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暗恋,一个女人的一生
记得那天并肩走在鬼街,你突然为我哼起了一首英文老歌
突然间,黄叶随着风飞舞起来,在桔黄色的灯光下,分外温暖
你说:可惜你发的都是短信,而不是手写的啊
我心说:有的,我回给你们每个人都写信,但是收信人却是抽屉
所有的感受最终还是我一个人的,所以无从邮递
但是,我确实是投入过的,哪怕只有写信的一刻,我是属于文字中那个世界的
小的时候,我确实对一个男孩说过:我爱你,却与你无关
那是不是爱已经不重要了,我只是觉得爱是一个人的事情
或者说--暗恋,那种为了一个眼神一次邂逅而兴奋懊恼半天的心情,始终是属于自己的
"我把第五支蜡烛取过来放在这张桌子上,我就在这张桌子上写信给你。
我怎能孤单单地守着我死了的孩子,而不向人倾吐我心底的衷情呢?而在
这可怕的时刻,不跟你说又叫我去跟谁说呢?你过去是我的一切啊!也许
我没法跟你说得清清楚楚,也许你也不明白我的意思——我的脑袋现在完
全发木,两个太阳穴在抽动,象有人用槌子在敲,我的四肢都在发疼。我
想我在发烧,说不定也得了流感,此刻流感正在挨家挨户地蔓延扩散,要
是得了流感倒好了,那我就可以和我的孩子一起去了,省得我自己动手来
了结我的残生。有时候我眼前一片漆黑,也许我连这封信都写不完——可
是我一定要竭尽我的全力,振作起来,和你谈一次,就谈这一次,你啊,
我的亲爱的,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
很多人批评徐静蕾拍的太过主观和细节化,其实这就是女人心思
她们可能记不得前因后果,却清楚地记得初见那天衣服上的补丁
她们可能不记得那一夜的欢愉,却总能闻到鬓发上那枝玫瑰花的幽香
她们可能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爱一个人,却熟悉他的每个细节,在心里温习了千百遍
但是,她们可以守住这个秘密,不说,因为秘密扎根在心底也是爱,一个人的甜蜜
2 ) 从“我爱你,但我却不盼你知道”到“我爱你,但我却不要你知道”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大概是茨威格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小说,但让这部小说获得更大知名度的人却是徐静蕾。她独具慧眼,耗资2000万,把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摄影找来了李屏宾,音乐是去日本做的,最后的结果是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这个奖项导致了我去看这部片子,看完片子之后我的想法是,如果这部片子真的需要表彰,那绝对和导演没关系。
你一定没有看过拥有如此之多画外音的电影,纵使最喋喋不休的导演也不会这么不负责任的把一大半剧情的推进来交给画外音。电影在这里不是光和影的艺术,它是一部小说的配乐朗诵,不看画面绝对不会影响你对剧情的理解——请放心,你可以一边聆听此片一边做点其他什么活儿。在导演对用画面推进情节没有信心的时候,画外音上。在导演担心观众理解能力不够,理解不了画面含义的时候,画外音也殷勤的凑了上来。拍电影变成如此简单的事情,怪不得徐静蕾在香港某次会议上很自信的说:其实做导演也没什么了不起,引得在场的刘伟强、陈木胜、陈嘉上、文隽都笑了。
除了背景搬到了30年代的北平。其他的基本没变,电影进程和小说结构一致,细节上纹丝不动,画外音基本上都能在张玉书翻译的原著里找到。唯一的区别在于:“原著叙述很热情,而我的电影有一种很克制的东西在里面,电影的情感方式与原著不同。”克制的徐静蕾,做为导演、演员、画外音的徐静蕾。于是小说中弥漫的那种狂热,那种激烈在电影中都变得索然寡味起来。导演徐静蕾放弃那么多可以渲染的地方而只是板着脸孔叙述,那种无作为让我看得心急如焚。演员徐静蕾也同样面若止水,纵然当年琼·芳登同为这个角色的演出难以超越,那么同有玉女之称的苏菲·玛索在《心火》中诠释类似情感,也显然比徐静蕾到位得多。而这一切徐静蕾解释成有意为之,难道她认为克制的叙述能为这个故事增色?
当代女性平时从亦舒那得到的教诲比茨威格多得多,为人准则是要自立自爱。对于茨威格这样狂热且一厢情愿的故事,感动虽丰富,再叙述一遍却又难免不对胃。不知不觉中偷天换日,“我爱你,但我却不盼你知道”变成“我爱你,但我却不要你知道”。虽然只是一字之差,然而后者女性姿态主动得多。虽委曲求全,但乐趣却在于委曲的姿态可以让自己感动,大概主动克制根源正在于此,新女性徐静蕾看到的只有自己,并非爱情。而电影和原著的关系,原来只是貌似,气氛不同,精髓则是全无。
3 ) 精彩台词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为了这条幼小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在他身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此刻,他那双聪明的黑眼睛刚刚合上了。他的双手也合拢来,搁在他的白衬衣上面。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而你一无所知。你从来也没有认识我,而我要和你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于我的一生,一无所知。要是我还活着,我会把这封信撕掉,继续保持沉默,就像我过去一直的沉默一样。可是如果你拿到这封信,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已死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身世。看到我这些话你不要害怕,一个死者别无祈求,她既不要求别人的爱,也不要求同情和慰藉,只对你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你相信我所说的一切,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请求,一个人在自己独子死去的时刻是不会说谎的。
你肯定再也想不起我,想不起哪个寒酸的小学教员的寡妇和她那尚未成年的瘦小的女儿。我和你住在同一个四合院里,在你搬进来之前,住在你屋子里的那个人整天吵架,对邻居也是恶言相对。那个男人是个飞贼,专偷大宅门,被侦缉队访着了,下了大牢。巡警队来人抄了他的家,封条在北屋的门上贴了三天,后来又给揭了下来。房东太太跟妈妈说,一位作家同时也是在报馆里做事的单身文雅的先生租了北屋,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
你有太多的书了,我想。我自己只有十几本书,都是普通纸做的封面,很便宜,但我爱若珍宝。而这个人有这么多漂亮的书,还有这么多外国书,这个人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呢。我猜你是个戴眼镜的老先生,蓄着长长的胡子,严肃、和善、风趣,就像我的地理老师一样,不同的是你一定更和善、更温雅。第二天你搬进来住了,但我没能够见到你,只是听到从你屋子里传来的音乐声和笑声,一连三天都只是听到你屋里的音乐声和笑声,很多人的笑声,你好像只是一种声音,音乐一样温柔,笑声一样快乐。我看到你了,你和我孩子气的想象中的老爷爷的形象毫不沾边,我真的吓了一跳。
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了你。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坏了的人说这句话,可是请你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的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你的房间,里面的一切都那么昏暗、懒散、舒适,像一个暧昧的邀请。我闻到你的味道,烟的味道,感到一股使人昏沉的幸福。那匆匆几分钟,是我童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我要把这个时刻告诉你,是为了让你,你这个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人,终于感到有一个生命依恋着你并且为你而憔悴。我要把这个最幸福的时刻告诉你同时也要把那个最可怕的时刻也告诉你,可惜这二者之间挨得如此之近。
那个夜里我忽然感到不在你的身边,我生命的时钟就要停止。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如果我现在果真还要继续活下去的话,我又要孤零零的一个人了。世间上再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我当时从在山东的漫无止境的六年里,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和你单独待在一起,一坐一整天,回想每一次见到你,每一次等你的情景。那只有一年,却像我的整个童年,每一分钟我都记得,就像昨天刚发生。我把你写的文章和书都买来了,为了能看到你的名字,只要能看到你的名字,那一天就是我的节日。这六年,我一刻也不曾和你分离。这六年,我一心一意只想一件事,就是回到北平,回到你身边。终于,那一年,我考上了北平的女子师范。
你不会明白的,在这一刻,在你家里,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向我冲了下来。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整个的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扇门,现在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终于变成真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
几天后你回来了,但再也没有找过我。那两个月里,我天天看着你在院子门口进出,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
不久我发现我有了你的孩子,我决定搬走。你叫我怎么告诉你呢,你是永远也不会相信,一个少女,她曾经也将一直对你这么一个并不忠实的人坚贞不渝的。你也永远不会坦然无疑的承认这孩子是你的亲生之子。你也许还会觉得我另有企图,你会对我疑心在你我之间会存在一片阴影,一片淡淡的怀疑的阴影。而我是有自尊心的,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也不愿变成你的一个累赘。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的女人中成为独一无二的。可是当然了,你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你已经把我忘得一干二净。
我不能把你留住,可是现在可以把你永远交给我了。我可以在我的血管里感觉到你的生长,你的生命在生长,我们的生命连在一起了,正因为如此,我感到如此幸福,你再也不能从我的身边溜走了。
在这个世界上穷人都是遭践踏受凌辱的,总是牺牲品。我不愿意,更不愿意让我的孩子,我那聪明可爱的孩子在陋巷的垃圾堆里、在肮脏的空气中长大成人,不能让他稚嫩的嘴唇说那些粗俗的言语,不能让他白净的身体穿着破旧的衣裳,你的孩子应该拥有一切,拥有和你相等的生活。所以我和别人在一起,跟那些可以为我提供这样生活的人,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的。
时隔八年,我们又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圈子里。我常去的地方也是你常去的地方,我常遇见你,我们甚至有共同的朋友,而你又一次忘记了我,可怕的陌生。你总是认不出我是谁,而我也已经习惯了。经过这些年的战乱、国破家亡,我对你的那份感情显的那么微不足道,连我自己也羞于提起。我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年你的生日给你送去一束白玫瑰,和我们第一次在一起的时候你送我的那支一样,以纪念那已经忘却的时刻。
可是今天我埋怨自己,我应该让你见孩子,因为你要是见了他,你一定会爱他的。他是多么开朗、可爱,他又是那样地漂亮。
“你也该想想将来了
我不想,也想不了那么远。我就活在现在。
可是你年纪也不轻了。
那怎么了。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算了,不说了。”
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太遗憾了。
指什么,国家还是咱们。
所有。我爱的那个人也老是出门到外地去。
军人嘛,自然会这样。
不是那个空军。
走了的人都会回来,早晚。
是会回来,可是一回来就什么都忘了。“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我们的孩子。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爱,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走过,你总是走啊走啊,不断向前走。曾有一度,我以为可以把你抓住了,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长大,他的眉宇之间,他安静时的神态像极了你,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你现在也许知道了,不,你也许只是隐隐感到,我是多么的爱你。可是谁,谁还会在每年你过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花瓶将要空空地供在那里,一年一度的在你四周吹拂着微弱的气息,而我轻微的呼吸将就此消散。我写不下去了,亲爱的,保重。
4 ) 未信此情难系绊
如果我在人群之中遇见你,你会认出我来吗?答案是不会,因为你从来就没有注意过我,你也从来不会知道我是谁,虽然我们有过那么亲密的幸福。也许我就只像你每次带回来的女人一样,夜晚匆匆的来过,白天又匆匆的离开。
当她第一次看到他搬来时带回的那些书,当她躺在黑夜里去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继续着他的生活和快乐,他根本不会想到,就在隔着一堵墙的暗夜里,有一个青春萌动的女孩已经对他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当她匆匆忙忙的撞到他怀里的时候,伴随着那声带着笑意的“sorry”伴随着那一声低吟的琵琶,他不知道惊慌失措的低头逃跑的她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他,用尽一生。
当她举家迁去山东的时候,他或许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很多四合院一样的搬进搬出,这种情形他已多见,他却不知道一个女孩在那个夜里静静的在离他最近的院子里等着他,虽然明知会等到他和另外一个女人的归来。
当六年后的她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再次出现在这个小小的四合院的时候,他还是继续和其他的女子快乐的生活着;她还是依然在角落里偷偷的注视着他,一切都没有改变,包括感情。
这是爱情吗?不是,这只是爱,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爱,她说: 从那一秒钟起 我就爱上了你 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惯了的人说这句话可是请相信我 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地爱过你 过去是这样 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
于是在一个有雪花飘落的晚上,她跟着他去了家中,抚摸着他那些曾经的书籍。望着那个不知名的外国女人的雕塑,她在想什么?梦想吗?当她赤裸着身子躺在他的旁边的时候,她独白到: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整个的一生都在这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真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
他走了,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于是,她也走了,带着他们的孩子,带着她的青春,永远的走了。青春,永远不会再回来。
数年之后,再次相见,他依然是那样的玩弄风尘,他们的再次相遇也是风尘归陌,还是那片四合院,一束花儿插在阳光下的花瓶里。他们像那次一样的在一起了,他依然给她披上衣服,送她出门。她看到依旧不变的老仆,老仆颤巍巍的双手端着一个盆栽站在院子里,就像以前一样:早啊,小姐。她微微一笑。
再无相见.
琵琶声又再次响起,夜色中,他仿佛看到有一个小女孩,带着稚气的笑容,在隔壁的窗台,默默的注视着他,昏暗的灯光中,女孩的笑容像极了一朵娇羞的花儿。
5 ) 缺钙的陌生女人
我爱你 与你无关
多骄傲啊
预备对徐静蕾宽容心态下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再一次在电视里看见俨然导演架势的她
让人很难宽容
预备让她煽情一次 不料未遂中止
“到了后半段 简直失去耐心”别人的评价 更加不宽容
口气何以如此像怨妇 徐的旁白让人没了可怜她的念头
没有铺垫 没有交代 毫无道理
花样少女怎么样了就会爱上完全不象作家倒像飞行家的姜文的呢?
又为什么要半夜等在那风流男人门口 流下青春的眼泪的呢?
那个有着希望工程大眼睛的少女的爱
也许不过是爱上一种身份
有众多书 精致生活 高级又富有的生活的向往
使那个男人变成了她的指标
年少的这种痴迷
造就电影里成年后的她第一次正式进入他房间的那种激动
她进入他的房间了!
准确的说法是她进入他的生活圈了 她获得和他一样的“身份”了!
变本加厉的是她还要靠出卖自己在他儿子身份获得这种贵族般的虚荣
与此同时 女人觉得自己在为爱情献身、献生 又高贵又自我满足
徐则觉得很自我满足于这种读者风格的爱情罗曼史
这不太像一个爱情故事
或者至少营养不良 严重缺钙
至于故事变成这样
茈威格一定最意外
6 ) 什么是变态的感情观
同一天看完《鹅毛笔》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在结束后,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究竟哪一种,才是变态的感情观?
萨德在世人眼里无疑是邪恶的,他的故事充斥着激狂的淫乱,堕落之至,蛊惑人心。
而《来信》中的女人,一辈子,用童真,身体,灵魂,维护牵挂一个纯洁的儿时爱上的男人。
“前者是魔鬼,后者是天使。”
也许几年前,站在初中昏暗的图书室古旧的架子后面,同样剪着娃娃头苍白自闭的我会这么认为。
那个时候,第一次从书架上拿到茨威格,认定自己就是那个跌进自己命运漩涡中的女人,爱一个人,就应该用玫瑰,眼神,书信,以及永远的不言不语作为表达。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多么美!多么美!
而现在我知道这是不正常的。
相对于萨德赤裸裸的性,它反而才是变态的感情。
相当于一种偏执狂,或者一种精神洁癖。
爱与性,都是人最美好的需求,这种需求有时候的表征是丑恶的,龌龊的,但并不能因此就否定它美好的本质。
爱的伴侣和性的伴侣,也应该是带来美好的体验,而非精神的折磨。
就好像两个人是在爱的前提下SM,我也祝福他们,总比这个女人要好。
她连要求鞭打和凌虐的能力都没有。
慢慢成熟,就要学会勇敢的面对自己。
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论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是感情观。
也许现在还不成熟,但至少走出了那一步。
先睁开眼睛看一看,总是好的。
徐静蕾不适合演这个女主角,姜文不适合演这个男主角,其他都不错。
深深地深深地被感染。每一个画面都像泛黄的照片。为每一句旁白而动容。像亲身经历一场漫长的刻骨铭心的暗恋。女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翅膀张在心里的动物。
好的电影值得细细品味,配乐很赞。
什么啊!
看得大哭了一场,不知道是不是被其中的音乐感动.其实我知道,这样的爱情在现实里并不存在.但是觉得,幸福,其实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认真的爱过一个人,一辈子,就够了.
我爱你,这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无关。
变成了东方式的暗恋,不能说不好,总是有些遗憾,姜文是好演员,不过不适合这个电影,不够英俊,不够万人迷,这个家伙有匪气,不如路易斯·乔丹一下子就能俘获一个女孩的心。那封信写的也不好,废话太多,有些话用镜头说就好了,总是念白,韵也没了。文艺腔也太重。配乐帮助了你许多。
那个时候时间很慢,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原来《琵琶语》出自这里。可惜还是拍不出结尾: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飘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自闭少女苦恋发福作家18年,至死不知其患有心因性失忆!
我也是这种女人,只是很遗憾,你没能成全我。让我苟活到现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爱不知所依,至死方休。
如果高中没有看过原著,或许我会承认徐静蕾你很牛.
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
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
音乐不错.我喜欢那个小姑娘.穿着棉袍子,眼神倔强清冽.
姜文有些老,静蕾有些崩,其它都还好。
林海的配乐很棒
看了三遍了。暗恋是一种病。
关于一个二逼文艺果儿从献身到傻逼的配乐诗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