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悲催男主
男主艳遇不断,但是最终好像一个都没有透。花千树的女儿(女主)很漂亮,但是男主对女主父亲被杀负有责任,女主对男主初恋情人被杀负有责任,最终分道扬镳。男主的初恋嫁给了大反派。救男主的女人是花千树的情人。最后,男主空得了天下第一的名头,但是好像没有绝对第一的实力,可能很快会被挑战者杀死。
2 ) 也谈《名剑》
与徐克不同,首作拍武侠片,并非是谭家明的刻意。当时正值无线、丽的、佳艺的一批电视人纷纷转战大银幕的新浪潮,谭恰巧有那么个机会,便应允下来。片子拍出来,整体格局上看,是个中规中矩的武侠片,深究起来,自然不乏些谭家明式的标签,但是总的来说,这片子并不是很“谭家明”。(值得注意的是谭家明本来即是个“类型片导演”,他的影片,几乎都是在类型片的基础上做文章,总是很“类型”,亦很不“类型”,怎说,是风格化倾向比较重的那一类吧。)
《名剑》要看的自然不是故事,青年剑客挑战成名高手,邪派剑客从中作梗,什么青年侠客,什么美人倾心,什么旧情人嫁做他人,什么高手对决,什么归隐江湖,都是烂俗的桥段,无甚可谈。
这片子要看的,是谭家明清新爽朗的风格,于旧式武侠片中融入新鲜血液,在美术、在摄影、在剪辑上的功夫。花英雄提到都是,既然红脸给你唱,我来做黑脸,侃侃《名剑》的瑕疵。
谭的片不多,我看的都喜欢。谭是技术流,新浪潮的导演只我所见,谭在画面上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可惜的是在整体控制上稍显不力,剧本又总拖后腿,以至于公认的新浪潮旗手,居然没个代表作能拿出来。
谭的片子,漂亮的段落俯首即是,但是有佳句却无佳章,跟徐克从这个角度看,是很相似的,不过徐怪命好,在新艺城一班商业片高手帮衬下,终于找到自己的出路,风格和票房两手抓两手硬,居然成了个开风气先的弄潮儿。而谭却票房每况愈下,虽有妥协,但是商业片自有一套规律,时机亦是难以预料,所以谭搞到跑去教书,直到06年才拿《父子》出来。
由于谭的严格控制,《名剑》拍的很碎,镜头碎,剪辑碎,漂亮的段落不少,而几令人烦扰的琐碎亦不在少数,真是成也由此,败也由此。且说开片的一段前戏,大家不妨留意下谭家明换了多少机位,有无必要,值得商榷。新浪潮的一批人创造心切,却有投资方掣肘,总是有点儿闹脾气似的用力过猛,显得毛毛躁躁,当然这些是新人无法避开的阵痛,放下不提。
花英雄提到的静与动,确是谭家明的一大特色,但是有些把戏用的过于泛滥,以致好事变坏事,借花兄例子一用,徐少强掌掴妻子,“一顿”后,突然出掌,真是出乎意料,节奏感佳,有冲击力。如此这般,好是好,但是不妨数数谭家明“停顿后的突然”把戏玩了多少次,郑少秋与盲剑客决斗,郑行过对方身侧,音乐加快节奏,挑动紧张情绪,却擦身而过,无事发生,音乐停止,观众长吁口气,谭家明再来个“出乎意料”的出手,往后看,这个惊悚类影片最爱玩的小把戏是百玩不爽,实在令人疑惑,且问,每每“出人意料”,岂不是每每都在“意料之中”了呢?在影片节奏的控制上,显得缺乏变化,大约是由电视而电影的导演普遍的一个现象。与《名剑》同时,题材亦相近的《碧水寒山夺命金》问题更多,更是反面典型。
另则美术是谭家明的长项,黄仲标又是爱拍的唯美的摄影师,两个合作,漂亮的画面不少,但是有些为了漂亮而漂亮的镜头,略显生硬突兀,比方旧情人换衣的几个溶镜,铉姬走出屋子亦要溶镜,真是不知其所以。
至于最为人称道的郑少秋以静制动,反败为胜的压轴大战,实在精彩,但是以整体影片动作风格观之,简直是怪异极了。郑少秋与刘兆铭、与高雄,与李海生,与田丰,都是你来我往的套招,偏于写实风格(即便是飞身上高台,总还有条绳索作为发力点)。临末却来个火箭炮式的击杀,生生将一个刀剑拳脚片转而近乎神怪片,实在教人摸不着头脑。说起来,程小东与谭家明也是合作良久的了,后来的几片,表现都糟,动作段落是格格不入,生拉硬拽,看罢多少有点儿莫名其妙。谭家明是出了名的严格把持,但是没有完善考究的剧本,只靠创意,经常是顾此失彼,前茅后盾,影片整体上多少有点儿不伦不类。
最后提下本片在剧情上的一些令人不快的BUG,反派分做两人,笑里藏刀的叫连环,沉默寡言的叫铁衣,二人是主从关系,,片中有段是铁衣得了连环命令,去杀李慕然,结果令其重伤,居然未交待李是如何死里逃生的,便跳到铉姬搭救那里去了,好像只是剧情需要李与铉姬的相遇而生硬扭桥。再比方片中功夫最高的似乎是铁衣,李慕然能打败花千树和连环,却被他重伤,而结尾大战前,李募然却又奋起神勇,连杀铁衣和连环主从二人,功夫时好时坏,真是教人搞不清楚。
3 ) 如此美感武侠片
所有的场面都是唯美的.并不是张忌中的那种浮美,而是极尽古典雅致令人心动感怀的美.
剑客美,剑客的女人美,剑客遇到的姑娘也美,剑客与姑娘相逢的地方,那场雨情窦初开的美,片尾曲悲壮凄凉 意韵深远的美,连鸽子老人的鸽子窝都是美的. 不仅美,还透露着羞涩的无限怀念的旧片气息.
有深沉压抑,也有轻松活泼,有情爱仇恨,也有剑客侠义, 还有最好的演员,不知道为什么这部这么好的片子当时没有引起<<楚留香>>般的强烈观众效应,大概是因为拍得太美了,就不像商业片了.
4 ) 《名剑》:少年子弟江湖老
Solo lau/文
上世纪70年代末,现在华语影坛举足轻重的三位大佬级导演徐克、杜琪峰、谭家明才刚刚从电视圈跨行到电影圈,并有机会得以拍摄自己的首部银幕作品。有意思的是这三位大腕儿在拍摄自己的电影处女作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古装武侠题材,于是怪侠徐克拍出了悬疑冷峻的《蝶变》来讽刺“内斗”,杜琪峰拍出了黑色但略显凌乱的《碧水寒山夺命金》来玩味“宿命”。这二位都是锋芒毕露,书生意气不言而喻。最耐人寻味的还当属谭家明,明明是初出茅庐,却拍出了少年老成、看破名利的透彻感。不但主人公名为“蓦然”,电影也大有蓦然回首,浮生若梦之意。
剑自古就被尊为“百兵之君”,是身份和尊严的象征。青铜器时代,剑是沙场上的重要力量,有时候铸剑术高明与否甚至能直接影响到一场大战的胜败。大约在汉代,剑在军事上的地位逐渐被刀所替代。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李冰冰的那把兵器,看上去是剑,实际上也是刀,只是刀尖是比较特别的“两刃造”,所以常被误会。后世文豪常以宝剑来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或者是雄心壮志,如岑参“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的感叹,李白“飞剑绝浮云,诸侯尽西来”的豪情。当然剑也代表着君子所特有的高贵气节,古代文人带剑,多是需要保全自己名节的时候自杀用的......
楚原在《流星蝴蝶剑》的结尾说“古代的人铸剑,就是为了权利的争夺”,可见宝剑还有另外一个寓意就是争名夺利,这也正是电影《名剑》的思想。“名剑”二字在谭家明这里是神兵利器,更是名利之剑。少年剑客初入江湖,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意气,希望一战成名,这不但是传统武侠片的一大套路,更是我们每个人在少年时期都会有的激情。实际上《名剑》也的确像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寓言,人之一世会经历少年的热血,青年的迷惘,中年的圆滑,老年的睿智,在人生路上也会遭遇爱情、背叛、迷惘等等。谭家明在亦电影中浓墨重彩地表现李蓦然闯荡江湖后所遭遇的痛苦,隐忍着爱意去学剑求名,再度相遇伊人却早已嫁作人妇,这段所蕴含的情感力量跟《卧虎藏龙》中李慕白与俞秀莲的无奈有些类似。而后两位佳人为李蓦然而死,更是哀伤。
谭家明在《名剑》中设计了两把宝剑,一曰齐物,一曰寒星。寒星剑是锋利无匹,剑一出鞘就是寒气逼人,不过最后此剑在徐少强使出一招类似于天外飞仙的惊人招数之后被齐物剑一分为二。正应了李慕白所说那句“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遇见那刚劲之物就会显露出致命的缺点,这里似乎也是在暗喻锋芒毕露的才华需要收敛,懂得韬光养晦、守拙藏锋才是智慧。
齐物剑是至邪之剑,铸剑大师对花千树说“你要是用它,将来你一定死在这把剑下”,后来此剑意外落到李蓦然手中,李蓦然真的以这把剑伤了花千树,看似神秘,其实齐物剑暗指的正是对于名利的执念。即使花千树不用此剑,选择将此剑隐匿,最终也逃不了宿命的魔掌,因为他始终放不下执念,也被名声所累。这里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楚原的《天涯·明月·刀》,天下第一的公子羽老迈之后,一心想找一个新的公子羽,让公子羽的“天下第一”延续下去,这虽然是野心,但也是不得已之举,因为江湖不能没有传奇。名声是光环也是累赘。花千树隐居多年,明明已深知名利如浮云,但最终还是选择为“名”而战。虽是为了成全李蓦然,但假若他自己不先肯定自己的“名”,又怎会利剑出鞘呢。
李蓦然达成心愿之后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成“名”的感觉竟然如此荒诞空虚,甚至完全没有一丝新鲜感,就像《东邪西毒》里讲的,沙漠的那边其实还是沙漠,江湖就是如此落寞。为了追逐遥不可及的浮云,而错过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爱,也正如此这位少年得志的剑客才会痛苦不堪。最后李蓦然独身一人站在海巅,持剑而立,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苍凉呼之欲出。最终他抛却了齐物剑,抛却了“执念”,但此时美人已经香消玉损,空留余恨。人说“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蓦然回首,江湖虚妄,物是人非。
如今看这部《名剑》在惊异于谭家明当年的老成之余,也可以发现其实谭家明本身就如李蓦然一样是敢于抛却功利心的人,甚至现在很少有影迷了解这位与徐克、许鞍华齐名的新浪潮巨匠。在凭借《名剑》名震“江湖”之后,谭家明先后执导了《爱杀》、《烈火青春》等多部高质量作品,石琪评价他的电影“即使失败作仍比很多人的成功作灿烂”,这位电影才子的功力之深厚也可想而知。1989年拍摄了《杀手蝴蝶梦》之后,在自己电影事业的巅峰却急流勇退,去马来西亚专心培养电影人才,凭借《父子》复出影坛已经是17年之后的事情了。在这期间他的学生王家卫已经功成名就,但现在一说王墨镜无人不晓,提及谭家明却得寻思一阵。
不过现在看徐克、许鞍华的电影,也多有不尽人意之作,反观谭家明的作品虽然数量有限,但皆是保持个人水准之作,多年后的《父子》更是在金马奖金像奖上出尽风头。所谓大师,大概也正是这种耐得住寂寞,不因名利而惑,能够真正为艺术默默付出的电影人吧。
5 ) 从李慕然到李寻欢
晚上闲着无聊,又回顾了一遍《名剑》。个人感觉,这部电影虽然改编自黄鹰的小说,但片中偏偏展示了古龙式的武侠境界,而且成功的排出古龙武侠的意境。
名剑不过是人追求的“名”与“剑”。李慕然求“名”,连环贪“剑”,名与剑本就是一体的。江湖本就如此,剑客练剑,行走江湖,求得一把名剑,挑战第一。无论多老套的故事,其实这本就是江湖的实质,任何题材都逃脱不了。于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果循环。李慕然最后的顿悟,或许比花千树有着更高的层次,但接下来的路,也逃脱不了被人挑战的命运。
李蓦然学剑十年成功后唯一的目的,寻求代表武林中最高剑术的花千树来一个决斗,从而印证自己的实力。但得到名利之后又会怎样呢?夕阳下,无限空虚寂寞。随之是花千树的亡故,红粉知已的自杀,青梅竹马的情人被杀,以及倾慕女子的仇恨。天下第一剑客,是需要付出沉痛的代价。所谓名利只为浮云罢了,每个人都是从执著到看破。
花千树应该是属于看透名利,选择了归隐。但他因拥有寒星齐物二宝剑,终为声名宝剑所累而不得善终。
李慕然看原以为自己打胜了会很开心,可是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十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他的人生不是已得到了成功?可是他一点也不开心,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所有的这些都突然没有意义。他得到的是什么?他想得到是又是什么? 他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多少?
齐物剑还在手中,剑锋冷冷的,他的心好像也凉了。
仰天长叹,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此时他有没有流泪。
看到此处,突然想起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结尾中有这样一幕:
长亭,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饯别之地,离别总是令人黯然神伤,这使得“长亭”这两
个字本身就仿佛带着凄凉萧索之意。
雨已住,荒草凄凄。
长亭外,小道旁,正有一双少年男女殷殷话别。
英挺的少男,多情的少女,他们显然是相爱的,他本该守在一起,享受青春的欢娱,
为什么要轻言难离呢?
少男的身上负着剑,但无论多锋利的剑都斩不断多情儿女的离愁别绪,他眼睛红红
的,仿佛也曾流过泪。
“送到这里就够了,你回去吧。”
少女垂着头,道:“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少男道:“不知道,也许一两年,也许……”
少女的泪又流下,道:“你为什么要我等那么久?为什么一定要走?”
少男的腰挺得更直,道:“我早就说过,我要找到那些人,将他们击败!”
他凝注着远方,眼睛里发着光,接着道:“那些在兵器谱上列名的人,上官金虹,
李寻欢,郭嵩阳,吕凤先……我要让他们知道,我比他们更强,然后……”
少女道:“然后怎么样?我们现在已经很快乐了,你将他们击败后,我们会更快乐
吗?”
少男道:“也许不会,可是我一定要去做。”
少女道:“为什么?”
少男道:“因为我不能就象这样默默无闻的过一辈子,我一定要成名,要象上官金
虹和李寻欢那么有名,而且我一定能做到!”
他紧握拳,显得那么坚强,那么兴奋。
少女望着他,目光带着叙不尽的柔情密意,终于轻轻叹息了一声,柔声道:“我知
道你一定能做到的,无论你要去多久,我都等着你》”
他们心里充满了离别的痛苦,也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的憧憬。
他们当然不会注意别人。
林下却有人一直在注意他们。
直到那少年昂首阔步,踏上征途,孙小红才叹了口气悠悠道:“这少年若知道上官
金红的结局,只怕就不会离开他的情人了……”
一个人成名之后又怎么样呢?
孙小红凝视着李寻欢,目光里似也有泪,悄悄接着道:“他想和你一样有名,可是
你……你是不是就比他快乐?我想……你若是他,一定就不会像他这么样做的。”
李寻欢的目光还停留在那少年的身影消失处,过了良久,才沉声道:“我若是他,
也会这么样做。”
孙小红愕然道:“你……”
李寻欢道:“人活着,就要有理想,有目的,就要不顾一切去奋斗,至于奋斗的结
果是不是成功?是不是快乐?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
确实是,当一个人说他看破世事时,他必然已经经历过;当一个人不再在乎得失时,他必然已经得到过。。。
其实李寻欢所说的,也就是李慕然所做的:要是我,我也会这样做~~
6 ) 《名剑》比《蝶变》强了好几个档次。
《名剑》优雅、大气,很自然,很有文人气质,更有古典韵味,令人回味无穷。《蝶变》太做作,不自然。
实话说,两片不是一个档次的。《名剑》足以名列新武侠片前10名甚至前5名。总体看,《蝶变》比《名剑》差了好几个档次。
从导演手法和文化气质看,谭家明比徐克强很多。徐克的电影,始终用力过猛,感觉过火。谭家明则显得很成熟、自然。
----------------------
当年另一部《生死决》,更是很幼稚。
鸟为财人,人为名亡
小桥流水夕阳,名剑美人月亮,好意境。
四平八稳古典美已超越时下所有古装片
意境好,歌不错,故事莫名其妙,简直想起一出是一出,合理性为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秋官眼神真犀利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超有的,小桥那段构图,美人月亮,动静结合,古朴雅致。格调很冷淡,古典乐配乐,色彩也是诡异。最后的那一剑分体绝招,充满想象力,真的是屌爆了!7.7
小桥一段。避雨一段。结尾一段。
看完发现老港片还是挺好看的
中规中矩 连环的死法太囧了
美人如玉剑如虹。谭家明真是太可爱了,CULT起来也不粗糙掉范。胡金铨太淡定了大醉侠就身怀气功,张彻暴得很就耍刀弄枪,倒是谭家明有剑气,豪侠梦想与沉痛都齐了。
新武侠电影的一个开端。武侠只是一个躯壳罢了,人与人的恩怨才是主题。
较之同时的鲁俊谷、楚原等人的武侠片。服化等更清新自然,镜头也重写意抒情。更多的外景。内心戏的细致刻画,表演终于不再舞台味。极妥帖的配乐。再有就是结尾极强的杀招了。
二刷修复版,香港电影新浪潮代表作,故事泛泛,但画面构图,高山流水,江湖意境,乃至台词到剪辑都有一种不可言状的韵味,整体都是含蓄的表达,但猝不及防给你猛烈的冲击。打斗写实,镜头抒情,完全不同于同期楚原等人的缥缈风格的邵氏武侠,整体大致是介于胡金铨式的古风武侠与徐克新派武侠之间,还是独此一家。画面修复后谭家明的美术效果更上一层楼,衬托出郑少秋的帅,还有徐杰真美
有点扯
远不如徐克
秋官片子里女主角的发型都很有意境,还有那鸡心领
少数几部有格调有情调的武侠片之一,4星半。
攝剪具佳,譚家明把這麼個乏善可陳的故事拍得這麼新浪潮,真牛逼。
险些被粗制滥造的海报给耽误了 本片实属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