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紧急迫降》。印象深刻。在看这部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机长不好看。 看完99年紧急迫降,我又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打分低于中国机长那么多。 其实我个人是李现的粉丝。只要他没有品行不端,没有出现法律问题,等等原则问题,我想我会一直喜欢他。所以他的电影等等我都会看,哪怕只有一点点镜头。但还好,我不是狂热到一切都是好的。 看完紧急迫降,我真的觉得原来中国机长拍摄还可以再进步些。 原事件我们不用改动。但是故事怎么发展跌宕起伏,情节如何刻画多个视角及揪心程度。怎么将真实与虚拟,甚至特效结合。并且能符合现代设备,甚至超越本年代。我觉得紧急迫降做到了。 如何将生活烟火,及英雄刻画入木三分,戏剧性层层叠加。紧急迫降确实做的不错。 中国机长看完我会感叹原机长的沉着冷静,以及强大意志力。当然还有2位主角出色表演。 而紧急迫降我则会边佩服原机长,边感叹编剧的电影刻画情节情绪的厉害之处。每一位乘客都是点睛之笔。没有多余。环环相扣。不是2位主角了,而是各个厉害。甚至连特效预演都觉得很有必要。 甚至倒推20年后,都觉得是佳作。 我这种不甘心的人就会百度及豆瓣,原来是有人觉得不真实,有人觉得电影配乐不好。 可是事实是,事件也是真实案件改编,艺术本身就可以多方面再加工。至于音乐,我觉得也是有理有据。 歌颂共产党的音乐不是土,而是时代所致。其次,确实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尤其疫情,与国外的情形对比。 特效音也已经力所能及了。要用当时的眼光去看,而不是以现代高科技的眼光 说这么多再补充一句,中国机长也很棒。包括导演,演员。 只是觉得紧急迫降还有我们值得学习更多的地方。瑕不掩瑜。依旧可以为我们2021年甚至以后提供高思路。 Ps:紧急迫降里才知道,原来徐帆年轻时那么美丽动力,黄奕那么稚嫩清纯。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真的很丰满呀!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发生的事情改编而成的电影。故事情节很简单,一次突如其来的飞机故障,让飞机上的每个人都感到了生命的脆弱。面对着有可能终结的生命,不同的人流露了不同的情绪,人性的光辉在此刻闪耀,机长的柔情铁汉的形象通过几个眼神就传递出在工作岗位上的稳重临危不变和面对家一庭时转瞬而逝的倦归和柔情,乘务员们用冷静柔情和微笑面对每一位乘客,大家共患难。其实在本片中,特效啥的都不是重点,打动我的是一种叫信任,团结,共患难的真情!
看《中国机长》的时候脑袋里总冒出飞机在泡沫上滑行的画面。于是特地查了一堆外国航空题材电影,最后发现这个镜头竟然来自咱们中国自己拍的。原来我们早就能拍出这么棒的电影!当年看的时候我太小了,才几岁,但对一些细节印象很深,同时留下了很好看的整体印象。
看完《中国机长》,尴尬的不得了,又特意把这部电影重温一遍,依然觉得很棒。至少八分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20年了,《中国机长》怎么反而拍得难看了……六分都觉得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感觉挺惊险刺激的,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些人纠结一些驾驶细节,以及影片里的一些领导,这些描写挺符合中国实际的啊!影片里的一些细节或许与实际情况有差,但这不应该成为给低分的理由,看很多人打一颗星,真心不明白,电影跟实际难免不同,成天纠结这些,那很多电影都可以打低分!感觉有些人口味真心有点挑
很多年前在中央六台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并没有觉得有多好,过多的感情戏,还有各种浮夸的群像。
但是随着阅历增长,回过头来再想想当初被伪文青恶意差评的电影,真的是亏大了。也就是电影上映的年代不好,要是搁在现在,无论剧本还是演员演技,都算得上不错的作品了。
今年看完中国机长之后,对于这部电影的记忆越来越清晰。单纯说两个事件来说,肯定是川航更惊心动魄,但是从电影来看,《中国机长》真的是垃圾中的战斗机了。白瞎了那么好的题材,浪费了刘机长和所有乘务员专业的付出。
然而,当看到《中国机长》居然在豆瓣评分7+,而这部电影才6分多,真的是要为《紧急迫降》鸣不平了。真的希望伪文青双标狗可以摸着自己良心好好看看这两部电影,从剧情,到演员演技,到拍摄手法,你们能把中国机长捧那么高而把紧急迫降贬这么低,你们的水平真的让人不齿。
国庆档看完中国机长之后又来重温了一下这部紧急迫降。与其说是重温倒不如说是初看。因为上一次欣赏这部影片还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被学校组织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瞬间暴露了年龄) , 当时还没有现在的数字影院,是一个影院只有两个大厅(单双号)的那种,可能95后的小朋友都没有见过了吧。当时的电影市场和现在相比可谓云泥之别,大片基本都是国外的,看电影不是学校组织就是上面有人不用买票,虽然电影院和荧幕的数量不及现今万分之一,但在当时看来电影院甚至都是要倒闭的产业,真的是很神奇的现象。不过比较机缘巧合的是,小学时去看紧急迫降的电影院和几天前去看中国机长的竟然还是同一家影院。当然已经是改造之后的数字电影院了,现在是4个放映厅。现如今这家电影院的人气和19年前也是天壤之别了,原本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而现在竟也是热门电影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把原本狭小的影院公共大厅挤得水泄不通。我们观看中国机长的影厅是影剧院厅,是4个放映厅中最大的。这个厅刚刚改建完的时候是用来演话剧的,可能话剧市场比较难经营起来,而电影市场又太过火爆导致供不应求,所以最终还是又改回了放映厅。
有点扯远了,绕回影片,其实我不太明白组织小学生去看这个片的意义是什么。说老实话,以我当时的年纪来说,对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一知半解的,这次重温,下面几个画面竟然还能勾起童年时候模糊的记忆:
1. 市领导想象中迫降后最坏的结果,机毁人亡,顺带团灭了整个候机大厅
2. 副机长空中检查起落架,掉下去一个手电筒
3. 乘务员要求脱丝袜,否则着火可能黏在身上导致大面积烧伤
4. 消防队在跑道上喷洒泡沫
5. 迫降成功后,机长和乘务长激动相拥
说实话,和刚刚看完的中国机长做比较,我觉得紧急迫降给我的感觉更加真实而不做作,那种紧张感一直到最后所有乘客都下了飞机只剩乘务长一个人在漆黑一片的客舱里拼命地喊还有没有人的时候都没有消散,但是这种紧张感又不是依靠特效带来的视听冲击而刻意营造的。我是真的全程替全飞机上的人捏了一把汗啊。第二,人物的刻画更加丰满更加有血有肉,就拿乘客来说,那个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商人,那个总是咋咋唬唬急着要去还钱的工厂厂长,那个道骨仙风宛如一幅世外高人模样的老头,全程没有一句台词,还有一对全程懵逼的外国情侣,可以说每个出镜的乘客形象我都记住了。更不用再赘述几个乘务员和机长的鲜明形象了。第三,逻辑比较清晰,对各种方案的选择,机长的各种操作也有比较详尽的描绘和说明,不会令剧情显得很突兀和生硬。
反观中国机长,第一紧张感,确实险情出现时也是挺惊心动魄的,但是迫降成功后众人竟然开始鼓掌?并且下了飞机之后还不立即离开,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围在飞机周围要求见机长?说真的,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之后难道做为乘客难道还有心情做这些事?当然是赶紧离开,回家休息平复一下心情啊。导演和编剧为了反衬机场的光辉形象会不会略显刻意。第二,次要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是为了衬托机长和乘务长的伟大和光辉形象,几个乘客没有一个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第三,机长一顿操作猛如虎就解决了问题,那么究竟是怎么解决的,哪里又凸显出机长神一般的驾驶技术呢?不好意思,可能导演觉得以普通观众的认知是没有办法理解太多的专业术语,所以千言万语汇成朱亚文的一句🐮🍺,你们这些吃瓜群众应该就都能理解了吧?不得不说导演和编剧的这个操作还真是机智啊!🙂
总的来说,紧急迫降是一部好片,但就像当年那无人问津的电影院一样,也终将在滚滚的历史潮流中成为一颗沧海遗珠吧。
ps. 机长真的是好帅!
看见最近《中国机长》上映突然想起以前看过这个,当时看感觉还是不错的,怀着一点接受科普的目的。还记得电影台放幕后花絮时介绍最后迫降在机场的飞机是同比例模型搭出来,只搭了镜头前的一半,后面是空的。也还记得里面有个练太极什么的老乘客很有大隐隐于市之感。现在想来尤勇和徐帆还挺适合角色的。
这电影在豆瓣评分不公正,太低了,至少也是7分+的水平。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怀疑是不是纪录片呢……童年啊
比中国机长好很多,起落架的机械故障和控制面板灯的故障同时出问题,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机组人员和地面指挥人员的处理最大限度还原了真实事件。
为看《中国机长》重温,搁现在上映起码7.5分吧!(居然是郝建老师编剧…主旋律里偷玩讽刺么…)着重刻画危难事件中的人物关系和价值观念,典型形象都立挺好,官僚坐镇指挥也很中国特色(涛哥演员9成像),碍事记者这种梗也算《虎胆龙威2》来的吧。特效场面学好莱坞有模有样,机务检查前起落架的俯拍和仰拍镜头会想到《奇爱博士》,滑行爆炸的两段假想放《空中浩劫》里也不违和。片里的瑞航事故在《空》里也拍过一集(机载娱乐线路过热+附近有可燃物→引爆坠毁),还有机舱门被刮掉的可怕后果这片也还原得挺像。关于官僚问题,中国碰上这种公共安全紧急事件,都是政军联动、一切让路的,层层担责导致决策效率不高,但是能得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利弊都占;《空》里别国航空遇险少有这么高规格的待遇,甚至见过飞机坠毁后消防车没到位愣烧死半机人的。
什么时候中国能拍出比他更好的空难片我就改到4星。看了中国机长都快吐血了,和他一比这都能直接封神了!!看看这流畅的剧情,生动的人物形象。嚎啕大哭,中国机长明明是更好的题材,完全可以比这部起落架故障更容易拍得精彩为什么就拍成了那样………啊啊啊啊啊啊啊,吐血三升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其中一个空姐是我同事的侄女,那一阵我同事把这件事说了无数遍,说的比电影还精彩
19年后对比着中国机长才看出这片子剧本有多好,专业解释融合地多自然,群像有头有尾,主角有血有肉。就连幽默感都更高级好嘛!!
看了《中国机长》,这片值得4星及以上
郝建老师编剧水准可以啊,群像戏每个角色都写得挺有味道的,灾难类型片没白研究啊。豆瓣这个评分有点低了,我觉得好于国内90%的灾难片,好于国外50%的灾难片。
2000年的老片子,不过在某些方面做的比现在很多电影还不错吧。还有难得的几个爆破碰撞大场面(撞候机大厅),其他除了真实的事件视频引用,能看出是用特摄方式模拟的。模拟的挺像,虽然能看出来是特摄,也是一次不错的电影尝试了。事故细节还原之类做的还不错,就是最后故障场面和在驾驶室转圈圈那段有点无力吐槽。总体来说呢有些情节处理不佳导致紧张度紧凑感还不如《空中浩劫》纪录片,不过对于事故过程的操作和推测还是比较遵照事故真实情况的,这点值得肯定,反倒是今年要上的中国机长的海报透露的改编让我觉得十分担心,过分夸张增加了要命的事故点。片子也是只拍了一次事故具体经过,没有深挖什么,空中浩劫尚且有事故调查之用,这个浅了。邵兵那时是真的帅啊。高鑫也是一脸胶原蛋白的年纪,徐帆气质是真的好。and,市长的演员很像涛哥。
2019年上映的《中国机长》让我重新想起这部当年第一次在影院观看的电影,这样的题材我们并不是没有先例的,更何况还是在开启国产电影商业时代的《英雄》之前,这不只是6分多仅及格这么简单,依稀记得在跑道上铺泡沫的场面很壮观,无论机组还是乘客等人都很有印象,情节也相当紧张,当时仅6秒钟的CG飞机镜头在我看来意义不亚于《侏罗纪公园》6分钟的视觉模拟对电影特效的革新!
现在就还记得邵兵那张全是汗的脸。。
涛哥演的~
林栋甫的光头 陈菲儿的胸 黄奕的腿 很有爱
国内就这么两部空难片,《中国机长》还能做到二十年没进步。无论是叙事还是细节做的都比机长好太多了【除了有过度煽情的情况】
这个片子怎么可能只有五千多人看过……麻痹当年学校组织看的好么,我就不信你们他妈全逃了!当年要从老师的监视下从电影院逃出来也不是件容易事好么!
太好看了!相比《中国机长》,真是太优秀了。人物人性在线,虽然还是有主旋律在,但是乘客的形象有趣得让人捧腹大笑。带着几十万现金等着回乡揪工厂的大叔,一唱一和的老夫妇,怕死又信命的有钱老板,还有一个永远淡定读书的爷爷……而且,在片中看到过去美丽繁华的上海,以前的机舱还能在里面抽烟,打开地板盖还能玩蹦极。镜头感真实艺术,好几次我以为自己在看艺术片。飞机降落在防火泡沫堆上,摄影师拍得像降落在云堆上。
以二十年后的审美来看这部有些乏味,不过没想到煽情和主旋律情节居然那么克制,几个反讽桥段估计现在是得全部整成满满正能量。
二十年前第一部有关飞机的灾难片,此片诚意满满,虽然这部电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你们看看,直到2019年,才出现第二部有关飞机的灾难片(中国机长),这是有多艰难,应该要给拍这类型电影的导演致意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