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部1996年上演的电视剧,由沈好放导演,根据古典文学名著——《东周列国志》改编。
从“骊山烽火”讲起,到“黄泉认母”、“管仲拜相”、“霸主齐桓”、“高山仰止”等等,每集讲述一个故事。
全剧制作精良,服化道到位,符合人物身份气质。拍摄场地取景、背景音乐,无一不令人赞叹。
演员们的表演十分到位,一众实力派演员倾力出演。
王绘春、唐国强、修宗迪、杨立新、吴刚……
台词很“讲究”,艺术性极强,表现形式类似舞台剧,基本是一幕“实景版的话剧”,很考验演员的功力。
有意思的是,这个剧里的演员会反复出现。第一集里饰演“周幽王”的王绘春,在后面的剧集出演“孔子”,前面饰演“宋襄公”的修宗迪后来又接着演“申包胥”,这在其他剧里应当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这么多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出里,有个演员的演技实在了不起。
有段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情节,一个没有名字哭哭啼啼的老妇人,细看之下竟是“容嬷嬷”李明启。
她对着孔子的“哭诉”:“前年,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去年,我的丈夫又被老虎给咬死了,留下我和儿子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的过日子。可是没想到,今年,我的儿子又被老虎给咬死了。如今,只留下我一人。 先生有所不知,这里是齐鲁两国的交界,两国都管不到这儿,我们这儿没有让老百姓活不下去的苛政,所以我们总也舍得离开这儿。”
寥寥数语,仅有一百多字,却演活了一个悲苦的故事,令人过目难忘。
本想着如此精彩,于是分享给好友。好友回复道,她早看完了《东周列国.战国篇》,春秋篇倒是没看。
史诗般的《权力的游戏》终于史诗般的烂尾了。
这也是在预料之中吧,因为美国连续剧常有烂尾,作为创作者更深知:架子搭太大,最后当然收不回来啦。
应当说,优秀的作者都在构建一个他自己的价值体系,尤其是靠想象力吃饭的这类(在现当代艺术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也正是这类靠想象力吃饭的作者。而反应客观生活的作品,地位似乎正在不断往下降,这算是发展趋势吧?)但人毕竟不是上帝,凭借语言就能建造一个完整的世界,所以,总会有露怯的时候,《哈利·波特》《指环王》已是强弩之末,少了原作者的《权力的游戏》嘛,那就很干脆得自我了结了……
人类当然不可能拥有凭空造物的能力,所创造的一切,都必须在已有的文化资源之上。《权力的游戏》虽是想象,却也有很多历史、文明的遗迹。它之所以崩塌,我想,正是这一点出了问题——当它越来越不符合历史、社会的逻辑。少了细节的支撑,所有的人物即使符合命运走向,也会显得行为怪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特别特别郑重向大家推荐中国23年前放映的,堪称史诗的电视剧《东周列国志·春秋篇》,简直就是中国版《权力的游戏》啊。
什么血腥、暴力、权力、阴谋,智慧,什么不按“常理”出牌,什么随时随地终结主角,还有那种让人寒透脊背的残忍冷酷,没有情感和怜悯的断片,上帝般的俯瞰视角…… 《权力的游戏》那都是小CASE,《东周列国志·春秋篇》简直玩得炉火纯青,让权游瑟瑟发抖啊~~
比如开篇的《骊山烽火》,一开场便是一场盛大的葬礼,白衣,白布,黑色的棺椁,人殉的奴隶,红衣的女巫跳着诡异的舞蹈,红衣小儿唱着预示要亡国的歌谣……
这是最崇尚礼制的周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看似温情脉脉实则近似枯竭的宗法礼仪……周幽王继位时,面临的正是这样肃杀压抑的“末法之世”。剧中第一个在这样环境下变态的,也是周幽王本人。
一面是前来吊丧门外等候的诸侯,一面是一片白色帷幕下和即将继位的太子嬉戏调笑的美丽宫女,突如其来下一个镜头,就是被诸侯杀死,倒在周幽王怀里的惊愕女子……所有人的跪拜和周幽王不敢置信的伤痛形成了强烈反差“她是伺候我的人,你们也敢杀吗?”——这一刻,他大概突然意识到,纵然身为天子,也不过是庞大坚固社会体系中的一件摆设而已。
然后马上是一片黑红的登基大典,一群大臣唱巫歌一样阴阳怪调的喊着“受命于天,取信于民,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吾皇万年无期,万年无期”……但接下来,居然是厚重礼服和珠帘下周幽王一脸茫然,甚至有些惊慌的表情……
短短几分钟,《东周列国志·春秋篇》便在极其强烈,出乎意料的对比下拉开序幕,没有多余的语言,就已构筑了一个高高在上,无关善恶的俯瞰性视角——上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所有人,不过是权力的玩物。
——这样的张力,绝不输给《权力游戏》开篇七国地图的宏大。史塔克家族算什么?一群傻白甜啊!估计在《东周列国志》里活不过一集就会被群灭。
而剧情的顿挫感,《东周列国志》也丝毫不比什么血色婚礼,蓝色婚礼差,周幽王上一刻还在解一个宫女的衣带,嘴里喊着“我要,我要!”下一刻,就用衣带勒死了该宫女……
“天下的美酒要尽我所饮,天下的美食要尽我所享,天下的美女,要尽我所欲……”一脸平静中含着阴冷笑意的周幽王,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不是天生,却被权力逼疯了的变态“周幽王”,段位大概也不会输给乔佛里和小剥皮吧?
再说说血腥,《东周列国志·春秋篇》应该是我见过的电视屏幕上最阴森诡异的场景了,当初,《中国电视报》什么电视报上统统刊文抨击这片拍得少儿不宜,渲染恐怖……
卫宣公为自己的儿子娶齐国公主宣姜为妻,却见儿媳貌美,顺势娶做了自己妃子,开启了春秋历史上一段有名的五代之乱:卫宣公因纳媳一事对儿子急子耿耿于怀,便明派急子出使他国,暗派杀手想要杀掉他。急子的弟弟,宣姜儿子公子寿闻讯灌醉哥哥,手持使臣白旄冒充急子被杀,而急子醒来后发现弟弟死去,伤心欲绝大喊自己才是急子,于是也被杀……
当急子和寿的人头血淋淋地送至始终对急子念念不忘的齐国公主宣姜眼前时,已近癫狂的宣姜捧着自己儿子与爱人的人头,背景则是急子母亲夷姜和君夫人双双上吊的尸体……那犹如莎士比亚戏剧中张力满到绷断的一幕,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深深阴影,久久不能忘却。
故事最后,在女人凄冷恐怖的笑声和哭声,以及烂脸长疮的卫宣公衰老的身影中落幕……
什么是真正的人伦惨剧,这就是了吧?
(何况还真有个兄妹乱伦杀了妹妹老公的齐襄公在后面等着了……)
当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活活饿死变成了一堆爬满蛆虫的烂肉时,当吴王夫差兵败投降,用白布蒙住眼睛一边恶狠狠的大喊一边连捅自己三四剑自杀时,当伍子胥把楚平王的尸体鞭打成肉末时,当楚庄王走过累累白骨垒成的城墙时……我们大概已经感觉到这部剧的清奇脑回路,它丝毫也不避讳历史的残酷,人性的幽暗,命运的讽刺。或许因为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再加上春秋时庄严的黑色底色,东方式的宿命轮回观和非善非恶的苍“天”在上(西方文明中的上帝,归根到底,还是善的),《东周列国志·春秋篇》冰冷的质感,比《权力的游戏》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这也即将开启具有新人格能量的“士”的时代。
在《东周列国志·春秋篇》的三十集中,有整整六集的篇幅,留给了一个人——伍子胥。(其次是晋文公,获得了四集的长度。)
春秋时有名的复仇故事,可能大家知道比较多的是《赵氏孤儿》,然而,我却觉得,伍子胥的复仇才最有春秋色彩,甚至,最能代表中华文明。
一心忠于楚国的父兄被车裂而死,伍子胥开始了漫漫逃亡之路,出昭关一夜白头,茫茫大江之上纵如一叶扁舟,无论如何也未放弃“我要灭亡这个国家”的彻骨仇恨,在带领吴国攻破楚国之后,他纵容兵士烧杀抢掠,四处奸淫,他像个疯子一样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天三夜,他狂笑,狂怒,狂喜,狂悲……他要彻底割裂世世代代都生于此的这片土地与自己的血脉联系——伍子胥恨有多深,他的癫狂就有多强,而他的悲剧色彩,就有多重。因为他无法改变自己是楚国人的事实,也无法割裂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情感:爱,或者恨。
当他的头挂在吴国的城墙上看着越国破国那一刻,彻底背叛楚国的他依然想像父兄效忠楚国那样,效忠吴国。然而,终归,无论哪个国,都容不下他的忠诚。
——这是伍子胥,永无安宁,无处可去的伍子胥,背负了整个世界重量的伍子胥。他的灵魂都在这场仇恨中被彻底焚毁,化为灰烬。
中国历史上唯一做到以一己之恨毁掉自己祖国的伍子胥,在他的恨意前,整个国家,整个历史,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无法负荷。
在这样的恨意前,我只能肃然起敬。
我想《权利的游戏》中,不会将人放置于如此剧烈的撕裂和拉扯中,《权力的游戏》中大多数人,都遵循了自己的本意,他们或许也疯狂的奔向自己的目标,然后承担各自的责任: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所以,也许他们会失败,但却会很坦然。
所以,他们当中,没有诞生一个伍子胥。
坚守家庭、责任、忠诚、团结的狼家、野心勃勃的狮家、最后还是被爱情迷昏头的龙妈、傻缺又多情的鹿家……即使背负“弑君者”骂名,毕生忠实于自己姐姐的詹姆,也从未被丢弃至如此惨乱、悖谬、荒芜的命运之中。至于铺垫了整整八季却被秒杀的夜帝嘛……额滴个神嘞……
看着《东周列国志·春秋篇》中长达六分钟的“伍子胥”鞭尸(扮演者是达康书记吴刚哦,虽然演技那时还明显无法胜任伍子胥这么复杂的人物~~),他一边哭,一边笑,一边像磕了过量海洛因似的,躁狂得让人怀疑下一刻就会倒下化为厉鬼般的鞭打着一具尸体,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
那真是童年巨大的心灵震撼!
也许你会觉得酷烈 也许你会觉得冥顽
也许你会觉得昏暗
也许你会觉得壮观
……
我想,延续着三千年“民主”“共和”一类概念的美国人,大约很难想象什么是真正的,灭霸式的权谋了。正如小说篇名《冰与火之歌》却偏偏改成了《权力的游戏》,原来权力,只是一场游戏啊。
如果只是游戏,那还有什么可怕了?到最后,也不过是大家玩玩而已,就像一场牌局,不要当真哈。较劲你就输了。
不烂尾,还能干嘛?
他们终归很难想象,人性和文明极致的残忍和苍凉。
但中国就不同了,玩了几千年,权力怎会是游戏?权力是生死,是生存的手段,也是生存的终极目的——权力就是一切!
那份独属于我们的苦难、幽暗、酷烈、沉重和阴冷,让我们拍《东周列国志》一类的电视剧,分分就可以秒掉所有其他文化中的类似“小把戏”。
(只是现在的国产电视剧越来越不像话了,居然把老本行丢了,搞成四不像……我就不吐槽了,吐槽也没用,哈)
所以,如果你喜欢《权力的游戏》,又能忍受不够高清的画面和二十几年前不那么疯狂烧钱的特效,我建议收拾起因为权游受伤的心,马不停蹄去看《东周列国志·春秋篇》吧。
它画面古朴,质感粗粝、台词庄严、气场苍茫、气势恢宏、故事肃重、风格鲜明、演员到位、配乐是真正的编钟,而且还美女如云……但这些,并不是我推荐它的理由——
一部三十集的电视剧,却说完了整整八季的《权力的游戏》中要说的,想说却没能说出来的……
而且比它更深刻,更厚重。
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生存,什么是历史,什么是真正的权力!
春秋已经落下帷幕
越来越惨烈的历史却刚刚开始
我们难以对历史言说善恶是非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其标准
……
沈好放于1996年导演的连续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不算小众,其独特的90年代美学风格这几年来持续被一些观众所推崇。在这个连续剧的豆瓣页面上,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些90后、2000后前来标注、感慨,怎么有这么复古、真实的古装剧。
我也是中学时看过一眼,当时觉得这些故事我太熟悉了,《东周列国志》小时候就翻过,人民美术出版社还出过一套精美的连环画“东周列国故事”,连续剧节奏很慢,所以没怎么看。
如今过了21年,再来看,真是欲罢不能的好看。
这就是荧幕上的话剧表演艺术啊,演员的表演、对白都非常优秀,值得反复回味。小时候的自己还是太幼稚,只知道看戏,不知道看人,看不出其中的衣冠仪礼、百姓生活,都是相当严谨的复古表现,堪为典范,绝非今日那些淘宝款、古风款的花里胡哨的廉价虚假的古装戏能比。
看古装戏,首先要看的是那一份苍凉粗粝的意境,越是质朴,越显得古意盎然。这并不是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情结,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古典、对历史的美学体验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体验就会不同。
《春秋篇》改编的并不是《左传》《国语》,而是小说《东周列国志》,所以,还是不能当做历史去看,而是当做历史文学、历史话剧来看。这丝毫不损其美学价值。90年代的文化,虽然比80年代要浮躁,但比起今天来还是相当沉郁的,有很多美学观念仍然秉承了80年代。在《春秋篇》里,就鲜明的展现了一种带有“寻根主义”色彩的荧幕图景:色情、暴力、史诗、浪漫主义、CULT。比如,第一集里原野里奔驰的马匹和红衣小孩,就让人觉得颇有些“瘆人”,同时还生出对谶言的几分敬畏;比如,齐桓公小白之死,居然真的让演员(杨立新)躺在一堆蛆虫上面,等等。
演员就更有趣了,多数是央视老《三国演义》的班底,就算配角也常常是名角,只看阵容就一目了然:
王绘春饰演周幽王、孔子,他就是《雍正王朝》里的八王爷;唐国强饰演郑庄公;胡军饰演宋国的华元;杨立新饰演齐桓公;梁冠华饰演公孙无知;魏宗万饰演屠岸贾;闫怀礼(《西游记》里的沙僧)饰演齐庄公;何冰(《大宋提刑官》的宋慈)饰演鲁庄公;石小满(50年代儿童电影《小铃铛》里的小朋友)饰演晏子……
《三国演义》的面孔,比如张山(赵云)饰演楚成王;张光北(吕布)饰演“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周继伟(张昭)饰演晋献公;蒋恺(郭嘉)饰演晋文公;谭宗尧(王允)饰演秦穆公;李庆祥(袁绍)饰演吴王阖闾;修宗迪(陈宫)饰演宋襄公、申包胥;张连仲(田丰、《水浒传》的朱贵)饰演赵衰;张炬(张松)饰演百里奚;郭寿阳(郭图、《西游记》银角大王)饰演石碏……
此外,李建义(《人民的名义》季昌明)饰演颖考叔、刺杀吴王僚的专诸;李光复(《人民的名义》郑西坡)饰演曹刿;吴刚(《人民的名义》李达康)饰演伍子胥……
女性演员也很棒,能看到《唐明皇》里的王皇后饰演周幽王的申后;奚美娟的武姜、蒋勤勤的齐姜;王馥荔的夏姬;东方闻樱(老红楼梦的贾探春)的伯赢……
总之,我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列举这些,不是为了说明阵容强大,而是想描述这种奇妙的穿越感,当你看到李达康饰演的伍子胥从年轻到白头,演的真是太好了,特别是挖楚平王坟和鞭尸那段,使出了浑身解数,台词也极为震撼人心。当申包胥斥责他“有家无国,只孝不忠”时,渔丈人适时摇橹出场,营造出一种并非历史但胜似历史的传奇感,让人感到华夏的风日,生与死,复仇与报答,都带着浓烈的悲剧气息。
喜欢这种侧漏着血腥的文明肇始,混杂着野蛮与血性的时代颇为震撼。不得不说剧中一票男演员演技太好,剧中穿插着的歌舞也很让人喜欢。看着秦穆公被晋国三代国君戏耍十多年,秦晋之好不过笑柄,难怪自秦孝公之后,秦国把信义和结盟玩的娴熟无比,naive的人还是要学习一个。。。
这是我看过的,最狞厉,最凝重的电视剧,配合我最喜欢的春秋历史。我老想重看一遍,又怕破坏了当年的美好印象,纠结啊纠结。其实我最看这些表现王霸之业,纯爷们儿的电视剧。
小时候电视里居然放这么毛骨悚然的东西……第一集被谶语和褒姒吓尿。编钟、箫的配乐很神秘。齐桓公在蛆里面腐烂的镜头、晋献公占卜。最喜欢伍子胥的故事,有莎剧的感觉。总体线索是王权和诸侯、卿相、士大夫的斗争,礼崩乐坏的加剧。
尺度在国产剧里是传奇级别,活埋腰斩五马分尸什么的特齐全。上古题材不过一些理念颇现代。一直记得结尾是一个老头站在山上把一堆书简扔下瀑布,结果看到最后一集也没有,错觉?
我记得没错的话,该电视剧后来被广电总局以暴力色情之名就封杀掉了。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好看的国产电视剧。
象春秋时代的人那么有气节的活一回 也真不枉此生
小时候总不明白,那时的古人怎么能这样刚烈,说死就死。现在渐渐理解了,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死实在是一种解脱。其实道亡了,人也就亡了。
朴实的剧比起现在过于华丽的包装还是更让人喜欢
与郑伯、周王两村长聚众械斗相比,《权力的游戏》也不过尔尔。
春秋300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是华夏民族历史上痛苦的一页。而霸主迭起,百家争鸣的深刻变革,又使春秋成为无比灿烂的一页。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由此奠基,绵延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被它埋葬。
比起现在这些穿越剧、宫斗剧、为腐女拍的各种剧,这样的历史剧简直就是神坛。
超好看,奸情不断
有点像话剧 但比现在的电视剧抢太多了
真正的历史剧,目前还未有能超越的
汗,我从小到大没看过这个……第一集完全是“褒姒真是不食人间烟火,而幽王却只有权”嘛
《东周列国》春秋篇,战国篇。我认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所拍最经典,最厚重,最深刻,最有力量的一部历史电视剧!绝世经典,迄今为止无法超越。没有之一。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395864.html
五星不解释!前几集能把人吓死,这才是古风,后面的演员也非常出色,非常大气的一部片子!
当年所热爱过的。
1、不是左传国语,是小说东周列国志;2、话剧表演与对白艺术;3、90年代文化热的荧幕呈现,色情、暴力、史诗、浪漫主义、CULT,前几集尤如此;4、连配角都是话剧名角饰演,很带感;5、有些剧集已近乎电影,王绘春再次饰演孔子;6、衣冠仪礼、百姓生活,极尽复现,巨细靡遗,堪为典范;7、下酒佳片。
现在还记得第一集里面极其诡异苍凉和复古祭祀下葬仪式,还有最后褒姒的一声狂笑,变身黑马自由狂奔,我感受到导演在尊重历史基础上的自我表达,不愧是80年代理想主义启蒙时代的神剧,完美的融合。现在这样的社会思想背景下,拍不出来这样的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