思想吃性别红利,显得情节肤浅,人物过于脸谱化,轻喜剧还没做稳就转向说教和喊口号,忍到20几集弃了……男女主台词该精进一下,都是势头很好的小生小花,资源越好对功力要求越高
有一种很诡异的感觉,架的太空了,一边驯化女性一边扯女权大旗,一部风格诡异的古风段子合集。一部三观打架的剧,在这剧设定的世界观下,人物展示出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无法存活的,太诡异了,何必封建,或者何必扯女权呢女编剧的男凝比男人的男凝更可怕,这相当于是要求女性做到不去找小三麻烦的基础上,还要和小三互助互爱,编剧,圣人呐,啧
其实挺喜欢女主的表演的,如果剧里没那么多刻意的体现“女性意志”的台词,我可能会打四星,不过看了前面几集已经能知道剧的大致走向了——近几年很流行的表面“女性群像剧”。反封建反男尊女卑,这当然是没错的,但是对系统性的东西却不敢触碰,转而过分强调压迫中的自我决定。“主体作为个体越是坚持‘自我决定’,结构就越能被免责。”在真实的封建背景下虚构出女性的乌托邦,夸大女性的自主意志,营造了“压迫和斡旋同等”的假象。如同第四集里那一群被豢养在家里的妾室,她们亲如姐妹瞧不上夫君,在一片数落中仿佛翻身农奴把歌唱,但抗争的方式却是互相帮对方去圆房。只当甜剧看当然是好,但是有些东西还是要严肃来讲,不能被消解和娱乐。
李薇是什么笨蛋可爱鬼啊,“只剩半个月”这种话还是要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的啊,开局以为自己老公要挂了,开始回家倒计时了可还行。
我真以为这是一个古装cosplay综艺来着,结果告诉我是部剧。。。
白敬亭是不是有啥把柄让人拿捏了?
好笑有有爽点的剧,被郝葭的角色逗死了,嘴上温柔可人,心里os刀人(全是大实话)笑死,是os替没错了
吾将死,吾棺可速速归矣😂/喜欢 虽立意尚有不足但提供极多情绪价值 如剧名日常即是酸甜苦辣咸 笑中有泪到了end 扶我起来还可以再看五百集🥲结局并不仓促的剧 爱是小火慢炖 观最后一集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罕见地产生“真好啊一年就这样过去”的心理
就俩字:笑死。什么妻不妻妾不妾的都比不过好笑才是王道啊!!!南瓜蒸蛋没有蛋、就剩半个月了、吾棺可速速归矣、老娘只爱我自己、传闻中的三少主、亿点点、你真像我娘、拼将一身剐也要将新川主拉下马……前六集看完梗又多又密,真电子榨菜了属于是!相信我,如果你不快乐一定来看这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