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鹅毛笔

HD

主演:杰弗里·拉什,凯特·温丝莱特,华金·菲尼克斯,迈克尔·凯恩,帕特里克·麦拉海德,阿梅丽娅·华纳,史蒂芬·莫耶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0

 剧照

鹅毛笔 剧照 NO.1鹅毛笔 剧照 NO.2鹅毛笔 剧照 NO.3鹅毛笔 剧照 NO.4鹅毛笔 剧照 NO.5鹅毛笔 剧照 NO.6鹅毛笔 剧照 NO.13鹅毛笔 剧照 NO.14鹅毛笔 剧照 NO.15鹅毛笔 剧照 NO.16鹅毛笔 剧照 NO.17鹅毛笔 剧照 NO.18鹅毛笔 剧照 NO.19鹅毛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鹅毛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萨德(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饰)是19世纪的法国作家。他才高八斗,崇尚言论自由,小说中有不少情色描写。这些作品激怒了法国当局,政府把他关入疯人院,然而,专制的枷锁只令到萨德更坚定地奋笔疾书,作品在疯人院里一部一部的诞生。疯人院的主管是一个开明的年轻神父。他也读萨德的小说,对萨德的才华和精神充满欣赏。他对萨德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让他专心写作,同时让洗衣女梅德林(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饰)帮助萨德,把他的作品带到外面出版。梅德林与萨德之间也暗生情愫。然而,强大的国家机器还是将萨德送上了绞刑架。政府容忍不了他“伤风败俗”,但他的作品却流传了下来,开启了民众的思想。©豆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鬼作秀 第三季操心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运钞车流浪奇男子孤独之岛至尊无上(粤语版)3个工作日罢工危墙致亲爱的你五雷轰顶朝九晚五1980侠骨丹心2005鱼生知有你卢克的故事森林恶鬼湖中女神:朗科科马湖传说无品大将迷魂战银幕艳史(后集)赌霸1991与贝弗莉·莱夫·林恩的一晚爱情像猫一样

 长篇影评

 1 ) 萨德

你目睹过撒旦
你便见过所有人

他们带着上帝的面具
然后屠杀没有面具的撒旦

揭开面具成了你的使命
想让别人重拾这种游戏
却只有你玩得过于认真

而终究你也不是撒旦之子
因为无力于活下去的
只有人之子

 2 ) 谁可成为下一个色情小说家?

谁可成为下一个色情小说家?
——电影《Quills》(情欲禁书/鹅毛笔/性书狂人)观后感

首先,它是色情的,彻头彻尾的色情;不仅仅是色情,还有变态与肮脏——神父和医生对其中赤裸裸而乐此不疲的性描写毛暴跳如雷,连法国那驰骋欧洲的矮皇帝拿破仑也受到惊吓,跌落龙床。
但他们身处其中,必将在各自的梦里重现书中的情节,而不能自抑的疯子们,则将狂乱的性实现在生活里。
但性并不完全意味着男女肉体的交合,并不完全意味着呻吟和勾魂摄魄的液体——那狂乱的性存在于疯狂的被禁闭的身体里,像头发一样撑开皮肤,长出身体。

马奎斯越来越沉迷于表露——他所说的,他内心极度的孤独,惟有书写出来,惟有纸和笔,和他所写的故事,才是他的伴侣。
而他内心中所有未被写出的故事,是在地狱中敲门的魔鬼,它们惟有被释放,才能变成人。
马奎斯用他能够做到的——一切超乎想象的方式,来写出他内心里的故事,将那些魔鬼释放出来,引渡它们成人。同时,马奎斯带领疯人院中所有不正常的疯子,正常的洗衣工、看守、修女和神父,一同围绕火焰跳舞,直至皇室高悬的铡刀依次割断他们的喉咙。

应该说,它不是为了宣扬什么,或者不仅仅是在宣扬,而是挑战与启发。它挑战的是人的道德及心里的恶魔,挑战皇权和邪恶的贪欲,更挑战高高在上的普世宗教;它不仅仅在宣扬性爱的合理性,还在宣扬不合理的性爱的合理性,同时宣扬如何得到和释放性爱及身体——当闺养于修道院的处女被她那年老而尊重的医生丈夫领往城堡,迎接她的仍然是陌生的、疼痛的、隐蔽于黑暗和纱帐之中的性,以及从未接触过的男性的身体——在此之间,她见过黑衣白领的绅士,却没有见过男人红热的身体。
是的,从此处女将正视性爱的欢愉与危险。
但它更是在宣扬执着。当马奎斯用红酒在床单上写小说,用血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小说;当他发动所有的疯子以及洗衣女,凿开禁闭室的墙壁,ongoing声音传递小说;当他被割去舌头不能为纸笔叫喊,他用自己的粪便在地牢的墙上写小说——所有贫乏的写作和写作的贫乏都显得不值一提。
在死之前他说:大部分写作的人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他是个例外——
因为洗衣女和杂役,修女和贵族,甚至是皇帝都在读他的色情小说;因为读过他的小说的贵族的妻子与建筑师私奔了,年老的洗衣女焕发了青春,疯人院里的疯子们在模拟小说中的情节杀人放火……
太可怕了!
这比雷电和宗教更可怕的激情!

他是在彻底地描述淫秽和色情,描绘当权者的偷情与普通人的性爱,但不仅如此,在人类最普遍的本能之外,在所有的题材之外,他表述了文本和精神的力量,执着于一个事物的可怕的能量!

我应该被关在一个牢笼内,从早到晚只做一件事情。

严青原
11.23. 凌晨

 3 ) Quills, 处女必看

Quills, 中文译成鹅毛笔,也有喜欢添油加醋的好事之徒把它叫作性书狂人。讲的是拿破仑统治时期,一个不羁贵族因为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被关进了疯人院。一个女仆帮助他把他在“病房”中创作的情色小说用各种手段流传到全国各地,拿破仑得知后大怒,派一个中老年人到精神病院摆平此事。随后原本一个荒诞的快乐的放荡的疯人院变得阴暗,所有人越发对情色小说表现出至死不渝的忠贞和向往。最后死的死,疯的疯,中老年人的年轻小娇妻也跟搞装潢的跑了,正是偷偷受了那些情色小说的启发。

一个男人一刻不把脑中的男女之事传播出去就寝食难安,最后极端到用各种体液书写在地牢的墙壁上;一个女人喜欢读那些故事,喜欢读给别人听,更竭尽全力把故事送到书商的手中,和全国人民分享,而且,她是一个处女。这些情节叫我暗自吃惊,但是又表达得多么真诚可爱。尤其爱她的帅神父规劝她时说了一句,我当初不该教你识字的。

虽然电影着力描写了那个作为“性书狂人”的贵族,但我认为它更精彩的地方在于女性自我意识的歌颂。“正因为我喜欢看这些小说,我才是一个好女孩。我在小说中经历一切我希望经历的东西,然后在现实生活中乖巧听话。”这是女主角的自白,但她其实一点也不乖,她一心想把贞操留给那个又帅又傻的神父,只是她死了神父才感在意念中和她抵死缠绵。

女孩应该看情色,尤其是乖女孩,好女孩。这是我看完电影的最大心得。

 4 ) 让道德道德去吧

       关于文学与道德这个争执不休的问题,萨德是个比较核心的人物。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文学被深深打上了“道德”的烙印。从柏拉图把诗人赶出理想国开始,到亚里士多德的“寓教于乐”,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成为了文学价值的重中之重,衡量一部作品好坏的尺度之一,就是作者的道德水准高低。道德败坏的作者写出的作品必遭唾弃,被赶出理想国,道德败坏的作品影响之下的社会风气,也将必然每况愈下。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于是贺拉斯将其发扬光大,认为道德教育是目的,而艺术快感是手段。启蒙运动时期狄罗德也说过,“真理与美德是艺术的两个朋友”。到现在,或多或少的,我们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受这种思维的影响。
       基督教要求做人要忍让、善良、禁欲,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阶段的时候,这种清教徒思想在社会里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萨德恰恰与之相反,他认为自己是用文字将人最最原始、最最本能的行为用文字加以呈现,人们倒反而不能接受人性丑恶的一面,这在他看来是十分荒诞可笑的。萨德的文学于是一向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文学”。电影中,神父与萨德的交好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两股势力在一开始相安无事,直到那层窗户纸被捅破,神父得知了萨德的小说被疯狂地追崇,他本人也在疯狂地写作着。于是,神父收去了萨德所有的鹅毛笔和信笺。影片中萨德颇有深意的一句话——“You started this little game.”接着,萨德想尽一切办法继续写作,Geoffrey Rush努力将萨德的神经质表现出来,一开始略有牵强,但是随着故事一步步的推进,萨德由暴怒转为哀求、无助。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萨德赤裸着身体被关在bald的房间里,(bald这个词非常妙),他蜷缩在角落里,看上去非常弱小、非常可怜。他哀求Madeleine,然后,开始生命中最有力量的一次创作。
       雷雨交加的夜晚(必有大事发生),疯人院里的精神病人开始了癫狂中的革命行动。萨德一扫弱小、无助,这时的他宛若一个王者,他觉得血液又开始流淌,生命又开始踏上征程。病人们传递着他口述的文字,他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但,悲剧从这里开始。Madeleine因此而死,这世上唯一一个能懂萨德内心的人间接地因为萨德而死。我觉得萨德跟Madeleine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这不是神父认为的"love",也不是一种肉体上的关系,萨德在意念中****了她无数次,但只是意念中。萨德自己所认为的,这是每个人都共有的想法,并没什么觉得可耻的。
       那位强势的博士的介入,象征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阻挠。认为这是不道德,it's a crime, it's a shame. 神父曾经质问过萨德“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写下来,却偏偏要写这个?”萨德的回答很是简单,“因为这就是每个人所想的。”亚里士多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白人的天性与道德之间是有差距的,任凭生命的放纵很有可能冲破理性的防线、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萨德偏偏就去触碰了这条底线。但是,文学的审美价值体现在美与丑之中,道德衡量的标准又是善与恶,你无法去用道德的标准强加到文学的衡量之上。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但总有一些超越道德的东西。萨德虽然受到社会的禁查,但雨果、大仲马、尼采等人都是他作品的拥护者。道德标准虽然是变化的,但是人的原始本能、爱情、创造的欲望、表达和交流的渴望,这些都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是世世代代都未改变的。
       基于此,把道德交还给道德自己吧,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人性本真的关注,是真诚而深入的人生关怀的体现。就让道德道德去吧。

 5 ) 鹅毛笔(03.11.28北飞观影笔记)

  这是一部描写法国著名色情小说家萨德伯爵生命中最后十年的影片……

    影片以少女的喘息声拉开序幕。
    急促而颤抖的喘息,白皙而优雅的脖颈,少女迷惑而沉醉的表情挑动着你每一根神经;一旁,萨德给你讲述着绮丽的故事……正当你准备享受一场香艳的声色大餐时,凶神恶煞般的大汉突然将你的少女推向了断头台,一颗颗血仍未冷的头颅躺在地上,以各种表情准备迎接它们的新伙伴儿;血从高悬的利刃上滴下,滴落在少女惨白的双唇间;愚昧的人们兴致昂然地围观在断头台下,等着看死神如何拥抱这个鲜活的生命……你燥热的身体骤然凉到了半截……
    而此刻,我们的主人公萨德伯爵也在遥远的窗前,冷冷地观望着一切。由于他的小说充斥着大量淫乱、血腥的色情描写,他被诊断为精神病,长期被关在这间精神病院中。但刀起头落的那一幕,赋予了萨德新的灵感,又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诞生于他的笔下。
    精神病院的主人是年轻英俊的艾比神父,善良虔诚的他将这间精神病院治理得优雅和谐而又生机勃勃。他深信爱的感召可以挽救任何一个迷乱、堕落的灵魂,包括为世人所不耻的萨德。他给萨德提供了书籍、纸笔,希望他能将头脑中的罪恶宣泄到纸上;他让萨德组织病人排演戏剧,成为了小镇上最受欢迎的剧团。他的善良、刚直与宽容,让傲慢的萨德也将其视为挚友。然而,完美的艾比也有不为人知的痛楚,他深爱着洗衣女工美莱娜,却苦于清规的束缚而不能启齿。但他却不知道,美丽清纯的美莱娜是萨德的狂热拥趸,她经常借换洗床单的机会,将萨德的书稿带出,交由出版商出版。夜深人静之时,美莱娜和同伴们在小屋中共享那些放浪形骸的故事,甚至连她瞎眼的老母也沉迷于萨德营造的声色之中。
    萨德的新书热销,其中放肆大胆的描写也震怒了拿破仑,他派遣德高望众的心理医生科洛,让萨德清醒。在科洛受人尊敬的外表下,藏着贪婪、残忍的罪恶,他不仅对病人实施酷刑,甚至娶了自己的女儿做妻子。他赤资打造了一座华丽的宫殿,杜绝宁静贤淑的妻子与外界来往。风言风语传到萨德的耳中,他编写了一出戏剧,在上流社会的贵族面前揭露了科洛淫乱奢靡的嘴脸。戏剧变成了闹剧,艾比深感事态严重,不顾萨德的哀求,拿走了他的纸笔,命令他再也不得写作。
    而视创作如生命的萨德岂能就此罢休,他用鸡骨蘸葡萄酒将故事写在床单上,交给美莱娜带出。东窗事发后,他又用玻璃刺破手指,用血在衣服上写满了故事。甚至当愤怒的艾比剥去了他所有的衣服,搬走了屋里所有的物品,赤身裸体的萨德面对着空荡荡的四壁,依然用旺盛的创作之火燃烧他燥动而执着的灵魂,将反叛进行到底。
    在得知妻子读了萨德的书,与自己的助手私奔后,气急败坏的科洛终于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在一个洗衣女工的揭发下,他对与萨德私通的美莱娜施用鞭刑,并无情地嘲弄了维护美莱娜的艾比。为了保护美莱娜,艾比忍痛让美莱娜离开精神病院。深夜,美莱娜来到艾比的
房间,向他袒露自己的所爱并非是萨德,而是艾比,恳求艾比让她留下。面对美莱娜的真情告白,几尽窒息的艾比终究没能挣脱枷锁,无情地拒绝了美莱娜。
    绝望的美莱娜找到萨德,希望临行前能听到最后一个故事。于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所有病人打穿墙壁,将萨德口述的故事一句句地传达给美莱娜听。狂暴的风雨将萨德的创作激情推向顶峰,他创作出一个鲜血淋漓的故事。他口中精美的辞藻,经过精神病人的层层过滤,落在美莱娜的笔下,已演变成为赤裸裸的欲望。一个病人终于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感召力,点燃了房间。而另一个病人则在混乱中模仿故事中的情节,残忍地杀害了美莱娜。
    美莱娜死了,痛苦欲绝的艾比在科洛的挑唆下,相信美莱娜是死在萨德的笔下。他疯狂地质问萨德,并告诉萨德,美莱娜至死都保持处女之洁。望着崩溃的萨德,艾比明白,不可一世的萨德同样深爱着美莱娜。
    正直的艾比终于向邪恶的科洛低头了,为了永绝后患,他割去了萨德的舌头。
    次日清晨,他发现地牢的墙壁上用粪便写满了萨德不屈的信念。这种坚强执着的力量唤醒了艾比的良知,他扶起受尽凌辱的萨德,为他祈祷;而再也不能创作的萨德,吞下了艾比放在他唇间的十字架,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不久之后,科洛接管了精神病院。新的神父同样叫艾比,同样年轻俊美的脸庞,同样的纯真虔诚。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和他同名的年轻病人,整天歇斯底里地闹着要一只笔;他更不明白,为什么善良仁慈的科洛医生竟拒绝满足他这个小小的要求。
    影片结尾,美莱娜的母亲在换洗的床单中夹拿了一只鹅毛笔,告诉被禁锢的艾比,“把她的故事写下来”。艾比拿起笔来,一丝熟悉的邪恶划过他的眼眸,“这是神父艾比所写的故事,他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自由。但我要事先警告你,这个故事很血腥,人物堕落,主题一点也不健康,有胆你就看下去吧。”
    我们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新的轮回开始了……

    我没有刻意去了解萨德伯爵其人,不知道电影中的情节有多少真实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影片定然加杂了导演些许个人化的处理。在影片中,臭名昭著的色情小说家化身为一个才华横溢、优雅高贵的性感老头儿,无论是装束、谈吐还是行为,都充满了诗一般的贵族气质;当他赤裸裸地坐在空无一物的房间里时,我脑海里显现的竟然是“行为艺术”这个词。只是,一接触到创作,他就徒然颠狂起来。当别人指责他的作品有伤风化时,他反驳说“世界不是我创造的,我只是记录”。在那个窒息的时代,创作是他的存在方式,也是他的释放方式,释放他积压于体内的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戒条的反抗。所以,当他不能再创作时,他只能选择另一种存在和释放的方式----死亡。而真正为政府所恐慌的,恐怕也不是他书中的那些放荡和暴力,而是在他顽强、固执、坚定的信念下,那不可抗拒的感召力。
    我可以怀疑剧情,甚至可以怀疑确有萨德其人,但我不得不相信“信念”这东西。
    老戏骨杰弗里·拉什的表现自不必说,凯特·温斯莱特和杰昆·菲尼克斯也是如今好莱坞少见的极富古典气质的演员,前者姣美的脸庞有种独特的刚毅和叛逆,而后者剑眉星目间却写着份落没的优柔,他们仿佛就是为这部戏而生。影片中,艾比曾问美莱娜为什么要看萨德的东西,美莱娜黯然地告诉他:“只有在幻想中把自己带入他的角色,在现实中才能做好乖女孩”。所以,她沉迷于萨德的小说,却无法承受萨德的轻薄,因为饥渴的是她的灵魂,而不是肉体。而艾比同样执着于信仰,用爱心感化每一个病人,压抑自己的欲望,善良得让人心疼。但当他的信念一次次地被摧毁时,他的世界失衡了。割掉萨德的舌头时,他拒绝使用麻药,因为“既然是惩戒,用麻药就失去意义了”,而回到房间他却在痛苦中鞭笞自己。事后,他对科洛说:“我不是上帝派来以他的名义嗜血的第一人,但也不是最后一个。”所以,我们不能期待他最终真能延续萨德的生命,萨德的傲慢、自恋、狂妄、洒脱是与生俱来的,绝非是任何痛苦可以磨炼出的。毕竟,艾比在幡然醒悟后,还是要为萨德祷告,让萨德亲吻十字架;毕竟,在他的文章里还是有这样一句话,“若要寻找真理,必先认识罪恶”

    曾以一部《布拉格之恋》蛮声影坛的菲利浦·考夫曼在影片中传承了他一贯的精致唯美,大到景观服饰,小到装点摆设,无一不华美得令人心醉;演员更是个个俊美得不食人间烟火,连那位送书稿的骑士,都颇有几分伊桑·霍克的神韵。影片的色调呈强烈的绿色,之所以说强烈,是因为从始至终你都无法忽视这片绿,它不仅让影片有种浓郁的复古味道,更增添了一种性感的邪恶与诡异。唯一的缺憾是导演在处理大场面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片尾精神病院失火、美莱娜遇害的那场戏本应是影片的一个高潮,但导演在剪接上却有些保守,没能营造出强大的张力,让视觉效果和影片场景一样混乱,不得不让我有些泄气。
    我注意到一个小插曲,在美莱娜恳求萨德为她讲述最后一个故事时,萨德凝神聚气地对她说他会为她讲的,“but not here , not this time”(但不是在这里,不是现在)。不知这席话有没有让温斯莱特回忆起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个小帅哥,因为在冰冷的海水,他好像对同样由温斯莱特饰演的露丝也说过同样的话,“you will be die , but not here , not this time.”。不知这是导演的无心之举,还是灵光一显的搞怪之作,反正我是在这部悲情四溢的电影中没心没肺的笑了一次。

 6 ) 道德的混乱和优越感——《鹅毛笔》

“我希望从一部电影中获得与自身的道德感吻合的道德感”这句话是几年前我在洁尘的一本影评里看到的,是在说《鹅毛笔》,她带着这种希望在电影中找寻,结果当然很失望,因为这部电影的道德感混乱,导演把自己放在过高的位置上,嘲弄每一个人,连只出现一次的拿破仑也没放过。(准备登基的拿破仑高高坐在王座上,镜头自下而上穿过王座的两排椅腿之间,朝弄臣们看去,导演则高高在上的顺便嘲笑了一下新皇帝的两条耷拉着不着地,还不停晃动的小短腿,带着一种恶意的忍俊不禁。)洁尘还有一个喜欢用的词,大概是叫做“智力上的优越”。我昨天看完这个电影,返回头又找出这篇影评看,想要弥补一下当时因为没看过电影而对这篇文章的费解。结果却惊讶的发现,洁尘在谈论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
  很少见洁尘有这样言辞激烈的谈到一部作品,还是对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电影,带着被冒犯了的愤怒。比如“显得荒唐和疯狂,甚至令人愤怒。”“是对正统价值体系的一种抗议和反动。”“将邪恶正当化,将正义妖魔化。”
  就自己而言,我也认为在没有外界善意的引导并且缺乏必要的人生经验和是非观的时候独自看这样一部电影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刚看完的时候,我很恐惧。心里有一种天然的,又是我所惧怕的东西被勾引的抬头苏醒了。导演考夫曼先是讲述已经关在精神病院里的色情小说家萨德如何尽其所能地坚持写作,并让洗衣女美黛莲偷偷夹带出去发行。让我们看到这种疯狂的欲望是多么的顽强和聪明。然后又有美黛莲和年轻人们对小说的迷恋和实践来说明这种疯狂是多么容易的侵入和占领人心。最后连上帝最忠实的孩子神父艾比也无法面对自己的爱情和欲望,陷入对信仰的动摇和困惑中。他年轻俊朗、生机勃勃的脸上现出恐惧和深深的绝望。我们发现这种单纯的正义是多么的脆弱和不真实。人性中的兽性会抓住每一个机会挣脱出来,吞噬掉哪怕是最纯洁的人(在电影里,医生在修道院长大的美丽纯洁的新娘,当她那么简单的小脑袋接触了萨德的小说之后,竟勾引了年轻的建筑师,并且一起私奔了。但是由于医生的恶,这种人性中欲望的爆发被导演道德化、正义化了)。
  导演的用意里,最大的反派是拿破仑专制政府和为其代言的那个医生。最后被关进精神病院的前院长艾比说:我和魔鬼见过面,而且他还活着讲述这个故事。这个用意就凸现出来了。而且这个魔鬼无疑是个狠角色,他成功的战胜了捍卫信念(暂且不论这信念的道德观)的作家萨德,单纯正直又善良的神父艾比更是让他觉得可笑的紧。可是他恨得却是那个女洗衣工美黛莲,结尘说她意识混乱,我却觉得她清醒的很,她的清醒是一种体制外的清醒,非理性的,市井的,动物性的清醒,是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清醒,一种执著和把持奇怪的混合在一起,她懂得对欲望的需求和分寸,虽然对这种东西的放纵最后把她引向毁灭。当艾比最后对萨德说,她死后我们检查她的身体,她还是个处女。这种清醒就被验证了,同时被验证的是两个分别处在道德体系内外的男人对她的迷恋和爱。正是因为这种清醒,医生想要她死,医生最后任她毁灭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医生本身的恶,更可以看作是对这种清醒的惧怕和仇恨。
  萨德的软肋是他有一种太高强度的欲望(这种欲望不只是对性还有对于写作的倾诉的欲望,就像他自己说的,写作就像呼吸一样。)和这种欲望极度张扬所导致的疯狂、死亡和灾难。与之相比神父的死穴就是单纯了,那种因为没有面对过邪恶和诱惑而得以保存的单纯的正直。而美黛莲无疑是这里面最清醒的。在她被医生鞭笞后,神父心痛得说:早知道你迷恋情色小说,当初就不教你识字。她却回答:“阅读使我得到救赎,看过人间的光怪陆离,很难有什么使我有兴趣,我将自己带入他的故事,若不是那样,就不能做现实中的乖姑娘。”她了解欲望和兽性,但她为此找到了适当的出口。
  说到现在导演的道德上的混乱已经很明显了。这个“混乱”不同于洁尘所说的“邪恶”。导演确实受到了萨德的小说很深的影响,对萨德充满好感,认为萨德是捍卫思想自由的战士,最终被专制在肉体上加以消灭。但是导演也相信正义、善良以及纯洁。这些在电影里得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来,比如他最后安排美黛莲死于她自己释放出来的邪恶的欲望(美黛莲被受萨德小说影响的疯子虐杀了),萨德在听说美黛莲的死的时候终于表现出了一点产生于人性的悲哀和痛苦。比如对于神父和美黛莲的爱情的同情,最终用自己的方式使他们结合。还有对于医生这个彻底的伪君子和十足利己主义者的仇视和疯狂嘲笑。但是最后医生作为最终的胜利者和既得利益者把神父囚禁起来,就像当年囚禁萨德。这并不说明导演对于邪恶的迷恋和推崇。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悲剧式的结局,使得邪恶的面目暴露得更有力度。
  这部电影确实不在正统的道德观之内,但是如果就此认定导演“将邪恶正当化,将正义妖魔化。”也是欠妥当的。起码是带着道德上的优越感的。正统道德也并不能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也有它的虚假做作和脆弱的一面。被这种正统道德观所保护起来的纯洁的心灵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良,因为那些都是极易变质的。只有经历过邪恶和丑陋,还认为依然应该坚持站在正义善良这一边,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正义和善良。所以真正的圣人不是纯洁的小绵羊,而往往是伤痕累累的心灵。

 短评

无关情色,只是手法比较大胆罢了,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其实无关情色,整个片子似乎都是激情似火(如那场火戏一般)喷涌而出的创作和书写欲望,精彩绝伦。而书内容自不必多说,正如凯特当年的雪肌一般诱人⋯最后的结局有点刹不住尾似的太过戏剧,但真是很好看啊。杰弗里拉什演疯子确实自有一套,《闪亮风采》之后又一次癫狂出演

1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其实电影想表达的我能理解,但是可能我还是不太喜欢这类电影

16分钟前
  • 乔植
  • 还行

该片除了刻画萨德这位杰出的作家之外,同时也告诉告诉人们应当清楚的认识传统制度,客观的对待社会发展,否则就会让无知占据人的心灵。这也正是该片的现实意义所在。

17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女主很漂亮,有点看不懂

22分钟前
  • 未知未觉。
  • 推荐

杰弗里拉什饰演的萨德用红酒,用鲜血,甚至用大便书写,文字就是他的生命,即便他执笔写性书,拉什表演疯癫充满热情,当然杰昆菲尼克斯,迈克尔凯恩和凯特温斯莱特也贡献了很棒的表演,部分音乐很有feeling,性解放的主题,悲剧色彩,针砭人性的丑陋,尤以医生的假仁假义,利益至上为代表。

25分钟前
  • Thoreau
  • 还行

“自由就在墨水瓶的深处、在鹅毛笔的鼻尖。”这位才华横溢、藐视陈规的色情大文豪真的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才怪才,只是他生不逢时,毕生都在精神病院里和卫道士抗争。这么棒的电影真是相见恨晚!【翻了下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竟然是《跳出我天地》的小孩,可惜杰弗里·拉什的演技了

28分钟前
  • 阵雨
  • 力荐

知道你最恶心的秘密但却没有抛弃你而且依然爱你,是上帝么?

32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其实无关情色 讲的是创作激情好么?我笑拉什太癫狂 拉什笑我看不穿。。那股随口而出就是吧啦吧啦一段情色小说描写、却又正义凛然如同捍卫真理的癫狂劲 神了 稍有看《莫扎特》的感觉 这个故事以其执着和癫狂让人鼓掌 却又过于追求戏剧效果而显得刻意

35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然而,强大的国家机器还是将萨德送上了绞刑架。政府容忍不了他“伤风败俗”,但他的作品却流传了下来,开启了民众的思想

3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艺术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来表现

40分钟前
  • sunshinE。
  • 较差

我觉得还OK

45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还行

我宁愿做萨德 也不愿做耶稣的信徒 《尼采》

48分钟前
  • RIVERSDIARY
  • 推荐

别借用萨德的故事,兜售你的人文思想了

50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该片中萨德著作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反抗暴政,而且更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之书。首先是因为这种色情文学的真实性和亲切性,在此之前从没有书籍中出现如此赤裸裸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和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

55分钟前
  • o”mygod101
  • 推荐

在历史上的很多时期,尤其是西方,向往自由和性是连在一起的,弗洛伊德的逻辑是什么东西都是和性挂钩的,艺术家尤甚,以前我觉得他扯淡,现在想想……大概是真的

59分钟前
  • RD
  • 力荐

女主男二更像一对……

1小时前
  • 兮子镜
  • 推荐

神父,天呐,神父,神圣的敬畏的禁欲的,真是喷薄的情欲最合适的载体。对于这种题材的偏爱加上这个片子完美的选角和表演,使我完全为这个电影沦陷了。

1小时前
  • 衣冠冢
  • 力荐

被正统道德观所保护起来的“纯洁”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良,因为那些都是极易变质的。只有经历过邪恶和丑陋,还认为依然应该坚持站在正义善良这一边,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正义和善良。所以真正的圣人不是纯洁的小绵羊,而往往是伤痕累累的心灵。

1小时前
  • 冉笛
  • 还行

作为一部传记类的影片,影片比较真实的记述了两百年前的一段历史

1小时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