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和DE-LOVELY,都是音乐大师传记,SOUL和JAZZ遇到的冷热却如此不同。RAY是一部大热电影,给予JAMIE FOX影帝桂冠。相比之下,DE-LOVELY算是湮没在黑暗中了,凭心论,COLE这样的HARVER毕业生,没有经过贫困,或者歧视,故事总是少一点力度。可是还是要说说这个故事,因为爱情。
DE-LOVELY有让人不太舒服的精致,觉得陌生了,小时候特别喜欢这样的歌舞片。光线总是明亮,人物总是美丽,穿着华丽,谈吐优雅,一转身就是一个舞步,一凝神就有一曲动人。是记忆中关于所有美好的代表,就象故事里的COLE和LINDA,由总是文雅得象同性恋(绝对不是贬义)的KEVEN CLEIN和媚眼如斯的南方美人ASHLEY JUDD饰演的这一对璧人,在黑暗舞台的追光中以舞蹈的姿势相涌,凝成一对雕象。DE-LOVELY,如此美丽。
影片里繁星般的音乐全部是COLE PORTER 这位HOLLYWOOD黄金时代的JAZZ作曲家的作品,如此丰富的旋律全为了记录爱。爱有不满足。如COLE所言,我所需要的爱从来不能在同一个人甚至不是同一个性别中找到,LINDA这个女子最出众的一点不是她无比的美貌甚至是冰雪聪明,而是对COLE的爱。回想起来这也是我觉得不舒服的一点,谁能设想这样一个美丽高贵的女人,要容忍自己的丈夫是双性恋,在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仍然从不断寻花问柳。
她在那一幕的表现让我嫉妒,面对想对自己坦白又吞吞吐吐的COLE,她微笑说:LET‘S JUST SAY YOU LOVE MEN MORE THAN I DO,然后用优雅的手势为他插一朵红色的花在西服领上。在之后的岁月,哪怕最难熬的年月,她的优雅也铁打一般,从来没有歇斯底里,心碎也只是让自己暂时离开。让我领教了原来优雅也是一种坚强。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永远成
不了这样的女人,无法爱的这样坦荡。自由得到了它能得到的最多的含义,在LINDA这里,她可以从不逼着COLE去做音乐,尽管她为他一手安排ERVING BERLIN这位音乐天才作为推荐人,为他赢得一个舞台而不让他的才华流于消遣。即使是这样伤透他的男人,她仍然在他残疾后最艰难的年月,站在他身后。COLE问她YOU REALLY LOVE ME THAT MUCH? 她侧头微笑:YOU ARE THE RETHEM OF MY HEART。而其实,她才是COLE的音乐,所有的爱恋,用相守相伴这种方式来演绎。LINDA PLAYS IT BEAUTIFULLY,COLE总是这样说。
现在的人们反而不习惯精致了,老派的感觉。一丝不苟,爱的一丝不苟。爱一个人就认认真真的陪他走完一生。这个,仿佛已经不被人们称为爱而只叫做亲情或者责任。仓促的激情可以以各种借口说明自己的合理,细水常流的爱反而不好意思展示自己,小心的收起自己的光芒,在平凡的生活中慢慢微笑。听COLE的这些歌,这些老的有了六七十岁的情歌,觉得世界上还是有这种爱的。会有一个人,可以让你微笑并说:生命因你而动听。
PS 原声十分赞,ELEVIS COSTELLO, NATILE COLE, DIANA KRALL等JAZZ名角倾情演绎.
De Lovely ,中文译名《小可爱》,虽然看完电影仍觉得片名有些怪怪的,但是我发现自己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尤其是片子的结构编排令我感觉一新。
讲述了伟大的作曲家柯尔-波特(Cole Porter)的生平电影男主人公是一位作曲家。影片从男主人公老年时受好友之邀观看依据其与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改编的音乐剧的排演开始,舞台上排演着的传记性音乐剧和舞台下男主人公对过去现实的回忆被巧妙的穿插、融合在一起,而在对过去的再现过程中,男主角的几部代表性的音乐剧作品的演出片断又在隐射着他当时生活的状态和心态,就这样,三者巧妙的被剪接在一起,串起了男主人公的一生。而男主人公在剧中看着舞台上的自己的经历一点一点展开,回忆起自己与女主人公相识相恋结婚直到生离死别过程,重新体验着当时自己的心理路程、感情的每一点细微变化,仿佛是对自己一生的检视,与自己的一次对话。面对舞台上被翻演的自己或赞同或反对,可哪个才是真我呢?抑或舞台上的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也时而自大、时而迷失自我、时而残忍的伤害爱人,只是那是连他自己都无法面对的事实。
片中的现实、回忆、及舞台演出等的巧妙融合编排剪辑的几乎天衣无缝,衔接十分自然。除此之外,由于是音乐剧作家,片中有很多的优美动听的歌曲和舞蹈演出,或深情款款或幽默风趣,更加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吧。不得不提的还有,女主人公的魅力,打从一出场,那种气质魅力就是无与伦比不可抗拒,绝对迷人,男主角虽然也很迷人,但却不具有那种让人惊艳和赞叹的魅力。于是记住了这个名字:阿什莉 朱迪 (Ashley Judo)。
全文 及海报
http://blog.donews.com/sophie_himmel/archive/2004/12/28/219266.aspx 一个人一生有多少次机会,坐在观众席中看一场关于自己一生的演出?
人生就像电影中那场突如其来的舞台剧。开场了,是嬉嬉闹闹的人群,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小可爱”讲述的是美国百老汇作曲家科尔•波特(Cole Porter)生平的电影。电影以他老年时代的回忆,审视了其一生的音乐历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舞台剧,熙熙攘攘的人群聚在一起。有一点点残忍,无法逃避的污点被放大;有一点点放纵,再一次沉浸在那些欢乐中;有一点点迷惑,为着那些说不清的对错。那几个指间的音符似乎延伸到很远……
科尔•波特1891年6月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秘鲁。10岁就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在耶鲁大学为各种学生组织及团体创作超过300首音乐作品。大学毕业之后,为了家人的意愿,科尔转为到哈佛大学学习法律。很快热爱音乐的科尔离开了哈佛前往纽约,事与愿违的是他并没有被百老汇接受。1917年他又辗转到巴黎开始了传奇的音乐旅程。
电影就是以科尔和琳达•李•托马斯的爱情为主线。当科尔的音乐事业一步步迈向巅峰,他和琳达的婚姻也因为他放荡不羁的生活走到了尽头。
科尔第一次遇到琳达的时候,爱上了她的美貌,就像蝴蝶爱上鲜花。他坐在舞台下面总在回想自己是何时爱上琳达的。是第一次见面么?是那场婚礼上么?还是当她如音乐渗透进他的生命的时候?
他无法放弃对于男人的喜爱和对那种放纵生活的追求,即使那样的生活深深的伤害者他和琳达的关系。他无法满足于一种感情,一种性别的爱。这是两个人的不幸。他们两个人又都是对对方要求很高的人。她希望他尽情发挥他令人眩目的才华,所以忍受他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宠溺他。他希望她给他足够的空间去放纵、享乐,在这个世界摇摇欲坠的时候,能接住他。可是,谁来支持她?
他总说那首歌曲是为她写的,琳达知道只有一部分是属于她的,她只是想确定这些剩下的全部属于她,没有力气去想要全部。
后来他去了好莱坞。谁都知道“Pretty Woman”开始时那个男人不断的吆喝着,好来坞是实现梦想的地方么。是的,这里是好莱坞。没有上海那种节省天光的习惯,不会将所有的时钟拨快一小时,人们在这里及时行乐。没有胡琴的咿咿呀呀,有的是爵士乐的摇摆。觥筹交错,人影晃动,却也上演着让人倍感酸楚的故事。在那里的纸醉金迷中,连爱情都变得廉价,可以出售。
科尔变了。琳达终于选择离开他。
巴黎。那是一切美好记忆的地方,他们却再也回不去了,只有在记忆中缅怀。那一次,他骑着马走了很远的路,摔断了腿,却还是走不到她的身边。他差一点再也不能弹琴了,经过很多年二十多次的手术,他才能再进行创作。
琳达在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曾跟科尔说:“我有上帝保佑,演出有你的掌握。我真希望这些倒过来。”就是这样。是这样一出不太尽如人意的舞台剧。你无法掌握这一切,只得跟着别人的哨声左右摆动。你还在黑暗中流着眼泪,人们却喜笑颜开,又唱又跳。
音乐不全用来睹乐思人,有时候却那么符合人的心境。还记得叶芝的那首诗“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他为钟爱一生的莱德•冈所作。当她垂垂老矣,在壁炉边打盹时,还能吟诵这首诗。科尔用他的音乐来怀念爱的人,在垂垂暮年,洗尽铅华。
“在深夜的寂静里,我透窗而望,环绕着月亮,我的思想飘向你。在深夜的寂静里,当世界正在酣睡,一次又一次,心爱的人,当我对你说,你爱我,就象我爱你那样吗?你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的梦想成真么?我的梦想,会逐渐暗淡,就像月亮的边缘在暗淡,越过山顶,进入冷寂。却还挂在夜空。”
最后,他又可以和琳达一起唱歌了。一点点回忆,一点点爱,都从夜空中淡去。小小的欢愉,小小的欣喜,一点点可爱曲终人散,男男女女解读着婚姻。
电影由凯文•克莱恩(Kevin Kline)和阿什丽•贾德(Ashley Judd)联袂出演。凯文•克莱恩虽然也出演过“苏菲的抉择”这样的影片,更多被人记住的是他的喜剧片“一条名叫旺达的鱼”。不过,就像卓别林在“城市之光”中那个让人心碎的流浪汉,凯文演起深情的角色也是毫不逊色。至于阿什丽•贾德,她的美貌永远超过她的演技,尤其是像她这样以惊悚悬疑片出名的女演员,某电影人曾戏称“她擤鼻涕的样子都可爱得让人倾倒”。我一直更喜欢她在喜剧中的表现,堪称魅力四射,在这部电影里她用心的表演绝对牵动人心,轻松迷倒了尖锐的影评人,赢得了金球奖的提名。
这部电影不仅故事动人,吸引我的还有原声大碟。虽然请来的多是流行歌手,但是演绎的大多是复古的曲风,慵懒的爵士乐。而最大的看点就要算大多数歌手都在电影中客串了一把,现场演绎了歌曲。率先出场的是罗比•威廉斯(Robbie Williams),这个英国原接招合唱团(Take That)的坏小子,现在在英国乐坛的名声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乐团,经常能在电影原声大碟中听到他的献声。他在“布里特•琼斯的日记”中就已经表现了自己对多种曲风的掌控力,这次在舞台上除了风流倜傥一如既往外,还不忘了耍宝。一向是流行摇滚先锋的阿兰妮丝•莫莉塞特(Alanis Morissette)在电影中的出场颠覆了以往的形象,穿起棉质过膝长裙又唱又跳,诱人的嗓音充满了女人味。另一位以突破形象出场的是另一位摇滚歌手雪儿•克劳(Sheryl Crow),深蓝色曳地长裙,谁还能看出来这是当年翻唱过枪炮与玫瑰(Guns N' Roses)名曲的强悍女人?不过要说对爵士乐的演绎,还是爵士歌手的诠释最地道。戴安娜•克劳(Diana Krall)从未让她的乐迷失望过,这次也不例外,依旧是在钢琴边娓娓弹唱着歌曲,不过有意思的是导演还让她去引诱一个老板。再来就是“爵士歌王”纳•金 •科尔(Nat King Cole)的女儿纳塔丽•科尔(Natalie Cole)不落人后的“Every Time We Say Goodbye”了。除了R&B,摇滚,爵士歌手的歌曲,专辑还收录了主演阿什丽•贾德的歌曲,相信可以满足他们影迷的好奇。
1954年,琳达去世后,科尔没再作出任何杰出的作品了。一切都像他断掉的那条腿,不复重现。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01520/
从头到尾都被百老汇风格的摇摆和爵士乐所包围,非常的动听,只有米国才会出这样的作曲天才,又爱男人又爱女人。。。,找找那些客串的歌手们也不失为一个乐趣,Ashley Judd真漂亮,可惜现在不知道干啥去了
故事很一般,视角很独特。
音乐,好听得要死;女人,聪明得要死;生命,浮华得要死;痛苦,温柔得要死。
大多传颂于世的伟大爱情本质都略带畸恋
anything goes,科尔伯特实在太有才了。喜欢本片讲故事的形式,值得借鉴。可惜有点拖泥带水。
我是听歌来着的。 "Never open with a ballad, and never end on one."
虽然常在伍老头的片里听到cole porter但因为完全不了解他生平于是也不知道这片儿拍得算不算好 但片中每一首歌都太好听了!!! 中间有一段看得时候我总觉得rufus wainwright会客串出来唱一首 Kevin Kline好演技 Ashley Judd笑起来像Portia de Rossi 竟然还有John Barrowman而且还叫jack哈哈哈哈哈
"strange,dear,but the true dear,when im close to you dear,the stars fill the sky"
看到在好莱坞被宠坏的Cole,我想爱情也就是这样吧。而当Linda从巴黎回到Cole身边,我又明白原来这才是爱。那首《so in love》让我哭惨了。
作为音乐家传记片来说,可以给四星,呈现的形式也算与众不同。太太优雅美丽,为了丈夫的音乐才华对他的各种情事视若无睹,虽然可以被称作伟大,但总觉得唏嘘,她自己也是耀眼的人啊。Ps.我再也不要为了只出来几分钟的男神补片了!!!
最近很迷音乐剧Anything Goes,曲子动听而且有好看的踢踏舞。所以翻出这个下载了很久但是没看的电影来看。历史上的Cole应该是同性恋多于双性恋吧,和Linda也只是形式婚各取所需,电影里刻画成爱情就有点过于和谐了。。。Ashley Judd还是很美的,想知道她是不是真唱
那年代搞形婚的多.拜托别把这个当成爱情来歌颂好吗?
冲着Ashely Judd和她唱的True Love 那首歌才看的 但很不明白在说什么 有2、3首歌倒是好听
It's De-Lovely
电影本身不赖但是内容真的不敢恭维。这也叫爱情 只有各种自私和依赖!也许我没有评判爱情对错的能力,但怎么能拿这种扭曲的爱情来宣传这是爱情。如果只是年代的记录客观的描述我喜欢,可是上升带宣扬爱情就恶心了。
搞艺术的难道就不能不gay一下么?送给Linda的那首曲子真心很感人...据说喜欢听pop和jazz的人智商最低,好吧,我智商低
let's do it,let's fall in love. (怎么区分这是情感效果为中心的电影还是专注于人物呢)
严重推荐!!!百老汇作曲家科尔·波特(Cole Porter)的传记——转豆瓣网友seren评:音乐,好听得要死;女人,聪明得要死;生命,浮华得要死;痛苦,温柔得要死 ★★★★★
诶 歌非常棒 剧情过于老套 女主角丝毫没有吸引力
If you love Cole Porter, you will love the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