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女朋友

正片

主演:林青霞,秦祥林,萧芳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 / 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74

 剧照

女朋友 剧照 NO.1女朋友 剧照 NO.2女朋友 剧照 NO.3女朋友 剧照 NO.4女朋友 剧照 NO.5女朋友 剧照 NO.6女朋友 剧照 NO.13女朋友 剧照 NO.14女朋友 剧照 NO.15女朋友 剧照 NO.16女朋友 剧照 NO.17女朋友 剧照 NO.18女朋友 剧照 NO.19女朋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女朋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高凌风(秦祥林 饰)是一名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一天,他邂逅了美丽温柔的夏小蝉(林青霞 饰),从未知晓爱情是何种滋味的他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坠入了情网。很快,高凌风就发现,夏小蝉的追求着不止自己一个,还有何怀祖(石峰 饰)。何怀祖同样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为了虏获夏小蝉的芳心,高凌风在方方面面都要同何怀祖争个高下,但总是落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X星来客鲁肯伯爵之谜SPEC塞上风云记惊弓之鸟无序之主2023五湖四海大侦探波洛第九季体热1981国语利特斯微交少女末栈之黑水十年阳光十年华大铸剑师灯火阑珊冰下的鱼这个漫画很厉害!异世浮生1990隐世狼女第三季与塔克共度的圣诞节墙纸与胶水人类之巅3纯情少爷爱上我大群 第三季大蛇再袭滑板女孩希望的另一面

 长篇影评

 1 ) “虽然我不是主打歌,但是我是B面第一首啊”

每个人的青春年代都有这样那样的情结,所以才会在看到电影里的主人公们为自己的命运而纠结的时候产生共鸣。这部电影讲述的却不仅仅是爱情和友情的故事,我觉得,更像是在讲述人性。
1)电影中阿仁在问阿良他和美宝是什么关系时,阿良说“她本来就不是我女朋友啊”,然后他低下头笑了。那时候的他会笑大概是他觉得阿仁会问他是证明阿仁是在乎自己的吧?只是他没有想到最后是阿仁和美宝在一起,自己成为了一个融不进去的人。
2)阿仁对美宝说“虽然我不是主打歌,但是我是B面第一首啊”,多么任性却又自信的话语。他抱着美宝说“我想这样抱着你好久好久好久”,最后这句话成为了美宝的魔咒,因为这句话,美宝这样一个男孩子气的女生蜕变成一个小女人,为他调到台北,为他帮他的妻子买包包,为他做了情妇也不在意,为了他吃了很多很多的“苦瓜”。如果说一开始美宝喜欢的是阿良对她的照顾,那么从那个拥抱开始,她就跳进了一个名为“爱”的沼泽。
3)那天晚上,阿良逃出狂欢的party现场,美宝陪他坐在游泳池旁,当阿良问她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在那里住下去的时候,美宝不说话,然后开始歇斯底里地大哭。因为她知道,她怎么能不知道呢,从她从阿良的床下翻出那双鞋子她就知道了,所以她才会追问阿仁喜欢蓝色还是红色,所以她才会在那个晚上表现得如此的“好色”。阿良在美宝的手上写下“仁”,表示他喜欢的是阿仁没有错,也意为着他准备要离开这三个人的生活,他要把阿仁交给美宝。美宝甩开阿良的手又在阿良的手上写下“美”字,我想这又是美宝的任性,她用一个字告诉阿良“不要喜欢阿仁,喜欢我,把我放在手心里。也许这样,你才不会这么受伤。”
4)5年后,曾经高喊自由和民主的阿仁做了驸马爷,唯唯诺诺地讨好着自己的岳父;总是害怕别人看透自己只想做一个平庸的人的阿良离开了往日好友的生活圈,有了一个同性伴侣,即使那个男人有老婆和女儿;一直在渴求爱却又得不到爱的美宝做了阿仁的情妇,有了身孕,也有了肿瘤。你看,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锋利的匕首,它往每个人身上都划上新鲜又深刻的伤口,它逼我们每个人审视自己,审视身边的人,最后发现自己里外不是人。
5)后来美宝和阿良又回去那个游泳池戏了一回水,曾经两个人在那个泳池里一起练游泳,后来水池的水干了,两个人也再回不去了。他们躺在泳池里,阿良想起了很多年前在男更衣室他和美宝的秘密角落里美宝给他的那封信,一封空白的信,可是他看到笑了,又看到哭了,那是美宝惯有的小把戏,她那点小聪明总是让天下大乱,可是那也是她无声的告别,“我曾喜欢你,想依靠你,可是现在,再见。”
 6)电影的最后,阿良和美宝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一起去买美宝爱的玉兰花,看两个小女孩闻着美宝爱闻的樟树叶,一起在车站等车,听歌,嬉戏,这是人生这一出苦情戏里最温情的片段。
****讲点电影情节之外的东西,张书豪实在是演得太好了!!!是这一部电影里的点睛之笔!!!!在结婚趴时的表现实在是有够贱,对阿仁说“看你现在过得这么不好我也就放心了”时(虽然是很老的梗)很想拍手叫好。桂纶镁和张孝全的演技实在是太赞,他们两个一哭我就开始狂飙泪,相比之下凤小岳就要逊色好多。为什么张孝全整天演gay呢,他应该演到都快变弯了吧哈哈哈哈=。=整部电影的故事其实和盛夏光年有点相似,也是两男一女的纠缠,不过相比下之下《女朋友(圆圈)男朋友》就显得有深度些,因为里面加入了不少时代元素类似于学=运啊、同志婚礼啊,而《盛》更流于在意识层面上。
*********好久没有写影评,好累=。=

 2 ) 我曾经也很快乐的。

那一年,我曾经以为自己会很快乐。

那时候也是有喜欢的女孩的,曾也觉得会一直保护她。也是有喜欢的男孩,会帮他抄作业,会帮他买唱片。女孩是有些结巴的桂纶镁,男孩是黑黑瘦瘦的凤小岳。当然,我不是张孝全。

我没有一直陪在他们身边。男孩时不时会找我喝杯酒,女孩今年要结婚我也许参加不了。时间过得如此之快,青春被抛得干干净净,我们都陷入苦海。男孩说我们的女孩要结婚了,有些伤心。她即将有家,而我们还在奔忙。我说,也许你也会有家,但是我不太可能有了。

我的男朋友,是当地人,总是被迫在我和家人中选择,过去我很任性,被分手冷战过一次就学乖了。我记得和好后他花了一个周末陪我,他知道我要去北京,尽可能对我好。不过我开始隐藏自己的性子,有时缓不过气,借口去外面抽烟透风,我正在努力变成贴心的不招人烦不求未来的好男友。我正在努力成为有条理守时又低调的好员工。有时候我忘了自己热爱的是什么,酒过三巡,跳着凤小岳对桂纶镁跳的舞。

那些笨拙却深刻的片段会记得,就好像在厦门最后的男友振海会用他不着调的声音唱,「你让我好神气,就算钻石永远买不起,我不需要Tiffany...」

有时候又想到离开厦门前Cotton对着我哭,也许那一刻她不只是舍不得我,而是心疼这个她认为弟弟一样的人要开始他不幸福的生活。去一座不幸福的城市,扛很重的衣服拍片,用半吊子的英文努力在公司生存,和人陪笑喝酒,在夜店找不到个搭讪的人。

过去的他,没有被拒绝,总是在挑剔,恰北北,横冲直撞,任性,骄傲,认为自己有才华得不得了好看得不得了。这个晚上,成年后的他发现,那些快乐的来源被狠狠啃噬,磨光,消耗殆尽。你很努力,却总是自找苦吃。

不幸福的他这一夜看这三个不幸福的人做戏,心里充满对生活的悲叹,怀念总是在选择的生活,怀念热血,怀念骄傲,怀念不完美的自己,女朋友,男朋友,都是屁。

 3 ) 林美宝陈忠良和王心仁

林美宝拿剃刀剃头发的那一刻,真是,帅呆了。


定义:这是一部台湾电影,又是两男一女,又是同性恋情。
让我想起那部最初为之一振的盛夏光年。不一样的是,这一部跨越的年代,除了青春,还多了生活的味道。

林美宝,陈忠良,王心仁。一个最自由豪迈但内心最柔弱,一个安静压抑的永远在旁边体贴着人,还有一个天真的阳光的惹人疼的孩子,被另两个人从开始宠到最后。

去当兵的被退学的最终不是王心仁,而是陈忠良。
陈忠良在当兵时认识的那个男人,脸上身上也都是王心仁的味道。

林美宝爱的却不是王心仁,她的所有作为都是由于那不愿被抛弃的心意。她希望有一个人能一直抱着她,很久很久。渴望被爱。
但是她的妈妈首先走了,她奋力踩摩托的油门,哭了。
陈忠良在她的手上写下“仁”,陈忠良走了,她哭了。
那个她甚至不记得他喜欢什么颜色的王心仁劈腿的时候,她也一样哭了。
失去很容易,甚至生命都好脆弱。

陈忠良呢,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一直与自己的性取向作斗争的隐忍角色。而张书豪演的娘娘腔,就同性恋得明目张胆。所以陈忠良的痛苦,不是对自己的认同,而是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最伤他的话是,”友谊长存“。

而王心仁是没有伤痛的,他很自由。
自由地劈林美宝的腿,自由地与李美宝偷情,自由地说好要一起离开台湾开始新生活却还是忍不住接了孩子的电话。
当初是他最澎湃,最阳光动人,牵引了陈忠良,带上了林美宝。
后来也是他最迷失了自由,被院长和孩子的电话牵着走,对着美宝却又全是无辜。

自讨苦吃,陈忠良给了自己这样的结论。

他放下了情色之爱,回到了与林美宝的友谊之爱里。
林美宝最后也放下了"追爱",决定"去爱",将生命留给她的两个孩子。
一样喜欢白兰花,一样潇洒叛逆的,两个精灵。

 4 ) 自由这种东西,如果你自己都不给自己,那么是没有谁可以给你的。

《女朋友 男朋友》,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情节,他爱她,她爱另一个他,而另一个他爱他。置身于时代洪流, 纠缠的三角爱恋。

一. 青春

“青春这件事,无论何时,回头想起来,都像是嗑药般的恍惚感,一种软软的躺在阳光下,像块七彩的果冻,甜腻晃悠。晒着阳光,皮肤温温热热,又带着一点瘙痒感。大把大把的时光,怎么都用不完。”

 美宝,将军的女儿,在有别于其他眷村竹篱笆小屋的大宅院和让人艳羡的小花园中长大,有一个可以吃到美军福利社卖的冰激凌的幸福童年,但这一切都在她的爸爸被认为是“资匪”时戛然而止。于是,美宝的妈妈忙于生计,将她寄养在阿良家里。阿良的父亲是迁台的老兵,自认挫败,母亲是本省人。

美宝古灵精怪,直来直去,像个男孩,却唯独对阿良不同,她会在更衣室的“老地方”留给他零食或纸条;阿良木讷老实,却是最懂美宝的人。他知道美宝身体上的痛,会在美宝痛的时候递上樟树叶,按下虎口;他也知道美宝心里的痛,会陪着美宝在母亲表演的舞台对面摆摊卖书,代替她伸手要钱,把自己的零用钱偷偷夹进信封。他们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男女朋友。

不知不觉的,他们当中出现了阿仁。阿仁的家世有别于他们,父亲是大老板,母亲是外国人。在阿良的眼中,阿仁是处于不同阶级的人,这自然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品味。在其他人还在担心大学能不能考上的问题的时候,阿仁关心的却是大学自主不自主,还有政府解严、万年国代这些阿良无法理解的话题。他是校刊社社长,有一副像大人那样难以看透的模样和反叛的个性,吸引了一大片的追随者,这其中也包括阿良。

在这个有强大吸引力的“公子哥”面前,唯一和他说不的就是美宝。阿仁喜欢美宝,因为在校刊写藏头诗被学校老师强行剃头,他在美宝面前委屈的哭,却只有敢言敢行的美宝能够立刻让他平复。他知道美宝喜欢阿良,却在美宝质问他阿良近期生活的时候说“现在换我做你男朋友了”。

“一个人跳舞叫做造反,全校人一起跳舞叫做民意。”他们联合炸掉学校司令台的那天,刊登泳队裸奔照片的校刊发行,一向怯懦的阿良为了表明自己和阿仁是一队的立场参加了计划,美宝完成任务后,在跑向和其他人集合的路上摔倒,阿仁又一次向她表白:“虽然我不是主打歌,但我是B面第一首。” 他把那个时候束缚美宝自由的公章交到美宝手中,他随着背景音乐《河堤上的傻瓜》在美宝面前起舞,这个被母亲遗弃被心爱的人疏远的女孩被他逗笑,之后泪流满面的抱住眼前的阿仁。

二. 抗争

“青春是一切的遁词,一切的借口,像是个骂人的脏字。”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柏林墙的倒塌,和苏联的解体,台湾和世界一样经历变革,政府解严,解除报禁党禁,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但根源化的问题却欲盖弥彰,这一代的台湾年轻人蓄势待发。1990年的野百合运动,台湾的大学生在自由广场抗议。对于阿良,他认为自己终于借此机会和这个世界发生了关系,同时他可以坐在人群中,和其他人一样,对演讲台上慷慨激昂的阿仁投以欣赏的目光,无需任何掩饰。得知警察镇压消息的美宝,企图借酒带他们离场。而最终,她却看到阿仁的背叛,伤心离开。三人的关系在此时更加微妙。

阿仁被学校勒退,阿良压抑许久的情感,在此关头瞬间决堤。当他抱着阿仁说“你要打的话就打我”的时候,阿仁或许闻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在游戏中被惩罚亲吻阿良后附了一句意味深长的“友谊长存”。

美宝不愿承认自己在看到阿良送给阿仁球鞋时的错觉,却从阿良写在她手上的“仁”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美宝借此告诉阿良自己的心意,之后选择将阿仁推向门口那个守候他的千金。

三. 重逢

“原来我们都变了,变得不轻易笑了。不再为自由活着,却被生活捆绑着,拥有太多却不懂深刻。”

多年后,美宝在许神龙的婚礼上与阿良通话,二人的寒暄缘自于多年来的隔阂和疏离,在最后,美宝终于忍不住对他说:“阿良,我很想你。”

“我们说的改天,应该不是一般人的改天吧。”

终于三人不期而遇,在日式餐厅重聚。面对美宝故作炫耀的幸福,阿良嗤之以鼻的说“干你娘敬吃苦的人。” 他再清楚不过美宝强烈的自尊心和她逞强的能力。借着微醺,三人唱起了《河堤上的傻瓜》,阿良抱着阿仁跳舞,一旁的美宝痴痴的看着他们,那一刻,她脑子浮现出了他们高中时的模样,三个人好朋友,各自骑着机车,到后来,依旧是他们三个人,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坐在了她男朋友阿仁的机车后座。

一通电话将他们三人从过去抽离到现实,面对和岳父唯唯诺诺通话的阿仁和美宝对阿仁一再的挑逗,阿良感觉到的是美宝正在他的面前将自己一层层剥落,淋漓尽致,这个过程让他感觉到了痛。他走过去阻止美宝,却被她狠狠的扇了三个耳光,他大声斥责美宝和那个当年口口声声“自由民主”如今却温驯屈服的阿仁。

阿良意识到自己和美宝是如此相像,他们对待爱情时的卑微,他们通过让对方因为痛苦而记得自己,他们在这种痛苦中感受到爱,甚至包括他们想得而不可得,虚张声势的示威方式--美宝通过自己的关系让阿仁的老婆得到铂金包,阿良不断玩着隐藏爱人的结婚戒指的游戏,这样的示威如此可悲。

同样的,阿良在美宝的面前将自己一层层剥落,“每个人都有他的苦处,而事实上,我们都是在自讨苦吃”。他在美宝面前和自己的爱人分手,当爱人究其原因时,他说:“我照到了一面镜子,发现自己里外不是人”。他从美宝身上看到了自己,他对美宝说,我躲躲藏藏这么久,你不需要像我一样。

美宝抚着他的胸膛说,她和阿仁快要有个家了。

但是,在她和阿仁一起在机场要离开台湾的时候,她却放手了。在手术台上闭上眼的那一瞬间,她的脑中出现了阿良。此时,于她而言,阿良是她的家人,她最后的依靠。

这部电影当中,贯穿始终的是游泳池,最精彩的几个镜头也都是在游泳池拍摄。高中时,美宝、阿良和阿仁三人从石头上跳下,美宝在水中扶着阿良的肩膀的那刻,充斥着青春的味道;大学时,美宝和阿良坐在游泳池边解开心结,美宝崩溃大喊,情绪感染了和桂纶镁对戏的张孝全,使他在导演已经喊停的情况下也失声痛哭;阿良在美宝离开后一个人坐在游泳池边许久,后跳进游泳池,镜头随着他在水中拍摄,镜头再次从游泳池升上来已到了七年后许神龙的婚礼,简洁的时空转换却不失美感。

最后,在仅剩一点点水的游泳池里,美宝和阿良忘我嬉耍,配上了罗大佑的歌声,“谁能给我更温暖的阳光,谁能给我更温暖的梦想;谁能在最后终于还是原谅我,还安慰我那创痛的胸膛”。那段镜头近乎悲壮。如果说青春是流淌的河,那么此时,他们的河早已快干涸。导演此段的安排别有用心,当青春干掉,美宝和阿良费尽力量,这就像跟生命拼搏的一种象征。

这其中,再次出现了美宝和阿仁在一起之后的隔天在老地方给阿良留信的镜头。与之前叙事中看到空白信的阿良发笑的镜头呼应,他或许以为是美宝的恶作剧,或许是出于无奈的笑。但在这个镜头之后,却是阿良失声痛哭。电影的最后,两人在游泳池拥抱的镜头定格,定格在那封空白的信的中央,又好像在暗示原著小说中信的内容,信里写道:

“如果到了三十岁,我们都还没有对象的话,我们到时候,一定要在一起。永远的朋友,美宝。”

四. 家

出于片长的考量,电影并未能够把原著小说一一呈现。

后来的美宝,已经不必为了生存烦恼。原著剧本中,美宝现实。从底层销售做起,换过多份工作,富裕之后投资失败,但并没有一蹶不振,阿良眼中的美宝,生活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向前。美宝后来进入股市,受益于阿仁岳父的内线消息。这些年的经历让她不得不信奉的一条原则是“这世上是一物换一物”。 她的梦想很简单,也很困难,只是想要有个家而已。为此,她愿意为她的肉体、心灵、理智都可以标上一个价码流通,去交换她的那个梦想。

但当梦想就要实现的时候,在机场阿仁讲的故事,唱的儿歌,提醒她,这个梦想不仅仅是她身上的一切,还要以阿仁的小孩的人生作为代价。她不是用仅有的一切去换,而是去偷,从阿仁的小孩身上去偷。她看透了,也心软了。所以,她放手了。

当美宝找阿良商量如何在不断恶化的肿瘤和日渐成型的孩子中抉择的时候,阿良知道,他并不能左右她的决定,她只是要找一个人说出她的决定,好似她能从中得到力量一般。他一定知道,美宝要把孩子留下来,如果说所有的人,所有的关系都有离开消逝的那一天,那么孩子,就是她跟阿仁永远夺不走的关系。美宝过去以为要的是两个人真实的在一起,她现在醒悟,她要的只是和这个世界的一个关系,一个不会崩解改变的关系,有了这个关系,她的存在才有意义。

孩子出生后,护士将孩子抱到阿良面前,阿良在婴儿房的门口失声痛哭,那一刻他的感觉就好像一切的苦难都结束了。阿良在那一刻读懂了美宝的心情,“生命太苦了,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希望的时刻,只要有这样的时刻,所有的痛苦都能翻转。” 他知道,美宝搏的就是这个时刻。

他们幸福的在一起生活了两年之后,美宝病情恶化。当美宝痛不欲生的时候,他还是会按下虎口,轻轻按揉,美宝为了不让她看到她的眼泪便转过身去。他陪美宝走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亲历了她像床前每天更新的玉兰花一般的衰败,他背着她,手里握着枯黄的玉兰花,忍不住哭出声。

影片采取倒叙的方式,美宝和阿仁的孩子小云和小树在学校里抗议,将视频发至网络引发社会关注,学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问及了他们这个特殊的家庭。面对学校的压力,阿良并没有苛责这两个由他抚养长大的孩子,因为很多个瞬间,他仿佛从她们身上看到了当年的美宝和阿仁的影子。

原著小说中,小云和小树的抗议事件发生后,阿良带着两个孩子和阿仁见面。他们谈到孩子,继而谈到美宝,阿仁因此得知两个孩子的身世,而同时,阿良也真正第一次读懂了面前坐着的这个曾让他迷恋的人。他看到阿仁本质其实是个赌徒,他也因而明白,年少时我们所爱的那个人,其实都是我们的反面。青春期的我们太痛恨自己的残缺,以至于爱上那个跟我们相反的人,他们拥有我们没有的能力,他们像是一道虚幻的强风,我们好像只要捉着那道风,便能乘风飞翔。

而此时,当他看到这个曾经在台上慷慨激昂的阿仁如今变成了他年轻时最反对的模样时,他也明白,阿仁不会比他更爱这两个孩子,因为他的世界中只有他自己。

原著中的阿良经常做同样的恶梦,这个梦永远止于美宝和阿仁一同离开,留下他独自一人。他厌恶这种方式,认为自己总是被抛下的那一个,从美宝和阿仁瞒着他串通制造“裸奔事件”,到大学里像一个局外人看他们两个生活,再到后来他淡出过去的圈子回头发现美宝和阿仁始终没有离开彼此。现在,小云托着下巴的样子像极了美宝,小云和小树有和阿仁一样浓的眉毛,两姐妹在学校带头抗议,阿良才逐渐明白,自己过去的这些年,和人世拼搏,用痛苦去反证幸福的存在,而所谓的幸福竟微小的不过就是这样看着两个女儿说傻话的样子。

他再也不会被抛下,而是和美宝,阿仁,以另外的方式,永远的在一起。

五. 音乐

除却电影中一些动人的细节,电影的配乐也别具匠心。连马世芳都亲自作文,赞叹“杨雅喆,算你厉害!”

全校一起跳舞的时候,背景音乐是《河堤上的傻瓜》,“我在长堤上等着你,天空正好飘着毛毛雨,我想回家拿把雨伞,又怕你找不到我,这样的小雨虽然清凉,我却不愿你淋湿头发。” 伴歌起舞的阿仁对美宝说,我虽然不是主打歌,但我是B面第一首。众所周知,这首歌正是当年《就在今夜》专辑的B面第一首。后来三人重聚,他们在这首歌中回到高中时期,在阿仁要接岳父的电话乞求安静的时候,美宝高声唱道:“我在长堤上等着你。”

野百合运动时,美宝回到广场上响起的音乐正是当时台湾的禁歌,李双泽谱曲胡德夫演唱的《美丽岛》。但这部电影中没有采用原唱,而是采取另一种合唱的方式演绎,恰到好处。

片尾美宝和阿良在游泳池的那段镜头,罗大佑的《家》作为背景音乐,完美精准的诠释了美宝和阿良的感情和归宿。

此外还有黄韵玲和钟兴民亲自操刀制作的歌曲。主题曲回归电影主题:“原来我们都变了,变得不轻易笑了。不再为自由活着,却被生活捆绑着,拥有太多却不懂深刻。”

六. 自由

最后,回归电影的落脚点--自由。

电影中的主角都在追求和探寻自由的意义。“自由”成为了这部影片中被提及最频繁的词语。

高中时,阿仁向美宝表白时说:“跟我在一起的话就有请不完的公假,我们就都自由了。”他把那时束缚美宝自由的公章交到美宝手中。三人自始对自由的解读不同。阿仁看来,那时的美宝和阿良对自由的解读仅止于此,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东西。造成这种误读的根源在于“阶级”。阿仁理解的自由是要依靠冲撞体制去争取,而美宝的不自由来源于她的母亲。她在母亲工作地方的对面摆摊,更像是在和母亲对峙。美宝借由这种方式提醒刺痛母亲,而母亲却以不自爱的方式予以还击。阿良知道,这是美宝爱的方式,而美宝妈妈堕落的行为其实是在求救,她们靠着互相伤害对方,知道对方也会痛,也会难过这件事,才能确定彼此是亲人。美宝那时的自由取决于经济独立。她当然无法恨自己的母亲,她的不自由在自己因软弱而伸手去乞讨的那个时刻得到印证,她尽量不让自己流露出那种乞讨的眼神,而是借由阿良去做这件事,因为她知道一旦有了那个眼神,人就注定可悲了。

她这样的不自由一直延续,因此她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直接工作。她常对阿良说,有了钱就自由了。而那时的阿良,游走于另一个和欲望抗争的世界,他所认为的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自知下贱的事,还是忍不住往下贱的路上走。就像他在广场上“猎艳”,试图和便衣警察发生关系,却被对方攻击踩在脚下。阿仁在返回广场前对睡在身边的美宝说:“不要怕,你先睡,睡一觉起来台湾就不一样了。”那时的他还像少年时那样,怀抱自由理想,认为个人的自由无法置于社会解放之外的,只有社会自由了,个人才有自由的可能。他认为台湾就要不一样了,社会变革近在眼前,只身投入运动。

而最后,讽刺的是,原本作为领路人的阿仁,自己却迷了路。当年口口声声满腹热情高喊的自由,变成了一个口号。阿仁娶了行政院长的女儿,成为了十年前自己最抵抗的人,如今再去看那些在他当年聚集的地方抗议的大学生,心存异样,那些热血、诉求,昔日被他视为荣耀的资本,如今看来却更像是年轻人们自以为是的正义。他的不自由来源于家庭的枷锁,和美宝在机场准备私奔的那天,他对美宝说:“离开台湾,我们就自由了。”紧接着,他的电话响起,起初被挂断。不久之后,美宝看到阿仁一如往常的在电话里哄小孩。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不再为自由活着,却被生活捆绑着。” 美宝意识到,即使他们离开也无法真正获得自由,眼前的这个男人受制于家庭,她也无法从中真正获得自由,所以,美宝放手了,决绝的像那个曾经和她一样躲躲藏藏生活的阿良一样。

被生活捆绑的人渴望从别人身上获得自由,在最后终于明白了,自由这种东西,如果你自己都不给自己,那么是没有谁可以给你的。

七.

这些年里,台湾的青春电影不再止于流派,拘泥于一成不变的青春元素:暗恋、反叛、校园友谊、同性爱等。反而出现了致力于挖掘深层定义的趋势。《女朋友 男朋友》就是一个对于探寻“自由”定义的尝试,它着力诠释被时代夹着的小人物,摒弃台湾电影一味拿青春说事的姿态,扎根现实,在大时代背景下回归个体生命,让我们看到身逢那个时代的他们,随着时代的心跳与疑难,相互纠葛。他们与时代、爱情、欲望抗争,成长的烙印硬生生赤裸裸的写在这三个纠结了三十年之久的人物的脸上。

导演在这部影片上映伊始时说:“时代再大,也大不过有爱的人生。要将此电影献给曾经那些风光明媚、青春无敌的你们,献给在爱中自讨苦吃的我们。现在的你们为了孩子卑躬屈膝、蹲地捡菜、绑鞋带,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美的姿态了。”

期待中的第49届金马奖揭晓之后,这部电影并没有在预期中获最佳剧情片奖。Anyway,作为2012年为数不多触动了我的电影之一,借此感谢《女朋友 男朋友》。

就像原著小说阿良最后的那段话:“如今我和你将各自享有一个家的幸福,当世人大声歌颂男女朋友关系的时候,我们三人一直是彼此B面的第一首。事实上,那些暗夜在玉兰花园里的嬉戏和探索,那份记忆和欢愉,已是足以让我铭记一生的隽永。” 对于影片的最终领悟,不在此时,而是今后一辈子的功课。

 5 ) 青春散场后,我们要向前走

我一直不喜欢写影评,耽误时间啰嗦了一堆还没有人看。这次随便瞎写写
有剧透










游泳池是个很梦幻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人很依赖这个地方,一直游到散场关灯也不肯离去,那个时候只剩微亮的光,潜到水下看岸上的建筑,一圈圈地荡开,像回忆一样飘忽不定。

梦是从游泳池开始的,也是从池边开始震荡到破碎的,最后在快要干涸的泳池里,曾经做过的梦又一次升起来,只是有了不同的期待与感受。美宝少年时的全部心事,就只是阿良。他作为一个朋友真的很体贴,但好朋友真的只是朋友。阿良照顾着美宝,像兄长一样。阿仁闯入了两人很有默契的生活中,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冒险家,想趁年轻的时候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于是他策划了全校同学在操场上跳舞的活动向保守的老师们示威,并在《河堤上的傻瓜》的歌声里向美宝表白。美宝眼看与阿良的感情无望,流着泪和阿仁抱在了一起。阿仁的表白方式很有趣,他将请公假的章放在了美宝手里,说:“和我在一起,你就有请不完的公假了。”

五年后,他们参加到了轰轰烈烈的学运当中。台湾的政治永远像小孩子过家家,学运远没有内地这么压抑,有冲突但鲜有流血。(很多人说这是台湾的《颐和园》,我觉得太不一样)不知道导演加上这段历史背景有何用意,大概想表达谁的青春没疯狂过?谁没年轻过这样的感情(不禁想到李敖半身照。。自动忽略我思维的飘忽吧)预告中阿仁对美宝说:“你先睡,睡一觉醒来,台湾就不一样了。”这些幼稚又固执的想法都经不起岁月和现实的嘲弄。美宝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大环境没怎么变,这不是自由意志主宰的,反倒是由于长时间异地恋阿仁已经和另一个有背景的女生暧昧不清,这很符合人性。阿良隐藏很久的gay潜质终于暴露出来,他竟然默默地喜欢着谜一样的阿仁,这也是他一直不接受美宝的原因。一夜之间失去两个挚爱的人,美宝在游泳池边歇斯底里,在阿良手心写下了他的名字,阿良却因为无法面对现实而沉入了游泳池中(很像《毕业生》中泳池里沉重的呼吸)

又过了几年,他们三人共同的gay朋友已经和他的男朋友结婚了,阿良还在躲躲藏藏过着看似单身其实不可告人的生活。美宝成为了阿仁的情妇,阿仁则现实很多,娶了院长的女儿已经做了孩子的爸爸。三个人又见面,在KTV唱起了熟悉的《河堤上的傻瓜》,阿仁的岳父却不合时宜地打来了电话催促阿仁处理当下大学生的运动,曾经雄心勃勃想推翻一切的年轻人如今已经变成镇压学运的帮凶,乌托邦和当时的梦如今都变成了讽刺。阿良这才知道美宝原来没有和阿仁在一起,她只不过是阿仁的情人,他愤怒的质问美宝:“你过的是什么样的烂咖人生。”其实是阿良想到了自己同样混乱不堪的生活才会出离愤怒。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一切选择负责,没有谁逼迫他们做决定。

他们决裂了,美宝怀孕了,但她得了肿瘤也活不长了,她放弃了和阿仁的私奔旅行,想见见阿良—她心里永远的守护神,为她摘下樟树叶子放在手心的人。阿良这个时候已经能平静地向美宝交代自己的取向和不堪的过往,他们又一次路过少年时嬉水的泳池,这个承载了无数青春记忆的地方,两人像过去一样嬉戏打闹(很像蓝色生死恋嘛),最后终于能敞开心扉,像老朋友一样,感慨青春的流逝,回忆着美好的过往。两个人在泳池的画面做成的海报很美好(像one day的海报一样美好一样易碎),人的一生中的能有几幅这样美好的画面就该知足。美宝将孩子们托付给阿良,她才可以放心,阿良作为特殊人群,也解决了后继无人的问题。我想知道美宝在“老地方”给阿良那封无字的信想表达些什么。

都说男女友谊长存的原因,一定是一方是gay或者les。阿良是美宝一辈子的朋友,他们两个像《The Dreamers》里的两兄妹,恍惚迷离地生活着,不畏后果,不计前程,任由自己的人生被上帝一次次投掷和放逐。阿仁则更像正常的现实中的人,很识时务,年轻时就让人看不清楚,其实自由理想都要为仕途让路。至于少年时小儿女的感情,如果还有不舍,就做情人,反正以美宝的清高,也不屑于动摇他婚姻。他就这样游走于过去与当下,没人了解他在想些什么。

人生纵有很多无奈,但我们都要继续向前看,青春过了期就作废,不再回头不要在原地停留。你还记得自己十七岁时喜欢的人是谁吗?有用吗?

导演很残忍,让不再年轻的小镁重新拾起学生时代的回忆,让蓝色大门里纯净懵懂的小女孩儿迅速成长。小镁很勇敢,敢于将两颊的雀斑暴露于高清的屏幕,也许心中不畏惧衰老的女人才能永远保持魅力。张孝全演绎得很到位很隐忍,影帝当之无愧。凤小岳居然这么年轻!拜托可不可以不要再学周杰伦装帅多跟前辈好好学学演戏别总拿自己当青春偶像不然像阿汤哥一样一辈子都拿不到奥斯卡奖。

原声碟里音乐不错,好喜欢那几位新人的声音,很嚣张,无所畏惧只要轰轰烈烈的青春。也好喜欢黄韵玲的声音,告诉我们烈焰青春过后生活还是一样的平静,这才是生活的本质,世界没太改变我们却改变了好多,讲述了最初的梦想被和平演变的故事。

 6 ) 在張牙舞爪的青春裡,留下細水長流的「愛」

人生中,我們會遇見幾次愛情,有些愛情走了,記憶會日漸模糊;但有些愛情即使過了數十年,記憶仍清晰如昨。無論你和誰在一起,那人始終住在你心裡。我想,那不僅是怦然心動的“愛情”,更是細水長流的“愛”。 《女朋友。男朋友》就是這樣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1985年的台灣,當時還沒有所謂的自由民主,17歲的高中生美寶(桂綸鎂飾)、阿良(張孝全飾)、阿仁(鳳小岳飾)以或直接或迂迴的方式,衝破校方不合理的諸多限制。他們不時張牙舞爪,開心吶喊,享受掙脫束縛的快感,在那個不自由的年代,隨心做自由的事。而唯一的不自由,是藏著秘密被迫壓抑的心。 【只要有愛,就沒有自由】 她愛他,他愛另一個他,另一個他卻愛她,這是愛情電影常見的矛盾組合,也是許多青春曾有過的憂傷情事。命運開的玩笑彷彿是對愛情的詛咒,不讓人從心所願,也不讓人全身而退。一邊是友情,一邊是愛情,當事人左右為難,知情人疼痛難耐,不知情者仍一派天真。 天真,往往是最迷人的風景,也是最傷人的武器。他愛女孩溫暖的擁抱,卻更愛自己的隨心所欲,總想著天天開心過日子不是很好嗎?他想有人為自己吃苦,卻不願改變麻煩的現狀。事實證明,沒心沒肺者,才有自由可言。 而看起來最自由的人,往往最不自由。學生時代比男孩更率性也更帥氣的女孩,可以二話不說就剃掉半邊的髮,可以為達目的說些無傷大雅的謊,卻無法面對她愛的人愛著愛她的人這殘酷的真相。從此,長達十幾年的心結,將她拋向孤獨的世界。 另一個他,懂她的心,卻管不住自己的心。她愛他,但她卻是他的情敵,他在對她的愧疚與自己的欲望中偷渡對男孩的情感。曾經相濡以沫的他們,在真相招然若揭後,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他繼續和別人戀愛,可內心空白的那一塊卻是誰也無法填補,那是與愛情無關,卻與她有關的重要之地,也是電影中最感動我的部分。 曾經,她給他一封信,打開是一張空白的信紙,他看著看著竟熱淚盈眶,那封信什麼都沒寫,卻彷彿已寫盡所有:沒關係,我原諒你了!我想念你!我像以前一樣喜歡你!請你永遠記得我! 他看懂了,所以哭了! 後來,當他在她面誠實自剖,她什麼都沒說,只是將手按在他的心口上,溫柔的動作一如他當年為減輕她的經痛反覆輕按她大拇指旁的虎口一樣。所有曾如利刃般的傷害,因為懂得,而有了痊癒的契機。 他是她的情人朋友家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是他至愛的人,我發現“愛情”在“愛”面前,其實很渺小。如果“愛情”使我們的人生如星光般燦爛,那麼“愛”一定是璀燦過後,最溫暖厚實的依靠。 人生可以沒有“愛情”,但絕不能沒有“愛”。只要有“愛”,就沒有自由。我突然覺得失去自由,也許是件不壞的事。 【每個女孩心裡都有一個“林美寶”】 桂綸鎂演的林美寶,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也是我無法忘卻的理由。 我很喜歡比孟克柔更率性也更纖細的林美寶,她身上同時存在著勇敢與軟弱兩種矛盾的特質,她可以不顧旁人眼光隨自己的心走,可她卻選擇以逃避的方式面對背叛。她有著如陽光般溫暖的生命本質,也有著一遇痛苦就深藏的陰鬱內在。 也許,每個女孩心裡都有一個“林美寶”,明明知道去愛單純天真的男孩會比較幸福,卻仍不由自主地會愛上另一個複雜難懂的男孩。這是自討苦吃,也是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又或者,複雜的男孩其實就是另一個難以捉摸的自己,如海般深邃迷離,又如山那般安穩沉靜,是變化多端難以掌握的人,也是可以細水長流相伴到老的人。 既渴望安定,又不甘於平淡;既想自由高飛,卻無法瀟灑離去,這是林美寶,是我自己,也是我所認識的許多女孩。如果你懂了林美寶,你就會發現其實女孩的心沒有那麼難懂。 這次,我終於看到了我心裡真正的桂綸鎂了! 從《藍色大門》開始,我就非常喜歡桂綸鎂,喜歡她獨有的靈氣,以及自然動人的演技。然而幾年過後,除了“孟克柔”,我只記得《不能說的祕密》裡的“小雨”,其他角色即使看了,也是模糊而過,現在終於有了令我難忘的“林美寶”了。 電影開始,字正腔圓的桂綸鎂模仿南部台灣腔,維妙維肖;林美寶霸氣十足地帶領其他女生衝進男廁所,又彷彿恰北北的孟克柔再現,有趣極了!導演給了林美寶好幾個特寫鏡頭,感覺她既是參與者又是旁觀者,每一個特寫,都像是林美寶的心聲獨白,她一句話都沒說,桂綸鎂卻用極其細膩的表情完整訴說了林美寶的愛與痛。 除了特寫鏡頭之外,林美寶的兩次情緒爆發都與她愛的男人有關,一次怒摑他好幾巴掌,另一次撕心裂肺的痛喊,這些情緒化反應皆是她無聲的對白,桂綸鎂讓我清楚感受到林美寶的心,也體會到真正的痛根本無法言說,只能自己在時間裡消化,能說出來的痛,也許並沒有自己想像的嚴重,這就好比成天嚷著要自殺的人絕不會死,真的會自殺的人總是默默去死一樣。 保持緘默,讓自己孤獨,才會明白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林美寶”是個充滿魅力的女性角色,也是我認為桂綸鎂從影以來最優秀的演出。她可以如生命般熱烈跳動,也可以如死亡般寂靜無聲,笑中帶淚,淚裡含笑,最後留下了溫暖的擁抱。 【與愛有關,與性別無關】 電影從1985年到2012年,一女二男從青春正盛到中年不惑,十幾年的時間,是彼此情感的懂得與釋然,也是台灣社會變遷的過程。那不斷追求自由民主的熱血情懷,正是我們對情感自主的嚮往,無論愛誰,只要是愛,都值得被尊重與理解。很多人說台灣電影總愛拍“同志”題材,我想這是好現象,當主流與非主流並駕齊驅,大多數人所認為的理所當然不再是理所當然時,“尊重差異”才不再只是社會進步的口號。 有一天,當同志電影不再被歸為一類時,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許就是更好的世界。 對於電影的意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詮釋,但我認為電影最重要的仍是打動人心的力量!這世上什麼都在變,總希望有些什麼是不會改變。最後,中年的他與兩個女孩相偕離去的身影,讓我看見曾經張牙舞爪的青春裡,留下了細水長流的愛。這愛,是青春的回眸,也是彼此相融最好的見證。

 短评

我要是桂纶镁我亲自把凤小岳剥光了丢张孝全床上,有啥好痛苦纠结的……

5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你先睡一觉,睡醒过来了,台湾就不一样了,我们也都自由了”

10分钟前
  • 夜枭Cosmos
  • 推荐

不掺和个gay谈恋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台湾小清新。

14分钟前
  • CC
  • 较差

真难看。套个学运,却还是过去十年青春校园爱情同志题材的死样子。

18分钟前
  • 木卫二
  • 很差

敬夏夜的玉蘭花,敬乾涸的游泳池,敬沒有字的信,敬友誼長存,敬吃苦的人。

22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力荐

天下間就只有你能為我吃苦,但其實我們都是在自討苦吃..

24分钟前
  • Simple
  • 推荐

你爱我,我爱她,她爱他,他爱他,大家一起吃苦瓜。

29分钟前
  • longhann
  • 推荐

抛开几个特殊历史背景,这个爱情故事背后隐藏的是和历史对称的自由与选择,都有着对非主流事物的直视与认同,比如民主、政治、婚外情和同性恋,少数选择的东西就是造反另类,多数人选择的就是平等自由。尖锐的主题藏在青春和爱情的背后,外表的喧哗和不甚高明的插曲背后是那些被时间磨平的心。★★★☆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桂纶镁入围的该是最佳男主角

36分钟前
  • 老皮耶
  • 还行

藍色大門以後第一次覺得桂綸鎂又變成桂綸鎂了。/ 張孝全真好,幹你娘友誼長存/ 鳳小岳演的好奇怪,娘娘腔那個太雷了 / 還是年紀大了,演中學生時看到皺紋於心不忍 /最後羅大佑那歌出現的好奇怪 /其實總體還行,但沒什麼力量。

37分钟前
  • 偏时差
  • 还行

“看到你过得这么不好,我也就安心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莫名好开心。桂纶镁的表演显然是长久以来最好的一次了,跟杨丞琳去演呕吐剧果然是糟蹋张孝全他就应该来好好演电影嘛!

42分钟前
  • 阿卜
  • 力荐

十年之后,又是校园三人的桂纶镁,时间过得真快。所以没心没肺的人才最快乐。还是没有逃出这些年台湾小清新爱情片的套路,包括人物关系都是似曾相识的。反正把曾经的爱情捆上青春、热血、回忆这些关键词之后总会抓住一些人。为谁吃苦还是自讨苦吃,台湾电影总有这种鸡汤感悟。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最老实的那一个为了欲望开始勾搭,最激进的那一个变成唯唯诺诺的政客,最懂生存技巧的那一个最后连命都不要了,这就是所谓的长大;桂纶镁小姐大概可以捧回今年的金马,她和张孝全是天生的斯氏演技派,至于凤小岳比较适合去演偶像剧……

49分钟前
  • NigelCrane
  • 推荐

主创一定有很多美好的青春回忆,也很可能像贾樟柯拍《站台》那种还愿式的急迫心情,遗憾的是导演把这些青春碎片电影化的能力太弱,线索庞杂想表达的太多缺少凝聚力,单场戏的张力也不够,很多可以着力做细的点都没展开,细节都伏在表面。哎妈白瞎了这么多点——人生各个阶段被抓住的无奈和美好哟。

53分钟前
  • 撕撕撕
  • 还行

张孝全影帝不是盖的

56分钟前
  • 常在我心
  • 力荐

我们的友谊不会长存,因为我对你动了心。

59分钟前
  • 圣无常
  • 推荐

看见你过得不好,我就安心了

1小时前
  • 随便谁
  • 推荐

“他从小就不敢吃苦瓜,所以当兵的时候,都是我在替他吃。他结婚之后,他老婆一直希望能够改变他,所以餐桌上三不五时就会有苦瓜,他不希望孩子认为爸爸会挑食,所以常假装吃个两三口。他一直跟我说,全世界只有我肯为他吃苦,但其实,我们都在自讨苦吃。” 青春如此,爱情如此,梦想如此……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看完心情莫名悶/我不是主打歌,但我是B面第一首/我們都在自討苦吃/幹你娘友誼長存/原來我們都變了,變得不輕易笑了。不再為自由活著,卻被生活綑綁著,擁有太多卻不夠深刻/我的家庭我誕生的地方,有我一生最溫暖的時光,那是我後來逃出的地方,也是我現在眼淚歸去的方向。/

1小时前
  • LiBeRte
  • 推荐

那是我後來逃出的地方,也是我現在眼淚歸去的方向

1小时前
  • 维他命B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