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澄清
视点,即叙事性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讲述的角度,电影的视点通常分为泛视点(全视点)、单视点(主观视点)和多视点,根据电影拍摄的需要,导演在其中进行不同的选取或并用。
相较于客观的泛视点、主观的单视点而言,多视点更具有综合性特点,而《刺杀据点》,就是这样的一部多视点电影。恰如华莱士·马丁所所指出:“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在《刺杀据点》中,创作者便借于多视点的运用,完成了铺垫、转折、高潮与结局,视点对该片的叙事起到了多重作用,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二)功能解析
l 悬念延宕
“延宕”源于文学创作,意指在表述人物欲望、目的时,在其中一个关键节点上停滞,给读者留下情节点与情节点之间的想象空间,造成一个意想不到的、含蓄的艺术表达效果。
延宕身为叙事的方式之一,也广泛地运用到电影创作中,《刺杀据点》的视点交替就具有延宕的特征。影片按照“记者-保镖-警察-路人-总统-泛视点”的视点顺序,对15分钟内发生的恐怖袭击进行多角度的描述,前五个阶段中,悬念可以依次归纳为“为什么会发生恐怖袭击+恐怖分子是谁+总统是否死亡”——“真正的总统去哪了+恐怖分子是谁”——“恐怖分子是否成功脱逃”——“小女孩幸存与否+恐怖分子是否成功脱逃”,而到了第五个视点“总统”时,解答了保镖视点中的悬念,并抛出了新的悬念“恐怖分子到底有几人”、“总统是否会被解救”以及稍弱的悬念“美国会如何回应恐怖袭击”,从以上悬念罗列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恐怖分子身份、总统生死的悬念贯穿始终,而所有的悬念直到最后以恐怖分子视角为主的泛视点阶段中,才得以最终解答,从而完成了悬念的延宕,使影片叙事一直扣人心弦。
l 引导信息配置
选择不同的叙事视点,对叙事内容的取舍、组织和侧重就有所不同,观众从影片中获得的信息来源于叙事视点,同样,也会受到叙事视点视野的限制。《刺杀据点》中,不同视点的信息配置呈现出金字塔形状,记者的视点中信息流露最少,观众只知道现场发生了重大事故,以及总统身边有一位忠心耿耿、曾替总统挡枪的保镖,随着视点转换,信息量逐渐增多,而但直到最后的泛视点,事件的全景才展现在观众眼前。创作者利用了单视点受限制的特性,审慎地将信息逐步呈献给观众,并隐瞒关键信息直至影片终末,增强了叙事中高潮部分对观众的冲击力。
l 反转人物形象
叙事视点引导着观众的注意力和情绪反应,在单视点下,观众能够了解其心理内容和精神状态,从而更容易认同该视点人物,这就使视点人物直接影响到观众从影片中所获得的人物形象,以及情绪感染的程度。
在保镖视角,我们会认为他的同伴是一个可靠、友善的队长,切换至警察视角,我们会认为他的女友就是幕后凶手,等到了路人视角,我们看他与一个棕色皮肤的年轻人交谈,却不会予以过多关注,而直到最后,观众认识他们的第一印象都出现了偏差,原本可靠的队长实际上是恐怖分子之一,无关紧要的年轻人则主导了整个恐怖袭击,原本可恶的炸弹女实际上心存良善,这样的反转增强故事的戏剧性。
《刺杀据点》的剧情设计并不少见,甚至有些俗套,但视点叙事的灵活运用却是出众的跳板,紧张的节奏、密集的悬念从中而来,可见,充分把握视点,往往是发挥电影优势的必要前提。
为写五卅的剧本,近日猛攻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法庭片、街头游行示威冲突的之类的片子。
梁山导演推荐《刺杀据点》,看了,有些小收获。
作为类型片,故事内容其实了无新意:在反恐集会上,恐怖组织先枪杀替身总统、制造大爆炸吸引警方注意力,尔后绑架真总统。总统保镖紧急缉凶。
恐怖分子以其弟弟为人质要挟特种兵作案,在逃离中内讧,保镖在追凶过程中发现同伴是内鬼,最终恐怖分子相互残杀,车毁人亡,总统被救。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是此类电影的共同特征,无论罪犯怎么高明,最后总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孤单的美国孤胆英雄最终总是赢家,一个美女友或娇妻爱女的最终获得了人身安全。
作为大投资商业类型片,基本元素必不可少:明星、大场面的群众集会、大街上混乱刺激的飞车追逐、冷血杀手一人射死一大堆倒霉蛋警卫人员。
此片的超常之处就是分别用电视节目制作人、游客、总统保镖、总统、内鬼等的视觉来讲述故事。
节目制作人通过摄像机所见留给观众的一个悬念,即这一切是谁干的?总统死了吗?恐怖分子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最后,怎么被抓获的?
其实,下面的叙事一般可以这样站开:
1 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觉,即上帝的视觉,从头到尾把故事叙述一遍。
2 抓到罪犯,由罪犯的视觉讲述。
3 此事只是开头,犯罪在继续,警员在制止犯罪的过程中,逐渐洞悉事实真相,警员推理加罪犯供述。
本片最大的看点是被认为采用了《罗生门》的叙述方式,其实,这只是形式的上的,学的是皮毛。
《罗生门》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人性永远的缺点:为了个人的尊严,在讲述一件事时,所有的人都会不自觉的维护自己的形象,夸大自己的重要性,为自己掩饰。或者找到一个看似非常充分的理由为自己开脱。
也就是说,人和别人交流时都是充满个性色彩的,都是从自己立场看问题,都是戴有色眼镜的。在这种意义上,撒谎或者半撒谎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即保护自己的尊严是人的自私的本能。
类型片为了塑造正面英雄形象,总要纯净人物,去掉人类一些天性的本能,从而造出一个道德英雄。其实,塑造道德英雄最大危险就是容易美化和虚假化导致的浅薄和空洞。
其实,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那些和我们具有一样人性的人:一身毛病,但也有数不完的优点!
影片做的让我觉得很完美
Vantage.Point.DVDRip.XviD-NeDiVx
拍得挺紧张的,但是有些不太有逻辑的地方,而且有些蛇尾
剪辑太牛逼了;特别是最后警车撞到石墙的那个片段,我本能的往后退了一下,好像自己真的要撞过去一样...
多视角结构和剪辑很有力度,影片目的在此,也就不需要去过多评判其他。
多段倒回 群像
多线程发展的情节,如果看的时候不仔细容易错过情节
剧本想法很好,但是整个电影的完成度很一般。具体说来就是每条线的戏剧张力都不够,部分镜头重复略显冗长。本该是汇合所有线索的结尾高潮又完全是草草了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222126/
美国编剧就是能搞敢搞
好像看大荧幕版24,蛮有劲,可惜结尾不够味道.
层层剥笋、愈演愈烈,很好的反恐动作枪战片
很巧妙的编织了故事的情节,赞!
短小精悍
i LIKE THE THE WAY DIRECTER SHOW THIS STORY
看得我都睡了要 完全没有必要的镜头回放 镜头回放的唯一作用就是耗时间
x
叙事风格很给力
3星半。剧作结构很巧妙,美剧手法。不过这种人物多的故事中,一般都会有人物扁平化的缺陷。胜在节奏紧凑悬疑感强。
再好的情节来来回回的重放,也够人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