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集结论中的某些内容:
好的财务愿景是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我们要做出道德判断,相比有吸引力的,对非吸引力的对象肯定是更苛刻的。
你的吸引力意味着你人品好、意味着你很聪明、意味着你值得信任、意味着你是一个好人,虽然你可能不是。这个假象,就是美丽的力量。
对于维持良好记忆力,睡眠被证实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在睡眠时,大脑会巩固记忆并建立更强的联系,让记忆深植脑海,即使小睡片刻也对记忆有帮助。(领导看到了吗?请给我足够的午睡时间吧)
当人们的社会权力不足,就不得不用语言技巧来弥补差距。(虽然是谈论性别差异,可这话怎么就让我想起那些键盘侠呢)
----总结一下,就是女性很棒、男性很坏,对吗?----我没这样说。----你差不多是这意思。(emmm,有点同情这位被女主持人逼问的女性性别研究教授)
女性必须比男性付出两倍的努力才能证明自己、获得肯定,尤其是你身处男性的世界的时候。
没人想被歧视,但人们下意识的反应是带有歧视的。
真人秀里的素人明星。100 humans虽然看上去是素人参与者,但是看得出这些素人也是“casting director”们辛苦寻找的产物,各有各的代表性,也各自有生动的特点。平均颜值绝对高于社会平均,而颜值不高的则有特殊的明星素质,耍宝、搞怪、超凡的自信或者转盘子的独特技巧,我真的太喜欢那个随时都会唱出来的大哥了!是真的很不错,
职业/制服
长得更好看,更容易获得优势,甚至是减刑。
幽默>无趣(男性和女性在讲笑话能力上是一样的)
权力更高的人说的词更少,而权力更低的人会倾向于用更多的词汇描述同一件事。
社会偏见是天然存在,无法根除的
美国人自己更喜欢英式口音(成熟而且权威),而不是美式口音(因为美国有大量的移民,导致口音混乱、真正受到尊敬的是美国西部口音,纯正白人)。
对人的刺激,惩罚>奖励,程度超过15%。
激励因素:快乐>金钱
赞美和批评对人的影响无比巨大。
可以利用虚假的笑声,可以创造从众性笑声。
年龄、身体状态、健康与否等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体味。训练过的狗狗可以嗅到主人是不是要发病,或者是否得了癌症。
之前对于美国的真人秀的印象应该是之前在电视(貌似是央视)上看到美国的一个关于减肥的真人秀节目,这次会看应该是到社会实验感兴趣。记得自己在上公共政策学的时候,老师讲了这种以实验的形式关于人的行为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方法,其实在外国这种方法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是国内却很少出现。
首先是单纯是没有事情做,无聊在网飞刷新的时候看到了,然后在简历短片中看到了这个节目的一些实验内容,本身对社会学就感兴趣,就打开看了下去。
一百位志愿参与的一个大型综合性社会实验真人秀。
百人社会实验第一季Humans season1
Ep1怎样会有吸引力?
制服第一印象
女性认为穿制服的男性更有吸引力,前提条件是制服的职业认可度很高。男性认为认为穿制服与便装的男女性一样。快餐员、外卖骑手的制服没有多大吸引力。有钱对提高吸引力很重要。
Ep2人生的黄金时期
人生的快乐曲线是U形的,在二十几岁时和六十几岁时最快乐,因为该阶段没有多大的压力,四十几岁时人生中压力最大的时候,最不快乐。解释了中年危机。
二十几岁时记忆力最好,六十几岁经验最丰富。智力也是如此,二十岁的人流体智力得分高,六十几岁的人固体智力高,在某些活动中,年轻者与年长者表现都很优秀,而中年人表现最差。
Ep3性事
在短途旅行上,女性比男性表现更守时,女性更倾向于合群,守规则,讨好他人,男性更自主。
对于同一事件的描述,女性比男性用更多的词汇,女性健谈的背后,是女性权利的不足,用语言弥补差距,另一方面,女性社会化的特点,会更加乐于助人和提供信息。
Ep4偏见
偏见无论无何我们都有,偏见是一种丰富的联想,在我们小时候就形成记忆存在。有些是无意识偏见。快速的临场反应便能测试我们的无意识偏见。
Ep5痛苦与愉悦
无法制造虚假的痛苦,但可以制造虚假的快乐。信念与安慰剂效应,回忆过去人们倾向于遗忘痛苦,记住快乐,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人类的记忆中快乐与痛苦并不是微积分形式。
赞美和批评哪个会更有效?
获得赞美力量的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表现,被批评的人会抵触、习得性无助,表现更差。
Ep6如何幸福快乐?
如何选择一份工作,是因为你的热爱还是钱,你有你所热爱的事物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心理学经典案例拼图试验,如果一群小孩玩拼图,每次成功,我们给奖励,但是奖励递减,最后减为零,当减为零后,孩子们会丧失对于拼图的兴趣。
快乐比起金钱来说是更长久的激励源。金钱能使人专注,但专注意味着管窥效应,忽略视以外的事物。对于创意的任务,需要更多的不同的想法,在没有金钱作为动机下,快乐的作为源泉,表现更好。
剪辑能诱导心情,引导大众的快乐与焦虑。
亲近和稳定的关系比起金钱更能让人们长久的快乐。
Ep7你的感官可以相信吗?
我们的感官像拼图游戏,很多信息涌进来,中间有许多空白,大脑会努力填补空白,都不是对外界事物的准确描述。也就是我们的感官都不能完全相信,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自己,那么你该相信谁?
个人很喜欢这个节目
真的不太懂某些苛刻的评论人.....节目本身的定位是综艺, 就是用来下饭的,为什么要在那抨击它伪科学不严谨 ? 如果想了解真正的心理学社会学为什么不去看实验报告学术论文而来看这个? 事实就是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士来说:没多少人愿意去看枯燥的研究报告;而很多人愿意看这个节目是因为它有意思,并且在下饭的同时确实能够收获一些相关知识,引发一些思考,这点就是很多其它综艺做不到的。
个人认为这部作品里的“实验”更像是噱头,它是目的更多的在于让片子看起来更有意思,并且能够加深观众对于实验想要印证观点的记忆和理解。
在每个实验结束后会有权威人士进行分析,所以这部作品虽然在实验环节缺乏严谨性,但后期的专家总结还是让作品里的得到的结果大部分靠的住,是我们切切实实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
笑死我了评论,一个娱乐向和启发向的真人秀节目,让多少科研大牛操碎了控制变量的心。你但凡多看几集,就知道这个节目是搞笑的里子实验的皮儿,最终目的只是试着让人们做一些启发性和批判常识性的思考,让人们看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有趣的结果。shooting JP 那段真的很不错,还有配对那个项目也很有意思,我自己也下意识地进入了“常识”思考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科普版 很有趣 没有学术意义上的严谨 不过很多控制变量还是设计的很好的 已经很棒了
不够严谨但有趣。
娱乐向的社会实验,用不严谨的实验去证伪偏见,没有学术参考价值。仅仅可以作为入门的兴趣唤起视频来看。想要真正科学结果的别被这个轻易误导了。
“社会实验”这个译名容易使人联想到《辐射》避难所式极端命题,而实际只是短时效特定条件下的多项小测试,具体来说就是不具备“社会”定义中所蕴含的持续日常性,以原文的"100 humans"显然不会有这种期望值落差;各种实验趣味性比较强,事后专家点评确有说到点上,但是对于人性这么大的主题,样本数量似乎有点少,严谨度也稍弱,本质上还是个娱乐节目,拔高到理论确立显然太过牵强,当作案例参考则值得一看
挺好玩的,流程问答设计也很好玩。很多实验应该都是已经有过更严谨的研究了,只不过是通过这种节目的形式呈现了一下,目的更接近对大众的娱乐科普。
一开始对简介好奇,但也没抱什么期望,但忍不住一口气看完,太喜欢了。追求严谨性的观众要记得,这并非科学实验,而是综艺娱乐节目。以往这种小综艺是YouTube premium的地盘,Google要小心了哦。实验本身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关于种族偏见那一集虽然很刻意,仍很催泪。关键是,别人的综艺总想着努力去帮助更多人理解他人、建立共性、获得成长,而且人家的台本写的有趣好玩啊!另外觉得老美真的很容易形成团体,同样的综艺放在东亚区拍应该是另一种精彩吧,狼人杀那种精彩。里面有好几个人非常菜的,但印象更深的是那些外表不突出,但可爱的人们…感谢网飞,在这个时间点让我把全世界抛在脑后,同时恢复了一点对人类的信心。
其实更想标成综艺wwww虽然翻译成社会实验,实际上是完完全全的百人选择秀,有很多不符合科学实验的要素,不做对照,不控制变量等等,选择的百人样本也未必有代表性,只是每集针对三四个问题做些选择再进行点小讨论。偶尔能看到一些心理学研究课题会喜欢或已经做过的东西,但是整体看下来觉得娱乐感太重了,逻辑性弱点,当个乐轻松看看挺好,还会启发一点脑洞。
讨论的议题都蛮好玩的!我都想参与了~
用不严谨的实验去证伪偏见 只会加深偏见
實驗的執行不太科學,觀點都是平常看書還看得比較透徹的東西。不喜歡製作風格。也很不滿為甚麼一百個美國人就直接等同一百個人類。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有点哗众取宠
无聊的综艺实验。
有趣,而且不会有任何人在实验中受到伤害。 越看越喜欢
也许不够严谨,不过绝对够好玩。
印证了一些之前就了解到的结论,样本量还是有些小
E1外貌协会+熟悉程度。E2年轻人最厉害,但老年人不是最差的。E3女性并没有比男性说更多话,我们以为的性别问题,其实是权力问题。女性更守时,更擅长多任务并行。E4三男三女配对,只有1个人gaydar很棒猜对了,因为大家默认是配对异性恋。同工情况下通常女性更聪明,因为女性比男性要付出双倍努力才能证明自己拿到同样的职位。美国人喜欢英音。人们对黑人的偏见还是存在的。E5安慰剂效应太强了。被批评导致习得性无助。E6笑声音轨让人们观看痛苦视频时候开心。看油漆变干因为期望低所以18分钟过去了人们以为只过去了12分钟。E7人们能闻出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区别。快乐的音乐让人更信任别人更愿意冒险。音乐影响味蕾。E8原来大部分人用厕纸都是over方向,都会看一眼自己的便便哦。
大部分实验还是很扯的,娱乐性为主吧。最有趣的是情侣配对那个实验。
有点意思,3.5
太好笑了。画外音:瞧瞧这群高高兴兴的50岁人群,他们引发了经济大衰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