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那样的爱情,这样的时代
走进影院之前,我以为这又是一部旅途艳遇,新欢替旧爱的商业片,走出影院之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在底线之上的,能够发生在你我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不值得赞扬,不需要批判,却可以提供思考。
旁白读出老人的信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女士悄悄的擦去了眼角的泪水,是的,是一位女士,在放映厅一群年轻人的包围下,我和她都显得有些沧桑和另类,当许念祖把老人的遗物放到桌子上,这位女士已经泣不成声。我和她一样,更喜欢、也更感动于这对老人的爱情,那个在夜晚独自唱着思念爱人的歌谣的女孩问:“为什么我们会爱上另一个人?”,我却想问:“一湾海峡,半个世纪,为什么没有让这对老人爱上另一个人?”。许念祖说:“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
事实上,他们分开了,从年华豆蔻到白发苍苍,留给他们的,是一叠永远不会有回复的信,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悲哀,时间和距离让他们没有再见面,却把最美好的形象和情感留在了他们的心中,如果没有哪次无情的分别,生活和时间,也许会逐渐的消磨掉他们的感觉和感情,也许会把彼此的缺点逐一展现给对方,也许会让他们共同面对更现实的问题和苦难,如果是这样,他们还能携手走到人生的尽头吗?
纪雅清的未婚夫半裸的睡在床上,纪雅清忧郁的坐在床边,这是整部影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镜头,我愿意相信,直到这一刻,纪雅清仍然为这段感情付出着她的全部,可是,心里的裂缝早已出现,映后的见面会上,影迷问刘诗诗,如果这段旅行中没有出现许念祖,纪雅清会嫁给她的未婚夫吗?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我们也都知道,人生真的没有如果。
如果两个人的感情没有问题,即使一万次旅途中出现一万个许念祖,也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两个老人的爱情是最好的证明,半个世纪的时间是一段足以证明任何事情的时间,我相信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们的生命中也曾出现过许念祖或纪雅清,带给他们一丝心动的感觉,只是心中已有爱人,让这些许念祖或纪雅清变成了路人甲乙丙丁。我们从荧幕上的角色反思自己,有时一段感情的结束,可能真的与他人无关。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在底线之上,许念祖和纪雅清从始至终,没有拥抱,没有亲吻,没有性。那个五秒钟测试的最后,是纪雅清起身离开的背影,尽管她矛盾于爱情是奋不顾身的感觉,还是思考之后的选择,至少,在她得到答案之前,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背负感情,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人。薇薇安对纪雅清说:“你已经做过一次选择。”我感动于这样的答案,也羡慕纪雅清有这样的朋友,在是非面前,可以给她一个道德上的警示,这可能,是这个时代正在流失掉的底线。我们永远没有办法衡量纪雅清的未婚夫和许念祖谁更爱她,实际上,电影刚刚放完,就有人忘记了那个在这个故事受到最大伤害的男人的名字,我同情他,虽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结束一段感情永远都是件单方面的事情,理由可能有一百种、一千种、一万种,无论哪种理由都会有人受伤,我们能做的,是把我们强加给别人的伤害降到最低,纪雅清做的很好,起码,她有一句真诚的道歉。我喜欢影片中那句一年后的字幕,与六十年相比,这并不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却是一种态度,导演说,这一年的时间,是他们给彼此的最好的馈赠。其实,我觉得这是他们给受伤者最好的礼物,给自己最好的反省。
比较影片中的两个爱情故事,纪雅清说:“是他们太单纯,还是我们太复杂,他们认定了一个人就是一辈子,而我们,即使在一起却还是在想是不是真爱。”也许,只是我们生在了不同的时代。
“如果让你从一段旅途中带回一件纪念品,你会带回什么?”,这不重要,我们都没有强大到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只是,邂逅永远比艳遇更能让人理解,因为爱情总是不期而至,但责任和底线却应该永远在心中。
《回到爱开始的地方》,文艺的提醒着我们,出发时,不要带着情绪和期待,结束时,降低对他人的伤害。荧幕上的故事要有结局,所以只能发生在两个简短的时间节点之内,真实的人生,却没有办法预测未来,纪雅清和许念祖也许也会一起被埋在一棵树下,也许在未来的某天,还会变成另一个人的纪雅清和许念祖。
我们期待,他们可以像那对老人一样,永远的守护着这份感情。我们祝福,那对老人,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开始他们曾经没有开始的未来。
那样的爱情,这样的时代,我们从荧屏上寻找着,我们自己的答案。
2 ) 无题
和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我已不再是懵懂烂漫的年纪,也不再轻易被什么所打动。走进影院,大厅充斥嘈杂音响,到处都是大片的海报。选择文艺片的人不多,而我也只是有些烦躁,想找部能静下心的片子,于是便选了《回到爱开始的地方》。男女主角都算是我喜欢的类型,看着就干干净净的,很舒服。
观影时,比较能触动我的是三个哭泣。
第一个,是老奶奶的痛哭,那是积压了一生之久的,所以当情感一下子都喷薄而出时,在场的观众都为之动容。
第二个,是纪雅清在得知自己心中所爱,听到闺蜜薇薇安的那句“你已经做过选择了”时的恸哭。它让人觉得割舍是如此之难,好似心都被掏空了。
第三个,是女主角与未婚夫对视后,证实俩人并非真爱时的哭泣。纪雅清穿着洁白美丽的婚纱,倚着墙角失声痛哭。原本象征幸福美好的婚纱在此刻却愈发让人觉得冰冷忧伤。从女主角的哭泣中能感觉到那种对于无爱婚姻的恐惧和绝望。
整部电影甚至没有一个拥抱,一个吻,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悠远的情调,却缓缓地沁入人心。
只要一部片子能在某些瞬间打动我,引起些许共鸣或思考,于我而言就足矣。
3 ) 这是每个小清新女文青都梦想的那种王立[哔]副[哔]长一般的生活
这部电影女主角的一身行头基本上就是之前在豆瓣上被黑出翔来的小清新女文青的标准配置:粗布长裙,球鞋,脖子上套一个照相机,就差个银手镯了。攒齐这一身装备的女文青再来是制定自己的“旅行计划”——目的地一般在云南那一片儿,值得庆幸的是这部片子把故事放到丽江。一切准备就绪,女文青们接下来就可以像王立[哔]一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顺便进行一段奋不顾身的爱情。
不过片中的女主角去折腾这一趟的前提,是人家有份还不错的工作,而且这次旅行都是单位赞助的,再加上人家还有一个事业有成的未婚夫。大部分跟我一样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同龄人,还是趁早拉鸡巴倒吧。如果能有幸找到个片中那样条件不错的未婚夫,就别再整天想那些没用的了。被那些蛋疼的爱情故事一忽悠,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然后不辞辛苦的跑到云南想去千里送[哔],一心想着能遇到一朵像周渝民这样的男子,然后与他发生或保持不正当关系。可惜大部分人最多也就是遇到个骑着大摩托带金链子的汉子,运气好他还是刚从金三角进货回来。如果你还不如片中的女主角,现在身边环绕的全是像我一样的抠脚屌丝,那就更别折腾了,以您的魅力,去了云南对于桃花运也起不到多大改善作用,能遇到的条件最好的异性也就是那些能充分发挥自己菊花收纳功能的活跃于边境线上的运输业工作者,当然你要是觉得找个这样的也不错,以后家里可以省个酒起子,那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部电影其实拍的挺中规中矩的,没有那种让人看了之后一口老血喷到键盘上的冲动,而且故事进展的也符合一般电影的叙事规律,其实客观的说,在当前天朝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但问题就是这部电影实在是过分中规中矩了,都到了一种俗套的地步。关于女主角的设定这个文章一开头就吐槽过了,我甚至怀疑编剧是不是照着豆瓣上那些黑银镯女的帖子来构思人物的——只不过他们忽略了那些帖子的作者对于这类女性形象其实不是抱持肯定态度的。细节方面,故事进展中所有用到的桥段几乎都能找出他们在别的电影中的出处。用的都是这些别人玩儿腻的点子,也难怪像我这么迟钝的观众都能把剧情猜个八九不离十。当然片中还是有极个别细节跟我猜测的不大一致,让我屎尿未及的。
女主角向男主角要生日礼物那块儿,我就知道她会让他给自己画幅画,但下一个镜头就跟我想的不一样了。联想到之前的找项链剧情,我本来以为下一个镜头应该是这样的:女主角带着那条项链,躺在沙发上,然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一旁的男主角给她全身来个素描。这么经典的爱情片桥段,编剧居然忘了致敬,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这部片子的剧情乏味的像喝白开水一样,倒是对云南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展现的不错。导演还不如完全去掉剧情,直接拍成纪录片或者当地旅游宣传片,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这种直白的表现手法也还是有些好处的,虽然平淡的剧情限制了主角演技爆发的机会,但却使得片中出现的当地的群众演员的面貌得到了比较真实的展示。片中出现的大多群众演员都显得朴实可亲,再配上他们的乡音更觉可爱。但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后段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老奶奶,她的眼睛倒不见得像是老人信中说的那样,跟男主角看上去多么相似,但精光熠熠的双眼折射出来的却绝不是那种随便挑的路人配角能具有的精神面貌,又或者是云南那边多才多艺的居民真的表演天赋胜人一筹。在同两个表演经验也算丰富的主角的对手戏中,老人的气势也不遑多让,接下来悲怆流泪的镜头情绪也真挚饱满。片中出现的这些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确实为影片增色不少,也大概因为这样,所以很多观众都跟我有类似的感觉,就是这片子虽然乏味,但却并不讨厌。
如我上面说的,这么平淡的一出戏,让两个主角发挥演技的余地不是特别大。个人感觉周渝民在读信读哭了那一场表现的最好——或者说这是全片为数不多的给他展示演技的机会。那一段之所以看的感同身受,是因为我知道我哭起来也是那个样子的。我会知道不是因为我闲的没事对着镜子练习怎么哭,而是因为当年的情况是我不巧刚洗完脸就没忍住又哭出来了。
这是今年看的第二部周渝民主演的电影,之前的一部是《忠烈杨家将》,感觉他接的戏好像都没什么存在感——之前那一部好像上映没多久就因为反响平淡草草收场,而这一部则是上映之前几乎都没怎么宣传过。两个主角人气都不低,合演了这么一部片,按理说稍微认真宣传一下,票房成绩都会相当可观。看来这部片子连宣传发行都要走小清新路线。
另一位主演刘诗诗,这也是我今年看的她主演的第二部片子,另一部是《不二神探》。像我上面说的,本片拍的中规中矩,挑不出大毛病。相比之下,《不二神探》可以说是还算有趣的残次品,而本片则是缺乏亮点的合格品。无论是哪一个,都谈不上彻头彻尾的烂片,但我相信对一个演员来说,无论哪一个也都难令自己满意。其实想想国内这些在电影圈混的演员们真的挺不容易的,一年一共只有那么几部靠谱的片子,就算每一部都海纳百川,塞得下像坚果大爷那么多明星,也肯定还是有人挨不上号;即便是像范冰冰这么强势的人,费劲巴拉的挤到好莱坞大制作里,结果出来一看发现自己还是打了酱油。
影片结尾的字幕是这么一句话“爱情不是目的,而是一场旅程”,这当然是为了继续贯彻本片的小清新风格。导演把最后一个拔高逼格的机会寄望于片尾来的这句有哲理的话。这话其实说的不错,跟影片的主题也算匹配,不至于突兀,但由于全片都调动不起观众的情绪来,所以最后这空落落的一句话想激起观众的共鸣来也确实有点困难。其实这话可以套到很多事情上——比如说拍电影也是一场旅程。但任何一场看似轻松的旅程其实都不像小清新们想的那么简单,旅途上的人常常是走的人困马乏才看到一点希望。抱着那种自由散漫的态度去旅行,搞不好在半路上就扑街了。这部影片总体上还是充满正能量的,最起码不像XXXX图一样毁人三观,但单纯去构想出一幅清新美好的景象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人在路上但心不在焉,那就什么风景也收不入眼底、心底——认认真真多动脑子去打磨剧本,增加能对观众产生吸引力的闪光点(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原创的,让观众觉得新奇有趣,如果影片的桥段都不新鲜了,还有什么“清新”可言),带着脑子上路,这样才叫“旅行”,不然只能算是“梦游”。最后愿影片众主创在以后的旅途上一切顺利。
4 ) 跟着影片拷问自己
这是一部必须在绝对安静中静静品味的电影,因为只有去除掉现实的喧嚣,在没有任何影响下,才能透过电影拷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到底是应该为了结婚而结婚,还是应该坚持等待真爱的出现。影片无疑选择了一个十分现实的命题,而导演也坚持了真实没有任何浮夸的拍摄风格。我们在这里看不见戏剧性宿命般的相遇,看不见轰轰烈烈的感情,看不见拖泥带水要死要活的选择,到最后也看不见一个高潮迭起的大结局。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段旅程中带点意外的相遇,自然而然的结伴同行,慢慢滋生的感情,理智与情感两难的抉择,最后影片给了我们一个清新隽永的结局。影片中所有的情节都真实到好像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可能发生一样,所以当主角问自己的时候,我也拷问着自己:
到底不顾一切爱上的是爱,还是思考后的抉择是爱?
你是真的爱他,还是在你想要结婚的时候遇见了这个人?
当真爱出现时,你是否真的有勇气不顾现实选你所爱?
以真爱之名,就可以任性的伤害那些爱你的无辜的人吗?
影片中的主角最后几乎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但是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做到?
影片尤其在摄影和配乐上做得十分出色,镜头完美展现了云南普洱美丽的风光,以及旅程中心动的男女,流畅的节奏,恰如其分的配乐烘托出电影的意境和情感,尤其在奶奶失声痛哭的高潮完美的配乐带领观众触碰到灵魂深处的情感宣泄。
5 ) 回爱给我的深刻教训
在没看过这部片子之前,我看到很多好评,俊男美女的搭配,小清新的演绎,剧情的深刻【好吧,我承认是看到这些才来欣赏的】,所以准备在上映时去看,我后悔了,是的,看到影院只有几个人时,我在想就算排片的压力也不会就这么几个人。。。更何况刘诗诗不是号称一姐,有两亿粉丝,周渝民虽然不如以前在大陆的影响力,但是也不会死的这么惨烈,。。。。。。。。。。
好吧,先说正题,先说一下演员的演技,刘诗诗在剧中的演绎,我只能想到,她还没从若曦的那种精神状态下离开,一样的那么圣母,那么呆滞,一样的带着那种我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我好悲催,没人理解我的感觉,好吧,我可能苛刻了,但是依我看过她的几部电视剧和电影,我只能说一样的感觉,一样的状态,。。还有,皮肤得保养一下,脸上让人吐槽的地方太多,其实她的一些硬照看着,还挺漂亮的,只有眼神依旧无神,所以我建议,如果演技还没进步,还是回电视剧继续演这种玛丽苏电视剧,这样比较容易吸粉,说完女主,再说男主,周渝民还是一样的帅气,只不过透露中男人的沧桑【很喜欢】至于演技,我只能说没有值得赞扬的大亮点,也没令人吐槽的大亮点,正常发挥,剧中的音乐也还可以,但是这部依旧不合格,男女主角的情感,恕我眼拙,看不到令我感动的深情,情节也不够紧凑,人物的演技不值得讨论,如果说这只是小清新的片子,只在乎感觉就行,我想说,剧情不要那么狗血,太俗套了,而且演技不行,感觉不到清新的feel,面对这些的糟点我只能说经典不可推翻,盗版的的就是盗版的,其实,我还是很可惜的,我高看了这部。
看完之后,看到一些人在贴吧说是否电影界已经容不下文艺片,排片低,票房低,我只能说,如果这部算,那么你把其他的好片当什么了,就近的来说那些年,我想回爱败它不是一点两点,是完败,演员的演技,样貌【当然这部男主还是可以的】,剧情,音乐,。。。。。。其实这部最大的亮点就是刘诗诗当演,毕竟在网上人气很高,可是依据伤心和回爱票房现在看来,只不过是网络人气虚高,现实中人气不咋滴,还有粉丝普遍年龄小购买能力低,不知能撑多久,所以。。。。。。这部票房极有可能扑街,
所以这部给我最大的教训就是,尽是好评的也不一定是好片,极有可能是烂片,还有现在这部片子依旧好评如潮,这明显的摆出了一个事实,有的烂片其实不是特别烂,只不过看的人多,所以也就被扒的特烂,而有的烂片,只不过看的人少,所以就没有被说多烂,依旧蒙骗人们的视线,
6 ) 原来这年头真的还有能认真讲故事的国产纯爱片
我没有想到我会给这个片子五分。更没想到自己这么一大把年龄了,还会给一个纯爱片写影片orz
导演的诚意1分,主线的编剧1分,音乐1分,画面1分,还有1分是我私人的感情,给我非常喜欢的刘诗诗和周渝民两位主演。
事实上,在片子上映前大概小半年,我就和朋友念叨,“这开机仪式为毛如此朴素”“这取景地点也太偏了吧”“搞咩啊这架势是不过是给云南拍旅游宣传片儿么”“俩主演都是闷骚这要念台词绝对玩完”“好忧虑他们的演技”“怎么还不宣传俩主演怎么毛线动静都没有他们真的拍了电影么”之类的对话屡见不鲜,直到23号之前,每每和亲友谈及回爱,用的都是“必然扑街”来形容。
……当然,我现在依然觉得它是一部光看百度百科就没有兴趣去电影院的电影,再加上毫无名气的台湾导演,不怎么会来事儿的两位演员,以及仅仅靠之前曝光的宣传片和我的从业经历就能判断出其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小成本——连电影本身都没用什么钱的样子,在全国影院的排片和宣传上,几乎只有寒碜二字足以形容。
即使是此时此刻,我下面说的依然是自己的全部主观感受。
开场二十分钟,我就对朋友说:“不愧是湾湾导游,玩起小清新果然一流。”从最早对剧情设定的惯性吐槽到最后眼泪哗啦啦地流,其实这个过程真是挺奇妙的……
首先来说说故事,套路一点都不新,都是老梗,都市女白领有一个循规蹈矩的未婚夫,一份算得上体面的工作。她对未婚夫没有要求,甚至愿意忤逆自己的心意去一再地顺从,即使是结婚,也怀抱一种“来到了人生这样的阶段所以理所当然就这样吧”。原本以为一成不变的人生却在一次外出工作中以微妙的方式彻底地改变了——纪雅清在民宿收到了一沓来自跨越了六十年的“情书”,收件人的名字与自己一模一样。也因为这样的缘分,从而踏上了与许念祖一起寻找“情书”主人的旅途,而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她发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感情到底是什么。
……其实听起来真的很无聊并且很老梗,虽然是有狗血,但也是很多人嗤之以鼻的狗血。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
电影其实有两条线,看似纪雅清和许念祖寻找老人并发展感情的是主线,但是我个人认为,主角帮助爷爷寻找跨越了六十年的爱人这条线,才是电影的主心轴,因为这条线不仅贯穿全剧情,纪雅清也是因为这条线,从而才得以成长,从而认清掩藏在心底最真实的心意。
其他的不剧透过多,我只是想单纯说说导演拍的这段横跨六十年时光的爱情。
一直分离,从未分离。大抵就是这样。
电影的最高潮大概就是主角找到了“纪雅清”。
独居的老奈奈听到“纪雅清”的名字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停顿片刻,而在听到爷爷的名字时,明显停滞了。许念祖没有问,你是纪雅清么,也没有再说许多,只是把信全部拿出来给了老奶奶,告诉她爷爷已经过世了,可是爷爷一天都没有忘记过她。老人颤抖地把信和遗物拿过来。
三个人都有泪光涌动。许念祖转身就走了。
主角走到不远的地方听到了老奶奶撕心裂肺的哭声,女主角眼泪一直流。镜头转过来,老奶奶已经哭得鼻涕口水一起流下来。
这段横跨海峡两岸,延续了六十年的思念,终于在那一刻划上了句号。电影总是童话,它将所有的遗憾和圆满都用无限大的镜头全部包容了下来,并且传达给了每一位观众。
PS,坐我身后那位之前偶然会吐槽的仁兄,我觉得我听到了他的抽泣声……彼时,我觉得整个电影院都安静下来,只有吸鼻子的声音……当然因为我也在忙着擦眼泪……
电影时长不到两个小时,撇去中途一些非常明显的BUG,单纯从感情地角度来说,老年组的爱情打动了当时电影院里所有的人。
但是导演似乎想告诉你,在这个浮华的现代,想要寻找一生不变的真心与爱意,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它只能是个笑话与幻想。但如果你能心无旁骛,如果你有一颗能够沉淀的真心,保持单纯,那么它不受时光的阻隔,没有地域的限制,也不受理智的控制。在这个速食的世界,爱情不是笑话,不是“一夜情”,不是“到了这个阶段所以要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事情”。
编剧说,爱情就是一个很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你不抱有任何期待的时候,如果所谓的“真爱”来临,请顺从自己的心意,抓住它,试一试。
当然,电影只是电影。如此而已。
整个剧情过程不再累述,因为剧透之后再去看,或许就再无惊喜。
但是我必须得说,导演的心意与诚意全部都在电影里,通过每一个镜头,一一传达给了观众。它有硬伤,有嘲点,但是它不浮躁,它很安静地,不徐不疾地带你走进了一段旧日情怀,用平静地时光为你讲述了两段爱情故事。
好好讲故事,能做到这一点的中国电影,我个人认为真的非常难得。
电影里许多的细节,从演员的眼神,表情,小动作,到情节设置,都非常用心。包括没有经过配音的当地语言,都透着浓浓的淳朴。电影让我从最初地想吐槽,到最后安静地观影完毕,编剧让电影院里所有有非议的人,都闭嘴了。
再来说说调色,就电影里的风光而言,真的非常不错。整个画面大概是经过了调色,所以镜头里都泛出了淡淡的黄,大片大片原生态的绿色,一望无际的蓝天,从高处俯瞰的空旷,没有经过过度开发的旮旯弯小景色,暖黄的阳光,随意行走的牛群,整个画面的基调是调过色的绿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台湾的文艺片,回爱里的风景色彩就是这种感觉,我不好形容=。=并且哦,导演用调色,将周渝民和刘诗诗之间的“两地不同气场”很好地融进了同一个次元……
接着就是音乐……我不得不说,回爱的所有BGM都太灵了!!!好评啊亲!!!每次插曲响起都非常非常贴合当时的画面,一点都不突兀,非常纯净的音乐,感情的高潮起伏都有BGM作伴。草鸡草鸡好听,有几次直接把催泪了……我不是乐评家,我的形容只能是,导演对电影里所有音乐的用心,就像他拍这部电影一样,诚意十足。
最后来说说演员。在电影开场之前,我闺蜜很忧虑地问我:“两个面瘫要怎么搞?”我说:“对着面瘫就可以了……”(喂
周渝民给我的惊喜绝对不止一点点,直言不讳,多年以来喜欢的就是他的脸,在我看来,他的脸就是360度无死角,至于有没有演技……“光是看脸就赏心悦目谁还管那个啊”=____,=花泽类至今是我心中排名青春年少时的男神TOP.1。但是看了回爱,我对他改观了。因为我朋友是个十年死忠仔仔粉,所以之前仔仔接的《早见晚爱》我也去看过,那大概是我人生中看过最无聊的室内场景电影了,这里暂且就不吐槽了。仔仔在里面的演技真让我森森捉急,台本巨烂,演戏时好多动作都夸张得不忍直视,面部表情还控制得不好……包括之前的不少作品,仔仔其实演技都挺烂的……
而在回爱里,虽然他表演功力算不上精湛,但已经远远远远,远远地超过了我的预期。第一个惊到我的,大概就是在树下埋他爷爷的骨灰,当时他的样子让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泪盈于睫”。之后的电影里,每次许念祖谈及最深爱的爷爷时,不堪苦痛的眼泪都是非常自然就流下来了,并且脸部表情也在抽动,有非常强的煽动性。或许是因为我对亲情point的抵抗力不强,至少在我眼里,仔仔把因为失去至亲之人而万分痛苦的情绪演得十分贴合。中间有个小细节,爷爷领养小念祖的时候倾盆大雨,爷爷就一直弯着腰撑伞走在小孩身边,那个镜头一出来,我瞬间泪崩……
而在和纪雅清的感情戏上,也拿捏得蛮到位。从最初的不怎么耐烦,到后期不断小心翼翼试探性的示好,他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喜欢上了姑娘,得知真相后,各种犹豫和挣扎,都被仔仔以一种相对适当的方式演绎了出来。
仔仔演的画家少言寡语,整个角色都没有进攻性,但是他想帮助爷爷完成心愿的执着,对于纪雅清的温柔细心,以及温润文雅的台湾男主角的塑造,都还蛮不错的。
……仔仔,你在拍回爱之前,是接受过演技上的特训么(喂等等别黑了!
再来说说刘诗诗。……事实上我644的粉啦(。)纪雅清这个角色在北京的背景设定下,大概也属于话不多,比较听话,没什么太多要求的姑娘,但是在许念祖面前倒是意外地有些活泼泼和少女。诗诗长相一向是我喜欢的,清淡干净,非常剔透。所以在电影里,她整个人的感觉就是化妆了也是没化妆,清淡素丽的妆面,和整个电影的基础画面就很贴合——纪雅清,人如其名,小清新,小淡雅……
纪雅清一路上和许念祖的互动在最开始没什么火花,但是慢慢地,两个人有些熟稔了,互动也开始渐渐有了一点点化学反应。……这对于两个都非常内向的的演员来说,不容易啊……(喂)而对于感情两难的抉择,在普洱与许念祖单独相处的最后一晚,打电话给闺蜜,哽咽的样子真是最好的诠释。
说起来,644这次的表演,依旧是眼神与面部感情交流为主,这也是她平时最为人诟病的一项,死板,没有变化。但是这次在回爱里,纪雅清就是一个习惯性压抑自己的人,她不怎么会表达自己的喜欢与讨厌,她把所有的感情都埋藏于心底,所以在某种程度上,644本身上也是极其贴合纪雅清角色需要的。644这姑娘,进入角色没有仔仔快,感觉上是属于慢热性的,她似乎很难有夸张的表情和表演,也很难演出喜极而泣、欣喜若狂、激动、狂怒这样需要用极深刻和炽烈感情的表演,她更适合长篇电视剧来慢慢表达感情。
说起来,之前导演说这两个角色非常适合仔仔和诗诗,我还以为他只是属于一般演艺圈都会有的客套话,但是看完电影后,我居然有点赞同(。)。对了,两个演员的台词居然用的原音……虽然理由我能理解,但是……我不得不多嘴说一句,他们俩念台词的功力真的可以再改进一下的……
老年斑纪雅清的老奶奶绝对是亮点,非常非常自然流露的感情,让我怀疑她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我想说的是,这是我近两年看过的,导演最用心,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最好的纯爱电影,因为它让我和我那心如磐石的闺蜜都在电影院里哭成了SB。
如果你想在这个冗长的夏天,感受一场淋漓尽致的爱意,不妨试一试回爱?
但是,它节奏很慢,有不少BUG,两个演员仍旧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它还是纯爱片。纯爱片的意思就是,它有可能对于热爱爆米花/好莱坞/紧凑节奏/精彩情节的人来说,非常非常无聊。
推荐人群:
正处于恋爱/暧昧人群。对爱情仍旧抱有希望。文艺片爱好者。小清新电影拥护者。有耐性看纯爱片人群。有海峡两岸情结人群。以及周渝民和刘诗诗的粉丝。
还有几个小花絮。
1 仔仔和诗诗中间有一个情节是需要对视……我后面那位男性观众说:“这是把妹的经典招数啊!还是帅哥把妹!”笑cry
2 中间我哭着擦鼻涕的时候,我旁边那位男同学不时望望我,我当时解读为,他认为我很傻逼……结果后来他抽泣的时候,我没忍住也多看了他两眼…………
3 电影谢幕时,我朋友一直站着不走,然后对我说,你要真去云南玩,至少看一下是到哪些地方拍的呀。
………………当然啦最后我们还是决定不去普洱了,尼玛这两位主角去的地方都太偏了,我们俩自己也不开车,不敢去,怕去了回不来…………(等等
整体调调还真的满文艺的,比摩登年代好太多了。关于旅行、寻找这些题材本来就讨喜。剪影各方面也不错。7分吧。关键是景色好美啊,一起去云南吧亲!
哭戏多了点,到底是纯爱文艺片,两人只牵了下手…这种电影 看完总让人有种再次相信爱情的 错觉。
從尋愛之旅到愛的傳承,影片的故事其實新意不多,但是拍得很精緻,主題表達也夠完整,沒有給人山寨之感,影片帶著些公路電影的影子,風景及風土人情也算有看頭。周渝民的演技有進步,但是對於電影來說還是有所不足,更不用說劉詩詩的面癱了,兩個人之間火花欠奉。
《闰年》+《给朱丽叶的信》,取景在云南普洱,景色太美。森系和清新必看!(来自见面会报道)
爷爷与恋人的爱是分隔两岸从未分开。许念祖和纪雅清的爱是现实桎梏中的短时倾心,有些迷茫彷徨,幸而未完全错过。刘诗诗与好友打电话那段的表现很触动,周渝民的忧郁气质也与电影质感十分贴合。这是一个温润细腻的故事,在夏日令人心静。
画面还行,,就是一直出戏,刘诗诗一念台词前排就笑。片子没什么新意,海角七号,西雅图的合集,偏偏人物细节又处理得差,属于既不高级又不有趣的片子。
庐山回来看的第一部片子,就跟此次庐山行的感觉一样:不咋地!!
刘诗诗第一次让我觉得漂亮,文艺气质搭上仔仔的有内敛的艺术气质好般配,俊男靓女吧!!让人感动到的是爷爷奶奶那些画面还有爷爷的旁白。片头片尾曲跟片子很契合!两主角的爱情表现的比较单薄,还好节奏缓慢,细腻,通过情绪和心理传达蛮舒服的。编剧有点逻辑不通的地方,可能感性的东西也不需要逻辑吧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是复制《给朱丽叶的信》呢?仅从《回爱》放出的MV来看,虽然都是美人美景的纯爱故事,但整个片子的基调与《朱丽叶》定是不一样的,对于美好的LOVE story来说,有着相似的开端和人设也不为过,但是你猜中了开始,却不一定能猜中这结尾哦~坐等上映,我相信这绝对不会是一个重复。
看睡着
这是一部必须在绝对安静中静静品味的电影,因为只有去除掉现实的喧嚣,在没有任何影响下,才能透过电影拷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到底是应该为了结婚而结婚,还是应该坚持等待真爱的出现。影片无疑选择了一个十分现实的命题,而导演也坚持了真实没有任何浮夸的拍摄风格。
这片子肯定不受豆瓣欢迎的,豆瓣的大虾都喜欢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外国片嘛。但是何 必都给一星呢?很明显某些人就是看不 得一姐嘛,虽不是好片,但带着明显的攻击就不对了。我不是刘诗诗的粉,但是还真不喜欢大家完全失去理智的说烂片,不过就是一般的片子而已。
前面的节奏不是很好,后面导演找到感觉了,还算说好了一个故事,像这样的小清新,现实中找不到吧!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一半直接走了的电影。。完全不想看了。。什么情况。。。orz。。(ps:也不喜欢这类型的电影。。。
给仔仔的
演员可以构成看或不看的理由,但不能成为在豆瓣时光刷高分低分你脑残粉我就低级黑的理由。单就电影本身而言,画面唯美,音乐精致动情,剧情相对简单,起伏不大(当然也存在某影评说的桥段俗的问题),主角两人的演技比起之前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有进步,当然仔仔进步更大点,一如既往帅cry
天呐,一姐卯足了劲要和函数争烂片女王的宝座吗
刘诗诗演得果然很烂
i
对刘诗诗已从好感转路人,希望刘诗诗珍惜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