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久没有吃完晚饭坐等电视剧开播的经历了,有一天晚下班错过了一集,我第二天还又回看了一下。这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以孩子的视角来演的抗战时期的电视剧,它没有太多战争的画面,就是通过托儿所的日常还有孩子们的言行举止来展现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有笑点,当然也有槽点,但是这些故事真的很让人泪目。百日咳爆发时,不仅没有特效药,连缓解症状的药物都不够用。华北遇害前,她还因为担心丫丫,大晚上跑出去把自己最喜欢的娃娃送给她,而这么善良又可爱的小女孩却惨遭特务杀害。安安和吉新军他们这批在监狱里长大的孩子,刚到托儿所时保持时刻戒备,可以在外面自由玩耍时,也只是坐成一排追着阳光晒太阳。小予把葫芦他俩扑倒在地躲敌机时,明明他也还是个孩子,却学着大人的模样来保护自己的伙伴。而最让人难受的是这个剧是由历史事件改编的,是真的有这么一批人曾经真实的经历过这些事情。每集播完后,都会有曾经的保育员或者在那个托儿所待过的孩子来诉说当年的事情,他们都已经老了,但是曾经经历过的这些事却仍记忆犹新。我们真的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这是那些革命者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
追到了31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31、2过黄河的两集有点出戏,主要是历史上过河的船是大船,骡子牲口都是带上船的,电视里的小船看着很别扭,不用战机了,黄河里一个浪过来,这小船就没了,这里估计是缺经费;另一个是这两集的孩子太少了,明明是96个孩子,这里最多十几二十个,还都是大孩子,保育员比孩子都多,怎么看怎么出戏
丑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也是值得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借鉴的,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对孩子循循善诱。最重要的是心里放着孩子。这个剧越看越感动,为丑妈妈感动,为孩子的纯真感动的,更为那个年代的革命者坚定不移的,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一切的革命信仰而感动。另外提一下,周也扮演的唐素素是来给剧情添乱的,那剧中人物的表现就像一个来保育院寄养的大龄弱智儿!
首先,三星给本剧,外加一星给剧中讲述的这段历史,这段特殊的时期和那群人应该被大家所知道。大多数主角配角演技还是在线的。其次,很高兴电视剧呈现出当年艰苦的条件和环境,没有浓妆艳抹没有时装秀。说句实话,周也在剧中的角色和演技,和她在《山河令》里面一点区别都没有,连表情都没变。在镜头前感觉从上到下都一直在晃,特别的出戏。真的不知道和她配戏的其他演员(其中还有一些老戏骨)有什么感受。好好的一部戏,因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出戏太多,有些情节干脆没有办法看。实话实说,并没有抹黑谁的意思。
真的不错这部剧,演员的演技基本上都还挺在线,剧情带入感挺强,虽然也有不少毛病瑕疵,好在瑕不掩瑜,节奏叙事挺好的,不算拖沓,剧的服化造型是真好,造型指导是曾经参与过《甄嬛传》、《大秧歌》、《香蜜沉沉烬如霜》、《唐朝诡事录》等影视作品的陈敏正老师,剧中美术、置景、摄影、道具、配乐等方面也是非常不错的,全剧基本上都是实景还原拍摄,真的用心了。每一集都很感动,从另一个角度让我看到了新中国成立的不容易…温情又坚韧…战争场面非常写实,是我看过的最真实的了…对于素素,有些意难平,陪丑妈妈一起从六个窑洞到马上要去北平,素素没有看到吹不灭的电灯,没有看到透亮的玻璃窗,没有参加开国大典,跟葛六斤一起回了延安变成了孩子王…也子给葛六斤撑伞那一幕让我梦回山河令,阿湘也是这么给温温撑伞的…最初周也得表情是好夸张,可能是要演出上海大小姐的矫情吧,越到后面演的越好…最心疼的是华北和囡囡,为什么囡囡不让李玉徳牺牲,自己却死了呢?意难平啊…。对于唐素素,王茜老师采访里也表示这个人物是制片人要求加进去的,就是一个反差人设,她的人物性格就是大家所公认的“浮夸、咋呼”,而且前期对她身世的铺垫,后面也更容易接受。感谢台前幕后的所有工作人员,让我了解了在那个年代,有一群妈妈保护了种花家的一群娃娃,守住了种花家的希望和明天。
这个剧让我有些分裂。一边觉得有些熊孩子真的很烦,总跑出去让家长着急,还打不得骂不得。有些没长大的保育员也实在很烦,特别是素素,完全没感觉到多少脑子。但是一边又为一些温情的时刻感动。 撤退的这一集,老乡接到任务送大家去瓦窑堡,天黑前一定要到达。中途为了配合孩子们上厕所,还动不动停下来,大撤退的背景,人人都在逃命,保育员们却体现出高人一等的骄傲,这些孩子坐在筐里被驮着走,在乱七八糟的时局里,已经快要天黑到不了目的地了,还因为孩子们饿了又要老乡停下来,吃顿好的。老乡不乐意,素素和桂枝上去一顿趾高气扬地数落,居然还说是不是工钱没给够。沈所长也只是小小地批评了一下。说实话,看老乡气得蹲在地上,起来又没事没事地说着,心里真不是滋味。这些保育员,拿着鸡毛当令箭,欺负老实人的感觉。 四星给选题,但是演技扣一星,再扣一星不合理剧情。
很真实的电视剧。解放前,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国共双方都为了解放妇女的劳动力办托儿所。新中国成立后托儿所更是井喷式增长,51年就有14.5万所,成果就是首都的女工增加了100倍。到了现在,面对消失的托儿所,面对怀孕就自动离职的承诺书,还让人如何有动力去生孩子?
周也的演技真是没啥进步。。
小朋友们也渐渐明白了死亡是什么吧,他们说悄悄话那里还挺让人感动的,一个接一个的说如果出事了,谁负责谁~
我们每个人都坚信,等胜利那天,我们会再见面的。
发现席毛的小演员和真实的老爷爷好像啊!都是大眼睛,好长的睫毛。而且,还有点皮哈哈哈,老爷爷自己都说在马驮子里太无聊的时候会薅驴屁股的毛~
周也有点浮夸,但是我挺喜欢的。
献礼片能不能搞些专业演员拍 看看隔壁山海情
周也是真漂亮啊,演得也是真烂啊,要是她能一直不说话当一道静止的风景线就太完美了~
看了前两集感觉还不戳,节奏很快,甚至导致部分地方交代没有特别清楚,配乐bgm到位。角色塑造上,女一号不再光伟正,有私心想念书不想接受任务,会使用小伎俩达成目的,用人也不拘小节比如招揽来历不明的女二号。女二号也不再是常见的工具人,来历不明满嘴胡话,饿了能抢会骗,脸皮还厚,蛮期待女二号后期的角色转变的。希望国产剧能有更多立体的女角色
就冲它,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斩男色,没有护士小短裙,没有8两重的发蜡,海清一股子中年妇女灰头土脸的男人婆的样子,我要给它100分!我们女人活一世,不是为了矫情个少女姿态死都不老给男人当绣花枕头的!
连看六集,笑中带泪,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同样伟大,建设工作分工不同,同样能筑起时代辉煌。看到二十五集,老一辈革命者的伟大壮举,建设者们的无私无畏,都让人落泪,他们用热情和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光明,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交给年轻人,交给年轻一代的中国人。
开头几集当成喜剧看挺上头的。片尾比剧催泪,真实的历史永远更容易让人心里生出涟漪。
这小葫芦竟然偷偷跟着转移了哈哈哈哈,憨憨的样子从被子冒出头来,太可爱了~
请海清专注婆媳家庭妇女剧
上抗大这事儿,丑子冈可以要念叨一辈子了!跟孩子们“吐槽”如果不是孩子们,她早就开着飞机跟敌人一对一轰炸了哈哈哈哈,还好葫芦及时打住了她,革命分工不同!
周也表演也太做作 开拍前去体验下生活就那么难嘛 看来少年的你里面是本色出演
周也演的什么玩意儿,她在电视剧里多出现一秒,我的眼睛耳朵就多受一份罪。资本能不能别塞这种资源咖在主流电视剧里镀金了。
挺好看的真实历史剧。演的挺不错的,每一个平凡人的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牺牲,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周也的演技简直尬到让我脚趾扣地,哭起来像只烧开的水壶。
如果老罗叔能到达北平就好了。以后,不用再担心娃娃们的伙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