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一直有着风格严重两极分化的特点,要么含蓄舒缓如乍暖还寒的春风,在轻柔拂面的同时,令人不免心生感触;要么如呼啸凛冽的冬日寒潮,凌厉的气势直入心脾,使人不寒而栗。影片《多田便利屋》就属前者。
该片以冷静克制的影像语言描述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由开始因愧疚而生的暂时收留之意,到后来相依为命的长久生活模式,缓慢揭开了两人不为人知的隐秘过去。两个有故事的男人走到一起,注定会成为一段新故事的主角,何况小指上那个类似指环的疤痕,似乎冥冥中早已把两人牵扯到一起,不同的是,相约的印记,一个在手上(疤痕),一个在心里(愧疚感)。片中,每当行天举行小手指或唱起那句手指隐隐作痛的歌词,多田便放弃驱赶他的念头,而行天也深知多田的软肋,且屡试不爽。
显然,该故事规避了同性恋最为敏感的“不被社会所认可”这一现象,没有将同性恋的生活刻画的多么苦大仇深,而是以更为妥帖温和的方式,呈现了他(她)们压抑并在压抑下挣扎、自助的生活状态。这种压抑和挣扎在影片中的表现,也仅是靠配角人物的侧面叙述,和主角沉默寡言的行事作风来体现。这跟以往同类型的影片截然不同,不像《春风沉醉的夜晚》那样歇斯底里,也不像《断背山》如此的沉重无比,《多田便利屋》更侧重人性光辉的一面,以人性光辉的缓慢觉醒和复苏来抵抗生活的灰暗与残酷。王小波文中曾提过同性恋的生成原因,据说很复杂,具体成因也无明确的界定,但大抵可分两种,一是先天的,与生俱来;二是,后天的,因社会因素或个人生活遭遇所致。故事中多田和行天就属第二种,行天过去的老婆则属第一种。多田和行天都是有过伤痛的人,他们对感情没有过多的奢求,只是一种抱团取暖的人性本能,是一种轻松活下去的基本要求,有些阅尽沧桑看破后的从容淡定。行天的老婆却不是这样,她对感情还有些想法,要生孩子,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而不管是两者中的哪一种,影片都表现出了感同身受地理解和支持。
多田以最简单的方式活着,工作中不乏欺骗与被欺骗,所以,他不堪信任,当然,他也不信任别人,孤家寡人看似简简单单,有着一种无所谓的城府,实际上他仍然对过去耿耿于怀。行天更像个大男孩,喜欢看动画片,对生活以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面对,他似乎更愿意对弱势群体给予不计回报的帮助,如妓女,同性恋者。当然,这一切都来自两人过去各自不同的生活际遇。然而,这一切都随着他们的相遇,慢慢发生了变化,在逐渐对彼此的加深了解中产生了同命相连之感,并惺惺相惜,终于走出生活的死角,救赎了彼此。
故事从头至尾在讲述一群弱势群体的遭遇,他(她)们或被背叛,或被抛弃,得不到来自爱情和亲情的任何温暖,成为游走在社会上的边缘一族。影片没有把这种现象的成因过多的归责于社会,也没有太多的批判,只是告诉观众,在任何时候,从来就没有ZF机构,或相关部门对弱势群体真正施以援手,而有这么多的弱势民众,如此庞杂的问题,这个糟糕的社会之所以还能有序运转下去的最大原因归功于他们之间的自救,他们相互需要,相互帮助,成为生存的彼此支撑。
当你渴望一种东西,那种东西便成为你的希望;当某个人被需要,那个人也便有了存在的必要;你得不到的东西,却可以付出让别人得到。这便是他(她)们活着的理由和价值。
观影途中多次紧张得屏息,相当意外,对于我的心脏来讲它不是一部平静的片子。尽管生理已成年,但心理久久未成年的我,好像借由多田和行天真正接近了一次成年人的心理世界,当然有许多影片打动过我,但便利屋的这两位好像离我更近。
两位男人带着隐而不发的伤痛,彼此并不了解,平静、颓然地同居,维持最低物质需求,但生活没有就此丧气下去,仍不时发出笑声,温柔地给予他人帮助,也在这个过程里得到一些慰藉。
行天的“妻子”说他怕小孩,但行天懂得如何跟小孩套近乎,可以自然地与小孩相处,非常在意小孩的感受——帮麻里酱把被遗弃的自行车带给她、认真地和由良子讨论动画、教会由良子适时求助...我想他怕的是照顾不好小孩,因为忘不了被父母施暴的痛苦吧,但他选择把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适时地小心地给了伤心的小孩。
在车里,行天小声地说,像动画片那样没有父母是多好的事情,带着龙平式的认真、委屈、颓废的面容,直击人心。而多田此时则回以短暂的沉默与不知所措,狭小的空间一时间溢满二人的心结,不得不说导演(编剧)的安排太聪明了。
到后来,多田猝然流下的泪水,随手抹泪的动作都让我更想去体味他的感受,也对他充满愧疚,因为此前觉得他简单地、钝钝地在生活着,同时联想到《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男主角,原来痛苦这样无言,是日常呼吸的空气。
小时候我以为,当一个人向其他人递烟,是像吃东西那样不好意思吃独食,直到看见行天数次向多田递烟的画面,我才明白,递烟是在发出邀请:“来吧,一起享乐片刻”。
但我也觉得多田便利轩像个乌托邦,多田和行天被过往放逐其中,互相需要,新的人生路并未铺展开,新的巨大的责任暂未到来,也蛮自在。
是先看过书才来看电影的,怎么说呢,电影中少了一些东西,毕竟园子杀害父母的拍成电影不一定让过吧,我也是自己猜的啦,看书的时候我流过3次眼泪,第一次是多田与老奶奶的对话:
“旅行什么的已经好几年没去过了。我一直在真幌。”
“是吗?我怎么觉得你的声音像是从好远的地方传来的。”
那是因为老太太的耳朵不好使。多田略微笑了笑。老太太没注意到多田笑了,眨动沉重的眼皮说道:“在适当的时候回来为好。”
“要是不回来,会怎样呢?”
“会迷路。
是啊,会迷路,心在外面久了会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回家这两个字太简单了,但是有多少地方可以被称之为家呢,凪子也是因为行天会和多田说回家而把行天放心托福给了多田,她心里那个像水一样的男人,也有家了呢,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电影里我最爱的地方是多田第一次在车站遇到行天送他去车站,行天把刀扔下了,看,多深的仇恨都可以因为简单的救赎而轻易放下。就像《搏击俱乐部》里那个梦想成为医生的便利店员,明天会是他人生最精彩的开始呢,多年来这个片段一直在脑海里盘旋,话题跑远了。
第二次是清海说这是园子给我的第二次机会,她要站在园子这边,行天说园子拿走你的钱包是因为你是她最重要的盆友,想要当做护身符,我那那时候为行天的伤心达到了顶峰,他清楚人性,他清楚爱,很可怜的是这个世界上往往是这种人最容易受到伤害,有渴望的傻子比有渴望的明白人幸福多了。
第三次是行天去找星,他不要让多田在被纠缠,不想让多田在去面对逃避的事情,在多田被噩梦惊醒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多问,每个人都有秘密,自己不也有吗?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那么勇敢,因为不想别人受到伤害而去温柔的淡淡的去做一些事情,他真的很温柔,即使自己也会怕,也想知道如果有选择别人会怎么做,北村周一一个点燃了2个男人内心的导火索,不得不说他太干净了,像天空一样,因为自己很幸福所以也希望亲生父母幸福。还好多田发现了行天的温柔。
关于救赎,从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后就特别喜欢这两个字,总感觉自己是带着些无病呻吟去渴望着,25岁的年纪没有经过什么大挫折大背叛,总觉得不太懂,但是很是渴望着,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子,不缺少什么但没有激情,这应该是这个年代这个年纪的通病吧,多田的浑噩是因为背负的愧疚,对行天对妻子对孩子,行天的浑噩是因为不明白父母为何物不明白爱是什么,都不明白所以将自己的渴望降到最低限度。我的渴望是渴望自己吧,人要用多少年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关于原谅,比起救赎原谅来的跟难吧,没办法原谅过去的自己,没法原谅自己受到的伤害,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地,原谅太难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也只是埋起来不碰,不能一劳永逸,至少忙碌时有事时无法想起。
关于继续生活,行天和多田的生活会继续下去的,他们都更加了解对方,也都愿意为对方着想了,这是个好开始,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其实难的不是2个陌生人慢慢走到一起难得是从此幸福,我在心底是祝愿的,让他们填满彼此内心的空洞吧,让他们爱吧
行天说狗这东西啊,被需要他的人养着,才是最幸福的。 所谓作为谁的必需,也就是成为谁的希望
这部电影很好,几件事情都挺暖心的,首先是吉娃娃,再是小男孩,还有后面一系列的故事,日剧就是那么治愈。讲讲由良子。
接到新的工作任务---接送由良子放学。首次去由良子家之后,感受到由良和他妈妈的关系并不亲密。下一个场景就是一对吵架的母子。揭示了也预示了以后由良和他母亲的相处模式并不是那么融洽,家庭教育的失败。
最喜欢多田后来对由良子说的话
“我觉得,不管你多期待,你的父母都不会按照你喜欢的方式来爱你,虽然如此,你却可以去爱别人,找一个别的人,你可以把你所没得到的给那个人,只要你活着,就可以一直这么做。”
导演大森立嗣是大森南朋的哥哥,南朋客串了一个小角色。瑛太和松田龙平两大80后娘炮,这回有男人味有责任感,被不如意的婚姻伤害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无法放下,只能互相治愈,越到最后越让人有些心酸,在结婚年龄很早的日本,算是80后婚恋生活的一种写实吧。
管他什么原著怎样,松田龙平+瑛太四度联手,这就足够有爱了!看了不到一半就决定给满分!不需要跌宕起伏的剧情,不需要真幌市送给你多繁华的夜景,只需要在这轻缓溫柔又细腻的时间里让內心最渴望被治癒的那块地方得到安撫。另:松田龙平即使穿着棉毛衫也是男模范儿!!!
配乐是在胡闹吗?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配乐哪哪都不搭(除了松田龙平以奇怪的姿势跑步的时候才搭上了的)吗?
松田跑步的姿势和笑声太萌了 挥之不去
刚开始看的时候总觉得是个怪怪的囧片,包括松田龙平如鸭子游水一样的摆手姿势。看久了又有点治愈系和伤感,两个角色都有一段往事。两个头发乱七八糟加不修边幅的胡子男,同样闪耀着他们的光芒。三星半
还记得大四夏天因为寝室没人不敢睡觉通宵看完原著以后萌的滚来滚去的心情。 真是等太久了~~~~松田龙平在我心里是霓虹第一好看的男人!!!!
基佬爱情故事。甩爪跑卖萌什么的马自达(兄)最拿手了!
“論如何在路上撿一個松田龍平”(不對!)
松田龙平甩手跑的样子真心萌~~
也让我捡一个带回家呗……松田包子跑起来的姿势还能再2点儿么你~
很有《转转》的味道,松田龙平非常适合长发胡渣的颓废样子甩着手走路的样子。
赌一毛钱,今年电影旬报十佳入围。我也想学龙包子的甩手小跑姿势,但是看起来好难……
这才是给我们神经病看的电影嘛!闲闲散散、看似东拉西扯地说着些小事,其中随手点缀着些日式幽默的调味,看得人一忽笑一忽默一忽泪。原来当你厌恶一个人,并非彼此八字不合,极可能是遇到他时黄历不对:成见中,瑛太就是<完美离婚>里那个成日唠逼叨的神烦事儿妈小白脸,没想到竟还有这么帅飞的一面!
被这种淡至无趣的日常之中包裹着的悲痛伤害到体无完肤。
龙平这人真奇怪,明明是个死直男,但和女人演起纯爱就蠢得要死,气质和萌点全部要靠其他男人勾搭上才出得来。
宅、腐果然不分家。两个男人同居到这地步,跟领证也没啥区别了——如果这都不算爱...
腐的气息 两个男子间的情谊 被你咬过的小指 还隐隐作痛 松田包子演神经男太合适了
相较之下,剧集更像是在讲故事,电影在讲人。
行天这货浪里格朗的鬼样子可真萌
瑛太每次都演这么让人心疼的角色,粗糙的外表之下藏着柔软,随便站在那里就是一幅苍凉的剪影。瑛太的每个角色都非常不同,但始终如一的是那种柔且韧的质感,不起腻而回味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