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切内容,但却是我观影过程中的真实感叹,对两位主演唏嘘不已。镜头、配乐、剪辑烘托出惊悚的氛围,本质上是一部悲情戏。
曾经看过一句话叫“父母皆祸害”,或许说的有点绝对,但不合格的父母却实实在在会毁了孩子的一生。电影中两位女主角的父母便是如此,父亲是个唯利是图,把女儿当作赚钱工具的小人,对有利用价值的jane唯唯诺诺,对无利用价值的blanche却咆哮斥责;母亲性格软弱,对父亲行为不以为然,却也不敢反抗。这样的父母养成了jane骄纵任性的性格,也让blanche变得敏感而善妒,成为她们人生悲剧的根源。
时过境迁,长大后的jane演艺事业发展不顺,而blanche却逐渐风生水起。可童年往事历历在目,性格并不会随着境遇的好坏而轻易改变。在一次晚宴中,Jane起哄嘲笑了姐姐,或许是嫉妒姐姐借此发泄事业不顺的愤懑?或许只是酒后无心的玩笑?无论如何,blanche的敏感以及童年时父亲和妹妹带给自己的委屈怨恨,让她决定开车撞向自己的妹妹。
年迈的jane画着令人不适的浓妆,穿着不合年龄的衣服,看起来有些可怕,可实际上却很可怜。或许是儿时的梦太美,让她不愿醒,不愿长大,当她看到镜子中年迈的自己,会尖叫着哭泣,当她在姐姐的餐盘里放了只老鼠,她会关起门来放声大笑,在她看来这就是个淘气的恶作剧而已。她的人生缺失了太多,如果不是童年被父亲利用来赚钱,或许那些玩具、恶作剧只会是童年玩腻了的小把戏,她会像其它人一样成长,而不是这把年纪还和洋娃娃聊天,还张口闭口就是daddy,用沙哑的嗓音唱寄给爸爸的信;如果不是那场事故,她或许会继续做一个三流明星,会遇到一个男人结婚生子,或许会离婚,但决不会对一个比自己小一大截的装腔作势的胖子怦然心动。她始终比姐姐多些灵气,可以模仿姐姐的声音,可以识破姐姐的谎言,可以轻易骗过很多人,她只是没能适应长大后的世界罢了。
而看似温柔端庄的blanche,才是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人,她几乎穷尽一生都在努力伤害利用自己的妹妹。不仅在事业上施加阻力,在被嘲笑后甚至起了杀心,更可怕的是,在误伤了自己,撞断了两条腿后,还要努力爬出车外,伪装成被害者,让酒后一无所知的妹妹承担罪责。之后更是利用谎言折磨妹妹,让她心怀愧疚照顾自己。刺耳的呼叫铃像紧箍咒,束缚了Jane 的后半生。
在沙滩上诉说完真相,Jane一脸天真的说“我们本来可以做朋友”。于是去买了两个冰淇淋,最终在人群的包围中像个纯真的天使一样翩翩起舞。此刻的情景blanche如果能看到,不知会否想起童年那个舞台上的小天使,也曾想为她买个冰淇淋,和她成为好朋友?
Feud主要背景就是贝蒂和琼合演这部电影 所以看完Feud我就下着看了 。戏外的故事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意味深长。
贝蒂演技真不是盖的 一个人撑起整部影片的诡谲氛围。八成夹杂了私人情绪 演的那么狠…!扮相恐怖…为了演好这部电影 贝蒂真没顾及自己的形象…
俩姐妹毁了彼此的一生。
仇恨的主题很容易拍的肤浅 恐怖片=对人性的挑战(变态是如何变态的/血腥是怎样血腥的)
单说电影的话 …不是两女星的演技的话 这电影怎么可能得奥斯卡啦…现在看来也是演技大大加分 剧情啥的十分制下给个五六分吧。
想补一波黑白电影了[并不简单]就从这两位的名作品开始8
看了描写此片背后故事的feud之后来补的,贝蒂戴维斯因此片获奥斯卡提名可以理解了,Jane这个人物带给人的冲击非常强烈,童年如小天使现在却是一个酗酒的老巫婆形象,试图从肥头大耳的Edwin处获得温情,凶狠的对待姐姐,在察觉到危险时又立马像小妹妹一样寻求姐姐帮助,剧终在得知其实是姐姐一手造成了姐妹俩后半生的悲剧时,Jane的反应竟然是:原来一直以来我们是可以做朋友的,然后开心的去给姐姐买冰激凌,神情姿态似小女孩搬雀跃,Jane着实让人又害怕又可怜。
姐姐Blanche是一条暗线,其实这个人物也很丰富,不过都隐藏在影片背后,所以琼没获得提名也可理解了。
整个观影过程中,贝蒂都像容嬷嬷一样让人恨之入骨,然而片末她在沙滩上跳舞时所露出的笑容,又是那么纯真无邪,让人心疼。(Ps.最近接连看了贝蒂从1939年到1972年的几部电影,短短几天,就见证了她从精致美人到“老妖婆”的变化,连好莱坞的女神都无法承受岁月的摧残,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可怜透了。。。是你荒废掉了你的一生(老太婆体力也太好了吧。。去参加铁人三项吧!)
一部好莱坞“被遗忘的地下室”里的恐怖片。如《日落大道》里的豪宅,在这荒芜的幻觉里演化出一场场繁茂的吞噬、毁灭、告别,以及一个相似的结尾。贝蒂的嚣张和琼的软弱各有各的妙,更爱前者,塑造了我个人观影史里最令人压抑、恶心到发麻的几个女性角色之一(虽然最后洗白),中途差点看不下去...
BetteDavis的表演简直出神入化了,但是那张老脸实在可怖。。
虽然琼克劳馥反对贝蒂戴维斯因此片获得的奥斯卡提名并因此绝交,但是无法否认这部电影的唯一主角就是贝蒂戴维斯的疯狂表演,实在是无人能出其右。与日落大道有相似却更极端,名利和嫉妒足够毁掉任何天才的一生。
怪兽婆婆少女心,痴迷演戏梦不醒,人格扭曲又变态,嫉妒轮椅上姐姐,害死她人毁自己。
据说Bette死后遗物中被发现有张Joan的照片,上面的牙齿全给涂黑!这破片究竟是预言帝还是教唆帝啊~
一个是<彗星美人>,一个是<欲海情魔>!两人在戏外的浮华世界斗了小半辈子,若是将他们放在一部戏里,自然是恩怨情仇,不共戴天.<兰闺惊变>的出现,适时地拯救了他们的事业,也把两人的敌对上演到炙热状态,1963年的奥斯卡克劳馥代替安妮·班克罗夫特领奖时,坐在一旁的正是错失奥斯卡的戴维斯,历史以这样锋利而
精彩在于即使知道了两人种种不和以及戏外的故事,依然能觉得两人有着女演员之间奇妙的惺惺相惜和化学反应。尤其是当Elvira看到被绑的Blanche,癫狂的Jane从背后用斧头攻击了她,Crawford处理得也太好了~比较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的颁奖季没能成全两人一起入围(只有英奥给了提名),各有各的好啊。
瞠目结舌。典型的三幕剧结构,结尾直接把影片推上一个台阶,虽手法同《日落大道》比略显做作,但仍无愧经典之名。《危情十日》应是对本片的致敬。贝蒂奶奶的表演简直可以震翻影史,这基本上是我看过继凯瑟琳大帝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之后的影史最佳表演。
“我不恨琼克劳馥小姐,我都不怎么认识她。她那么爱哭,泪腺一定像膀胱一样发达,她演过最好的角色就是她自己,她跟米高梅哪个男明星没睡过觉?除了灵犬莱西。她又去超市买孩子了?你不应该说死人的坏话,只能说好的。琼克劳馥已经死了,好。如果她在天堂,那我宁可不去~
Baby Jane以调皮少女闻名,出演电影却台词有问题、发胖(分明就是影射我们的小燕子啊)....这个剧本不买回来让赵薇和范冰冰主演真是暴殄天物!
换两个演员,这片那就没法看了;这两个演员之间没那点故事,这片也没法看了。真是一部为了八卦而生的片子啊。
戏里戏外皆是人生,好一场丧心病狂的表演课。
为了看美剧预习,真是一场好戏,姐妹撕逼,天打雷劈!贝蒂·戴维斯的扮相太惊悚了,而且每次出门回家动作都超快
最可恨的是导演在前面还专门放了些两人早期的电影片段,这种对比更让人难过。显然,贝蒂·戴维斯疯狂的角色更加吸引人,其实已不光是表演了,戏里戏外的种种都足够让人感慨。又是美人迟暮,又是一个《日落大道》式的角色,连结尾都很相似,唉!
贝蒂·戴维斯的面孔同时并置了衰老和幼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被置入好莱坞电影之绵延之中的无时间性。《兰闺惊变》加密了旧好莱坞的“整套”历史:电影首先解构了20世纪10年代的百老汇现场表演,倒转了控制或虐恋关系之后,又将被电视的播放模式——伪装为对于旧有电影的怀旧——摧毁,对于死物的迷恋又在结尾内化为彻底的受虐快感,重新缝合了影片开场关于车祸的蒙太奇序列,几乎和希区柯克《惊魂记》的浴室谋杀如出一辙,但奥尔德里奇更为狡猾地阻止观看者的认知。从某种意义来说,《兰》无异于后世作为恐怖剥削元素之一的鬼娃附身,时间性从Baby Jane被接受身为商品/偶像之时短联,而“物”空无的主体性没有任何时间性可言,也因此可以通过腹语术模仿任何声音,莱奥·卡拉克斯的《安妮特》几乎是对此的翻拍。
“文人相輕”絕對放之四海皆准,要我是Joan Crawford這口氣也咽不下........Bette老妖婆啊,你眞是矯情女王!風騷透骨!耐死你了!哦也!
贝蒂戴维斯那一脚踹得可真叫结实啊~~~
补了下两位女主戏外长达三十年的恩怨史,感觉这既是影片的卖点也注定了结局那个为了情感平衡的反转:“死的是你,你是你弟弟”。相爱相杀到这一层,它其实已经超越了《日落大道》入戏太深执念过甚的格局,同时也说明它的深度或许真的只是无心插柳,但现实与虚构的互文,往往就是这样对应成全的。
8/10。加入精神分析元素的恐怖风味。干净利落的明暗布光,诡异不安的配乐,贝蒂·戴维斯令人胆颤的化妆造型,凶猛的机位调度和平行剪辑共同表现出魔鬼般的古典别墅。尽管剧情有些冗余,但车祸片段紧练的细节呈现为之后打下了强有力铺垫,结尾如昔日童星般在众目睽睽的海滩上娇姿起舞的戏十分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