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开始看时,就是感觉这就是日本版的《登堂入室》嘛,还算完整,但是节奏还是有如日本所有的电影一样的慢。
2、但是到最后5分钟的时候,才慢慢地的回味过来,黑木华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再原谅过出轨的丈夫,而且黑木华更不想原谅的是丈夫从对她的引导到丈夫再也无所事事的精神层面的断裂,那种背叛要比出轨更严重,因此就算没有看到丈夫的一切行为时,一开始黑木华看丈夫的眼神也是麻木并无神的,那便是一种永远的遗弃。
3、用漫画进行虚实的结合,与用小说进行虚实的结合异曲同工,当然也许我以后也要写一个这样虚实结合的本子,真真假假亦是真终是假,但是用漫画来引导丈夫的行径却有点那么先发制人的味道,《但丁密码》里的反派黑人说的我要预测他的下一步,便在虚实结合的手法里反而用漫画这个介质给完成了,丈夫一如既往的入套了,然后便是智商、画风、欲控上的各种吊打,最后当丈夫以为终于回到正常时,黑木华来了反手一套组合拳,一切的一切都是她最开始设计好的报复,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报复与催残,这比肉体上的出轨反击要有力量一万倍,更是女人的无声的力量。这种阴柔里的可怕看得我都背脊发凉。
我不知道有些人是快进着看的没看明白 , 还是电影龄太小,很明显跟教练的一切都是妻子创作的 如果你找不到确实的证据, 教练到母亲家里一脸无辜的表情就能看出来 ,这个没必要装, 如果他爱上女主了又刻意的装成一脸无辜那这个角色的塑造就失败了, 而且最后女主像副驾驶看过去的镜头, 并没有给教练的镜头 ,一些都是让你们臆想而已 , 所有都是女主为了报复而创作的 ,甚至最后连观众都不告诉你们真相, 然而女主并没有出轨跟教练好 。很多人觉得女主最后跟教练走了 所有跟教练暧昧的画面都是男主拿起画稿之后的内容。有些也不知道是女性同志还是女性之友,在那解读来说教练说今天是第一次跟女主见面是说谎了,我不知道是你日语不行还是翻译问题,那里说的是今天是第一次和女主在驾校外见面。
我没有经历过爱情却在这个电影中感受到了爱情中不甜不苦的心酸,不知道是哪一方在所谓的失去爱情的比赛中得到了自我体面。电影展现的夫妻间的隐忍、惊险、失望、得意、无奈等我通通看到唯独没有看到爱情总被传颂的幸福模样。看的让人以为从女主的角度能得到痛快而又体面的回应,面对已经残破不堪的爱情,虚实悬疑的情节我却更加心疼女主。我担心她笔下是假悲伤是真现实无此一人却依旧以此为刃,顾不上舔舐自己的伤口却想要刺向“曾经”的爱人,我悲哀她笔下为真原来无论多么相爱的曾经也能这样互诉衷肠各奔东西,我困惑现实如此时以何种方式收场才是真正的体面,美好的爱情不仅见得少好像也难以听得到了
漫画家佐和子的老公出轨了,小三是佐和子的责任编辑千佳。
如果说,有一种女人,在大事面前有静气,应该就是佐和子那样的人吧。
如果你的丈夫和自己职场的合作伙伴出轨,你直击双方接吻,算是捉奸在床?事实已定,会怎么办?代入一下直接窒息。直接上去撕还是默默忍气吞声?佐和子选择按下不表。
契机是在驾校里突然被换了年轻英俊的老师,一个想法被那初见的夏风托着,送进了佐和子的脑子里。佐和子笑了。
一部亦真亦假的不伦漫画就此诞生。
漫画里描绘了俊夫的真实出轨,又讲述了佐和子的出轨。
心头一紧。一收。
看到漫画的俊夫瞬间抓狂,虽然自己在婚姻里开小差,却仍然担心自己老婆的出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当自己有可能不被爱了才患得患失。千佳对他来说也许只是纯粹的找刺激,俊夫不想失去自己的婚姻,自己的老婆。而千佳,同样对俊夫没有爱,只有逗弄的乐趣。佐和子对于千佳来说是重要的工作伙伴,佐和子的老公俊夫也可以玩玩,所以千佳对佐和子毫无愧疚。
佐和子就一页一页的画着出轨的漫画,她知道俊夫会看。
她在漫画里说,“等我拿到驾照,我老公就会离我而去吧”
“我第一次问他出轨的事,但是他却否认了,可是只要他承认我就会原谅,他连原谅的机会都没有给我”。
一点一点地,透露给俊夫破镜重圆的希望。
一放。
同时,又描绘着自己和驾校老师的新恋情,一个可以陪着她,保护她,懂她的男人。希望和折磨直接把俊秀的愧疚推到了极点。
再一收。
在这个时候,佐和子突然开始做家务了,同时停了漫画,他们的婚姻关系似乎变得更好了,一起逛街买菜,做饭种田。
又一放。
收放之间,佐和子用漫画彻底夺回了夫妻关系的主动权,从一个被迫接受丈夫出轨的糟糠之妻,变成一个手握原谅大权掌控丈夫心情的妻子。
就在俊夫最安心的时候,佐和子出走了。
两天之后才回来,带着那位驾校老师。家里是妈妈,俊夫,和闻讯而来的千佳。
妥妥的大型修罗场。
千佳没心没肺的看戏,结果被驾校老师一句“啥?”直接搞懵了,驾校老师否认了漫画里发生的一切。“我只是被邀请来吃个饭啊,而且我们是第一次在驾校外见面。”
没有所谓的出轨,佐和子一直是爱自己的。俊夫开始对佐和子坦白,道歉,求原谅,而佐和子呢,当然是原谅他啊,然后俊夫一点一点把佐和子的分镜画成了漫画。
----------完
才怪
佐和子又一次出走了,留下了下一话漫画分镜。
驾校老师在说谎,他们真实的出轨了,两个人离开的时候,妈妈追出来,“你其实早就决定不原谅他,对吧?”佐和子没有说话,只有母女之间的心照不宣。
佐和子只给俊夫留下一份工作,从此我每周会寄漫画分镜回来,由你来画。
杀人诛心。
我要你从此以画我的出轨为生。
我要你在画的时候不停纠结这些情节究竟是真是假,想问又问不出口。
我要你挣扎,要你彷徨,要你愧疚,要你后悔,要你痛苦。
要你千百倍的偿还我的痛,我的恨。
电影最后没有给一个明确的定论说佐和子和驾校老师究竟有没有什么,我更倾向于没有。
漫画里俊夫的出轨是纪实,佐和子的出轨是虚构。所有驾校老师和她说的话都是佐和子自己对自己说的。她以驾校老师为载体,成为了自己的黑骑士。
佐和子克服驾驶障碍开车的时候,迎面吹来清爽的风,她说,好舒服啊。
对,那是自由,是坦然。
佐和子最后开着车,离开了困住她的婚姻和不甘,狡黠地窃笑着,像个刚做完恶作剧的小姑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姑娘,你要有自己的驾照,要独立,要勇敢,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你可以是自己的英雄。比心。
来了瑞士以后,反而是日本电影更能宽慰我的乡愁。
从片名就透露着古古怪怪的试探个性,不谄媚观众,也不把观众当傻瓜。《老师,您能坐在我旁边吗?》冲着简介里婚外情三个字毫不犹豫激情冲刺了。把婚外情探讨成为一部剧情电影,就变成很迷人的事情!你知道会有真真假假的悬念,不断反转几乎是入门标准,可除此之外竟然也有温情脉脉。
故事从个性温和的女漫画家佐和子、丈夫俊夫和漫画编辑千佳交画稿一幕展开。俊夫原本也是一名漫画家,歇笔四年还没有重新开始的计划,一边做家务一边给太太的漫画画稿打打杂。情节的转折从二人搬去佐和子乡下老家照顾妈妈开始,由于交通不便自然衍生出佐和子自己要学开车的引子。自此,真实生活中的佐和子和新谷教练,佐和子漫画中的两人,还有观众也不尽知尽解的俊夫和千佳——你不明确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展现在你眼前的剧情也并不区分真相、俊夫的想象和佐和子的编织。
有时候你看见画面的灯光变了,哦,这是不是想象的暗示!啊是的,可似乎也不是很重要。不断推翻又确认后,你突然莞尔一笑,嗨,较这个真可没意思!只需要静静享用编剧为你呈现的一系列微妙场景,有人说那是大型修罗场,我想这一点也不像实验室,却让人嗅到化学成分的危险和刺激。如同在《驾驶我的车》、《在街上》那种结构回环、罗生门之美。
最打动我的一幕,俊夫被佐和子和教练真假做戏折磨,终于坦白并恳求原谅。此时佐和子的内心是否会原谅俊夫,我觉得无足轻重。
“老师,您能坐在我旁边吗?”这一句是佐和子对新谷教练所说——那个如同一阵新风吹进佐和子婚姻的新谷教练。
“在我心里,你(指俊夫)一直是我的漫画老师。”
至此,婚外情究竟是双重出轨还是单方蠢蠢欲动,都显得纠缠不洒脱。佐和子用这种方式,重新让俊夫变成俊夫老师,变成俊夫漫画家,哪怕是要以妻子的出轨漫画重出江湖。
婚外情,不过是我们各自在婚姻里的错位成长,或退行。找到一层坚固的共同台阶站上去,这就是婚内情对婚外情最好的降维打击。
“老师,您能坐在我的旁边吗?”
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都是我印象中的“日系”电影的风格,女主佐和子的选角不漂亮但气质独特,服装的宽松素雅,故事节奏内敛又平缓。
电影的第一个小高潮发生在男主俊夫第一次看到妻子的漫画原稿,一个转场从画纸来到了现实,揭露了俊夫出轨的事实,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开始夫妻间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感。至此节奏开始加快,第二话紧跟着到来,帅气年轻的教练登场,佐和子似乎和他也有一些暧昧不清,俊夫开始变的焦躁起来,难道妻子出轨了?!第三话时佐和子开始带上了耳饰,晃动的珍珠耳坠仿佛二人的内心,也荡起了阵阵涟漪,慢慢的,漫画中的二人牵起了手。阅读漫画的俊夫大受震惊,急急忙忙追到驾校去一探究竟,配乐和气氛变得活泼起来,紧张又有趣,但是当然,什么也没有发现。漫画停更画风转变,佐和子拿到了驾照也放佛回归了家庭,二人的关系有了短暂的缓和。可是好景不长,一天佐和子说要开车出去兜风却彻夜未归,传真传回来的漫画显示她和教练已经互表心意。听说佐和子失踪的事情,责编千佳也来到了乡下妈妈家,同时她也是俊夫的出轨对象,故事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似乎修罗场即将到来。
新的漫画传来了,黑白的线稿变成了绚烂的水彩,原来未归的那一天,佐和子和新谷教练一起去了海边,并且开了房,这一话的结尾告诉读者他们两个,将要一起回来。
四个人的对峙,终究还是来了。
与想象中的激烈刺激不同,佐和子直接上楼工作,剩余众人间的气氛尴尬又诡异,新谷教练直接否认了两人的关系并说起佐和子其实很依赖俊夫。听到这话的俊夫上楼去找佐和子坦白,一切都太迟了,又似乎不迟,当俊夫打算离开时,佐和子选择了原谅。
“我的老师只有你”
短短十几秒的闪回展现了二人的过往,曾经的俊夫是佐和子的老师,佐和子也曾用崇拜的眼光在旁边看着他专心致志的画漫画。通过千佳的打探,我们看到了二人并肩一起画漫画的画面,俊夫又坐回了当年的老师,结尾至此似乎要朝着合家欢的方向发展。然而最后五分钟影片却给观众开了一个玩笑,原来佐和子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原谅俊夫,并且用了最残忍的手段,在给了俊夫希望后又把它夺走。佐和子和新谷教练的故事将继续,原作佐和子,作画俊夫,责编千佳,让人不得不唏嘘。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佐和子微笑着开车离去,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她和新谷教练的关系是不是像漫画中描绘的那样。
电影中的人物各具特色,佐和子表面上平淡温和,内心却炙热冷静;俊夫看上去温柔又顾家,却是个渣男脚踏两只船;千佳小姐则更有意思了,对待和俊夫的关系像游戏玩伴一样,只关心漫画的进展。复仇主题的电影大多很爽很刺激,于是这一部在里面显得别具一格,漫画作为媒介和线索,串联起了人物的故事,男女主作为漫画家,也是通过漫画来进行交流,没有血腥暴力和撕逼,就只是日常,也正是因为日常才显得更加真实,也更加残忍,一想到之后每个月俊夫都会收到前妻和别的男人的暧昧写真还无法求证真假,我都替他难受,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原谅他出轨的行为,有些事情是无法原谅的,佐和子知道,所以j采用了这种决绝的方式完成了这一场温柔又残忍的复仇。
让我们祝所有的渣男,所愿皆成空
原本觉得不够高明,直到最后一刻才回过味来;妙就妙在,谁也不知道妻子的漫画内容是真是假,她为自身营造了最恐怖的神秘感,一如“消失的爱人”,这场精妙的复仇足矣令老公对她一世牵挂。
太有意思了!妻子与同为漫画家的丈夫用原稿交流,在构建真实与虚构的隔墙间实现一种主权的转移,对话是不断转折漂移的:从漫画原稿到妻子的陈述与坦白,过程中丈夫被逐渐排挤到边缘(其与妻子母亲的互动中也有体现),同时丈夫在另一段平行的恋情中也一直面临着成为工作的下位替代的风险;但在最后,丈夫被施舍以作画者的身份重新参与到主流叙事中时,权力的嫁接与谋划早早实现了自我价值,独留临行前一份主动的承诺空响。
全剧透#精彩!这是一只薛定谔的猫 佐和子是既出轨又没出轨的状态下——漫画里已经和驾校老师牵过手接过吻同住过一晚上了,现实里驾校老师却诚实地说了他和佐和子没有不正当关系——这里要注意的是 佐和子制造这只猫的目的是报复丈夫让他承认自己出轨让他难过 她也没说到底是真是假 因为真假不重要 目的达到了即可。最后的镜头里到底副驾驶有没有人 大概也只有导演知道。最细思极恐的还有一点 妈妈这个角色本来是没有存在必要的 但她却是知道真相的人 到底问不问妈妈呢?又是一只猫了 这样想想 这个设置实在是精妙。
故弄玄虚的典型,老婆不想老婆,丈夫不像丈夫,男女小三各自不像男女小三,最离谱的是丈母娘都不像丈母娘……
我操!好怪呀!哈哈哈哈 但是也太好看了吧 怎麼沈重又輕巧? 嗯??!哈哈哈哈 兩個人一起畫漫畫那裡 看哭了!沒出息的我!
就是觉得奈绪和风吹阿姨长的更像母女www
驾驶我的车
双关片名取得好,结尾尤其加分。卡司都很厉害,看一群演技好的人演戏就是赏心悦目,不是演技对决,而是演员之间“场”与“场”的互相吸引与融合,漫画源自现实,现实指向漫画,虚实不再重要,故事得以成为连接银幕内外的唯一路标。
纯心理战~ 蛮有趣。喜欢小三的状态,从头至尾根本没有把丈夫当一回事。
哈哈哈哈哈去年看到这个海报第一反应是怎么找黑木华和柄本佑来演师生恋漫改就没再关注,结果完全不是啊!(在slogan上就写清楚了哈哈哈怪我怪我)就原来是DRIVE MY CAR and GONE GIRL,用创作向出轨的老公复仇,用勇气找回对生活的主驭,虽然好像就都有很多既视感,但在日本本土语境前提下,又处理得很有喜剧氛围,刚开始还在思考是不是奈绪太定餐一直在演可怕小三,后面才慢慢发现原来她的可怕小三角色在这部里也是有作用的……就实际上谁都没在管男人怎么想嘛!很有趣了,结尾塑料爱也太可,整4星。
温油地致命一击,plastic love ( งᵒ̴̶᷅ᐜᵒ̴̶᷄)ڡYes!!!
很无聊,浪费演员
3.5 有巧思。这个故事如果落到韩国人手里多半会是个报复丈夫的悬疑类型爽片,太过明确的电影往往差点意思。日本人拍起来还是有日片独有的气质,暧昧的结尾,看似温和,实际上虚实难辨,细思极恐,颇有回味。
好看极了。人物、景色和漫画都好看!故事不需要太带脑子,享受反转和“妻子的复仇”就可以。其实奈绪饰演的编辑也很有意思,她展现了职场女性的工作热情大于情欲时,可以呈现出不受男性掌控的另一种面向。太好玩了,日本电影敢于如此“戏弄”男性,“工具化”男性,大进步!
最后五分钟救了整个电影
柄本佑演出轨男也这么宜室宜家
驾车能力暗示着游戏主导权的转移,在丈夫相信了漫画稿的瞬间就已经输了,观众也一样。我承认在某一刻期待过妻子爆发掌掴丈夫和小三对质,事实是自始至终任何一位女性都没把丈夫当回事,连电影院里也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太棒了,你很难说影片是哪种类型的故事,却不知不觉被它吸引,整个观影情绪被它完完全全调动。柄本佑被漫画搞得提心吊胆的情节也太好玩了!第一次看到如此怪鸡又有趣的出轨题材电影,非常非常出乎意料,真的只有日本人才能把女性“复仇”写得这么云淡风轻却又力量万钧。
两个女人,一个一脸淡定地报复,一个只关注事业没有爱情,男主像个小丑一样抓耳挠腮,观众在没有撕逼的战场心情愉悦。
想不通啊想不通,既然同爱情一样,“进出围城”的故事被絮絮叨了十几个世纪还是以各种方式在现实与虚构间反复上演,那就只能证明人类是一个物种: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