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红花》上映了。
韩延执导,易烊千玺、刘浩存领衔主演,朱媛媛、高亚麟主演,夏雨特别出演,岳云鹏友情出演。
导演曾经执导过《动物世界》和《滚蛋吧肿瘤局》,班底有流量,有老戏骨,还有三料影帝夏雨,可谓是实力雄厚。
然而,亲自去电影院体验了2个小时以后,才发现这是一部打着抗癌幌子的爱情片。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部爱情片加上“抗癌”和去掉“抗癌”这个元素,对于剧情并没有实质的影响。
易烊千玺演绎的是一个患癌男孩韦一航,遇到了一个相信平行世界的女孩马小远。
他们谈起了恋爱,一块旅行,一块赏星空。
剧情和《滚蛋吧肿瘤君》非常像,但却没有前者的高度。
想要搞笑,设置的都是老梗;
想要煽情,却太过刻意。
感觉导演想要表现的很多,但是最后却什么都没有说。
这个题材挺好的,本来可以好好讲述一个故事,比如有一些真正的泪点,就是去世女儿给父亲点的外卖,父亲在路边,哭的撕心裂肺。
老戏骨的演技真的是全方面吊打啊!
这个故事为什么不能好好讲一讲呢?这不比讲述主角乏味无聊的爱情戏更能够引起人的共鸣。
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忽略了身份,一股脑的沉浸到恋爱的氛围中,那直接做成粉丝向电影,把男女主角拍的美美的就好,为什么还要加“抗癌”的噱头呢?
瞻前顾后,导致了电影节奏的拉胯和主题的偏移。
我在电影上映之前,看过韩延导演和易烊千玺的采访,说的是他们有聘请专业的医学方面的专家指导。
但是两个经过了很多次化疗的人,你的体能哪能支撑你去旅游甚至出远门?
稍微有点尝试的人,也不会做出这样的设定。
直面生死,是一个终极问题,也是一件很沉痛的事情。
“生之绚烂,死之静美。”
《小红花》的宣传资料上写的是“我们要的是真正的想象死亡随时可能到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爱和珍惜 “。
这个主题是没错的。
生死不是儿戏,是每一个家庭都不愿意去揭开的忌讳和伤痕。
也许,是为了迎合流量明星的粉丝,主创编写的故事,却过度的浪漫,弱化了本应该有的态度和氛围。
所以,才会有很多的观众看的昏昏欲睡,粉丝们拿出手机一直录屏的现象出现。
和电影口碑拉胯的,还有观影体验的差。
没有点映,当然,这样的质量也不敢点映了。
坐在电影院,几乎全是粉丝,看到易烊千玺脱衣服,看到偶像说话,大呼小叫的。
完全不顾及旁边人的感受。
粉丝在各大平台上的五星维护,清一色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哭死了”。
影评平台上除了情感的宣泄之外,几乎看不到一条有实质内容的干货影评。
在资本和流量面前,各种清高的评分网站也“弯下了腰”。
一部适合低龄人群看的,也能在粉丝的刷屏之下冲上了7.9分,和优质港片《拆弹专家》都是一个分数。
但是你仔细看就能发现问题了。
正常的7.9分评分的"P形"在《小红花》跟前是不存在的,它是“F形”的。
31%的人打出了5星好评,最终的评分也只有7.9分,可见刷分已经超过界限了。
为了打分,四个平台还要全部“做一遍”,不仅自己做,还要发动所有认识的人和家长一起做。
还有高赞评论闹出笑话的。
这两位网友,点赞量一个上千,一个上万,结果是一模一样的内容和内容。
都是自己的“妈妈患癌去世”。
敢情为了维护偶像,连“妈”都不要了。
追星追到了这个地步也是悲哀。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偏离抗癌主题的粉丝向爱情电影。
尽管有水军的粉丝的盲目维护,仍然抵挡不住路人真实的口碑。
现在的观众不是傻子,没有人会在上映当天去为一部电影买单,都是等到口碑稳定之后,才会选择是否值得这个价格和时间成本。
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让观众们看到真正的声音,要不然你误入了粉丝清一色的无脑夸中,你会怀疑自己和她们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
按照正常的轨迹,这部电影的评分会大幅度下降,除去水分,真正的评分应该在6分左右。
当真正的大潮褪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献给积极生活的你
那是你灰暗人生中的一缕阳光,不是吗?
简单的说下,《送你一朵小红花》,消极少年遇到了阳光少女的故事,表面上是“抗癌的你”,实际上映射人生,因为所有人的生命都有一个终期,就看你如何面对,是活成了韦一航还是马小远,以及当我人生陷入至暗时刻,我也想遇见一个TA。
所以这里俺就选一个不同的角度,从马小远这个角色入手,你就会发现这部的立意所在。还有刘浩存,真的很灵。
韦一航与马小远,他们都有着类似的病情和经历,都是小时候就经历过手术。看过一篇科学报道,儿童肿瘤并不是小一号的成人肿瘤,它的生物学特性和成人的很不一样,比如脑胶质瘤,得了这个病,同样的药物可能成人吃了好转了,但儿童吃了却没有效果。
所以当一个孩子被确诊为肿瘤患儿,这意味着,他们刚刚开启的人生,被调成了困难模式,就像闯关一样,将会不断的与病魔作斗争。所以电影中韦一航与马小远在人生道路上,所要面对未来是一样的:他/她已经闯过了一关,但闯关之路才刚刚开始。
但是,韦一航与马小远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从韦一航的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他刻意拒人于千里之外,就是为了不想让自己成为任何人累赘,他不想与人交朋友,不想开展一段感情,就是担心自己可能某一天没有闯过那一关,从而给他人带来伤害,所以他消极面对自己的人生。
但马小远则完全相反,这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更重要的是,同为小病友的她,却有着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势。我们不敢揣测她真实的想法,但用句大俗话来形容她的状态,基本就是属于那种“把自己的每一天当做是最后一天来过”的那类型,因为她明白:
“活着,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导演韩延在《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故事主题上,实则延续《滚蛋吧!肿瘤君》的格调,但这次更加成熟且放开手脚,幽默、浪漫、脑内远足,汇成了强大到足以让人拜服情绪渲染,而剧情和情绪的推动力基本上是由马小远发起的,她潜移默化影响着韦一航,让对方明白。原来人生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去感受它的每一分钟:
在工地上感受“撒哈拉沙漠”,在楼顶上感受“山顶的风”,在海鲜市场上感受海边的味道,以及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你,有时候机缘巧合带着你打了个转,像是走上了一条和初心截然不同的路,但其实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本就有成千上万种抵达的方式,而人生的意义早已藏在这趟旅途中。
可见,这位五岁开始就大把大把吃药的癌症“前辈”马小远,并不是单纯的塑造一个心态乐观的病友,她影响韦一航的同时,也将电影的视角,引申到我们普罗大众的方向。
电影主题并不是“抗癌的你”,而是面向我们所有人:在我们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癌”,这个“癌”就叫做死亡。因为所有人从出生开始,都是与死神签订了一份有终期合同,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忽略这个合同的期限。我们与韦一航最大的不同,不是病患,后者脑子里的那个肿瘤,更像是一种执念,时刻提醒着他未来某一天的“终期”,我们所有人何尝不也这样?因为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一个会到来,只不过缺少一个“提醒”罢了。
所有人的生命有个deadline,有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去在乎什么是最珍贵,也不会试着去了解人生道路的尽头是什么,活着都不容易,珍惜当下,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这就是《送你一朵小红花》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韦一航与马小远就是我们人生的A面和B面,我们所有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是韦一航,但很少人能活成了马小远。
电影中马小远乐观对抗病魔,也教会韦一航珍惜现在,然而“再乐观的人,也有绷不住的时候”,当马小远躺在病床上尖叫崩溃的时候,才让我意识到一直努力地生活着的她,一直以来有多么强大的内心。也意识到这么一个“老顽童”的父亲,在孩子生病后一下子变了样子。那一刻,多么令人心碎。
父女俩的设定,像极了在生活重压下崩溃的社畜们,但我们比她幸运,我们起码还活着。
刘浩存,这个名字在两个月前对于大众来说还是陌生的存在。但随着《一秒钟》和《送你一朵小红花》,在2020年底,出了一个认真演戏,而且两部作品表现不错的新女演员,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马小远并不是个好演的角色,它需要极丰富的内心体验、细微的情绪变化、以及足够强大的表演自信。而刘浩存的特色在于她把那股子把悲伤留给自己的倔强得以精确表达:内心(或许)有癌症患者的压抑和痛苦,但表现出的是积极和乐观,前期是治愈的笑和酷,后期有在病床上情绪的爆发和哭戏,她还是个孩子啊,可想而知她之前撑得多么辛苦。
小姑娘演得不错,潜移默化之间有着表演层面上的跨度,且与《一秒钟》的刘闺女又是不同的形象,两部电影角色完全不同,虽然仅有两部戏,但作为新人,已经展示出了身为一名演员极强的可塑性,未来不可限量。
更重要的是,刘浩存身上的那股灵气,就像一道阳光一样,她太适合这个角色了,要知道,一个月前,她还是大西北农村的一个小脏孩,但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天使的礼物”,沁人心脾,如阳光一般,出现在韦一航的生命里。
韦一航得人生是不幸的,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当命运把你生活调成了困难模式的同时,却还赐了一个马小远这样的姑娘,虽然短暂,却带领他走出低谷,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
我们也多么希望在自己人生的至暗时刻里,也能遇见一个马小远一般的TA。即使我们似乎没有准备好去迎接对方的出现,甚至短暂到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但TA的到来却给我们一些启示,看见更真实的自己。我们没有被恩赐什么,而TA却教会我们太多。
我们总说积极乐观,可是这种情绪在癌症病人身上似乎是一种相悖的情绪。但马小远打破了这种不可能,且很自然的呈现。所以电影本身其实拥有一个很鸡汤能量的主题,但选择了一个独辟蹊径的角度,以及一个不出于世的角色——经受无数次折磨、领会到的感悟、相信有平行时空的角色,用她来告诉我们一个都懂的道理,要远胜自说自话的正能量百倍。
愿我们都能遇到一个马小远,也愿我们都能珍惜身边的马小远。
假如我的人生陷入至暗时刻,我也想遇见一个马小
抱着易烊千玺的光环去看的,第一篇影评写到四百字的时候自动清除了,先不说什么原因吧,回归电影本体,作为抗癌题材,无疑是一大热点,但,作为抗癌电影,电影开场韦一航的性格像个“神经病”,孤僻不算孤僻,就表现出不屑于整个世界的态度,人物形象坍塌,第二,马小远和韦一航的故事线过于紧凑,马小远的行为不着边际,没有过多交集的烘托,两人感情线就摊在了面上,电影播放至31分钟,人物形象坍塌,剧情紧凑,导演镜头语言切换不明,背景音不合,当然,这并不是声画对立。有一说一,电影本身电影画面感很强,但总体感觉更像是一部mv,剧中唯一的惊喜就是夏雨和朱媛媛等戏骨,在电影中所有的情怀中,夏雨一出场一切都不过如此,故事后段刻意煽情实在是无趣,尤其是朱媛媛吼路人那段,真是浪费了一段好演技,剧情偏差不齐毫无来由,全靠演员们的演技支撑着,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没有表达出主旨,全为最后五分钟韦一航的独白作铺垫。
总体来说,电影本身故事性不强,感情线很突出,后段刻意煽情,但剧中演员演技可圈可点,(除了韦一航开场口齿不清,台词功底不够),但电影画面感不错,主角养眼总体顶多三星。
作者: 连城易脆
我大学的专业是生物工程,毕业课题就是引发过无数争议的转基因和克隆,所以“基因突变”是我日常学习中经常要接触的名词。
而这个名词,与癌症息息相关。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课本里,有一个章节就是介绍细胞癌变,其中提到了一对固定概念——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它们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正常的细胞基因组中,而所谓癌症正是一系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逐渐积累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数据,大概有30%的男性体内已经有前列腺癌细胞。曾经有人专门对一些意外死亡的男性做解剖,发现很多人前列腺里已经出现了癌变细胞。
这里提到这个数据并非有意要散布某种焦虑情绪,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癌症、看待自己以及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会面对罹患癌症的风险,所以尽早建立对癌症的正确认识,就具有了一种极为重要的意义,认识并理解了癌症,渐渐地就能不局限于癌症本身,上升到更高层级对于生死的体悟。
当抗癌成为日常
癌症等疾病使得我们在生活中都可能会面临所爱之人因病而离去的痛,因此,如何面对这种失去就成了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必答题。 这也正是《送你一朵小红花》这部电影的核心命题表达。
承载本片命题题眼的正是易烊千玺所饰演的韦一航,一个被负面情绪彻底浸泡,几乎没有朋友甚至对这个世界带有些许敌意的普通青年。
透过韦一航的视角,一幅抗癌人士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这些长期被病痛包围、与正常人生活逐渐隔绝的人的生活状态。这种对于现实生活的直接浓缩与萃取总是最充满力量,最能带给观众触动的。
电影第一个重要的戏剧冲突设置在由张绍刚饰演的所谓大师利用廉价的心灵鸡汤去鼓励癌症患者并从中捞取金钱利益这件事上。
或许大多数观众都会像片中的韦一航一样,对这种形式的欺骗嗤之以鼻,并感到费解。毕竟长期接受唯物主义训练的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种口号式的呐喊并不能杀死癌细胞,只不过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罢了。 可是这些患者难道真的不清楚吗?当韦一航几近残忍地去揭穿这一切的时候,一位患者声嘶力竭地喊道:
“我们就想活得积极点、看起来健康点不可以吗?"
癌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定期复检,不仅随时面临复发的风险,还得忍受各种治疗方法带来的强烈副作用,这使得他们成为事实上的“囚徒”,虽然看似自由,但却被完全囚禁在一个狭小拘束的空间之中,在这个空间中,他们生活的唯一内容就是抗癌。
这难免让人绝望。因此寻求一种精神慰藉就成了非常自然的举动,哪怕明知是自欺欺人,也希望可以借此短暂地获得一种内心的平静。
毕竟吗啡都打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虽然一味地沉浸在虚幻世界中并不可取,但有时候,不是所有的谎言都需要被戳穿。
在电影结尾,岳云鹏饰演的假发店老板吴晓昧在病友聚会的餐桌上高喊口号的时,韦一航也最终跟着他们一同喊起了“战胜病魔”,导演借此完成了一次人物弧光。
而在这道人物弧光的光辉中,映射着另外一个角色的剪影。
“靶向药物”马小远
韦一航自然是不幸的,但是他又极其幸运地遇到了此生最精准的靶向药物——马小远。
刘浩存饰演的马小远古灵精怪,富有个性,由于5岁时就罹患癌症,因此早已学会更加豁达地面对病痛。
她也是一个古道热肠的姑娘,热衷于私信各路“大咖”给病友群讲课分享,希冀借此来缓解大家内心的焦虑,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对于韦一航来说,人生因为马小远的出现就此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
在相遇之前,他只是活着而已,疾病早已消磨了他对生活所有的热情,而在相遇之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害怕失去的人,进而真正感知到了生命的厚重和生活的本真。
去微博做直播,哪怕只有个位数的观众;
去动物园外端坐,哪怕只能以聆听的方式去感知;
去工地体验撒哈拉,去冷库体验南极,去海鲜市场感受海洋……
这些行为看似幼稚,却无一不展现着马小远认真生活的态度。哪怕肿瘤已经膨胀到几乎挤占了你全部的生活空间,也要尽可能在缝隙中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找寻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马小远精准找到了韦一航的“病变部位”,成功并完整地切除了其“精神性肿瘤”。
虽然,马小远最终没能和韦一航一起完成青海之旅,但是那片存在于幻象中的湖泊始终都是他们的精神彼岸。
对于生命随时都会进入倒计时的人而言,他们总会非常好奇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离开了,那些在乎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继续生活。
或许远远不只是好奇,他们甚至会为此感到焦虑和困扰。 显然,他们并不会希望对方沉浸在伤痛中无法自拔,反而是希望他们尽快摆脱阴影,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送你一朵小红花》中,韦一航的父母就用一条自拍的vlog直观地记录下了这种状态。他们经历了痛彻心扉的失去,也会带着思念好好生活下去。
这对于身患疾病的人来说,或许是莫大的安慰了。
纠结又动人的“亲患关系”
片中由朱媛媛和高亚麟塑造的这对中年夫妻非常生动准确,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极易产生情感共鸣。 家庭聚会那场戏中,因为所有的亲戚都愿意解囊相助,甚至愿意以卖房子这样的形式去支持韦一航看病,父亲韦江瞬间泪目,忍不住抽泣。
一个中年男人的当众崩溃让你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以及癌症这样的疾病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的重负。
而母亲陶慧在面对乞讨者时的突然爆发也同样说明了平日间内心的隐忍。隐忍有多深,爆发就会有多强烈。
当得知儿子的病情可能会复发时,她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苦闷与委屈。然而即便如此,母亲还是慷慨地拿出了整整100元给了乞讨者,这是作为母亲的善良与理解。
生病的人当然痛,但病患的家属也一样无时无刻受着折磨。父亲和母亲这两次情绪上的溃堤建构出一个癌症家庭的真实困境,产生极强的戏剧张力,将观众拖入进类似的情境和状态中,也获得一次情感的释放。
对这样一个被病魔百般折磨与纠缠,甚至不舍得更新一件家具的家庭来说,死亡这样的字眼总是避之不及。可一味逃避只会让亲患关系更加剑拔弩张,就像易烊千玺扮演的韦一航所说的,患者并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否则那种愧疚感甚至比疾病本身更加令人痛苦。
当父母真正意识到这点后,就有了那段记录一天生活的自拍。
父亲母亲携手一起在红绿灯路口过马路,在镜头中,他们缓慢地融入人群中。
其实被留下的人才是最痛苦的,但父母希望借这支短片来鼓励儿子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陷入到日复一日的颓废中,浪费身边人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
其实,每个人都挺难的。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有些人仅仅是为了简单地活着,就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
送自己一朵小红花
电影片尾的彩蛋记录了很多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艰辛,虽然无法与片中抗癌家庭相比,但也会让人想到自己心中的苦。
已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却依然居无定所。每次找房子搬家,总是期待会是一次新的起点,而事实再次证明了,这只不过是又一次徒劳的折返。
加班成为常态,也逐渐习惯下班后一眼望去找不到一辆共享单车,只能在寒风中徒步前行,慢慢走到地铁站。
当不同的客户同时找你,手机、微信语音电话、企业微信语音电话一齐响起的时候,真的会让大脑陷入到因为高负载而直接“宕机”的状态。通过这些数以百计的工作电话,我也算尝尽了人间冷暖。
因为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如一颗齿轮被压榨着,长期得不到充足的睡眠,还得忍受脱发等困扰,难免在生活中的某一刻,就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苦闷而泪流满面。
只是,于我而言,我很庆幸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挚爱——电影,就像韦一航找到了真正害怕失去的人那样。虽然前路依然充满了荆棘和坎坷,但是只要还有电影,生活就不会那么辛酸和无趣。
也希望屏幕前的每一个你,都能够找寻到生活的意义所在,或许是为了某个人,或许为了某件事,又或者只是为了自己。勇敢一些,积极一些,跨过充满苦难的2020年,就已经值得一朵小红花了。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遇到更多好电影,也遇到更多让你感到美好的人与事。
《给你一朵小红花》2分
如果这部电影能收获成功我仿佛看到了被《上海堡垒》关闭的资本流量大门又要被打开了。不过这次的套路从顶流+大且烂制作转变成了有一定口碑的顶流+优秀的群演+小制作的模式。
背景设定是一群患癌人群聚集互相鼓励下,大概讲述了一个善良体桖父母但是因病悲观丧失生活斗志的男角(这个主角设定其实挺好的)与同样患病但性格明朗经常开导其它病人的女主展开魔幻史诗恋爱的故事。
这里不得不提电影的最后男主独自前往梦中梦见的地方(青海)的场景和火车上那一群群羊身上的小红花,这魔幻到我一度以为导演是郭敬明。
好家伙男主患病整天要死要活然后经常做一个不明所以的梦然后就是为了结尾这一出?谈恋爱就谈恋你还给我整出什么在一个平行时空谁谁没得病,谁谁干什么活的很好的大片感动男主的独白?在电影院隔着屏幕我都想吐。
整部电影剧情拖沓 前四十分钟拍的无聊至极,然后导演可能也知道自己拍的有多无聊还穿插了几个尚可的笑点,道理没讲出道理深度没有拍出深度,一股青春小说好看皮囊的味道 打着关注这个群体的幌子拍谈恋爱 真的是好题材没有拍出好电影。
想当初看少年的你还觉得易烊千玺演的不错,这一次我想说:
易烊千玺说台词的时候能把嘴里的痰吐了吗?
这一口咯痰的台词我闭上眼睛一句都听不清完全入不了戏(这个感觉可以把嘴巴张开舌头卡在中间不抵住上下颚然后开始说话感受)
女主就更一言难尽了 同行衬托易烊千玺好像还挺不错的??
最后这部剧唯一值得夸的就是那些配角了 两个主角的父母,那些患病聚集在一起相互取暖的配角选的真的很好 演技力压两个主角…
综上个人看法 如果冲着主角去的完全可以去看 粉丝滤镜下也许可以哭的稀里哗啦 (但是我在的影厅真全坐满了也没听到有抽泣声)如果是冲着癌症这个题材去看的没必要了(甚至我想会不会有可能赶着点我不是药神?)是我想多了。
小红花是幼儿园老师常用来奖励小朋友的奖品,也许小学低年级还会沿用,基本也就代表了这部电影的故事水平:大致相当于小学生满分作文水平。
故事主题明晰:不管生活中我们要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热爱生活。
能用一句话总结主题,可见这主题的浅显易懂,符合小学生认知,简直是标准的小学生作文题。
故事展开:男主是癌症愈后患者,虽然已经痊愈但时刻面临复发的风险,所以他充满厌世感。不愿与人接触,连癌症病友的互助会也被他搅局。但是,他却认识了同为癌症愈后患者的女主,女主活泼开朗热爱生活,和男主形成鲜明的对比。男主的眼神从此无法移开。
女主发现男主有探险的爱好,但由于身体原因无法走出去看世界,于是带着男主玩“模拟探险”,去冰库放几个企鹅玩偶假装是南极,去工地上的沙堆放几棵仙人掌盆景假装是撒哈拉沙漠;带男主喝酒撸串,爱意在两人之后渐渐萌生。
到这里,多么标准的青春纯爱小说剧情,初中时候班级传阅的杂志上常见的那种。
偏偏这时,男主晕倒了,怀疑是癌症复发。
于是,在一个漆黑的雨夜男主喝醉了去找女主(这个桥段有多烂俗不用我说了),告诉她:我逃避一切,我不愿意接触人是我怕我刚把心掏出来,我就会死,给别人徒留悲伤,因为上天不喜欢我,看到我过好点了就给我调成困难模式。
矫情得女主(和观众)都看不下去了,女主开启心灵鸡汤模式:你觉得上天喜欢谁?谁的生活是容易的?路边的老奶奶,小孙子被拐了,街上的快递员小哥哥,其实是聋哑人……
啊?这不是我小学写作文常用的素材吗?哦不,我那时候用的是:越王勾践被灭国后卧薪尝胆终于灭吴,司马迁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写出了《史记》,林肯的政治生涯屡屡失败最终成为美国总统……
所以男主就被说服了重燃生活的热情,还在这个夜晚表白了。女主奖励“他的第一次主动”给他手上画了个小红花(之前男主有提到他从小不是好孩子,幼儿园连小红花都没得过)。啊,青春纯爱小说的感觉扑面而来。他开始想实现自己这个探险的愿望,和女主约定了一起去某个地方(这里还有个bug下文再说)。
男主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已经捉襟见肘,他不想再找父母要钱,于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找了个临床药物试验(和治疗癌症无关的精神类药物)去当志愿者。男主父母知道这事儿后,跟男主发飙了。男主委屈地倾诉了一番:我看到你们为了我的病辛苦赚钱,还尽一切可能省钱,我不想再成为你们的拖累,那样我宁愿去死……
被自己爹甩了一巴掌之后男主离家出走,朋友告诉他他爸妈背着他为他做了哪些事,这时候男主爸爸赶过来告诉他自己工作之外打零工攒了钱,可以给他钱去旅行……
这桥段有多烂俗我也不想说了。
这时候男主的复查结果出来了,没有复发迹象,于是皆大欢喜男女主一起踏上旅途。
可可可可这时候,女主的癌症复发了。
这时候换男主安慰女主要乐观坚强了。男主向他爹妈提了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没了你们会怎样。
他爹妈给他拍了个视频,讲述万一哪天他不在了,他们每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从早上出门参加癌症患者亲属互助会到晚上撸串广场舞。最后妈妈精辟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失去,但面对失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多么标准的小学作文结束语。
结尾,女主还是去世,男主一个人去了他们约定的地方。
从电影开始一直提到男主自从做了肿瘤摘除手术之后一直能看到一片湖的画面,医生说是幻觉,认识女主之后他俩真的找到了现实中的这片湖,然而一直到结尾也没解释男主为啥会看到这个景象。
片尾字幕:谨以此片献给努力生活的人们。搭配字幕的是一些出现在新闻里的小视频片段:抗疫医生诉说抗疫的艰难,消防队员在洪水中解救老人,山区的孩子和助教老师的深情……真就,多么完美的小学生作文素材。
我把整部电影改编成了一篇作文,我觉得在2020年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拿个奖应该还是可以。文章如下:
如果说2020年教会了我什么,那就是,尽管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失去,但我们依然要满怀热情,热爱生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陷入巨大的危机。但你看,面对这样大的困难,医生不放弃希望全力救治,患者不放弃希望配合治疗;全国人民遵守规定,停工停产配合防疫;最终,一场大灾难被我们战胜。
(以下省略若干防疫中的感人事迹作为论据)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我们终将战胜任何困难。更何况,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来自世界的善意和爱意。
我们的父母辛勤工作,养育我们;我们的老师谆谆教导我们,在学业上帮助我们;我们的朋友鼓励我们……(以下省略若干生活中的常见事例)
所以,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害怕生活中的困难和失去,但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面对失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无悔的人生。
看过这篇作文这部电影基本也就不用看了,它们的思想水平和举例论证基本雷同。电影里大段的独白基本等于老师在课堂上念范文,给你当好词佳句收集。
这部电影的内容和内涵最多能撑起十分钟的公益广告,生生被拉成了一部两小时电影。观众很累的。
另外吐个槽,男主去当精神类药物的试药志愿者。编剧你告诉我哪个临床药物试验敢找癌症愈后而且有复发可能的患者当试药志愿者??你告诉我我立马向国家医学试验管理机构举报,这个试验的发起者可能自己精神不太正常。
给两个演员,给爸爸妈妈
两个小时的电影,为了鸡汤而鸡汤。
有人变成除了失去他都不会害怕的母亲,有人变成不吃红烧牛肉饭也能饱腹的父亲,有人变成把组织病友群当成救赎的恋人。明白这世界最缺的就是魔法,依然相信,有你就可以走遍科罗拉多和喜马拉雅,遍地的牛羊都是奖给我的红花。饮下这不共戴天的冰水,敬你那义无反顾的烈酒,命运操蛋,却因为你值得珍惜。
有点失望 剧情真没啥亮点 看到旁边哭的稀里哗啦我腔都不敢开
千玺弟弟的演技长进好大
跨年有这样一部电影上映真是再好不过,首先是大众层面的好看,一部非常流畅、情感饱满的商业片,其次它的主题——跨过难关,积极拥抱生活也很符合2020年的社会情绪。韩延导演有了上次《滚蛋吧!肿瘤君》的经验,各方面处理都更加成熟,将癌症、死亡这样中国人谈之色变的字眼引向温暖和力量,不去刻意做病情展示,更注重探讨患者的心理疗愈、每个人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情感纽带。其实就算不讲癌症,这样的故事也有更广泛意义上的治愈作用。除了雨夜、家宴等肯定会成为泪点的戏份之外,片中其实很多小的情节也很戳我。比如韦一航和妈妈在卧室整理照片那段,母子俩互相坦诚了心底最害怕的事情,只有当他们向对方袒露出自己的软肋时,才互相理解了彼此。爱是很复杂的东西,有时候爱就是亏欠,就是负担,所以爱才沉甸甸呀。
刻意煽情,剧情尴尬,如果不是四字弟弟,这剧人应该很少,题材很好,表达很尴尬,有部分小细节 还是有感动到,比起少年的你 这个让我有太多失望了
剧情演技都一般又老套,一分扣在跨年要看死人一分扣在强行蹭lgbt热度
两个人台词都一般般 更觉得四字需要靠人带戏了 少你真比这好
一幅徐徐展开的自画像,无须加诸过多的戏剧注解,更与励志鸡汤无关。易烊千玺再次证明了他对于表演的超群领悟力,他几乎走向“演”的反面,不追求爆发,而是小心翼翼地隐藏,用紧绷的身体和躲闪的眼神靠近一种充满敌意的留恋,那里既有情窦初开的清澈,又有千帆过尽的沧桑。有那么多闪烁其词和言不由衷的时刻,唯独表白是坚定的,因为那一刻,他不再惧怕袒露自我,也不再纠结于得到还是失去。
小红花是韩延明显的转变,从一定要讲自己想讲出故事,转变为了为人间讲故事,为众生讲故事。某种程度上的开窍。电影中有大量在平常之处见感情的细腻表现,润物细无声,非常动人。国产电影需要《送你一朵小红花》,尤其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能在年末的寒潮里送来一股温暖,也要送给这部电影一朵小红花。
演技不错 剧本不太行
有类似经历的人一定会感同身受得在电影院哭出来,敏感无助纠结如韦一航和吴晓昧,生病的人与死亡面对面站着,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是爱和力量来源。可是爱也会伤人,“我看着你们这样我还不如去死”,韦江一个巴掌给了韦一航,中国式传统父子别扭又沉默的爱却通过伤害宣泄出来,真实到流泪。
“没发光的路灯想冬眠。”
演的啥玩意啊 一星高亚麟一星朱媛媛 易烊千玺为什么每句台词结尾都跟个气泡音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的最后一天看这部电影,思考生命的意义。剧情吸引人,演技在线,达到预期。
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有战胜它的心。承袭韩延导演《滚蛋吧!肿瘤君!》又一最新力作,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四字弟弟领衔主演。一朵小红花,串联起无数个与病魔抗争的个人和家庭。死亡面前,我们能做的,是保持希望和珍惜,用爱发光,战胜病魔。温情而现实,绝望又充满希望,是对2020最好的总结,也是对2021最好的期许。
“在那两周之中,我体验到的完美时刻和完美日子要比我在生命中最后5年体验到的还多,或许,如果我的生活能以诊断之前的方式延续5年,我的完美时刻和完美日子也不会有如此之多。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表,你能在未来看到完美日子吗?或者说,你的完美日子是否正藏在某处,而你需要想办法将它们解锁出来呢?如果我让你以打造出30个完美日子为目标,你能做到吗?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长时间呢?30天?6个月?10年?还是永远都不可能?我觉得,自己在一天中活出了一周,在一周中活出了一个月,在一个月中活出了一年。”
【2020.12.31】有点尬,看来演戏还是要有人带。【2021.01.01】各位妹妹不要過來教我做人,影評是我的真實想法,作為四字粉我也希望他在影視上能有更好的作品,但有《少年的你》里精彩的表演在前,《送你一朵小红花》里的表現就感覺並沒有太令人惊叹,“喜歡”和“嚴格要求”二者之間並不衝突。另:你可以說我的欣賞能力很低級,但請不要在私信里口吐芬芳暴露你素質不高的事實。【2021.01.06】3號廳影評:“而是他的高水平和高起点,决定了我们更苛刻的审视。”——弟弟加油,你能行。
可能这一年过得太丧了吧,这部电影看得我情绪波动特别大。其实片子就讲了两件事,一个关于亲情,一个关于爱情。人为什么会这么多困扰,终究是因为有牵挂的人了。前半部分是轻松的青春爱情片,后面则开始走心感人了。易烊千玺的角色还挺可爱的,会被他那种有些装酷的直男萌感所打动。而刘浩存在第一次的时装戏,也让我们完全看到了她特别青春和活力的一面,是真的让人心动的女孩。不过,最打动我的,应该还是亲情吧,每次看到父子关系的戏总是会被感动。归根到底还是那样,人生真苦啊!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后面收得不是那么顺畅,当然,对待这个问题,我也是无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