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枫炎 (本文经原作者授权发表)
——关于东野圭吾《麒麟之翼》
第一次观看东野圭吾作品被改编的电影就是这部《麒麟之翼》,然后连续两次被深深震撼。前一次是片头中,受害者青柳武明在日本桥麒麟像下放出一只洁白的千纸鹤后,力竭而死,屏幕打出片名——《麒麟の翼》。后一次是通过主人公加贺恭一郎的不断追查,整个案件的始末终于浮出水面,原来这出杀人案的悲剧起因竟与多年前青柳悠人参与的一桩游泳池不幸有关。
这部作品被称为“加贺恭一郎探案系列”最高杰作,不论是东野圭吾的文学原著还是经由导演土井裕泰改编后的电影,都堪称东野圭吾该系列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原著中加贺恭一郎在推理探案的过程中不断逼近受害者与加害者受伤的内心世界,并使他们都得到了救赎,而这样充满人性魅力的刻画通过主演阿部宽之手得到了完美呈现。
《麒麟之翼》的灵感是东野圭吾在日本桥游览时偶然而得的,日本桥桥头的标志性雕塑——带翼麒麟像——象征着战后再次腾飞的日本,他正是以此作为寓意,寄予了“悲剧过后,祈愿希望”这一主题。而在这宏大且充满人性关怀的主题之下,更主要的是刻画了一个隐忍而坚强的父亲。
死者青柳武明是青柳悠人的父亲,父子关系并不亲密,而恰恰,因为青柳武明死后媒体舆论的影响,原本同情他的人立刻转变了立场,认为他被杀害是他之前做了错事,是上天的报应,而悠人和母亲也因此收到了种种非议与排挤。同时,加贺恭一郎不仅没有因为破案心急就将犯罪嫌疑人家庭逼入绝境,反而非常细心地去了解两个家庭背后的全部细节,于是才发现青柳武明为何会在濒死时坚持徒步8分钟去日本桥麒麟像下而途中不呼救,以及为何在生前折那么多不同颜色的千纸鹤去不同的神社祈愿。
<图片3>
只因,他爱他的儿子,所以默默做着一切,想要替儿子继续完成救赎。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品中表现了两种“保护”。一种是,学校对游泳队三个孩子——青柳悠人、杉野达也和黑泽翔太——因为小小的邪恶无心加害了另外一个学弟吉永友之,导致其溺水,虽抢救及时却因大脑过度缺氧而脑瘫的这一结果进行了隐瞒。 从表面上看,似乎保护了孩子的前途,但以为“隐瞒就可以没事”的孩子却将这种不负责任的心理炸弹埋在心中,终究会因此犯下更多不可原谅的罪责,所以杉野达也杀害了青柳武明并悔恨终生。另一种是,作为当年那场事故责任人之一的青柳悠人的父亲,在偶然看见悠人匿名关注友之妈妈的家庭博客后产生了惊讶与怀疑,一方面暗地调查这起事故的真相,一方面身体力行地继续着被儿子放弃的救赎之旅——将十种颜色的千纸鹤陆续供奉在不同的神社。当他从杉野达也口中听到他所以为的真相(其实是达也编造的谎言)后,竟然诚恳地表示要劝悠人去自首,并正式向吉永友之家庭作出赔偿和道歉。想不到当年因为心中买下祸根的达也担心自己会被牵连,情绪失控,用刀刺死了青柳武明。
<图片4>
这样隐忍坚强的父爱,如宽厚坚实的大山,伫立在我脑海。我不禁联想其自己的父亲,他也是一个表面看上去对我近乎苛责的父亲,以至于小时候我很讨厌和父亲说话,逐渐冷漠与疏远。然而时光的斧凿刀刻不仅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皱纹和白发,也在我们之间厚厚的冰墙上破开了道道裂纹。直到看完这部影片才发现,其实我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像青柳武明一样,看似沉默但不代表不关心,严厉苛刻但不代表不爱,在我未曾探望的地方,父亲已经用行动表达了厚积薄发的爱。
<图片5>
最后,影片中对恶意的态度非常明确,对于动机的批判要比行为本身更重要。在129分钟的影片里,更多是在投以人物温暖的关怀,也对“救赎”这件事提出了更多有意思的观点。如污点不会因为隐藏而消失,灵魂的负担反而会愈逃避愈沉重;如青柳武明对于曾经犯下不可原谅的罪过的儿子,让他承担罪责才能带来真正的觉悟与解脱;如加贺恭一郎将犯罪嫌疑人八岛冬树对于女友怀孕所做许多的感动之事一一告诉她,带给她活着的期盼与信心;如一直承受着痛苦的吉永友之的母亲也因为匿名的救赎行为而让自己变得坚强起来。
《麒麟之翼》无论是作为影片还是文学,不仅是一部很优秀的悬疑推理作品,更是一部带来少见的人性关怀的作品。这也许是原作者东野圭吾最希望看到的吧。
看上去简单的案情,却隐藏着纷繁的线索,跟着大叔一层一层剥开真相,原来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然而天网恢恢,因果不怠,每个人都终将为他们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善恶有报什么的,喜欢的调调。
新参者这个系列除了推理以外似乎还很注重家庭关系,每个故事都有对当前家庭或社会问题的侧重,有作者的想法流露,这部的剧情感觉尤其饱满。
有些镜头用得也很有意思,像是对看客的一种引导,并没有一些推理剧当中主角一下子揭晓答案然而所用的线索都从来没出现过的那种自说自话的赶脚,剧场版也是用了心了。
还没有去看书,因为有新垣结衣参演,就先来看了电影。弹幕说似乎跟书本情节有些差异。
看过许多悬疑剧,剧里的警察都是熟悉的面孔。剧情前期可能名字太多有一点点乱,没有理清楚,看到后面人物关系理解了,就还比较清晰。中期猜到了有表现伟大的父爱,可看到最后还是会很感动,因为三个孩子的玩耍毁了一个孩子的未来,又因为一个老师的包庇毁了三个孩子。
小时候,父亲很陌生,他是我在地下室的夜里醒来放声哭喊期盼的摩托车声,是和母亲吵架扭打的身影,是每年只在春节回家带来礼物和陌生女人的男人,是沉默有威严却不失风趣的药店老板。
初中,父亲很陌生,数周不见,没有想念,成绩好了打个电话,讨来赞扬,只是知道,他为生计奔波,十分不容易。
高中,父亲很陌生,他似乎有大把空闲,为我落魄的学习生活擦屁股,容忍我深夜打电话哭诉,帮我领惨不忍睹的高考成绩单,为我出国和有关部门打交道。
我们很少交流,却又彼此信任。我们很少喝酒,却像多年的朋友。
只是,父亲,我们没有彼此坦诚胸怀,像两个男人一样谈笑风生。
即使您没有为我安上麒麟之翼,我也要凭自己的力量冲出桎梏,且遨且游。
到时候,请你喝几杯。
看哭了啊,混蛋!
《麒麟之翼》和之前《红手指》一样只能做《新参者》的延伸SP,土井裕泰和《红》一样猛打亲情牌之外却还加入了治愈、励志。三个不幸的家庭,亲情是唯一的治愈良药,最无辜还是新垣结衣这对进城务工人员。在《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1964》之后又被狠狠的感动了一把,治愈系四星推荐。
新恒结衣那对那么穷,女的还不去工作,最后还要把孩子生出来?!还有真的不理解日本的耻辱观,游泳事故那里已经及时施救了吧,在中国只是共同责任,说出来民事赔偿谈不上刑责啊,完全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要忽悠他们逃走,这不是坑那三个学生么?(新参者真的每个故事都非要煽情傻白么....
他在学校没遇见一个好老师,但有个好爸爸。
倒回去看了下向井里在哪里- -
加贺看上去像是个癌症晚期患者……
依旧老娘舅,但是应该是新参者系列最好的一部了。大量家访很烦,不过线索安排还算合理,原谅它了。居然有人说土井裕泰没名气一刚,今天电影不错,但是观影感受极差,也有种以后也不想去电影节的感觉……让黄牛和赠票大叔大妈吵架去吧,反正也就多等几个月。不能和同好一起共鸣就失去了大屏幕的价值。
这是什么信息不对称冤案?本来说开了就能缓解的父子关系,非要一厢情愿搭上性命,一开始要回家检举儿子,被捅之后又擦掉指纹掩盖真相,立场转变未免太快,他爸最后倒是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苦了儿子害了后辈又间接害死父亲,这阴影面积真不知道他爸是帮他还是害他。东野圭吾的父辈自嗨式牺牲真是精神毒药。
11区少年读书时没害死过个把人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日本人,岛国人民多奇志!
我就不想说什么了,两颗星是给两个叔的
大爱片头那一段以及“麒麟の翼”四个字出现的方式。沟端淳平地铁里奔跑那段很帅。故事不如红手指那部SP,怀胎三个月觉得挺多余的。不管怎样还是很喜欢这种有着电影质感的电影,比国内走偏了的那些所谓的电影强百倍。麒麟的塑像太喜欢了,想去摸一下啊。
……是不是和表弟一起的故事都是老娘舅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小孩子做错事就要负责任不然大家都会很倒霉的超主流故事,虽然我觉得巴闭第一次看到自己儿子用女性名字给人写邮件的潜台词是“你要出柜吗?!!”顺便因为演员让我有了种“如果当年被黑暗组织灌药的是平次长大遇到已经成为搜一的工藤(ry”
虽然依旧是这种死前意味曲折深远的留message方式,依旧是只存在于推理小说世界的浪漫主义。看是东野且是新参者系列心里也有数,但我果然又被催泪了唉,所以也没所谓推理多弱是否有bug了。其中对教育者的叩问一part还是很有意义。【ps 表弟英勇了一把。
不说了,满分
评分时豆瓣为6.9也险些因此没看。都是眼熟的脸。
东野圭吾还真是怎么都不对我的菜。。
东野圭吾的故事总是在以小博大,普通案件背后有着庞大的社会熵值。故事有点拖但悬念不错。表兄弟警官,请在一起吧!!!!
BUG略多,有槽点有笑声,友情出演和那张海报太好笑XDD 然后 刀把上没有指纹吗 想留MESSAGE难道不能用手机MAIL编辑功能或者笔纸什么的吗 一定要用这么浪漫主义的手法去死吗 爸爸你太傲娇了- -
父爱啊,哭了
中井贵一从《东野圭吾悬疑》一直死到了《新参者》,新垣结衣额头上的痘子从《LEGAL HIGH》一直爆到了《新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