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革命之路

HD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丝莱特,迈克尔·珊农,芮安·辛普金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剧照

革命之路 剧照 NO.1革命之路 剧照 NO.2革命之路 剧照 NO.3革命之路 剧照 NO.4革命之路 剧照 NO.5革命之路 剧照 NO.6革命之路 剧照 NO.13革命之路 剧照 NO.14革命之路 剧照 NO.15革命之路 剧照 NO.16革命之路 剧照 NO.17革命之路 剧照 NO.18革命之路 剧照 NO.19革命之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革命之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当他们第一次见面,他是高谈阔论的有志青年,她是向往成为名演员的未来之星。而如今,婚后的他们变了。他变成了在公司做不喜欢工作的无聊上班族,她成了不入流的糟糕演员。在一次演出后,丈夫弗兰克(莱奥纳多•迪卡布莱里奥饰)与妻子爱波(凯特•温斯莱特饰)大动肝火,两人多年的积怨终于爆发。莫非婚姻真的躲不过七年之痒?悲痛的爱波整理照片,发现弗兰克年轻的照片,想起他曾经描述的“美好的巴黎”,她提出了一个计划“全家搬到巴黎”,以拯救这个家庭。但是,这看似遥不可及的计划,却成为了催化剂,将两人推向婚姻更痛苦的深渊。©豆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然后,她找到了我孔雀圣使请动心山东狂人死吻1955血,总是热的藏地密码2016醒来变成吸血鬼第一季一切如你悸动极品师徒新包青天之蝶杀谋杀游戏2017战士时限三天爱上我月光光心慌慌8金色曼陀罗四海本色1950五个相扑的少年亚当斯一家2019模特咆哮第一季雨女 第二季人间色相方托马斯星星芳芳无耻之徒(美版)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其实你不懂TA的心

    有很多人提起April和Frank的生活就是Jack和Rose在泰坦尼克之后活下来的版本。这个提法很有意思,因为这预示着,再惊世骇俗的爱情终究也是要在柴米油盐中沉淀的。
    最开始两人有个难忘的开头,然后被周围的人们说成是不平凡的情侣——实际上他们也是这样认为自己的,可是终于有天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跟其他乏味的情侣并没什么不同。这甚至是每一对情侣的通病,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自己的爱人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们一起经历的一切都是绝无仅有的。他们以为自己会拥有一个非同寻常的过程和结局,他们以为在别人那里行不通的在自己这里不会不可能。但人人都是特别的,事实上除了你自己之外,还有谁会愿意关注你们的"特别"呢?别人赞扬一句你很特别,与恭维你的外貌或者厨艺,又有什么实质区别呢?
    没有一个女人愿意认为自己的男人是带着一副怂样的孬种。在他廉价的衬衫西服里面,裹着的可能是来自B612号星球的小王子,偷偷拯救地球的超人,甚至是处于潜伏期的梵高或者肖邦。April也一样,她说Frank的才华被压抑在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中,她叫他不要看轻自己,她说你可以在巴黎找到你真正喜欢的东西。而当Frank有了升职机遇的时候,他开始对一起去巴黎的念头动摇了。这是无可厚非的事,与去巴黎找寻一个未知的梦想相比,被领导青睐并得到升职是更能在短期内产生满足感的自我实现。
    很多姐妹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你在自顾自的畅想未来的时候突然发现男人其实在躲闪回避。女人喜欢想像,而男人害怕被想像。但是女人愿意思考未来,并不是真的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想象替男人安排一切,而是想让他知道在她的未来里是给他预留了空间的。女人希望男人能够说出娶她的话,也并不是真的就要非你不嫁,只不过是需要男人给自己一个有可能看到的希冀。这有多可笑?为什么没人肯直接说出口,我此刻希望我的未来里面住着你,或者说,虽然我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但是现在你是我最想与之共度余生的人。这只不过是一句情话,谁会把它当承诺来信?就算是句承诺,你为什么不肯把它当情话来听来说?而你们宁可选择什么都不说,只是各怀鬼胎地试探彼此,这就是现代人的爱情。
    精神病人John,我认为是本片中最重要的配角。他听说April和Frank的巴黎计划时表示出肯定的态度,跟其他人的怀疑和质问截然不同,但是,正常人眼中的非正常变成了非正常人眼中的正常,这有多么讽刺呢?他第二次出现时,April和Frank各自有了婚外情。John问及巴黎计划被搁置的原因Frank说的是钱,John说钱一向是个合适的借口但从来不是真正的理由。这话说的深得我心。对,Frank就是不想走了。而April歇斯底里的要去巴黎包括后来自杀式的流产也不过是因无法顺利实现文艺女青年向平庸女中年转型试图逃避而已。想到这里,这片子狠狠地朝我脑门开了一枪,脑浆迸裂,血花四溅。
    这片子是没有对错是非的。它讲的只不过是一个选择而已,也就是Frank在海边说的,option。有人选择习惯,有人选择改变习惯。怎样都是一生,随你怎么选。只是千万别试图读懂谁的心,并且明白也永远不会有人读懂你的心。这是外星人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首歌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正因为读不懂,所以才不会厌倦;读懂了,你就会像结尾的老头子一样面对喋喋不休的老太婆关掉助听器了。

    leo和kate的这次合作令我欣喜非常。我喜欢他们符合自己年龄的真实——我嘴贱,忍不住要提起我特别受不了妖精级的明星,对外宣传单身和定期整容除皱使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做着万人瞩目的偶像,一口一个“我们男生我们女生”地装着嫩这真让我反胃。而这部片子里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时间之神在他们身上的眷顾,kate的抬头纹和leo的肥下巴,没有它们,这部片子一文不值。
    看到还有人说两人吵架的地方演的太过,我对此持反对态度。从小到大,我见过很多场夫妻吵架,比起他们的表现,kate和leo的表演还真是中规中矩的多。小时候从第一次目睹爸爸妈妈吵架时起我就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吵架。我做到了。虽然很多人说,情侣不吵架肯定就会有问题无法解决,但比起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更在意吵架可能带来的伤害。我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反正也不过是我的一种选择而已。

   翻出我博客里去年的一段话,是在徐家汇教堂偶遇一场婚礼之后写的,放在这里很合适。“结婚不是宣布两个人的爱情此生不渝,也不是终极幸福的开始,而是两个人觉得彼此有共同分析问题的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制造问题的创造力,并且认为两人能够在生生不息的问题轮回中保持过下去的信心。爱情在婚姻里,是起营造气氛作用的;而责任,才是维系的那一个。”
   婚姻,一定要是一场建立在理智基础上的疯狂。
     

 2 ) 革命之路的尽头,是死路一条

十年前,《TITANIC》摘走了奥斯卡十项大奖的桂冠。虽然Leonardo DiCaprio和Kate Winslet什么都没拿到。
 
十年后,只获得了三项提名的《Revolutionary Road》在《Slumdog Millionaire》这种四星片的面前输的一败涂地。不过没关系,奥斯卡已经不算什么了。
 
十年。套用一句早已滥俗的话,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一算之下我几乎被吓倒——看《TITANIC》的时候我才14岁。14岁!遥远的靠想象和回忆都够不到的年纪。
 
十年放在别人身上,变化也是一样。当年意气风发的画家Jack变成了微微发福的无聊上班族Frank,当年珠圆玉润的大小姐Rose变成了有着深深抬头纹的家庭妇女April,当年伫立船头深情对望的恋人变成了住在革命路转角每日吵的地覆天翻的普通夫妇。十年啊,白驹过隙啊,白云苍狗啊,看着《The Reader》里真真正正美人迟暮了的Kate Winslet,真是怎么感叹都不为过啊。
 
可我也必须承认,岁月终究没有白白把Leonardo DiCaprio和Kate Winslet变老啊。
 
《Revolutionary Road》绝对是2008年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影片结束,清冷的钢琴声犹在耳边,满心纠结说不出口。导演提了一大堆问题丢到我们面前,却一个答案都没给。
 
想起最好的朋友出国之前,我们坐在大排档聊了一晚上人生道路的话题。我说,你还记得中学时候我说过的话么?即使不要家庭,不要婚姻,我也要有自己的事业。现在我不这么想了。24岁的我对未来的理想,已经变成了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家庭幸福,第三才是有份薪水够我每年出去旅游的工作。至于工作的内容,只要能对社会多少有点意义,不算浪费了地球上的资源就好。我怎么觉得我的想法开始向父母的方向靠拢了?我是不是变老了啊?朋友莞尔一笑,我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后来妈妈对此的评价是,这是思想变成熟的表现。

可我现在这么写着,为什么突然就很心酸。

就像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幽默睿智的少年畅谈着巴黎,笑容甜美的女孩梦想着舞台。而十年之后,Frank俨然一副标准上班族模样,西服领带公文包,在通勤列车上翻着报纸,在办公室里糊弄着工作。曾经发誓绝不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现在却成了和父亲一模一样的人,a real joke,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让天地都黯淡的落寞。努力扮演着挣钱养家的好丈夫好父亲形象,偶尔偷个情心虚的回到家,妻子准备个惊喜就感动的眼泪汪汪。巴黎?那不过是年少轻狂的梦,谁到了这把年纪还抱有这样的梦想,简直成了ridiculous的事情。

可偏偏就有人不能没有梦想。而这个人偏偏还就是他的老婆。做饭洗衣倒垃圾,April每日重复的程序都在昭示着她家庭主妇的形象。偶尔参演的蹩脚乡村舞台剧,在成为演员的梦想面前分明就是讽刺。她幻想去了巴黎就可以开始完全不同的生活,不再于日复一日对生活的copy paste中走向衰老,而能展开一片充满激情多姿多彩的天地。不幸的是丈夫意外的升迁和自己意外的怀孕打乱了她完美的计划,最终,在革命之路的尽头,April走向了失败,也迎来了死亡。

他们有谁想错了做错了什么吗?谁都没有。

我们都年少轻狂过,然后现实会以各种各样的挫折来磨平我们的棱角。高中时候我一直深信,被社会磨成光滑的鹅卵石是件让人恶心的事情,我做不到,也绝不要成为这样的人。现在有人对我说“如果日子过去了,并没更成熟而只是苍老了的话,大概就是最可悲的事了。”,在下举双手赞同。

所以Frank没有错,他是我们很多人的缩影。曾经壮怀激烈,挥斥方遒,而最终流于平庸,陷入循环,向往安定,用些许偶然的小满足自我安慰,于生命的流逝中,将梦想遗忘。

我们都不甘寂寞过,我们都热恋过。可连医学研究都宣称热恋的感觉只能维持18个月,那之后的漫长一生我们还要不要和这个人继续走下去了?April不懂得爱情就像冬天里的柴火,以为它可以一直熊熊燃烧而不必面对薪尽火熄之后的漫长寒冷。所以她失望甚至绝望了,她想不通当初这么出色的一个总是能把她逗笑的男人怎么就成了现在这副德行,曾经和她是天造地设一对儿的完美伴侣怎么就剩了现在这么一张令人生厌的嘴脸。她受不了乡下平淡无奇循规蹈矩的生活,她想去华丽的异国为人生谱写熠熠生辉的新篇,可身边的人们,连同自己的丈夫,怎么就都不能明白这种像要窒息的痛苦呢?直到爱情烟消云散,梦想得而复失,那继续行尸走肉的活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吧。

所以April也没有错,她是我们很多人最终被压抑了的自我。执着于哪怕是虚无的幻想,追求变化,渴望激情,希望爱情永远充满新鲜与活力,而最终被现实打败,于梦想的破灭中,将生命埋葬。

有人说,《Revolutionary Road》就是Jack当年没有淹死和Rose一起上了岸的后续故事。也许吧,我猜Kate Winslet在促成这次合作的时候一定也这样想过。你看现实是多么的残忍,它把当年才子佳人的外表和内心都改掉,扔给我们一个血淋淋的悲惨结局,告诉我们王子公主永远只能在童话里幸福。

写了这么多,影片要讲述的东西还远远没说一半。是我太啰嗦了,还是Sam Mendes实在太深沉了呢?

记得有次和同事说起来很期待这部电影云云,已经看过了的同事大摇其头说这片子超级无聊且莫名其妙,那个April简直就是个疯子。确实,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Frank真够可怜的,他总是以非常温和诚恳的态度开始和April的对话,掏心掏肺的想来一次深入交流,最后却总是以失控的对吼吵架结束。同Frank一样,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沟通是很好的,甚至也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但在这里不是。

因为沟通的前提是“通”,而April已经关闭了她的大门。因为没有人懂。她说的最多的话是leave me alone。

于是我不禁要问,还有什么方法能拯救这场婚姻呢?至少在我看来,April确实犯了一个错误,她没有预见到即使他们真的搬到了巴黎,故事的结局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路路断绝。革命之路的尽头,是死路一条。

可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让人郁闷。本来是多好的一对恋人啊,怎么最后就弄成这样了?

难道生活真的就糟糕到了这种地步么?卖房子给他们的胖房东,在他们搬走之后转眼就换了评价他们的论调;邻居家的男主人说我们不要再提Wheeler夫妇的时候,心里无非在缅怀一段来去匆匆的风流韵事,如同贪恋一张线装书里的铜版纸彩页。难道真的只有胖房东的神经病数学家儿子才能洞悉他们的想法并说出真话?生活的本来面目不该这么让人绝望和悲哀。

没有答案。

所以说,《Revolutionary Road》实在是一部需要看很多遍的电影。

最后,还是让我把话题转回Leonardo DiCaprio和Kate Winslet吧。奥斯卡没有把最佳男女主角颁给这部影片里的他们,进一步坚定了我认为奥斯卡越来越不靠谱的想法。岁月的确把他们的青春美貌都带走了,可从那几场吵架的戏你就能看出来,两个人现在的表演是多么有张力多么引人入胜——即使演的略微有点过了。

 3 ) 如果我不够坚决,你会不会绝尘而去

其实最开始,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我们不一样。
-你的职业是什么?
-我正在上课,要当演员。你呢?
-我是个码头工人。
-我是真的。
-我也是说真的。虽然下星期一才开始,不过我会做比较迷人点的事。
-那是什么?
-自助餐馆的夜班收银员。
-我不是问你靠什么维生。我是说,你的兴趣是什么?
-亲爱的,我要是有这答案。我保证接下来的半小时,我们两个都会无聊到死。
我们清楚地知道,我是理想主义者,你是现实主义者。

我执着于理想并为之奋斗;我很情绪化;看电影会随着剧情的起承转合而高低起伏;会为一朵花的盛开欣喜,也会为它的凋谢哭泣;会专注于每个小细节;专注于相处的感觉,需要精神的契合,认为身体和灵魂是一体的。。。
而你,不是这样。
你周旋于柴米油盐之间,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为了电影戏剧这些东西感动,即使感动了,你也克制自己,不愿意承认;你认为风花雪月的浪漫只是浪费时间,你也羞于表达欢喜和悲伤;为了大方向,你可以舍弃一切的细节;你需要的只是恬淡的人生,认为身体和灵魂是分开的。。。
瞧,我们多么不一样。可是就是这样的我们,恋爱,结婚,住进革命路那所斜坡上的温馨小屋,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小孩。

有人说,生活就是不断地妥协,其实我们的内心都堆积着许多的不满,只是沉甸甸的爱与过往,让我们一次次地选择原谅。只是我们的心都慢慢地厌倦了。终于,我们的生活有了转机的可能,唯一的可能。

亲爱的,我们去巴黎吧!抛弃已有的一切,去巴黎吧!从此,你不用年复一年一直做着无法忍受的工作,每天回到你无法忍受的地方,看到一个一样无法忍受这些的我,我以为你会喜欢。最开始,你的确欣喜的,你告诉每个人,从今天起,你要做个幸福的人。巴黎,梦想,解脱,开始。丢掉包袱的你,工作顺手,家庭和谐,一切都不同了。。。

你却退缩了,你舍不掉这些,你舍不掉初见成效的工作,你舍不掉大男人的自尊,你舍得的是我们的机会,唯一的机会。我只专注我们之间,而你专注的很多。大概你还没有意识到,单单是要去巴黎的美好心情,就已然让你的生活起了大变化。大概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或许这只是你和我的区别。你的现实让我太寒心了,我做好早餐,收拾好房间。我的希望,我的梦,我都随那个孩子而流产了。我依然爱你,只是我对这样的爱充满了绝望。

亲爱的,都是因为你的不坚决,我要走了,永远地走了,绝尘而去。

 4 ) 除非生活拍手作歌

『一』
    正月初五,罗子大婚。他是我们兄弟四人中最先结婚的人。那天我和相民陪他去接新娘子,新娘子就是高中时我们隔壁班上的一个女孩子,不算非常漂亮,却是适合做老婆的人,我们都见过,但不甚了解,也未意料到会有今天这么一段姻缘。结婚事情繁琐,罗子一身光鲜西服,来回招呼、忙前顾后,一切倒也打理的井井有条,全然不见以前的孩子气息,也不再是我妈说的那个就裤脚经常粘着泥巴的同学了。
    记得去年十一时候罗子给我个电话说打算结婚。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快,他说他也不想这么早,只是女朋友经常催,自己也想通了,既然最后是要结婚,那不如现在就办了,结婚到底只是一个任务。结婚生个小孩子,好好培养就是了。语气之间似乎没有觉得自己还是个年轻人,他已经迅速完成从青年到中年的角色转换,自己曾经的那些梦想看来要按照惯例一样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我听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却想着之前他来我家跟我说的关于未来的宏大打算。
    读本科某一年春节,我们四兄弟在老王家聚会。晚上吃饭,老王他妈端着酒杯以长辈的口吻对我们四人说:再过两三年,你们要带你们的女朋友来见我。我们笑着迎合,然后很响亮地碰杯。那一晚我们都喝得烂醉,觉得成家立业还是一件太过遥远的事情。如今罗子成婚;老王和他老婆也算是老夫老妻了;而相民在家没呆几天就赶到他外地的女朋友那里去了。留我一人,依然与时间进行拉锯战,甚至不敢再去见老王他妈。

『二』
    回家越觉父母老的厉害,开始意识到他们到底是无法陪着我一直走下去的,甚至在半夜梦到某一天他们离去在梦里哭的无以作声,醒来后对着巨大黑暗发呆,希望能像小时候那样爬到他们床上抱着他们睡。
    假期一回到家,和以往一样,母亲便开始罢工,于是整个假期我又是围着锅台打转,包括年夜饭。大年三十那天,吸取往年的教训,给两位大人安排不同的事情,尽量不给他们在一起的机会,成功避免了每逢大年三十两位大人必定闹小性子的惯例。看着父母听着我的安排屁颠地坐着各自的事情,觉得就像小时候的自己,事情还是那些,只不过角色却互换了。我们真的长大了,已经开始成为父母的依靠,尽管我们或许未曾意识的。
    母亲不小心折断手,恢复期无法梳理头发,于是父亲帮忙。父亲手拙,辫子扎了几遍仍是惨不忍睹,于是母亲整天顶着父亲的杰作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惹得父亲和我大笑,母亲终于无法忍受解了辫子长发披肩。印象里,小时候她便是这个样子。看着父母为着辫子如何扎而在那儿争执不清,我不去理会,知道这是他们约定俗成的小游戏。他们依媒妁之言从两个陌生人变成一家人,生下我和哥哥,到如今我和哥哥都在外面,留下他们两个在家里相守相依。
    父母都是很本分的人,对于生活,他们没有很大的渴求,也不会冲动地去做某件把握之外的事情。他们一直对我说的,也是不要好高骛远,要对当前的生活安分守己,不要轻易去改变,也不要轻易放弃当前的以前去等待或许会更好的。他们所坚持的生活,都是可预料到并且可易操控的,他们所有的愿望,都是可见的也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比如很久以前的为家里装个电话或者换个电视,或者最近的把我哥的婚事办了。他们就是靠着这样一个个小小愿望达成的满足感走到今天以及接下去的人生,微小却持久;坚定而执着。那样的人生,一眼见底,却清楚奋斗的目标。

『三』
    回去的列车上,坐在我对面的是两个解放军理工的男生。看面相比我大些,聊起之后才知道居然读大三。
    原来他们是在部队呆了三年后考入军校的。对此我非常好奇,于是关于这个话题和他们聊了一路。
    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高三那年因为考大学无望便参加了当地的征兵。顺利被征上后,未被告知要去哪里,他们和其他人在某个傍晚上了火车专列。一夜没有方向地夜行车,直到第二天早上下车时看到车站的站名才知道到了西安,然后又立刻被来接他们的军车接走。军车车厢用布蒙住,不许向外看。最后在一个分不清东西南北也不清楚里城市有多远的小山沟,他们得知,这就是未来三年他们要呆的地方。
    三年的时光里,他们直到几个月之后才允许可以和家里联系;三年如一日地在晚上十点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和战友鬼扯闲谈成了他们唯一的乐趣;他们甚至无聊到无数次地比赛,把部队里面所有型号的枪卸了又重新快速组装好,然后输的人要为赢的人端洗脚水。他们说,相比节日放假,他们更喜欢平时的正常训练,因为部队性质,节假日需要他们保持高度的警戒性,休息也是提心吊胆担心随时而来的紧急集合,反倒平时知道休息无望也就死了心。他们说,冬天下着雨的早晨,他们照常训练包括匍匐前进,浑身湿透四肢冻得毫无知觉却仍要咬牙坚持。他们说,曾经他们去外面拉练,某次暴雨前他们帮当地老百姓遮好晒在外面的麦子,却因为拿了旁边砖块堆上的砖头压住遮雨布,却被那主人骂的躲在屋里不敢作声。
    他们神色淡然地聊着那些过去的事情,那样的表情,就好像那样的经历似乎注定,于是去接受也就理所当然,对于我的惊讶与不可置信微笑带过。他们说其实那是一段觉得很充实很美好的时光;说相比之前三年义务兵不能回家,现在做学生寒暑假能回家简直是莫大的幸福,尽管他们现在的生活和在部队并无二异。

『四』
    在我的人生中,我遇到那么些人,我曾试着去了解他们,当我以为了解他们的时候,最终却以彼此变得淡漠宣告我的失败。
    我一直努力尝试着去探寻生活的意义所在,希望能给予自己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希望去践行价值观所灌输给我们的为自己而活,却最终在现实里发现人到底是为别人而活。
    革命之路里,数学家约翰洞悉生活的原本以及内涵所在,但他却是个精神病人;爱波和弗兰克试着找到生活的意义,最终却将两个人原本幸福的婚姻推向痛苦的深渊;而那些努力“生活”的人,比如他们的邻居夫妇,则成了其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豆瓣上有个评论说的好,泰坦尼克号所沉没的大西洋,即使杰克当年爬上木板,以杰克的性格,几十年后,他和露丝也应该就是这副德行。或许,我们的生活,承受不了革命,按部就班就好!
    所谓生活,仅仅是生存与活下来!

 5 ) 挣扎于人生和婚姻的双重困境

韵味十足的爵士蓝调,熙熙攘攘的小资聚会,也许这是许多人平淡生活的一幅剪影,但对于April和Frank,那好巧不巧的惊鸿一瞥,和越过人群的彼此凝望,两人的生活轨迹从此重叠。爱情就是这么简单,于茫茫人海中认出他,谈笑情挑时欣赏他,轻歌曼舞中握紧他,唔啦啦啦啦,佳偶天成。

April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二流女演员,Frank是一个困于工作的销售员,两人都在不得志的现实和自视甚高的梦想之间来回兜转。他们的结合简单而经典,是众人眼中出类拔萃的眷侣。事实上,他们激烈地争吵,他们温馨地和好,一次又一次。Frank出轨了,和一个自己几乎不怎么认识的打字员,这是他反击困顿的生活和厌倦的工作的方式。April则寄希望于能去巴黎开始新的生活,自己将不再是平常的家庭主妇,而是支持丈夫找寻梦想,同时自我实现的贤妻良母。开始,他们为这个计划兴奋不已,虽然朋友和邻居都觉得这个计划幼稚却诱人。可惜好景不长,April发现自己怀孕了,而Frank又得到了升职的机会,现实又一次戏耍了他们,April一方面怨恨梦想破灭,另一方面痛恨Frank的妥协和退缩,她开始歇斯底里地挣扎和反抗,想逃脱平凡生活的窒息感,直到最后,她自己拿掉了那个不合时宜的孩子,也扼杀了自己矛盾的生命。

我想很多人都能从这对夫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平凡而不甘于平凡,想要完成非比寻常的人生却耽于孩子、温饱和自己的懦弱,在不甘心的绝望中看着梦想滑落。人生步入三十,仿佛生命不再属于自己,它在为了家庭、孩子和其他琐事疲于奔命中褪去闪耀的光辉,没有梦想保护的生命开始龟裂、剥落,直至千疮百孔,化为一滩碎屑。

April和Frank的争吵总是那么骇人,仿佛下一刻,他们两个中会有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的躁狂,拿着刀冲过来砍掉对方嚣张无情的气焰。但抛去这种冲动的可能,我能从他们“情之深,恨之切”的争吵中感到彼此的深爱。可在现实面前,爱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导演的另一高明之处是安排了邻居家的一个高学历而精神不健全的儿子去捅破April和Frank之间的窗户纸。很多真实的想法都由这个疯颠之口道出,对于这对夫妻,尤其是April:原来被这个社会抛弃的疯子,才是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很喜欢两位主角的表演,我对人物在矛盾漩涡中的挣扎和痛苦感同身受,但我不愿意给这个故事满分,因为我害怕这样的真实,我害怕自己最终也将重蹈他们的覆辙。如果拒绝相信,它就不会成真,那该有多好。

 6 ) 这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前两天看了《革命之路》,看之前对本片期望很高,看了之后有一点点失望,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看完萨姆•门德斯导演的《毁灭之路》之后基本上也是这样的感觉——这两部应该也算是好电影了,只是和他的银幕处女作《美国美人》相比还是差太多了。
当凯特•温特莱特一出场,我在心里暗暗感慨:时光真残忍啊时光真残忍,原来这是一多迷人的性感大妞儿啊,曾经少女般的娇媚,以及那一身丰腴的好肉,仅仅过了十年,就几乎全没了。
说回到《革命之路》这部片子,我之所以对这部电影失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它的很多情节和细节都太生硬了,感觉它是为了要有冲突而不断制造冲突,所以男女主人公的飚戏虽然看上去挺过瘾,但如果回味一下,还是觉得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有一点点苍白,有一点点无力。
如果说本片中有什么让我深感认同的地方,那就是本片揭示了庸常生活在扼杀一个普通人的梦想的时候,那可真是毫不手软,而且最让人无法忍受的就是,它在扼杀的时候绝对不会如手起刀落、人头落地般痛快,而是一个如钝刀割肉般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过程。
于是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事不断发生:那些神采飞扬的男孩慢慢地变成了灰头土脸的鸡贼,那些眼神灵动的女孩慢慢地变成了眼神呆滞的抠逼……

我经常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做一个追梦者更痛苦,还是做一个鸡贼或抠逼更痛苦?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追梦太痛苦了,但如果仔细想想,他们真的曾经迈出过追梦的第一步吗?根本就没有——而这也让我想起我在柴静的博客里看到她引的张越评价《阿甘正传》男主人公的一段话:“阿甘就是看到一个目标就走过去了,别的人是看见一个目标,先订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匍匐前进,往左闪,往右躲,再弄个掩体……一辈子就看他闪转腾挪活得那叫一个花哨,最后哪儿也没到达。”

这段话我之所以一直都记得,就是因为我发现有些时候我也是“闪转腾挪活得那叫一个花哨”,结果真的是哪儿都没到达。而在另外一些时候,我决定放手一搏去做一件事,我就想着不管多难一定要把它搞定——做的时候发现的确是很难,但我咬牙坚持,最后还真就把这件事给搞定了。
前几天和我弟弟聊天,我跟弟弟说了我的上述想法,并对他说了拿破仑说的一句话:“先投入战斗,再去想解决的办法。”弟弟听了之后说工作之后发现还真就是这样,没做之前想再多也没用,只有开始做了,才能把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掉。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另外一句很著名的话,和拿破仑的那句话基本上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想《革命之路》男女主人公的梦想之所以胎死腹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追梦的困难想得太充分了,另外庸常生活的控制力实在太大了,这使得他们还没来得及真正迈出追梦的第一步,悲剧就发生了。假如他们真的不顾一切一起去了巴黎,开始走一段属于他们两个人的“革命之路”,并且在革命中学习革命,那么无论结局如何,他们一定能拥有一段值得日后反复追忆的美丽时光。当然,现在再谈这样的“假如”,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但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还来得及,因为我们还很年轻,假如我们愿意迈出第一步,那我们就有可能拥有一种鸡贼们和抠逼们想都不敢想的人生,这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短评

在选角上暗示是对于泰坦尼克号的一种暗讽 结尾很能够看出耶茨的调调 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空虚的表象 是由一群“不同”的人们看穿的 珊农演的疯子 自始至终维持观点上的统一 而如果用理性的观点来看待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雷的计划 风险自不必提 甚至可分析出凯特悲剧的一系列心因 另一面想 却完全可以理解

7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she is a man

9分钟前
  • Zephyrance
  • 推荐

一个文艺女青年的痛苦与挣扎。比大刀阔斧改变生活更需要勇气的,是接受日复一日的平淡,承认自己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

12分钟前
  • 丹AI🌵
  • 推荐

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版,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兴。

13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还行

1、女性对生活的触觉敏锐感是无法逃避亦无法说服的,对日复一日生活的视而不见最终只会窒息自己;2、巴黎的梦是一个变化,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改变上时,坚韧又脆弱;3、kate演得真好,女性在追求幸福中左顾右盼直至不自由毋宁死;4、帅哥为什么要放弃做偶像派?5、结局很小说,很喜欢,后来发现真的是小说改编;6、描述的并非现代吧,然而这种桎梏却生生世世繁衍下去;7、有这样的妻子多幸福吧,因她心灵从未干涸;8、男人真的是鲁莽又不知足的动物么?

15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得用多少无脑喜剧才能冲淡它带来的压抑和无望啊!!!!我要看部长换换脑子!!

19分钟前
  • 张熊熊
  • 推荐

原来只有疯子才能说出我们的真心话

22分钟前
  • Cherry
  • 力荐

恐怖片

23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十一年后的杰克和露丝啊...如果杰克那时候没有挂在海里的话...现在他和露丝会不会是这样呢...?...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十年间两位主角的演技进步不少啊...但依然还是那么有火花...他们两位之间的彪戏让人看的非常过瘾...邻居还有神经病人等配角的表演也可以用精彩来形容...故事来说依然是Sam Mendes先生中意的那种美国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调调...说实话...有点审美疲劳...而且这部节奏也稍显拖沓...最重要的是我并不是太喜欢片中人物的价值倾向...

27分钟前
  • 某茶君
  • 还行

【在女主和疯PHD身上看到自己。【结尾太狠了——deaf husband lives longer.“婚姻的后来由女人的一厢情愿和男人的充耳不闻组成。”【TALK在各执一词时便是争吵。【巴黎,也TMD一样。无处可逃。

31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He fucked a girl, and she fucked a man. They loved each other, and they hurted each other. Being happy needs to fool and blind yourself, do you wanna to die or live in a whole big lie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3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这不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但却是我恋爱中每感悲伤失落彷徨的时候第一时间浮现在脑子里的电影。它告诉我生活不是两个人的扶持相爱,而是真正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孤独,是从里到外的自私残忍,是这么靠近这么靠近,都不能完全拥有对方的一种深深地绝望和无奈,在夜半透着冷,让人寒心刺骨。

39分钟前
  • 好多人我好害怕
  • 力荐

看到谁给了一句评论:“婚姻的后来由女人的一厢情愿和男人的充耳不闻组成”,大概就是我自己的理解了,婚姻的革命能否胜利,就看你怎么去承受与忍让。但要记住: everyday is another day !

4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版,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性

46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推荐

莱昂纳多还是很傻逼,kate winslet真是从the reader才开始发现她演技很棒

48分钟前
  • 还行

话要对那个愿意听又听得懂你的人说才有用

49分钟前
  • 鱼·无
  • 推荐

你无法不去想,10年以后,Jack和Rose过上如此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电影平淡如水,透露的却是刀刃般的锋利。中年发福的小李子和消瘦迟暮的温丝莱特,奉献了两次极致的争吵,看两位飚戏简直爽得不行。婚姻的本质触目惊心,两个人不断地互相折磨争吵,暗涌下脉脉温情都殆尽,最后人工堕胎简直给婚姻判死刑。

54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現實,夢想,現實,夢想... 我第一眼看見你,便知道你與眾不同。問題是,像你這麼不安份的理想主義者,要麼癲狂,要麼死去,要麼痛苦終老。

55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夫妻、情侣请谨慎观看

60分钟前
  • lv0401
  • 力荐

我们拒绝“生活在别处”,我们又拒绝“生活在此处”;我们拒绝落空,我们又拒绝尝试;我们拒绝放弃,我们又拒绝责任;我们拒绝对话,我们又拒绝正视;我们拒绝别人,我们也拒绝自己。我们拥有生命,我们拥有工作,我们拥有爱情,我们拥有一个“目的地”,但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们都突然想不起这些事情的意义。就在此时,你问我为何不说话,我看着你,不知道如何回应。

1小时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