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男孩,金发,温柔的眼睛,第一个出厂的机器人小孩。只要启动程序,他就会对作为启动者的父母爱而不渝。一对亲生子重病被冰冻的伤心父母得到了他:David。(David是我最喜爱的英文名)
母亲Monica在几天的犹豫之后,一个阳光淡淡的早晨,启动了David的程序。她抚着David颈后的机关,迎着David信任的目光和微笑,慢慢读出了七个词语:
crrus
Socrates
molecule
decibel
hurricane
dolphin
tulip
David开口唤道:“Mummy!”这样信任,全身心地依恋。母亲紧紧抱着他,落了泪。从此David的一生决定。
然而,我早料到她会变心。人类的心思易变,哪里比得上程序的永恒。
亲生儿子病愈回家之后,David变得多余。他只是一个代替Martain的角色,正主回归之后,他就失掉存在的意义。虽然人类的小孩Martain比起他来,显得又狠毒又狡猾,根本比不上机器人的忠诚憨厚,但“一山不容二子”,David终于被母亲放逐。跟着他的只有一只会说话的机器泰迪熊。
——不知道以后的岁月Monica会不会常常想起启动程序时候David那双信任的眼睛。
——既然选择了爱他,既然知道他会永恒地爱下去,不可能再被别人接受,为什么不能坚持下去?人类啊,真是太不值得被爱了。太不值得接受永恒了。
——当向对方索取永恒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能不能做到“永恒”?!
片子从这里开始,完全变成童话一样:像是皮诺曹历险记,为了变成真正的小男孩,David与小熊泰迪踏上寻找“蓝仙女”的旅程。不过还多了一个“舞男”机器人——他本来是专门制造出来给女人做一夜情人的,惹上人命官司——与David一起亡命天涯。
只是为了变成真人,让妈妈爱他。这一点点卑微的愿望。
这是机器人对社会地位以及个体价值认同的呼求。但是当David来到制造他的实验室,发现跟他一模一样的David有无数个,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这也许就是机器人与克隆人唯一悲哀的地方:无论人如何低能,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类个体都是不可复制的。这一点优势机器人们永远无法超越。而独一无二,正是人类存在于宇宙间藉以得到自身认同感的基础。
David自沉于黑暗的海底,在海底废弃的迪斯尼乐园中,找到蓝仙女的塑像,面对她祈祷了两千年。
当他被唤醒,已经是人类灭绝,机器人统治的时代了。
他的爱,长过了人类这整个种族的寿命。
最后,在好心的机器人为David虚拟出的与妈妈相聚的一天,David终于找到了两千年来他心底的梦:一个完整属于他的母亲,一份心无旁骛的母爱。
母亲睁开眼睛,他在床边微笑,说了第一句话:“I found you”。这千年的寻找,终于有了一个甜美却虚幻的结局。
——我们如何能找到自己心底最爱恋的人?
给妈妈做咖啡;让妈妈给洗澡,让妈妈给洗头,让妈妈给做生日蛋糕,与泰迪和妈妈捉迷藏。David笑得像一个真正的、幸福的孩子,隐忍的知情,和甜蜜与痛苦混合成笑容。
可惜时光就只有这么多。太阳升起,到落下,母亲睡去,就再也不会醒来。
他将母亲的手臂抱在胸口,心满意足地睡去,泰迪悄悄爬上床,卧在他们的床脚。
......傍晚余晖之中,我眼泪如急雨簌簌而下。
录下最后一段:
All the problems seemed to disappear in his Mummy's mind, there's no Herry, no Martain, just David.(母亲所有的心思都烟消云散,她心里没有了丈夫亨利,也没有了儿子马丁,只有一个戴维)
.....his mummy said:"I love you, I do love you, L have always love you".That was the ever lasting monment he had been waiting for.
And the momoent past for Monica is in sound sleep,more than sleep.
So Daid went to sleep too.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he went to the place where dreams are born.
(母亲喃喃说道:“我爱你,真的好爱你,永远这么爱你”。这便是戴维数千年等待的美妙一刻了。
但这好时光转瞬消逝,只因母亲即将陷入沉睡——陷入永不再苏醒的长眠。于是戴维亦躺卧睡去。
于是平生第一次,他在睡梦中来到了那所有美梦发源的地方)
Ⅰ/ "LOVE"
也许在我眼里“love”并没有传说中的高贵。站在医学的角度,可以扯上一堆荷尔蒙、多巴胺之类的玩意——实在难以理解,所以我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所谓“love”不过是人类使自己“感觉良好”的手段之一。恋人爱彼此的音容相貌,亲人爱共同的血缘基因,朋友爱相处时的舒适或进取。想象一下你迷恋的对象比现在矮20公分,胖20公斤,你还爱慕祂吗?就算你再怎么与父母的价值观相违背,父母还是爱你,因为独生子女政策让他们没得选。
David对妈妈Monica的爱是无条件的,烧在硬盘上的——不辩善恶,不识美丑。电影中的Monica美丽温柔,让David的爱变得美好而易于理解。如果这部电影到了我手上,妈妈绝对不是这么漂亮了,请想象ONE PIECE中的Mr. 2。(笑)
不妨假设这个设定的本意是这样:David对Monica的爱正是模拟现实中的亲子血缘之情,天生和无条件的爱。
根据这个假设继续推理,David的俄狄浦斯之路。
无条件的爱值得珍惜吗?值得同情吗?这似乎是一个道德问题。如果当初并非为父母所生,而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只小猴子,即使孩子还是一样的孩子,父母还是一样的父母,只怕都懒得互相看一眼。
无条件,是否同时意味着愚昧呢?
Ⅱ/ 轼父娶母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曾提出这样的理论,每个人(异性恋者)第一个恋爱对象都是双亲中的异性,因此而产生的强烈独占欲令他们极力想把双亲中的同性排除出家庭之外。这就是传说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有性欲的,但是没有性能力。鉴于弗洛伊德治学素有武断和不严谨之名,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他纯属扯淡。但是不妨假设他的童年性欲论成立——也许是这种不平衡导致了独占欲的极端强烈。
再回扯到AI。既然这部电影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出爱,并且以此暗示了现实中的孩子之爱父母,因此俄狄浦斯情结自然无法避免的产生了。
David进入Monica家的情节是典型的俄狄浦斯温床:父亲“带来”了孩子,母亲“启动”了他,孩子认为父亲在生育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顺理成章的,David恨“父亲”Henry,恨“兄弟”Martin,只深爱“母亲”Monica。
结局处表现的很明显,完美的一天中david终于将讨厌的父亲和兄弟从生活中剔除,和母亲永远幸福的一起沉睡。
那一天中男孩的成熟和母亲的慵懒看得我浑身发毛,实在无法认为这是纯粹的亲情了。
Ⅲ/ 自杀程序?
David最让我觉得很“人”的一场,是因为绝望而落海的一幕。这种行为大概可以理解为自杀。一旦被父母抛弃或者父母死亡,David只能被送进工厂销毁电影中并没有提到这款机器人有自杀程序,只有机器人做了程序以外的行为,才真正能成为“人工智能”,但自杀这种行为的特殊性,或许就证明了David已经不仅仅是AI,他已经具有人格。可以说,那时候的David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男孩,而非机械了。
[8012年穿越补充,看看现在西部世界、底特律变人的机器人为什么自杀,因为他们已经具有人格。人格就是半神性,介于野兽和神灵之间的位置。所以我觉得自杀很美。]
Ⅳ/ 机器情人
机器情人(Joe)这个角色其实很适合Jude Law。这个演员过于标致的长相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他事业的障碍了,而机器情人的身份正好给了这种不现实的美貌一个完美的借口。
David是一个可悲的孩子,Joe则是一个可悲的成年人。成年人不再困于俄狄浦斯,他们在Rouyh City如鱼得水。正如 Joe的最后一句话"I am, I was",存在感、成就感是唯一的追求。对于爱的理解也足够透彻,他知道人们爱的不是他,而是他为他们所做的"they love what you do"。
其实这个世界本没有公平,更没有不公平。人类爱机器人讨好的行为的,机器人爱人类的对他们的爱所以竭力讨好;父母爱子女所继承的血缘,恋人爱彼此的音容形貌;吝啬者爱获取,牺牲者爱付出——只为感觉良好。
“David is 11 years old. He weighs 60 pounds. He is 4 feet, 6 inches tall. He has brown hair. His love is real. But he is not.”
为《AI》写点什么,很早以前就想过,不是要突增悲哀,只是有些东西,看过便不能忘记。一如“他的爱是真的,然而,他不是”。
初涉
南北极冰融化,海水淹没城市,气候变幻莫测,饥荒肆虐蔓延……一个正在崩塌的家园,末日一样的未来。这里,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科技,以及自己最杰出的产品——人工智能,它的影子遍及生活的每个角落,从身体发肤到衣食住行,也许,还将到那不可被替代的情感。 科学家们在争论不休,新的Robot将应运而生,他们“超越简单的情感模拟器”,他们将记忆痛学习爱甚至会做梦,他们的感情将永恒不变,而人类,“能对这份爱付出相等的回应吗”?
Monica,孤单而悲伤的母亲,不能面对儿子Martin因绝症躺在冷冻箱里将渐渐死去事实,陷于情感崩溃的边缘。David,11岁,身高4尺6英寸,金发的机器男孩,他的到来是为了抚平年轻母亲的伤痛。小小身影逆光走进Monica的家门,迈下第一步台阶,翘起脚尖轻轻敲着地板,然后转过身说“I like your floor”,一个有双清澄蓝眼睛的小男孩冲她坦诚地微笑。惊惧,Monica无法接受这种情感的替代,却为一个如此真实的孩子而疑惑,丈夫Henry说“A made child”,“这是一次普通的免费使用,一个极好的向公司表现的机会”。理智与感情的矛盾,也许在那一刻已注定了David在这个家庭里的最终命运。
爱的体验
孩子,爱也盼被爱的孩子,人工智能赋予David不可变更的身份。“登陆注册之后,机器小孩的爱将被密封储存,永远成为他的的一部分,……即使被收养的父母遗弃,亦不再出售”,唯一的结局是销毁,爱的前提是残酷。
David对世界最初体验的源于好奇,照片里的另一个男孩是谁?Monica早晨喝的黑色液体是什么?被关到壁橱里是一个游戏吗?然后开始模仿,找出卫生间里的Monica,以为这也是捉迷藏;一本一眼地学父母餐桌上的动作,再因Monica嘴角的面条大笑。这是他最简单的情感表达,同初生宝宝的第一次微笑一样,将消逝已久的快乐再次带回了Monica与Henry身边。从开始的拒绝、排斥,到隔着雕花玻璃门的观察,再到愿意哄这个永远睡不着的孩子入睡,Monica的理智在瓦解,她只知道她需要这个孩子,而David单纯眼睛里,看不见的是,在Monica心底儿子Martin那沉睡的脸。
清晨的阳光里,七道程序启动的指令,一声“Mommy”来得毫无防备,David蜷入Monica的怀中,她的爱从此由他来承担,而他新的人生是否真正能走进她的世界?如果故事就此打住,可能平淡却会很幸福,但那不是导演的本意,快乐易逝,悲哀却总难遗忘,也许意义的深刻才会由此而生。
寻找梦想
去舞会之前,Monica对David的关心让Henry提醒她说“It’s a toy”。David调皮打翻了Monica的香水,看着空空的香水瓶,此时Monica才开始重新思考David在她心中的位置。
“妈妈,你会死吗?”
“有一天会。”
“那我会孤单。……你会活多久呢?”
“50年吧。”
“我希望你永远不要死……”
Monica取出了Teddy——机器小熊,“Teddy是一件超级玩具,相信你们可以好好相互照顾。”无尽的爱对有限的有机生命太过沉重,还是交付给相同机械体吧。Teddy抗议说“我不是玩具”,可David听不到,他只疑惑50年究竟是一段多长的时间。
Martin病愈归来,序曲结束,Monica说“世界上最好的事发生了”,而David的悲剧才刚刚拉开帷幕。疑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什么是你第一个记得的?”Martin的问题突如其来,不断强调David不是真的小孩。嫉妒,与Martin比吃菠菜,半夜偷剪母亲的头发,在她讲给Martin的睡前故事里露出笑容,只因为他如此渴望母亲的爱,而成为real boy是他唯一心愿。故障维修时,David对握住他手的Monica说“妈妈,我不痛”;面对愤怒的Henry说“我只是想让妈妈爱我更多”。而Monica开始心慌,她的爱在动摇,即使她不断说服自己“这只是普通男孩间的挑战,他只是在游戏中犯了错误”,但面对Henry的“他不是人类,……他被制造用来爱人,而这也能解读他的恨”,她无力反驳。
Martin的生日会上,David终于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害怕,与希望得到保护,让他抱着Martin跌入泳池。人们救起Martin,却将David遗忘在池底,从蓝眼睛里看池水外的世界,不知道他能否明白,其实那里他从没有真正走入。Monica为David无法预知的行为感到恐惧,人类情感的复杂,让她无从判断机器孩子最简单的心愿,“Dear mommy, I love you and Henry, and the sun is shinning, ……I’m your little boy, and so is Martin but not Teddy。”他其实只想做你真正的小孩,得到你他相同的爱与关怀。
David欢天喜地地踏上了与Monica去“野餐”的旅途,在Monica的眼泪中感到隐隐的不安,然后执着坚持关于被抛弃“Is it a game?”,Monica将David推跌树下,留下的只是嘱咐他“远离人群,与同类一起才会安全”,和一句“Sorry,我没有告诉你关于这个世界”。学会爱却给了悲伤,学会了笑却没有眼泪。母亲为什么离去?是因为不是real child吗?找到将皮诺曹变成人类孩子的蓝仙女,成为真正的小孩,David带着Teddy开始寻找自己的梦想。
自我成长
David遇见的第一群人,应该是机器人,型号过时,功能不全的机器人,在一堆残骸间寻找下颌、断肢、以及眼球,形貌甚是恐怖。然后是机械猎人,黑衣上的荧光令他们在夜间看起来像驾着摩托飞驰的骷髅。然而这些远不及机械屠宰场的可怕,那里人类对机械的仇恨在极致中沸腾,他们因机器人被支离破碎而欢呼,看机器人被腐蚀熔化而疯狂。其实,在这里,人比机器恐怖。因为需要,他们制造机器人,又因为机器人的存在,他们看到自身不足,并为之感到不安,害怕被替代而猜忌,于是将其视作危险的竞争对手,最大限度的与之敌对,成人世界里潜藏的利己主义和残忍暴虐,在电影中,在对机器人的屠杀中,被戏剧化地放大了。
在这群机器人中,David是特殊的,因为之前“从未有人制造机器孩子”,他诞生的意图是特殊的,他有人类孩子的一切特质,并“有人为他倾注了爱心”,难怪疯狂的观众也要为他向屠宰场老板扔出石头,而屠宰场的工作人员也要惊奇说“David,你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尽管经历了诸多恐惧、无助并眼见了人类对机器人的残酷,David仍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并坚信他的存在是“独特”的,而这种认定也许正是同人类一样对自我存在的肯定。
为找到能实现心愿的蓝仙女,同机器情人Joe一起,David来到了胭脂城,这里夜总会、俱乐部遍布,流光溢彩的城市是Joe诞生舞台。他们找到“万事通”博士,一部信息百科全书,David想知道蓝仙女怎样能把机器人变成真正的小孩,它告诉他们Allen Hobby的书中有这种神奇力量,而童话中的蓝仙女在世界尽头的失落之城——曼哈顿。
影片中的国际都市,曼哈顿,不可避免的陷在无边海水之中,水面残存的断壁残垣述说着人类文明曾有的进步与辉煌。在这里等待David的是他的制造者Allen Hobby,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David的自我信念开始崩溃,演化为要毁灭另一个自己的暴力;进而又遭到Hobby的另一重打击,“……在此之前,机器人不会有梦想,没有自主意识,……你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我的儿子才是唯一的……”;然后发现一片尚未出厂的机器孩子,在原型模板的眼中看见自己人生的最初记忆——工厂的标志。想爱却遭抛弃,寻找梦想只是一个童话,而自己的存在亦不能得到承认,真正的孤独与绝望,“妈妈”,带着来自心底最深的呼唤与渴望,David义无反顾地坠入茫茫汪洋……
Joe被警察带走了,对获救的David说,“有一天当你变成真人,记得向女孩们提起我,我存在,我曾经存在。” 在水下,在蓝仙女的雕像前,David祈祷千年,灯灭冰封,沧海桑田……
记得很久以前,在前往胭脂城的途中,Joe问“蓝仙女是女的,还是男的?”David说“女的。”Joe愉快地说,“我了解女人,……蓝色对人类代表忧郁,而我能令所有女人面红耳赤,……世界上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机器人的悲剧早已注定,他们的存在价值只来自需要他们的人对他们承认和肯定,所以,David“上穷碧落下黄泉”所找寻的爱与梦想注定不会有结果,他的心愿只有让异星生命来实现。其实,这也只是导演与观众浪漫的寄情,正如影片中所说:
Come away O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 and the wild
With a fairy hand in hand,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http://ealinealin.spaces.live.com/blog/cns!EB8EFA6C21DD28EF!145.entry
不管如果老库在会把片子拍成什么样子,不管有多少漏洞,我都觉得斯皮尔伯格这次都是很成功的,实实在在的打动我了。
那个小男孩真的很会演戏
因为这爱实在不像孩子对母亲的爱,所以虽然深沉永恒,却没办法让我感动……Monica不能算是坏母亲了,在她的立场上。只能说人工智能/克隆这种事本身就有很多的道德困境。最打动我的反而是泰迪熊,以及两千年后先进的外星生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他们如此在意David的快乐,想尽办法实现他的心愿
我要一只泰迪熊和一个舞男乔。
两千年的快乐只能浓缩到一天,虽稍纵即逝,却也是永恒的。好想也养一只智能的teddy bear
我只想成为你的唯一,获得你全部的爱。
有些电影,是你在当下觉得了了,而今后偶然回想起某个片段,才会为它痛哭一场的,比如,戴维从残破的大厦上落入水中的那一幕。my love is real,but I‘m not。
有点拖沓
我的David我的泰迪😭
天才儿童演员.
每看这样的片子,都对人类更绝望。卑鄙、愚蠢、自私、懦弱、残暴,实在是宇宙间最丑恶的生物。别怪塞林格会说:我认识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
就总是有这样的未来,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然后努力追求成为人的过程——这其实是天马博士的故事吧。裘德洛的冒险却不是,但最后过了无数年,到人类都灭绝了,才由外星人已经无法理喻的高科技给了大卫以真正的生命:那么真正的生命是什么呢?到此已经超越了人类范围内狭隘的理解了吧:库布里克的理念啊
大卫固然可怜,可小熊比他可怜。每一个都渴望家人的爱,可惜小熊在所有人眼中都只是玩具,包括大卫。虽然他有和大卫一样的思维,却没有和大卫一样的外貌。
很奇怪,看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即使有些场景拍摄得十分感人,但总是不能让我从心里感动,可能是觉得太商业了,太刻意了?
那只熊在自己缝自己!!
实在没想到这是一个跨越两千年的故事!!泰迪熊很有意思!!仍旧还是不明白,为何好几部科幻都是阴暗的环境基调。一个不能吃饭,难有共同生活的“机器人”如何融入人类生活?人类连自己的异见都难待见,更何况非同类。屠宰场,也有意思。。。
泰迪给自己缝伤口那儿,我真的哭了。大家都有人爱,或是能爱着别人,泰迪只有它自己
让我看哭的都是好电影
看到片尾的时候,始终不能忍住眼泪。我存在,曾经。
如果不能爱我很久,为什么要启动我爱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