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到《精灵旅社》,都最先想到第一部里德古拉追机的那场,而且就是因为那场戏才觉得德古拉变成蝙蝠后,还是很萌和可爱的,那张小脸有点像我家以前养的黑猫,哈哈哈。
转回正题,《精灵旅社》不得不说最惊艳的还是第一部,题材新颖,全篇穿插搞笑片段,用幽默推进剧情的进展。一个普通人闯进了怪物世界,一切都是新奇与惊喜,观众的代入感也很强,直到最后结尾追机那场,更是全篇最引人深刻的片段。而第二部的高潮则是“爷爷”的出现,一个原本古板的老家伙最后转变成守护家庭的一员。然而第三部,虽说从头到尾都是欢乐开心的气氛,但实则缺少波峰波谷大起大落的剧情。剧情远不如前两部,这么看来,令人甚至怀疑,是不是这就是完结篇了。
第一部主要写的是父亲为了保护女儿,而阻止女儿与普通人交往;第二部则是爷爷、父亲、女儿、女婿四个人对教育小朋友的方法产生了分歧。这两部都是很适合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看的家庭电影。但第三部,则是主要说爸爸第二次遇到真爱,这。。。我能理解的可能是,如今这个离婚率很高的社会,希望子女鼓励和接纳父母再次找寻真爱,这么看来还是很贴合当下现状,可总觉得怪怪的,小朋友的思维能理解吗?无所谓啦,只要观众能有两个小时的放松就好了,管它影射什么呢。可奇怪的就是,观影出来,竟然听到了有人说“睡着了”,确实是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像我这么喜欢美国动画电影的人,都感觉有些许的无聊,也难怪有人会睡着,也可能是因为我的期望值过高了吧。
不过我觉得很有趣的一个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部电影是索尼动画电影出品的,德古拉在玩交友软件时拿的手机也是sony的,而这个手机的“siri”(不知道索尼的“siri”叫啥),则是非常的傻瓜,非常的不好用,敢这么吐槽老东家,给索尼动画点个赞!我记得第一部里,德古拉第一次见到平板手机,由于吸血鬼的指甲都非常长,所以点不了平板手机,为什么这个梗没能再出现一回啊。
哦对了!还有一个小细节,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德古拉一直穿的海边衬衫,和《死侍2》里韦德重新“长出”腿那段的衣服是同款!
《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是时候给孩子找个后妈了!前两部主要讲了女儿的终身大事,这回轮到老爸去寻找真爱了。故事整体性不强,感觉就是用几处旅行景点强行拼凑而成,可能因为系列最初的故事设置就略微简单,没什么深刻内核,讲到第三部感觉编剧有点黔驴技穷了,整体更像系列故事的番外篇!但能正面颠覆知名故事的原有人设,配上影片欢快的节奏,老少皆宜的笑点,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配乐,整体观感还算不错!6.5分!ps:与前两部没有太多关联,直接看没有任何问题,比较适合家长带孩子观看!
2018美国奇幻动画片《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全球累计票房5.28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6.7,时光网评分7.2,IMDb评分6.3,于2018年8月17日引进国内上映。
三部曲的故事主线各有不同,第一部是人类闯入怪物家族、人类与吸血鬼的爱情,第二部是人类与怪物的子女教育冲突,第三部则是吸血鬼德古拉的爱情第二春。在本片中,德古拉是真正的主角,戏份比前两部都要大得多,其他怪物和人类的戏份大为减少。
前两部的原班人马、重要角色悉数回归,增加了怪物猎人范海辛及其外孙女两个改邪归正的角色,还增加了挪威海怪、巨型宠物狗等怪物角色。
和前两部相比,本片的叙事结构有些散,故事主线不够明晰,虽然时长是三部曲中最长的,但总是感觉有些琐碎的、与主线无关的内容在滥竽充数,以至于我听到旁边一个观众说“这片子究竟讲的是什么”。
第一部结尾备受好评的音乐元素,在本片中得以大幅度发扬光大(第二部的音乐元素所剩无几),甚至加入了DJ尬舞曲的桥段,本片的音乐元素的比重是三部曲中最大的。
本片的豆瓣评分是三部曲中最低的(虽然并不算很低),当然,仍然充满欢乐,从头笑到尾,但是搞笑包袱没有更多新意,再加上旁支琐碎的笑料的堆砌,感觉主创团队有些江郎才尽的味道(导演没变,三部曲都是一个人)。
漫威的预告片常被称作“预告骗”,因为预告片里的画面经常不会出现在正片当中,预告片起到了迷惑观众的作用,我惊讶地发现,本片的预告片竟然也是如此,预告片中的很多画面并没出现在正片中,在我记忆里,这是头一回在漫威电影以外遇到“预告骗”。
本片的CG动画技术,是三部曲中最好的,场面是三部曲中最大的(大海洋、大怪兽、大游轮),增加了百慕大三角和亚特兰蒂斯的探险冒险元素。
本片和前两部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再局限于“精灵旅社”这一发生地,将故事搬到了海上游轮上,“精灵旅社”这一片名已经名存实亡。事实上,本片的英文片名并未像宣传的那样“Hotel Transylvania 3: Summer Vacation”,而显示的是“A Monster Vacation”(怪物的假期),这一片名与故事内容是契合的。
陪6岁表妹断断续续看了几遍。作为儿童片它合格了。然而没有我看第一部时的惊喜了。吐槽有二:德古拉的二见钟情和怪物世界的设定。①德古拉的新对象和小梅的妈妈完全不是一个画风吧,为啥续集拍到后面总要给单身爸爸塞一个对象呢(神偷奶爸同样的套路)。船长在怪物家族中很不协调。有种硬是融入的感觉②怪物航班我在看的时候很想吐槽。为了突出怪诞感,把航班服务做的差劲至极。怪物世界的飞机是这样破破烂烂一次性使用的,服务是如此粗鲁的。给我一种割裂感(好似黑豹里科技发达的瓦坎达却仍然都是部落草屋一样),给人一种人类世界俯瞰怪物世界的傲慢感。个人认为怪物世界可以是不同于人类世界,但是有里面另一种精妙的运行方法。我认为飞机如果类似幽灵飞船,会是更好的创意(喜欢海绵宝宝的幽灵船那集)。另外不喜欢德古拉花衬衫白短裤细腿白袜的打扮,第一二部帅气的德古拉在第三部的形象等同于梳中分油头白裤长袜的男子(在我心中)。小梅还是一样的可爱呢。
其实我有点抵触德古拉这条感情线,在我心里德古拉是一直深爱他的妻子的,怎么会一眼爱上一位不知底的船长,也许她很酷,但是我认为活了这么多年的德古拉不会没见过这种女孩,更不会肤浅地一眼爱上她,我知晓这一次是让德古拉作为真正的主角去讲述他的故事,但是我很拒绝一见钟情这种方法开启他的故事,我更喜欢在不断冒险中发现对方的可爱之处的情节,这也会让观众能更理解德古拉的爱意。
三星有余,四星不满,但是会有愿意给四星的冲动的那种回忆加成型动画片。
本片适合合家欢笑,齐聚一堂;适合情侣相伴,携手相顾;适合学生儿童,荡脚尖笑;......坐在满满当当的电影院里,环顾四周,唯一与这本电影剧情的出厂设定,推荐型号,不匹配的观众,仿佛,就只有,我。
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独立观影人,比起网络独立观影人需要考虑的是否对电影保有独立思维和独立判断这些中二内容,现实生活中的独立观影人大部分时候在考虑的是,这本电影是否适合单人观看?
适合单身人士的独立社交空间很少,我看过以一张孤独指数的表,上面从0-10中的大部分我都做过,一个人去迪士尼也玩的很开心,一个人做手术也疼痛的恰到点处,但是一个人看电影,还是很小心。
一人食很简单,一个观却有点难,一个人没办法看爱情片,因为怕被情侣闪;也没办法去看家庭片,因为怕小孩太多;看悲情片不行,怕在电影院独自大哭;看喜剧片也不行,怕捧腹大笑结束之后听到心里的回声......脑子里的戏多的比屏幕演的还精彩的时候就不需要看电影了。
动画电影分类,算是一个不需要用心也不需要用脑的小消遣,没有太错综复杂的剧情,没有大喜大悲的转折,没有血腥暴力色情,甚至连坏人做的坏事都有限,电影的最后往往还会和主人公一起在彩蛋里扭动,所以找个清净的场次,在电影院的椅子上摊开自己,也会有一点找回那种十几年前兴冲冲放学回家打开电视剧看动画片的感觉。
当然了,还是有差的。近年来的动画片更荤素不忌了——比如我长很大才看的圣诞惊魂夜,完全就是一个充满了LOVE&PEACE的童话,但是因为画面暗黑,主人公是个人体骨架,在我童年的时候算深夜档动画片;而上一本我看过的以吸血鬼作为主角的动画片是怪鸭历险记,主角是个鸭子不说,还是吃素的——而现在我身边这群站凳子上都没姚明高的小朋友,已然在看一本主角为德古拉的动画片。
更劲爆的是,在讲二婚纪实。比起大部分的童话所维持的古今中外天下大同的婚姻基本观: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本动画片抛掉搞笑的元素,抛掉音乐背景元素,抛掉别的不重要配角和花絮式出现的彩蛋梗,抛掉这些包装带和彩色纸卡,故事的情节相当简单的来说就是:男主角,又,恋爱了。
问题在“又”上。
据我所知,吸血鬼也有情吸血鬼也有爱吸血鬼也有爱要谈的故事并不在少数,但是无论是精灵旅社本身还是别的大部分少年儿童动画片对社会的深入程度或者说对儿童心灵的保护程度还没有到达谈及二次真爱的地步,当然主要还是保护家长——我们连宝宝你从哪里来这样的科学常识都说不清楚,要和宝宝解释妈妈爱你,妈妈爱爸爸,当然妈妈以后可能也会爱别人,当然那时候妈妈也爱你,之类的纯粹的心灵情感大剖析,真的太难了——扪心自问很多妈妈爸爸自己都没办法对自己做这样的ZING的真心话大冒险吧,何况是对孩子。
我当然尊重唯一,也相信人会陷入二次爱情,但是到底哪一次才是真的ZING,或者两个都是,还是其实都不是,就没有ZING,这不是动画片要解决和讲述的问题,这是没有人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面对孩子视角而言,可能这些让我陷入沉思为家长冒白毛的剧情,不过是要讲一个基本,简单,好笑,你爱我,我也爱你,最后大家开开心心永远在一起的爱情动画片,ZING不ZING,真爱不真爱的,是大人在想的问题。
本片适合合家欢笑,齐聚一堂——但却在告诉你的伴侣、父母和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未来人生,与你无关也可以幸福美满;本片适合情侣相伴,携手相顾——但故事的剧情是你此生不变一生一次的ZING的花火,当然还会为别人的双眸也重新点亮;
所以最后我环顾四周,要说完全不会被这本电影剧情噎住回家再想一想ZING的花火的观众,大概真的只有孩子们。这么算起来,的确算是一本儿童动画片,只有儿童才能尽情欢笑的动画片。
最美不过夕阳红,其实也算家庭电影一种了,每一部的核心其实都是家庭关系的变种与放大。而整体娱乐性非常强,包括这一部,斗歌与各种恶搞,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可看性。
一直在想做怪物是不是不用工作,直到这一部才想明白,主角们是财阀怪物和他养的一堆食客,底层的僵尸与女巫还是要工作的……
应该给八爪怪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它弃暗投明,改邪归正。
感觉一般了,结尾也是有点莫名其妙。热闹是挺热闹的,也挺逗的,但看完总觉得缺点什么。
用dubstep唤醒克苏鲁简直要笑死了,结尾高潮算是把系列一贯的音乐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吧,整体真的超欢乐,真的超好笑,真的超洗脑,梗多,节奏好,成年观众也能收获非常多的乐趣!
娱乐性强,笑点足,挺感人的。
感谢亚马逊的点映,在上映前半个月就在电影院看到了~事实再次证明美国人民的三大休闲活动是喝酒蹦迪坐游轮。其实本来是个挺好的点子的,怎么就写成了这么一个剧本呢,最后拔高主题的环节还强行掰到了肤色上,我当时真的白眼都要翻到后脑勺去了🙄 怪物们的习性看到第三部也都觉得习以为常了……
笑点不断,恶趣味十足,太合适带熊孩子看了
猜中了开头,也猜中了结尾,唯独没有猜到高潮能拍成印度歌舞片。。。
你们对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一无所知!
没想到全片最大的高潮是在结尾处的DJ battle那里,电影院熊孩子都要跳到座位上蹦迪了,音乐很燃很嗨。
这一部格外宝莱坞了,但这无比欢乐的沙雕系列,还请一直拍下去吧。想看怪物家族不断开枝散叶,想看大同世界不断zing zing zing,想看残酷世界不断乌托邦化。骚入骨髓的德古拉简直是七夕必备,不,常年必备。而狼家的萌,依旧最具杀伤力。不过还是前两部好看点,也许范海辛不够讨喜。三星半。
虽然低幼,但可看性还不错,很欢乐的暑期档合家欢动画,最后的神曲一响也是够厉害了。
从第一部的父女代沟,到第二部的下一代教育理念冲突,再到第三部的父辈晚年生活。父权的反叛与和解是近年好莱坞合家欢系列动画一条常见的主线,《海底总动员》《海洋奇缘》《疯狂原始人》《寻梦环游记》之类都是这套路,精灵旅社的父亲最可爱。发掘出每只怪兽身上独一无二的梗,创意无限。光是那坨连台词都没有的绿果冻就贡献了多少笑点啊……还有船上那群表情高冷性格kuso的咸鱼服务生、神曲最终对决什么的~游轮控表示一本满足。这动画的人物动作越来越夸张,光是动作就自带笑点…
有小笑没开怀,还觉得有些闹哄哄的疲惫感。tinder、民航和邮轮旅游的特征都被搞进去了,世仇的铺垫到解决也表达完整,可就是不燃不欢乐也不动人。舞曲对决的层次递进感比较弱
好好看好好看好好看 为这样的动画片打call
Say Hi Bob!
DJ battle DJ battle DJ battle!哈哈哈哈哈哈哈。非常非常适合带着小朋友一起看呢。
女主太不讨喜了…… 为神马不让我打分!国外已经上映了呀!
意义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