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27070238.htmlThe Other Woman(另一个女人)2009
这部的电影去年我就想看,因为当时觉得Natalie Portman是一个美女。不过在看多了她的电影后,发现她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漂亮,所以她的电影我看得也不怎么积极了。今年Natalie Portman夺得了奥斯卡影后,她的电影又火起来了。借着奥斯卡的东风,制片商也把以前难得一见的非商业电影拿出来再发行一下,本片就是其中一部。如果Natalie Portman没有得奖,这部电影可能要许久以后才能在网上看到。
影片中,一个女人,失去了孩子,很痛苦。同时她的家庭还很复杂,有继子,有老公的前妻,还有好色的不忠的爸爸。这些杂七杂八的因素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女人的生活。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女人痛苦的生活着,按照影片中角色的讲述,她在伤害每一个人。可是在经过一番独自的生活后,在影片的结尾,依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与老公和好,与继子更加亲密,连与老公的前妻都没有了战争,一个圆满结局。
整个影片故事给我的感觉琐碎、松散,很多事情的缘由都没交待清楚。我对于片中角色的各种行为,总是搞不清楚,说白了,我是想知道“为什么”!这是一部不知所云的电影,总之我是没有看明白。片中的角色说女主角在伤害每一个人,可是我并没有感觉到,至少她没有伤害继子,她努力的在与她相处;她也没有伤害老公,她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她也没有伤害母亲,只不过是发了一次飙而已。这些情节明明是编剧硬生生的往“伤害”两个字去靠,根本就不合乎情理。或者说,编导的拍摄方式并没有体现到“伤害”的程度。其他角色行为,也是奇奇怪怪,比如老公的伤心,老公前妻态度的转变,男孩子对于女主角时近时远的感觉,让我摸不着一点头脑。这样的故事情节,我都不知道作何评价了,总之这是一部逻辑混乱的电影。
编导讲述的这个故事是美国人总喜欢探讨的——失去孩子之后的痛苦,以及如何走出痛苦。这样的类型的电影,算这部最近我已经看过三部了,它们分别是《欢迎来到利雷家》《兔子洞》和本片。美国人对于家庭非常看重,而且也乐于探讨这种失去孩子的痛苦。可是这样的电影总是一个套路:先讲述如何如何痛苦,再穿插进失去孩子的原因,最后再走出痛苦。好莱坞里这样的电影都已经模式化了,我已经感觉不到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何况这还是一部逻辑混乱的电影,就更困难了。
本片的演员在表演方面也没有出彩之处,中规中矩的表演。唯一的亮点,是小男孩的扮演者,很可爱,很纯真。不过美国有很多这样的天才少年,看得多了,也就不觉得惊讶了。
这部电影真的不应该再发行,我也可以错过。我宁愿错过它,也想看了之后失望。可惜的是,我没有错过,它已经让我失望。总之,一部看完就后悔的电影,不看也罢。
序列:0341
The.Other.Woman.2009.720p.BluRay.x264.DTS-HDChina
2011-05-09
当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痛失幼女的艾米丽在那个湖心公园冲着她爸爸高吼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一些自己的影子,与此同时,我真正明白了这个电影的主题诉说。。
一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敏感的而细致的孩子,特别注意观察细节,察言观色的本领或许是幼时因为担忧父母吵架而时刻注意他们的表情以此锻炼而来;同时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些迟钝的人,或者说后知后觉。在人人看到“非常静距离”的李静对撒贝宁的专访,小撒同志在里面讲自己为什么投入“我们有一套”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也想了解自己还有什么东西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我所不知道的。”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这样,随着自己的成长,你会发现你对自己越来越了解,你会发现自己面对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反应,你不需要去思考自己是不是喜欢某个人,你的身体举止反应会告诉你有没有。有的时候你都惊讶自己在无意识思考的情况下,身体会做出这种类型的举动。
前一段时间公司组织旅游,一路上我都属于非常之安静的状态,举止唯唯诺诺,非常不符合我个人平时的性格和反应,回来之后,我不禁问自己到底怎么回事呢?难道说是因为没修炼到家所以还是依然对自己不自信么?还是对胖不能释怀?到后来我却恍然大悟。。出去玩之前我几乎都没想过这是一场职场的活动,我该如何举止表现自己。但是即使我没有思考,我的身体做出了最正确的反应,我一反常态的安静和唯唯诺诺,一反往常的反应终究是为了低调保护自己。对于初入职场的我而言,过于张扬而让太多人注意到终究不是件太好的事。我发现这真是我一大优点,很会对自己总结,发现未知的自己。
写到这里,好像有些跑题,回归电影。影片《另一个女人》原名《爱以及其他不可能的诉求》,根据阿耶莱·沃尔德曼的同名小说改编。波特曼在片中扮演的女主角艾米丽(Emilia)是一位哈佛大学法律系毕业生,来到斯科特·科恩扮演的纽约王牌律师杰克(Jack)的公司工作。艾米丽很快爱上了这位已婚老板,怀孕然后终于让杰克离婚与之组建了新的家庭,生下了自己孕育的女儿伊莎贝尔。可惜伊莎贝尔只活了三天便因为婴儿猝死综合征(简称SIDS,也称摇篮死亡(cot death,crib death))而突然死去。失去襁褓中的爱女的艾米丽的生活陷入一团乱麻。失去伊莎贝尔的无比悲痛,作为第二任妻子所背负家庭破坏者的恶名,杰克的前妻卡洛琳(莉莎·库卓 饰)的怨恨和攻击,与继子威廉姆(查理·塔汗 饰)的难以相处,对自己喂奶睡着闷死了女儿的……这一切的一切让她沉溺于对失去的孩子的悲伤回忆里难以自拔,无法走出对自己的谴责,迷失在痛苦的沼泽。。于是她排斥、拒绝、伤害身边所有关心她的人,否定曾经的一切。她的父母,她的丈夫,她的朋友,,,,,
我之所以提及对自我的探索和检讨是因为我也曾经历这样的被伤害和去伤害,不止一次。高考失利的时候,我逃避自己最合适的选择,执意没有报考任何一所山东省内高校,并且对着试图关心劝导的爸爸愤怒的责备他对我童年的伤害,甚至说出为人子女最不孝、最伤人心的那句“我不想留山东,是因为山东有你!”大学里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失去了自己喜欢的人,所以我拒绝一切示好,对所有善意的建议投以嘲讽和鄙视,记得还把娴气的在寝室阳台上大哭,然后我跑出去抱着她也失声痛苦“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最近几乎伤害所有靠近我的人。对不起,对不起……”后来的后来我更发现自己是为了自我保护会关闭所有心门的人,可以因为不想让自己觉得朋友冷落而立马切断所有联络,可以因为不知道自己如何处理面对所以就一直逃避和选择漠视……
可是当你逐渐长大,逐渐了解自己,你会想做更好的自己,尽管很难,但你会试着自己安慰自己,试着自己改善自己,试着让自己更温暖,更坚强,更完美……
我一直觉得伤痛才会让人成长。如果你不懂得珍惜,那么只有失去才能让你知道珍惜的可贵;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去爱,那么被爱而伤才能让你学会爱与被爱;如果你不了解自己,那么只有让你感受伤痛和无助才能让你明白什么是最真实的自我。。我常常会想我为什么没有爱情,这固然是因为我一直抗拒别人靠近,一直害怕自己受伤,一直鄙视男生的幼稚,更根本的或许是因为我根本未曾体会到被爱,未曾明白如何去爱,因为我一点也不懂得爱,所以上苍才会让我在爱情之路上体会挫折和无奈,一直执迷不悟的受伤和复习自己的伤痛和无奈。也许唯有如此,才能让我学会表达,学会爱。只是下次我再次关闭心门开启自我保护的时候,我希望的不只是身边亲友的理解,更希望,有一个人会站在我身边,一直不离不弃,给我力量和打开心门的勇气……我相信,美好的总是值得等待O(∩_∩)O~
算很不错的电影,看完蛮有感触。人在悲伤的时候就像一个刺猬,即使有人想来拥抱你温暖你也会被刺伤,紧紧地握着悲伤的事情是不可能快乐起来的,就算告诉自己要快乐但是他人眼中看到的还是冷漠悲伤的你。爱情真的必须带给双方快乐才能持久,本来很相爱的两个人因为老是不愉快最后还是分开,又因为带来了快乐在一起。
看到艾米丽一直在伤害别人又一直在道歉就在心中默念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伤害了别人在道歉但是伤害还是存在的呀。可是本来就是受伤的人还没有从悲伤和自责中解脱出来,能怎么办呢。我想如果她不把自己心中的负罪感说出来一辈子都没办法快乐的吧。
夫妻之间必须共同经历些什么感情才会更加牢固,可是这个经历的事情不能是长久的不快乐,不然再深的感情也会被消磨净。总之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人还是要开心才行呀。不开心的时候会有家人朋友在身边,可是他们慢慢地也会趋之若鹜的。阳光的热才能吸引来更多的朋友呀~
看完这部想起张悬说过的:你明白你心里面有多想要解放或者多想要原谅自己的一些东西,但那个东西其实是不能跟别人说的,也不是到处跟别人说你想要原谅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很诚实很纯真。所以有些东西是要留给自己,陪自己走很长很长的一段人生路的。
小三转正记,有什么好吹捧的?
细腻精致的电影,看完感到温馨。只是娜塔莉的小三身份实在是不讨人喜欢,刚开始对继子的冷漠态度实在是讨人厌。其实她也想当一个好后妈,但是由于童年父亲的伤害和爱女不幸去世的阴影,始终没能走出去。
这个题材实在是不讨喜。放了硬盘里一年多,终于看罢。
bad movie. only good part is i got to see clair from sfu. she looks gorgeous now!
菲比怨妇专业户
电影平淡平实,细水长流,对感情描写十分细腻,丝丝入扣,坦白真相和真相揭秘两段尤其蕴含张力,结尾继母与继子之间的对话也十分富有哲理。但同比类型近似的《兔子洞》,似乎还差了点什么。btw,这类小三转正的故事,应该不是很讨众人欢心。★★★★
细腻的 淡雅的电影。娜塔莉波曼演得很好的说。。家庭,无论怎样,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维持。
i m kinda of corcodile lyle.
Rabbit hole的升级版& Natalie Portman
三星半,for Portman's performance and Adele's hometown glory
纳塔丽波特曼从[兄弟]开始的角色都很灵的,现在我对她的印象已经180度大转弯了。这片子里她的风衣都好嗲啊!(纽约总是和风衣联系在一起……)
波曼也老了
跟《兔子洞》一样好揪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当母亲好伟大!!!!!!!!!
娜影后的角色就是小三成功上位几乎没有什么人格魅力可言,a terrible person,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人会超级无比讨人嫌。她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或者根本没有能力去当一个母亲。失去女儿像是一种注定,一种惩罚。William实在是太可爱太善良了,当后妈就好好当好嘛,妹妹死了他也是很难过的只是你不懂罢了。
你明白你心里面有多想要解放或者多想要原谅自己的一些东西,但那个东西其实是不能跟别人说的,也不是到处跟别人说你想要原谅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很诚实很纯真。所以有些东西是要留给自己,陪自己走很长很长的一段人生路的。
娜塔莉·波特曼最近两部片子所言的角色都有点神经质。只不过《黑天鹅》最后是悲剧,这个是喜剧。
尊于原著
当一个女人发挥出极为真诚的母性关爱时,是否可以漂净之前做小三的不光彩?但是最起码当一个继母不会和生母一样 因为孩子在8岁时没有足够的台阶能够在今后进入青藤名校时的大动干戈,却转而陪小孩开心 哄他尝试新玩意儿,尽到一个母亲最应具有的素质时我可以说她作为女人绝大部分是做的自然和漂亮的
不太俗气的片子~没有一般电影中脸谱化的形象,每一个人物都有缺点,又不是恶~这样的设定也许更符合生活。纳塔丽的表演一如既往地好。惊喜地看到了phoebe,可是老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