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瞧这一家子1979

HD

主演:陈强,黄玲,陈佩斯,张金玲,汪用桓,方舒,刘晓庆,刘钊,陈裕德,刘国权,马季,熊塞声,李健,汪粤,江水,董子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79

 剧照

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1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2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3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4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5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6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13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14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15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16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17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18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19瞧这一家子197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瞧这一家子197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曙光毛纺厂精织车间主任老胡(陈强饰),一向埋头苦干但思想僵化,觉得工作就得埋头苦干而搞技术革新是投机取巧。女儿嘉英(张金玲饰)是精织车间的挡车工,她正与车间的修理工郁林(汪用桓 饰)相恋。在车间党委书记老齐的启发下,郁林和嘉英等几个青年工人想把光电管装到织机上,利用“光电探纬设计方案”以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所以和老胡发生了矛盾,连郁林为老胡理发都搞得不欢而散。  而老胡的儿子嘉奇(陈佩斯饰)因为在文革中没有受到良好教育而有些好逸恶劳,但本性不乏闪光点,一次与朋友大阮、张岚(刘晓庆饰)在逛公园的过程中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根本没落水的孩子,这些却给孩子的姑姑一一新华书店的营业员林小红(方舒饰)留下了好印象。  另一方面老胡也在工作中有所触动希望去书店找一些技术资料进行学习,却被工作态度蛮横的张岚搞得争吵起来,林小红出面解决了问题。而胡嘉奇应张岚的邀请教大家舞蹈,不仅满口白字,譬如“如火如茶”“披荆斩辣”,而且动作夸张僵硬,只有小红作为手风琴手默默鼓励和支持他,这使得嘉奇对她产生了好感,并决心用学习使得自己进步。  经过周折,光电探纬仪试验成功。“十一”前夕,郁林和嘉英喜结良缘。老胡请来张岚,嘉奇请来女友小红,张岚、小红一齐来到老胡家中,老胡、胡婶错把张岚当作未来的儿媳。大阮赶来接走张岚,这时,大家才知闹了个笑话。小红和嘉奇幸福地依偎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客串扮演摄影师的正是已故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  本片于1980年 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刘晓庆),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王好为、张金玲、刘晓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深圳故事分享霍家拳之威震山河女皇陵下的风流娘们奇迹的苹果风流小站欧洲的某个地方外来女婿烈焰国度第一季爱得起群青の夜の羽毛布白莲花度假村第二季奔跑吧 合伙人是,大臣 第三季最爱女人购物狂伸冤记水浒传2011版雁鸣湖之恋街头美少女曲点鸳鸯谱圣彼得堡,我爱你爱宠大机密2初心房间贞伊忠犬帕尔玛美女驾到2018 (2018)猪标一族(国语版)小花仙大电影:奇迹少女

 长篇影评

 1 ) 属于那个时代的电影

闲来无事在,无意中在youtube找到了这部老电影。
典型的七八十年代的正统电影。演员一定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台词是平时我们不用的语言,例如:女演员一定要眼里喷火的看着男演员,然后深情款款的说“不!你很热情……”、演员动作幅度都很大。
我是个八零后,从小就看惯了这样的电影竟然不觉得匠气了,还能感觉出些小亲切。
说回电影。
在电影第一次提到“四人帮”这个词的时候,我就彻底明白所有人那样人掉一地鸡皮疙瘩的笑声了。
在“粉碎了四人帮”的大环境下,电影充分的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人人欢喜鼓舞的美好景象”!!!(汗)
着这么美好的环境下人们当然要笑,而且要大笑特笑。晓庆老师的笑声更是让人难忘。虽然我是被这样的电影“熏陶”长大的,可还是对电影里的笑点有些莫名其妙。这可能就是八零后永远体会不了父辈的那个年代。
虽然是正统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电影,可是还是有让人难忘的镜头(并且我也相信这些镜头是当年人们的真实写照):
1.那时候,小孩子掉到河里会有人奋不顾身的跳下去救人。(看看现在小月月事件……)
2.那时候,遇到服务态度不好的售货员周围的人会和苦主一起指责她。
3,.那时候,演员还只是演员,没有现在的高不可攀。书店买书的林小红(方舒饰)还配得起演员嘉奇(陈佩斯饰)。
4.那时候,徒弟上位还是要顾及一下师傅的感受的。
5.那时候,主任(陈强饰)护犊子不在自己女儿嘉英(张金玲饰)的机器上做实验,还能被单纯的理解为“主任的信任”。
PS:那时候,主任的闺女也要在生产线上干活?
6.那时候,还有人摘公园里的花。
7.那时候,买到质量不好的裤子还能给纺织厂写信。(这个真的很奇妙)
8.那时候,没买房子就能娶到媳妇!

 2 ) 只能在荧幕上看到的时代

这部老片子看了不下三遍了,看不厌。片子里人与人之间那种质朴,纯粹的感情,让人羡慕,但是又很陌生。

演员表是陈佩斯父子,刘晓庆等老一辈影视明星的强大阵容,而故事就是简单的两代人之间关于生产创新的思想转变过程,不过情节处处都有亮点,让人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

老胡一家,父亲固执,母亲和善,姐姐贤惠,弟弟有点不学无术,几个小情节就清楚地介绍了一家人的个性。刘晓庆饰演的张岚是很出彩的一个角色,泼辣,见风使舵,势利,刘晓庆用略带夸张的神情和语言,传神地演活了这个人物。

让人触动的是影片里的几个情节:姐姐嘉英“大龄”未婚,母亲有些着急,父亲气定神闲地劝慰:不急,你不也三十才嫁给我的嘛。想想现在一些孩子刚毕业就张罗着相亲的家长,影片里那个时代的家长是开明和民主的。

张岚买的毛纺厂的一条裤子质量不好,便写投诉信到厂里去,老胡亲自带着新裤子登门道歉。试问,现在有哪个商家的售后服务能做到如此地步。

老胡去新华书店买书,书缺货,营业员小红记下了书名,等到书到了,又亲自去送给老胡。试问,现在哪个书店有这么贴心的服务。

影片里的每个人都那么坦诚,单纯,甚至懒汉也懒得直白,毫不掩饰,想想现在的办公室政治,让人不寒而栗。

陈佩斯父子拍了好几部喜剧片,接地气,透过影片看时代,也挺神往。那是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每个人,都心怀希望和激情,怀着奉献的精神往前奔。而如今,我们都是社畜。

 3 ) 瞧这一家子

2017-2-1 23:27
#老电影# 《瞧这一家子》(1979)。
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王好为执导,陈佩斯、陈强、刘晓庆、方舒、张金玲等主演的喜剧片,于1979年上映。
《瞧这一家子》是王好为的导演处女作,剧本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碰到的,编剧林力原来是北影厂电力车间的工人,王好为看到后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好好做一下。
这部影片留给观众很深的印象与演员的出色表演密不可分。由于剧情的要求正好需要一对父子,该片也是陈佩斯和陈强两人的第一次合作。后来在《夕照街》(1983)中陈佩斯就名为“二子”,一直延续到后来的系列电影《二子开店》、《父与子》、《傻冒经理》等片。也算是开创了喜剧片中个性鲜明的一个分支。
影片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都是一些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吵吵闹闹、平平淡淡的勾勒出一幅平静如水的小人物的生活画面。演员表演朴实,仿佛不是在表演,而是如实地记录下自己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整部影片对笑的把握极有分寸感,适当夸张人物的性格,情节欢快、跳跃。采用实景、实地拍摄,使影片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时代感。
从本片开始,中国人民的银屏生活即将进入繁花似锦欢歌笑语的八十年代。

 4 ) 来自迷人“老病号”的精彩对白

“老病号,你怎么不去开会啊?” “不感兴趣!” “你说什么?” “不是,心跳得厉害,又心动过速了!” “坐那开会也跳得厉害?” “时间长了也不行啊!” “那吃饭呢,也跳腾嘛?” “那没什么感觉。” “还香吗?” “嗝——(打个饱嗝儿)香啊!”

“嘉英,说实话,你爸爸这人啊,那有时候我真烦他!他干嘛管那么严呢?哎,你们俩的事准备什么时候办啊?” “不知道,看这情形啊,我爸没准儿还不同意呢!我也懒得跟他说。” “老顽固!!嘉英,我看啊,干脆把他甩开,你们直接给厂领导打个报告,这事儿啊,我给你们办!”

“胡主任,胡主任,胡主任,我可没胡来啊!”

“你是啊,胡混!!!”

 5 ) 最杂的影评——让各种感慨尽情乱飞

这是一篇——非标准,主流,规范,传统意义上的,字典解释中的,人们意识里的影评,非喜可无视。



央六又播《瞧这一家子了》,除了那个时代专属的性格烙印外,许多情节和人物感情在今天看来,也颇感同身受。这个片儿也看了不下5遍了,以前从没想写点什么,但陈强老师的离去,让这次看到本片时,有了几许不同。桃花仍在,斯人已去。希望陈强老师一路走好。

说来也巧,当天下午,看一个春妮儿主持的访谈节目,采访刘江(“高,实在是高”的那位朋友),席间问到对从未获奖有什么感想时,刘江说,我们那个年代,表演反派的演员想要获奖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然后说,你看陈强(录制节目的时候,陈强老师应该还没去世),演员期间一直没获过奖,唯一的一个奖还是印度尼西亚给他颁的,就最后末了末了给颁了个终身成就奖。

不知道胡汉三这次提起黄世仁,是巧合还是老伙伴们冥冥中的默契,或许是临行前的托梦,告诉他,别忘了我啊!还有那些年,咱们一起追的反派。

委屈了这些老艺术家们,当然也包括陈佩斯们,汤唯们,《颐和园》们,《活着》们,望你们来世能在一个稍正常些的国度,让自己的演绎和针砭除了口碑,还能有些实质上的收获。



P.S.

从《瞧这一家子》,《二子开店》等影片中,总在不经意间可以看到那时候北京的影子。那时候,人可真少呀,公园中,大街边,马路上,地铁里,空气中都弥漫着慵懒和散漫,没有高速发展的北京,真的挺好的。

昨晚碰巧在非常勿扰上看到一个极品男,高工资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小片里他说自己来自西安,已经在北京买房定居,然后有一位女嘉宾说,我也是西安的,你为什么要定居北京而不回去建设你的家乡?全场静然。极品男只得笑笑,搪塞了一句,以后会考虑的。虽然城建不均这样的恶心事儿要感谢国家,但要是那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人,愿意学成归来,建设自己的家乡,那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城市越来越急躁,拥挤,混乱,小城市越来越萧条,沉默,茫然。

可能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比如我,要是去一个陌生的大城市,我的朋友亲人回忆都在我原来的城市,就算现在的这个城市再好,没有我的灵魂,孤独的感觉也挺没劲的。

北京于我仅仅为家,无论它落魄或是奢华。



THE END

 6 ) 除了好莱坞式的幽默,还有什么能让你发笑

可以让全家人一起看,而每个人都会大笑的片子。

如果你懂得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和了解人们在80年代曾经发生过什么,
那么“这一家子”的麻烦,冲突与巧合,就会温暖你的记忆,
并让你心领神会的大笑。

 短评

剧本编织得好。较之于其他演员都用“正统”的方式演喜剧,刘晓庆夸张的表演显得太突兀。另外,1978年首都的市容市貌得领先全国多少年啊。

9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公园误会儿童掉水救人、影院误看儿媳、修理厂误听诤言,到最后误认儿媳妇,这片子把错位情节发挥到了极致。那时候人人平等,格调多么昂扬多么向上,充满了生活气息。7.5

1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刘晓庆不停地发出淫铃般的笑声。。。

17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还行

还是挺不错的~虽然看得出表演的生硬,其实作为佩斯迈入喜剧的第一步已经很不错了。里面的人物矛盾冲突造得很多~

22分钟前
  • U 兔
  • 还行

电影本身的质量就不讨论了。原本看的时候也就是带着一个考古的心情,想见见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看完以后果真就是一歌颂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春晚小品,按现在的角度看,俨然就是当代朝鲜模范人民生活的写照。1979年出品的电影,跟《现代启示录》《铁皮鼓》《异形》是同一年。想想建国这几十年,对文化的摧残,对电影发展的耽误,对思想的禁锢,真是令人伤感。

26分钟前
  • lue
  • 还行

有时候,觉得拍得不错,有时候,又觉得某些情节设计很矫情和造作,刘晓庆阿姨的笑声有时真听得我起鸡皮疙瘩(没想到蛮多豆友还夸她演得好,好吧,我真没太多同感);看到好几个相似镜头转场,虽然技术上还不够娴熟,画面衔接不够自然,但有这想法也不错了;《致青春》里郑凯跳湖的喜剧桥段这片用过了!

2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老片是非常有魅力的!

30分钟前
  • 少年阿满的烦恼
  • 推荐

那阵就觉得刘晓庆不太正常

34分钟前
  • 哈哈哈哈哈
  • 还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我们是干部,不能让人家倒过来叫成不干。5

39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还行

纪念陈强,央六重新放了这部电影。居然这么经典、认真、用心的一部喜剧片。好多细节今天看来还是很动人,也毫不过时。今天哪里还有这么认真的老表演家呢?

40分钟前
  • 一又
  • 推荐

那个时候农民和工人是真正的主人,邮递员、文工团、新华书店、纺织工人,人人平等。教育、医疗、住房都不花钱,每个人都一股国家主人翁的精神,人人上进,虚心好学乐观向上。领导不贪腐,真正为人民服务。那个时代真的曾经来过,真的。

41分钟前
  • 慎独
  • 力荐

刘晓庆演艺生涯的转折点,陈强父子对中国第一代喜剧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44分钟前
  • 寂多蔓生
  • 力荐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要好好学习!

45分钟前
  • houzi
  • 还行

演陈小二他妈的那个演员挺好的~~这么多年我一直怀疑她是不是陈小二的亲妈~~

48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从救错人、念错字、跳错舞到最后的认错媳妇,所有的笑点都由错位产生,此为呼应时代转变所产生的不适与荒诞。内核是转变-解放思想,反转错位。

51分钟前
  • LOOK
  • 推荐

首镜瞧这一家子,终镜再瞧这一家子!王好为导演用马季客串掌镜收尾两张醒目合家欢照片紧密扣题,都没能挡住并不在家庭阵容连女配都不是一号的刘晓庆抢戏凶猛!特别是老头买书被她爱答不理百般厌烦最后干脆胡乱拿了本怀孕知识去打发那场戏……虽然演员阵容中张金玲和方舒后来也都成为八零年代独挑大梁的当家花旦,可至少在本片她俩被刘晓庆超神经大跨度的外放演法给压制得严严实实。唯一能与之争锋的就是陈强的老胡:谁也没想到坏到骨缝里的“南霸天”能够领衔主旋律喜剧!三星半……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529021028/

55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1979年的五零后们,在科学的春天中挥洒青春和热血吧!这样你们终会有资格被国企当作包袱甩掉,被网络道德帝称为变老了的坏人。#世间事大抵如此#

58分钟前
  • 科学的京兆眉妩
  • 推荐

年代特征非常明显的喜剧电影。其实这部电影的第一主演是陈强,陈佩斯在本片只是初露头角,在片中重要性还比不上姐姐这一对(虽说演技完全无可挑剔)。刘晓庆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演这样的角色了。靠着老一辈的艺术家在那个年代的每部电影都足以成为经典。

59分钟前
  • mysticark
  • 推荐

刘晓庆那嗓门和笑声,给跪了

1小时前
  • 玫瑰水母
  • 推荐

紧跟文革,生动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其中一段快速剪辑蒙太奇简直厉害,应该也是开先河。那时候的人,纯真质朴,干部以身作则抓生产,还学习先进的科技,与时俱进,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刘晓庆演的尤为突出,还有方舒演的小红,梦中情人啊!剧情方面也是相扣,而不是现在夸张的段子喜剧。

1小时前
  • 梅花野老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