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爱的面包魂》整体故事节奏。搞笑还是很随性且讨喜的。我个人非常喜欢,不过这有可能是我看多了台湾综艺节目的原因,所以比较能够理解他们的幽默。虽然如此,但还是喜欢。而故事结构未免落入俗套。如果这是个搞笑片,笑点未免少了些。如果是个文艺片,那么故事性太差,而且导演把握故事节奏的能力也差了。再加上,陈汉典眼睛没有灵魂,演技可谓一般,就更显得电影档次有些差了。比如,演到二人要比赛的时候,我已经想到结尾了。这不禁让我这个九流编剧有些飘飘然了。而且,对于美食的快乐表现手法,抄袭痕迹太过严重。有些令人厌倦。再加上在所谓哲理层次上没有突出表现,却还想要教育别人,就更不禁让人厌烦了。所以说,故事方面的中、后段可谓失败。
第一主角陈汉典的表现,虽然算不上及格,但是我觉得陈汉典有了十足的进步。无论是在豆导的电影里,还是在王力宏的电影里,陈汉典都表现的十分悲惨。很抱歉我用了“悲惨”这两个字。因为,除了这两个字,实在是找不到另外的字眼来形容他了。而在《爱的面包魂》中,陈汉典的表现似乎有些摆脱综艺艺人的掣肘。可以算的上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电影演员了。但是,看的时候总觉得,如果前半段换成梁朝伟来演,表现的肯定更为夺目。对于眼神的把握,陈汉典可以算是完全没有分数。而表情上,不再那么夸张,可能是他唯一成功的地方。
第二主角,陈妍希。演技可谓三个人当中最为成熟的一个,但也还未到达纯熟的地步。我个人认为,她对陈汉典、倪安东感情上面的表达,可以算的上拿捏的相当到位。毕竟作为一个类似哥哥的恋人,火花这个东西倘若仍然存在,那实在是有虚假的成分在。而对于倪安东,当然要有火花。唯一做的有些不足的地方,可以说对于细微感情的拿捏不够,几场哭戏区分不好。颇有千篇一律之嫌。
倪安东。他和陈汉典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比陈汉典帅一点,所以演的差一些,也值得原谅。可是,如果这样说,梁朝伟岂不是不用演戏也行?对于他,我不想做过多的评价,因为他的的确确就是个新人而已。
其中陈妍希的老爸,对于细节的把握可谓老道。算是最佳配角吧,当然仅仅是这部戏里面的
這部好像在星衛HD播過了,結果我還跑去租DVD來看。對電視版的印象很模糊了,電影版感覺是還不差,商業電影的基本品質有拍出來,雖然電影語言還是很陽春。和《雞排英雄》的感覺有點像,就是缺點要說是一堆,但導演有傳達出想說的核心在地情感,動人的力量就會出來。這也可能也有我對電視版的留下來的印象所致,尤其是男主角糕餅(陳漢典)那種台灣人式的自卑和焦慮,在土洋衝突下的困境,幾乎可說是寓言式的。
本土文化和西洋外來的情調的結合與對照在電影版算是精裝升級,不過與其說是文化與階級的衝突對 立,電影裏則是刻意把兩者融合的很自在,軟化了尖銳的部分,多少也反應了台灣流行商業文化的某種氛圍,把矛盾心結藏到背景,讓電影顯得很可口。這部份當然 不太真實,但本來就是導演有意靠向夢幻偶像風格。
這次找倪安東這個正港外國人來演外來的麵包師傅,而且不只是麵包師傅,還是美食旅遊節目的主持名 人,一堆英語台詞和旁白,最後還用旅遊節目的口吻來收尾,像是把整部電影或是其中的台灣風情包裝成可供行銷的觀光資源,真不知該不該說是導演設計上的精準,這要說動人嘛倒也有種意在言外的悲哀。電影為倪安東的角色多加了他追尋母親身影的心理動機,算是讓角色更為豐富也更有些說服力,但到後來也不算發展的很好,因為和電影主題的連結不太強。
但想想這角色也算是某種邏輯下的"台灣之光",他過去覺得名人的生活是虛幻的,但我倒覺得他回母親故鄉追求平淡的生活也是另一種虛幻。這甚至有種後設的趣味出來,層層疊疊把台灣包裝成一種偶像夢幻式的虛擬鄉愁,不管是女主角曉萍從台灣往外看,或是倪安東以外來眼光回看台灣,都缺少了更實在的東西。又像糕餅不管是做麵包或是化身三太子追車,都少了些脈絡鋪陳,就像《陣頭》一樣,悲哀或許是真實的,只是追求的目標難免顯得虛幻。
好像扯太遠了。
喜欢陈妍希,喜欢台湾的电影,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虽然电影故事简单,汉典的演技还需提高,尤其是吃面包那时候的表情还是过于浮夸,但总的来说还是挺感人的,陈妍希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总会出现一条项链串一个戒指,估计那枚戒指是她自己的故事吧。在电影中晓萍犹豫不定的时候,心情很复杂,十年的感情,一想到被背叛,就觉得天崩地裂,撕心裂肺,现实当中估计也有很多这种狗血的剧情发生吧,爱一个人,一面会为了她的未来,做出很多自己承受不住的事情,难受的就只想死掉的感觉,另一面,又想让她留在自己的身边,让自己去掌控她的幸福,让她幸福。感情就是矛盾的组合,常常让人飘忽不定,心神不宁。在俘获她的芳心的同时,我们应该常常扪心自问,自己做得够好吗?这样才时时记得当初的承诺吧。自己的一些观影感受,不喜勿喷,欢迎指正。
好看
两男追一女,然后一屌丝一高帅富的配置。虽然故事蛮俗套,感情转换生硬,而且还有不少烂桥,但看到最后的高潮竟然有些感动,果然亲情与回忆是对我的永远杀器。不过院线版好像删了十多分钟,不晓得为什么
受不了陈汉典
这什么年头了,想去巴黎还要靠男人?!
台灣的小品電影都是輕鬆自然
我已经摆脱不了那些年了,只感觉是沈佳宜去剪了短发
不吃面包,不爱比赛,远离甜腻偶像剧。加那么多风土人情的民俗元素也没用。
故事太简单,而同时情感/情绪变化表现的又不够细腻,从编剧开始就太单薄了,所以也就无怪乎演员了。
最后一段是小玛德莱纳的电影版么?——我都能想象到康熙上小S是怎么调戏陈汉典的。1.小S:哇,你现在是主角了哎,第一次做主角什么感受?汉典:其实吧...小S:好啦,我们不想听啦。2.小S:吻陈妍希什么感觉?不要不好意思啦,这次不跟你开玩笑啦,你老实说好了。汉典:其实...还不错啦。小S:你好色!
陈汉典这形象真是固定住了....似乎永远都挑不出来了 所谓成也康熙败也康熙 成也Monga败也Monga.....
三位主演 我真心服了 无亮点无笑点无哭点的我跟小姐妹还是把这给看完了
这么多黑陈汉典的,我就来个挺他,他也不容易啊。
本地媳妇外地郎之如何用面包夺回已经踏上西去路的沈佳宜
本来可以做成一个淡淡的温情片,可惜让台湾式自恋和所谓的“本土”气息搞的不伦不类。一脸台湾式软绵绵气息的洋人看起来也极其不爽。
演员的表演其实还都不错,就是剧情实在肤浅媚俗,平板一样的人物与情境,完全无魂。
陈妍希还是好像大妈,除了面包诱人以外,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每次描写吃到好吃的面包的时候的手法,真的一下子就让我想到小当家啊
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还能要求什么呢,有偶像,有包袱,但绝对没有深度
男屌丝完胜高帅富,神话啊
女主很纯,日风
充溢着對本土的愛,真讓人羨慕。陳漢典應該去寶萊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