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是一部粉丝向纪录片,或者是给对邓紫棋至少有那么点了解兴趣的人看的。
所以无意外在豆瓣这样一个必须有种“文艺”和“艺术”头衔的平台,一星。
一个20多岁的个人纪录片,也无意外的在价值观评价中以“凭什么”和“好意思”拿到一星。
从运营上说,蜂鸟确实是愚蠢的,这样的纪录片赢不来路人缘,反而招黑。
可是,对于粉丝来说,90分钟真的太短,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路人并不知道的我是歌手之前的内地路演。
是的,她的经历并不特殊,甚至对大多人来说明明很成功,却偏要说一路逆风。但是大多人也无法理解因为一个节目爆红,又因为同一个节目全网黑的落差,前后不过一年。对,我当然也无法理解,但我至少明白,不是上了我是歌手就都能爆红。
所以我承认,这就是一部无法客观评价的影片,对我,它就是五星,它就是我这么多年喜欢邓紫棋的一步一个脚印,有感动,有力量,有未来。相信她,如同《Xposed》里,Someday I’ll Fly。
期待Queen of Hearts part 2,珍惜我还鲜衣怒马可以去释放热爱的年代,不错过每一次现场的相遇。
看电影《一路逆风》
感受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开头时,紫祺14岁时到经纪公司面试留下的影像,完全是一个青涩的初中女生形象,脸上好像还有一个两个的雀斑,看不出之后的大气场。紫祺说那时候她只是个在洗手间里拿着花洒唱歌的女孩,而现在她已经开了73场演唱会,在几万人的演唱会上也不会紧张了。影片回顾了她刚出道时逐渐适应被拍摄的过程,经纪人给她一个摄影机,让她随意拍摄自己生活中的有趣片段,慢慢地她面对镜头很自然了,如同见到朋友一样。
另一个感受是紫祺在不断地精进自己,以给歌迷、观众呈现更好地表演。**呈现更好的表演“,这是紫祺经纪人和舞台上的合作者Lupo反复在影片中强调的。她们在深圳40度的高温里,在春茧体育馆内开第一场户外演唱会,无论对紫祺,还是整个团队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她们接受了这个挑战,全力以赴去表演,给了深圳歌迷很好的体验。
还有,紫祺在舞台上气场足,在舞台下更常展现出一个平常女孩的一面,金鱼嘴造型,跳蹦极等。
紫祺在片中说录制这个影片,是为了以自己的成长经历鼓舞歌迷、观众去勇敢、努力追求自己的太空。
最近突然接触到邓紫棋的音乐并且无法自拔,感觉她的歌节奏感很强,音色很有魅力,特别是 光年之外,同时疑惑她怎么小小年纪如此拔群,以及为何负面新闻缠身,这部电影较好的给我一个回答,让我看到她上海音乐家庭的熏陶,回顾她被外婆保护的童年,认识到她在大陆从默默无名到人气爆棚的一飞冲天。。
她成名之后回到上海开演唱会,应该是很自豪,可以和家人分享这份乐趣,想必是人生的幸福。
听她的歌曲对于我而言,的确是个很享受的事。她的唱功,创作能力,歌词的含义,我认为都有独到之处。
正如片中所说,也许现有的体制缺乏一些天才歌手的快速上升的通道。一个歌手能不能走红,唱功高低是一个根本的衡量标准,但是只有唱功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遵循默认的规则,尊敬圈子的老前辈,只要他资历老。
对于和歌手的冲突,洪涛对于自己的态度,提出了很有趣的一个解释,也是来自前辈的观点,做对事和做好事是不一样的,双方如何沟通,导致合作破裂,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洪涛以及群众的指责,淹没了邓紫棋以及其团队的声音,我猜就好比小学孩童不懂事,任性,自负天真,结果被老师惩戒一样,也是成长所需。
最后,我还是喜欢她的歌,这毋庸置疑,也包括她在歌曲中展现的情感,生活态度,正如喜欢一个人,就会放大她所有的优点,眼中所见只剩她的好,即便局限于方寸,但生活在自己理想的岛屿,为何不能看作幸运呢?
#睡不着失眠的选择观看 19年时候看Susie剪的年度视频 那时候是自己难熬的阶段 然后几乎每天都会刷几遍那个视频 于是对BGM「一路逆风」有了好感 认识GEM其实比「我是歌手」还要早 但也只是止步于知道香港有个女歌手叫「邓紫棋」 那时候只是想找首歌 误打误撞地认识了那时候还留着铲青的「GEM」 后来「歌手」大火 从此我的歌单里多了她的歌 知道她最红的时候也最黑 但是没有跟着网暴她 也没有支持她 就只是作为一个歌迷只关注她的歌 专辑「一路逆风」 综艺「盖世英雄」 再到后来的新说唱 现在的「摩天动物园」 一点都没落下 也没有太过于着迷痴狂的喜爱 只是出于对音乐的喜好 直到与蜂鸟解约自立门户 才觉得解解真的经历了很多 但一直都在「一路逆风」地奋力抵抗着 于是在打算看「美国小姐」的时候 也把这部纪录片加入了片单 没有想象中的对于不公平的事情的抵抗 但是也算了解了从出道到17年的解解 希望解解以后可以更好 ps.发现以前的解解还是挺rock范儿的 哈哈
「生活就像一场 繁华里的流浪」
难过失落的时候记得对自己说一声「加油」(笑)
新街口德基的周五晚场,票价46一张,是我看过的最贵的一场2D电影。
抛却粉丝滤镜,就电影本身而言,一星无疑,给多了对不起曾经狠狠吐槽过的其他烂片。
我给三星,是因为它给了我一个半小时完整地梳理自己为何从爱上邓紫棋到,“啊她也不过如此”的地步,也就是她如何在我眼中逐渐失去个人魅力的过程。
初见必然是我是歌手,说着“感谢我是歌手给我这个机会”的她,是羞怯紧张的,但是非常单纯和坦诚,柔软到让人心化。
单纯、坦诚、柔软是一些非常有魅力的特质。
然后邓紫棋就红了。她变了,我非常直接的感受。香港是个弹丸之地,中国人却是遍布世界的。变成一个走到那里都有人认识的大明星,如果本身没有厚重的积淀,或者是快速积淀的能力,非常容易浮躁。两者她都没有。从15岁以后一直搞音乐,哪里有时间让她沉淀自己的思想。推动人类思想进步的自古以来都是哲学、文学、绘画,甚至是近代的电影,而音乐从来不是。直接点可能就是读书少的缘故吧。
韩磊说她30岁以后会大放异彩,大概是觉得她30岁以后才能冷静下来吧。
邓紫棋变成大明星以后,不可避免逐渐失掉的单纯坦诚与柔软,不再是她个人魅力的加分项了。相反地,浅薄幼稚越来越成为她的个人魅力的减分项。
拜托,你年少成名,从香港红到内地你还要多顺利?恋爱分手谁没经历过?开演唱会辛苦不是很正常何况有数万人为你欢呼?哪个当红大明星不被网友骂?……明明一路顺风还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特辛苦,“一路逆风我真累啊”。这不是浅薄幼稚?
15岁的她,学大人唱歌;25岁的她,学大人讲话,还是她想象中的大人。真的,大人不是你那么说话的,端着太累大人都会放下接地气的。
作为一个自认为三观日趋稳定成熟的人,面对曾经非常喜欢的明星变得不单纯但同时又很幼稚,真的很难不嫌弃啊。
对了,在我的记忆里演唱会上劲歌热舞的邓紫棋还是有些个人魅力的,也许我还会再去看一次她的演唱会吧。
要不是为了免费的中午饭,我特么才不来看,闪的睡不着。。。
勉强两分。素材都是2014年的,不知道为什么17年年初才放出来。这类片子如果没什么料,还不如演唱会好看,其实邓紫棋和我是歌手纠纷那一段本来可以作为点的,不知道为什么没展开。最后我还是喜欢听她唱歌,她上歌手之前就在听了,但是看她的意思认为上节目之前大陆没人知道她,我被忽视了好惨
张学友都没这么大脸给自己出纪录片
这是紫棋的纪录片,为什么要以所谓的高超的观影技巧去看待,以及为什么要参杂那么多prejudice。这就是邓紫棋,她的传说,也是我关于青春和生命的意义最好的诠释。不用太多语言去诠释,这就是紫棋通过语言带给我的power.喜欢一个人是有理由的!
电影院现在成了what?who给我解释下?
Home Video 2017#1 这个偶像不仅年轻 还没什么故事 连小圈子互捧都看不到… 唱功和创作都没亮点 套用片子里的话:看她30岁的成绩吧 今冬粉丝素质最差影片 见面会全站起来挤到过道去了
要承认本片丰富了内地院线市场类型,但依邓的经历还不足以撑起一部类似《艾米》那样的传奇。重点应该是我是歌手双年巅峰会事件的公关,洪涛的几段采访意味深长。但过于偏颇地突出一条微博引发的效应,缺少对误会事件实质的多维解读。当16万留言一半在骂你,你就会怀疑是否该骂。权当看了场演唱会电影。
先老老实实沉淀沉淀自己,急个屁的自传
求别乱改成语了,比起大多数人的人生,你已经不止能用一帆风顺来形容了
音樂紀錄片,記錄她一路走過來的歷程。影片上映的今天,她也在經歷和記錄,繼續當下。愛和善意,帶給認識的她的人快樂和力量。當然未來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路,這只是一段路程的標記,我們且陪同經歷,一起等候更多的美好🌹
“时势造英雄”,90年代的歌唱比赛,新世纪时的大佬加成,再到G.E.M.时期的网路走红,香港一个年代有一种天后的造法。但是这几年变得太多了,不知是她还是团队还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正当已经懒得关心她又干了什么的时候,又来了一部戴高帽的纪录片招黑。回到当初那个唱Where Did U Go的她该多好。
此片会掀起一阵热潮,华晨宇已准备好、李易峰已经开拍、胡夏正在协调档期…张学友正在做吃瓜群众,李宗盛正在给他们写评价。。。
邓紫棋的音乐真的很有感染力,每次听都会特别振奋我,相信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第一次看这种纪录片,其实更像是一个人物传记,邓紫棋确实经历了很多挫折,电影里最好看的是有演唱会的部分,电影院的音效很震撼,比所有的演唱会现场不知道要棒多少,还有歌手退出巅峰会那个事件,的确是有内情的,总之,很不错,第一次新鲜的尝试!
老粉表示很失望。未成年就拿最佳新人奖,未满20就在红馆开演唱会,23岁就全国爆红。近二十年来最顺风顺水的歌手里面邓紫棋应该能排进前三吧。不过是被骂几句,就矫情得像全世界欺负她一样。那蔡依林不是早就自杀啦?邓紫棋再做些这么low的事情,迟早泯然众人。
奇奇怪怪的中国电影院上线
本意是给非粉看看真实的GEM,结果变成,给粉丝和路人粉看他们都看过、都知道的东西
啥时候豆瓣的人群以“XXX都没有,你凭什么拍”为评分标准了。真是low穿地心,见不得别人好的自卑心。我还想说,XX都死了你凭什么还活着。单讲制作,三星。
一星,給青春。一星,給鄧紫棋。一星,給曾經紅火的香港樂壇。一星,給傳達的音樂信仰。
关于音乐和歌手的纪录片确实有啊,但我印象中都是很有成就的歌手啊。。。这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