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公众号:墨鱼影视
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的内华达州。
情节简单无趣,一匹马救赎了一个囚犯的故事。
但通过女导演雷德克莱蒙特托内尔(她还是热门剧《恶行》导演)镜头娓娓道来时,却显得张力十足,让人沉溺在观影的过程无法自拔。
罗曼是一名入狱12年的囚犯,他脾气暴躁,桀骜不驯,因一次意外失手将妻子打残而入狱。他意识到自己难以控制情绪,于是紧紧的封闭自我,拒绝与人交流,也不配合心理医生的治疗。
鉴于他的特殊情况,以及帮助他将来出狱之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和生活,心理医生给他安排了一系列康复治疗计划,其中有一项是训练野马。
在那儿,罗曼遇到了自己要驯服的对象,那是农场里脾气最暴躁的一匹马,罗曼给他取名叫马奎斯。
第一回合交手开始,马奎斯丝毫不听指令与动作,反倒威胁罗曼,罗曼吓得全身紧张和局促,肢体动作更放不开,情急之下,只好挥着双手对马奎斯大吼大叫,才让马奎斯有了界限感远离了他。
第二回合,马奎斯这一次可不再留有情面,发狂之下直接踩伤了罗曼,因驯服马奎斯失败,罗曼还惨遭狱警惩罚,又一次被关进了单人监狱。
在单人监狱里,罗曼在其他囚犯手中买到了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文章讲述的是18世纪骑士的驯服野马的技巧,罗曼记在了心里,开始学习用温柔的语言和马奎斯交流,这样的举动也取得进展,马奎斯不再排斥他的接近。
第三回合,是在深夜,睡梦中的马奎斯被叫醒,原来暴风雨即将来临,每个骑手必须将焦躁不安的野马安全的带到厨房,罗曼原以为马奎斯难以掌控,没想到这一次它出奇的配合,让他顺利完成了任务,也受到了老板的表扬。
他脱下了犯人衣服换上了代表西部骑士风格的牛仔装束。
第四回合,任务是人和马之间的亲密交流,罗曼尝试了好几天,马奎斯就是拒绝他的接近与抚摸,罗曼无奈只能一次次去拍打栅栏发泄怒气,在他又一次对着马奎斯大喊大叫,颓然坐地时,没想到马奎斯卸下了心房,低着头来安慰罗曼,那一刻罗曼的心里有一股暖流缓缓淌过。
朝夕相处中,一人与一马之间也越来越有默契,成为搭档。
在驯服马奎斯的过程中,罗曼还渐渐找回了爱的能力,也打开禁闭着的心扉,愿意与人交流,建立了掌控情绪的自信心,他写信约来了一直关系不融洽的女儿,流着眼泪向女儿忏悔和道歉,试着求得女儿原谅,也试着与不堪回首的过去说再见。这一幕令人动容。他外冷内热,心底里柔软之处还是女儿,在监狱里为了保护在外的女儿安全,他不得不冒着风险再三为狱友提供毒品,如果不在乎,他何必如此呢?
一切都在朝着既定轨道发展,然而意外却在野马拍卖会上出现——原本已经被驯化的马奎斯在轰隆隆的直升机噪音影响下发了狂,它把罗曼摔下了马背。情况对马奎斯很不利,它找不到买主,即将被安乐死,而整个野马计划也将撤销。罗曼不忍如此,趁着防守松懈,他悄悄将马奎斯放回了大自然,马奎斯依依不舍的离去。
影片的结尾非常暖心,他收到女儿的来信,还寄给他一张新生儿的照片,答应下次一起来见他。
而这时,当罗曼望向窗外时,马奎斯出现在监狱外。
《野马》这部影片,不得不提主演马提亚斯的精湛演技,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看不到任何表演的痕迹,从始至终让人感觉他就是那个名字老土、脾气古怪但内心中却是渴望得到包容接纳的囚徒,他的演技为影片加分不少。
这部以囚犯为题材的电影角度很特别,没有选取暴力,友情,基情,越狱,冤案等常见的题材,而是展现为人类主体所不容的边缘群体如何疗愈自身的故事,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旁观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囚犯都是穷凶极恶之徒,还有不少因为一瞬间冲动犯下错误的人,他们不是坏人,他们需要被拯救,重新找回爱的能力,而怎么去做,是值得全社会深思的课题。
我写影评只是为了放电影截图。
不被驯化的马
敞开心扉的浪子回头
本以为是个大欢喜的结局,她来看他骑马,拍卖得高价。然而她没有来,马🐴突然发飙,马要被安乐死了,他带它越狱。在最后的单人间,来了小欢喜的结局,她六岁就要保释他,它也在围栏外看他。他在训它的过程中,学会了控制情绪。
harry的突然离去,有点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那个帅哥
为女性导演和小马王配色马主角打的三星。我本来以为主要是刻画马马的,没想到是用马映射人从而刻画自我救赎的,结局料到了,但真的看到还是感觉還挺微妙的。被男主打马的情节冒犯到了,虽然影片制作目的是为了凸显那种囚犯自我救赎的感觉,但是打马真的,不知道怎么拍的,观感极其难受。如鲠在喉,我反對用這樣暴力的方式側面描繪人,心疼馬。
. Roman 的悲情不在于最后是否通过养马得到了救赎,而在于他试图把孩子、监狱给予他的控制转移到马身上。甚至试图通过宣示自己养马的成功,来向女儿展示自己的威信,来反过来控制女儿。他渴望得到爱,却是通过不断地转变控制与被控制的身份来得到爱。简单地说,一段一开始就不能足够平等的感情,除非是找到一个不断渴求仰视的灵魂,否则永远都只能带给自己和别人伤害。
全片中,最有灵性的一个情节是,在 Roman 放肆地对着 Marquis (马)宣泄了自己的愤怒和攻击性后, Marquis 神奇的看到了藏在 Roman 攻击性背后的卑微、怯弱和充满渴望的灵魂,当一人一马以这样的方式首次靠近时, Roman 真实的情感第一次被一匹马看到,原本的攻击性通过眼泪得到释放。
一头野兽如何能被驯化?片中铲屎大总管 Myles 曾给 Roman 一个答案,有些野兽是可以被驯化的,而有些则永远不能 —— 你能给马的只能是一片草原。
当 Roman 冲着女儿嘶吼 “我是你的父亲,我爱你” 的时候,那不是爱,只是控制欲的表达和释放。而当 Roman 读着女儿的信,开始明白女儿在想什么,在渴求什么的时候,才是他学会爱的开始。
一段关系中,最怕的是以爱之名。当披上了爱的外衣,一切私欲都可以得到理解,一切侵犯都可以得到体谅。当我们挥舞着爱的大棒,肆意地攻击别人的时候,谁才是真正需要被驯服的野兽呢?
直到今天,仍有超过10万匹野马奔跑在美国西部的土地上。 因此,美国政府每年都会圈养千匹野马,用来控制野马繁殖数量与活动区域,而这其中一部分会被送往各州的监狱,由犯人负责驯化。 此后,如果野马被驯化,会被拍卖,那些未被驯化的野马将会面临安乐死。 片中野马名叫马库斯,与之产生故事的是一位名叫科曼罗曼的囚犯。 开片,充满倡导保护自然与物种多样性纪录片的既视感。 一场政府发起的围捕野马行动正在进行。 马群在草原上悠闲玩耍,突然,天空传来直升机的轰鸣。 低空飞行的直升机驱赶惊慌失措的马群,依照人类规划的路线一路狂奔,最终被尽数落入陷阱。 围捕行动顺利结束。 在位于内华达州的一所监狱,性格古怪的服刑犯科曼罗曼拒绝与所有人交流。 狱方安排他从事室外养护劳动,借机对其展开进行心理疏导。 所谓的“室外养护劳动”就是养马,科曼罗曼在这里遇到了新进马群中十分桀骜的野马,他为它取名“马库斯”。 在广阔的原野上,一名逃避现实的囚犯与一匹渴望自由的野马就这样被命运安排在一起。 或许,野马与囚犯之间,本就存在着极为相似的境遇。 人类为了个人利益,不断与自然抢夺生存空间,他们圈禁野马,令它们失去自由与奔跑的权利,直至老死。 成为与囚犯一样的、大环境中的边缘群体,为主体社会所不容。 片中,有一段表现狱警对囚犯进行心理辅导课的桥段。 你会发现,这些犯下过失伤害罪的囚犯往往并不是真的“坏人”,他们的一时冲动愧对所有爱他的人。 这些人往往数年拒绝再见亲人,政府给予的假释机会也会自行放弃,渐渐在自我封闭中,丧失“爱”的能力。 野马马库斯桀骜不驯,简直是科曼罗曼的翻版,它拒绝与人示好,对生命中所有的戒律拒不服从。 就像脾气秉性太过近似的两个人,初聚往往很难情投意合,这一人一马自见面之时,就不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第一回合,马库斯不仅漠视指令,还冲击科曼罗曼,吓得他全身紧绷,方寸大乱。 崩溃的科曼罗曼无助的挥动双手对马库斯嚎叫,令马库斯看轻。 第二回合,马库斯一招制敌,直接踩伤科曼罗曼。 科曼罗曼回到牢房,将杂志中有关《18世纪骑士驯服野马技巧》一文熟记于心,学习以温柔的态度和马库斯交流,马库斯似乎对他的态度有所缓解。 第三回合,深夜,暴雨将至,每个犯人须将野马妥善安置,善解人意的马库斯出奇配合,高兴地科曼罗曼偷偷换上西部骑士风格的牛仔装束。 第四回合,科曼罗曼几经尝试,却仍得不到马库斯的信任。 崩溃的科曼罗曼再次崩溃,坐在地上陷入萎靡,一人一马彼此对视,最终报团取暖,互相慰藉。 在美国,民众对“让囚犯驯化野马”这项工作始终给予高度关注,从最初”能否帮助犯人重获自信“到“真实回应他人关心”,再到最终收获的完美效果,足以令人震惊。 在本片中,有位名叫托马斯的印第安大叔,是囚犯中最会驯马的一个,在其后对马匹的拍卖中,当他看着朝夕共处的马伙计被人拍下,装进车厢拉走的那一瞬间,他的悲伤、不舍、愤怒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这位大叔的演技源自他的亲身经历,他就是片中男主科曼罗曼的原型,送走的马伙计也是片中“马库斯”的原型。 在与马库斯的相处中,科曼罗曼逐渐开启久闭的心扉,向家人忏悔,求得原谅。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既定轨道发展,然而,意外却在野马拍卖会上出现。 被驯服的马库斯在直升机轰隆的噪音声中突然发狂,因为将科曼罗曼摔下了马背,马库斯将作为为驯服马匹被执行安乐死。 科曼罗曼趁防守松懈,悄悄将马库斯放归自然,马库斯依依不舍的离去。 片尾,科曼罗曼收到女儿的回信,一张新生儿的照片附言“你的外孙”。 科曼罗曼望向窗外,马库斯出现在监狱外…… 《野马》的美在于没有选取暴力、友情、基情、越狱、冤案等暗黑、现实的题材,着重展现了为人类主体所不容的边缘群体如何疗愈自身的故事。 每个人都需要被拯救,愿所有人都拥有爱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置身在漫长的旅途中。
栅栏外的风景、铁窗外的树木,也或许是一闪而过的微风。总之,这些琐碎是旅途的一部分。
旅途之外,那些闪闪烁烁的星星,是我们家人的目光,温暖和亲切,却又相隔万里,无法接近。
看劳瑞·德·克莱蒙特-托奈尔的《野马》,总会想起凯鲁亚克说的那句,我们的牧人走了。我决心等到春暖花开、大地复苏的时候也走这条路。
Roman的失语和忏悔。
Martha的冷漠和原谅。
如果想看精彩的故事,这部电影显然是不合适的。
它更适合安静的夜晚或者无风的晚上,一个人静静的,看着银幕明明灭灭。
暴力罪犯Roman Coleman打伤了自己的妻子被抓进监狱,六岁的女儿承担着照顾妈妈的责任。
在此后的日子里,女儿带着爱、恨以及期待等待着父亲的归来。
父亲Roman Coleman、暴力罪犯Roman Coleman在监狱中得到了一项康复治疗的机会,其中有一项是训练野马。
在这项活动中,Roman Coleman开始忏悔、试着理解女儿的爱和恨、也试着和不堪回首的往事说再见。
没有曲折的故事,也没有惊天的反转,听起来平淡而无趣。
除了故事之外,《野马》也在表达着国家机器对人的控制以及大自然生灵对人的包容,这两者的对立实际上是一种控诉。
随着剧情的推进可以看见故事背后的隐喻,我们应该如何和他人相处、和自己相处、和自然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
当Roman Coleman从驯马人成为骑手的时候,恍惚间有了西部片的感觉。
在西部电影中,男人只有骑在马上才能被称作男人。
此时的Roman Coleman,不再是那个暴力罪犯,而是一个被大自然包容和接纳的男人,并因此而找到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这大概就是“野马计划”的意义。
在文明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披上华丽的外衣,这是欲望和人性的遮羞布。
而在大自然中,人不过是一个生灵,和动物无异。这是大自然最善良仁慈的一部分,也是最残酷的一部分。
它让人类在水泥城市中自我放逐,等遍体鳞伤时,再以温暖的怀抱接纳,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治愈。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情感和秘密,他们在一瞬间发生,然后就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无法把握,也无需把握,因为每个人都带着无数只停留瞬间的感情活着。但它们还是如此动人,尤其是在黑暗和绝望中的惊鸿一瞥。
电影结束在一封温暖的信中,这是女儿对父亲的原谅,也是父亲和女儿的和解。
这场温暖的美好,用了十二年时间。
跟动物的交流真纯粹啊。马能sense到Matti整个人本人就是一个大写加粗的LOVE吗,跟他这么亲密惹。片子本身不够充实,弄到两个小时,人马交流bond再多一点就更好了。
总体来说剧情的发展、人物的设定还是有些过于套路化。配角全都十分大牌,导致有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感觉。中间有一段骑手和马告别的场景突然变得有些不一样的真挚和动人,看到最后发现果然那是真人出演。确实眼神非常不一样。马提亚斯修奈尔真是很不错啊,从法语片到现在的各种英语片都很得心应手,越来越喜欢了
所以说能把一件难事做好的人品行一般都不会差
被困的两者的呼吸相互呼应,很用心。一部所有冲突都有结局的电影,所有激起的感情都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但是谢幕好久心都跳得咚咚地响,实在是很感动。
驯服野马,也是驯服自己野蛮的内心,但有的马天性使然不可驯服,就像有的人天生傲骨不懂屈服。《赛马皮特》是少年的孤独成长,《骑士》是青年的自我追寻,《野马》则是一个父亲的悔过自新和一个男人的无因反叛。各国女导演拍美国独立电影都还挺对味的。
...
故事简单到近乎毫无波澜,野马是一个一眼看穿的比喻(人和人的内心,权利与自由),驯服能被驯服的,让其他的回归自由和野性,并没有绝对的逻辑先后次序,只有时机之对与错。全片情绪掌控巧妙,节奏合宜,虽然我看了三天才看完(doge。
生猛,粗野,真挚。纯粹的不安与喜悦。人和马的逐渐互通,伴随着男主对于自己过去的反思。故事大背景也提供了一个大众不熟知的领域。
在几乎所有讲述人与马的故事当中,我们都能找到人与土地(父亲)的关系。同是女性视角下的细腻观察,这部具有广阔格局与丰富层次的作品既不像赵婷的《骑士》也不像巴尼奥的《跑马》那样仅仅关注个体伤痛的治愈。影片伊始即展现了人类活动与《野马》之间的冲突,以及现代科技与原始自然的对比。男主角既是一只被权力(控制欲)剥夺自由的兽,同时也是一个被权力(征服欲)缚住手脚的人。为此这部作品向观众提出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将以何种方式与自然/世界/动物/人相处共存,以及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驯化与征服自己的愚蠢。
人的内心如那些野马,将如何驯服自己,如何自由驰骋。
要啥有啥,第一次在amc看哭。摄影神,画面美,演技好,立意高。导演对整个电影的掌控精确到了每个角落。西部的阳光,野马,孤独的心。直击人心的片尾曲。预定奥斯卡?至于政治正确有没有,还真有。美国建国时就追求的精神内核,自由。那些马马是怎么乖乖演戏的。。
男主不错,会煽情的。这种奴役犯人去做高危险工作的事情,该不该投诉人权机构啊???
人与马的故事何其的多,尤其在美国电影题材里面,马与人的密切关系超过其他,大概是这片广袤土地的原生情结。这片借题形容了监狱罪犯的心之圹埌,在驯马的过程中恢复人性光亮的故事。
i'm a sucker for white trash movies
人马合一。
这部电影很适合和cloe zhao的骑士放在一起看,同样拍人与马,同样有非常重要的家庭线,同样拍的很精彩,两位导演的路线却又完全不同。如果说cloe zhao的落点主要在主角通过骑士的身份完成自我认知,这里人和马可以说是双主角,两者孤独而又惺惺相惜,在各自境遇下通过相处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进而共同诠释了「野马」这一主题。描摹细腻的同时,导演对其各自背后的社会问题也有洞悉,总体而言是一部表意丰富又很有层次感的电影。最后,导演本人真的巨美
片长不够,人马相处拍得不够深入,编导这边人物塑造稍差,只靠Matti朴实有力的表演撑起全片,梦回《牛头》《锈骨》,我真的泪流满面。HE'S LOVE ITSELF. Bob制片<3 /这个Fastvold做出来的东西总给人underwhelming的感觉,不喜欢的。女儿表演也好可怕= =
渡人(马)亦是渡己,驯服野马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和改变的过程。
“人马关系”又出好片,不差《骑士》所表现的“边缘化”和“以无声胜有声”,也不缺《赛马皮特》内敛细腻又珍藏其中的人性感情。并且很有效地带领观众认识这个特别又陌生的监狱驯化项目,以及基于真事为背景的彼此之间的情谊。开头的摄影特别美,但还是感觉有点散漫吧。
分数不该这么低!从Roman开始驯马那天起,本质上是一次自我的心灵救赎,驯服野马的过程也是驯服自己的过程。有三幕非常令人感动的片段:一是他责骂Marquis的时候,Marqusi凑到他身旁好像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二是Roman和女儿对话那段,看得出来他非常悔恨并极力想要补偿给妻子和女儿造成的伤害;三是结尾给Marquis放生,以及Roman透过监狱窗户看到野马在围栏外徘徊,这一幕让人想起《忠犬八公的故事》。让人惊讶的是这片子竟然出自一个法国女导演之手,表达非常隐忍克制,狱中生活也很写实,至于监狱之外这些北美野马的命运,选择安乐死还是选择驯服,就像那些曾经因暴力犯罪而入狱的人一样,谁又能选择自己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