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情歌》是一部政治献礼片,献给甘孜州建州60周年。
在影院工作的一个同学看过之后说,想好好地,认真地听一遍康定情歌,极力怂恿我去看。
扛不住对川藏风景片的贪婪,去看了。
梗概
开篇,苍老的男主角配画外音,他今年已经85岁了,再不回甘孜州,就回不去了。
又是一部一根筋的爱情故事。我出来影院,脑子里蹦出来一句话,我不懂爱。
真的不懂。
1950年解放军进驻康巴地区修筑川藏公路。随解放军修公路的大学生技术员李苏杰,救了一位落水的“头人”(农奴主),作为回报,李苏杰要求农奴主放了他跟班的两个奴隶。
这其中就有从小就是农奴的藏族女孩达娃,李苏杰为她砸开了铁锁链。居文沛的表演很出色,李苏杰砸铁链时,她惶恐的眼神真到位,高原女农奴的扮相也很真实。(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忍不住想起苏有朋演的张无忌和带着链子的小昭=。=)
翻身了的达娃经过休养,出落成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随军修建援藏公路,李苏杰教她学写自己的名字,还有他的家乡苏州。李苏杰给她吃从家乡带来的酥饼,达娃第一次尝到了“甜”是种什么味道。
他在她眼里,必定不一般,是恩人,又是那时稀有的大学生,知书达理,热情踏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蕴藏在康定情歌里的情愫,一直没有被达娃说出来。但是李苏杰是知道的。你看那时候的人,不说爱,就会认定一辈子的伴。
不像我们现在,一遍遍的问,你爱我吗?脱口而出的答案。
康定情歌原来可以唱成这么多版本,但是最美的,还是达娃在高山草甸的清唱。我一直对将原生态的民歌搬到狭小的舞台上供人观赏有抵触,因为我感觉那样真的唱不出来情感,没气氛。
因为这个,被人批评过“真矫情”。
修好公路后,李苏杰先回苏州,并答应达娃回来接她。然后就是颠沛流离的建国这几十年的大背景。
李苏杰每年都写很多信,但是因为同村喜欢达娃的邮差刘二从中作梗,将信件都盖上查无此人退了回去,所以两人失去了联系。
然后根据简短的画面,我们可以猜想,文革中划为右派的李苏杰,收到刘二谎报达娃婚讯的信件,万念俱灰,世事浮沉,一晃就到了李苏杰85岁。
这世上有一个人,她宁愿等到死,也不会对你出尔反尔。达娃等到死,也没等来李苏杰,她收养了两个孩子,终了一生。
85岁的李苏杰,知道这一切,找到门上的时候,达娃刚去世10天。
退回的信件,在与达娃养子的交谈中,也终于明白了缘由。
等待不是爱情的一部分?
十天生死两茫茫。再相见,已是阴阳两隔,一人,一相框,一铁链。
为什么不可以早一点呢?不能等,有些事情真的不能等,等来的只会是遗憾。
《云水谣》里,徐秋水(陈坤)和王碧云(徐若瑄)一隔也是60年,所不同的是,徐秋水还有金娣,那个李冰冰饰演的上海女孩,代替王碧云,随他生活在了藏区。
达娃的养子说的原话我忘记了,大概是说,我们藏民,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说等,就会等一辈子。
“苏州小白脸”李苏民不是藏民,也等了一辈子。
哪一种才是爱情?跟朋友争辩,她说,那只是靠回忆支撑,算不上爱情,爱情是要有生命力的。
这个命题,讨论不清,讨论不清。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句话。一生只求爱一次,爱到忘记自己,不求回报,不求记得,不求在一起,只求能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自古痴男怨女多啊。
问题是,谁一直在祭奠一根筋的爱情?
我们歌颂的,往往是我们缺少或者不曾重视的。
朋友说,你的爱情观太纯洁,你就会孤单。所以爱情应该是鸡尾酒还是白开水?
左耳朵里方大同唱:爱是两人一张棉被/也是一人一瓶清水。
右耳朵里黄小琥唱:如果命运可以定做/如果有另一次选择/我想我还是会/把手让你紧握/快乐的陪你去坎坷。
都说对。
我问一个朋友,你相信一个人为了爱情能等待另一个人几十年直到老死吗?
她说,要么是没遇到更好的,要么是一根筋。
可爱的一根筋
据说年底贺岁档的《非诚勿扰》续集《不省心》,舒淇饰演的笑笑依然纠结这个问题——她对秦奋不是爱,只是感激。
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很久,一个人能不能因为感动而爱?
后来看到身边朋友的经历,基本上来讲,如果不是第一感觉良好,那就没戏了。两个人凑合着过的,有,太多了,但是就是过日子,不是爱。
可是这样的凑合着过日子,往往也给我这个看客很多感动,凑合着去坎坷,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有的人明白了,两个人过得很好。有的人不明白,就一直一个人过。
真是个不省心的字眼。
我还是希望看到,李苏杰可以早10天来找到达娃,只要早10天啊,两人在对方的眼里不再是定格在60年前的少年模样,或许还可以套用杜拉斯的一句话——
“比起你当初的美貌,我更喜欢你现在倍受摧残的容颜。”
题外话:昨天的看片会是上午10点,路上因为五路口修路大堵车,至少徒步了两站地儿才奔到新玛特7楼的中影。还好没耽误电影。如果我们美丽的西安能错开修路,避免过多的修缮路口都拥堵的话,在这里的生活会更美好——排除物价飞涨的外因。
今年是甘孜自治州成立60周年。
电影《康定情歌》就是为纪念60周年而拍摄的。
影片将近2个小时,入场前院方很贴心地给每个提前观影的媒体人员发了瓶矿泉水。
10点多一点,影片开始放映。
简单说下剧情,呵呵,可能会有部分剧透,但我以为此片值得看得并不在于情节,而是男女主角之间的那份亘古不变的情感。
甘孜在四川的西北部,占据了四川三分之一的面积,州府就建在康定县。
1950年前后,中国解放军(没记住是那个师部)进驻康定,援藏修筑公路。大学生李苏杰(苏有朋)志愿加入部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质专业知识,帮助部队入藏修建公路。
当时的甘孜自治州还有部分未被解放的奴隶,这些奴隶从小戴着脚镣,跟随在头人和太太的身侧,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李苏杰救起了落水的头人,并以此要求头人解放了随行的2名奴隶。李苏杰亲自用斧头砍断了名叫达娃的奴隶脚上的铁链。因达娃无处可去,部队首长同意了让达娃跟着部队一起出发。
达娃每天为部队洗衣做饭,因认定李苏杰是自己的恩人,对其尤为用心。李苏杰教达娃抛掉奴隶思想,告诉她是和头人、太太一样平等的人,并且将苏州老家的糖饼送给她吃,长到20岁才知道什么是“甜”的达娃为此热泪盈眶。
在朝夕相对的相处中,达娃对李苏杰暗生情愫,而李苏杰也喜欢上了达娃,在二人互诉衷情后,李苏杰承诺修完路就会带着达娃一起会苏州去。
原本在头人家帮佣的汉人刘二,因解放军深入藏区,而有幸成为了临时邮递员。刘二很喜欢达娃,多次对达娃示爱,都被拒绝,当得知达娃喜欢李苏杰时,刘二与达娃发生争执。
因种种原因,李苏杰提前返回苏州,他告诉达娃,不久就会回来接她一同去苏州,达娃很开心地在藏区耐心等候。
岂料,这一别就是60年。
在这60年里,达娃只收到了李苏杰写来的一封“客套至极”的不足100字的信,伤心之余的达娃还是坚持守在原地等待着李苏杰有一天能回来找她。
60年后,甘孜自治州成立60周年之际,从苏州飞往成都的飞机上,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带着孙女婷婷踏上了回甘孜的旅途,他带着满腔的怀念一路追忆着60年前在甘孜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怀念着那位唱着《康定情歌》的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宾果!!! 好了,不剧透后面了。
来说说影片本身。
这是一部主旋律影片。我个人认为这是它的“纪念性”造成的。所以,对纪念片比较反抗的人可能会为此错过一次小感动的机会。
片中会有一些诸如涉及到“解放”、“”、“自由”、“民主”的对白。也许起初会让人有看“地雷战”的旧事观感,但这只是一个不可规避的大背景。
在这个背景下,达娃和李苏杰这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爱,足以冲淡很多人对“口号式歌颂”的异样情绪。
影片中也有一小段提及了“特殊时期”,李苏杰被划为右派,女邮递员送来了甘孜的信。女邮递员反复地对押送李苏杰的2位同志说,李同志是好人,他当年还去藏区修过铁路呢。但她的话却被押送的同志驳斥为:你怎么能帮右派说话呢?
任何时候都不能一竿子打死,在我看到那些淳朴的入藏解放军怎样解放奴隶,日以继夜修建铁路的时候,至少我的内心是感动的。
这是一部爱情片。背景很特殊,特殊年代滋生的爱情,总有它独有的感人之处。被砍掉了脚镣的达娃对李苏杰说,我生下来就是个奴隶,我从5岁的时候就戴着这个脚镣,除了陪小姐和少爷骑马的时候,连睡觉都要戴着。她的眼睛圆嘟嘟的,皮肤上飞起藏区女子的高原红,她真诚、勇敢、善良,如李苏杰所言,她有着透净的灵魂,这是什么也比不了的。
相比之下,影片中,李苏杰的达娃的感情笔墨有些不足,至少很多镜头中,都很难让人揣摩到李苏杰的情感。当达娃唱《康定情歌》的时候,周围的藏区姐妹们改了歌词传达出达娃对李苏杰的感情,达娃害羞地跑远了,而李苏杰也只是惊讶之后,就继续跟大家一起笑着,听着。
影片后期,老年的李苏杰一辈子穿着当时部队发的棉衣,他说,达娃如果知道我到现在还穿着她洗了无数次的这件棉衣,她会高兴的。只这一句,感情饱满而恰到好处。前面却有些单薄。
电影中有几个画面很动人。
有一些镜头,捕捉着达娃的美。达娃光脚在岸边洗衣的时候;达娃背着竹篓深入一个山壁去给受伤的李苏杰采药;达娃给李苏杰的钢笔做了一件羊毛外衣.......
藏区的姑娘们,也许你没有城里姑娘皮肤白嫩,你的高原红粗糙而干涩;也许你没有城里的姑娘手指纤细,你的劳作的手指老茧连老茧;也许你没有城里姑娘懂时尚爱时髦,你一如既往地穿着你的藏裹袍....
但你的高原红与藏区的天,藏区的云一样,在我心里透亮、温暖;
你在田间佝偻的背,你在河岸挑水的肩,你在灯下补衣的手,在我的心里是温柔,是幸福;
你扎在腰间的羊毛束封,你唱歌时拂过脸庞的宽大衣袖,在我心里都是世间最美的画面。
因着这一部电影,我重又爱上藏区——暂时可以忘掉去年去青海时一些藏民强制兜售给我们留下的坏印象。
如果你不是全盘否定“主旋律影片”,那也许,你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
少了商业因素的冲击,少了赤裸裸的广告,撇开一些“口号画面”,你兴许会和我一样,因一部电影爱上藏区姑娘的大眼睛。
说实话、看这名字不太想看这电影、在围脖上看到评价却很高、当初看《大地震》和《山楂树》的时候都没哭、、却被这整哭了、太悲催了、一看就知道是政治片、好在、这个政治片没那么洒狗血、可能还是和“爱情”有关?剧中的化妆真的是太到位了、看着达娃的脚我都觉得疼、额、李苏杰为什么不走的时候就把达娃带走呢?结果被一封信就相隔一生、太不值得了、客观的评价下、一政治片能拍成这样、算是很不错了
明知道是拍得很矫情,很主流很正规很正面,相当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片,比《水云谣》还革命样板戏。但是,甘孜州作为四川省的一部分,和阿坝隔壁而居,阿坝是妈妈的故乡,所以和甘孜也算是半个老乡,听到熟悉的川西口音,内心还是很温暖的。青山绿水白云蓝天,很熟悉的画面。以上。
演自己,蒲巴甲比王力宏强
恶。。
凑合也能看
歌曲亘古不变传唱在苍穹与天地。动人的紧。关于演员。无话可说。
2010,和一帆小朋友在兴城,一个投影仪。。
一部很感人的爱情片。。。
女主长的不赖 剧集很狗血 但最后自己竟然哭了一刚
下面的很多滿分好評都是槍手發的。。不信點擊用戶!!!S B宣傳方!!!
好一部旅游宣传片,配上苦逼爱情故事,就成了这类电影了。其实情节有些地方让我想到黄河绝恋。
其实还是挺好看的,但是我不喜欢现代的那个女的,超不喜欢。难道不能多放点苏有朋么。。。
红色成分多了点!不过对康定完全无抵抗力!称为我心中最想去的地方,绝对无争议!啊!没想到居文沛的眼睛那么漂亮!
“康定”原来是一座城……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主流也没啥错,但是细节太刻意迎合,少了生活气。
很喜欢居文沛。感动的眼泪哗哗的。喜欢这样的爱情故事
各种傻,各种雷,然后每个人又那么一本正经的,真叫人骂都不太忍心
据说点映时看哭了很多人,据说比《山楂树》还纯爱,据说比大地震还感动人。。。
虽然有点五毛,但还不错。各种版本的康定情歌好有爱。祖英姐姐的最V5.
从头哭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