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电视剧当年有多 火?记得我是在姑姑家 我弟弟那个时候刚刚能话说明白 我爸难得一次 出差 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问他小儿子 想让爸爸给你买什么 我弟弟就 一个劲的说要寇老西儿 我爸后来又给姑姑家打电话 请教他妈 就是我奶奶,这电视剧其实我一直 没看全 只是记得 小时候很喜欢 后来就慢慢忘了 最近看 电视剧主题曲回顾 我发现很多电视剧都没看 而且非常有必要看看 先从这个开始吧,10看完 电视剧开始 有一句话 这只是一个故事 看电视剧 我也拿历史出来对照 可是这电视剧 我就一故事 我演 你看 没有什么其他的,故事····还记得刘罗锅吗 是人在演艺故事 还是故事塑造的人我们更喜欢,其实这剧 我更喜欢人物 整天不知道在干什么的皇帝 傻乎乎的娘娘 已经神经了的王奸细 装傻充愣的八王爷 当然还有心在醋里泡 时间长了全是眼儿的寇老西,全集看完 老皇帝死前是 要还帝位的 这样电视剧里皇帝 的行为就解释的通了,1这个事 可以提现他 品德高尚 以前的某些荒唐事 就一笔带过 2就算大宋真的 亡国 也是亡在他哥哥的后人手里 与他子孙无关 有事他们可以 直接跑,这新皇帝比他爹能折腾 差点折腾到敌国去,杨排风为什么会喜欢 个有点像猪的家伙 没见过男人?没见过猪?可能是没见过混血,最后 人物的个性 剧情需要都要 寇老西辞官 这我想说 如果敌人知道了,,,想想这电视剧 有些地方 很像戏曲 简化一些东西 比方说主角 宰相刚刚上任 几分钟后 我就感觉 一个老宰相粉墨登场 干脆!,也许当年看是一个故事 可我现在看它就是个传奇
我天,这才刚刚第一集,葛优、陈道明、黄宗洛、李成儒、何赛飞、富大龙,全出来了,后几个还是配角。黄宗洛的表演总让我跳戏到茶馆里他的演出,还有大宅门里的。——对了,跟《大宅门》里的常公公合辙合拍。这剧可算是戏说里的异类,正经又调侃,好像故意恶搞又有点绷着,反正在看一部二十多年前的剧却仍能抓住我。葛优出场的民歌风甚有创意,不违和,有个色。
网络上流传有一段很经典的葛优骂战片段,吊儿郎当穿着古装的样子,扛着一杆矛,喊着“白刀子进,绿刀子出。”很多网友都只是觉得这个片段很有趣好玩,但是不知道这个片段出自何处。因为印象里葛优好像没有演出过什么古装喜剧,《夜宴》和《赵氏孤儿》也不是这个造型,其实这个片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内古装轻喜剧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葛优和陈道明一同拍摄的电视剧《寇老西儿》。
该剧根据真实历史人物故事改编,讲述了宋朝太宗年间名相寇准的故事。汇集了一众大咖明星,不只是葛优、陈道明,还有何赛飞、瞿颖、李诚儒和富大龙等实力派演员。可是,剧集播出后,一点也没有受到观众的欢迎,报纸上的犀利评价,直言这是这些演员的滑铁卢。而这部剧,居然成为了葛优拍摄的最后一部电视剧,在当时演技已经被不断认可,多重影帝加身的他,事后采访中,直言自己把这部戏演砸了,再也不轻易接拍电视剧。另一边的陈道明也是如此,对这剧的评价是讳莫如深。
当时被业内外统一口径批评不断的剧,现在回头看来,其实这部剧才算是真正做到“戏说,不是胡说。”借以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故事,用那时流行的大陆式灰色幽默,演绎了几千年来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你来我往,和不为人说的“潜规则”。
葛优饰演的寇老西,是山西的一个穷酸官,顿顿吃豆腐,喝的不是酒,是醋。看着光脑袋小身板的寇老西,官服歪歪扭扭一搭,小眼珠子嘟噜一转,聪明点子就出来了。一出场,先是智断一桩偷肉案,后面进宫被皇上的宠妃设计陷害,立马装瞎跌倒,大智若愚的样子看得人忍俊不禁。明明小人物样子的他,却还知道舍命保下杨六郎,揪出辽国奸细,拯救了大宋。
另一旁,陈道明饰演的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的八贤王,也是一天到晚不着四六的样子。脸上都是一副不关心俗世的闲散王爷,实际上,内里是个标准的愤青,力争正义公平,也就是他发现了寇老西这个小机灵,把他提拔上来。八王爷和寇老西对手戏非常精彩,傲娇八王爷装作普通老百姓逗寇老西,结果被赏了一顿板子,谁知山不转水转,寇老西马上有事相求,八王爷再次故意作弄,二人的互动真是好玩极了。
虽然整体的剧情确实一直是有点脱线和扯,国家大事整的和闹着玩一样,加上那几年对道具的不重视,很多场景看着有些“磕碜”,但是认真推敲起来,很多台词和细节真的三观都很正,像是为八王爷门客贪污求情的片段,给了八王台阶,给了人条活路,话里话外之间,都经得起观众细细推敲。
这部剧在当时遭到观众的一致吐槽,甚至葛优的爸爸葛存壮都批评了葛优,说他不配演宰相寇准。可是今天回头再看,这部剧其实真的隐喻满满。当时无数差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与观众的预期不符,除了主角拍出《围城》、《编辑部故事》这样的超强神剧还有更多同期竞争的《我爱我家》、《宰相刘罗锅》,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佳作频出的年代,所以这部剧与其他剧一比,自然看起来就是一部“烂剧”,可是等到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才发现,这部剧算得上是一颗沧海遗珠。文/月上弧
b站刷到影视剧经典出场锦集,看到太平公主的薛绍,少年包青天的八贤王;然后就看了八贤王的剪辑;在评论里看到白毛八,又搜索到寇老西儿。一口气(部分快进地)看完了20集。
在看八贤王剪辑的时候就觉得,当时那种怼脸高清不磨皮(可能连妆都很轻)的镜头真好,道明叔眼下皮肤的疙瘩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毫无影响,反而增加了真实感,仿佛每个毛孔每个皱纹都是戏了。不明白现在为什么要把人的皮肤做得那么假,不仅不利于情绪传递,也没多好看啊。
这部多年前的电视剧,看着又尘封又亲切,有种翻阅高中毕业照的感觉,虽然是第一次看。时隔这么多年,那些夸张(无厘头)的剧情、借古讽今的内核、所谓三观正的刻意、所谓敷衍粗糙 都没啥可多说的。表扬的部分是喜剧应该做到的;而让人槽点不断的部分,比如一些夸张的人物和桥段设计,本来也是喜剧的一些范式,而所谓的敷衍粗糙,里面又有很多精巧节奏感的设计,说不定这种反差也是戏剧化设计的一部分呢。表扬这些和吐槽这些都没什么意思。
不知是不是受伟子影响,越来越觉得民俗文化可爱、有亲近感。不得不说,那个年代的“历史人物生活化演绎”受大众欢迎是有原因的,整体的人物刻画水平,即使再怎么批评其脸谱化,也比现在的绝绝绝大部分电视剧的人物生动得多。这部剧里主角们的形象很可爱,有夸张一点儿的性格演绎却毫不尴尬,看的时候很快乐很有代入感,觉得这些人物仿佛真的存在于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于日常生活周围。但这可能是这类电视剧的人物塑造的共性优点,这部剧也不见得有多突出。
但是有几个地方确实上头了。一是这部剧的核心是寇准追求程序正义,对于1997年的电视剧,太先进了;二是寇准和八王的两个桥段:喝醉了在亭子里关于“打”的接龙对白;最后大殿赐婚八王的独白和寇准的离开。
这部剧确实有些奇怪的台词bug,但是很多台词的设计是非常优秀的(不仅仅是广为流传的段子部分),比如在亭子里关于“打”的接龙对白。这种敷衍粗糙和精巧设计的对比(而且有的台词和动作有非常优美的节奏感),带给我的感受也有喜剧的讽刺感,而且这种感受建立在识别出了台词bug之后,会有种get到了编剧的故意、有的放矢懒得工笔、只想在自己在乎的地方用心的感觉。
而结尾八王独白那一段,确实触动了我,共鸣了一些久远的记不清具体事件只有朦胧感受的体验。想到了神探夏洛克里华生的婚礼舞会 夏洛克独自离开。但是这个剧的结尾没有那么伤(部分程度上 算是反过来了),或者说情绪更丰富更优秀,不仅有萧瑟无奈,而更有些江湖知己的洒脱感和成长感(我感觉这是引发我共鸣的点,毕竟神夏那个 就没什么共鸣,更多的只是共情了人物剧情),也更喜欢。
看剧啊一定不能抬杠,也不能过分理性。很多时候,第一直觉可能是剧集设计试图传达的感觉。
本剧播出时,报纸写葛大爷本剧的表现如同梦游。提出了不少批评。不过我的关注点不在这里,而是一个有意思的片段。
剧中的宋太宗热衷蹴鞠,也就是现代足球运动,可惜队伍不景气,连续输给高丽国。于是在一次比赛中,皇帝问高丽王子:“贤侄啊,你们蹴鞠这么好,为什么啊?你们那里有高丽参,是不是吃人参的原因啊?”王子说:“我不告诉你。”然后色咪咪盯着贵妃看。
等到宋真宗继位,对了,是张子健演的,就是后来的李元芳。演的皇帝像个神经、荒唐的纨绔。他表扬了队伍中踢的最好的王强,并且说:“朕为了大宋的蹴鞠事业,王爱卿,你说你想要什么吧?不行,把朕的爱妃给你!”把王爱卿闹了个大红脸。
结果讽刺的是,王爱卿在剧中的隐秘身份就不是大宋人,这位大辽归化球员,来大宋是动机不纯滴。
结果呢,元芳也没打破“恐韩症”。
或许要等到水浒世界的高太尉吧,我仿佛看到,那一年,他在大宋皇室一如既往的支持下,大宋队终于勇夺世界杯!
当年可爱看了
不得不说我明叔演起喜剧来也是杠杠的,那些关于陈道明老是端着,只能演正剧的言论可以休矣。优秀的演员应该能在各个领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信然。明叔的厉害之处在于把握好了庄谐之分。朝堂上多发煌煌正论,义正辞严,私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说好的喜剧呢,最后八贤王在朝堂上向寇准挥手时我还是哭了。
小时候超稀罕的剧 现在看都觉得有意思。各种老梗一直都记得 尤其是刀削面;不过张子健可真是……也有那时候 哈哈哈哈哈
冲着葛大爷和道明叔看的,这戏吧制作是真真简陋的,剧本bug是很多的,剧情节奏挺慢的,为什么能看得下去,完全是因为这戏的演员各有萌点,葛大爷,道明叔不论,结巴的小跟班,卖萌的老太监,少有的女演员也个顶个的美人,美得各有特色,瞿颖、何赛飞真真是当得起女主的颜,连王强的丫鬟和郡主也很美~
主角台词功力深厚,佩服编剧的文采。传闻好多段子是化用刘宝瑞和刘罗锅的,一星扣在画质和镜头。
戏说剧也戏得这么一本正经,这劲头如今可不多见了。剧本先天不足可惜了。
补+ 小时候你懂什么叫演技!
就從此時開始,戲說越來越無聊離譜了。
淡忘了
陈道明在这部里面的演技才叫经典
民间说书人把寇准讹传为山西的秃子,寇准即不是山西人也不是秃子,古代选官也挑漂亮貌美的人。另外,山西人是老醯儿,不是老西儿。
全明星 评论全部唱衰 以至于葛优宣称从此不再演古装片 但我觉得挺好的
我只是马克一下
枫叶红 黄叶飞 自古青春能几许 但使今宵海天共明月 相见相识又何必 一年又一年 一季又一季 问谁能解个中真情意?
都快忘了。
可称的上是国产电视剧的颠峰之作。
哈,道明叔
90年代真的是一个戏说的年代啊
精品。只能说多数人不识货。
我觉得很好看的一部剧啊,幽默风趣、笑点十足,葛优当时精瘦,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演得颇到位,陈道明帝王戏,通身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