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昆塔:盒子总动员

HD中字

主演:狄菲菲,张云翼,洪海天,程玉珠,吴磊,孟祥龙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3

 剧照

昆塔:盒子总动员 剧照 NO.1昆塔:盒子总动员 剧照 NO.2昆塔:盒子总动员 剧照 NO.3昆塔:盒子总动员 剧照 NO.4昆塔:盒子总动员 剧照 NO.5昆塔:盒子总动员 剧照 NO.6昆塔:盒子总动员 剧照 NO.13昆塔:盒子总动员 剧照 NO.14

 长篇影评

 1 ) 除了画质可以打9分,其他全部两分

    看的点映。
    首先,我得声明,我承认这部片在国产片里,画质很好,十分好,非常好,可以和外国有得一拼。这点我承认。
    但是——看片过程十分煎熬,因为除了画质打9分之外,其他都只能打2分。
        
    首先是几个让我无法忍受的点:
    1、人说话的时候,嘴经常不动。
    2、就算动,也做不到嘴型同步,导致我根本感觉不到是他在说话。
    3、画外音极其多,多到让人质疑分镜师是不是脑残,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画面开始无意义地拍摄天空、荒漠——个人感觉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不到嘴型同步,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但是让我感觉十分不舒服)。
    4、配乐太令人愤怒了。其实配乐的质量并不差,全程都是交响乐。但是不管笑点位、紧张位、感情位全部都是同一风格的背景音乐而且十分大声。
    电影里有一个寂静无人的沙漠,但是观众完全没有感觉到寂静无人——因为他全程都在大声地放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的意义在于渲染情绪,但他用在这里,做到的效果是——打破情绪。
    5、剧本简直就是渣渣。逻辑各种混乱各种不合情理,感情的处理、主题的升华十分儿戏。不知道编剧是干什么吃的。
     
    再吐槽一下这部片的画面,这画面的技能树明显点错了。他和《玩具总动员1》比,这部片静态的画质超过了那个时期的《玩具总动员》。但是——人物的表情十分不到位。
    里面有只鸵鸟用头蹭主角的时候,主角说“原来他喜欢我!”但是观众看的时候没有FEEL到任何喜欢的情绪,主角也没有特别开心的表情。
    打斗的动作做得可以(但是被蛋疼的配乐搅坏了),但是一到各种感情位,需要那些细致的表情和动作,就渣了。
    宁愿他回归玩具总动员的画质,然后做好那个表情。如果表情实在是做不好,那就做回2D吧。《开心超人》和《喜羊羊》在剧情的表现力上完爆这片子。
        
    虽然很不乐意,但是如果对比看喜羊羊和看这部片子的观影过程,我会说,喜羊羊更有趣(目测楼下会出现“你这智商也就配看喜羊羊”这样的2B言论)。
    好吧其实我想说看《开心超人》比看《喜羊羊》更有趣。
    然后我再说,看《疯狂原始人》之类的比看《喜羊羊》有趣1000000000倍(看你们还怎么黑我)。
     举个例子就是——如果有一个绝色美女,但是她的腋下与脚绝臭,还巨蠢。和一个每一样都是60分的女孩比,我会选择后者。
        
    最后,我赌五毛这部片第一部应该卖得可以。因为宣传和名头打得响。但是第二部会惨败的。因为这部片的观影过程实在太煎熬了。
    同样的例子可以参照《古墓丽影》,《古墓丽影1》特技好卖了很多,《古墓丽影2》惨败了。
    以上。

 2 ) 《昆塔:盒子总动员》不可能是不可能的事



《昆塔:盒子总动员》是主打低龄化儿童为观影目的的动漫,影片3D特效果亮瞎成年人的眼睛,更莫过于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的孩子们。3D的特效远超今年口碑不错的国产动漫,雷声大雨点也不少。

影片动漫制作的功课非常考究,从细节可以看出团队没少花费精力,一年多的时间,交出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机械蜥蜴、屁哥鸵鸟做到形神兼备,再加上滑稽的情节添足笑料。菠菜和奶泡泡这两个英雄少年的打造个性十足,一个是英勇无敌,一个是吃货兼卖萌,还有嘎嘎公主和她的亲大大,一个是刚烈巾帼不让须眉,一个是护犊情深,总之影片角色个性鲜明,很有好莱坞的国际范,插科打挥但又不失正能量。据说影片制作投资一亿多,如此给力的细节,看来这钱还真用到刀刃上。

影片主旨深邃,结尾一句“不可能是不可能的事”点亮主题思想。菠菜为了寻找“昆塔”,重新绿色自己的家园,这种远大的志向让人非常的敬佩。环保主题与国际接轨,小英雄菠菜一路劈荆斩刺,没有被困难打趴,而是和奶泡泡一直同心协力,完胜一路妖魔鬼怪,最终获得嘎嘎公主等人的支持,正能量一路侧漏无疑。

《昆塔:盒子总动员》的高潮戏主要集中在菠菜和奶泡泡在乌邦国攻打机械蜥蜴的桥段,貌似好莱坞大片那种紧张刺激的氛围一直挺到影片结尾。黑磁谷一战充满酣畅淋漓的感觉,嘎嘎公主的表现让人惊艳,虽然和菠菜斗嘴不少,但刀子嘴豆腐心的嘎嘎分得清是非,蜥蜴王目呲尽裂的恐怖样子成就影片最大的反派威力,但这些纸老虎并没有吓坏菠菜和嘎嘎,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终于一举歼灭敌人。

《昆塔:盒子总动员》给人整体感觉还是非常不错,虽然是低龄化的一次秀,但内涵丰富,动漫打造尽心尽力,与《开心超人》和《赛尔号大电影3之战神联盟》相比角色的塑造更为重点突出,而诙谐幽默的小插曲也不少,让孩子在紧张的观影氛围中并没有死气沉沉,而是笑点泪点都不低。当然从影片寻找“昆塔”为目的结局并没有达到,这毫无疑问预示着该系列还将继续下去。影片的配角也肩负着夸张搞笑的重任,机械鸵鸟的“屁功”可是一大宝贝,嘎嘎的亲大大虽然贵为一国之王,但也没有懦弱为虎作伥,而操着一口怪咖腔调以及其笨拙的躯体让人啼笑皆非。配角人格化的缺陷,虽不是完美,但却喜气十足。

国产动漫影人们都不惜砸巨资和更多的时间去为孩子们制作超一流的国产动漫,这样的牺牲精神可圈可点,正是他们勇于付出和担当,我们的国产动漫才能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才会有一个质变的过程。当然制作动漫也是一门颇具技术含量的工作,我们的国产动漫电影人,善于采取“拿来主义”,表达出颇具民族特色的影片,这也是种进步。看来如此不断的努力,假以时日,我们终有超越好莱坞动漫的那一天。让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就像菠菜一样,通过不断的努力,昆塔终究会出现。

 3 ) 冒险,从迈出第一步开始

西方文学起源古希腊,而荷马史诗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甘泉。《奥德赛》这巨幅篇章里创造出的征途冒险模式,激励和影响着其后无数作品。无论是从地缘政治学看也好,从自我认同看也好,他们传统里的“英雄”往往不是先评价做了什么,或者他能力有多强,而只是他一开始就“在路上”。

绕了个如此大的圈子,只想说“冒险精神”是欧美作品里极其普遍的一个主题,而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却相对比较少见,可这种感觉却又天生跟人类好奇躁动的儿童时期是相吻合的。所以在新时代的动漫作品,常常要面对一个很奇怪的境地,就是我们当下成年世界习惯的价值,很难同流行的元素或主题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说远的,受西方文化冲击极大的日本动漫,甚至游戏中,大量的世界观都是有关“救世”或者“历练”的DND变种(这跟武侠的闯荡江湖还略有不同),《塞尔达》《勇者斗恶龙》《怪物猎人》……每个故事的开场都是小村少年听完了传说,手拿木剑,就对着地图准备出发。但要按照教育倾向,我们确实不太鼓励小朋友每天没事就想着出去惹事,主角一定得是乖乖呆在家之后再说其他。诸君不见市场做得最大的《喜羊羊》,始终就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斗来斗去不亦乐乎。

当国内的动画技术和资金开始能支撑大电影制作之后,似乎是顺应规则与期待,一下涌现出了大量冒险故事。必须要让主角们走出去,离开庸常环境,这样才有机会吸引观众。更重要可以花钱做场景,做大动作。但其中常见各种别扭的设定和内容,说到底,也许是主创们想要得太多,又或者惯性使然。这必然不是一个太容易接地气的东西,刻意的本土化很容易两头不搭。常见的西游记题材或者武侠题材,都容易跑到干说理念上。但冒险从来是一个不必解释的事。

单说这点,《昆塔盒子总动员》作为一部低幼向的动画作品,至少做到了统一,完整,够简单。

背景是完全架空,也具有童话色彩。每粒尘沙可能都有一个宇宙,每颗花生可能也都是故事。于是在炫技般的浮空开场后,镜头聚焦于花生星球。一个叫菠菜的小男孩为了拯救自己干旱的村子,出发去寻找名为“昆塔”的仙人掌。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传说中一个叫昆塔的英雄曾用自己的生命救活这植物。别人不信他,但他自己认为可以做到。从这里,故事正式开始。另一个叫奶泡泡的小孩主动成为了他的伙伴。两个都没有过人的能力,道具也都不太好使,奶泡泡从某种意义来说更是个累赘。但这一路走下来,两个主角虽然始终在拌嘴,菠菜各种不爽加崩溃,最终合作得倒也自如。

一整套设计算是真的努力在冲国际市场,即便并非这部电影的受众,也多少能享受花了心思的部分。主角身体是方型的盒子,并且只有一只弹簧脚,主要行动方式靠蹦。这个看起来新奇的设定,应该反而给制作能减少一些工序。菠菜的村庄有点农耕文明的痕迹,他们最大的图腾柱是若干根蜡烛,而始终寻找的“昆塔”是生活在恶劣环境里的绿色。路上遇见的邪恶力量是典型代表着工业的机械兽,机械兽身上螺母栓钮随处可见,是刻意在用粗放式的质感来对比盒子们果冻质感的皮肤。与他们一起对抗外敌的还有一只性格乖张的巨型鸵鸟,以及野猪造型的山大王。他的女儿,最终也加入了这个团队。而这个世界里存在着虽并不强,但随处可见的魔法痕迹。当然,片子最倚重的还是人物之间的互动,两个主角配色比较明亮,都走略呆与可爱路线,简单而直接地引起观众的笑声。

个人相对更接受的一方面,是上译这次在配音上对分寸的把握。狄菲菲配声音清亮充沛的小男孩自然没什么好说的,而八岁的张云翼配的奶泡泡却着实叫人有点惊喜。理论上这个年纪的儿童因为对角色理解有限,很容易出现念台词的呆滞感,他们纤细的嗓音也很难融进整个配音环境。这一点可以回顾一下经典动画《哪吒闹海》里那几个小孩喊着“哪吒!”的声音。不过导演显然心里清楚怎么去利用这种真实童音,无论是大喊大叫,还是低声嘟囔,奶泡泡和菠菜对话中那种“隔”的感觉被转移到角色本身的交流上。对话内容也使用了一些潮流语言,甚至方言土语,但都控制在相对正常的比例,并不强调它会带来的喜感。这应该也是他们在工作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了。

和欧美动画比当然还有诸多不用细聊的角度,但《昆》是部正常路数的动画片,而不是打着某些奇怪旗号来纯粹骗钱的项目。在FLASH质感也能卖萌的诱惑下,把3D技术做到这个程度,就是一种冒险。但欢迎这种冒险,所有人都太需要一场真正的战争了。

菠菜头顶的眼镜和奶泡泡头顶的奶瓶始终在晃动,经常会把注意力从对白上引开。毕竟动起来的东西总是更抢眼,正如谁都有过躁动不安的心。

 4 ) 孩子的世界都是美好

闲的无聊,随便看看。
看到序幕,竟然发现是中国导演的动画,其实就不想看了。
快进浏览了一翻,觉得还凑合让孩子看。
也许习惯无限放大优点,甚至觉得还有些立志。
老套的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剧情,孩子们一定欢呼雀跃。
美剧式的结局,不知道孩子能不能看懂。
估计不能吧,只好把之后的工作交给父母来做。
唯一感觉不错的是中间的歌剧式配乐以及结尾的曲子,有些喜欢。
。。。。。
孩子的世界真的不同于大人,他们喜欢直接。
大人们有时候复杂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喜欢委婉。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可能孩子还没有学会逃避吧,大人们已经驾轻就熟。
不愿意伤害别人,更不愿意伤害自己。
。。。。。
真想回到孩子的时候,
无论美好亦或艰难。
美好自当珍惜,艰难已经度过,没留下丝毫感到不快的记忆。
最近清醒了很多,仿佛刚从酒缸里捞出来。
会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自己认为想通了,放下了。
也许是和朋友聊天的缘故吧,能够说话真是幸福的事。
记忆的阀门小了,但总有那么几滴漏出来。
有时候奢望能够下场雨,
但自己很清楚,没有云怎么能有雨,只会打雷吧。
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赶路的人,匆匆而过。
相信昆塔的人好像没有了,只不过都是嘴上说说,难道他们不期望吗?
可能害怕有期望吧。
期望值太高,失望会越大,所以干脆就随缘了。
对理想的悸动每个人都有,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心跳的间隔更长了。
有人说时间都是虚幻,或者我理解他说的是一种符号吧。
回回头,它从未离开,只是我们叫它“时间”而已。
。。。。。
终于渐渐接受一些现实,和童话世界不同,
人不都是物质的人,一切都归咎于人的品性有点无辜了。
我相信人性本善,但都会有欲望,或者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无论任何事情。
钱不能带来幸福,我也不是拜金主义者,
可它真能让我们留住认为最珍贵的东西,哪怕是短暂的一刻。
。。。
有些人我们会错过,即便我们不想,我们不愿,我们一厢情愿的喜欢,我们依旧无可奈何。
我清楚我们的生活不一样,我们的世界不一样,我们爱的人也不一样,
我抱着侥幸的心,
让现实慢慢吞噬希望。
。。。。
憎恨带着前一个人生活的人,
因为不是伤到自己,就是伤到别人。
。。。。。
好好学习,昆塔在前方。。。

 5 ) 盒子,节奏不是很好,感觉看了一个宣传片。

     《昆塔:盒子总动员》:在豆瓣秒的5元一张的。给我感觉看了一个盒子的宣传片,没有结局。
    只是一个小磨难,找齐了队员而已。没有期待中的好看,故事节奏不是很好。整体形象是西方的形象,但是内容又是中国古代的感觉,有点不搭。
   台词有点小搞笑。这个没有高潮,有点小小的笑点,但是整体不是很好,作为大人觉得一般,我前面有小朋友,也只是听到了几声的笑声。
    还是觉得魁拔比较吸引我和小朋友。整体节奏把握的比较好!

 6 ) 快乐冒险唯暑假 若不疯狂枉少年——带孩子看《昆塔》后的感言和荐言(对家长)


在成年人中,也许我看的儿童动画电影算比较多的了。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们做为父母,就不时带他、陪他上电影院看电影。一家三口,在影院旁边先吃顿麦当劳,入场前再买上饮料、爆米花,一边儿看一边儿吃一边小声地交头接耳,如此这般,倒也温馨和谐,其乐融融。选片上,孩子和我有共识,基本上是两类:科幻和动画;再加个条件:最好3D。(插一句,儿童故事片一概不看,要看,他自己在家看电视或上网看,没必要花钱上影院看。)不能说看的多全,但至少3D动画大片没落下几部,印象深的,有《爱丽思》、《蓝精灵》等。较近的一次是日式风格的《魁拔2》,我感觉相当不错,不过孩子偏说2没有1(他在网上看过)好,问他是不是因为3D假了点儿、不太立体,他说那倒不是——孩子的心思、感受和评价标准跟成人不大一样,就跟看漫画似的,《新京报》的漫画版,我们都没啥感觉,可孩子每天看的饶有趣味,常常乐出声儿来。

刚刚看的《昆塔:盒子总动员》。除了我们跟孩子,还捎上了他的两个同学小伙伴(一个是要转学分手了,算是个告别活动;还一个是刚发暑假时他妈带着一起游过几次泳,算是礼尚往来)。片子是我选的,除了满足动画+3D的硬指标外,还因为网上看了些宣传介绍,包括环境恶化寻找水源呼唤英雄的故事背景、“若不疯狂枉少年”的冒险主题、奇特的单腿儿盒子形象、阿里云6700台电脑渲染出来的“逼近好莱坞”的3D画质,大致判断,应该属于三观健康、有想象力、孩子看着比较过瘾、大人陪着也能接受的那种。决定前,又在网上搜到《昆塔》的预告片(有两个版本),虽然看不出3D的效果,但画面和配乐很有好莱坞大片的范儿(我自己倾向于在影院看美式立体“实物”风格的3D动画,不倾向于在影院看日式漫画写意风格的3D动画),三个孩子看了预告片也觉得“相当可以”、“各种不错”,就杀到青年宫去了(旁边有麦当劳,连吃饭一起)。

铺垫交代完这些,可以进入主题了。先说总体感觉:3D画质和音效上,不管孩子还是大人,超乎预期的惊喜和震撼,国产电影能做成这样,我是相当知足了;人物、情节和场景上,孩子们貌似一上来就非常自然、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完全融入到片子营造的氛围和设计的进程中,感觉孩子和片子之间,跟的很紧、贴得很近,充分交互,瞬时回应,高潮不断,笑点频出,八十分钟,一气呵成!

但但但但但但但但但是,不得不说,作为成年人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某种程度上永远失去少年才有的禀赋,绝对做不到像孩子那样投入、那样“配合”,绝对要受到自己“成熟意识”和“理性判断”的影响和羁绊,虽然整体上看得下去也看得进去,但时而觉得这里太简单、太幼稚,时而觉得那里太跳跃、太做作,时而跟这段情节设计较上劲,时而脱离轨道游离出来。是的,这部《昆塔》或许可以说是史上最强的国产3D动画大片,也是一部令孩子(从学前到初一、初二)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电影,但绝对不能说是一部能让大多数成年人跟孩子一样无障碍进入、轻易high起来的电影作品。如果制片和导演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家长都能喜欢上这部片子的话,那我可以说:《昆塔》在这点上尚有不足,略感遗憾。(是苛刻的要求吗?反正《功夫熊猫》做到了,真正老中青少咸宜)

这就回到了前面那个问题:孩子的心思、感受和评价标准跟成人不大相同,甚至大异其趣!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明确一点:不能从成年人的视角、感受和情绪出发,想当然地对一部主要面向儿童的电影胡乱打分、妄加评议、冒然推荐。

观影回来的路上,我们没有跟孩子们交换对这部《昆塔》的看法,因为一路上三个孩子一直叽叽喳喳相互说不停,还沉浸在刚才的画面和场景里,我们插不进去;上过街天桥时,他们还模仿主人公菠菜、奶泡泡和嘎嘎单腿跳着走路的姿势,排成一队,你追我赶,还争着说自己是那个敢于冒险的少年英雄——孩子王菠菜。但这样一个情况也足以表明,《昆塔》作为儿童动画大片,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了。如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孩子喜欢是最重要的,我们带孩子出来,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高兴吗?虽然我们未必能像孩子那样投入和认同,但暑期陪孩子看几场电影,看到孩子之间其乐融融,暂时忘却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激发一下他们(以及我们自己日渐褪色)的热情、想象力和冒险精神,不是很好吗?

回味这部电影,我忽然想到,这部电影在热闹之外,如果还有所谓对孩子“寓教于乐”的功能,那么它在电影故事情节设计上,到底有哪些“教育意义”呢?不做剧透,概要地归纳出几点,相信这些应该是导演希望带给孩子们的教益和启发:

首先,是神明或英雄的召唤,在电影里,就是传说中的昆塔对孩子王菠菜的召唤,其实这种召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曾遇到过,也许观察到自然界中的一种奇异现象,也许是读了一本名人传记或寓言,也许是得到某个老师或高人的指点,也许是一次外出旅游途中突然获得的感悟,等等,这样的召唤如果发生在儿童时代,对其一生的引导作用和塑造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看《昆塔》电影本身,其实就是一次对少年英雄和冒险精神的召唤,上演的是菠菜,触动的是作为观众的孩子(甚至包括我们自己)。

第二,坚持己见,甚至固执己见。菠菜看到了“好大一片绿色的昆塔”,听到了传说中英雄对自己的召唤,他告诉别人,但没有人相信——因为他是个孩子,因为别人没能验证他的发现。而菠菜选择了坚持,不仅是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且付诸行动。这点教益,在这个浮躁且盲从的时代,弥足珍贵。尤其是要成为类似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马云那样的开拓型的领袖人物,像爱因斯坦、钱学森那样的创新人才,这种性格似乎还是必须的。

第三,要有死党和跟班。《昆塔》中,菠菜就有奶泡泡这个死党和跟班。其关系,与《魔界》中的两个少年非常类似(人物性格则大不相同)。这点不用展开,社会上混过的人,大体尽知其义。但现在一般的孩子,已经是独生子女,常以自我中心,心智成熟的晚,除非是学校或院子里的孩子王。所谓孤胆英雄,现实中是没有的;从小学会建立、维系和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子,规划和形成自己适合扮演角色、位置和责任,也许是可以从《昆塔》中再次获取的一个启示。

第四,得有绝活儿和法宝。在与蜥蜴帝国的殊死拼杀中,如果没有菠菜、嘎嘎、奶泡泡们没有几样绝活儿,没有几件法宝,别说打败强大的敌人,就是偷生活命,怕也做不到。(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毕竟很多人还没有看片。)孩子从小就应该想一想:自己将来安身立命的家伙是什么,实现理想的法宝是什么?更进一步,怎样练就自己的绝活儿、获得独有的法宝?

还可以梳理出第五,第六,第七,因为这部《昆塔》,从寓教于乐的角度看,铺设的东西是蛮多的,包括作为本片背景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也富有全球视角和现实意义。不过,还是到此打住吧。我相信,这些对孩子的教益和启发,是正面的,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

该最后给这部电影打个分了。10分制,8.5分。3分是3D效果和电影语言的表现力,超赞!3分是三观(电影所呈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绝对健康!2.5分是人物情节故事场景,对孩子也许够了,但对我来说,确实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我负责任地、百分百地推荐暑期的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这部3D动画大制作《昆塔:盒子总动员》。当然,更希望导演和制作团队更上层楼,拍出下一部更加“逼近好莱坞的3D动画大片”!

 短评

一个中国动画,正儿八紧的国产宣传不行啊!穿个马甲装王八……搞笑

6分钟前
  • 白竹
  • 较差

老婆和儿子去看的,儿子抽中了一等奖。哈哈。

10分钟前
  • 一吃牛肉牙就疼
  • 推荐

看了点映,国产中最认真的动画,支持!

15分钟前
  • 小悠哉
  • 力荐

三星给画面啊,ps国产电影羸弱的剧情已经蔓延到动画领域了……

17分钟前
  • Lupin_3rd
  • 还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动画市场比较景气,大家也开始好好拍动画了!不错~不过希望受众面能够扩大一点,只面向小孩子的话有时候真的太单一·····

19分钟前
  • 黎声如雨
  • 还行

听心的声音!天大地大,我不害怕!A have a dream!——愿所有孩子的梦想都能实现!(这部片子在”大人“还”孩子“中的反响似乎产生了差距。我觉得,这很好,动画片,原本就是有理由只给孩子和拥有一颗孩子般的心的人们看的。没必要非得”成人化“。”成人化“难道是一种标准么?)

22分钟前
  • 玛丽莲萌鹿
  • 力荐

中国动画诚意之作

25分钟前
  • 哄哄人间
  • 推荐

动画效果非常惊人,完全超出预期,的确媲美好莱坞大片。但是剧情设计仍然只是顾了儿童,还是比较彻底的儿童片。希望续集能拍出大人儿童都兼顾的类似功夫熊猫和疯狂原始人的片子。

29分钟前
  • 帐房先生
  • 力荐

模仿,难免缺少自己的特质,不像日本动漫充满自己文化氛围,离迪士尼皮克斯还很遥远。

33分钟前
  • 微風
  • 还行

国产片好像永远会有一个专业卖队友除了麻烦什么也造不出的傻逼。周华健的声音还是挺好听的。

38分钟前
  • 找凹的凸
  • 还行

10年前韩国网游的片头也就这水平吧。

39分钟前
  • Hushnore
  • 还行

中国动画人开始真诚的画画了,3D效果也不错。不过目标受众确实是小孩子,看的我几乎睡着。

43分钟前
  • 僵尸不美
  • 还行

本来就是一部小孩子看的动画片,结果一大群成年人吐槽电影低龄化是什么情况。卡通形象不怎么样,总体制作还可以,比很多烂片强吧,我小侄女看得很开心,不过我还是睡过去了。动画片,小孩子看得开心就好不是最重要的吗?

46分钟前
  • 铁马冰河皆是你
  • 还行

中国动画片做成这个样子感觉需要鼓励一下啦

48分钟前
  • Biubiubiu
  • 还行

少见的国产动画的优秀作品!画面真心的好,CG做的非常扎实,故事也合情合理,相信小孩子会非常的喜欢,积极阳光向上的孩子的成长!

52分钟前
  • 飞风
  • 还行

对,我就是没看电影就给一分,就凭公车上听到那句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恶心到了,让我瞬间想起山寨的新生活大爆炸里面王一那个2B唱的互撸娃...

53分钟前
  • 乂爻
  • 很差

动画效果不错,剧情太不怎么样

54分钟前
  • 汐如殇
  • 还行

除了剧情低龄了点

58分钟前
  • 李每
  • 推荐

没有哪部国产动画片值得我支持的

1小时前
  • 老Ben蘇
  • 很差

很重的模仿痕迹。

1小时前
  • 安小洁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