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还没写我就知道这篇肯定会变成粉黑
昨天的情况是这样,《大西洋帝国》和《唐顿庄园》齐齐回归,伟大的电影院半价日,皇上和娘娘旅游去了不在家。我几乎连考虑一下都没有,就在在家看点爱情文艺动作片、在家看美国黑帮大佬们的二缺史、在家看英国版《像雾像雨又像风》和到电影院去看肌肉男们打架中选了最后一个。
这电影看得我真是太开心了,因为除了秃子,尚格云顿还演了一次大反派。在那个秃子还在混跳水队的年月里,老尚的存在就相当于今天的秃子,看他的回旋踢和看秃子跳脱衣舞一直都是我观影史上最快乐的事情。遗憾的是,和老尚对打的是史泰龙……
老尚今年52,史泰龙66,除去年龄因素,把这二位都放在巅峰时期,论空手干架,史泰龙还真打不过这位空手道冠军,其实要老布或者州长跟他打,也都是打不过的……花拳绣腿的秃子更不在话下。真可惜电影院不能截屏,否则老尚爆踢史泰龙那几脚真该裱起来挂家里,也不晓得一字马是他本尊做的还是替身。PS一句,看片的时候后面有个姑娘,只要一出现老尚,她就很愤慨的说:“哦,他太残忍了”,让我非常寒
然而电影嘛,就像当年还没有成为“美版春哥”的查克诺瑞斯打不过李小龙一样,你总不能让坏人笑到最后(不晓得查克诺里斯的100个事实里面为啥没有他打不过李小龙的真相)。敢死队系列真是热衷于那演员的各种梗讨好观众,史泰龙作为编剧很无耻的盗用了查克的特异功能,在被围困的时候他说Biu~于是坏蛋全死掉了,查克不爱跟他玩的原因太明显了,再PS一句,既然都放黄金三镖客了,让查克cos一下东木多好啊,他们连年龄都相近!
另一位能打高手龙格尔蜀黍简直可以用蠢萌形容,总结第二部中他的戏份基本就是泡妞乏力,面对下眼袋大的快跟我一样的余男,龙格尔蜀黍表现出他理工面对女神的loser男的本质,(果然汉子片里是没有化妆师这种东西的,余男带妆还是蛮好看的),还被史泰龙揶揄了一下硕士肄业的黑历史,原因居然也是泡妞……我已经不记得龙格尔扮演过什么正面角色了,记忆中他总是因为长着一张“我是反派”的脸而被主人公各种neng死,可能是考虑到自己的长相,据说龙格尔正在研发什么男士化妆品……
不想说锤哥他弟了,因为他的存在,秃子被吐槽短腿了╮(╯▽╰)╭
想吐的槽太多,一时记不起来,这个片适合在影院看过一遍之后,再和同样三观不正的几个损友(例如建强街250号的所有业主)抱着爆米花一边抠脚丫子一边吐槽着看。
额……小德到底演了什么啊,我在遇难矿工中苦苦找了好久的!
2 ) 献给次世代观众的八十年代秀
《敢死队2》比首集又多了几张熟面孔,虽然多年不见,他们脸上的褶子已经不比枪膛里的子弹少,但甫一亮相,还是能引得大批动作影迷欢呼雀跃。观赏该系列电影只需要两样东西,一是肾上腺素,二是怀旧情结。前者是标配,后者属于可选,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商业片的主流观众群已是90后,多半没有经历过那一波粗糙而原始的银幕暴力熏陶,但若你曾经为这群老家伙的肌肉和枪杆子倾倒过,必能在单纯的视觉轰炸外品出另一份趣味。
说到怀旧,有必要翻翻老账:史泰龙最声名卓著的《洛奇》和《第一滴血》系列横亘八十年代,阿诺凭《野蛮人柯南》和《终结者》奠定银幕形象是八十年代早期,龙格尔和尚格云顿都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走红,李大侠一鸣惊人的《少林寺》是1981年出品,老布凭《虎胆龙威》蜚声影坛是1988年,而查克•诺里斯这位大神,最为世人熟知的也是八十年代一系列突击队动作片,反倒是他在《猛龙过江》被李小龙击败的事迹知者寥寥。
因此,说本片将怀旧坐标定位在八十年代,是一场“硬汉暮年、壮心不已”的八十年代秀,应该错不了。给斯坦森、阿特金斯、海姆斯沃斯等新千年偶像安排吃重戏份,显然是为次世代观众着想。至于余男,看似在一群硬汉中格格不入,但别忘了八十年代动作片通常也少不了女主角,她们要么是《独闯龙潭》的花瓶,要么是《第一喋血2》中的“钢瓶”,而余男兼具两种作用,存在感也不弱,算是物超所值,虽然我对她的外貌并不感冒,但此处得按照老外的审美来评价。
和演员阵容一样,本片在各方面都做了一遍“复古元素+时髦风格”的打磨,确保既充满八十年代情怀,又能叫年轻观众看得激情涌动(敏锐者或许还能看出基情),依笔者看,比第一集做的更到位。首当其冲的是影片的电子游戏基调,当年史泰龙的兰博系列就拍的跟魂斗罗一样,结果被查理•希恩在《反斗神鹰》里疯狂戏谑一番,此类片在今天看来当然更“假”。在如今“子弹老打不中主角”会被人吐槽bug的年代,重拾这样的战斗设定很需要勇气,史泰龙聪明的用改变影片基调解决了这个问题:八十年代的动作英雄大都苦大仇深,战斗笼罩在严肃气氛中,而《敢死队2》摆明了是搞笑段子大串烧,还带着一股超级英雄片似的夸张味道,英雄不中弹的硬伤顿时被消解成一种超现实潜规则,再挑剔的观众也会乐呵呵的接受,不会跟它过不去。
说到幽默,阿诺的《独闯龙潭》曾经推出一种“硬汉式残忍幽默”,比如把一个人扔下悬崖后来句双关的“I let him go”,对照本片中敢死队数人把那“还剩一个”的倒霉蛋打成筛子,真是异曲同工。但本片最好笑的地方在于对老片的剥削:阿诺做梦也想不到有人会对他说出“我要终结你”,而他没完没了的“回来”也引起老布的反感,将他“回来”的特权抢走,阿诺恼怒之下用一句“Yippee-ki-yay”回敬——这就是多个老家伙主演的好处,他们可以互换经典台词说着玩嘛。只是很奇怪诺里斯出场时为何响起了《黄金三镖客》的音乐,难道是在预告下一集他将和老牛仔交手吗?嗯,算起年纪来,他俩确实是一辈的。
此类无脑动作片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剧透,即使讲述的对象是个剧透恐惧症患者,他也懒得来捂你的嘴。谁都知道敢死队一定会所向披靡,剿灭恐怖分子、罪恶大亨、外国雇佣兵等一切纸老虎。哪怕你详述谁谁用什么手段与谁谁大战三百回合并灭了他,也丝毫夺不走他的看片乐趣,因为这压根不重要,大家就是要亲眼看到那刀口沾血、枪口喷火的一幕幕,那才是观赏本片时一切满足的来源,唯一的来源。
影片从头到尾洋溢着烟火、废墟和重装甲组成的独特风味,明显是八十年代的印记,但在此基础上,技术方面精良的多。湖面追逐一场,迫击炮发射和落下的轨迹清晰可见,而老片里通常用水下地下埋炸药来混弄;枪支虽多,音效纹丝不乱,没有拿AK枪声给AUG配音之类的低级错误,连不同子弹在不同材质砸出的弹孔大小都相当考究,而不像以前随便弄一排炸点,或干脆冒几个火星了事。
继承八十年代遗风,影片呈现出对肉搏戏的重口爱好。虽然短短九十分钟里炸药用掉好几吨,发射的子弹足能拍十部《黑客帝国》,但热兵器能搞死的无非是杂兵。每逢正反派的关键角色丧命,全都死于冷兵器。考虑到观赏口味的变迁,老老实实的一拳一脚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多种样式、多种风格的搏击术并存,最精彩的当属斯坦森的自由搏击对阵阿特金斯的嚣张踢腿,史泰龙的拳击和摔跤死扛老尚的空手道,此外李大侠的锅底神通、斯坦森的飞刀绝技和余男的以柔克刚也各有千秋,即使看多了新动作片也不会嫌闷。比较遗憾的是诺里斯年纪太大,没能展示他闻名全球的round house kick,让老尚这个后辈抢了风头,否则两人来场腿功较量,其标志意义不亚于让泰森和阿里同台较量。
八十年代的动作片基本不涉及宏大叙事,因为这是孤胆英雄片的一个死穴:一旦真发生国家或国际级别的武力威胁,肯定是军队、情报局齐出动,搞到新闻天天关注。只有在政府不方便或无法大张旗鼓的敏感事务,或者英雄的私人恩怨,才能进入“主角孤身涉险”的叙事模式——史泰龙流的前“三滴血”分别为了报仇、救战俘、救上司,阿诺在《独闯龙潭》是为了救女儿,龙格尔的《惩罚者》是个城市义警,而一旦碰上《入侵USA》这样大规模袭击,牛逼如诺里斯也要和军队共进退。即使到了今天,处理恐怖袭击的鲍小强、杰克•雷恩们,也得有大部队配合才能完成使命——宏大叙事与“一人军队”本质上是抵触的。乍看起来,《敢死队2》似乎违背了这个原则,硬汉们的对头是抢夺核能物质的恐怖分子,应该足以触动美国政府的大杀器警报,但无奈行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就被前来复仇的硬汉们一锅端掉,胎死腹中了——相当于007抢先一步挫败了挑起中英战争的阴谋,双方军队就没必要出动了——明显是冷战后时代的叙事策略。史泰龙再一次证明他的编剧能力和他的肌肉一样好使,有大噱头,又巧妙规避了宏大叙事,快刀斩乱麻解决了麻烦。
《敢死队2》既是老硬汉们的集体狂欢,也是新打星们混个眼熟的最佳时机,在一堆皱纹密布的老脸中塞进几张嫩面孔,想不引人注目都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献给次世代观众的八十年代秀,还肩负着提拔新人、传承硬汉精神、振兴动作片的重任。是谁说纯动作片已经没有未来了?吃俺老史一拳!
文/方聿南
3 ) 《敢死队2》:爽过之后,一地惆怅
当这些肌肉男最终淡出画面之时,我竟然有一丝惆怅。是的,《敢死队2》非常过瘾,但是这么多脸熟的肌肉男都集中在一部电影里的狂欢,还有多少次?
当尚格云顿摘下墨镜的时候,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这个成名于B级片,成长于B级片的前B级片“巨星”,想让我不重拾那录像带的感动都难;当阿诺州长一个简简单单的“I am back”淡定吐出,想让我不淡定都难;当查克•诺瑞斯斯条慢理地走出来,让我不唏嘘都难……《敢死队2》更像是对肌肉电影的一次集体怀念,或者是对那种拳拳到肉的硬汉片的挽歌——当然希望这不是最后。真的,这种看起来有点矫情以及莫名其妙的感慨,在娘炮世界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无法理解的。在这个越来越崇尚男性阴柔美的世界里,这种最传统的审美倾向竟然显得有点另类,好在,有《敢死队2》这样的电影,让我们重拾对硬汉的欣赏,这是一种打心眼的欣赏,是一种秒杀一干厚刘海小身板娘炮的欣赏。
这就是这部处处充满bug,逻辑上有着明显破绽电影依然魅力绽放的缘故。
你们可以尽情嘲笑他们台词说的不利索,你们可以尽情批评他们的电影不入流甚至无脑,但是当你们渐渐发现,演员们开始动不动地就站在绿幕面前花拳绣腿之后拍出的片子,都堂而皇之称之为“动作片”后,你们才会感受到《敢死队2》这样的电影可贵之处。当越来越多的年轻娘炮们被威压吊着飞来飞去的时候,这群年过50甚至年过60的老男人的拳拳到肉,也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看看影片里最当打之年的杰森斯坦森到,现在依然无法挤入好莱坞一线男星的队伍,再想想我们的越来越多的功夫片吧,你们就更会理解这群老男人为何如此拼命了——别让“硬汉片”三字真正成为老古董。
当然,依靠一部《敢死队2》,或者《敢死队》系列,来成就起硬汉片新的辉煌,那无疑是痴人说梦。被潮流逐渐遗忘已是一种趋势,我所希望的是,这类电影会依然在荧幕上有着方寸生存之地。若有《敢死队》系列,成为老硬汉的养老所也罢,挖掘新硬汉也罢,总归为这种特殊的类型片留下了火种。我更希望,在接下来的续集中,我可以看到哈里森•福特、梅尔吉布森……哦对了,要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来露下脸更好,当然,若是史蒂文•席格未来也会出演,我必然一样激动到屁滚尿流。或许,你一眨眼,就可能无法在荧幕上看到他们了。
所以,面对《敢死队2》这样的电影。你想去分析这部电影的剪辑吗?你要去评价演员的表演吗?你要去揣测剧情的合理性吗?你要去里面搞点人生感悟心灵鸡汤之类的吗?你想从里面嗅出什么反战爱好和平的宏大思想观吗?答案明显不需要!
简单评价《敢死队2》。那就是一个字:爽!两个字:好爽!三个字:非常爽!四个字:极其之爽!N个字:比他妈的《敢死队》还要爽!
可是,爽完之后,一地惆怅。
4 ) 简单粗暴 高潮太早
昨天看了<Expandable2> <敢死队2>, 我一直很喜欢看这种简单粗暴的动作片, 故事主线简单,台词也相对浅白,偶尔碰上几个听不懂的笑点, 延迟几秒跟着大伙笑就行. 暑期的爆米花电影就是这样, 完全的视听享受 不需要看<盗梦空间>一样整个荧屏时间都在动脑 也不需要看<蝙蝠侠>系列一样走出影院还在沉思.
1. 影片的开始半个小时是本片最精彩, 最耗弹药, 也是最让人肾上腺素上升的部分, 一开场敢死队小组驾着装甲车横冲直撞, 火力全开, 去营救人质, 剪辑一气呵成 场景火爆刺激 一下子就抓住了眼球让人睡意全无, 当然后面的剧情就相对较弱, 无论是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 , 史泰龙 三人怎么卖力演出都没有一开始那种火爆感觉.
2. 李连杰出场时间很少 打了一会酱油走了. 只记得他在开始部分跟红太郎一样拿着平底锅 砰 砰 砰 打敌人, 然后就消失在了我国河北省上空.
3. Chuck Norris 正如他在网络笑话里的地位一样 在本片亦属于神一样的存在. 每次出场的西部牛仔背景乐 都让我心头一紧. 不了解他的话 去搜下 Chuck Norris fact 你会有惊喜的.
4. 阿诺, 可能是州长当的不如意 又重操旧业继续扮演起了银幕硬汉, 但是在本片扮相不佳,发型像是理发店学徒刚出道 剪某段头发下手重了 然后找店长勉强补救回来的作品. 没了以往 黑超 皮夹克 散弹枪 三件套的高, 猛, 酷经典形象, 只记得他不断的重复 I'LL BE BACK 然后被布鲁斯威利斯 呛声" You have been back enough" 然后两人搞笑的挤进一辆小smart里面. 貌似在影片开始前的预告里看到了他明年的新电影. 我还是非常希望他能再一次出现在终结者电影里,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5.杰森•斯坦森, 大家喜闻乐见的新一代打星, 本片的绝对男二号, 动作犀利 刀法神乎其神, 喜欢他的朋友可以看看他出道时的一些电影, 比如 <两杆大烟枪>, <坑蒙拐骗> 他其实还是个很不错的喜剧演员.
6. 余男, 在爷们动作片里出现的女性角色, 可以很出彩 也可以很花瓶,在本片还算惊艳吧.(你不能指望一个拿着枪上阵的女角色以颜取胜) 只是给她的镜头都很怪,有时看上去很有魅力 有时又感觉她跟摄影师结仇了.
7. 尚格云顿, 本片的最大反派, 无论是派头 表情都很到位, 尤其是他的回旋踢补刀 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正如玩dota一样 出来补刀肯定是要还的, 更何况他的终极对手是在我们的男主角 铁血曾哥. 最后他被史大爷的一个屠夫钩子技能拉住 反补了一刀送命.
8. 史泰龙, 其实对他以前的电影关注不多 只知道他的荧幕生涯可以用<第一滴血> 和<洛奇> 两个系列来总结. 但是在<敢死队>里他完全演出了 一个老男人的气质. 体型尚在 动作依旧灵活 拿起枪来可以神挡杀神, 放下枪后还能夹着雪茄思考人生. 满身的花纹身比起李连杰多一份社会不安定份子的骚动, 穿着立领风衣比起杰森•斯坦森 又多一份威严沉稳. 依我看来<敢死队>系列如果能按照现在的水准的话还能再拍3,4部, 观众不在乎荧幕外的这些老纯爷们到底有多少岁, 也不在乎荧幕内使用了多少替身特效, 更不在乎故事情节有多老套. 大家只想看到那些儿时的偶像 依旧能在电影里威风八面的拿着枪 突突突 无论面对多少敌人都能谈笑间以摧枯拉朽之势制胜. 正如我们儿时在小霸王上玩的魂斗罗游戏一样 虽然通关了很多遍 但是只要暑假一拿起手柄 就总不会厌.
5 ) 敢死队2
再次经历了一番炮火密集的血雨腥风,巴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饰)、圣诞(杰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饰)、贡纳(杜夫·龙格尔 Dolph Lundgren 饰)、比利(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Liam Hemsworth 饰)、收费公路(兰迪·库卓 Randy Couture 饰)和凯撒(泰瑞·克鲁斯 Terry Crews 饰)这几个敢死队的铁哥们正享受大战之后的难得惬意。可是好景不长,某晚教堂(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饰)找上门来,迫令他前往阿尔巴尼亚噶扎克山区找一架被击落飞机上的保险箱,并确保箱子不会落入敌人之手,教堂还委派麦琪·张(余男 饰)与这群硬汉同行。
6 ) 一群老爷们组成的视觉奇观
也许有些人无法想象,当史泰龙、施瓦辛格和布鲁斯威利斯并肩伫立在同一个镜头中的样子所带来的震撼,远比任何华美的特效场面都震撼人心。
我一直认为电影是一种多感官的集成艺术,在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给人一场完美经历,所以好的电影都可以给人带来一场奇异旅行——人们购票进电影院,购买的是感官体验。尤其是商业电影,则更要把感官刺激做足。
在感官中,最直接的便是视觉冲击。商业片制片商殚精竭虑,通过种种手段去营造视觉奇观,特别是B级片,各种奇技淫巧层出不穷,滋生出僵尸片这种奇特类型。直到斯皮尔伯格出现,将视觉和叙事结合得出神入化,既壮美又多元:外星人、恐龙、巨型怪物各成经典。
上世纪80年代,肌肉男们在电影屏幕上轮番上阵,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正义感和波澜起伏的肌肉让我们的热血澎湃燃烧,孤胆英雄的传说似乎怎么也看不够。中国功夫片在那时也广受欢迎,袁八爷也得以在好莱坞一展拳脚。
视觉特效的发展,令史诗魔幻电影迅速侵入了商业片,漫画英雄的各种传奇得以完美实现,他们年轻俊美,而且电影场面华美。四肢发达胸大无脑的现实主义动作英雄远不如以往那般受欢迎了,甚至可以说,是没落了。
是的,我们有《谍影重重》系列,我们还喜欢《碟中谍》系列。马特达蒙这样的白面小生练上一身肌肉,也可以打得迅猛凌厉。汤姆克鲁斯这样的美大叔借助高科技,也能虎虎生威。他们确实能文能武,但你说他们是动作明星?呵呵。
无论洛奇还是兰博,史泰龙扮演的永远是史泰龙。这就叫做动作明星。
提到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等人,我们脑中浮现的永远是他们自己的样子,而且在脑中已经自动组合出了电影的大致剧情,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趋之若鹜。在那个年代里,我们不需要新鲜感,我们只需要他仍然是他。
可是,似乎再也没有出现新的动作明星了。杰森斯坦森一直在卖车卖手表卖手机,顺便和各种不入流的女演员玩绑架游戏。岩石更是各种打酱油。至于文迪塞尔,《速度与激情》那也叫动作片?什么,你说亚洲动作片?甄子丹?呵呵呵。
“我回来了。”施瓦辛格从驾驶室探出头。
“这架飞机老得能进博物馆了。”
“我们也是。”
布鲁斯威利斯和史泰龙相视一笑。
这两段台词又好笑又感人,简直令我热泪盈眶。
史泰龙一直是个聪明人。(《第一滴血》的剧本是他写的)如果说现如今的好莱坞电影是贩卖奇观的老手,那么这部电影贩卖的是巨星效应和壮丽的英雄回忆。我一直跟朋友说我今天是去电影院用眼睛采阳补阴。看着这帮记忆深处的老男人扎堆出来彪血卖肉,表示哥依然很能打,这是何等激动人心!
“你有什么计划?”
“找到他,抓住他,杀了他。”
史泰龙面无表情却字字凿心,这种粗狂豪迈热血沸腾的纯爷们气息,真太久违了。还纠结什么剧情?当你看到史泰龙和尚格云顿扭杀在一起,你究竟还有什么不满足,要啥自行车?
最后吐两个槽:利亚姆海姆斯沃斯蛮帅的,但我还是更喜欢锤哥。余男的嘴巴和屁股触感一定很好,但是看起来就不是那么美观了。
我写这玩意儿纯粹是用来暴露年龄的,无所谓了。
如果还有下一部,会有史蒂芬席格吗?
这得准备多少血袋啊~~~~~~~~~~
整剧不错,真不错,但就是那白眼女很奇怪的存在,还有像是走音一样的背景音乐。
不错我觉得比1好看。这个片子再次验证了"回老家结婚"必死这一真理...
看到史泰龙、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三个人一起端枪扫射就值了,要不是余男就给5星了,结尾还想勾搭,人史大爷可是打炮专家,对手戏是莎朗斯通啊,【是《炮弹专家》好么,喂。。。【【蝙蝠侠、蜘蛛侠幸亏先上映,否则都要各减1星。。。【【【新全面回忆、谍影重重4是没指望超越了,再好也就3星。。。
烂
看老男人打打杀杀,如和老女人OOXX,不觉多爽,只觉沧桑。
开头没支撑住睡了一会儿,你看这种片子的好处就是反正没有什么剧情可言,睡哪段都没关系。余男镜头非常多,但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翻白眼撅嘴的表情是怎么回事啊?!
入场晚了20分钟,于是李连杰没有了。坐下来又看了10分钟,锤弟也没有了。。。
岁数加起来够我再活五百年了
轰轰轰轰轰,砰砰砰砰砰砰!余男虽然有点不搭,但其实挺性感的
片子本身最多2星,还有2星是给这些老家伙们的
各种爆炸各种突突异常热闹,毕竟都是老人家打戏就不必太苛求了。余男扮相丑到爆连我这个粉丝都难以直视。还有,演员表里的德约科维奇是怎么回事?
这部续集彻底变成了“复仇者联盟”式的粉丝派对电影,不仅布鲁斯威尼斯和施瓦辛格正式联手史泰龙上演高潮大战戏,还有尚格云顿的大反派以及查克诺瑞斯的打酱油,剧情再次无所谓了,枪战动作戏在动作明星们面前也只是装饰。锤弟在这样一群猛男中真是帅死了!难道正因如此才。。。
施瓦辛格:我会回来的。布鲁斯威利斯:这话你说了多少遍了,我也会回来的。施瓦辛格:你会死的。
感觉余男的表演在模仿斯嘉丽约翰逊,就是不管五官都在哪儿,嘴巴一定要走在最前面。
1.李师傅惧坐长途机替身又横死导致戏份缩水,不知道是衰还是命太硬;2.以现下的身手,尚格云顿师傅是有资格踢所有人包括州长老布杜夫杰森的屁股的,而不仅仅是给兰博两脚,直升机扫腿居然健在,真是弥坚;3.州长其实还是打酱油的,可是为毛诺里斯看起来比州长和兰博还年轻呢?
妖男当道的社会需要靠硬汉来洗洗眼睛净化心灵了~抗议把jet li换成余男的做法!
老当益壮可以去博物馆了,哈哈哈 2012-10-21
布鲁斯威利斯:送你个礼物,一架新飞机。史泰龙:这飞机老的能进博物馆了。施瓦辛格:就像我们一样。年度最佳电影。六星
多热血啊! 就是余男那嘴。。那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