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基调沉重,看完后爷其实有些get不到小胡子对小卷毛心动的点。了解背景以后,爷想或许是狗狗身上自由的光辉吸引了他,给当时压抑的波兰一抹亮色。 先说,没有不尊重历史的意思。爷观影时发现几个想笑的点: 小胡子大概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弯。不得不说,狗狗真是太太太诱了。谁看不夸一声床戏的光影绝绝子?钓系天团喜提新队员,绿了小胡子指日可待。 gay趴一日游:直男竟然干不过gay?爷想小胡直gay趴游了一圈回来也想明白,或许一直都懂:gay和千千万万的男人并没有不同,他们当中也有猛男,不该被打上“娘们”的tag。他们喝酒、划拳、掰手腕;(看吧,比直男都厉害,小胡直不还输了玩雪橇去了么)大胆、自由、重义气。“娘”的定义或许太狭隘了:爷以为,“娘”看骨不看皮。有人是gay但一身傲骨,有人同样带把但软弱不堪。(要这二两肉有何用,割以永治谢谢谢谢) 最后,还想说,自由无罪。
我承认,选择观看这部电影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海报里的男主长相太复合我的审美,再加之很久没有看过一部让我拍手叫好的同影了。尤其是整个2021让我为之动容的同时又燃起内心的希望的同影少之又少 (有答案的男子是我的2021最爱了吧)。我想每个同路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观影的需求吧。 我的观影过程一气呵成,电影接下来的每一秒我都无比期待,剧情也几乎完美呈现出来了。两条线穿插进行,一条破案一条找寻自我,彼此互相纠缠的发展,最后水到渠成的表达出了男主的改变。
但我想说的是电影的镜头语言实在太棒,一步一步的追随罗伯特的脚步从侧面反映他的内心转变。 首先在汽车里他对被逮捕的同志就尤其温柔,内心善良本来就是同志的特征啊,这个没有异议吧! 最开始镜强调了他对他父亲所在保险箱的录影带的注意,很微弱的点了一下他的好奇。很多时候对一个事物的开端都是好奇,不体验如何确定喜好呢。 派对之后,下一个镜头立马切到罗伯特的秘密地下室房间,镜头里有裂痕的镜子照出他的内心已经开始分支出同的影子。尤其是第一次展现这个地下室房间的时候,镜头有意避开给这个镜子正面,那到派对后的这个镜头就更有深意了。 下一场床戏,明显感受到他的分心,和第一场床戏简直就是第一周和第三年的差别。原因当然是他开始无意识的常常想起艾瑞克啦!更别提睡不着觉起来看缴获的录影带解闷(获取必要知识)。 艾瑞克破坏公物后在Warsaw深夜的隧道里第一次鼓起勇气亲吻了罗伯特,罗竟然没有反抗,而更多的是疑惑是不解。接下来的镜头就是他躺在沙发床上尝试解答这个疑惑。往往疑惑很多时候因为兴趣使然吧。紧接着就是他来到女朋友的办公室想要强制让自己清醒回到原来的自己,但结合下一个镜头里他凝视艾的神情,这个变直的行为应该是没起多大作用。 然后就是本片高能,大家都懂的,觉醒的过程真的好看。第二天早上因为他想隐藏自己双重生活的行为被艾识破,导致艾匆忙逃离,这里罗表现出了自己的歉意无奈困惑,还不忘注视离去的背影。 从这里开始可以说随着剧情的推动,罗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就渐渐越来越强,毕竟真的直也不会被掰弯。 让我欣慰的是故事的结局不是BE。毕竟这部电影除去展现罗伯特的自我找寻之路,更想讲述的还是这段同被压迫的历史背景。不过讽刺的是这段维持数年的压迫竟然出自另一个同人的手。 除去这些,电影的色调,摄影和剪辑本人也非常喜欢。在此强烈推荐!
让人有些意犹未尽的片子,不过我还是给出了5星。
看电影先看时代背景,1980s的波兰华沙正从1944-1945华沙起义后重建恢复。华沙起义失败,整座城市被作困兽之斗的纳粹德国无情摧毁。四十年过去,战火中被夷为平地的建筑是重建的差不多了;从二战阴影里走出来的人们却很难卸下心防。(片子里男主的未婚妻就有说“这个国家至少一半的人心里都藏着秘密” 应该是客气了··也大概勾勒出当时华沙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防备和芥蒂)
这样的定调也贯穿了整个片子:谎言 欺骗 不信任 还有掩盖 (爸爸为了儿子“好”而骗儿子 儿子怀疑爸爸并且转身就无情调查 上司对下属隐瞒真相 男一男二因为彼此的身份无法对彼此坦诚 男一骗了所有人that he is深柜...甚至整个风信子行动就是当权者为维护自己利益而发起的不光彩的打压)
当时的波兰华沙从社会秩序到人民对幸福的认知都是结满了痂的伤口,导演给整个片子的配色基调就是让人有在绝望和希望边缘游走的既视感。大量的巷间夜景,配合半遮面的死亡打光。一部比较典型新黑色/Neo-noir 风格的片子,唯美是唯美,就是看完我眼睛都要瞎了...有几个场景虽然似曾相识(杀手远距离爆头男一的搭档 笛声长鸣等等,但就算是re-create导演也做的不错了。完美营造出了当时波兰华沙看似祥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号称“为人民服务”的警察(警察局的横幅) 实际上却是残忍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反差让人非常容易带入那种孤立无援的萧条感,为导演点一个赞。
故事本身其实在剧情犯罪类里算是比较老套了:大概就是官商勾结,权力内卷,然后帅气的男主顶着主角光环打不死(吐槽) 一路过关斩将 get to the bottom of it. 好莱坞有太多这种片子了,Clint Eastwood演的Dirty Harry系列就是。不过导演在情节的推动上非常之迅速,也非常有自己叙事的风格。冷不丁抛出的线索让人毛骨悚然,背脊发凉;这和电影阴冷的基调相得益彰。同时抽丝剥茧向真相循序渐进的思路也很清晰. 男一男二感情线的加入更是让老树开出新花,并不会觉得故事乏味。
Netflix出品,不知道加入的同性元素是为了现在西方国家的政治正确,还是编剧和导演的小巧思?
I don't care! 效果其实是挺不错的,几段男一男二的对手戏都是引人入胜的:
第一次男二在小巷里强吻男一然后对男一说“做人不能什么都害怕,尤其不可以害怕自由”。而男一本身就是一个背负着道德枷锁的灵魂,深陷迷惘 喘不上气时男二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这时隔着屏幕都能有心动的感觉。
男一去了男二邀请他去的派对,男二对他开始卸下了防备“这个国家的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幸福” --当时的华沙如果你是社会低层的gay,那么你绝对会收到不公待遇,上个厕所也能被抓…但是如果是有钱有势的gay就没事,还有权力嫖完娼把证人都干掉…这时候男一的正义感又彻底被点燃,俩人都试探着向对方靠近,甜甜甜!
让人尴尬到脚趾抠地(导演的目的达到了···)的父 子 情人3方对峙同时扯出男一男二没有对彼此坦白的谎言,好一个快刀斩乱麻。本来我还以为这条酷似书桓和依萍的感情线要怎么收场(男一带着目的接近男二 又喜欢上了男二...),结果还是挺酷的,和那个波兰大妈对男一说的话一样“你至少没有欺骗自己”
男二顶着一双puppy eyes到处挥洒渴望自由平等的热情,背着书包去援交…我行我素整个迷倒了男一...男一却顶着主角光环干啥都能get away with it,虽然是挺甜的但是我自己觉得在人物的冲突上有所欠缺。如果男一没有这么多的privilege ,那么他对真爱的追求和决定,还有他对真相与正义的执著会更具张力。不过这都不影响男一男二之间的化学反应,俩个演员都演的不错滴。
滚床单那一幕,运镜和光影都绝了呀!拍出了昼夜交替 电光石火 火星撞地球的感觉。好几个bgm都很好听 我试着用手机Shazam查 都没有结果,估计是很冷门的本地配乐。片尾字幕也没找到,眼睛是真的要瞎了!
还有一个细节:当男一和未婚妻滚床单那叫一个被动..推一下才动一动对比被男二撩的神魂颠倒恶虎扑食的场景。。导演也用心了!用了对比修辞手法…这里要向对同性题材反感的朋友们说:整个片子其实就亲了俩次然后滚了一次床单,算是audience friendly了!
总体来说整个片子的故事逻辑都是在线的,也没有欧洲电影喜欢搞晦涩难懂的通病。男一男二的感情线和对手戏是亮点,俩人颜值演技双双在线。加分!
我自己会觉得导演想要放太多的东西在有限的一个多小时里。包括社会上压抑的不信任感;权力与利益碰撞出令人窒息的连环谋杀;男一男二之间的犹豫和互相吸引;正义真相对上现实和妥协...全都塞进片子里让人看了感觉有点懵,就是会有”啊!“的感觉,但是又接上:“哎!”的叹息。意犹未尽..
为啥这么多吐槽还是给出5星?我觉得片子本身给我的启发和感动是最重要的。
毕竟这是我自己对这个片子最真实的感受来打分,我很喜欢!
这是部男同题材影片,波兰制作,网飞出品,“风信子”是当时波兰社会对男同志的代称。本片是以1985年至1987年间波兰政府开展的迫害男同志的“风信子”行动为背景的一部黑色犯罪电影。豆瓣简介写的太差了,我这里剧透,给诸位先提个醒,不好这口的赶紧绕道免得浪费时间。男主是个公安局的小警察,老爸也是局里的中高层,未婚妻也在局档案室工作。他被分了个调查中年富翁被杀的案子,发现富翁是个同志。为了破案,男主和同事到同志聚点抓了些人,其中一个和富翁有过接触的男子被抓后在其他同事的刑讯逼供下认罪,随后被人勒死在监狱里并伪装成自杀。因为有死者口供,所以富翁被杀案被草草宣布结案。男主感觉其中有猫腻,自行展开调查。男主在调查过程中结识了一个大学男生,不仅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线索,还把自己和男大学生一起搞到床上去了。其间不断有人死去,最后所有的线索指向公安局长本人,原来他也是个同志,还和男大学生一起参加过富翁生前组织的群P聚会并被拍下录像,大概是担心“风信子”行动牵连到自己,所以对有关同志进行灭口。男主还发现自己的老爸一开始就知晓此事。男主发现局长下令要杀掉男大学生,最后关头出手相救。影片的Neo-noir风格还是学的蛮到位的。
1985-1987年,波兰当局开展了一个针对同性恋的羁押和追踪的行动,同时又因为在他们眼中,同性恋像花那样弱败,所以取名为“风信子”行动。
故事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男一罗伯特原是将要结婚的小警察,在一次处理富豪谋杀案中意外遇见一位同性恋大学生艾瑞克。渐渐他发现,看似简单的案件背后却交织着无数阴谋,而人们所不耻的同性恋却又如此简单。警察局长之前招嫖同性恋并录下影片,却又暗中派人把涉事人员全部杀害。被枪杀的司机,监狱里被解释为“自杀”的同性恋,身份被曝跳楼自杀的大学教授。在这场权力的欺压下,生命一次次陨落。
但是生命却又如此绚丽。艾瑞克在这种环境下仍在墙上画上自由的涂鸦,小小的房间下少数群体的派对展示出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罗伯特在看到这一切后,他也选择自由。也许我们在想为什么坏人不死,而是好人惨败?也许我们在试图排斥着男二参与招嫖的情节。也许我们在思考着那一万多份关于同性恋的“粉红档案”到底哪去了?也许这就是现实,上层可以为了一己之私而随意杀人,而下层却因为为了活着而干一些苟且之事而死。事实如此也是如此。
刚看到结局的时候,我只能感受到无比的沉闷,但仔细想想,以男二为代表的同性恋形象,他们承认自我,他们拯救自我。波兰人不喜欢其他波兰人快乐,那就离开波兰,而男主的爱也为男二追求自由增添了巨大的信心。最后结局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们反抗,他们相爱,他们早已走向自由。生命之花正怒放,风信子会飘向自由之地。
将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翻拍成电影是对反同者的一个痛击。近百年,无数人走出来为同性恋群体的权益作斗争,那些留下的鲜血,逝去的生命会在我们遭受到欺凌的时候勇敢地回那些反同者一句:“去你妈的。”
ps我才发现这个电影的摄影师是红白蓝三部曲:红色的摄影师的儿子。难怪了!!!
每个镜头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谁在哪里怎么打光。没有一个镜头是无意义的,伴随无数玻璃面或者镜面的反射,达到镜头语言的丰富性。
这个电影我第一次发现不简单,就是审讯室里一幕。他同事暴力执法,有一盏黄灯。他靠墙站着,有点不适,日光灯是蓝色冷色调,这两个色系包括他的站位,意味着他和他同事不是一路人。同时,这个审讯室外面还有一个小的灯光。感觉这一幕像油画。
他根据照片上的一个类似亭子的地方去蹲点,自己在一个店里,然后外面的玻璃反射了那个亭子,同时在店里arek发现了他。
xxoo的时候,镜子里反射他们模糊的影子,同时一道光扫到他和未婚妻的照片,意指出轨。
塔德住院后,他和arek,胖医生在一起去餐馆喝酒,有一个镜头是从外面拍的,当时我还没意识到什么意思,多看几遍发现,这个镜头就是他爸爸请人跟踪他的视角。
他扔他爸爸跟踪的照片的时候,镜子里有演员细腻的表情。
还有这个电影一开始的一幕,大多数导演拍抓小偷都会有动态镜头。但是这个导演用了一个静态的镜头,包括了酒店的名字。让观众一目了然这是发生在哪里。然后让演员跑向镜头。这个电影挺有特色的是,几乎都是静态镜头,推镜头都很少,变焦只有台灯下面找钥匙那个变了,让观众视线随着主角移到钥匙上。只有在最后逃避追捕的时候,导演才用了大量动态镜头,包含镜头剧烈的抖动。
导演的功力不止于此,电影的开始和结尾,打字幕的时候,都是只有声音,没有画面,开始的时候是砸碎了玻璃的声音,最后的时候是警笛的鸣响,达到了首尾呼应。他几乎没有用配乐,极少量的用音乐的地方,都是用餐馆或者派对的背景音乐代替,甚至用警车上的音乐开响的方式引入背景音乐。大家如果懂一点电影就该知道,水平不行的导演都爱用配乐,甚至配乐过度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用镜头语言做不到效果,就用背景音乐烘托。我喜欢配乐少的电影,需要的时候用,尽量少用。最后警笛响的背景声里,有一声枪响。我的理解是悲剧的结局。
还有无数细节也不可能全部剖析了。导演在两个小时以内,讲了一个异常复杂的故事。这个故事里包括一个谋杀案,一个爱情故事(包括他和未婚妻的关系交待得也很清楚),1980时代背景,当时的同性群体,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用白描的手法,短短几笔就勾勒出全貌。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台词,说实话能拍成这样,真的很牛b了,每一部分都讲清楚了。哪怕只是作为悬疑推理片,也是精彩的,节奏各方面很舒服。
说实话当初看这个电影是被猎奇的设定吸引,结果远远出乎我的意料,私以为是2021年,乃至近几年来最好的同影了。
剧本很扎实,技巧很专业,传统故事片,可以开发一个长剧了。
叙事太传统了,倒是那场床戏拍的不错。
最后的揭秘有点牵强吧,好好的严肃题材有点为狗血而狗血。
情欲与犯罪,自由与政治,简单却精巧的设计,禁忌之恋在社会高压和权力腐败下更显压抑。
本来是想看一个惊险刺激的破案故事,结果没想到意外磕到了一对CP。“我不会丢下你一个人的”,“我会找到你的”。
男二狗狗眼好好看,换我我也弯。男一也很帅啊,奇怪的八字小胡子都能hold住
视听语言和cp感都很赞,几处玻璃折射的运用尤其不错;但案件、背景、男主的觉醒与男主男二的爱情,短短不到两个小时,根本不够展开,再加上未婚妻的设定,显得男主爱上男二挺突兀的。结尾说当年的很多档案到现在都还没能解密,想到网上经常吐槽都xxxx年了,日光之下总无新事。
欺骗了所有人,但没有欺骗自己
节奏非常快,感觉像看了一部Neo-noir风格的罪案惊悚片。网飞选在这个时候发布,说没有政治考量我是不信的。眼看着波兰右翼越来越疯魔,80年代迫害性少数的风信子行动也改头换面卷土重来,用仇恨围剿LGBT。最近的宪法官司让我分外好奇欧盟接下来会不会开除大波波...
男二还挺好看的,结局让我想起了暗之光,尺度还挺大,不过男主跟那女的床戏真的没啥必要,为啥男同片总要整那么多男女的床戏?我也一直没想明白男主到底是双还是深柜
酒吧男主向男二吐烟气和男二扔他小纸屑那段不要太暧昧好嘛?!整个为后面床上云翻雨覆做足铺垫!整部片基调还是比较阴暗但这对还是有点好磕的!
出乎我的意料,很好看,五星推荐。阴冷的社会背景倒是让感情愈加温暖,“我会找到你的”也许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吧!性少数群体内部也存在权利压迫。某些极端人士又开始了,试问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相关信息极其落后,谁又能真正做到性取向的觉醒?更不用说被认为是罪和病了。考虑问题请看历史背景谢谢。
就……很一般,主题和内容南辕北辙,最后ppt文字强行点题,本来不是想表述风信子行动对同性恋者的迫害吗??怎么变成警局高层腐败悬疑探案了??最重要的是这悬疑都能无聊到这种程度,磨磨唧唧无聊透顶,东一句西一句的,人物角色和演员表演都是很一般,船戏也是干的要死,尺度都这样了还不懂怎么拍船戏吗??浪费尺度简直,还有就同性题材的影视作品真就不考虑一下演员的适配度吗??这攻就不能换个人吗??这形象我的天,两个人的感情戏毫无美感……
风信子的花语看似是“蓝色忧郁”其实是“伤感悔恨”,其实是“纯洁挚爱”,其实是“燃生命之火,求真实人生”,就像这部电影……我以为我看到的是Love,其实是History,以为是History,其实是Politics,以为是Politics,其实是Freedom,以为是Freedom,其实是Truth
切口很小,反思不够,但力道还是有的。看在“我会找到你的”这句非常高级的告白上还是多半颗星吧。这种题材光是拍一部窄视角的片子其实很浪费,当时波兰酷儿群体的真容连管中窥豹都算不上,这个其实我有点不能忍(再说就又要扣星了,打住)。评论里有人说忍不了现实生活中同性恋滥交的本质,这就好像异性恋不喜欢滥交一样,把人类以群体划分又推入一个狭窄的刻板印象永远是不可取的,与其制造更多对立与极端,不如好好思考怎样让人类文明不再以性为耻,这非常任重道远,也一刻不能松懈。
我比较担心的是较强的戏剧性会否削弱对真实历史的反思力度呢(上世纪80年代,数千同性恋受到波兰安全局的扣押监控,同时,波兰安全局设立了11000多个所谓粉红档案,利用相关档案勒索及压迫同性人群,至今大部分档案仍未被解除。)
磕了这一对❤️
“做人不能什么都害怕,尤其在为了自由时~” 片长不是112分钟嚒?
Netflix 铁幕后期的压抑
这剧本AI写的吗?毫无波兰味的网飞快餐片🙃️ 如果不是为了嗑点什么根本没必要看。可惜了这个软萌小胡子男主了……年度观影最可爱男性角色之一,眼睛亮,个子小,很容易被人群淹没,仿佛小老鼠。在家在职场都被其他男性压得死死的(但床戏居然是1我好特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