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金刚王和狄仁杰双王争霸,这是金刚王宣传时的策略,有经验的影迷当时就笑尿了!大哥别往自己脸上贴金好吗?就像好多垃圾国产电影宣传标榜自己是什么阿凡达特效总监什么魔戒幕后团队,我能告诉你我搭眼一看就知道你是什么货色吗?人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虽然金刚王的动作成片还算考究完成度不错,但你拿什么说自己是啥第四代功夫片什么和狄仁杰争票房,现在投资老板傻了吧。罗永昌好好的在银河做杜琪峰的副导演多好,自己单干也找个靠谱的剧本,这种抗日神剧式的说教早已out了好吧。何为第四代?在释延能的苦瓜脸上我真看不到能接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的班的前景,感觉不具备那种气质,还不如棒子刘承俊呢。故事就是渣,老牌日本影星仓田保昭的出现还有些小激动,叶问里的池内博之也打了个酱油,还不如那没有存在感的女孩值得注意呢。动作吧也就那样,不上不下的,不是粗制滥造,但也没啥惊喜。无聊时不用脑子倒可以看着玩玩。
功夫片曾经是帮助中国电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敲门砖,也是中国电影人为世界电影贡献出的一种全新类型片种。然而近几年,功夫片却难掩其颓势,尤其当好莱坞借助其先进的特效技术,将动作片上升到了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地步时,中国的功夫片已经很难单纯通过肢体搏斗再次做到让观众目瞪口呆的效果了。
因此,当罗永昌执导的《金刚王》打出“第四代功夫电影”的旗号时,其复兴功夫片的野心不可谓不大。释行宇乃少林传人,其硬桥硬马的功夫底子自然无可置疑。然而仅凭一个释行宇,便敢大言“第四代”,恐怕只会惹人嗤笑。
看过《金刚王》这部电影后,的确能感觉到罗永昌的煞费苦心。影片中的武术设计,可谓花样繁多,涵盖了摔跤、散打、巴西柔术、日本跆拳道、美国自由搏击。为此,导演不惜在电影里安排了一支远征军,并让里面的美国白人、黑人作为主要角色与主角和反派们大打出手。
另一方面,本片以传统功夫片的经典形式——闯关,作为影片叙事的主要结构,瞬间便让热衷于功夫电影的影迷倍感亲切。闯关的形式让人想起李小龙的遗作《死亡游戏》;而暴坛、伤坛、绝坛三大坛主的设定,则让人忍不住想起香港另一部让人津津乐道的Cult电影《力王》里,男主角在监狱里独战东、南、西、北四仓天王的设定;而男主角先是受邪恶组织哈迪斯培养,后又反出哈迪斯,最终消灭这个邪恶组织的情节,更是在《冷血十三鹰》、《龙虎门》等功夫片中常常出现。
如果仅仅如此,那么这也不过是罗永昌抒发自己对功夫片热爱之情的致敬之作,远远谈不上对功夫片的革新,更谈不上“第四代”。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其实是影片的镜头调度,学习了好莱坞最新动作片的视觉特效手段,瞬间让电影的视听效果与传统功夫片大异其趣。从这一点上说,称本片为“第四代功夫电影”,倒也不算全是虚言。
具体而言,在男主角金刚王与暴坛坛主狱霸金刚的战斗中,导演运用了好莱坞动作片导演扎克·施耐德的招牌镜头调度手段,在打斗中穿插使用常速镜头和慢速镜头。这套手法在好莱坞称之为speed ramping,即“速度曲线”的意思。当然,香港早期功夫片里不是没有这种拍摄手法,但用法却完全不同。
早期香港功夫片,会在一套完整动作的最后,插入一个慢速镜头,其意义相当于一个“句号”,来强调这套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常见的表现形式是,主角最后的致命一击打在反派身上时,镜头突然变成慢速,反派缓缓吐血、挣扎、倒地。
而扎克·施耐德对速度曲线的使用则不是这样。在《斯巴达300勇士》和《守望者》两部电影中,慢速镜头穿插在常速镜头中,不是表示一个动作的终结,而是强调一个动作的节奏感。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扎克·施耐德的电影好像MV一样动感十足。
《金刚王》里释行宇与狱霸金刚的打斗也是如此,男主角每一次挥拳、击打、躲闪,都会用慢速镜头突然穿插进来,以至于观众仿佛能亲身体验那击打之下的力量感。心脏随着常速慢速镜头节奏的变化而跳动着,每一次打击到对手身上都让人身体为之一震,只看得人血脉贲张!
到了第二场男主角与伤坛坛主魔尸金刚的决斗,为了表现魔尸金刚疯猿速度的疾速诡谲,导演又放弃了速度曲线的运用,而以复杂的长镜头调度来完整展示疯猿的四处游走。在这一个段落,导演似乎又回归了传统动作片的调度手法,以吊威亚的方式、以跑酷般的动作,来表现男主角与疯猿的打斗。
当男主角与疯猿游走到桥座顶上时,这场打斗进入了一个高潮。脚下所能够踩的地方只有方寸之间,一旦掉下去,则是万劫不复。这种刀锋上的舞蹈也是香港传统动作片常爱表现的段落,远可追溯到李连杰主演《黄飞鸿》里,黄飞鸿与铁布衫严振东在竹梯上的大战,近则让人想起甄子丹主演的《叶问2:宗师传奇》里甄子丹与洪金宝在木桌上的对决。
而最终场的决斗,男主角与绝坛坛主冥神金刚的对决,则又参照了好莱坞《黑客帝国3》之中的雨中大战,也就是超高速摄影。高速摄影所形成的慢速镜头不完全等同于扎克·施耐德一快一满的常速镜头与慢速镜头穿插使用,高速摄影更强调的是动作的造型感。
扮演金刚王的男主角释行宇和扮演冥神金刚苍生大介的刘承俊,都有一身完美的肌肉,当他们脱下衣服,在漫天的雨点中以高速摄影的方式一拳一脚地做着生死相搏时,这种造型的美感远远大过了动作本身的狠辣。
而最让人叫绝的则是,这种表现形式恰恰与这场决斗的主题相呼应。如果说,第一场与狱霸金刚的决斗,比的是力量,所以用速度曲线的表现形式来呈现;第二场与魔尸金刚的决斗,比的是速度,所以用长镜头调度来表现完整动作的流畅性;那么第三场与冥神金刚的决斗,比的则是心。二人都有着不得不战的理由,也有着绝不可改变的信仰,更有着必胜的信心。因此,他们所拼的,已经不是招式,而是心境、是武德。最终,男主角金刚王在自己哥哥的呼唤下,以爱之心战胜了冥神金刚所代表的哈迪斯战之心,赢得最终胜利,也是对这个主题的再一次强调。
《金刚王》的三场决斗,既让人看到了传统功夫片表现形式的再一次精彩呈现,也系统地运用了好莱坞动作片里视觉特效的表现形式。整部电影的视听感受酷劲十足,非常新潮。《金刚王》所反映出的融合创新态度,是否真的能革新功夫片的表现形式,以开启“第四代功夫电影”,现在说还为时尚早,但导演罗永昌的努力,至少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只有这样不断地摸索和创新,中国电影才有希望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看完之后,真的非常有感触。现在像这么优秀的功夫片真的不多了,演员的表演都非常棒,特别是释彦能,作为一个前嵩山弟子,在这部电影里非常完美的展现了他的武术功底,个人觉得,释彦能这个演员论功夫并不比甄子丹那些明星差,只是名气没那么大罢了,反正这部电影后,我是真的喜欢他了。这部戏拍的非常的真实,主要是不做作。里面的演员不论是释彦能还是刘承俊都有武打功底,动作真实有力,几乎拳拳到肉,而且很少有特效,对于功夫片,个人觉得,演员的功夫就是最好的特效。虽然没有什么明星阵容,但谁说没有明星就拍不出好电影,但感觉豆辨5.8的评分对这部电影来说有点不公平。总之,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赞。
不敢想象这是一部内地功夫电影,可能也只有在2013或之前那个年代拍出来。。。,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抗日期间,中国远征军战俘在金刚王帮助下反抗关押他们的一个日本邪教组织哈迪斯,和解救被这个邪教组织绑架胁迫的孩子们,而终于把哈迪斯为了壮大其邪教组织而“培养”的后备力量的孩子们解救出来的过程。
一部国产二战抗日题材的电影,罕见的远离了枪炮的硝烟弥漫,当然更没有横店式夸张荒谬的剧情,没有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细节,而却以类似《精武门》方式演绎的一种充满功夫打斗的电影,主角甚至都远离了刀剑等冷兵器,而以纯粹的功夫展现。
功夫打斗场面应该够四星了,肌肉,力量,速度,对抗,技巧,在以少林寺出身的长年以著名配角闻名的影星释延能,和韩国跆拳道三段的偶像明星刘承俊为主等的精彩演绎下,武打场面从设计到表现,可以说是淋漓尽致!
想说的是被非议众多的剧情,如今再看,不是导演罗永昌浅薄,怕是看不懂的无知。。。
作为抗日剧情电影,并没有过多去渲染仇恨,正反两面,
一边是充满了人性光芒的善,
一边是沉迷于极端信仰之恶,
以帮助,解救,逃脱,远离为主调,
鄙视杀戮,消灭,摧毁,血腥的残暴,
了解剧情知道,虽然本片也杀人死人不少,而其实这部片子很容易拍出以血腥,残暴而博人眼球的那种限制级电影,但导演罗永昌并没有那么做,至少效果上来说并非如此。
看起来情节平淡无奇,乏善可陈,
但却是对哈迪斯邪教组织的极端,阴暗,控制,洗脑的控诉,并对以男主角释延能和女主枝子,以及远征军的中美英战俘们的善良,互助,友情,仗义的刻画,和对自由的追寻向往。
影片最后打斗场面结束时,远征军齐声高吼道:“金刚王,自由!……”
本片里经典台词如下:
1、武器可以消灭人,但只有信仰才能征服敌人。
2、金刚之怒,菩萨心肠,才是金刚境界。
3、我请求你,请阻止他们俩的决斗吧。
4、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哈迪斯)。
5、我们没有在精神上征服他
6、中尉,你说的对,这真是一场杀人的游戏。
7、凭你一己之力,就像撼动神社伟业。(哈迪斯)
8、这是我的使命。你太自信了。
9、一意孤行,必遭毁灭。
10、在这里,我只会报道事实的真相。
11、心中的屠刀,比手中的更可怕。
不宣扬仇恨,暴力,反对强大成功励志,虽然争斗场面很多,但近乎佛系信仰的善良,却能不时展现,
就这些,如今还有几部电影还敢表达这种几乎远离主流,或是敢于表达的?
这些寥寥数语的台词,即可窥见一斑,至少,我是不敢将其列为烂片之列,如果这也能算烂片,那这烂片格局未免太高深了,尤其当下再看。。。!
最为不可思议和佩服的是,这还是刚刚才在CCTV6电影频道播出的。。。。。。
废话不多说了,从“武”与“禅”这两个方面,谈谈个人对于这部电影的体会。
武
这部电影的核心在于三场挑战,这三场挑战各具特色,别开生面,与动作类游戏不乏相通之处。
第一场,对阵狱霸金刚。狱霸金刚有点类似动作游戏中的巨型boss,压迫感十足,但灵活性、机动性有所欠缺。主人公利用台阶、墙壁等地形来伤害对手,颇有新意。狱霸金刚相当于游戏中的近战战士型角色、力士型职业。好比仁王里面的东国无双吧。
第二场,对阵疯猿。第二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动作游戏中的解谜环节,比如鬼泣3里面的影子BOOS,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有效攻击敌人。敌人出手狠辣,行踪诡秘,类似游戏中的暗杀者职业。双方打斗时也利用了地形因素,主角利用墙壁废了疯猿的手指,让他手上功夫大打折扣。最后又在水里击杀疯猿。
第三场,苍生大介。这个属于比较均衡的boss,压迫感不及巨型boss,也没有暗杀者神出鬼没的诡秘。剥离了外在附加的特性设定(巨大体型、诡异行踪),而将重点放在武功招式本身上,在打斗上更有所强化,为观众呈现出一场不逊于叶问系列的终极决斗。
除了三场核心打戏外,另外有几场次要打戏我觉得也相当不错。
金刚王在少林暗处独自练习17秒必杀技。镜头不时晃过金刚塑像的面部,塑像的威严神情与人物的面部交错叠加,使金刚王的动作更显威势,增添动作美感。
在师傅圆寂前,金刚王在寺院打下师傅教给他的第一套拳,神态安详,有一种沉静之美。
苍生大介独自面对木人桩练习,忽然,在明暗交错间,木人幻化为一个个蒙面武者,与他对打。原来他是在和假想中的对手交手。这种虚实转换的镜头切换,让这场打斗显得亦真亦幻,富有神秘感、玄虚感。类似的还有金刚王在苍生大介面前演练17秒必杀技时的情景。金刚王以木人桩为对象,跟假想的对手交战。苍生大介在一旁看着,同时也在假想中与金刚王对战,拆解金刚王的招式。这种“假想战斗”当真是又一种新奇有趣的视觉体验。
套路太明显,编剧不太用心。武打场面是亮点。
几场打斗还是不错的,剧情就很狗血很烂了。
剧情很扯。
我就是去看打架的
虽然功夫很硬朗,演员很卖力,可惜比起李连杰甄子丹等人的功夫片来还是不开同日而语。 故事更是俗不可耐,其实根本没必要看全部片子,只需要看三场擂台战就足够了。
为什么评分那么低?在我看来整体还是不错的,除了一开始的意念信仰有点怪怪的,主要的三场打架戏不错,一残暴二鬼魅三唯美,两个男人打架打成这样业所不错了。女性角色突破陈规,稍稍让人惊喜。
电影真正做到了视觉奇观,在封闭空间内将对战的等级不断提升,尤其是其中将酷跑和功夫结合,好看!
打斗很high很卖力,剧情很傻很天真。
释延能:我终于可以演主角啦
像拍给基佬看的
乍一看还以为是金刚狼 没想到。。。。
久违的纯粹功夫片,一场肌肉和血浆的视觉盛宴。虽然罗永昌一如既往地不会讲故事,但是片中的动作戏真的是场场高潮,各种关节断裂的声音此起彼伏,让人不免想起泰国的《拳霸》和印尼的《突袭》。影片中释延能与南贤俊对打的那一场堪称年度最佳!
剧情好扯,杀人还要扯个大旗帜。不过不看剧情,光看动作还是很推荐,基本从头打到尾,很过瘾。好吧,我就是图动作进去的,但是起码动作戏没让人失望。
赶紧打就行了 ,两个人矫情了两个小时。。。
动作凑合,剧情狗血。
虽然还没上映,但这名字是与阿迪王异曲同工么?
这个动作片还是推荐的,打斗画面处理的很好,看得人肉疼,男性观众应该会喜欢
来,前排砍人的朋友,后排被砍的朋友,大家一起跟我来喊,金刚王,自由!金刚王,自由……
简介第一段:金刚王(巴拉巴拉巴拉)被封为金刚王......
确定这不是小学生作文改编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