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为什么看电影能给我带来这么多乐趣,《六楼的女人》就能给一个很好的答案。它和一些其他的好电影带我走进了世界上其他地方,其他人的世界,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感悟世间的善恶美丑。
影片沉浸在淡雅而又风趣的法式节奏和气氛中,配上奔放开怀的西班牙风情,剧情虽不能说不俗套,但绝对令人赏心悦目。“六楼的女人”指的是在1960年代,佛朗哥独裁统治下的许多西班牙妇女到巴黎来做女佣,她们都住在巴黎典型公寓的顶楼--六楼。她们中有淳朴奔放的西班牙大妈,也有挂着围巾抽着烟的准共产党,她们在各自主人家窗口的大嗓门喊话,在欢快的音乐中利落的干活,戴着朵大花载歌载舞,她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周去教堂做弥撒。其中一位眼睛很大情绪激动的大妈的梦想是有一个金水龙头的浴缸,多么直接。这才是真实的劳动妇女的魅力,无疑为浮华虚伪的巴黎添上了一缕鲜艳的亮色。而这浓烈的西班牙风情又被带点冷幽默和富有情趣的法国风味控制住,让观众从头至尾带着微笑又不至于失控。
但影片并没沦为歌舞片,它很明确的表现了女佣和主人之间的阶级隔阂,但并不刻意突出阶级矛盾,一切都很自然。每个人物也是立体鲜活的,茹贝先生是个古板的股票经纪人,一天的好坏就取决于早餐的鸡蛋火候是否刚好。茹贝夫人是个向往名利的外省女人,终日混迹无趣的夫人圈子里,但她并不是那种刻薄的贵妇。刻板的茹贝先生更是从帮女佣疏通厕所开始,逐渐进入女佣们的世界,发现了生活不一样的颜色,甚至被夫人赶出家门后才意识到自由的乐趣。
青春健康的玛利亚被茹贝夫人相中,进入了他们的生活。玛利亚出场时那轻盈利落的背影就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直到影片结尾端着洗衣盆一幕,健康的生命力从未消失。作为女佣她不卑不亢,甚至比茹贝夫人更加自信有主见,对茹贝家的两位少爷也不低头,相当令人喜欢。在这美好的气氛中萌发的爱情自然也是感染力十足,而且并未如多数东亚爱情片般虚空,这跨越阶级的爱反而在现实的不断敲打下愈发显得动人。在三年后灿烂的西班牙阳光下的结尾,让看第二遍的我仍能眼眶湿润。
我最喜欢的还是本片展开的充满情趣的生活画卷。让人看完能嘴角挂着微笑,这样的电影真好。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电影的开头 是以 贝尔家的一个老仆人和女主人的冲突
让人不禁怀疑是否 老仆人将在这部影片中呈现很重要的一环
很可惜
老仆人在这个家庭服务了几十年 在老夫人去世后
被她的儿子和媳妇赶出了家门
从这一点来看 贝尔先生对妻子的解聘的放纵 还蛮无情
对比后来因为玛丽亚而对六楼女人的种种宽容和帮助
说来还有些许的讽刺
成堆的碗筷 没有一件熨平的衬衫 使这个家庭不得不重新找一位仆人
玛丽亚从老家来到巴黎投靠自己的姑妈
就这样来到了贝尔家中
这是个较年轻的姑娘 热情温柔
从哪儿可以感受到贝尔慢慢对她的不同呢?
也许是从玛丽亚可以煮出影响他心情的三分半的鸡蛋
也许是从早餐时间要向玛丽亚学习西班牙语
也许是告诉玛丽亚可以用家里的电话给家里人进行问候
也许是最开始答应私人掏腰包给玛丽亚多余的4000卡的工资
人生的选择很多
常常觉得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厌烦一种固定的形式和生活
影片中的贝尔先生 厌烦了那个在高端酒会上优雅从容的妻子 转而爱上了那个热情温柔的玛丽亚
那假如恰好相反
那在未来 他遇到了优雅的妻子是否也会被吸引呢
答案不得而知了
虽说是一部爱情喜剧,但更是一部生活片,吸引路易先生的,不仅仅是热情开朗善良的Maria,还是在她身上浓郁散发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就像那些西班牙大妈的生活一样,她们说话粗鲁像吵架,但会边做繁重的家务边唱歌跳舞扭腰,在那些不尽如意的琐碎生活里自得其乐。
路易先生开始关心这些西班牙女仆的生活。他付双倍人工让师傅修理女仆们公用的厕所,让她们对早上起来的第一件大事充满期待;他在投资事务所里让下属帮其中一个女仆找到住所,并在工作会议上滔滔不绝地给唯唯诺诺的同事们介绍女仆们的生活以及其中那些关于这个民族的特点;他开始把事务所终日低垂的窗帘打开,渴望感受到地中海般的刺眼;他开始了解西班牙的历史、政治和语言;他在西班牙女仆们的聚餐中尝到了海鲜饭的美味,开始要求自家的女仆Maria回家也做。
来自乡村的女主人最后才发现路易先生被赶出家门后,一直住在六楼,她黯然神伤地说,“她们的生活充满朝气,但楼下的我们却死气沉沉”。那些各式各样的瓷器,根据面料质量而分层摆放的毛巾衣物,那些feel good的应酬派对,都不是最终能够生成幸福感的元素。就像路易先生说的一样,读书的时候住宿舍,然后服兵役,再然后就结婚了,然而却在被太太赶出家门后,住在属于自己的小房间里的这段时间里,他才第一次感觉到有自己的空间和思考。
好电影不需要故弄玄虚的台词和情节,不需要高深莫测的蒙太奇剪辑和逆光镜头。
法国真是个好地方。这部电影充分展现了自由开放的异国风情。明明是一场婚外恋,偏偏拍得有理有力有趣。
影片男主角让-路易·茹贝尔是个中年已婚大叔。儿子送去寄宿学校后,妻子聘用了一名新女佣。这位年轻漂亮、活泼能干的女孩一出场,观众就知道会出事。可是,女主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认为这个西班牙女佣比原先又老又凶的保姆好很多。果然,茹贝尔先生很快爱上了这个叫玛利亚的女佣人。并且迅速融入到女佣团体,成为了“妇女之友”。
这部电影节奏轻快,古板老成的大叔在那群热情开朗、积极生活的女佣簇拥下,显得如此快活和富有生气,让人不由得忘了他其实是在“出轨”。
最有意思的一段戏:因为男主从事的职业是证券经纪人。女主人误以为一位富有的女客户勾引了她丈夫,一气之下把茹贝尔先生赶出家门。这位大叔只好暂住在女佣们住的六楼小房间里。没想到,他越住越滋润,越住越享受。和女佣们打成一片,帮助她们解决各种难题。甚至向她们普及证券投资知识。第二天这帮女佣纷纷拿着一包包的零钱来到投资公司,成为了炒股大妈。
影片最后这位大叔的原配奇迹般的爱上了一个艺术家。大叔喜获自由身,和心中的女神开始了幸福第二春。真是可喜可贺。
献给所有爱无能的人们。再怎么被内战所苦,再怎么辛苦工作,她们仍然大笑,祈祷,充满活力,热爱生活。心理亚健康患者羡慕不已。Fabrice是法国电影里浪漫婚外恋的大叔首选,因他长着一张无攻击性的脸。
嘻嘻嘻 (开开心心去出轨找新欢) (新欢像Fiona Apple)
好温情,很欢乐,原声很好听。
六十年代巴黎世俗风情一览
法国人能把一切都拍得浪漫的清新无比,包括婚外恋题材。
无法接受
凯撒女配,典型的法式轻喜剧。两种不同人生的柔和对峙,婚姻的倦怠与激情,其实故事核心挺老套,但是托轻喜剧的福,在加上法布莱斯的表现突出,整体很轻灵。收尾部分稍差一点,以及女佣的戏份不够,三星半。
浪;清新;整天规矩的生活 受女仆人介入的影响,最终融入到仆人的六楼。找到快乐。
一切都很法国很文艺,然后这是个爱情片。
第61届柏林电影节展映单元入围 能在冬日里欣赏到这么一部温暖的电影真是幸运 有些感情 平淡如水 意义非凡
前半很有趣
每个人都需要个这样的六楼
法国人怎么能把婚外恋也拍得这么优雅……ps 片名应翻译为 六楼的女人
和≪极致噩梦≫一样欢乐,同样狗血剧情,美国人拍出来是≪曼哈顿女佣≫,法国人就能把老男人和西班牙小保姆的出轨拍得真心欢喜真心浪漫!
period film的魅力就在于,你挖出任意一个年代任意一个生活的侧面,都有些鲜为人知得乐趣和滋味。
拍的不差。还是蛮欢愉的主题即便是婚外情。再次说明男人再老只要有钱都能啃嫩草。相比法国的浪漫情调西班牙更加热情奔放。6楼那个生活环境实在吓人外来打工的苦命啊。
法国版楼上楼下
太可爱的电影了!!如果是中国拍的话结局一定不是团圆
法国人的浪漫幽默贵气和多情在这部法式电影里展现的丰富多彩。故事饱满充实,情节引人入胜,演员真实入戏,节奏把控到位,背景音乐恰到好处。能将一个法国贵族老爷和西班牙女佣的出轨故事拍的让人欢喜欣慰,或许也只有法国人才能做得到。这里不简单是感情而已,还有对人生和大爱的思索。满分推荐。
温馨幽默音乐动听画面优美的影片,把当年法西实力对比、阶级差距的现实作为背景,演绎出动人的爱情故事。可惜女主角稍丑了些,身材倒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