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HD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朱莉娅·奥蒙德,芳妮·A·钱勃丝,伊莱亚斯·科泰斯,杰森·弗莱明,大卫·詹森,蒂尔达·斯文顿,艾丽·范宁,乔安娜·塞勒,乔什·斯图沃特,丹尼·文森,塔拉吉·P·汉森,马赫沙拉·阿里,菲奥娜·黑尔,唐娜·杜普兰提尔,兰斯·E·尼克尔斯,特德·曼森,克莱·卡伦,菲利斯·萨莫维尔,杰瑞德·哈里斯,麦迪逊·贝蒂,汤姆·埃沃雷特,克里斯托弗·马克斯韦尔,伊利亚·沃里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俄语,法语年份:2008

 剧照

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1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2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3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4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5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6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13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14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15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16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17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18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19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飓风正在侵袭美国新奥尔良,一位病危的老妇睁开了她的睡眼。老妇名叫戴茜(凯特·布兰切特饰),她叫女儿凯若琳(朱莉娅?奥蒙德饰)为她阅读一本日记。这本日记的作者叫本杰明?巴顿(布拉德?皮特饰)。本杰明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之时,但生来便像个老人的他被父亲当作怪物,被遗弃在了养老院。本杰明在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生活。但谁都没有想到,本杰明逆向发育——越活越年轻!也许“越活越年轻”是某些人的梦想,但真正这样成长的本杰明却有了别人无法理解的烦恼与快乐。穿越半世纪的世界变革,本杰明身处其中,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感受。   为何母亲会让自己念这本日记?本杰明?巴顿此人与母亲有什么关系?凯若琳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与好奇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糊涂好孕姐青春喂了狗2:不一样的烟火BLOODYESCAPE -地狱的逃生作战-花花公子之死桃花劫千年白狐2018左手劈刀你必须知道的科学硬汉团不许向上看祭旗别碰我的童年李世民游地府黄金女郎第四季天坑寻龙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粤语傲慢与偏见前目的地捕食者的崛起乱世花道身度澳门人家女人进城福星高照猪八戒绝对控制(国语版)迪斯科之王指环王1:护戒使者

 长篇影评

 1 ) “返老还童”意味何在?

《本》一片的意义与启示就不多说了,相信每个人都能看出独特的动人之处。影片的细节安排与场景镜头也均美仑美奂。对于在新奥尔良生活了六年的我来说,很多片段在哪一条街哪一个路口拍摄我都能叫出名子,由场景带来的一种近似乡愁的惆怅,远远超过了故事本身。

而造成细节超越故事整体性的最大原因,同时也正是剧本存在的最重大缺陷,在我看来,便是这个“返老还童”的安排缺乏根本必要性。

故事中的本杰明除了身体上返老还童之外,心理上与常人完全相似。他在童年所感受到的疏离与孤寂,完全可以因为某种疾病或先天不足,造成了他的与众不同,故不被社区接受;或者犹如《壁花之颠》的主人公一样,即使没有身体上的疾病,但天生“旁观者”,从小心灵封闭,又长在养老院耳濡目染生命消亡,练就敏感忧郁的清冷性格。

后来的故事发展按照奇难杂症的路数来也都能讲通:本杰明以为自己无药可医,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尽死亡与生命的挣扎,终于抛开一切出走游历世界;得到爱情后因为旧病复发,像《过把瘾》中的方言一样,不愿连累配偶家庭,不要听“悲伤大合唱”,于是再次出走……

当然,即使同样的精神启示,通过不同的角度与手法来讲述也都有独特魅力,这个奇难杂症刚好就是“返老还童”的确也无不可;但若从故事创意的角度出发,“返老还童”的独特性便没有体现出来。对比同样展现生活生命启示的《阿甘正传》:阿甘的傻人性格在推动各个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就绝对是必要的,换成另外一种性格,这些偶然的事件便无法全部合理的串联到一起。

《本》一片中最重要的“返老还童”正因为缺乏了心理上的时光倒流,创意只用在了身体上,所以并没能充分发挥出如此安排的全部潜力,倒更像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噱头,最重要的作用似乎就是给观众看他们化妆跟PS有多牛呢。

 2 ) 《本杰明·巴顿奇事》有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1.我永远忘不了她那双蓝眼睛

2.不顺心的时候,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发狂

你可以破口大骂,诅咒命运

但到头来

还是得放手

3.做你想做的人

这件事,没有时间的限制

只要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

你能从现在开始改变,也可以一成不变

这件事,没有规矩可言

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也可能搞得一团糟

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

我希望,你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情感

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我希望,你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

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

我希望,你有勇气

重头再来

重头再来

4.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可以悠闲地坐在河边

有些人,会被闪电击中

有些人,会音乐

有些人,是艺术家

有些人,是游泳健将

有些人,懂纽扣

有些人,懂莎士比亚

有些人,是妈妈

有些人,是舞者

 3 ) 让我们循着意义重新活过 然后像婴儿般的死去……

——我们总渴望有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人生,但生活却是在时间的流驶中显得那样厚重而美好,并教会我们生命的真谛。

——每每当我们对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开始怀疑的时候,每每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每每当我们觉得自己对命运变得力不从心的时候,总会有《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相信——生活是美好的,理想是现实的,世界是可以为之奋斗的。

——你可以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你可以做一个激情洋溢的艺术家,你可以是一个愤情,可以是一个文青,也可以是任何人——因为有些人生于河畔,有些人击于闪电,有些人长于音乐,有些人精于艺术,有些人敢于游泳,有些人明于纽扣,有些人了解莎翁,有些人是为母亲,有些人,能舞蹈生命……Just to be the one you wanna be.

这部电影很多人向我推荐过,我也一直想找来看,并且在一次逛IMDB时惊异的发现它的评分高达不可思议的9.6——当然现在没有那么高了。
很多人抱怨电影情节冗长,很多人看到最后也不明白导演到底要讲什么,甚至有人看到中途便得出结论——这又是一部故弄玄虚的赚人眼泪的片子。
然也?非耶?

其实这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我们做事之前总会问:“有什么好处么?”“有什么意义?”“结果会怎样?”——诚然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有些东西是不求意义、不求结果的,至少在我眼中,《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就是这样的存在。

有人曾给出一种看电影者的分类——为求得到感悟,抑或为求得到娱乐。于是像我们这种看完电影唏嘘不已的人往往就被归为前者,并且被部分人斥之为“多愁善感”、“无病呻吟”——然后我想说,是,因为在看《赤壁》的时候我们的笑声绝对比你们来的爽朗,来得无邪。

其实像《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这样的影片是的确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审视的,只有进入了导演为我们设计的那个节奏,我们才能从中感受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正如一千人一千哈姆雷特一般,一千人同样有一千个本杰明的意义所在。

本杰明是不幸的,在未老先衰的状况下出生,伴有严重的心脏病没、关节炎、器官退化……这使他的成长要经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也直接导致了他被伤心欲绝的父亲抛弃。
但本杰明又是幸福的,他被好心的奎尼收留,他可以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甚至于超脱的姿态观察他周围的世界,他可以越来越年轻,越来越英俊。但似乎就像老子说的一般,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本杰明却又在记忆丧失,心智退化中死去,不曾留下任何最后的遗言。

——但作为一个婴儿死去的本杰明何尝不是幸福的呢?

相信你我都记得那位老妇人所说——
“钢琴不是关于你弹得有多么好,而是你对所弹的有何感悟。”
一部电影不是关于评论界说它有多么好,而是你对它有所感悟。
而我,尊重你的感受。

 4 ) 难言推断,只谈感想

生命中如此纷繁复杂的交错只用一次逆行就被表现得一丝不挂般彻底,一览无余的同时也心悸于芬奇处理大时代跨度时的镜头张力:搏击俱乐部里的时间可以说是固定的,但本杰明巴顿则带着我们在时间之河里感受溺水之苦。鬼才超越了自我的极限,用阿甘和魂断巴黎、盲刺客同红与黑、大鱼跟各类家族史片之意象杂糅出的一部短篇小说改编来的剧本,营造出了思考密度极高的一系列冲击:有的人跳舞,有的人是母亲,有的人是艺术家,有的人游泳,有的人被雷电击中七次……有的人则是寻找自我的观察者,他的名字是本杰明巴顿,他最终迷失在支离破碎、以他婴儿般大脑不堪负荷的记忆里,忘却烦恼滋味,在交织的爱意和温暖中再入轮回。

灵与肉从没有被如此残酷地隔离开来讨论过,就算是罹患衰老症的那个Robin Williams,他的生命之钟也只是比别人走得快而已。却不似巴顿家受的逆行诅咒,和泛舟远去的钟表匠——这之间有什么联系不重要,想像可以做不同的赋格;重要的是这如看负片时很容易想到的一个感受、一点小冲击:相向而行时,相会就只有一瞬间。本杰明和黛西,灵魂的成长、老去是走在一条线上;但却只能心态平和地渡过年龄相仿的那段时光。他们对命运的嘲弄所进行的小小叛逆是什么呢?——他们卖了有数百年家族史的房子,抛弃了过去(这是个含着“时间”意味的概念),在新买的二层小屋里装修、拥抱、接吻、做爱……他们每天的作息时间全然混乱,罔顾一切外在的约束和压力:呵,这倒像是苔丝和她的爱人最后渡过的那一周,但却不是面临毁灭,而是察觉时间缓缓流动时抱持的无可奈何的虚弱争辩。

本杰明一生的女人只有两个,一生的挚爱只有黛西。一个给水手老汉开苞的妓女,代替了青涩的窥视,或者童年期的乱伦之心;发迹后一堆符号般的女人,一闪而过。在廊桥遗梦摄影师的年龄遇到了美丽佳人欧兰朵,从拘束到无话不谈,到每晚一个相同房间里的偷情缠绵——这样的爱是怎样的呢,除了外表像Clint Eastwood外,他的内心应该是于连,眼中应是Tilda Swinton饰演的德雷纳夫人——当然,和司汤达的嘲弄不同,Tilda没那么柔弱,而是和她男人的龙套命运及惨白的、被描述出的外貌及场景之俄罗斯背景贴合密实,再次找到了人生的航标,被看到终于成功渡过海峡,换来是旧情人的会心一笑。

有些人造纽扣,是啊——像劳拉的家族企业,因为战争中纽扣一箱箱地丢失,反而让工厂得招更多的人。本杰明的父亲像理查德么,他的遗弃应该得到宽恕么:其实根本无所谓宽恕,就是松手而已,看到蜂鸟,那个心跳到每分钟两千次的漂亮死神,看着湖畔的夕阳落下,或者心疼自己的纹身,或者听女儿读读爱人的日记,或者悄无声息地离去,像几拨钢琴声,或者有一条老狗在坟前守望一番,甚或是父亲母亲的死,总是事后才获知,错过一年、一周、一天,带来终生的缺憾:这些不都是寻常的人生片段么?

黛西是玛蒂尔德么?年轻的时候是,但不带侯爵家的骄纵,不会去葬了恋人的头颅。她的放纵起初是对本杰明的报复,但23、4的年龄,收不住了,纵情声色是怎样的,好与坏,她自己也辨不清楚;相反是需要在海雾中费力辨认灯塔方位的本杰明看得更清晰些,他会等她,期待她回到那个屋子里,掌控生死、有人消失的地方……

只数得出六次雷声,有些人被雷打中,雷击的寓意是什么呢?生命中的意外——那在片中倒有七次,那个被雷击的人,正是本杰明的投影。被雷击的人住在养老院里,但他是不会死的,他的符号寓意,就是“七次雷击”,仅此而已:他教导了本杰明,永远都去勇敢尝试,去完成他被命运赋予的使命,寻求安身立命之平和、安心及归属感。

在老去时看到愈发年轻的爱人,是使黛西神伤的。她最后却要在那么老的时候来牵引主线,老到无需在乎衰老的程度了——阿特伍德的爱丽丝,在叙述那个故事时也是如此:衰老,衰老到自己不敢相信,却又习惯了的地步。这在本杰明那里倒是幸运的,因为他在懵懂中渡过了最难熬的濒死之境,又在遗忘中渡过了懵懂少年时——垂死和初生有什么区别呢?生命是一个环,我们看到,终究又回归原位了。

 5 ) 执子之手,却不能与子偕老——记『本杰明·巴顿奇事』

我想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大团圆的结局胜过悲剧,所以你就不难理解奥斯卡评委青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更胜于【本杰明巴顿奇事】(虽然客观点说,前者也不完全是大结局。)于是前者横扫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后者却只拿了个安慰奖(最佳视觉效果)。

的确,后者的化妆师简直到了出神入化以假乱真的地步,所以当你看到布拉德皮特从白发苍苍满脸沧桑的老头变成眉清目秀英气逼人的年轻人,当你看到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回忆往事的凯特布兰切特的时候,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不当,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最佳视觉,呵呵。

我想,我还是会被这样的电影感动,用倒序的方式,以回忆的名义。那种时光的交错感,缓缓移动的长慢镜头,看似漫不经心却意味深长的电影对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惊心动魄的大片场面,只是轻轻地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电影会慢慢走进你心里。

返老还童是很多人的梦想吧,但也许大多数只是想变得年轻而已,而不是真的颠倒年龄。逆流而行的生长方式实在是异常恐怖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因为你不得不看着身边你爱的人一个个从你的生命中离去。

本杰明生下来被父亲当作不祥的“怪物”而丢弃,善良的黑人姑娘收养了他,给他取名本杰明,她相信这是老天赐给她的一个奇迹:我肯定这个孩子在这里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就是一些人想看到的那种奇迹。他的确是一个奇迹,在神父的祷告之下从轮椅上站了起来,生命的力量让他忘记了医生关于他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死亡预言。

后来他还遇见了很多的人。有个他不记得名字的老太太教他弹钢琴,告诉他弹琴不是看你弹得有多好,而是你对于你弹的东西有什么感受。这其实就是在为你自己演奏音乐。

当本杰明第一次遇见黛西的时候,她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而他是个满脸皱纹看似70岁的小男孩。黛西说,你跟我见过的所有的人都不一样。他则委屈地回答,我并不像我表面一样老。一见钟情式的奇特邂逅,像是前世牵系命中注定的缘分。

他爱她,她也爱他。只是那是的他们都还太年轻,不懂得守护爱。于是不断地相逢又错过,就像世间无数的平凡男女一样。他也遇见了不同的女人。让他破处的妓女,比他年长的露水情人和游泳能将...而她是个天生的舞者,享受着充满无限掌声,鲜花和荣誉的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享受着她一厢情愿地以为属于她的那种幸福。

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他们生命岁月中交叠最接近的那一段。年近不惑的他和她,再一次相遇的时候,旧情复燃一发不可收拾。他带着她坐船沿着海岸线旅行,他们结婚生子,像每一对如胶似漆的恋人一样,幸福总是相似的,所以那么轻易地被他们的爱感动,这是我们似曾相识的情节,不管是电影,还是生活。

在舞蹈教室的镜子前,49岁的本杰明拥着43岁的黛西轻轻地说,我想记住我们现在的样子。那一刻我是真的有一种心醉的感觉,因为以后,她的皮肤会变得又老又松弛,而他会长满脸的青春痘,他们再不会像此刻一样如此接近,时光将颠覆一切。

于是他狠心抛下妻女,在黎明到来前偷偷离开。他去了印度独自生活。他不忍,也不能陪伴她们终老。他等女儿还记不住他的时候离开,不想让她再次承受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人生。爱,却不能在一起。

再一次重逢,她已经是容颜老去的中年妇女,他却愈发地年轻起来,成了阳光的青春少年。你为什么要回来?她无奈地叹息。他或许只是回来看看她们生活得怎样。她已经重新结了婚,生活恢复了平静,她跟丈夫女儿介绍他,这是个远房亲戚。他或许真的不该回来,他让她再一次欲罢不能地陷入,一生的挚爱,她怎么能忘记他?

后来的后来,情节如想象的一样,年华老去,她已然成了端庄的老妇,他则变回了一个小男孩。只是他失忆了,不再记得她的模样,她的名字,甚至不再记得他们曾经沧海的爱情。

再再后来,他作为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平静地死在了她的怀里,不知道那最后一刻,他们俩眼神交会的那一刻,彼此读到了什么。

她在病床上让女儿读他的日记,揭开了这个藏了几十年的秘密,读完的时候女儿已经泪流满面,而她也在风暴来临之前悄悄离开了人世。

执子之手,不能与子偕老。


曾经沧海,恍如隔世。


  
  有些人 就在河边出生;
  有些人 被闪电击中过;
  有些人 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
  有些人 是艺术家;
  有些人 游泳;
  有些人 懂得纽扣;
  有些人 知道莎士比亚 而有些人 是母亲;
  也有些人 能够跳舞
  Some people, were born to sit by a river.
  Some get struck by lightning.
  Some have an ear for music.
  Some are artists.
  Some swim.
  Some know buttons.
  Some know Shakespeare.
  Some are mothers.
  And some people, dance.




                                                BY/顶楼@090227

 6 ) 生命逆流成河

虽然现在的我已经不再相信我年轻时的偶像郭敬明能写出足够深刻的作品,但基于对文艺的信仰和忠诚,我仍然坚持我一直热爱的某个好莱坞愤怒青年在二十四格的胶片里绝对可以表现出足够的平静和温柔——就像大卫芬奇在《本杰明·巴顿奇事》里做的一样。

《本杰明巴顿》究竟是多么温柔的一个片子呢,这对于一个拍惯了犯罪电影和对视觉暴力驾轻就熟的好莱坞中年牛逼导演协会成员之一的大卫芬奇来说,没有什么人会相信在《七宗罪》里充分的渲染黑色的他会把两年的时间耗费于纪录一个叫本杰明的弃儿的一生,也没有人相信在《搏击俱乐部》里用暴力和拳头诠释愤怒与不屈的老愤青会跟观众们娓娓的谈起魔幻,哲学以及人生。然而导演和电影的暧昧关系向来都是难以说清的,谁会相信吴宇森会去玩火徐克会去提炼费洛蒙陈凯歌还曾无聊至极?但我相信一部电影多多少少会带有导演内心的投影,所以我看到《本杰明巴顿》投射出的那个大卫芬奇,他愤怒心灵深处的一些柔软质地,这个以往在自己电影中填满了压抑气息的络腮胡男人,他在这部电影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真诚,对那些盛大美好的往事的迷恋,那些他遇到的各色的男人,上过床或者没上过床的女人,以及和他们在一起时的那些风流,坎坷,岁月和爱情。于是怀着这样的温柔,公元二零零八年,一代愤导大卫芬奇吮着指头,拍出了《本杰明·巴顿奇事》。

本杰明·巴顿是一个生命和常人来说逆向行驶的人,一个一出生就被当作怪胎而被抛弃的婴儿,然而事实上我们回顾他的一生的经历,我们会发现带着点魔幻色彩返老还童的他和我们的人生并没有什么太大不同,一个抛弃他却后悔的父亲,一个痛爱他视如己出的养母,一个拉他逛窑子的水手朋友,一个在“童年”发生的却相伴一生的邂逅,一段在旅馆若有若无的爱情,一个执子之手却无法偕老的恋人,其余的日子平淡如水,即使是二战时那些危险而特殊的时期,也只是在表达着生命的种种际遇。他在纯粹生物体征上的逆流的生命线,只是带给了我们的一个新颖的叙事载体,事实上也并没有给他带来多么与众不同的传奇般的人生——他是一个不懂魔法的纯麻瓜,而且也没有拥有传说中的魔戒,更没有在童年的时候钻进过那个神秘的古老衣橱——只有那只摆在影片起点和终点的反方向的钟,才是专属于本杰明巴顿本人的,然而时光流转的是他身体的痕迹,而不是岁月,他的不为人知让他甚至要依靠一本日记和一位老人临终前的叙述才能让人得知他的存在,让一个女儿知道她真正的父亲。

因为有着《海上钢琴师》和《大鱼》这样让人难忘的魔幻人物传记在前,所以《本杰明巴顿》给我似曾相识的温暖的感觉。但不管怎样,好莱坞的十四项提名肯定了大卫芬奇对于温柔的一种尝试,也证明了他在叙事上的努力和勇敢。不管你曾被雷击还是尝试过横渡英吉利海峡,无论你是个水手还是个艺术家,是个舞者还是个妈妈,我们都在岁月的河里流淌,我们相遇,别离,目睹着人间一出出的悲喜,然后等待着一只每分钟心跳两千四百下的蜂鸟来带走你的灵魂。这个带着印度神话风格的意象很明丽,一瞬间让死亡不那么可惧。这也让我想起当年年轻英俊,阳光明媚的布拉德皮特在《大河恋》里已有的阐述,生命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而逆流者,其实和我们一样,虽然有着多一些的艰难和不适,却也欣赏着沿途同样的风光。

http://vincentzhangyue.blogbus.com/logs/34351598.html

 短评

我们像婴儿一般来到这个世上,又像婴儿般安详的离去.留下的,也许都在最后与心爱的人眼神交汇那一个瞬间,从眼前飞逝而过的所有故事吧.

8分钟前
  • 晨雾鹤影
  • 推荐

我心目中最优秀的电影,至今无法超越。满满的都是时光的隽永、寂寞的主角和奇特的故事。影片的质感丝丝入扣,如同醇酒回味无穷。这是一个温柔的童话,黛西的女儿在母亲的病房里,读到本杰明写给她的那些不会被寄出的明信片“我想成为你的父亲,我这一生做过的所有事都没有这件有意义。”真是无比心碎。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关于时间关于爱……后40分钟忧伤到令人窒息。

1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你前进,我倒退,我们爱对方整整一个曾经。

20分钟前
  • minhe
  • 推荐

我好像曾经有过一生 可我忘记它到底是怎样的了

25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于时间的长廊上你再也不等我”

28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 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到来之时, 你还得平静的放手而去。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对自己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最后都会去往同一个地方。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你也有属于你的道路。

33分钟前
  • Ridden
  • 力荐

有种莫名的伤感。我们总会失去所爱之人,要不,怎么会感到他们有多重要呢。

34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时间的玩笑,时间的重量,这惊天动地的化妆...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细节成功,但缺乏整体性。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最喜欢黑人妈妈了,她是天生的母亲。T T

39分钟前
  • 红豆♥
  • 推荐

阿甘正传+大鱼+摩托日记+罗拉快跑+千岁情人+第六感生死恋

44分钟前
  • 莫沂
  • 力荐

细节无比丰满,视觉效果,被雷劈了七次的人,水手,妓女,团聚,分开,年轻,衰老,在路上。两个方向并行前进的中心点,时长结构叙事两段人物线索一整个故事所共同构筑的四平八稳。

49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哇被两个女王睡过的男人,简直可以说是Holy cock了

53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虽然明星众多,也有装逼文艺片的嫌疑,但这部片子实际有点混乱,而且似乎什么都没有说。

55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当他变成一个孩子,他开始迷惑,“我好似已经经历了一生。”他曾经的衰老,曾经的爱恋,曾经的年华,到了某一刻,只能轻轻放手,顺服地走向死亡。

60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其实也是有感动,感动的点很奇妙。

1小时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杰明梦寐以求的能力:和爱的人一起变老。

1小时前
  • 大島
  • 推荐

看了第二遍后,觉得是杰作。好电影就是每次看都会觉得心醉神迷。

1小时前
  • 张小北
  • 力荐

前半部太冗长了,我现在对这些都市童话不大有耐心了。也许我老了

1小时前
  • 衣莎贝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