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因为电视某频道从头播这部电视剧,以一天八集狂轰乱炸,我就瞄了一眼。这部剧正火的时候,我看都不看一眼,那时候电视上充斥着张国立演的古装剧,诸如康熙微服私访记,也连拍了几部。看着张国立那张脸和他演的正派角色,毫无新鲜感可言,他要演个反派角色兴许我还能提起兴趣耐着性子观赏观赏。
话说那天我瞄了一眼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首先我异常佩服编剧瞎编的本事,四五集说一个故事吗?我记不清楚了。开场热身的故事随着袁立写血书申冤情徐徐展开,这位年轻的白娘子引起了纪昀的重视,是冀州么,赈灾粮食被一帮朝廷官员中饱私囊,老白娘子出现了——咱们英明号称那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文采斐然的一代圣君的亲生母亲是也。这位老白娘子是汉女子,清朝后宫妃嫔必须是满族出身,所以乾隆生母老白娘子不能入雍正爷的后宫。咱们的莫愁出现了,莫愁这个名字真好用,甄嬛出宫的法号也叫莫愁,莫愁咬着认真的台湾腔出现了,人家一身武艺哦。第一个故事最好笑的场景就是乾隆爷、纪昀、圆乎乎胖滚滚的和珅三人轮流说带鱼字的诗句了,此招叫做麻痹敌人,纪昀还会模仿乾隆爷、和珅说话呀!
乾隆爷喜欢收藏,尤其爱东坡。谁让东坡多才多艺呢,词一流,创豪放派;书法不逊,行书自成一派。和珅献上一方苏东坡用过的砚台,可把乾隆爷高兴坏了。纪昀献什么哩,呈上一碗东坡肉,此乃东坡真迹中的真迹啊,满朝文武官员都哑口无言了。大学有幸在杭州求学,没少吃东坡肉,餐厅只要做,我必吃,我也没去楼外楼啊吃东坡肉,所以我心目里的东坡肉就是块头比红烧肉个头大,像我这样成年女子巴掌的三分之一面积大小。想想大学排队打饭,“一两米饭,东坡肉,balabala”,一星期总能吃到一回。和珅一看纪昀拿出东坡真迹了,气啊,怎么办,报复啊!收藏红楼梦手稿,红楼梦是什么,是被和珅、福康安说成是反书的东东呐,红就是朱啊,摆明留恋明朝朱氏王朝。红楼梦有朝一日能刊行是曹雪芹先生毕生的心愿,如今面临着可能被付之一炬的危险。相当咱们现在的禁书了,乾隆爷说它是反书了,怎么扭转局势哩。且看咱纪大烟袋施展本事了。
该系列的第一部是该系列中最优秀的一部——就故事而言,比起后续的无论是故事衔接还是画质,略差,但其根据民间野史和部分清史改编,其间又夹杂了很多编剧隐晦的借古讽今。以下列举一下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1.和珅、纪晓岚、乾隆被关在鱼行,三人无聊之余对鱼,和珅出语俗气,因而多次被罚搬筐子。后来,纪晓岚、和珅被困孤岛,两人闲聊,和珅却说出了与之前对鱼时截然不同的典籍中的鱼,纪晓岚讶异,和珅却说,在皇帝面前卖弄聪明是真傻。
而后作中,这样表示和珅学问高深的段子几乎绝迹了。
2.王亶望一案中,王亶望为回老家料理贪污之事,对自己的父亲说——请您升天。
王亶望的狠毒,可见一斑。
3.薛老板在大堂之上为成儿子的名,自杀与堂上。
这一段在各类有关乾隆野史中多有出现。
4.纪晓岚为诓骗乾隆流放曲阳,与街边算命子设计,算命子完成任务后却被贪官手下撞破,算命子被害于狱中,死前高呼—你害死我了。
后作中,少有披露纪晓岚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桥段,虽是为人伸冤,却害人枉死。
5.有一段,纪晓岚下狱,和珅探望,两人有关饥民、贪清官的桥段,语出惊人,‘饥民还算是人吗?’
此段,在我看来是本剧的神来之笔,网上也多有截取。
这些片段,在小时候看时,不懂,但现在看来却颇有深意,第一部,在用心讲故事,第二部,不如第一部深刻,却也很用心。三部次之,四部单纯搞笑了,圈钱之嫌难免。
大学期间,多次反复看,最后仅仅收藏了第一部,后作尽弃。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铁三角很深入人心了,童年看过无数次的电视剧,电视剧展现了“康乾盛世”的乾隆年间,在祥和繁荣的景象背后是各种矛盾的存在,本剧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而展开的。应该要说式最经典的古装传奇剧,邹静之剧本很给力,和珅与纪晓岚的诙谐斗争,乾隆也不是傻子,贪赃赈灾款项、官字奥秘、百姓疾苦等问题都有隐射!王刚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诠释和珅,堪称经典!袁立的野蛮女友杜小月,张国立的纪晓岚,皇阿玛张铁林,侠女都很经典。
剧中人物形象都丰满生动,演员们的表演不露痕迹。 特别喜欢看和珅和纪晓岚对手戏特别精彩。 电视剧当中真的有很多又有内容有有趣可以重复看很多遍的,这部不止铁三角,其他角色都各有特点,虽是对历史的戏说,但对各种人物的把握描绘都特别精彩。如今找一步这样内容充实诙谐有趣的剧很难了。
小时候很喜欢看的一部电视…铁三角真得很好…张铁林在的地方…国立老师就要给他去让位…纪晓岚的风趣幽默却不失大气…皇帝还是那么霸气…和珅也如一往的深入人心…坏坏的却不讨厌…还有杜小月的率真可爱…莫愁的温柔善良…莫愁和皇帝的爱情让人唏嘘…杜小月的情感纠葛也让人揪心…祝君豪的知书达礼…丰绅殷德的坚毅果敢…最后纪晓岚和和珅为了留下皇帝携手合作…共同做的努力也让人十分动容…
前些日子在《王牌对王牌》中,铁三角在节目中相聚,更惊喜的是扮演杜小月的袁立老师也出现了,这勾起了我对《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的回忆,又在网上重新温习了一遍。
不得不说,经典它能称之为经典,是各方面促成的。首先,是编剧邹静之,太牛了,虽说是戏说的,但嬉笑怒骂让你觉得历史中的人物本该如此。
这部剧最成功的地方是铁三角的成功。张铁林老师的乾隆皇帝,张国立老师的纪晓岚,还有王刚老师的和绅和中堂,每一个都是让人折服的演绎,尤其是王刚老师塑造的和绅,简直绝了,在我心中,他比纪晓岚和乾隆皇帝更加出彩,是无人逾越的存在。还有灵动的杜小月,大美女莫愁,真真是每个都经典。
岁月不饶人,现在铁三角也有些年纪了,但他们这三个角色在电视剧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向他们致敬!
小时候最喜欢的电视剧之一,经典的铁三角,演技自然,幽默搞笑一点都不尴尬,收起笑脸又是一个人,喜欢这样的剧!小时候每次都会将之与《康熙微服私访记》相混淆,张国立一会是皇上一会是纪晓岚,张铁林一会又是皇上……还有袁立饰演的杜小月,感觉是一种清秀之美,童年女神之一啊!
特别喜欢看纪晓岚跟和珅这对好基友斗嘴相爱相杀,激萌!
其实还不错,中国式的机智。
铁三角看他们斗嘴太有意思了
人生很需要有能跟你吵架的 不厌其烦吵架的人 有水平吵架的人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铁三角很深入人心了,王刚老师的和珅更是大家心目中唯一的和珅形象。当年的剧真的有很多又有内容有有趣可以重复看很多遍的,这部不止铁三角,其他角色都各有特点,比如杜小月。虽是对历史的戏说,但对各种人物的把握描绘都特别精彩。如今找一步这样内容充实诙谐有趣的剧很难了。
好基友好损友一辈子
小时候看的最多的剧,还有康熙微服私访记。
俩个皇帝专业户和和珅,刚开始总感觉别扭,后来就好了,都是实力派演员,张国立的纪晓岚挺好的。
你能说过我么
感觉比康熙微服私访记好看
和珅就是乾隆的白手套。纪晓岚是正人君子。可是有些事情,正人君子是解决不了的。
别当真——只是优秀的古装剧,不是优秀的历史剧!
莫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吃的是下锅的米走的是人间的道扛的是顶风的旗小时候看的现在还记得歌词
因为看了康熙微服私访,所以总免不了要拿来对比一下,没那么好看!
不好看,儿时的换台中场休息
真觉得地位不输给《还珠格格》甚至更胜。纪晓岚的口,杜小月的手呀~和珅与他身边的随从的奸相已经到极致了,想不出比这更好的演员和演技。袁立真可爱。
怎么总是王刚在演和珅 和珅明明是一美青年
铁三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