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片子,一直没看,纯是忘了。
原著漫画是当年追着看的,jump编辑部史上最牛的策划之一了。顺便,漫画国内的引进版非常便宜,印刷用纸都很好,还送22张封面明信片,淘宝最低才130块钱左右,你不卖一套简直亏大了。
神木和砂糖从外形气质上绝对是反了……当初电影演员确定的时候,谁都是觉得砂糖演高木的,所以电影里这个身高差太违和了。
虽然享受电影,但是职业习惯边看边会脑内改稿……算不得影评,就是边看边写吧。
毕竟面相普通观众的电影,很多地方夸张和简化了,很正常,但是还是会忍不住吐槽哈哈哈哈。
这个真诚的速写本,大概率可能是小畑健亲自上阵,看过小畑健的草稿,风格习惯跟速写本上很一致。
江口太郎竟然是宫藤官九郎上阵,这个片子的演员阵容太可怕了。江口的房子产权应该是自己的,不然东京这房价,真诚怎么给供8年。
尽管是用蘸水笔的新人,但是把自己弄的这么脏的,肯定不是合格的漫画家。一个八卦,近些年因为新技术和新文具的更新,很多还在坚持纸上作业的日本漫画家也慢慢减少了蘸水笔的使用,比如九井谅子,能用针管笔就用针管笔。(但是国内漫画家的话,赵佳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全部用针管笔作画了)
集英社和少年jump编辑部都是实景,至少到走廊部分应该都是实景,编辑部内部如果是搭的景,那道具组可太牛逼了,基本上是完全还原。
一般来说,去少年jump编辑部投稿的话,是前台打电话给编辑,编辑部谁接电话谁去接待,当然也会有编辑组长接了电话然后指派编辑的,这个很随机,看命。
而且编辑是去楼下大堂或者接待会议室和投稿者见面的,不会让投稿者上来编辑部。
服部看稿子很快,这是肯定的,对有经验的编辑来说,第一遍看稿子,就是要以正常的读者看漫画的习惯来看,看这个作品有没有意思,而不是弹幕上瞎扯的什么第一遍看画功第二遍看故事,纯就是瞎几把臆想完了在这不懂装懂的胡逼咧咧。
这是后面的一个情节,这句台词说的就非常对,编辑是作品的第一读者
如果看完第一遍觉得稿子够了及格线,有调教修改的余地,就会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时候脑内会同步整理意见想法,所以看得会慢一些。
意见的三个维度就是故事有没有意思,叙事流不流畅,画面表达有没有到位。
能不能刊载都是很靠后的事儿了。
新妻咻咻的描画的全是没必要再添笔的角色部分,按照情节和气氛,这时候他咻咻的画速度线是最合适的。另外,这个用的纸这么软薄,最多是在做人设。
真诚改过的稿子,画工上并没有什么长足进步(感觉造型能力还不如上回),但是表现力上提升了(角色表情生动了一些,还给了两个满p的大张力画面)。
得手冢赏的这个稿子肯定直接换其他人画了哈哈哈哈,印象里应该跟漫画原著保持一致的,如果是小畑健画的,那大概只使出3成功力的样子。
新妻的稿子肯定是小畑健画的,大概使出了7成的功力。
啊,常盘庄,圣地,话说最近找到了《常盘庄青春》的清晰资源,但是只有外挂英语字幕,手头另一份带中文字幕的资源是vcd画质……我正在一点点根据后者的字幕把前者改成中文,不知道啥时候能做完。
服部说编辑会站在漫画家这边,但是实际上,编辑不应该站在任何一方,编辑是桥梁,是沟通者,是调和者,如果没有编辑这个角色,作者,读者,编辑部,就完蛋了。
所以编辑应该站在所有的地方。
不过话说可能篇幅所限吧,电影里就算作为编辑代表的服部,也并没有比较丰满的描写,并且跟原著的性格相差很大。
哈哈哈哈,给眼镜哈气cos安西教练哈哈哈哈!太孙子了!
“漫画得有人看才能算漫画”,本来不想写这个点的,但还是忍不住。作为私人日记性质的漫画无所谓,但是作为商品存在的,像jump的少年漫画一样要带给读者快乐、勇气和梦想的漫画,有一种理念是成为漫画家的基础,在日本称为“服务意识”,在国内的话,我叫它“站在读者的角度看漫画”。
不要光图自己爽,一门心思的闷头画,你的故事能吸引人吗?你的分镜叙事读者能看懂吗?这个地方你自己笑的满地打滚,但是读者能get到这个点吗?
所有的艺术形式,价值都不仅仅在于表达,有人接收并接受了,才能最终形成价值的闭环,才有意义。
关于这点我以前写过一篇帖子,结果下面有画那种所谓小众漫画的跟我杠,杠你麻痹杠,真正有本事画的真正优秀的作者漫画的,人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你可以小众,清高孤傲,遗世孤立,众醉我醒,不希望有一万人接受你的作品,但是如果就俩人看得懂你的作品你能开心?说白了,这种货,自渎而已。
话说回来,宫官的戏份也忒多了,你丫带资入组嘛?
讲漫画连载上刊流程这段里,出现的这些个所谓分镜稿,从完成度上来讲已经属于精草了,在上刊前还处于评比讨论的阶段,其实没必要画到这个份儿上(最多挑三五张画成成稿就可以了),浪费时间,就算是给助手指示用,也没必要画这么细,当然如果你手就是快,在编辑传阅的阶段画成这样也挺好,能更接近展现最终成品的样貌。但是这块儿出现的稿子这么细,很大程度还是为了照顾观众。
福田的,作为动作漫画,动作的夸张度上却没做到极致,而且格子形状的使用有问题,根据情节和情绪,如果是我,会建议左页用斜切格,右页用正常稳定框。
平丸的稿子,格子大小的处理,景别的配置,漫画语言的使用,都做的很到位
连载讨论会上,仅就这里出现的稿子来看,平丸的分镜叙事能力明显高出福田一大截,如果较真一点说平丸真的是完全没画过漫画的话,直接出这种水平的稿子,是不输于新妻的天才。另外,在现实里,海獭先生这种作品在jump上连载的概率较小,很有可能会放到集英社其他漫画杂志上,比如ultra jump。
连载讨论会这一段的内容的很好,非常真实,给出的信息量比原著漫画的相同段落更多一些。
关于稿费,10年前集英社的老编辑跟我们普及过,如果没记错的话,少年jump的稿费应该是平均1万日元一页,现在涨到多少了不知道,新人和名作者的稿费差别不大,收入差距主要是在版权收入上。
少年jump周刊每回稿子是19p,一个月4期,照这么算,正常连载的作者每个月收入平均也有个70多万(含税),但是租房、耗材、助手工资(这个是大头)都得自己出,而且一旦没连载了就没收入了。
从这个表上看,日本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的初始月薪是24万,那漫画家的收入如果稳定的话,是真不算少。
怪不得少年jump的作者一旦连载了,编辑都会把作者连哄带骗的弄到东京来,看来是扛得起房租。
所以说,其实不少了!!当然了,电影里的设定平丸之前是美术设计师,那肯定工资会高一些,看家里这配置就知道了,水母是那么好养的嘛
中井这种没连载没漫画助理工作的,去工地打工简直是太正常了,有些有连载的作者也会在便利店打工
金钱世界的连载,从画风到漫画表现都是质的飞跃……小畑健功力输出达到6成了。
真诚二人和新妻的漫画排名对决这块儿的设计,算是比较直观吧,说不上精妙,不过不失,毕竟电影篇幅有限。但是砂糖和神木奔跑的姿势实在是太剑心电影版了哈哈。
说起来,电影比原著漫画增加了很多新的画稿,小畑健团队真是辛苦了……
周更是很难的,但现在这个时代,不经历周更的话是没法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职业漫画家的。
人气下降的时候,增加调动情绪的激烈场面和增加新人物都是常用的调整手法,杀死重要角色也是。人气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长时间的剧情都维持在情绪高点也会造成读者的阅读疲劳,也可能是最近上了新作品导致了票数流失,所以这个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回到作品本身的话,最根本的还是要维持合理的剧情节奏,起伏得当。
看到神木贴网点纸的画面,真是唏嘘,国内新千年后的漫画读者应该大部分都不知道他这是在干嘛。
最后这个至暗时刻是原著的情节,选这个情节也合适,但是,危机设置的不好,仅仅是交不交得上稿子,保不保得住卷头彩页,从逻辑上是ok的,但是力度不够,有点浪费福田组的友情努力胜利。
以及,跨页原稿应该也用两页拼一起,直接用单张A3纸太小了!
这是前面出现过的福田的跨页,就是两张纸拼的。话说这个成稿的表现力比编辑部讨论会上的好很多,但是动作的老问题依然,感觉福田不太会画大角度透视的东西,这点上尾田荣一郎就做的非常好。
最后的漫画书架太泪目了……太泪目了,细节做的太好了。
都是在jump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品,所谓的头部(竟然没有剑心?),这里面国内读者最不熟悉的应该是江口寿史的《stop!云雀》。《乌龙派出所》毕竟现在还在连载。
演职人员名单全用书脊展示,这些书都是有原形的,对jump系漫画熟悉的应该能从中知道找到很多乐趣,比如美术是圣斗士,录音是银魂,服装组是北斗神拳,编辑是游戏王(但是话说的确有一部漫画叫《编辑王》)。
从左至右的原形,幽白,圣子到,暗杀教室,电影少女,魁男塾……
片尾曲是鱼韵的《新宝岛》,《新宝岛》是手冢在赤本时代的大卖作,算是手冢的成名作,手冢在这部作品里,首次将电影里的镜头景别运用到了漫画表现中,拓展了以往由四格漫画继承来的舞台剧式的全中景的分镜构图方式,创造了新的漫画阅读感受,所以《新宝岛》同时也可以说是现代日式漫画的起点。
整体来看,大根仁作为漫改导演,比三池崇史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整体架构维持了日式青春励志类型片的模板,但是种种细节非常用心,属于剧本表现60及格,细节+20分的类型。
作为漫改电影,本作算是日本漫改电影里面做的相当好的了,但是作为电影,属于正常水平,所以综合评定还是给个三星吧。
也许是洲立引进的缘故,仅MCL院线独家而且场次非常少,好不容易在休息天挑时间,位置已经满满的了,环场扫视,年轻女生占八成,三两成群窝一堆。想想也对,除了热血励志漫改卖点,偶像男阵容强势:佐藤健×神木隆之介×染谷将太×山田孝之。
故事讲述高中生双人组合(大场鸫和小畑健?)结成漫画创作团队的成长和出道历程,而且实名《少年JUMP》背景(宣传片),导语提及到全日本约有三成读者看过《JUMP》,就冲着这定位,日本票房都有一定群众基础了。
此片类型明确指向粉丝受众,例如导演安排那场虚拟的打斗能增强感官刺激,已经无法跟类似《编舟记》文艺细腻的成长相提并论。整个剧本进程意料中的顺利,拍得很阳光、欢快,说白了就是泼洒正能量。他们吐槽的“友情”、“努力”、“胜利”三俗元素尽在故事里展示:请外援加Buff,硬抗病魔执念坚持,终于拿下排位第一。所以呢,电影很难评高分(打高分的都是真爱粉)。虽然我的童年也被日漫浸淫过,但对于“漫画创作”并不感冒,本来看完就罢了,不过观影过程被高频音乐和眼神特写震撼,竟然有些许触动,于是写下了一堆啰嗦的感想。
斗心重要吗?身边有朋友批评我做事斗心过强影响不好。其实自己也知道,尤其在才华撑不起野望之时,往往失败后即使不被旁人挖苦,也会暗自沮丧。但是电影中的他们,安静的校园生活近乎无干扰状态,就偶尔会被老师拍醒,更重要是失败也没有被嘲笑(除了新妻的挑拨和主编佐佐木的实话实说)。很客观说,这样算是“鸡汤”:给你看见最好的而忽略残酷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很羡慕(嫉妒)争强好胜的他们,这是一种保持活力的秘诀。
什么是梦想寄托?因为真城一直暗恋亚豆(日本人读书阶段没有暗恋过几个异性都不好意思说是校园青春)。其实呢,饰演亚豆的小松菜奈在日本女星之中不算美,但很有魔性,每一个轻柔动作的镜头足以诱惑大多数男生,能与这样的女生相约承诺,不冲动答应才是傻子。至于高木,他的热爱漫画动机描写相对薄弱,我当时还在想:日本文坛不是也很火吗?每当看到陈列漫画柜子就异常兴奋,或许只能用“因为爱所以爱”强行解释。简单来说,无论是亚豆的微笑魅力或者漫画陈列的冲击诱惑,动机都像被“美图”渲染过一样,跟自己想象的白日梦相似,拼命追逐着前方饱满的萝卜。
有热血竞技必有“宿敌”之论。读书时期,你跟班里的某同学争成绩排名之类,顶多也就三年,万一真从初中、高中、大学到工作还在争?恭喜你!有个好对手了。想起F1题材电影《极速风流》有一句经典台词:“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诅咒,这是上天的恩赐”。新妻被称为“百年一遇”的漫画天才,并且他很早就盯上了真城和高木,显然是受到屡屡挑拨才燃起二人的斗心。要有被认可的天赋,还有难得一遇的“机遇”。
除了“三俗”和励志,我还看到“努力的极限”、“勉强无用”等,人要承认自己的能力也要看清处境身位,实力都需要时间慢慢成长,虽然那些障碍都被剧本开挂解决了。而我还是喜欢最后残酷的结局:妹纸没了,连载砍了,他们依然能够振作。爱护能共同进退的伙伴,铭记曾奋发向前的目标,珍惜上天的恩赐的敌人。
有时候放下眼光,看一场轻松电影,哪怕明知是偶像片,找到共鸣就好了。
在三大周刊少年漫画志的销量还能在仲伯之间的时代,我是sunday派,jump和magnize上连载的也有喜欢的作品和作者,但是我坚持认为magnize太没格调,jump又太商业化,相比之下sunday的方针才是背负周刊少年漫画本质(只是中二少年的发言),不过因为jump和magnize卖得更好,加上身边的人也大都是jump派,我对这另外两志尤其是jump的酸葡萄心理是比较严重的。
这种酸葡萄心理到了2000年以后也就渐渐没有了,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彼时sunday和jump的差距已经不只是因为某热门作大hit带来的销量差异,而是作者阵水平高下的差异已经根本没办法比,随便翻翻jump杂志都会被当时连载整体的高质量所震惊,而反观sunday则因为内部的问题人才凋零,magnize则因为编辑强势方针倒是水准keep的很稳定。00年代的jump很强大,摆脱了井上离开时的低落,封神剑心刚完结,三大民工漫刚刚开始,就连二流的作者里,也有着小畑健这样的画工一流的高手在。
是的,那个时候的小畑健,也就是爆漫王原作漫画的执笔,同时也是死亡笔记和棋魂的执笔,其实那时候真的只能算二流。
小畑健画工非常好,他是昭和60年的手冢赏准入选赏,和爆漫王的主角真诚最高一样,高二就作为漫画家出道,而且一出道就备受瞩目。但是现实里jump画的好的人,并不缺他一个,井上雄彦这种十年一遇的天才暂且放一边,不务正业的桂正和都可以为了买个音响之类的连入两次手冢赏,和小畑同类型的作者,也有他的好友浅田弘幸。在所有的作者都个性鲜明,风格突出的jump里,小畑健也就仅仅只是有了个画工很好的名头而已,即使他的弟子和月伸宏都画出了成为jump的台柱的作品时,小畑健也没有能够在jump上长期连载留下影响力的作品。
在这种碌碌无为的等待之后,小畑健开始走上了和他人合作担任漫画执笔的道路,这才终于有了后来的棋魂,和死亡笔记,然后是爆漫王。
重要的事要说两遍,我不是jump派,甚至压根就没看爆漫王的原作,
但是我是个长年的漫画fan。
大根仁也是。
大根仁并没有对jump特别另眼相待,也许爆漫王原作讲的是一个友情努力胜利的标准jump故事,我所看到的大根仁所描述的,是一个远远大于描述jump这个杂志系统的电影,也不是一个友情励志片,而是充满了他对“漫画”这一存在的多视角描述和看法,这些东西都默默的放在了故事陈述之下,不动声色的流露出来,通过“这种时候就是要吃卷心菜”的台词,通过“我的恋人是漫画”表达出来,通过“你的脚本还不错就是很中二”表达出来,通过“进击的巨人就是第一集就杀了主角啊”表达出来,通过编辑部的讨论场面,通过路上行人手上捧着的杂志表达出来,当那些过去的经典段子和吐槽段子被角色们自然的说出来,坐我身边的大叔也和我一样的忍禁不住笑了起来。
然后我想来谈一下角色。
这部作品里似乎所有的漫画家,都找得到现实中的某个人的影子。
佐藤健演的真诚最高,在最初决定角色的时候被原作fan百般质疑,而且年龄他也已经不再适合饰演高中生。但是电影里的真诚最高,可能不是书中的那个真诚最高,而更可能是像那个暗默的画着漫画渡过了他的15年青春的小畑健,因为漫长的等待了已经表情变得麻木,变得比任何人都要对梦想更为严苛,但内心却隐藏着比任何人都要强烈的对漫画的执着,这种超越了原作的丰满是让我惊喜的地方。
神木隆之介演的高木秋人,因为设定本来就不是漫画家,再加上他也是最接近实际高中生的,所以他具备了调和这部电影中超龄臭(喂)的清新效果,我大概也只会在有神木出场(女主角太梦幻了不提)的时候才会感叹一下,这是在讲高中生的故事啊。
桐谷健太演的福田真太,似乎参考的是森田真纪(无赖blues和rokkies,这么棒的不良漫画,现在的jump还能有吗),中间编辑部还有提到森田本尊过(笑),现实中森田和小田关系非常好,似乎有参考一些现实情况吧。
新井浩文和皆川猿时饰演的平丸一也和中井巧郎,似乎是参考了多个漫画家,中井巧郎是属于助手体系出身,也是最知道画漫画甘苦的,他的台词应该是最让很多现役共鸣的。
染谷将太演的新妻英二这回倒是没有辱没他的天才之名,jump的体系可以培养英才,但是养不了天才(题外话手冢赏其实是常年空缺的,因为拿了奖的也不会在jump系里待着,待着也是会走的),所以新妻是一个跳出了jump系统的角色,大根仁对这个角色的重新诠释以及染谷的表演都很现实,其中故事后半染谷和佐藤有一场对戏堪称本作的神场面。
我感觉山田孝之好久没演这种正常的文系角色了(笑),不了解jump的编辑实际情况,但是他演的服部哲真的是个好编辑。
然后是lily franky演的佐佐木编辑长和宫藤官九郎演的川口太郎的话,这两个角色如果要细讲以下要省略三万字的感觉,反正也没人有兴趣,就不说了,漫画家和编辑,漫画业界和出版者,太多复杂的东西在这两位短暂的镜头里就已经表达的太多了。
小松菜奈演的亚豆美保很有意思,她担任的是一个“符号”一样的角色,代表了大多数女性在这个行业中所担任的形象。
总之,真人版爆漫王也许是一个会让原作饭意想不到,却很有所表达的有趣电影,远比简介所描述的传达的东西要多的多。
题外话,走出影院大家都在宣传墙前阅读墙上的访谈资料,每个演员及导演都提到了对自己影响深刻的漫画,看到主演佐藤健提到的是“天使的小生意气”(西森博之作)我忍不住笑起来,这可是sunday的作品呀,身为sunday派的我竟然有一点赢了的迷之感动。
再题外话,旬报访谈对爆漫王的观感竟然是山本直树写的!看他一直强调自己没有拿过人气№。1也没在jump上连载过是邪道就会很想笑,这个讲jump的电影从头到尾都被乱入,这是输家才可以有的指手画脚的资格嘛(笑)《——未成年人请不要搜索山本直树的作品。
神木DD还可以再可爱一点嘤嘤嘤嘤
@冨樫義博 你看看人家赶稿赶到吐血,再看看你,哼
好看!虽然有些设定进行了改动不过还是好燃!特效场景道具都好棒啊!ED影像梗好多 以及神木隆之介超帅……导致我都没怎么看旁边的最高也没怎么关心感情线了Orz
虽然篇幅有限,缩短了很多剧情。但是,真是又燃又热血又中二啊。从头到尾这么嗨这么燃,也没谁了。大根仁仍然非常花哨的制作方式。染谷将太实力精神病,非常出色。整片没别的,傻嗨
年度最佳片尾演出
虽然我健忘 但是没记错的话女主没说过再也不能见最高这种话吧(整体做的真的蛮好 之前不知道为什么会就是觉得两个人性格的明暗反了(看完更加讨厌砂糖 更加喜欢神木 最高是主 但是存在感完全被神木的秋人超越了啊 超级棒!就是硬生生的不给后篇就这么结束了真的不能理解
ずっと待ってるから!五星!!神木粉!!神木和砂糖演技都大赞!!女主自带柔光很美!!看的非常燃!笑点很多!颜艺很赞!友情、挫折、成功!!!虽然剧情也就那样。。但是!画面漂亮啊!手法新颖!看的爽!看的燃!这才是青春啊!!!!
好看!!!!我一个完全三次元根本不知道友情努力和胜利是什么梗的人竟然被燃哭了…… 桐谷健太新井浩文皆川猿时的出场依次伴随着一次比一次爆炸的哄堂大笑。宫九我再也不催你了QAQ 你爱拖稿就拖稿吧 活着就好QAQ 小松菜奈 不喜欢。也是没想到看的第一本染谷会是这个(。我这个抛弃时代的老人家
没觉得有多燃,但笔触到纸的声音真心好听哈!
A社开挂了,二十代若手强到吓人,而且还越来越强
2015年日影配乐最佳!佐藤健和小松菜奈表演不及格,一个像肾亏,一个像失眠。
画面上再多的花哨这次都不如“听觉”出彩 无论是音乐还是音效 都为这部片子加分很多 电音和笔触声“听”到了“友情、努力、胜利”出乎意料的惊喜 但大根仁嘛 拍到这样燃一点也不稀奇 染谷虽然演得好 但动作戏和演员奥林匹克出身的两位比还是差了控制力~staff表燃哭
其实只要平丸神还原,别的还重要吗?!俩男主演得真好,制作组对漫画的爱也洋溢在镜头和配乐里了,改编很良心。只有这个新妻的塑造我不太能接受。
1.因为《死亡笔记》关注大场鸫和小畑健,于是从《食梦者》第一集连载就开始追,电影改动太大,而且说真的完全没有看漫画时候的激动;2.染谷将太演成个什么傻逼样?以为是L附身吗?3.两个男主角的演技果然是漫画风,表情够僵硬夸张。日本是一个神奇的漫画国度,看来日本漫画家都以尾田为目标,开心。
挺喜欢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宛如时间行走的速度,在犹如春蚕般的吞噬时光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花下去的力气和心血终究不会浪费。
比起双男主不如说是神木弟弟还是陪衬砂糖的吧……这一点我不太欣赏,但除了这点制作还是挺棒的,片尾创意棒
因为没看过原作所以一直想着张智霖和陈奕迅主演的那部《漫画风云》,佐藤健真的是完全、彻底、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没有高中生的样子了啊。
剪辑&配乐实在是帮了太大的忙,虽然剧情没太大出彩之处,至今没怎么看过漫画也不怎么喜欢画画的我,也被嗨、被感动得一塌糊涂。非常有诚意的一部漫改作品啊~
感觉一般,但有关漫画的故事看着看着还是兴奋了起来,不过也是因为漫画而兴奋;宫藤官九郎演的很好,佐藤健一张老脸不适合演高中生了,染谷将太也不适合演新妻。
宫藤官九郎打了个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