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空气里都是阳光的味道。
我的心思混乱。但是这部电影让我似乎有很多话想说。
里面的人物都话不多。都坦然直率。都有自己执着的小火苗都倔强的像头小兽。
也许,你真的不明白他们在想些什么。
也许,你真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是,青春让他们骄傲的站在阳光下,田野里有大片的小花,小水沟的水如此清澈。青春的白衬衫永远都不老。
低头的浅笑。指尖的温柔。
那些曾经羞涩过难眠过的隽永的细节深深抓住了自认为多么成人化的自己。脑海里过电影般的那些青绿菊黄的点点记忆。告诉我。我多么多么眷恋那些年少时光。
2 ) 落单长不出尾巴
生命中那么多个邹展的夏日,每一个似乎都饱含着风光无限。
拖泥带水地牵扯着每一个盛夏的尾巴,看到《Summer’s tail》中那只既叫夏天又叫冰挫的猫咪,原来我们都是有尾巴的孩子,只是忘记了如何自娱自乐。
很久以前,我们还有尾巴的时候,落单长不出尾巴。
人前的我们微笑也好,谦卑也好,我们都始终认定自己是长不大的孩子。可是心中的小阴暗不会因为我们故作姿态的不理会而腐烂,它们会长大,比年轻的心脏更大更有力更扎实。
其实我们都是失败的小人儿,徘徊在敢想不敢做之中。年轻的我们什么都敢想,却什么都不敢做。待到什么都可豁出的年纪,枯老的心脏会不会比死亡更让人望而却步?彼时会不会敢做、想做,而不敢想了呢?
人类真的是很自欺欺人的生物。常常会把时间、环境、压力……强扯来做挡箭牌。其实至始至终胆小脆弱的只有我们自己。管其它X事。
我们留下偏执的文字,却留不下偏执的小心情。苍白的人生该如何启齿?
一个又一个夏天的尾巴扫过我的脚趾,只能傻盯着趾头---再过几个年头,十几个年头,几十个年头。
年华此去,别经年.
今年此去,别年华.
3 ) 好一套新類型YA片﹗
在《藍色大門》後,再找不到一套令我心動的台灣「YA」片,《夏天的尾巴》是近年難得的台灣片,導演鄭文堂成功拍出一部新類型的「YA」片。「YA」即Young Adult電影,多是描寫十五至十九歲年青人的生活,大路的「YA」電影都是走勵志路線,舉日本電影為例,《擊浪青春》、《五個撲水的少年》及《喇叭書院》等都是典型的例子,用的都是傳統的起、承、轉、合故事線,一班年青人向著目標奮鬥,克服遇挫折後終能能成長。
從《夏天的尾巴》的劇本作切入點,觀眾會發覺本片沒有任何故事線。搖滾少女阿月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而休學在家,每天與貓兒『夏天』鬼混、彈吉他、到處遊蕩,而超級資優生陳懷鈞愛上老師被學校退學,於是街上又多了一個遊蕩的高中生。兩個輟學的一起面對前途,一起享受玩樂高中生天天騎著單車穿梭在稻田、水圳之間。他們在高鐵下的一塊荒地,與資優生雯莉與熱愛足球卻永遠最後一名的日本轉學生不破朗,一起面對前途,一起享受玩樂。
《夏天的尾巴》沒有傳統電影的Clamix也沒有Resolution,整條故事線一直向前沒有起也沒有跌,說白一點是沒有任何故事性可言。但虛耗與浪費正是年青人的專利,我的年青歲月便是無所事事在公園、屋邨後梯及球場渡過,在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中學會了人情世故、學會了人情冷暖、學會了什麼是愛與被愛。沒有故事的故事才是年青人的真實寫照,青春就像貓兒追著自己的尾巴,也許無聊卻自得其樂。陳腔濫調的勵志故事已經看得太多,也許感動但卻不真實。
如果細心一點去看《夏天的尾巴》的鏡頭調度,便會發現鄭文堂的鏡頭有著強烈的岩井俊二色彩。看到高鐵下的台南鄉村景色,腦中便不其然浮出《青春電玩物語》的青翠草地,鄭文堂的鏡頭是唯美的,用以景傳情將年青人的心境映像化,那是一種感覺,只能意會不能言喻。除了「很岩井俊二」外,《夏天的尾巴》在很多方面亦流露出日本電影「YA」片的影子,拿著結他的阿月令我想起《太陽之歌》內的絕症少女YUI,而陳懷鈞在屋頂上看的也是村上春樹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也許我太沉迷日本電影,但日本的「YA」片確實有獨到之處。
特別欣賞鄭文堂用手搖鏡處理四名主角踢球的一幕,從低角度看著他們晃動的青春身影,拍出了四名年青人的忘我及純潔。
4 ) 夏天的尾巴,丢失中
夏天的尾巴只是那只叫夏天的猫咪的尾巴吗?当然不仅仅如此,夏天的尾巴还是我们的快乐,青春的快乐。
阿月说,夏天有它的尾巴,绕着它就够它快乐的了(貌似是这个意思啦)。我想我也是一直猫咪,我的尾巴,我的快乐的源泉,已经不知从何时消失,或者是自然凋亡了(一旦扯上自然科学,就觉得非常的冰冷呐!)
青春的尾巴,丢失,寻找中。。。。但愿我能寻到它。
5 ) 夏天的开始
夏天是一隻貓的名字
夏天是躁動不安的季節
這樣的季節里
有人相遇
有人分離
有人戀愛
有人分手
有人為人生第一個轉折點忙著升學
有人表面嘻嘻哈哈拍著畢業照內心一陣陣的荒涼
有人踏上新的旅程
有人結束一個人的旅行
輪回重複上演肥皂劇情
廣告里四處可見世博和世界杯的掛名
又為炎熱的夏日增添幾分人氣
深夜里不時竄出的尖叫
突然懷念夏天的短髮
古舊的台扇呼呼地轉著
一勺勺舀著冰凍西瓜
不時拂過臉上的發尾
以及大片绿色的田野
背著大吉他的女生
飛馳的單車
奮力的奔跑
空心吉他
小紙船
呼啦啦
呼啦啦
呼嘯的列車
與蟬合奏夏天圓舞曲
什麽都可能發生
什麽都可能結束
撕心裂肺的嘶喊
淡如止水的呢喃
时尚的阿嬷伴著搖滾節奏扭動已不靈活的腰肢
阿伯揮舞長竹竿追趕踩壞農田的少年
被罰站的下午
芒果刨冰溶成難看的糊狀
尷尬的對白
不著頭腦的傻笑
世界上有可以挽回的事和不可以挽回的事
時間是不可以挽回的事
已經來到這裡了
就不能回到過去
我的青春愛情已經死了
那你就跳下去啊
撲通
故事的結局
夏天的尾巴
現實的繼續
夏天的開始
6 ) 碧绿的稻田里有干净的故事
碧绿的稻田。
呜呜叫着驶过的列车。
缓缓流淌的小溪。
溪水上架在两岸的木板。
溪水中静静漂过的纸船。
承载小小孩子的祈愿。
四个少年。
暖暖的可以唱出自由音乐的吉他。
红白相间的充满活力的足球。
出色的可以在校会上受表扬的成绩。
就是包含某些喜欢内容的微积分。
共同点。
是干净单纯善良的。青春。
以及能明确看出绽放全过程的。
青春的笑容。
还有一只猫。
灰黑色,有着无邪瞳仁的可爱的猫。
它叫夏天。
纯粹的青春电影。
所以不明白为什么学生不能喜欢老师呢?
然后愤怒地将拳头砸在玻璃上。
所以会问是不是长大了就一定会逃避?
然后告诉自己,我以后一定不这样。
所以对于每次不及格时的罚站有些不在意。
却很想要回被没收的那颗活泼的足球。
所以并不觉得成绩出色是个足够快乐的理由。
最后拉着朋友一起帮忙答考卷。
最后把考卷揉成一团成为打闹互砸的工具。
我在想。
夏天的尾巴究竟是什么样子。
跟田原唱的那条担心被发现的尾巴是否一样?
还是作为比喻,指代即将结束的夏日时光?
或者仅仅字面理解,即那只猫的尾巴。
[你们家的夏天看起来好像很悠哉的样子。]
[它哦。它有那条尾巴就可以自己找乐子啊。]
背景声响包括蝉鸣,溪水声,列车的呜呜声。
还有吉他的弹奏声。
始终觉得配上的歌词有些奇怪。
[如果悲伤是人们必定的趋势。
证明它可以改变。]
[小小的手紧紧握住暖暖的吉他。
即使地球依然规律地运转也不肯放。]
可是应该没关系吧。
唱歌的女声挺让人喜欢。
只要是真实的想法就可以包容。
总是不安分的。
总是要将自行车骑得飞快。
总是要保持奔跑的姿态。
总是要让笑容显得肆无忌惮。
总是任性地不计后果。
总是想着起飞。
总是让记忆的画面一直一直看见不断退后的路。
电影临结束时有这样一段歌词。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还有尾巴的时候。
天空是无限奔放没有空隙的蓝色。
他们都严厉地要求不要回头不要停留。
为什么为什么。
忘记了蓝色的尾巴。
让世界平衡。
忘记尾巴的颜色。
我们如果忘了怎么做梦谁来制造笑声。]
莫非。
夏天的尾巴指的就是青春?
注定拥有。
终将消失。
而拥有的时候。
便是之前所描述的所有美好的模样。
写下这些时。
播放器里一直放着电影。
不看画面。
只是听声音。
似乎。那些画面只能放在脑袋里回想。
对了。
那只饰演夏天的猫。
叫布布。
果然是这样的,画面很美,人物很挫。这是部唯美的烂电影,毋庸置疑。
整部片子的feeling很不错,女主角长相和演技也没说的那么糟啦....
淡淡的,但会一直想要看下去的电影。“已经来到这里,就不可能再回到过去。”我的一生会有几个夏天呢?
片子其实还好 可是为什么会找这么丑的女主角。不喜欢女主角的长相和性格 或多或少的会让我觉得很做作 不理解她为什么就能和好朋友喜欢的男生在一起 也没看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难道这就是青春? 觉得片子的后半部分还不错 有些青春的无畏和温馨 总体印象分提高了。 还是觉得败笔是女主角。
只为电影对青春的一次誉写,为逝去的岁月永远留恋,为手中的年华提醒幸福,这样的美丽已经足够。
夏天跟著結他聲快樂的跳舞,出了一身汗,然後笨拙地笑了
不太喜欢女主也不讨厌(歌不怎么样= = ..但唱歌的时候声音有点苏打绿)/其余的都喜欢/ 竟然有藤冈靛 / 猫咪"夏天"(创冰)好可爱 / 乡间的风车架好NICE!!/奶奶好可爱 还会用笔记本上网 好欢型/四个人在一起好有爱
有那么一晃神,我仿佛看到了江南大学的南区景致。
那大片大片的绿色稻田,总是把球踢到稻田里的阿朗,踩稻田被大叔赶。拥有一把自己的吉他,在舞台上疯狂吟唱弹奏的张家月,简单利落的短发。恋着老师,懵懂尚是幼稚的陈怀钧,帅帅的单纯的喜欢。郑雯莉上的我的影子,只是简单的暗恋,然后一切过得依然平淡。还有懂事可爱的小伟,心灵小孩的阿姆。
我可以亲你一下吗?不行。太纯情了啊啊啊啊。。。
干净的台湾青春片,超赞!!
啊~~~换女主!!!她跟张睿家抱得很怪好吧!
这是不是就是自己写了个青春小说,导演爸爸帮你找俩帅逼作配给你拍出来?羡慕。
现在的台湾片是不是都这样?总有些刻意的话。例如《练习曲》:有些事情,不去做,就永远不会去做了。这些话早八百年就在网上有人说了,再也受不了这种话了。除此之外片子还是很青春的
标准式台湾青春电影(以《蓝色大门》、《盛夏光年》为代表)。看过导演郑文堂的《经过》,不错的电影,还撮合了桂伦镁和戴立忍。这次他让女儿郑宜农出任女主演,宜农非常看好的张睿家演男1,还安排了kiss戏,莫不是又要撮合了?觉得整个电影节奏不有点乱,不是很好,也少了点打动我的东西。郑宜农长得像李宇春,拿把吉他一副假小子样,不过比李宇春性别分明多了,笑容很灿烂。她写了不少歌了,感觉还可以。最打动我的就是他俩kiss那段,太纯了!!!
假天真假青春
青春比情节更有看点,当然两者都不如海报好看
其实前半段的节奏很郑文堂,但后面就实在是太照顾自己女儿了一点(不过《经过》的结尾处理得也不是很利落,但至少点题点得很睿智,不像这次这么刻意)。林正英(这个重名……)这次的摄影对青春片来说也是一次突破,台南夏天的光线真让人羡慕。音乐后摇的部分不错,人声的部分就……
总觉得夏天的尾巴更像我的青春,悠闲无谓的。绿油油的稻田,一看书就昏昏欲睡的天气和年纪。电影中说,有些事可以挽回有些不可以挽回,时间的经过就是不可挽回的事。
主角们都好漂亮哦夏日里的青春飞扬喜欢老师没错了喜欢年轻的敢作敢为喜欢微积分哦 我不喜欢诶执着的男生总是好的 值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