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在爱情里你要什么?
前天看了《Dear John》,中文译名《分手信》。
基本上这是一个淡淡的电影,用大量的篇幅讲一对恋人的相识吵架想念流泪幸福分享,后半部分也只是讲男主在部队接到女主的分手信之后的隐忍平淡的生活,直到又见面,知道彼此现时的生活状态之后情绪才喷薄而出,而后相拥温暖(或各自惦念着对方而独立生活,电影有两个结尾)的故事。我猜这一定是男人看不懂的电影,虽然它是一部由男人导演的电影。
女主和男主深爱彼此,彼此深爱,为什么突然要分手?
因为女主忍受不了男主服役期间那种真空的孤独感、挫败感、不存在感、无力感、无意义感,所以她需要一个依靠,一个可以随时给她拥抱的人,这个人甚至是个病人,作为丈夫没有任何的优势,可是偏偏,他是一个很爱女主的成熟的人,他们一个淡淡的给,一个默默的受,彼此都知道是索取,也都知道女主心里有且只有一个男主存在,就这么天造地设的在一起了。
真是现代社会的《呼啸山庄》啊。
我和别人结婚了,因为我需要来自陌生人给予的温暖来支撑自己活下去,而活下来的唯一目的就是继续爱你~~
看上去很鬼扯吧。
我恰恰在前几天看了一部很相似的电影,《白夜行》,东野圭吾的本子,韩国电影版。讲的是“我和别人结婚了,因为我需要来自陌生人给予的金钱来支撑我们今后的生活,而活下来的唯一目的就是继续爱你~~”
也是男人写得剧本。
女主们这么做是不是也带有一点其他的情绪,比如,我真的是被这个人深爱吗;他一定会理解我的选择和做法吧;我的身体在别处但是我的心永远属于他并且只属于他~~诸如此类。
故事的结局当然都很悲惨,可能这也是男人编剧男人导演的初衷,用近似寓言的故事告诉那些爱做梦的女人,情绪化的女人,自我的女人,这么做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你深爱也深爱你的人抱憾终身浑浑噩噩,另一种是你深爱也深爱你的人为了保全你而选择去死。
男人女人们会分手,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一方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另一方给不了;第二种是一方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另一方跟着无所适从。
在爱情里,你要什么?John要的是坚持和等待,而Savannah要的是温暖的怀抱和日日的陪伴~~
悲剧了~~
2 ) 说好时间地点,我一定会在原地等
从小就有读信情结。
小时候听喜欢的电台节目,就隔三差五地写信,希望可以听到我喜欢的主持人用我喜欢的声音读我的信。
后来初中高中也一直和朋友有写信的习惯,我喜欢打开信箱的一瞬间的喜悦,喜欢看到别人的字迹,也喜欢亲手写我想说的话。
很多人说我的字很好看。
所以这本片子的叙事手法是我最喜欢的类型,记得大学上编剧课老师总会很唾弃独白的叙事手法,因为他们总会觉得对于电影来说,画面才是灵魂,才是最重要的叙述单位和最佳手法。
那天,一个人晚上看《DEAR JOHN》,结局恶俗又让他们遇见,我不相信这样的安排,但是等待的时候每一天都那么那么的相爱。
每个人都曾经等过别人,也被别人等过。只有爱才能让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宁愿忍受孤独。
最近重新读了《山楂树下的等待》,听了周董的新歌《烟花易冷》。
等待是一生的主题。
我和朋友说,我一直想不通,女主角为什么就因为帮助别人就不等男主角,就和别人结婚了。
我想不通她就不打一通电话,只是一封信就算是分手。
我更想不通,有好结果可以等到干嘛要放弃,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都在等一场空欢喜却还是傻等,她那么幸运可以等到出头天却不等。
我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开心的事情是随处可在的:
比如天气爷爷晴累了下雨,雨过了天晴
比如听说奥利奥新推出了抹茶味
比如抱得一本喜欢的书入睡
比如世界杯又要开始了
比如期待这个夏天的澳洲之行
……
有得等就很好~不是么?
所以亲爱的你们,
即便这是一个人人都在找软柿子捏的世界。
但我们还有绿色,有抹茶,有世界杯,有晴天……有等待
还有什么让我们伤心呢?
We deserve much better,let it be
你也去看看《DEAR JOHN》吧,看看你是不是也流了一滴温柔泪。
等待的力量与爱同欢。
3 ) Dear John就是一场美国式的悲剧.
由于本片的大肆宣传,小女在2009年就在我<2010年一定要看的电影>这个单子上写了大大的几个Dear John字眼. 昨天和我的姐妹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跑去看首映.
但我现在觉得20美元的VIP票换来的是一部连我眼泪都无法坠落的经典式美商业片.
是,的确,我没安好心,片子没出来前听说<note book>的作者的作品又要搬上荧屏,让我十分的激动, 再加上Channing Tatum那足以让我花痴很久的脸蛋, 再加上之前看<mama mia>对Amanda Seyfried还是比较有好感, 但你们不能这么欺骗大众阿!
20美元,我干啥不好去,偏到电影院看一对情侣没事找事的互相折磨对方, 整个故事情节慢的我爷爷看了都能睡着, 而且原著中最让人感动的John在他乡为祖国拼命的情景你也给我演啊, 整部戏就一大男人扭扭捏捏假装自己在国家与爱情之间不知如何选择,然后哭的像个6岁小孩一样.
这部电影估计是世上翻拍最缺德的电影了,没有看过书的人可能不能理解, 但想当年咱也是在网上一页一页翻着<Dear John>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悲伤,一会儿傻笑,一会儿亢奋着过来的人, 但电影2个小时多流水账般,而且主次未分的把故事给交待了.之前觉得今年<可爱的骨头>翻拍算失败之作,现在觉得Dear John更加失败. 估计<note book>的作者现在跟电影院里看这片子的人一起哭呢,不过他哭估计是因为自己的作品被悲剧性的毁了吧.
我现在的心情,就是被骗了.回到家在facebook上面打了"Dear John You suck so bad!!!"的状态, 结果20个朋友同意我.
同志们, 强烈建议,没事不要花钱看这片.尤其千万不要在情人节的时候看, 该剧是无聊悲剧的鼻祖. 20美元去麦当劳吃一顿, 长长肉也比看美国人自以为是的罗曼蒂克来的好!
4 ) 我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我要怎么评论这个电影呢?
看之前我被告知这是一部romantic movie,我已经做好了12万分的准备,这是一部实打实的romantic movie
但是当我 走出放映厅的时候,我还是斯巴达了,完完全全的斯巴达了。
如果你是一个解风情且浪漫的人,也许你会喜欢这部电影
如果你是个玛丽苏,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幻想,也许你会喜欢这部电影。
但是我只是个普通的奔三的大龄女青年
我不能理解,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子,怎么会对一个女子如此的纠结,纠结到不结婚不敢别的,光打仗,人家都结婚了还死乞白赖的等着,而且他们就一起共度了2个星期的快乐时光。
当然我相信会有这样的人,但是我绝对遇不到,我相信绝大多数观众也遇不到,我只好摊手一笑。
我还想说,这部真的是灰常灰常纯洁的电影,纯爱电影,纯的木有出轨,只有一次ML,镜头语言运用的如同所有纯爱小说里描写的一样美好,甚至让观众看不出欲望(我都觉得自己ED了= =)
看这部电影之前,您一定要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如果您不是一个特别特别CJ和矫情的人,那还是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了。
5 ) 我怕我们的爱情败给现实
昨晚看了《Dear John》,默默地哭了两轮。一切都将是我的悲伤写照。
第一轮眼泪是给John他爸爸的,爸爸一直都小心翼翼的爱着John,原本以收集硬币联系与儿子的感情,却在John的一次吵闹后,两人沉默无语了。爸爸真的好可怜,好心疼爸爸。John失去女友,而爸爸已经病危在医院,他孤身回到冷清清的家时,眼泪就再也忍不住了,有爸爸的温暖的家再也回不来了,烤箱里再也没有热腾腾的蛋糕了。我也好怕我的爸爸老了,我真怕没有了爸爸,我爱爸爸。John写了最后一封信给爸爸,带着懊悔与爱在病床旁读给他听,我突然突然想到,如果我真的留在泰国,那我离开父母的日子也是很长很长,陪伴父母的日子将会是很短很短,那么,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我是不是也只能趴在病床边,哭着对爸妈说对不起,女儿不孝,没能多陪您?
或许我应该早些意识到这样悲剧的发生,爸妈也不希望我留在泰国,因为他们也很难见到我,可是,不留在泰国,另一桩悲剧也要发生。
第二轮眼泪是给John和Savannah的。John因为父亲原因回来探亲,顺便还去找了Savannah,这时的Savannah已是别人的妻子,而那个别人竟是那个有一个儿子的老男人。John痛苦地问她为什么?写了一封分手信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连一个电话都不打。他不停逼问着,Savannah却只是不停的哭,最后才哭着说出真正的迫不得已的原因,她说,不想打电话是因为她怕只要一听到他的声音她就会改变主意,她说她很难过,离开他的生活她也很辛苦,可是她能怎么办,她也很痛苦。。。最后两人紧紧相拥。Savannah给John看他寄给她的每一封信,全是满满的甜蜜的回忆,当John看到Savannah曾经熟悉的胴体,他的心又动了,但他是理智的,他知道一切已经回不到过去了。他马上对Savannah说他要走了,Savannah不舍的在门口送他,说see you soon.可是这次却等不到John的回应see you soon.Savannah说,以前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我说什么,你也说什么。Savannah一直等待着那句see you soon.可是,最终John还是义无反顾的说了bye。泪也决堤,当年的爱就这样消失,一切的爱都被现实打败,John一边开车一边流泪,忍不住大声咆哮,他也好痛苦,他还是选择回到部队,他知道不可能see her soon.
我知道,如果不回到泰国,我的生活就会产生如出一辙的悲剧。
11点半看完,我和江沙手牵着手走在停车场里,每次都是这样,看完电影,商场已经关门了,我们就只能走停车场,只走车辆行驶的环形车道,一层又一层,盘旋得从四楼走到G楼。
他问我为什么哭啊,我说因为爸爸还有他们的爱情。爸爸好可怜,爱情很伤心,说着说着,鼻子又有点酸了。后来,他就突然说,他们只认识了两个星期,就那么相爱,然后就要分开了,而我们在一起几个月了呢。。
他说,然后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了,你也要回去读书了。
他说,他会像那个男主角那样一直等我的,不管怎样,最后还是一个人,不会爱上别人
他说,你不要像那个女的那样哦...
他一边说我就一边不停掉泪,因为真的时间不多了,因为我们真的也要分离了,因为我真的不能给他保证未来怎样。
他看我泪止不住了就赶紧不说了,开始说笑,想缓和气氛,说早知道就不带你来看《dear John》了,看《Alice》好点~我也就泪中带笑。
偌大的停车场就我们在绕着一圈一圈的走,不知道还要绕多少路才能走到头。。。
想着想着还是很难过,真的真的很难过,这样简单浪漫的幸福生活还能多久,回国后是否一切都会发生变化,没有他的生活我还能习惯吗?
我会记住在泰国的这一切,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他给了所有我想要的,特别是最真诚最甜蜜的爱。
我怕我们败给现实,毕竟是两个国家的距离,我怕总有一天,我们也要写上分手信,成为彼此心中一道深深的遗憾。
6 ) 《分手信》两个人的身影很美
《分手信》,查宁.塔图姆携手阿曼达.塞弗里德,就像当年的《舞出我人生》,俊男配靓女,看着真够养眼的。只是甭想听到戏里戏外同唱一首歌,两人再怎么卖力表演,珍娜.迪万(《舞出我人生》女主角)才是真正的主角。
看来是说远了,其实我想说,在《分手信》里约翰与莎文娜在一起你侬我侬的桥段,属电影中最靓的风景,而且在这段有情有意的互动中,俩人成熟的演技是能骗过观众的眼睛的。
看片时,虽然察觉到了美好中存在的小小落差感,查宁依旧有型,而且成熟、野味十足;阿曼达却稍显憔悴,个别特写镜头又放大了精致下的瑕疵,但始终感动于“老鹰捉小鸡”式的纯美爱情。娇俏动人的小丫头跳到像城墙般敦实的男朋友怀里,平平常常地谈情说爱,这甜蜜的含糖量却足有四个加号。
我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能理解看书人在看到影片后,心底里落下的遗憾与不悦。这种矛盾通常发生在改编自浪漫文艺小说的电影中,影像无法准确表达出作者自话自语的精神世界,往往会直接降低影片的水准,可看性自然逊色于铅字里包容的可臆想的斑斓世界。
就像当年徐静蕾改编斯.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样,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文字是偏重意识流的,精神、思想是最强大的叙述力量,比施托姆的诗意小说还孤傲、自恋,这本身是转化成影像的障碍,若要跨越它,只能从其他的角度尽量弥补。事实证明当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说得过去的影片,它除了把配乐《琵琶语》推进了流行浪潮里,不管怎样还是讲完了一个只在一头燃烧的悲惨爱情故事。所以撇开这些客观的形式差异,比较各式各样的偶像剧,用一个简单的爱情主题,微微颤动了你的心房,《分手信》做到这个程度,也就不好意思给满心事只管恋爱的故事泼冷水了。
原著作者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儿子有轻度自闭症,据说在原小说中小男孩艾伦与约翰的父亲都是自闭症患者,影片的确忠实于小说内容,但却用了一种温馨的方式巧妙地定义了人物的特征,一生与银币为伴的伟大父亲,和一个能与马驹架起友谊桥梁的希望少年。而在影片中,看到理查.詹金斯的身影,这个时常用沉默、冷峻演绎角色的性格演员,自然而然地为他生动的演技加了分。
机场上,从老爹送儿子回部队,父子俩尴尬相对的画面,到最后中风的老爹被放到医院的走廊里,儿子为他念自己写给父亲的信,看到此时,真有泪在眼眶中打转了,为从此孤身一人的约翰,更为那个不是“主角”的父亲。其实约翰念的信内容,及长长的催泪情绪都没能感动我,也不知为什么眼睛就那么湿润了。
悲伤的氛围可以说是本片的基调,约翰与莎文娜幸福的日子不过是两个星期,余下三分之二的剧情就在鸿雁传书的“意境”中展现相思苦,恨离别,别亦难。直到最后,约翰的父亲去世,可怜的第三者也离开人世,约翰与莎文娜再续情缘。就这么简单,制造点纠结,然后皆大欢喜。
唯一受人诟病的是一大段有关约翰军旅生活的做作镜头,内容繁复,却有失重感。还有就是一处让人不知所措的“变心”,约翰找莎文娜要一个分手理由时,讲述的一系列与蒂姆父子有关的救赎大义,真有点像故意找别扭。至于组合后的全剧,整个就像教科书里分出来的、内容鲜明的三个段落,一定是少了连接彼此间的细节,所以有了骨质疏松的症状。总之,对于我而言,能享受电影前三十分钟的轻松愉快,也满足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高大威猛的帅哥含蓄地爱着小巧玲珑的美女,这景很好看。
可怜的父亲
开头拖沓,渐入佳境的时候却偏偏结束了,歪脸tatum果然不适合言情,大眼amanda更适合恐怖片我认为
男女主角都是心理学分析中的典型及常见病例。一是以圣母姿态出现,以全天下人的幸福为己任,款式:拯救、牺牲、隐忍、奉献。拿着爱情来办慈善,误以为提供二手廉价、不真不诚的爱情,更有效于一份百分百纯度的友情。另一个是偏执狂,以敌意审视世界,全天下都欠他,而他则掌握着原谅或不予原谅的权利。
电影是很感人 可是沉闷的要命 我几乎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才看完的~~~演员都很不错中间隔了1个月 看完上半段和下半段
他们之间,有那一轮明月。
帅哥美女养眼,可笨女人却把爱情当礼物,帮了一个却让另一个差点因此送命。爱情怎么能当礼物送人呢?
离开我就别安慰我,要知道每一次缝补也会遭遇穿刺的痛。
离开,才是真正的爱!原著小说更精彩
很感人,男主角演得太好了...
男主角很man~~
分手的原因写的太狗血了
那女的就是得瑟!
Richard Jenkins加分. / 其实我特别喜欢看他们父子的戏,我在电影院哭的时候,眼泪都是为那老人流下的。John 第二次去从军的时候,最后和Savannah拥抱,虚镜头里是Mr. Tyree的背影。那时我多么希望John可以冲出去给他父亲一个拥抱。
刚看完首映回来,全场坐满,到处都是啜泣声,男主角和爸爸的那幕真的感动到了,于是一起哭的稀里哗啦。 只能说大家都泪崩了
中间那个桥段太无法理解了好吗?!这是何等弱智又玛丽苏的理由啊!幸好男主角够爷们女主角够漂亮结局够治愈。Amanda妹子美翻了>///< 如果没有你简直不知道要怎么继续看下去这个故事!果然是美人拯救世界!
。。。。。狗血之极啊!!!我了个去。。。。
剧情确实很狗血 喜欢里面的独白
结尾有点莫名其妙,但那段分离前问的:你告诉我咋办,看着挺感触的
channing tatum的个人写真吧这是,好纯好纯的爱啊。我还是太感性,放不开。
身材好才是真的好!!Channing真是special forces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