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存着不敢看这部电影,知道大部分这类影片的剧情走向和套路,早就知道自己会哭到心肝肺疼却还是义无反顾地看了。果然是长大了吧,看的时候在大人和孩子的角度中不断切换。爷爷拖着年迈的身躯挣钱养活他们但敌不过时间也无法弥补孩子们心中缺少的那一部分。看到德九德姬闹脾气乱说话时似乎看到当初可恨的自己,心想是不是孩子生下来天生就是会伤害人的,所以做父母就一定会受伤会被辜负。但当他们对爷爷笑,心疼爷爷,认认真真地说再也不离开了,说自己可以不要玩具不要猪排,说一家人不就是要在一起的话的时候,就算知道孩子只是在说出口的那一刻是认真的,转头就可能忘记了,但没关系,还是觉得真好。因为其实是爱着的啊,是能感受到的,只不过小时候不懂事会肆无忌惮,只不过在失去来临之前不会意识到那份爱,不会意识到那些人有多重要。爷爷因为无法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感到抱歉,感到无能为力,而孩子懂事后哀嚎着的悔痛他却无法听到了。
每一刻都值得认真对待,每一份温暖,每一个笑容和帮助都应该都应该被珍惜。
尽管是德九还是其他小朋友在幼年最需要的还是家人的关爱,哪怕物质条件再不好,但还是有彼此可以相互取暖,让我想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其实很不喜欢这个名称,觉得有标签化,本来他们内心没觉得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多么不正常,可能一个村子里面的小朋友都一样,爸妈出远门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他们,但是一标签化,任谁都会怀疑自己的现况,越发觉得自己就是留守儿童,所以父母在幼年时期给小朋友最好的就是陪伴,哪怕是每天10分钟的陪伴那对他们来说也是最幸福的时光,起码你们一起度过了那些时光。
这并不是一部靠悲情去赚取眼泪的电影。
顺才爷爷代表的是许许多多白发苍苍还要隔代抚养孙子孙女的老人家们。谁不想老了之后能颐养天年、儿孙绕膝,叛逆如Lukas在歌里面也唱到I hope my children come and visit once or twice a month。
老人有自己的无可奈何,老伴不在,儿子去世,儿媳被自己撵走,自己不劳动孙儿女就会跟着自己挨饿,所以即使古稀之年已过也还要去烤肉店刷盘子,然而,辛辛苦苦的钱还不够给孙子买已经承诺要买的玩具,这个社会变化的速度对老人家一点都不友好,所以老人家们才总会觉得跟不上社会的节奏。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德九闹着要玩具的时候像极了小时候自己的模样,除了想拍死那时不懂事的自己之外,更想对顺才爷爷说一句对不起,是我们不懂事了。那时,爷爷的心里应该不比孙子好过,有着男人的自尊心在折磨他,觉得是自己没本事没能力去兑现自己许下的承诺;有着对德九德姬的亏欠,是自己把他们的妈妈撵走,以为靠自己就可以把他们照顾好,但发现连个玩具都不能满足他。德姬偷吃墙面被送到医院时,爷爷一句有爷爷不够吗,既是问医生,也是对自己的质疑。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部电影就是一个故事,因剧情环节需要所以设置了这些人物跟背景。但对于已经有所失去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去珍惜当下拥有,如果有一天一定会失去,也要努力去减少遗憾。失去的,忘不了的,就请永远地记住。
什么是感到最无力的时候。
年老丧子,又因为误会,把儿媳妇赶走,独自一个人靠打零工养活着孙子孙女。
刷着烤肉盘子,肩膀疼的时候;
赚到一大笔钱,但还是无法给孙子买喜欢的玩具的时候;
看着孙女明显语言发育迟缓的时候;
要把孙子孙女送走,面对孙子的质问,无法回答的时候;
就是感到最无力的时候吧!
虽然没有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但是,却依然很努力啊,三百韩元的盘子刷,六百韩元的盘子刷,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带孩子们去买了好看的鞋子,准备了学习用品,还有好吃的炸酱面。一切做到安心,最后把孩子们送到车里,为他们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这就是最后能做的啊。
语言发育迟缓的孙女,喊着爷爷,回到家,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痕迹,安心也变得不安心,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那么轻易地就把整个人吞噬掉。
世界上,最痛苦的,就是离别,最最痛苦的,就是无法再相见的离别,最最最痛苦的,是明知道无法相见了,却依然还要离别的离别。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恐惧长大。开始抵触每年的生日。我以为这是对年龄的恐惧,但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是对离别的恐惧。长大,就意味着告别,意味着失去,意味着你不得不要跟过去的所有,慢慢地说再见,直到有一天,你也成了老人,再笑着对下一代的人说再见,摸着他们稚嫩的脸,轻轻地拂去他们的泪水,然后说一句,哭什么呀,这就是人生呀!
什么时候是感到最无力的时候——
大概,人在天命面前,就是这样吧。
在罗文姬前辈凭借《我能说》拿下青龙奖、百想影后等荣誉时,再看李顺载老爷子的《德求》,有一种错觉,《搞笑一家人》里的老两口走出了医院小楼,生机勃勃地竞相焕发第二春。
有时忍不住赞叹韩国电影业为老演员留出的耕耘空间,纵然有很不小的票房风险,但他们依然制造出了一部又一部让前辈们担当主演的片子,《我爱你》《诗》、《长寿商会》、《母亲》、《地狱奶奶》、《奶奶一年级》、《奶奶强盗团》、《酒神小姐》等等,以及上面提到的《我能说》《德求》……韩式老人派电影四处开花。▼
单说《德求》。从剧情来看,本片的主人公并不完全是小孙子“德求”,还有爷爷,即李顺载,是他在家庭变故以及自身健康的双重打击下,承担起辛苦劳作养家糊口的重任;也是这个角色,串起全片上下的诸多情绪点。
还原到剧本中,《德求》全片的情绪点着笔可算密集,孙子被指偷窃、将孩子送给寄养人家、得知儿媳妇卷款真相、病发住院、儿媳妇归来……「爷爷」拖着病躯游走在村邻、饭馆、学校甚至异国他乡,梳理着未尽的生事,表面上掀起的波澜并不大,但内心柔软者,可能已被点点触动。
插一句:德求妈妈是印尼人这个剧情点对于韩国观众来说毫无理解障碍,韩国乡村的东南亚外籍新娘问题很常见,如同咱国屡见不鲜的越南新娘。干嘛找外国媳妇=何不食肉糜?
除剧情推动外,爷爷身上的属性也很明显:文盲——纵然韩文已经非常简单,但乡间仍存在着不少目不识丁的老人;正统——念念传承着自己的族裔来处,乃至孙子名字的含义;古板——宁可给孩子买零食也不买玩具……这些属性,既鲜明了人物,也应该能让不少观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如果说大制作电影是鱼翅山珍,《德求》这样的片子则如清汤米饭家常菜,摆在被华彩轰炸过的眼前,貌不惊人地和你对视,不卑不亢地轻抚着味蕾,给你一份被絮叨后的小满足,就像你可能不会为李顺载老爷子疯狂打Call,但看到他就会油然而生的一种踏实。
相对对于「德求」这个直白的角色片名,英文片名「Stand By Me」更为点题——总有一种身边的陪伴让人念念不忘,片中的德求和德姬,片外的你,故事不同,爷爷不同,但那份横跨代际和时间的陪伴,是否还记在你的心头?
片尾的彩蛋是一张张飞出的真实爷孙(女)合影照片,大概是这个片子在剧情之外,想唤醒观众的吧。
✎文︱韩影书 ©原创︱著作权所有
这部电影整体上看来还是不错的,平淡的叙事中流露真挚的亲情,煽情的台词直接让人泪目。 故事虽然没有深度,但表达的主旨足以引起众人的共鸣。虽然我们已经熟悉了这种公式化的韩影套路,却依然次次被戳中泪点。 也许是因为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真诚的情感,这部电影才能如此动人。
大概每个人的记忆中 都有这样一个老人, 他们的脾气可能有些倔, 没有文化又不讲道理。 总是穿着破了洞的鞋, 却依然惦记着给你买好吃。 每次见到你时, 他总会从兜里掏出一把糖, 或者让你爬上那弯曲的后背, 用最简单、最质朴的方式, 向你表达他最无私的疼爱!
爷爷打电话给朋友叫帮手的的时候报的都是“德求”的名字,为了都是自己如果死了别人还能记住“德求”。
可能是泪点比较低,一个大男人也可以哭成泪人。故事简单,感情也并非特别的充沛。但是心里刻画感觉还是可以的,尤其感动于老爷子那个心里,应该是特别的不容易,但又无可奈何。并非完美的片子,但却完美的诠释了最简单的那个状态。补充一下,看结尾好像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暂时没搜到相关信息。
开篇当总统,练习演讲,技能用来找妈妈。打脚后杜,不能过分忍着委屈,大声疾呼找妈妈。学会订书钉,用来补袜子。多处呼应,十分温情,小演员未来可期。
爷爷演技真的超好
癌症老人
小男孩演技棒棒的!这种类型的电影只要能让观众留下眼泪,在我看来就是成功的。
演的是真不错,就是感觉爷爷太老,有点象太爷爷。看到张光爷爷,总是恍惚,怕他欺负小朋友,尤其还拿出根小棍。
郑智薰明日之星。
李顺载爷爷的作品看一部少一部,想想就难过
他希望德九能快快长大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希望德姬能能像个公主一样成长,他还希望自己能有多一点的时间。我们总是有很多愿望却没了机会,爷爷化身为黄蝴蝶连起了孩子和母亲,自己却再次飞向了那年冬日的初雪。P.S.张光老师演什么都能让我想到《熔炉》里厕所上面的那张脸。
顺载爷爷眼泪收割,小演员未来可期
韩国乡村故事,祖孙之间情感。从影片最后的照片来看,应该是真实改编的故事。从影片题材来看,韩国电影中元素越来越丰富,此片涉及跨国婚姻与外劳的问题。一个正常而发达社会中,关注这样的问题也属必然吧。电影中兄妹俩角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被一个爱他们的家庭所收养,也许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更有好处吧。
跨国婚姻、窘困家境、父死母奔、祖孙相依、命不久矣、万里托孤。。。电影集各种催泪弹情节于一体,明明是套路集锦却又记记直击人心。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有人就有家,一夜长大。细腻自然骗眼泪,偏偏套路得人心,一老一少飙演技简直无敌了。
严厉与慈爱并存的爷爷诠释到位,两人相互牵引、相互影响,最动人的祖孙之情
只有不放弃梦想,才是我们要走的路,才是我们的活路,攥紧双拳有力地呐喊……
观众:老套路了导演:就知道你们要说我套路老,没事,我让你们一边哭一边说
哇,很催泪的呀,不能晚上看,否则根本就睡不下去,爷孙俩之间的感情戏,细腻自然,两个小演员演的都很棒
韩国这部电影真心不错,文艺起来又暖心,剧情字字入心啊,主人公演绎的每一个动作都扣人心弦。看后令人沉默
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就是一个即将离开人世的爷爷希望能为孙子孙女找到一个好的归宿的故事,这种朴实无华的电影,反而看得人心里酸酸的。老爷爷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有种想要哭鼻子的感觉,能看到李顺载老爷爷的作品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了,两个小演员很棒,妈妈的故事其实也挺催泪的。
看到【德九】两个字,我心里默默的念了一遍三三得九。好了,言归正题,又是典型韩式催泪家庭题材剧情片,父母双亡的两个孩子,被努力打工的爷爷抚养,但年事已高的爷爷却不能陪伴他们长大成人...两个小朋友的演技真的很不错,丝毫不做作,是不是从小要经历些事情才能变得更懂事,但懂事的代价也太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