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原本以为是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惨痛教训类故事,谁知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狂热粉丝极端追星,反转一波接着一波,很精彩,尤其西蒙刻画的实在太棒,那种病态的迷恋活灵活现,最后反锁卧室那里真的给跪了。
不过最后西蒙被反杀和加文复活并不意外,感觉可以再来一个补充,呼应前面西蒙的那句“被你砍下头的人都藏在客房是吧”,如果客房里面其实不止曾经送走这两个人的话,感觉会更加精彩呢。
这集由 马特·利普西 执导,《疯城记》也是他联合导演,播客也是二册胖胖和他聊的,经典的9号秘事风格!前面一直埋伏笔误导观众,最后几秒来个大反转,情节太暗黑了,细思极恐。
1、片名解读
Hurry Up and Wait是个英国影视拍摄圈常用的说法,在片场常常就是无止尽的等待,实际拍摄只花很少的时间。
这句短语意思是很着急地去到某个地方,结果还是要等很久才能做某件事。有种说法称最早追溯到部队里,士兵们经常被催促着赶到某个地方,然后等上好久才接到下一个指令。生活中可以形容机场赶飞机:很快赶到机场,因为安检要花很久;再比如用于比赛散场往场馆外走:结束之后没必要着急出去,反正也是要在停车场等很久。
用在这集里就是概括龙套演员James的状态,被火急火燎的场务催催催,实际上就是在休息室等很久,最后台词也被爱抢风头的主演抢走,只剩一个点头。
2、green room 为什么叫 green room
16世纪,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里就出现过tiring-house,用来给演员们做休息室。
最早出现Green Room的记载和戏剧无关——1666年10月7日, 皮普斯日记( The Diary of Samuel Pepys )里写Pepys和朋友们去见英国皇室成员: “we were called in to the Green Room”。
最早在影视戏剧界使用“green room”可以追溯到1678年英国剧作家托马斯·沙德韦尔 (Thomas Shadwell)的戏剧《A True Widow》,其中一个角色Stanmore说:“Selfish, this Evening, in a green Room, behind the Scenes, was before-hand with me…”
有的说法称之所以用绿色,是因为比较绿色代表自然,比较温和,让人心静;还有的说Green这个词原本不是指颜色而是草地,由于以前都是户外搭的简易舞台,戏剧演员们会在草坪上换衣服,就是get dressed on the green;之前参观爱丁堡兰心大剧院( Royal Lyceum Theatre)的时候,工作人员讲过用颜色命名是为了维护剧组成员之间关系和谐,统一都用颜色来命名休息室能够避免冲突,还有red room、 yellow room等等,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牌演员都想在1号头号休息室,或者觉得某个数字不吉利的情况。众说纷纭,没有人知道到底为什么。(扯远啦
3、生日卡片在这集第01:49就出现了,“生日”也是本集的重要线索。
多娜·普雷斯顿 饰演的Bev出场,穿睡衣+抱假娃娃+胖胖的身材 让我梦回《疯城记》!!
《疯城记》里 唐·弗兰奇 饰演的Joy也是有个玩具娃娃Freddy,假装是自己的孩子。
4、二册在线演绎坐立难安,太好笑了,被Bev盯着看极其不舒服
台词暗藏玄机,第一遍看没意识到Bev说的不是“庆祝我的生日”。
【幕后:这集博客Reece和导演说这个情节就真实发生过,当时他们拍摄绅士联盟,同样的情形,遇上尴尬经历,就是一个穿睡衣的老奶奶晃进来,端着一杯香槟,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试图和俩人聊天,也给他们留下很深印象。】
5、警察=Bobby
Bobby常用于指英国警察,可以理解为咱们的说的“条子”之类的,名字来自内政大臣罗伯特 • 比尔Sir Robert (Bobby) Peel。【Robert,简称Bob,顺口说法变成Bobby】
为了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罗伯特 • 比尔希望组建一支由中央控制的新型警察队伍,也就是后来的苏格兰场,1829年 《大伦敦警察法》通过,新警察制度就此在伦敦确立。当时报纸直接叫他 Bobby Peel ,伦敦警察也被称作“ peelers”。
6、制片人、编剧Jeff Pope 杰夫·波普 ——“pope”“bishop”都有教皇的意思,所以后面才有记错名字的桥段,被记成 Jeff Bishop 。
后面Bev记错名字:
杰夫凭借 朱迪·丹奇 主演的《菲洛梅娜》(2013)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他参与编剧。
最近的制片作品包括《隔离故事》,编剧作品有马丁·弗里曼主演的itv剧集 《坦白》《哈顿花园大劫案》《小男孩之死》《斯坦和奥利》《生活琐逝》等等。
杰夫和二册 里斯·谢尔史密斯 、谢里丹·史密斯 合作了《独夫》! Sheridan Smith演了 S2E2 The 12 Days of Christine
7、英国独立电视台,英文缩写ITV,1955年正式开台,是英国最早的商业电视台,也是英国最大的综合电视台之一。它覆盖英国全境,是BBC(英国广播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9号秘事》就是在BBC TWO播出的,哈哈~
暗黑童话故事之一!!据说是童年阴影 cult鼻祖
【艾克心字幕】比尔·伯尔柯南秀访谈——带两岁女儿看“儿童片”的意外_哔哩哔哩_bilibili
喜剧演员比尔·伯尔带女儿看《小飞象》,结果还是蒂姆·伯顿导的一版,非常暗黑,完全不适合小孩看。
8、再次误导观众,真以为是Bev的生日呢
母亲登场,女儿Bev总爱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就为了吸引注意力。香槟也不是真的,只是汽水而已。
Lucozade是个功能饮料牌子,tropical是热带水果味,绿色装,还是橙色橘子味最好喝,哈哈!
本集最佳台词: “I haven’t got mental health, I’M JUST SHY!“
James借口说去看看茶怎么样了,Oona赶紧拦下他,说你想喝茶我给你做一杯就行了。
演妈妈Oona的是Pauline McLynn,在《神父特德》演的角色就爱给人搞杯茶喝。1995年的剧了,年代久远。
第一次出现了生日贺卡的正面,这么明显摆在桌子上,一定是别有用意!
9、big part
黄段子来了,午夜场时间,have you got a big part, James?(你这个大不大呢,詹姆斯?) 是呀我也想问 james, have you?(替二册颜粉开心,这集颜值回春,啊,真嫩
10、等等等
场务来查看情况,再次点题,hurry up and wait,片场大部分时间用在等待。
社恐噩梦,小小声说“感觉自己在这里有点碍事”,结果没眼力见er的场务大声问“这些人打扰你了吗?” James只能说“没有完全没有”,哈哈哈
11、演员来到犯罪之家,这种故事模式并不是第一次见了
这集让我想起《疯城记》S1E4:饰演警探的演员(麦哥)来到母子公寓,两人也犯罪sha人过,结果被当成真警察,惊慌失措掩盖罪行,最后才反转,原来是来试镜的演员。
12、截至目前本集出现过的对Bev身份的暗示:
出场时的白胡子(脱毛膏)用于去除小胡须+说自己过生日,典型的attention seeker+对娃娃的痴迷依恋+叉腿坐被妈妈教训说要合上腿+妈妈说她有精神疾病,很少出门,就算出门也不太合群,直接叫她tomboy+上厕所被教导要坐着上……
这些都暗示Bev身份成疑,很有可能是男性!
1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胖胖出场
这家人住在一个拖车公园,拖车、活动房屋或房车一般常见于度假场所,也因为价格低廉被经济条件差的人群当做居所。 所以厕所很拥挤,房间也小小的。
胖胖出场!继续埋伏笔,这家人之前就和警察打过交道。
小小彩蛋:电视里台球比赛27分——2+7=9
14、ADRIAN客串 爱尔兰演员阿德里安·敦巴
本集剧照:
Adrian演了BBC剧集《空王冠》(The Hollow Crown),莎士比亚原创剧本: 《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亨利四世下》与《亨利五世》,三代君王的生与死,构成一个循环,仿佛王冠中的空洞,让人感叹。
James迷弟上身卖安利,胖胖演的Stan一脸嫌弃,脸上写满诧异“你竟然觉得我看过?”
胖胖很鄙夷的眼神
这里如果仔细听的话,可以听到电视里的台球比赛正好解说在点评“运气不太好啊”,也是一种对现实里james试图进行友好对话的一种嘲讽吧,交涉失败。
15、 "stan"——胖胖的角色很容易联想到来自《欲望号街车》里的Stanley
在 田纳西·威廉斯 的剧本里,斯坦利这个角色就是:粗野、酗酒、野蛮、脾气凶恶
16、让James继续产生怀疑:问夫妻俩对当时的事情怎么看,他们当时是不是就住在这里,结果两人给了相反的答案。(这里其实也是有解释的,后面有提到)
17、Bits and Bobs 俚语
起源于木匠的工具装备里,不同的钻头,有的是用来钻孔,有的是拧螺丝
18、“Hastings parts his hair to the left, Childs is much more swept back, it’s very different!”
听到James说“another policeman”脸色一变,说这两个角色完全不一样,反驳理由竟然是发型区别。也是一种讽刺啦,肤浅的演员用外形来区分角色。
两个人还有inside joke,有专门的蓝色杯子,相比之下james没带杯子只能随便找一个。
steve戏份被抢得一干二净,Adrian打电话给导演想改戏,还开玩笑说自己真得提高演技了“up my game”
戏霸Adrian发现剧本里的台词很有戏,情感充沛,于是抢来自己说,还到导演面前说是配角演员自己提出来的,哈哈哈,太气人了
19、正好第20分钟,Oona露馅!说还跟ryan的妈妈打过照面,她对孩子不好,孩子老是哭。james就反问刚刚你不是说你那时候还没搬家过来。这时候女场务Jo进来,打断两人谈话。和lip service那集酒店经理恰好敲门的情节设置类似,正好是2/3的时间点,推动剧情发展,也是吊观众胃口,正要听Oona怎么解释,就被打断了
james继续被误导,我们作为观众也被误导!正好是ryan的生日。adrian假惺惺地让全剧组为他默哀
镜头给到生日卡片,其实最开始就出现了
james躲到厕所
照片里的红运动裤、脱毛膏,都继续误导我们。
20、兔子在这里
21、对峙
Oona解释说脱毛膏是因为我们家的女人都比较downy
撒谎说搬去别的地方是因为stan要申请退休保险金或者事业金之类的,具体政策不太了解。claiming social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要什么时间住在哪里撒谎,因为这个关系到领的钱多钱少,如果被人知道或者露馅很可能被揭发什么的。
stan应该是隐瞒事实接了另一份工作,但是没有如实上报,好能继续领钱。
生日、红运动裤、ryan的恐龙围巾都有合理的解释。
sheridan应该也是对女演员谢里丹·史密斯 小彩蛋
22、太可怜了 黑眼圈
其实是Bev抢走了小男孩,并且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放在玩具娃娃里,每天抱着玩!太黑暗啦!
23、【一些幕后】来自Inside inside No.9播客
Reece现实生活中认识杰夫,还在博客里说希望“杰夫不介意我们整集都提起他,还给他免费打广告了”;
Adrian很早就有兴趣参演9号秘事,并且他带给整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电视里的情节是steve导演的,而且在拍摄那集的时候,剧组真的就是用一个房车做green room,现实里reece和Adrian就是需要在别人的家里面等着拍摄,和这一集的剧情恰好一样,很有意思的巧合;
饰演女儿Bev的演员 Donna Preston 在片场一直很激动,她是剧集的狂热粉丝,导演说她把这种参演自己在追的剧的激动心情完美地转化并带入了表演中,因为她的角色恰好就是需要心心眼看着James;
steve谈Bev的选角:在cast这个角色的时候没有严格的形象要求,所以试了很多女演员,看了很多不同层次的表演,也有一些长得偏男性化,可能更容易让观众联想到也许女孩Bev是二十年前的男孩Ryan。但是最后敲定Donna这个演员也是因为她的实力和喜剧表现力,毫不费力就能达到主创们要的效果。
因为疫情,选角过程和读剧本试戏基本是同时进行的,所以Donna还没有见过本集里的其他演员,所以steve就提前要了她的电话号码,打算先和她介绍和沟通一下,拨通之后介绍自己说:“hi,its Steve Pemberton from inside NO.9” 然后Donna激动地说:“ohh Fuck OFF. is it?!”太过激动而爆粗口哈哈。
三人都觉得这集是整个第六季最搞笑的一集,因为是关于拍摄、剧组、片场,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场景。
导演说有时候听到人提起九号秘事,被概括成the show with a twist会觉得有点沮丧,因为这个系列is so much more than that。还有更多的内涵,搞笑、讽刺等等,最精彩的还有和观众的智力对决,误导和反误导。
期待下一集!
二册好像演护工!期待!
第六季第二集叫《西蒙说》,Simon says,这集是经典的《九号秘事》,反转接反转的心理剧,看得人紧张刺激,绝对属于均线之上的好集。既然是反转短剧,那就专门来拉片子,讲讲反转剧情。
这集故事是经典的胖胖(Steve 是有点胖) 和二册 (据说是因为 Reece 用搜狗输入法拼的第一个选项就是二册,why?不明觉厉)对手戏,主要人物就是他俩。故事是从胖胖神色惊慌的回家开始,他看了看自己染了些许鲜血的手。这里老观众马上心领神会,他杀人了(吧)。洗完血手,还有染血的衬衫,之后又突然发现鞋跟带血,胖胖急匆匆趴在地上擦出血迹。简单的两分钟渲染,这段杀人后急于掩饰自我的心情就出来了。
突然门铃响了,胖胖惊疑不定的接起来,看到角色名叫 Simon 的二册(某陌生人),开门见山就说到在酒吧前那件事儿被他看到了,还录了视频。胖胖让二册上楼,(他是想要杀了他灭口吗?)看完视频,二册表示,别慌,我是你剧集的粉丝,我站你这边,那个人虽然死了,但我帮你把尸体都处理了,已经丢到了泰晤士河里。
原来胖胖是某知名剧集(Circle Nine ,《九号秘事》的"9"无处不在)的编剧,今晚是颁奖典礼,但这个剧的第七季没有获奖。二册进一步表示,那个死掉的人叫 Gavin,也是剧粉,并且非常不满意胖胖给剧写的 bad ending,他为此剧改编了剧情。二册要胖胖考虑重开剧集,把这个版本拍出来。
胖胖删掉了视频,自以为没事了。(真的不要杀了他灭口吗?)二册阴恻恻的说,这不还有云吗(非常与时俱进啊,胖胖你还不杀他吗)?二册表示现在回家太远,胖胖假殷勤留他住在家里,还顺手给门上了链条(准备夜里动手吗?)然而天亮了,胖胖到客厅,二册活的好好的,并且非常私生饭的给爱豆准备了早餐。二册顺理成章逼着胖胖重启剧集,以他助理的身份和他的经纪人已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并且二册作为播主,还逼着胖胖上了他的播客,在节目中并且逼迫胖胖他要出演剧中角色。(胖胖真能忍?)此处各种对剧集还有编剧的反讽。比如,胖胖一直不屑粉丝,表示自己不是写给粉丝的,也不在乎奖,剧情被众人骂又怎么样,你们还不是死忠。
胖胖百般委屈,压抑,这时,Gavin 出现在胖胖家里。他说这是二册的诡计,就是要混到胖胖的身边,他也想要接近胖胖,怎么能让二册一人享受呢?(反转了反转了。)这时二册回来,惊诧的质疑 Gavin,你怎么出现了,毁了一切。胖胖立马抖擞了精神,让两个人滚。(绝望的二册,你要怎么办,杀了 Gavin 是最好的选择吧。)二册拿起奖杯(前情中提到这时剧集一个重要的奖杯,还暗示过很重,适合用来杀人),戳死了 Gavin。胖胖就此傻掉,二册开始 pua 他了,现在一切回到正轨,我有你们动手的视频,你还拿着他的剧本,就是你为了剽窃他的创意杀了他。(胖,杀了 Simon,这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可忍孰不可忍。)
胖胖仿佛已经被 pua 到丧失了一切意志,被二册带进卧室,躺下。二册还在他耳边洗脑,胖胖奋起用枕头捂死了他(终于)。(反正奖杯上有二册的指纹啊,怎么安排才可以把故事讲圆呢?)胖胖又出了卧室,惊恐的发现 Gavin 的尸体不见了。他没有死,他笑嘻嘻的从厨房出来,说事情成功了吗?这又是 Simon 的安排,他想演剧中角色,怕胖胖觉得他演技不够,这就是演给胖胖看的。(这可怎么办啊,只能也把 Gavin 灭口了。)胖胖果然毫不犹豫拿起奖杯,动手了。
结局,重启的剧情大获成功,被追定了两季。经纪人说,有很多不知名的作者低价愿意帮他写剧本,胖胖好不得意的表示,为什么要付钱,反正可以找人写好,杀掉丢进泰晤士河里(真相了)。最后的金句,胖胖说,"I did it for the fans"。四重反转,节奏把握的极佳啊,胖册还需要别人写剧本吗?
5.19更:关于mea culpa
经友邻提点,mea culpa不止追溯到16世纪。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查的韦氏词典,里面说mea culpa这一特定用法最早能追溯到1602年,应该是不够准确。
所以我刚又查了查,有种说法是说mea culpa最早见于14世纪的诗人杰弗里· 乔叟(Geoffrey Chaucer)所写的叙事长诗《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Now, mea culpa, lord! I me repente." 后来莎士比亚还从中获得灵感创作了同名戏剧。
另一种说法是来自意大利锡耶纳这座城市,在1220 年,锡耶纳城中规定犯谋杀罪的人要公开举行忏悔仪式,要求罪犯趴在地上三次,并说:Mea culpa;Putccavi;Domine miserre mei 因我的过错,我犯了罪,主啊,可怜我吧。
——————————————
5.17更:关于结尾echo翻跟头,1是对意大利即兴喜剧的一种致敬,当时的即兴喜剧就有很多肢体喜剧、杂耍、马戏团的元素;2是当时拍摄时间不够了,只能仓促结尾,但最后主创对这个无厘头、荒诞、怪怪的结尾也很满意,符合9号秘事一贯的风格。
Inside No. 9: The 'Wuthering Heist' Ending They Ran Out of Time to Film | Den of Geek (原文在这里)翻译了一下重点段落:
"我们有五天时间来拍摄这[集],"胖胖解释说。"最后一天真的很紧张,因为我们所有枪战镜头,割喉都在最后一天,时间就这样流逝了。那些特效都很费时间,而那时候我们的结局还没拍。当时我们正在进入拍摄的最后一个小时,制片人Adam Tandy走过来说,我们必须删掉原本的结局了,根本没时间拍摄了,大家对此都感到非常沮丧。
"另一件我们没能做到的事情是,原本计划拍一个和平时不一样的结尾字幕环节,我们计划所有演员一起鞠躬并摘下面具,这样人们就能看到面具下的演员Kevin Bishop,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就像他的同名电视节目里那种在转换频道一样。"
Alro由英国搞笑艺人Kevin Bishop饰演,全程戴面具所以基本认不出来是谁。。转换频道是Kevin惯用的一种喜剧方式,都是他自己出演,有一阵子搭档是凯伦·吉兰;他还是《一点双人秀》第三季的导演。
————————以下正文:
先看兔子:在模拟爆炸的段落↓ 画面左侧,黑乎乎的就是兔子,爆炸的时候所有东西都是从外向内运动,只有兔子是从右向左扔进画面。
(看短评里有人说打破第四面墙是从《死侍》学来的,死侍都用烂了,我一个学戏剧的看着有点心情复杂,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不配拥有姓名吗? 不是说死侍不可爱,1991年死侍在漫威漫画《新变种人》首次登场,话痨嘴炮是挺逗的,但纵观文学影视戏剧界,前有莎士比亚 《麦克白》《理查三世》,后有基顿、卓别林、戈达尔,伍迪·艾伦《安妮·霍尔》,凯文史派西 《纸牌屋》,《刺杀肯尼迪》,逼着观众倒带的《趣味游戏》,甚至还有《武林外传》,唉,打破第四面墙这手法也不是让死侍注册专利了,咋别人用下就是死侍玩剩下的了)
1、《呼啸山庄》
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小说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反抗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 。
2、 I'm Hank Marvin = I'm starvin
一个常用俗语,还是谐音梗,表明自己很饿。以及注意这里 Arlecchino 用枪指着 Colombina 。
【契柯夫之枪】 “契诃夫之枪”(Chekhov's Gun)是一个戏剧性原则,即:如果在第一幕中看到枪,那么在遵循传统的三幕结构的故事中,它应该在第三幕中使用。反之亦然,在第三幕中开枪的行为应在更早的时候完成铺垫。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S6E1里看到枪,拿在Arlecchino手里,也说明后面这个枪一定会开,射中谁还不一定。 这一集后面也有暗示,如果到最后没开,没有回报的铺垫被称为“未开火的契诃夫之枪” 。
后面第二次Arlecchino 用枪不经意指着别人是老大登场:
3、玛莎超市梗
M&S 被理解成S&M, 原本是指英国玛莎百货 (Marks&Spencer),比Sainsbury's、Tesco、Lidl、 Aldi 这些要高端一些,应该是和Waitrose差不多,阿金卡卡Michael Mcintyre 的段子里也调侃过英国中产阶级逛超市: 爆笑!英国的中产阶级是怎么逛超市的?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4、 昆汀·塔伦蒂诺招牌后备箱镜头
参考《落水狗》
主观镜头依附与静物身上,沉默而又无生命的物品成为见证者(这里是炸弹),以独立与故事主线的视角去看待主人公的行为,常常能够引起观众强烈代入感,比如《绝命毒师》里老白往通风口藏钱。
5、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
这一集还不到2分钟,就给观众看了炸弹,说明之后一定会爆炸,让观众一直提心吊胆。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讲的是:如果有三个人在打扑克牌,在牌桌下有一颗炸弹。如果你只是讲述三个人玩牌,然后突然爆炸了,那么故事就毫无悬念。但如果你事先将炸弹的存在展示给观众,然后再展示三个不知情的人打牌,那么观众就会时时刻刻关心炸弹什么时候爆炸。
6、意大利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
意大利即兴喜剧起源于十五世纪,剧团在欧洲城市巡演,演出地点大多数广场或临时舞台,现场发挥,观众决定情节,演员即兴编故事和桥段,但通常都有的角色为:愚笨的老人、狡猾的仆人、看似充满勇气的军官、老人、一对爱侣等。 面具长这样:
已出场角色:
Arlecchino:通常是底层出身小人物,大鼻子,身穿小丑五彩菱格衣服🃏,没怎么受过教育,生活贫穷,永远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在剧里几次吃东西都没有吃成功。聪明、狡猾、动作灵敏。
Colombina:小资产阶级市民,通常是女仆,剧里由杰玛·韦兰饰演,白色衬衣领口也有褶皱点缀,是以往女仆身上的元素之一。
——————————
5月13日更新:
7、意大利即兴喜剧中固定角色:Hortensia 年轻的爱侣之一 “the lovers” Gli Innamorati
年轻的情侣给整个演出带来肥皂剧般的小插曲,提供支线情节,两个角色会围绕这些支线任务展开行动。这对恋人角色很重要,但他们通常个性平淡,不突出,设定是通常拼命地爱着对方,作用比较工具人,帮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故事里。意大利即兴喜剧里约定俗成的惯例:年轻爱侣常常是(贪婪的)Pantalone,或者the Doctor 角色的女儿、儿子。
(这里插播,涉及剧透:拉片的时候突然发现Hortensia 和 医生身上都有“链条元素”,Hortensia出场的时候我就被她耳环吸引目光,链条风格比较少见;然后医生的怀表链也是链条元素。不知道是不是有心设计的,也许是我想多了过度解读,哈哈)
8、Hortensia把信交给Colombina,她的台词只说到“Doctor”就被打断,所以原本这个要交给她的真爱的信就是要给医生的,设计的情节是Colombina后面理解错了,交给了医生的儿子。
9、《伦敦生活》和《米兰达》
《伦敦生活》真的好看,敢说敢演敢拍
提起《米兰达》,英国的BBC 2台播出的情景喜剧,源于一档电台节目“Miranda Hart的玩笑商店”,我本人没看过,但看过meme图,之后会补着看 哈哈。
10、谐音梗 Glock→Clock 一种手/枪 表
11、The Captain +Scaramuccia 里斯·谢尔史密斯 饰演,这个角色最初是上尉、队长,特征是西班牙口音,骄傲自大,喜欢吹嘘,看似大胆,实际很怂。意大利即兴喜剧到了1680年,带西班牙口音的上尉已经不流行了,所以另一种形式的上尉“Scaramuccia”取代了这一形象。
Scaramuccia的字面意思是 "小而快的战斗",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没怎么参与战斗的士兵,这也是他的战斗方式,这里碰一下,那里打一下。
12、Pantalone 佩特逊·约瑟夫 饰演,是即兴喜剧中最早出现的角色类型,突出个性是贪婪,通常容易被他的仆人、年轻的情人等角色戏弄和利用。
领带的图案是Paisley, 佩斯利花纹,诞生于古巴比伦,兴盛于波斯和印度。 标志性的泪滴状,辨识度很高,据说是来自于印度教里的“生命之树”——菩提树叶或海枣树叶。也有人从芒果、切开的无花果、松球、草履虫结构上找到它的影子。 对剧情似乎没啥用。
13、谐音梗双击
whore-Hor
14、皇后乐队《波西米亚狂想曲》Scaramuccia
歌词中提及17世纪意大利即兴喜剧丑角斯凯拉谟修 (Scaramuccia)
这个梗至少出现了三次,也成为scaramuccia的被动技能,喊两声必定接“will you do……”:
15、ense-sia押韵,这一段绝了,笑死了
16、谐音梗三连击:
17、Cook'd and Bomb'd 论坛
这个论坛应该是分析各种喜剧梗,最早是1994年克里斯·莫里斯和彼得·库克在BBC 3台做的广播节目《Why Brother?》,每期10分钟采访。这里就是吐槽,这些梗大家肯定津津乐道。
论坛:
18、一个堪比knock knock, whos there的老双关梗,类似笑话开头“几个士兵走进一间酒吧”
比较难翻译,这个笑话的模式就是一个人在葬礼上发言,遗孀回答的话都是双重含义。比如“That means a lot”:翻译成【“Plethora”这个词的意思是‘很多’(a lot)】;或者翻译成:【你说的话对我很有意义】 Plethora还可以有很多变种,演变:比如Bargain-“That means a great deal”:翻译成【“Bargain”这个词的意思是很值,很划算(great)的交易(deal)】;或者翻译成:【你说的话对我意义重大】
19、 Sine qua non 直译 "Without which, not" 意思是:必须的,必备的,非常需要
20、黄段子来了
后面还有个黄段子2号:come-cum,医生晕倒,Scaramuccia给做人工呼吸,说想让他come to,苏醒过来,谐音:cum too。所以傻大个才说,“你这个方法真够新颖的”
后面还有黄段子3号:manhole;以及白色头盔的是Scaremouche和蓝色头盔马里奥,这个姿势
21、搬椅子哑剧桥段
其实已经有暗示,两个人膝盖都要碰到一起了,Hortensia整个身体、脚尖也是偏向医生,FBI教你识别肢体语言
22、Si Si TV- CCTV(captain说的Si Si “是的是的” 发音和字母C一样) 以及youku口播 真不错
补梗,Scaramuccia还以为说的是电视,所以Master问“extend to where”通向哪里,Scaramuccia回他:通向厨房……
本来CCTV对于他们是“闭路电视”“摄像头”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但对于咱们是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大家可以看下BBC的儿童台Cbeebies:
cue优酷
prick:混蛋,也有dick的意思。说实话,3画出来的时候就知道要来这个梗了,哈哈哈哈
23、迈克尔·凯恩经典台词
彼特·克林逊执导、特洛伊·肯尼迪-马丁编剧, 《意大利任务》是英国电影的巅峰佳作之一,被认为是影史上经典的飙车追逐场面, 迈克尔·凯恩饰演大盗查理。
23、Collie确实一直都有小包(fanny bag),后面傻大个拿钥匙也是从小腰包里拿。
后面有偷钥匙的情节,所以医生儿子才会干呕
24、 Janus雅努斯
雅努斯(Janus)是罗马人的门神,也是罗马人的保护神。具有前后两个面孔或四方四个面孔,象征开始。雅努斯是起源神,执掌着开始和入门,也执掌着出口和结束,同时他又被称为“门户总管”,他永远都象征着世界上矛盾的万事万物,这里关门也是种暗示了。
25、caerphilly芝士和blunt knife
感觉像是谐音care a filet- caerphilly “来块鱼排或鸡排吗?”被听成了用卡尔菲利芝士
卡尔菲利芝士长这样:
起源于威尔士,属于硬芝士,口感味道浓,咸味重。但是做芝士三明治一般使用 mozzarella cheese 。
26、乐队梗三连击
一:爱尔兰摇滚乐队“布姆镇鼠”成员鲍勃·格尔多夫。Rat:可以翻译成“老鼠”、“内鬼”。乐队全名:Boomtown Rats。
二:警察乐队The Police,提起Sting,斯汀原名Gordon Sumner。
警察乐队1977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七十年代风靡英国、欧洲的摇滚乐队之一。由主唱斯汀、鼓手科普兰和吉他手萨默斯组成。
三: “谁人”乐队于1964年在伦敦成立,乐队初始4位成员是:主唱罗杰·达尔特瑞(Roger Daltrey);贝斯手约翰·恩特维斯托(John Entwistle);鼓手凯斯·穆恩(Keith Moon);吉他手彼得·汤森德(Pete Townshend)则是乐队的核心人物。
27、又是一波黄段子
这个黄段子在《疯城记》S2E4就出现了
28、小猪儿歌,暗黑童谣
第一段是这样说的:This little piggy went to market.这只小猪去了市场。 This little piggy stayed home.这只小猪待在家。This little piggy had roast beef.这只小猪吃了烤牛肉。This little piggy had none.这只小猪什么都没吃到。
用于教小孩数数,或者替换成交通工具,一般是说一句,举起一个脚趾,每个脚趾代表一只小猪,最后的 "猪 "是小脚趾。暗黑童谣,是因为第一句话,去了市场,大概率是回不来了,就被宰了成猪肉了。
这里他说“第一只小猪还在集市”,大概是说只能感觉到大拇指,其他脚指头都没感觉了。
29、翻剧本这个梗,反复出现
第一次出现是医生上场之前:
后面被打中脚,又出现未卜先知,说他不会死,因为看了后面情节。
以及最后面,Collie中枪之后Arlo想把她叫起来
30、土味情话
“吸入器”一般用于哮喘症状,无法呼吸-take my breath away,美到不能呼吸。
31、莎士比亚《李尔王》Act5 Scene3
32、Old Bill,the Old Bill 俚语,意思是警察
33、打破第四堵墙,而且还换人
34、寄错的信与《第十二夜》
epistle,指 书信体诗文 ,很正式,用词讲究,和letter有细微区别
前面用的是Epistle这个表达
这个词应该是不太日常,在《第十二夜》里出现过,女仆玛丽安 模仿 奥丽维娅 的笔迹写了一封情书给马伏里奥,信中鼓励他大胆求爱,用于捉弄他。
35、Genoa, Chicago, Alaska, Trinidad and Tobago
我个人最爱的梗,笑死了,太有才了。这一段就是四个人每人接一句嘴,但医生全都听错了,理解成了别的意思。
Genoa热那亚(意大利):连读Did you know her? 你那个时候就认识她了?
医生继续说:
Chicago芝加哥:谐音cargo货物、货舱,她坐货舱吗?
医生回答:不是,她是乘客。
Alaska 阿拉斯加州,接壤加拿大:连读I will ask her,“我直接问她”,因为之前说记不清哪个机场。
医生回答:问她也没用了,她已经死了。
Trinidad and Tobag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处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 这句是队长说的,口音实在太重,没听出来是什么意思。但是偶然发现队长胸前这个标志和他们国旗好像。。
36、flagrante delito医生秀拉丁语
flagrante delito来自拉丁语,指的是犯罪行为被抓个现行。
“Mea culpa” 也来自拉丁语,译为英文是 "through my fault" ,中文可以理解成“都是我的错”, 最早追溯到1620年,来自天主教会的忏悔祷告词。
“gentle one” 还挺常见的,一种爱称,也不一定是出自莎士比亚。
37、黄段子:
电影《死亡诗社》,也是惠特曼的诗, 1865年林肯总统遇刺之后写下这首诗。船长即象征林肯,船象征着美国。 所以《啊,船长!我的船长! 》也是挽歌,放在这里也很合适,马上就要大战,有人会去世。
林肯遇刺,也是枪击中了林肯的头部。
38、呼格Et tu:莎士比亚《凯撒大帝》拉丁语梗
拉丁语中名词的呼格相同于主格,以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台词为例说明:“Et tu, Brute?”(“怎么是你,布鲁斯?“,一般翻译为“你也有份,布鲁斯?”),这儿Brute为呼格。类似于中文的阿爸、阿妈、阿公。
39、 aut neca aut necare:either kill or be killed,要么你死,要么我死
这里像《落水狗》,豆瓣网友补充,结构也很像《落水狗》,没错,都是仓库,都有小黑板,都有血淋淋中枪,都有内鬼,都有用枪互指。
40、arrivederci 意大利语 “回头见!”
41、结尾双关梗,以及echo翻跟头
喂食、养活自己,两个意思,双关
Arlecchino在意大利即兴喜剧里本身就是十分活泼的性格,总是用一种小丑的方式蹦蹦跳跳,很滑稽,翻跟头也可以理解成马戏团杂耍。
更完啦!这集真的信息量超大,太喜欢了wwwww,欢迎大家指正!
9号秘事的编剧非常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所有复杂精妙的故事几乎都是在单一空间里完成的。本季的第四集《快点等等》(Hurry up and wait )自然也不例外。整个故事发生在演员休息室里。但本集故事较以往的空间使用上,又更加复杂。空间不仅仅是不停反转的故事的载体,而是反过来由其中人物不断重新定义空间,完成空间的反转。
(一) 演员休息室 VS 生活空间
空间不是自明的,或者说给定的空间可以通过其中人物的活动被揭示或重新定义,这点在故事的前半段表现的尤为明显。当James来到片场,工作人员Jo把他引入一个简陋的房屋时,通过门上贴着的“演员休息室”的A4纸,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空间被人为划定成一个让演员休息的地方。
然而进入房间后,在Jo身后的门边上挂着自行车安全帽,脏乱的黄色荧光工作服,都在说明这显然不是个典型的演员休息室。Jo离开后,镜头用更广的视角交代了房间。这是一个凌乱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客厅。
然而James并没有受到环境异样感的干扰,还是把这里当作一个演员休息室,坐在沙发上一遍遍努力地练习台词。可是没过多久登场的女人,强力地改变了这里紧张的工作氛围。她身穿浴袍,头裹浴巾,嘴上有没擦干净的泡沫,手里抱着个洋娃娃,拿着酒杯一屁股坐到了James对面。一方面她这副不修边幅的居家打扮和悠闲的样子和James专心工作的职场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另一方面这种打扮和样子又恰恰契合了这样的家庭空间。让人一时分不清,她是这里的住户,还是同样在这里候场的,带着戏里造型的女演员。随着James和她的对话的展开,我们才慢慢了解到,她不是演员。而是住在这个房子里的人。
于是,这个空间里的生活痕迹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同时新的疑问产生了,为什么会有人生活在演员休息室里?后来通过工作人员Jo的口中,我们才慢慢得知,原来剧组付费租借了他们家作为演员休息室。
接下来两人的行动都继续各自表述着这同一个空间。一方面,James对即将到来的拍摄十分紧张,努力地想要无视眼前奇怪的女人,继续把这里当作演员休息室来准备台词。而另一边,女人也并没有要让出空间的打算,而是像主人一样毫不掩饰地盯着这位上门地客人。
第二个女人的登场,进一步侵入James努力保持的空间。她登场后就用充满权威的口吻训斥了穿浴袍的女人,一时间让这个空间的意涵再次变得模糊起来。因为她的口吻并不像一个母亲在和成年儿女的对话,反倒像是精神病院里的护士在看管病人。随着几个极端的镜头,比如极低的镜头角度,以及对穿浴袍女人的特写,房间也突然变的像个疯人院。母女二人的高声争执让James几乎不可能继续工作。母亲对于这个房间被作为演员休息室是有意识的,她很快便热情地要给James泡一杯茶,并嘱咐他别被打扰。但同时她也在无视这个空间,喋喋不休地和James聊天,身体力行地践踏James的空间。
最终James不堪其扰,放弃了自己的阵地。躲进了狭小的厕所。可回到家的男主人再次骂骂咧咧地“驱逐”了James。回到客厅时,电视被打开了,巨大的荧幕上正在转播台球比赛。客厅也被完全占领了。
三口之家的成员轮番上阵的空间占领以胜利告终,通过在空间中的活动,他们彻底地推翻了对这个空间的人为规定。直到后来大明星Adrian登场,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工作人员清场,家庭成员被赶回房间,这里才恢复了它被规划的功能。
(二) 历史空间
除了以上描述的较为显见的私人生活空间兼具演员休息室的重叠外,这个房间还有第三层的维度──历史空间,在James和这个家庭的对话中被揭示出来。
James从厕所被赶回客厅后,彻底放下了手上的工作,保持礼貌地和家庭成员们闲聊。从对话中我们得知,这一家人正是剧本所改编的20年前真实案件的亲历者,或者说是当时的旁观者。这也侧面解释了拍摄地点的选址。可能是为了贴近真实,到了当年事件发生地取景。
James正处于他所谈论的剧本所指涉的真实世界的一部分。男主人的抱怨交代出当年,警察也曾无数次上门搜证和问话。就像James这样,穿着警服,或许坐在沙发的同一个位置。画面如此相似,以至于女主人后来和James道歉说之前招待不周时,把原因都归咎于这一切让他想起了当年。并且抱怨人们不该再去挖掘当年那件事。对当年事件的再创作仿佛让历史的阴云再次笼罩了现实,过去又被挖掘出来。而男女主人欲言又止,似乎心照不宣地想掩盖些什么细节,似乎更让这个和案件相关的真实空间显得暗流涌动。
面对亲历者们对当年的回忆,对真相的解读,James却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的兴趣。而是始终以编剧所创作的剧本为出发点参与讨论。甚至当女主人说出受害者的母亲从此消失的悲惨事实时,James仍然只是将其视为一种戏剧上绝佳的悬念。女主人对话结束时明确点题:对有些人来说,这不仅仅是故事。
(三)戏剧空间
紧接着,最后一个角色从门外登场──扮演探长的明星Adrian。两人之间讨论了Adrian曾经塑造的角色。James说错了话,仿佛暗示了Adrian塑造角色的重复性。于是Adrian开始愤怒地强调自己所扮演的两个警察角色是完全不同的,给出的理由却十分荒诞:两个警察的发型完全不同,所以是绝然不同的两个角色!对角色塑造理解上的不同,也为俩人后来在戏剧空间上的争夺埋下伏笔。
赶走男主人后,两人开始排戏。通过这场戏中戏,我们得以一窥他们正在拍摄的剧中的一个场景:James所饰演的警察(Bobby)向长官汇报重要证据,并由此推断已经接近真凶了。James把短短三行的台词演绎的情绪极为饱满。Adrian看完 James出彩的表演,想将台词据为己有,并且又再次演绎了一遍,几乎东施效颦一般浮夸地照搬了James的版本。从最初给自己加了一句“Yes”变成最后James只剩下一句”Yes“。
这次抢词是剧情结构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此我们可以用罗伯特∙麦基的“激励事件”这一概念来描述其对James的影响。在此之前,面对烦人母女,他违心客气,面对男主人对演员心酸的不解,他小声抗议,以及面对对方的粗野行为,他忍气吞声,这一切都还没有打破他凡事忍让的行事逻辑。但是,这次Adrian侵入他最珍视的戏剧世界,把他的台词倾轧到只剩一句yes,让他退无可退。而正是从这次事件之后,James发生了某种“转变”:从被动的忍受自己的空间不断被侵占,变为主动的探索新的空间。
(四)真实空间+戏剧空间
Adrian离场后,发生了一个推动剧情的关键情节:工作人员Jo 来通知大家为当年失踪的小男孩Ryan默哀,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这一细节触发了James对之前在这个空间内看到的听到的各种碎片化的信息的汇总,灵光乍现,突然意识到了当年案件的某种真相。
于是全片中一个最暧昧的空间诞生了。在James的戏剧空间被无限挤压后,他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在这里,戏剧空间和真实空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甚至消失。
1)剧本层面:他不再像之前和这家人对话时一样,用戏剧视角(比如“丰富层次”,“完美悬念”之类的概念)来看待现实世界,把现实视仅仅视为戏剧的素材。而是开始在现实世界里一一找到了剧本中的对应:红色裤子的男人,恐龙披肩等证据。James 循着剧本的踪迹在现实中找到“真相”,或者说现实的空间照亮了剧本。两者之间互相完美映照。
2)演员层面: 不同于Adrian对角色理解仅强调外貌的方面,James展现了一个真正警察的特质:对案件细节了然于胸,完成了独立搜证和强大的推理分析。也正是在这一段剧情中,James本人不再是那个逆来顺受的角色,面对领地被占只能束手无策,现在他成了一个积极主动探索新领域的英雄。比如,不同于第一次为了逃避尴尬而躲进厕所,这次是为了积极探索证据再次进入厕所。他甚至试探着走进女儿的房间,想要了解真相,并在其中发现了最重要的物证——恐龙披肩。而当男主人发现他时,他也没有唯唯诺诺,反而像个痞子警察一样和男主人对峙。
可惜,James开辟出的一维新天地,在戏剧世界伸手干预,从现实中拿回自己的道具——恐龙披肩时,瞬间坍塌。James不死心,急切地向工作人员Jo说出自己发现的“真相”,工作人员一时分不清他是不是在念对白。不论是James找到的证据被揭示为道具,还是他口中的真相被解读为台词,这种种迹象都在提醒他,戏剧世界的边界不可穿越。可James不死心,不惜扒开Bev的浴袍证明自己,结果遭到了现实的一记重拳。
James的冒险尝试失败了,戏剧被框定在电视中,自己的台词依然一句不剩,肿着一只眼睛狼狈不堪,还被电视机前的观众评价为“演技过誉”了。而Adrian再次念出那段之前已经被重复过两遍的台词,就像女主人看到拍戏的场景时说的,他们一遍一遍地 重复着,无聊死了。而Bev的洋娃娃漏出的骷髅手,彰显了电视机外的真相世界依然保持不被把握的独立地位。戏剧和真实在此分野。
2、第2集的编剧,你站出来绝对不打死你,请问你确认不是在含沙射影地调侃马丁老爷子,和他那最终季惨遭翻车的煌煌巨作---《权力的游戏》?当然,你也捎带着批判了那些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妄图插手钟爱的剧作并改变其走向的饭圈和“黑粉”们,一石二鸟,高,实在是高!3、真不敢相信,9号秘事怎么能是刻板木讷的英国佬拍出来的。在第3集,最后一分钟前都是一个平庸到极致的男人为了挽回上一段感情而付出的种种努力,以及不期而遇的新一段感情,画风突变,却成了政府除掉持异见者的牺牲品和垫脚石。心疼五秒钟……4、天真无邪的孩子永远不被怀疑,可其中极少数黑化的呢……5、还有最后3分半结束,我以极大的把握猜想,这是一场韦伯斯特先生与警方联手的“恶魔审判”,其目的是让充满恐惧的护工坦诚杀妻真相。前面的陈年卷宗、律师的愧疚忏悔以及所谓的“协议”无非都是烘托气氛,慢慢摧毁护工的心理防线而已……结果,被无情打脸
终于来啦~ 第一集还是蛮好看的 台词官方吐槽虽迟但到😂胖胖跟二册太可爱了(p.s.刚刚看了耐卡出的 梗比较密集 有些没翻译出来 建议大家等等精校字幕6.15 完结了!1和6是给英国土著看的吧 有点难懂 需要看解读这季最喜欢3和5
是不是对才思枯竭有什么误解?除了佩服,就是羡慕。03可以再加一个反转,电视屏幕前酒店经理看了一眼隐蔽摄像头(拍下了房间内的一切。)
已经下载好了,这等精神食粮必须配合被窝气氛食用。
第一集官方吐槽灵感枯竭的全包袱小品,刻意地表演痕迹很重,以示区分。
Reece的聪明才智仿佛一个深渊
枯竭还塞这么满??信你个鬼哦!胖册yyds!好多梗接不住我只能等精校了……(最后那是叙诡吧
S06e01看完,也太棒了吧!要完全理解这集的梗,你不止需要知道玛莎超市,蒙太奇,meta和第四面墙,还需要看过:米兰达,落水狗,伦敦生活,死亡诗社,呼啸山庄,李尔王和莎士比亚[吃瓜]真的是不给普通剧迷活路
做这个字幕得累死
二册和胖胖真的是在做实验吧,打破第四面墙看得好爽,熟悉的黑色喜剧领域yyds!
第一集居然还有Miranda的梗 爱了
他俩说着才思枯竭的样子像极了学霸说这次考试考砸了!
这么多年依然好看,但是你们也会自我调侃“灵感枯竭”了。"I'm not fleabagging, i'm Mirandaing!"我超爱的三部英剧胜利会师,这要是灵感衰竭,其他人就是没有过灵感。
咱虽然没有黑镜场面大,但咱比黑镜持久~(๑•̀ㅂ•́)و✧
第二集Very No.9!!权游、爱死机和黑镜或许可能跌下神坛但九号秘事不会。| 第一集联动米兰达落水狗伦敦生活死亡诗社李尔王莎士比亚……一周的美好心情从爆笑的它开启!
长评里更了一篇第一集全面的分析,欢迎阅读~首先建议不要因为自己看不懂就打低分,要珍惜难得的良心好剧。E1:台词还是一流,就看观众能不能get到了,这就非常考验字幕组的翻译,如果翻烂了,影响观感。各种双关,恶搞,莎剧味台词。Reece第一集爆搞笑。E2:粉圈事我不懂,人性的恶看不透,这集看得生理性不适…E3不错E4嘶…大晚上的E5靠音乐撑起的一集E6我还是不得不说一句,台词写得真好,演员把握的也好。
ep02: 权游或许会辜负你,但9号秘事不会
当前支持国内视频网站正版的代价是垃圾字幕,审查阉割,助长ssvip和超长点播,侮辱观众审美,交的钱最后支持了国产剧和综艺制作,何必呢,属实是不配
嗯嗯,对,你们确实在中国也很火~嗯嗯,对,中国观众有时候确实看不懂你们的类比~因为他们看的是优酷版……
胖册是永远的神!看到第二集册试图去推倒胖,一部分的我居然兴奋得搓手搓脚……
爷青回!周指活!9号秘事第一集已阅,实在是很可爱很搞笑的一个开场了。梗超级无敌多根本无暇截图,其中最最最最喜欢的是提到了Fleabag和Miranda。我最爱的三部剧,梦幻联动呜呜呜呜呜呜。太幸福了我要再看十遍!!!! //第二集更新:二册和胖叔激情船戏🈶️!好喜欢!这集剧情百转千回但都还在意料之中,借角色的口说出编剧和粉丝之间的爱恨情仇吧。“I did it for the fans”不过无论什么样的爱与崇拜都要适度,走火入魔了可不好。//第四集绝了!又好笑又可怕!目前最喜欢的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