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gFury》(中译名《功之怒》)是一部以80年代警匪片为背景,并包含了功夫、机器人、恐龙、纳粹、雷神、维京海盗、时空穿越、80年代电子游戏、80年代动作片、变种犀牛人等等等等元素于一体的名副其实的神片。众多的复古元素、高大上的特效、合不拢的脑洞和全程高能,好听到爆的80年代电子音乐,绝对让你在看完预告片后欲罢不能。
本片是David Sandberg自导自演的一部短片,2013年12月他在Kickstarter上发起集资,集资目标是20万美元,最终筹集到630,019美元, 但因为没有达到100万美元的长片集资目标,所以最后选择制作成30分钟的短片。
独树一帜、惊艳猎奇的脑洞情节与拿捏精准、大众心理的主流意识相碰撞摩擦出了一系列群星璀璨的激情焰火,竖起中指就可以自动爆头的吊炸天技能、虐杀过后大尺度劈叉的完美身姿以及复古街机化武打动作的开挂暴击都是80、90年代电子娱乐的最强化身。在世界第一功夫与险些辞职的警官之间,你选择的是人间正道,在几亿年前的维京时代与纳粹二战时代之间,你选择的是阿道夫·希特勒,在神一样的超级英雄和看似平庸却也真是平庸的辅警之间,你选择的是兽头射手。奈何时光太短,重温记忆就像终身不败一样天方夜谭,迄愿天道有轮回,幸运永相随。<图片1>
如果你觉得《飓风营救》,《疾速追杀》,《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电影,属于没有情节不顾逻辑的杀杀杀,那你一定没有看过80年代动作片。跟它们比起来,上面这些简直是对白有深度、表演有维度、人物有立体度、艺术价值有高度到能拿奥斯卡的文艺片。
不过难怪,互联网时代,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对着大胸翘臀的超级英雄舔屏还来不及,谁会有兴趣下载那些80年代的老古董——阿诺是谁,史泰龙又是什么鬼?有一美佩佩十分之一帅吗?有抖森卷福一笑倾城吗?
只有《功之怒》这样打着新片幌子的旧式风情大拼盘,才能让他们猛然意识到,好莱坞曾经有过那样一个烈火烹油、无脑狂欢的时代。《功之怒》重新定义了粉丝电影,看过此片,《敢死队》,《杀死比尔》,《美少女特攻队》,《弯刀》再也不敢说自己是够粉丝向、够怀旧、够扣特。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对《小子难缠》,《终结者》,《变形金刚》,《高地人》,《致命武器》,《电子世界争霸战》,《未来警察》(不是王晶那部!),《霹雳游侠》等80年代流行文化赤果果的仿制;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电影人对东方武术的神秘遐想,对打不死的硬汉、不服管教的叛逆警察、拍档电影的模式、严重违反物理定律的动作场面的无穷热情,对扛着收音机的小混混、跑车+夕阳的剪影、赛博朋克味的视觉标签的热爱,当然还有那高仿横版街机的“一镜到底”百人斩,以及无处不在的沸腾人心的摇滚乐。
而与此同时,《功之怒》绝不是《杀死比尔》、《王牌特工》那样简单的致敬,也不是《大贱谍》那样恶搞套路。否则它会让“终结者”裸身站起,就像星爷的《破坏之王》那样,而不是回炉重造;子弹穿透电话那个桥段,来自《空前绝后满天飞》,可玩法截然不同,典型的青出于蓝;再比如把玩《霹雳游侠》,直接把主演哈塞尔霍夫跟车子合体了。
所以,与其他粉丝电影横向,其实显得非常胜之不武。因为《功之怒》的主创打心眼里没有把它当成一部新片来拍,这是它最大的优势。不像《敢死队》,它不是用一些80年代的元素来装点一个当代的故事,而是实实在在把你带回80年代,片中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出自那个年代,如果不是那些电脑动画如此流畅,你可以把它送回80年代的影院而不被人察觉。
《功之怒》以一种诚挚严谨的态度,还原了我们从录像带上获得的关于80年代美国的记忆。僵硬到堪比丧尸的表演方式,直白到近乎可笑的对白,一惊一乍的剪辑,大起大落的叙述节奏,还有VHS母带常见的播放故障——雪花片,连广告的质感也模仿的似模似样。“坦克你”(tank you德语谢谢你的谐音),“解除你的武装”(disarm you其实扯掉arm)这样的对白,是纯汁原味的80年代“残忍幽默”,曾是阿诺、龙格尔电影的标签之一,它们并不是来自某一部特定的影片,这是真正的粉丝才能想出的段子,光靠狂补老片绝对突击不出来。
像《王牌特工》那样的电影,如果提前把它所致敬的老片补全,观赏乐趣就能飙到峰值。而《功之怒》不同,即使看过它致敬的所有电影,你也没法完全领会其中的笑点。它的怀旧不是一板一眼的开涮和戏仿,而渗透在整个视觉风格、美工服装、场面调度里,你必须真正曾经浸淫在那个年代的电影里,对其风格和模式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触觉,才能完全欣赏到它的妙处所在。《功之怒》的情怀,在于它的梗是无法一条条诉诸文字归纳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个超大梗——这才是百分之百拍给粉丝的电影!(文/方聿南)
看完这个短片我傻眼了,年度狂热神经病小短片。这个导演为什么脑洞这么大,片子满满的充斥着贴着80年代标签的玩意儿们:街机游戏、功夫、恐龙、牛逼的电子音乐摇滚乐、机器人、维京海盗、驯龙女战士、变种犀牛人。导演牛逼啊,用着别人的钱拍片子,还自导自演大玩一把,还可以玩自己喜欢的东西玩的太尽兴啦!第一眼看到海报就想起了星球大战,导演你确定你拍的不是星战吗?哈哈!
在这30分钟里你可以看到希特勒变身傲娇功夫冠军操着一口阿三英语、恐龙老鹰卖萌嬉戏、真人横版街机打斗场面再次重现、警察穿越到维京时代送驯龙女战士电话、送完电话还不忘来上段唐伯虎式的一本正经的广告推销、不同时空两头通过电话枪战、主角拿着断臂当翅膀在空中甩还能飞起来、怀旧old school小混混上街抱着录音机就差没跳舞了、随意贯穿的次元壁、番茄酱四溅的画面、游戏里才会出现两人碰面一人直接挂断另一人直接走向打关复仇之路的套路、霸王龙吃人致敬侏罗纪公园、结局也是动画风格坏人我一定会回来的这个动画还没完等着看续集的套路。
录像带风格的画质,酷酷的80年代电子音乐让人听着不自觉的颤抖摇摆起来,满屏幕充斥五彩缤纷的动画和街机游戏的色彩,让我不自觉的想起小时候买的成龙代言的小霸王游戏机,约上两三伙伴,在我家开战几盘街头霸王、魂斗罗、真人快打、超级玛丽。有人说这个片子烂,没有风格,胡乱各种元素混搭乱塞,而我认为所谓没有风格恰恰就是它的风格,烂也算烂的有品位!烂的好看!与其说这是个80年代风格的电影短片,不如说这个电影短片充斥着大量80年代特有元素。对80年代的怀旧是喜欢这个片子的人最大的共鸣吧,因为短片里的这些毫无顾忌的天马行空的画面能够让我们想起小时候那些的回忆。
如果说导演玩的是纯怀旧的话,那他做到了,他成功了。
8,90年代的集合游戏、动画、真人版的画风让人很难与2015年联系在一起。影片很短、很扯、很开脑洞,比较简单粗暴但又有剧情的峰回路转,让人大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比较遗憾的是涉及到的功夫都处理的日本化了,也许与日本的游戏风靡有很大关系。
几处比较有趣的场景记录一下:1.给警察局打电话,对着大哥大开枪,结果子弹在警察局横飞;
2.时间的穿越借助黑客的力量,雷神的锤子的也有此功效;3.把胳膊卸下了,用枪一插成了电风扇;4.把人连头带脊椎都拽了下来;5.把人摔成纳粹标志状。等等,很有趣。
影片有很多处有致敬的意味,不能完全看懂,只能看个热闹,难免减少了对短片内涵的理解。总的来说,片子很短,怀有猎奇心里,想开脑洞,爱看血浆暴力场面的,大可一看~ 至于与功夫的相关性则并不是很强。
导演功夫脑残粉啊。开始搞不清到底是真人还是3D动画,后来发现导演绝对大龄宅男
乃们八十年代人真会玩,偶们九零后的看完已跪。
碉堡已不能形容哥哋震精…
烂到爆……炸
全无节操之作,评分也必须恶搞
FCUK THIS SHIT !!! THIS SHIT IS MARVELOUS !!!
电话杀人挺搞笑。你国挫货还好意思叫自己微电影么……
超级cult自制电影,80年代风格和夸张的对白与动作大赞。迪斯科音乐、8bit、街机、迈阿密风云、回到未来、霹雳游侠、蛮王柯南、变形金刚等元素满满的怀旧。只有真正的粉丝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相比之下《弯刀》跟小儿科一样
音乐、道具、氛围还原80年代质感,很逼真。不过故事、动作是印度大片水准,完全摆脱逻辑学、物理学、人体构造学等的羁绊,实现了和筷子兄弟同步。
又雷又神又雷神,脑洞全开,献上膝盖!
通过此片了解会玩的80后的精神世界,与其说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元素混搭,倒不如是充满象征义的文化反哺,把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搜刮出来炒冷饭,通过众筹的方式使怀旧风格化。
这不就是瑞典的《李献计历险记》吗?只是少了矫情的旁白。如果这片来自80年代,你们会觉得挺烂的,但放到现在拍,你们却只看情怀。
屌炸了
我去满满的80年代CLUT片概念啊!老式收音机,牛仔裤,街机,充满混乱和不切实际但看起来毫无违和感的元素混杂在一起超屌炸!
哈哈哈哈 什么鬼 最喜欢俩小短腿对打那
这长度正合适
独家熟肉 | 《功之怒》:混过录像厅、打过红白机的必看,各种高能碉堡 *外挂中文字幕由奇遇字幕组@塔拉Tala 独家译制,同时自购了《功之怒》iTunes正版原声原声OST一并打包其中。http://t.cn/R2MTM8R
哈哈哈哈哈哈都是些什么东西啊痴线版的昆汀附体吗简直奇葩爆了啊宅男操翻世界了~~~
神选功夫条子携恐龙骑士黑客cyborg奥丁之子半兽同僚大战超时空功夫希特勒和他的功夫机甲,火爆横版街机动作场面,无厘头电话枪击黑客时间,三十分钟短片实在不够看,期待出长片!
吹过头了吧。这么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