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导火线》漫谈(一):武艺电影的发展
动作片是不断发展的,这是优秀动作导演推动的,更是市场的需求,这里随便聊聊。
暴力和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所以动作片是永远有市场的,如果动作片对武艺的描写过多,也就成了我们习惯说的功夫片,功夫片题材是香港电影开创的,最早的演员是没有功夫底子的,所以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功夫片大多暴力血腥,粤剧和京剧的武生来做一些动作已经能让观众沉迷在他们演绎的功夫世界里,优秀之作如《大醉侠》或《独臂刀》也仅仅是靠导演的功力,后来刘家良把自己的南派武术带入电影,出现了一批表现纯正中国功夫的题材,象《少林三十六房》等,不过拿到现在来也仅仅是小众喜欢而已,首先电影技术没有现在先进,其次最重要的是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还是有差距的,前两年拍的《醉猴》就是个例子。
70年代初,李小龙来了!他是一个伟大的演员和导演,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真正的搏击功夫以及全新的理念拍电影,这时世界轰动了,因为功夫片的这个转折太大了,后来李小龙宗师去世了,片方就去找李小龙相似的去继续拍,发现仅仅是照猫描虎而已,因为什么,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缺少人才!那时没有具备李小龙功夫的电影人才,更没有象他那样的动作导演,但是这块迅速膨胀的功夫片市场不能停下,于是继续回到60年代的那种题材,可是大家都在这么拍,竞争还是比较大的,袁和平脑筋比较活,不再拍用血腥和暴力吸引观众,改走喜剧动作路线,这下让成龙火了,醉拳,蛇形刁手,一部接一部,而且喜剧动作题材也适合成龙,洪金宝,元彪这些戏班武生的功夫来表现,后来徐克打造新派武侠片,恰逢中国武协推广的新派武术,这又是另一种不同于既往香港武打片的一种风格,李连杰又火了,虽然其间具备李小龙风格身手的甄子丹也在那时进入电影了,但是武打片主流类型已经是这些了,资本是追逐市场的,所以说,机遇是很重要的。
社会在发展,功夫片肯定也要发展,但发展不外是三种:一是引入多种动作元素,加一些除武艺外的其他动作,枪战啊,爆炸啊等等,象尚格云顿早期的纯搏击片到后来的动作片就是,二是引入更多电影科技,象用电脑科技包装起来的类似黑客帝国那样的动作,三就是把武艺的最新发展带入电影。但是无论加入再多新的元素,电影里表现的武艺应该不变的一点就是,你必须是真实的格斗,从这点来说,《龙虎门》夸张漫画里的武功和真实格斗的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为奇幻功夫片的动作设计做了一个范例,在功夫片的发展上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近十年功夫片市场又不行了,为了影片能赚钱,进入了明星多,投资多的所谓大片时代,结果泰国又出个托尼贾把很多人震住了,说这厉害啊,其实说白了还是过去香港的那些经验,没啥新的地方,仅仅是因为里面的武术变了,中国功夫换成泰拳了,有人说这部就是创新吗,但是你想想泰拳存在几百年了,以前没人表现仅仅是功夫片大多是中国人拍的,主题谁去表现那个啊,只有泰国人才能把自己传统的东西发扬的好,才熟悉自己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泰国人的电影给世界范围的观众一个短暂的视觉冲击,作为表现真功夫的电影,和李小龙风格电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打而打,大部分是一些比较具有震撼力的拳脚肘膝动作的镜头剪接组合,并没有涉及真正的武术理念上的东西,而李小龙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每一场打斗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表达了他的武艺观念,也充满了对传统武术的反思和抨击,而这些动作让更多的世界范围的武术家很受启迪,所以说李小龙的电影是真正的武艺电影,无论是电影专家还是武术家都无可挑剔。
虽然武打片的拍摄是跟着市场跑的,但这仅仅是市场的引导作用,武打片以武打为主,所以无论武打片里的动作设计如何发展,数年后还是必然回归必须和真实的武艺相符这个最本质的源头,真正的功夫片或者武艺电影应该是随着真正的武艺发展而发展的,把武艺带入电影,把武艺的最新发展带入电影,这样才是真正的功夫片,那些喜剧动作,僵尸动作,新派武侠,还有泰国佬的东西,仅仅是取材的需要,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嘛,或者是因为商业逐利的需求,虽然很多我也喜欢,但不是我最喜欢的。
随着武艺的发展而发展的功夫片,我只认为两人合格,一是李小龙,一是甄子丹。
甄子丹一直把最新的武术带入他的电影,从最早的《洗黑钱》、《直击证人》里的自由搏击,到《杀破狼》里综合格斗小露身手,再到目前的《导火线》里全面展示MMA(Mix Martial Arts,综合格斗),这些都可以看出他的动作设计理念,那就是延续李小龙的电影拍摄理念,用现代的电影手法和最新的武术来打造新时代的动作片。
既然好的武打片里的动作应该随着世界武艺的发展而发展,那么目前的世界武艺这几十年又有什么变化呢,下面简单看一下。
应该来说,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移民方便了,科技也发展了,所以武艺的推广成本也降低了,也就迎来了世界武艺大融合的时代,这些年应该是发展最快的时代,李小龙在其中是个革新性的人物,除了受他思想影响,传统空手道向全接触空手道演变并发展成风靡全球的自由搏击外,他还早在距现在的UFC等综合格斗比赛的三十年前预见到了这种比赛的形式,他心目中的理想武技也是这样子的,这些在他遗留下来的手稿和电影中都可以看到,直至现在的UFC,Pride比赛还用着《龙争虎斗》里的分指手套。
回过头我们再看我们的动作片,粤剧,京剧武生,武术运动员都曾风靡一时,但不能否认的是,所有武打片里表现的最新武技也仅仅停留在自由搏击的阶段,象港片里的“喷射机”宾尼、理查德·诺顿、周比利、卢惠光等等都是擅长此技的高手,也许这和武术指导有一定的关系,毕竟自李小龙以后的武指中,除了甄子丹,既有拍摄经验,又精中西武术、现代搏击,又有表演经验的没有一个。
当甄子丹重新逐渐获得市场认同和市场价值后,他逐渐在近年来一系列影片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把自己的武打风格慢慢灌输给大众影迷,厚积薄发,把华语动作片引回实战之路,这种做法是一种探索,一种冒险,一种创新,和李小龙60年代末返港坚持自己想法去拍全新的武打片是何其相似,这一切,缘于他对华语电影的责任,也是他对自己理想的坚持。
这时,《导火线》来了。有幸24日提前观看,就其风格来言,可以说是对拳霸系列的宣战,更是对李小龙电影的致敬。
写的很乱,和同样喜欢武打片的朋友交流,未完,待续。。。
http://www.wmamov.com/home/space-4-do-blog-id-1243.html 2 ) 终于看了部扬眉吐气的警匪片
嘿嘿,看得我直乐,以往的警匪片,那警察窝囊的啊,被坏蛋使劲欺负,自己不敢咋滴,掏枪刚说了句“不许动,警察”就被一枪撂倒了,要是看早几年大陆的警匪片,更是气死个人,一大堆人围着桌子开会,发言,总结,计划,大费周章,然后警车一排排的呜呜出动了,把坏蛋吓跑了,空车回来了。
看甄子丹,可是让对警匪片非常失望的我长出了一口鸟气啊。都知道他是坏蛋了,那就使劲打贝,他能钻法律空子杀人越货呢,那警察就不能利用职务之便打他个半残啊?!
本来是觉得古天乐挺帅的,奔着许久不见的帅哥去的,自从知道他是警察卧底后,发现该卧底非常无能,还不如他当混混时风头劲呢,做卧底没提供啥有价值情报,还把腿弄折了,最后的价值是做个证人,他还临阵退缩,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就算你出于爱女朋友心切吧,也不能不走大脑吧,真不知道是他没智商,还是导演没智商,还是导演以为观众没智商,这样老套的我们都看烦了,不能换点新鲜的啊?
再说他和饭某某的伟大爱情从何而来我咋没看出来啊?开头不就是一场床戏么?饭的胳膊比古天乐的都粗,然后就是讲了个“松花蛋”的故事,并告之已经二个月了,我当时是觉得古天乐听到这消息后心里拔凉拔凉的,饭还问你不喜欢么?你没看见人家都哭了么还问啥问?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床上的寂寞陪伴就变成生死爱情了“我没想过我能活,希望你放了她”,莫名其妙啊。
与之相比,甄子丹多帅啊,吕良伟扮演的老大刚出法庭就被甄子丹干倒了,拿起电话就问tony“在哪?”甭跟丫废话,一个人拎着吕良伟就去交换人质了,那么多狙击手没狙着他,充分说明作为一个警察他是个素质过硬的选手。tony估计是狂惯了,大哥还在甄子丹手上呢,就冲古天乐放枪,甄子丹立马回敬他大哥一枪,看的人真是解气。tony急了。喊“放下枪”,甄子丹回的更好“放你妈”然后两枪撂倒了旁边端枪的小喽啰。对!就这么打,你以为警察都得按老套路出牌啊,你不开枪,警察就不能开枪了?
古天乐开车回来后,把吕良伟撞上了天,甄子丹“砰砰”两枪在空中搞定,小喽啰扔给tony子弹也被甄子丹在空中截击了,还干掉了一个正要伏击古天乐的枪手。这些都是他在茫茫草海中被若干敌人端着新式枪械追击时完成的。一个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掩护了自己,又保护了同伴,还消灭了敌人,枪法好智商高身手好,到底是法不容情,还是情在法上,这个不好说,正义和对错也不是绝对的,可能我的立场完全是有怨抱怨有仇报仇的小民众思想吧,但看到这么扬眉吐气的警察,还是非常高兴的!
3 ) 给中国动作片上的课!
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电影网只要不是烧脑的或者人性的影片评分就一定不高!也许是因为只有爱看这类电影的人才会把很多时间花在评论电影这类事情上。首先 电影分很多类,甚至一部电影同是也会有很多属性。这本身在给电影评分时就应该多方面考虑。但《导火线》这部片子 就是堂堂正正的一个属性——动作片!而且就动作片来讲绝对应该给它8分以上的评价,如果站在中国动作片的角度,给出的分数应该更高!
没有烧脑的剧情,没有催人泪下的儿女情长,只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拳来脚往!甄子丹在这部影片中所展现MMA理念,向国人展示巴西柔术的魅力!这就是给国内动作电影上的课。多少年来我们的武术爱好者还被功夫电影中的传统套路所迷惑,看似精彩的打斗动作都是一招一式的“亮相”动作!很多人看完导火线还装作很懂似的评价说什么“擒拿技术不错”。擒拿是没有GUARD概念的。甄子丹展示的是93年开始风靡全球的巴西柔术技术!当然不管观众看不看得懂柔术,至少大家一看就知道这功夫厉害,有用!国内电影传统的那些拳脚功夫应该改进了! 这部片子也带动了国内MMA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在武术爱好者间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很多人还认为那是擒拿 但就电影来讲一部动作片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难道不该给个高分吗?
最后补充一下,电影中的枪战镜头也很精彩。在电影院看的效果会比在电脑前看好得多。近几年来虽然MMA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但就纯动作电影来讲一直没有突破此片!
4 ) 华语动作电影里程碑之作
自从李小龙开创动作电影以来,香港动作电影经历了20年的辉煌,为香港电影风靡亚洲影响世界做了最大的贡献。
也培养了成龙、李连杰这俩亚洲唯二的超级巨星,洪金宝、甄子丹等知名动作巨星。
直到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电影一蹶不振,成李皆出走好莱坞。
新千年以后,香港电影仍然低迷。隔壁泰国小将托尼贾横空出世,以凶狠凌冽的泰拳风格风靡亚洲,并吸引了全世界动作片迷的关注。
彼时,中国动作片迷即喜又惊。
喜的是时隔多年,又出了这么一位好身手的电影演员,能让大家一饱眼福。
惊的是华语动作片在泰国同行面前毫无抵抗力。
中国传统武术在电影的表现力上完败泰拳,实战方面更不用说。
恰在此时,甄子丹回来了,拍摄了杀破狼,技惊四座。
再拍了导火线,捍卫了华语动作电影的尊严。
杀破狼和托尼贾电影相比还只能说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导火线则是对托尼贾电影的全面超越。
电影里经典台词:
你完蛋了,托尼。
拍摄了导火线以后的甄子丹完全有资格和自信说出你完蛋了,托尼贾!
无论是观赏性还是实战性,打败泰拳的也只能是MMA。
导火线的开拓创新维护了华语动作电影最后的尊严。
回到电影上来,此片就是个纯粹的动作电影,情节一般,剧情是为打斗服务的。
但每一场打斗都是视觉盛宴,值得人反复观看。
该片上映于2007年,MMA在全世界都属于刚刚兴起的阶段,很多专业名词尚且没有中文翻译。
本片可以说是MMA推广电影了。
一众MMA职业选手对该片都有极高评价。
很多国内的MMA训练者也是受此电影影响开始接触MMA。
豆瓣评分7.3,真是小瞧了导火线。
即使考虑到该片羸弱的剧情,评分也应该在8分以上。
5 ) 甄功夫的全面开花
《导火线》
甄功夫再次席卷了全国各大影院,这回引进了新的武打风格:混合格斗.就是结合各国的武术特长,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格斗模式.以带给人更为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动作片也因此走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导火线》片名曾经过两次的改动.最初是《杀破狼2》,因为这次甄子丹演的警官马军一角跟《杀破狼》中的角色如出一辙,火暴的脾气,什么事都靠拳头解决,被他盯上的贼,千万不要作出任何反抗行为,否则会被他打得非死即伤.接着是《破军》,那是剧中马军一角命犯破军,兄弟朋友都相继遭遇不幸,他不得不单枪匹马面对困境.至于最后改名为《导火线》,还是因为甄子丹(说他是绝对主角还真是没话说,连片名都围着他转),他的性格就像导火线一样,一旦点燃就一发不可收拾.
越南帮三地头很不巧地惹到了马警官,阿渣、托尼、阿虎无恶不做的三兄弟,杀警察、杀证人,而警局又苦于没证据不能抓他们,其间还害死了上司(郑则士释).似乎最近的警匪片都少不了卧底(拜《无间道》所赐),《男儿本色》中未能露面的魏景达(郭富城释),到《导火线》中古天乐释演的华生;而且卧底的下场都比较悲惨,魏景达被自己人出卖被杀,华生一样被精明的托尼发现,断了条腿(已经算走运了,还有命活).
当然还少不了追逐戏:或追车或赛跑(实践证明两个都很有看头).电影中,马军和阿虎的一场追逐戏,虽然障碍不大,没有《新警察故事》和《男儿本色》中来的刺激,但它胜在距离够远,双方的一段类似于长跑的比赛,哪个体力差哪个就玩完.碰到像马军这样玩命的警察,做坏人的真是有够背的(尽管你是很能打的).
甄子丹的电影最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无非是拳拳到肉的实战动作场面,严格来说本片就两场打斗(似乎有点少).
PART1:马军VS阿虎,经过长时间高速的赛跑,马军追到阿虎,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本来马同学无心杀人的,但当小虎丢死了人质小女孩之后,马军这根导火线彻底被点燃.一来就是一连串的泰拳膝击术(效果良好),接着是美国拳击(力量感十足),再是巴西柔术(最实用的战斗技巧),光凭阿虎的蛮力根本抵挡不了马军的混合式格斗,在标志性的反抗几下之后就直接处于被打状态,以至于被活活打死.武术出身的行宇(释三弟阿虎),早在《功夫》中受星爷提拔,之后一直在反派上打滚,《龙虎门》中演的火云邪神甚至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大概是形象问题,功夫再好也没用.
PART2:马军VS托尼,这场打斗可载入动作片之经典.托尼使用的是泰拳,善长肘击,而马军使用的是截拳道(把李小龙创的截拳道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也只有甄子丹了),一场恶战之后,双方两败俱伤,这时,托尼的老母亲过来找儿子的一幕给充满男性荷尔蒙的大战贴了一笔伤感的色彩.小做休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格斗,马军最终以巴西柔术结合摔交打败了劲敌托尼(果然是遇强则强的战斗机器).释演托尼的是近来名头不小的倪星(原名邹兆龙),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中南海保镖》中倪星与李连杰的密室煤气之战,此君算得上是个超级反派.远赴好莱坞发展战果不错,风风光光地在《骇客帝国》系列里秀了把CHINESE KUNGFU.
《导火线》中虽然削减了打戏,倒是增加了一场狙击战.甄子丹打的没话说,没想到拿起狙击枪也有模有样,俨然化成了一名狙击高手.这场草丛狙击战无论从速度感和紧张感都堪称上佳.
考虑到《龙虎门》的武戏100分文戏50分的尴尬局面,导演叶伟信痛定思痛,决定重现并超越《杀破狼》的辉煌.超没超越暂且不说,不过导演的诚意是有目共睹的,《导火线》在文戏上确实下了一定的功夫:马军虽然行事独来独往,但却很注重亲情和友情;古天乐和范冰冰的感情也给火爆的动作片带来了温暖;郑则士的好好上司形象和许晴的严厉死板形成鲜明的对比;越南帮三兄弟虽然行事狠毒,却个个对老母亲十分孝顺.文戏空前超过了武戏,武打部分精炼出彩但看得人不够过瘾.还有要明确的是在预告片里甄子丹和倪星的两个超酷的动作在电影里找不到踪影.
近来香港影坛的黄金组合开始称霸市场: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的铁三角、陈木胜和成龙的强强联手(现在是谢霆锋)、叶伟信和甄子丹的火花四溅再到最近的徐克、杜琪锋、林岭东三剑客.期待他们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6 ) 《导火线》——既不无间,更不伤城,而是男儿本色
之前看到有媒体报道说此片是《无间道》和《伤城》的剪贴版,被指抄袭,这让我十分惊异,香港动作片文戏如能抄出如此水准,那还真是一件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有了《无间道》的深度,再加上甄子丹的力度,不就成功开启了老是开不启的港产动作片新时代了吗?
但是看完后才明白,原来在有些人的逻辑里,凡是出现卧底,就是《无间道》,二者基本能画等号。
那伤城呢?想了半天,才觉悟到原来说的是那种法外之法的暴力(个人猜测,因为这个实在太牵强了,不似无间道,大家都知道),那举凡是警匪片(除了大陆的)还真是少有不《伤城》了。
所以我觉得哪怕是说《导火线》是男儿本色都要靠谱得多,因为它比《男儿本色》男儿多了,本色多了,该狠的时候绝不拖拖拉拉婆婆妈妈,相比之下《男儿本色》就显得有点加油好男儿本色了.
照例不谈文戏,也不吃饱了撑的去挑BUG了,难得看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动作场面,比《男儿本色》要好得多了,显然不能一个待遇。
开场前一段“1997年香港回归前”的字幕,就是告诉你本片的基本尺度,那就必然是一狠到底,那段字幕在我眼里就等于“我就暴力了,你怎么着吧”
遗憾的是内地版本好像还是有删节,不能窥其全貌。
而看完之后的感觉完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生猛。
联系到最近的《杀破狼》,《龙虎门》,可以看到,甄子丹终于有自己的风格了
相比成龙真滑稽,李连杰的真潇洒,甄子丹就是真,狠,猛。
让你觉得他真的是在格斗,而不是花拳绣腿的耍帅摆姿势。
片中的武打场面其实并不多,一直看到最后20多分钟,都只是隔靴挠痒,点到即止,让人不能尽兴,所以看那段狙击时,我就在想,这哪能啊,这么简单就被一枪狙死了,这部片子的打戏要怎么交待呢?
必然还是要回到功夫里
所以整部片子的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最后甄子丹和邹兆龙两个硬底子的对挑,这段揉和了多种风格的你来我往的快节奏打戏,比起《杀破狼》中甄子丹和吴京,洪金宝的对打场面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多了几分真实的厚重感,又要说到《男儿本色》了,三殴一,还只是让玻璃(玻璃在此片中真是……)帮了忙才解决问题,直叫人徒呼奈何。
至于其他的不是重点,看功夫片要认清这点。
在李连杰宣称以《霍元甲》作为最后一部动作电影,成龙更多的以搞笑为卖点,吴京尚未真正成熟起来的同时,值得庆幸的是,还有甄子丹,也只有甄子丹还能撑起香港乃至中国硬派动作片的一片天空,还能让人有所期待了。
最后
片中让人耳目一新的打斗据说是MMA,转一个介绍,算是扫盲。
MMA介绍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简称,即综合武术或者综合格斗。MMA是一种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优秀运动项目,现已成为国际武术搏击比赛的主要项目。MMA运动是拳击、散打、柔道和摔跤等运动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搏击运动的十项全能。MMA比赛是体育比赛规则上的一个突破,它可以让所有的参赛者享有均等的机会,既不会使某种功夫占有优势,也不会使某种功夫处于劣势。MMA的规则对所有的武技一视同仁,不同武术流派的练习者可以在统一的规则下同场竞技。MMA运动的赛规可以让各方高手在一个公开且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较量,是真实也最公平的一种竞赛方式。在比赛中允许使用击打、抱摔、关节技等各种技术,并在选手倒地时继续进行比赛。踢、打、摔、拿等各种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
打斗很精彩。正好之前采访了一个拳击师,所以电影中的一些MMA格斗技巧都看过真人版,哈哈。
6/10。夸张化的动作技巧和镜头语言安排得丝丝入扣,越南兄弟为母做寿而被追捕的双线追击,前一条线马军追击华生的车以激烈的近景快速切换,后一条线渣哥怕母亲晕车,细腻的中全景和特写内化心理的压力,联系渣哥给母亲喂饭、阿虎下跪的戏,一股家的珍贵感受弥漫于警匪之间,华生身为卧底提心吊胆、生日无人受邀,与秋堤的相互依偎就一句给你配了家门钥匙的简单话语,但意味深长地象征家的温馨,随之而来的医院电梯枪战、阿虎将女童重重摔伤被马军打死的场面(虽然此处用饭馆的塑料布虚化了血腥),刻画出柔婉情爱与邪恶暴力纠缠的心理冲击。草丛的决战混合了折断关节、凌空踢腿、抱头扭打甚至近身抱摔,从外面空地打到棚屋扫射,从楼梯摔落地面再散打搏击,广角俯拍和全景快速移动流畅衔接,特别是赶来的华生把阿渣撞上天结果被马军命中,效果骇人。
甄子丹邹兆龙最后那段综合格斗太好看了,两位很专业很敬业,镜头够猛够直,打得出花、有想象力,有起伏有节奏,看得出真用了心。大排档群殴那段也不错,摔得很真,看得很疼。故事整体比较无聊,但是“好人受制,以暴制暴才是王道”的思想挺不错。甄子丹依然文戏等于零,但是谁看文戏呀,露肌肉就行了。
1,甄子丹是一路跑成功夫巨星的2,找甄子丹演叶问真是再合适不过了3,甄哥告诉我们有时候打人不需要理由
冰冰很漂亮,动作部分很好看
少了洪金寶這"重擔"的甄子丹太可怕了,他竟能把寢技如斯靜態又黏膩的動作轉出不下立技的交博刺激,立技可是主導了電影視覺整整九十年阿!葉問真是害慘了他跟葉偉信,使他們被迫遷就起濫民族主義式的國術架子放不開,單是將葉問3的雙刀對打與殺破狼的棍刀死鬥一比,速度感不是同一檔次,就可見般!
文戏还是庸常,但比《杀破狼》好多了。武戏非常棒。后段甄子丹和邹兆龙的直接对决相当精彩,真实,残忍,融合自由搏击、巴西柔术、MMA、寝技锁、近身纠缠、地面抱战,出拳残忍迅速,力道十足,非常给力,可以说动作设计非常的暴力真实。分数全给武戏,简直可以入动作片的教材。8.1
偶们长影投钱的片子,不能不顶,而且确实很好看,鼓点动感十足。动作戏也能让观者血脉喷张。一群老导演不断的赞叹,这才是电影,值了。
甄式實打看起來很爽~~雖然沒有武指編排得那麼好看...至於所謂的文戲。。我還寧願它沒什麽女主角女配角好過。。。
哦对了,最好的MMA电影其实在中国,真心不是说笑的,导火线最典型,里面的动作全是MMA动作,打的也超级火爆刺激,就是最后那个锁喉——一般人30秒基本就立刻死翘翘了,我们的小龙不愧是boss,支持了大约5分钟居然没有脑死亡。。。
武戏没的说,放在当时也算是国产电影中数一数二的了。文戏还是显得粗糙了些,只是起串场和调整节奏气氛的作用,几个主要人物的刻划过于脸谱化和流于表面。总之一切设计安排都让位于动作戏,动作场面才是影片最大的卖点。这个缺点估计叶伟信也看到了,所以在之后的影片中总是努力保持文戏和武戏的平衡。
片子中有大量实战类格斗技巧 ,打斗场面非常精彩, 看的很过瘾, 相信几位主演也付出很多辛苦,才能达到这么好的动作效果吧, 所有动作场面决不糊弄观众,拳拳到肉的对打诚意十足, 格斗动作设计非常棒, 影片缺点,在整体时间上和故事上还有情节上,交代很模糊 ,略现不足,相信如果再加10分钟戏,片子会更好.
只剩下打斗好看了 剧情莫名其妙嘛 许晴的上司是用来黑内地的么
因为贪狼的原因又重新翻看了一遍《导火线》,感觉叶伟信这个导演真心牛逼!全片没有一句废话,一句话一个镜头就能推动别人半小时讲不清的剧情!对甄子丹的开发也是堪称无敌,完美地掩盖了甄子丹的所有缺点!《叶问》《杀破狼》发光发热,怪不得说没有叶导的甄子丹没有一部是好片~还是最厉害我的叶导!!
才这点分数????这种架空剧情懒得塑造人物和冲突,就为了大量刺激肾上腺素的爽片,绝对远超及格分,反派气场与节奏感十足的动作拯救基本没有的剧情,特殊身份比起来真心呵呵,到时候重刷杀破狼估计印象会更好。。
甄子丹精彩的擒拿和摔技是影片唯一的看点。
子丹大哥逐步像烂片天王靠拢,动作还是超帅,风采不减当年!
末了有些新意,情节还是烂俗
甄子丹的真功夫,最后和邹兆龙的对决精彩异常。
故事不聊,只为该片的武打设计鼓个掌。动作干净不拖泥带水,拳拳到肉,很有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