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反映战争电影最伤痛、最深刻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从始至终充斥着黑暗和绝望,暴力、抢夺、焚烧,还有无休无止的强奸,甚至反映是有深度的,超过了斯皮尔伯格的《 辛德勒名单》,他不仅描绘了直接的伤害,比如受伤以后没有药品,比如折磨了罗斯始终,最终还要走向死亡,而主人公也是备受煎熬,战争给民众带来的莫大的伤害成为观影的第一感受。
战争在国产抗日神剧中四处张扬着英雄主义的赞歌,女人被欺凌、战士被羞辱的同时,似乎终有反驳的一刻。,本片没有这种剧情反转的场面,被动一直持续到最后,尽管最后主人公带着年轻的女人离开,给出了绝望中的意思希望,但是没有影响全片的黑暗色调。
这个故事可以看做是反战的经典题材,战争的罪恶被放大了,不仅仅是侵略者带给民众切肤之痛,征服者,强盗、劫匪都在战争中裸漏出人性的阴暗。他们在平常可能是个好人,但在战争中,他们开始欺负最底层的罗斯们。
选取的人物群体很是特别,曾经被德军侵略,后又被苏军反攻,成为三不管的地界,故事中中的人物成为极端民族主义的最深重的受害者。
全片用极少的笔墨写了战争中少有的温馨,就是坐在自行车笑,划船时刻的小温馨,还有在临终时刻,男主人公唱着歌送别这个受尽磨难的女主人,除以以外,全是黑暗和暴力。
结尾有点看的不明白,他带走了罗斯的女儿,是把她作为干女儿还是作为妻子,无法告知,不过,这是仅有的唯一 的亲情。
我实在不知道有些人在吵什么,不要吵德国苏联和波兰谁更恶心谁活该,要我说恶心的,不是这个国,那个国,恶心的是男人,战争是男人发起的,男人是战场上暴力的执行者,战场上从来都是男的管不住生殖器,强奸轮奸虐杀女人把女人当牲口,男人对女人的暴行不分国界,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对女性极端恶意的世界,男人伤害女性的成本太低,男的发起兽性来,自己妈也是女的,但其他女的在自己面前就是一个供自己发泄兽欲的生殖器,而不是一个人,有听说过打仗的时候,女的兽性大发过吗?兽性大发这个词简直就是男人的专属词。别说战争年代,即使现在和平年代,不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落后国家,男性对女性的暴力不少嘛?放在日常,随便刷个微博来个都能刷出个家暴视频,天朝男儿打起老婆残暴程度,让人产生的不适感不比看部这样的电影弱吧。看一部这样的电影是不是觉得很恶心?很压抑,很绝望?然后感慨一下,和平年代正好,然后显摆下自己的历史知识,对战争时期哪个国家更恶心吵得不可开交?那请问男人什么时候可以真的进化成文明人?管住自己的屌,真正的从心里面产生对女性的尊重呢?
看完之后,不禁感叹世上居然有如此噩梦般的人生,战争是残酷的,不仅摧残人的肉体,更扭曲人的心灵,人性的缺点(应该也可以说人的兽性)在影片中赤裸裸的展现给观众,让人不寒而栗。另外吐槽一下,影片中马祖里人也说过:只有德国人拿我们当人,言下之意苏联人真不是什么好鸟,二战时苏军占领德国、中国东三省时的残暴卑劣行径也逐渐披露,就这么一个流氓国家居然还有不少国人亲近,尤其是普京上台之后,虽说克格勃经历让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强硬治国的手腕让俄罗斯踏上复兴之路,与空姐前妻、现任体操女友的情感纠葛平添几许浪漫,但我们不应该就因此对其赞赏有加,相反,更应该保持一丝清醒,与强邻为伴,后患无穷。
《黑暗之家》是部奇作,信息量和类型化都非常突出。沃吉西奇·斯玛佐斯基 Wojciech Smarzowski在《罗丝的遭遇》中仍旧在挖掘一种模糊掉的人性、道德盲点,与战争并无太多的关联,就如同前作把背景放到另一个特殊时期。
影片保持了导演一贯的极端事物表述,但是却显然压抑整体气氛的营造和叙事节奏,有的时候我觉得不用直接去展现插叙的那些画面,那样会更纯粹。
看的我心情好沉重
那个几方交界的马祖里就像波兰自己命运一样,谁来了都得蹂一把。包括角色的服装,整部片子都带有极强的冷感,灰色、压抑、并透着黑暗与绝望。这是一部太压抑的作品,一个个悲惨命运的角色们。其实这兽性是从来不分国别、种族的。
波兰编导比较少见的涉及了马祖里亚人题材,这背后是二战后大波波虐待、驱逐普鲁士遗民的历史,当然大波波在这里也不忘黑宿敌毛子,电影演示女主遭迫害的一大原因是当地亲俄势力甚至就是毛子的作为。电影本身内容挺乱的,男主作为一个工兵(逃兵?),他在当地能跟一些军人说上话,但他对自己的过去讳莫如深,导致他一些行为令人不解,不大个小镇但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东一下西一下随机跳出来干点什么,全片色调还调的阴暗,经常看不清人,编导似乎嫌这一切还不够混乱,酷似大脸猴的干瘦女主时不时跟那儿嚎叫,听的人脑壳疼,我知道编导是想表现混乱失控的政治情势,想表现女主的痛苦,但能力还是有限吧。最重要的是,从迷雾中走出来的男主为何要留在女主身边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这是出于什么心理动机?
这是一部如此阴冷的影片,战争下一个惨遭蹂躏的小镇,人性的黑暗面在此刻被无限放大,全片营造的绝望无助的气息让人倍感压抑~
典型战争文艺片。。。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感觉差不多
波兰多次描绘苏联丑态,这部也不例外,一颗星给懂得排雷和爆破技巧的男主。
马祖里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如果能对马祖里问题有所涉猎的话会大大提升观影乐趣 片子有点散 配乐极精彩
没有立场没有标准的宽容和悲悯,才是看待历史唯一正确的方法。
苦难的波兰人民
沒甚麼新觀點的二戰電影,看到的仍然是一身泥巴的黑白兩道在打來殺去。結尾男子發難一幕想起《稻草狗》。
很阴暗的题材,看的不太舒服。
不止一次看到过欧洲电影反映二战结束后盟军的暴行了。再对比下眼下大街上发生的事情。。。真的很难保证我中华儿女在胸中无限正义的引导下去了岛国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战争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对人性的扭曲,它把一个群体的暴行叫做“正义”,完全无视个体的生命与尊严。
我们在战争中看见了真实的历史的一个侧面,但凡主权国家都不愿提及的某些历史,而参与这些历史制造的人性也同样的光彩和悲凉。
早就说过,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战争本身,而且包括战后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最近波兰拍了好几部有关二战后波兰境遇的片子,让波兰人民的伤害给全世界公诸于众,有点类似中国老是把日军侵略中国所受的苦难挂在嘴上!而波兰不仅仅是受德国的残害,前苏联子路过这块土地时,也给波兰人民带来了巨大伤痛!
细节疑问求解,女主为什么和俄国军官好?俄国人后来强暴女主和邻居家妈妈的时候为什么不强暴他们的女儿?男主最后被审讯时是耳朵里被钉了钉子吗?
不可点评.
沒有人再想看這樣的二戰電影。片名寫錯了,z上還有一點。
描写在战争中的小人物悲惨的生活。
看这部影片之前要先了解马祖里湖区的历史人文。就像东普鲁士(今天的加里宁格勒)作为德国的飞地那般,波兰境内的马祖里省通过公投加入了德国成为东普鲁士的飞地,当地居民也都讲德语而不是波兰语。而波兰流亡政府的救国军和苏联扶植的波兰人民军之间的恩怨,电影也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