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英雄》讲述的是合伙开火锅店的三兄弟在扩充店面时意外挖开了银行金库,面对天降横财,三人陷入抉择。这时与老同学重聚,又碰上劫匪抢金库,多个巧合杂糅在一起,展开了一个"洞"引发的"惊天大案"的故事。
这部电影最感动我的主要是人物之间的感情。
一是炽热的兄弟情。十几年的同学一路走过,从当初学校里一起组乐队,到毕业后一起开火锅店,再到如今一起卖火锅店。兄弟之间或许当面骂骂咧咧甚至恨不得要动拳头,但转身依旧一股"我就是要帮你"的热血。在刘波被追债时,许东说::"我的兄弟,我可以骂,我可以动手,但你一个外人不行。"同学之间的情义是青春年少里最珍贵的感情,任时光荏苒,最纯真的永远不变。
二是青涩的爱情。女主于小慧在三兄弟的同学时光里虽然只出现过短短的一段时间,但三人都没有忘记。多年后的重逢,在男主刘波不知道该如何打招呼的时候,女主于小慧大胆地开口,一眼就认出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刘波。当年的暗恋是温馨的,悄悄在校工厂练习草蜢歌曲的白衣少年是青涩的,多年以后或明露或深藏的情感却是炽热的。在刘波家被烧了后,于小慧和刘波之间的对话,两个人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小心翼翼的触碰曾经的记忆。当再次面对自己年少第一次喜欢上的那个人时,有很多要说而说不出口的话。影片中刘波拖着受伤的身体去追唯一逃出的劫匪时,开始我以为是为了追回那被抢走的金钱,到最后才恍然大悟,他所追的仅仅是那个包里的一封情书,他所执着的仅仅是那未曾细看过的只言片语,他要看看曾经错过了的爱情。
电影的结尾,在医院的楼顶上,一块开火锅店的兄弟们,还有女孩,大家坐在一起吃着火锅,红艳艳的辣椒,黄澄澄的麻油,白生生的蒜粒,新鲜的毛肚……吃着笑着,聊着未来聊着过去,聊着不如意聊着期望与梦想。
火锅是热辣的 青春是热血的 就是要干!
心中必须有一种信仰有底线才能不枉为人,即使他是一个赌徒。我们都曾有着热血的青春,青春的时候做的一些傻事其实是最正确的,长大以后不一定能够坚持下去。
做为一个赌徒,还是欠了很多钱的赌徒,主人公能够坚守住自己的底线,没有去碰那些钱,着实让人敬佩。感叹一句,牛逼!与老同学的重逢,又勾起了对青春往事的回忆,想起了懵懵懂懂时期情窦初开的年纪那一纸情书。主人公对劫匪的穷追不舍,起初我还以为是为了银行去追那些钱的,后来才明白,在他心里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当他拿到那一纸情书,躺在地上,整个人都释然了,天空好蓝。
过程有点曲折,主线比较明确,是个好结局,也是大家都期盼的结局,爱吃火锅的热血英雄。
火锅嘛,料好了,怎么做基本都不会难吃。
下文几乎没有剧透,最多只到官方剧照所展示的地步,敬请放心参考。
故事自洽:
能自圆其说已经是不容易的事了——现在很多很多院线片儿连完整、流畅地讲个故事都做不到,真的,更别提自洽了。
这片儿故事不复杂,一条主线清晰地理下来,但人物关系很杂,要想表现好众多人物,让形象鲜明又立得住其实挺难,好在这片儿的着力点还是找的很准,正反派都各有形象。
剧情有点《疯狂的石头》,但没有玩什么多线叙事,而是注意把故事讲圆活儿,笑料都是基于故事本身的自洽而成的,并没有硬生生咯吱人。叙事也用了各种巧合,无数剧情上的反转,好在仍然不失一定的合理性——比如说:对于一个发生在中国·大陆·城市中的故事,出现一些“问题”,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为什么不报警?!片子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报了,没用啊。”其他地方也有为了满足“合理性”所做的交代,说明各种的可能主创是考虑到了的,只是用喜剧手段掩盖过去了,这就增加了影片的可信度,让人能更放心地跟着剧情走。
<图片1>
镜头设计很有心:
几场打斗戏拍得真是很有数。比如最后一场防空洞中的群殴戏,镜头的横移很有气势,既符合防空洞狭长的结构,有一种流畅的美感,cover了整个场面,显出了极好的调度;又迫使所有人都很有戏,不会有那种镜头外或非重点演员站在一旁等戏的情况——既然是群殴就要各有看头才行嘛。打得招招在肉,出拳踢腿显得毫不留情,力度实在得很。韩国的特技团队,打得确实很专业。
金库中大家看到那堆钱的段落,大居中构图;钱在前景,营造出一种压迫感;后面的人也居中站着,背景处的吊灯和储物柜也是对称排列,这种呆萌的布局衬出他们的一种懵B状态——面对横财弄得心痒、想犯罪又“被迫不敢”的普通小市民做派一览无遗。
<图片2>
美术做得极好:
近几年美术好但是片子烂的例子可不少。这片儿是少有的美术、剧情都不错。
一上来就有四个人带着四副面具抢银行,面具的相貌正是西游师徒四人,这个设定挺有点儿黑色幽默的。有趣的是唐僧和悟空的两幅面具“脸上”都很有戏,随着面具后面演员的表演,面具上竟然好像有了表情一样,让没有任何变化和动感的面具成为动态表演的一部分,印象中只在看少数的日本电影中才有过这样的体验。其实面具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也是镜头语言的功劳。
↓↓↓这个“唐僧”太有戏了,简直面具中的表情帝
<图片3>
选景很有特点:
充分利用了重庆这个城市的特殊性,拍出了一种截然于其他城市的都市美感。
防空洞——洞子火锅店,里面的色彩搭配和布光都很讲究,配色丰富且重,加上一些油腻腻的质感,显得有些诡异而轻松的暗黑色调。会让人想起特里·吉列姆或让-皮埃尔·热内的某些电影,营造了一种透着黑色幽默的氛围。
<图片4>
轻轨——当“于小慧”的名字第一次被提起时,陈坤愣了一下,眼神思绪万千,就在此刻,他背后有一列轻轨轰轰隆隆地开过去,简直就是心境最好写照啊。很喜欢这样的细节设计,而这样的情景估计也只有在重庆这样的城市才可以合理实现。后来,陈坤和白百合在轻轨站碰面的戏镜头表现力也很好,车站的天桥和林立的高楼相呼应,用了好几个机位反复表现他们有点纠结的关系,和一退一进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设计颇具都市感。这部片子也让我记住了一个叫“唐家院子”的地方。
<图片5>
小巷——高潮戏把重庆的小街小巷塑造得非常有质感:凌乱、拥挤,生活的边边角角懒散地占据着原本的公共空间;高高低低的台阶好像有点倔强的生命力一样,刻意刁难着主人公。最后雨中的戏,陈坤头顶是密布交错的黑色电线,被雨水洗刷得锐利如刀劈的划痕一般。被雨水打湿的鸽子是黑的、陈坤全身上下的装束是黑的、血污是黑红色的,一切都很凝重而孤绝。这是在院线片中少有的壮美一刻。摄影和美术都太赶趟了。
天台——最后一顿饭大家是在一座破楼的天台上吃的。色调温馨,环境开阔,让人不禁舒一口气:终于来到地上了。背景是层叠的楼群和山色,在夕阳的映衬下让人很怀念,好像忽然想起某个早就被自己遗忘的时刻一样。
方言过瘾:
中国那么大,你说你要拍特定的某一个城市,最基本的就是要表现说当地话的人嘛。秦昊和喻恩泰两人不是重庆人,但话说得一点不违和,貌似还挺自然的。白百合原本的设定就是“那个讲普通话的”,在关键时刻冒几句方言还挺有喜感的。相比前一阵看的《心迷宫》——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却人人一口标准普通话,甚至还有话剧腔,真是分分钟出戏——《火锅》让对重庆话并不熟悉的我感到舒服极了。
这片儿能看得出导演的港片情结,秦昊开的小白车上有《机动部队PTU》的车标,最后的段落也像《狗咬狗》一样惨烈而鲜明,凸显了一种年轻人才有的决绝与执念。整体有种老港片儿的生猛劲儿。后三分之一颇为血腥暴力,算是当今院线的重口戏了。我周围的大妈、妹子抱着看个类似“泰囧”喜剧的心来了,看到后面一个劲儿砸吧嘴:“矮油矮油,啧啧啧,疼死了,啧啧啧,不敢看了……”能在不分级的市场中呈现这样冷峻黑色、视觉风格强烈的影片,不知道主创顶住了多大的阻力才得以比较完整的展现出来,挺不容易的。
<图片7>
几个演员都很自然,而且性格塑造上很有说服力。以前看陈坤不是“油头粉面”就是“阴柔邪气”,这片儿就真一普通人,却又不失一种挺爷们儿的“帅和真”。秦昊也跟我印象中完全不同,没见过他演“不靠谱”的混混,那句“么么哒”真是把全场听酥了。一开始都没认出是喻恩泰(有看片儿之前什么功课都不做的习惯),认出来后惊喜了一下。白百合也不错,没有抖机灵,多了几分真诚。反正就是每个人都有突破,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竟然真的有种“老朋友”的感觉,很来电,很自然,看得最后都感动起来。
<图片8>
这故事还讲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理儿:你要是作好人,就一直坦坦荡荡地当个好人好了,总会有好人该做的事只有你能做的。他们表面上都是混子青年,都是别人眼中的loser,但骨子里却都有一种“好人”的善良与无意中的“坚守”,你说那是几十年当好人的“惯性”也罢,或者是好人该有的“品质”也罢,反正是以一种挺平静的喜剧态度鼓励了人们“简简单单做好人该做的事就行。”
不明白为什么要按照“喜剧片”的套路来发行,可能是想多些受众,结果弄得从标题到海报都很平庸。我身边已经有好几个人表示“原本以为是个烂俗喜剧就没打算去看”或“听名字就有一种摆不上台面的感觉”,所以也在此真诚安利一下这部尚且不错的影片。其实创作者也不用玩什么手段,踏踏实实、真真正正地做好片儿,多设计多努力,就跟一个人一直作好人该做的事那样,懂你的人自然会知道你是个好人。
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不那么简单的典范~~故事的编排应该致敬了低俗小说,其实这种剪辑手法并不少见,唐人街探案也玩了一把。不过相比唐人街炫耀多变的拍摄手法,火锅更注重几个主人公心路变化的历程。那种犹豫、挣扎、动摇和决心,节奏都把握得恰到好处……除了主人公怎么也打不死以外,其实整个故事设计抛弃了传统的理想主义,尤其是坏蛋是真实的狡诈和凶狠,这增添了很多情境的真实感。个人觉得最后陈坤追歹徒那段处理得稍微拖沓了一点,当然可能是为了迎合英雄这个主题。以及陈坤在这里面展现了同胡八一不一样的帅,他果然是活在电影里的美男子!秦昊第一次get到了他的帅点,喻恩泰和白百合发挥少了点。重庆话对白很有趣,像我这种非本地人是听不出瑕疵的~
最近对陈坤的好感度在提升,尽管《火锅英雄》的名字跟什么总动员一样恶俗,而且不知所谓,也挡不住我购买完全没有折扣的票冲进去看,出来的时候挺后悔的,明明用那个银行卡买票只要十元,在我看来,那个票价挺合适的。
看完全片再回头看,开头挺对,中间情节的位置没放错,结尾也不算敷衍,为啥总觉得一股洪荒之力没被放出来,心里憋得慌呢?一个朋友说我是学建筑的, 金库的设计规范要求6个面必须是钢筋混凝土的,厚度是50厘米以上,还有监控镜头,怎么打洞不被发现?我已经顾不上这些漏洞,能把所有巧合凑一起就算剧本过关了,然而节奏太拖了,既然走疯狂石头的路线,就该每个巧合都设置得简短有力,偏偏影片还要加进各种展现演员演技的对话、活动,生怕大家看不出片酬很高。更何况这次他们演的痕迹太明显,镜头越多越明显,生生拖成了罗嗦版,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张力。
导演和演员都太用力,就连重庆火锅都拉不回他们跑得太远的脚步,想说的话太多,但情节支撑不起,显得干巴巴了。观影途中,不断脱帽,遇见的熟场面太多,不得不一再致敬。PS:不建议孩子去看,太血腥了。
川话区导演玩起黑色幽默真的是浑然天成,剧本不错,核心人物的关系把握得好,整体说得通,可惜那么明显一个大bug。中段有点拖沓,导致感情线篇幅不足明显乏力,最后大战韩国风味太浓了,也不太搭。但整体够好看,技法上的贪多嚼不烂反而成就了情感上的简单纯粹。
雨中,那银行门口的背影,是我们曾经失落的青春……
吸引人的主要是青春往事与迷影情结,包括确实试图将剧情融入重庆这座城市。同时,花哨的剧作以及熟悉的影像风格,也能获得加分。只是,太过草率的剧作处理,让这片子的剧情完全没法细想。原本应该压缩到一天的故事拖得太长,也拖出了太多漏洞。只是,仍想鼓励下杨庆导演,毕竟,他有想做出自己的风格
抢银行的劫匪好帅啊!!!!!!!!!!!!!
清楚流畅风格化,拍得认真,演得投入,这才是拍商业片的正确态度
前半段细腻铺垫,后半段热血爆发。快速的剪辑、酷炫的平移长镜头、张弛有度的配乐为影片增色不少。本片的故事够离奇,几次反转也颇有些看头,虽然有些细节经不起推敲,结局也略带狗血,但都不影响剧本算是华语电影里的优秀之作了。几位主演的重庆方言不出戏,陈坤被揍成猪头还是男神,劫匪小哥都太帅。
整体流畅,有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好,反派死的莫名其妙,还是鼓励一下以剧本为主导的国产电影,四星。
好看,前半段铺垫有些长,最后有拖。不过整体是个惊喜
杨庆是个迷影青年,这回地域色彩浓厚,用犯罪题材包装了一部感怀青春的伤感电影,充满了对成年之后的自嘲和调侃。那些巧合都是服务于那条感情线的,得与失都在这条线。
重庆绝对美丽,重庆话绝对好听,重庆火锅绝对好吃,可惜忽略了重庆美女,以及处女座发现字幕君有一处把于小惠打成于小慧了。
3.5 类型一锅炖,前半段较拖沓,后半段更有趣。在电影院里看昆汀、杜琪峰、盖·里奇、朴赞郁的各种元素排列组合竟然会有笑场感。重庆才是表现最好的主角,城市特性挥发得非常不错,阴雨天里都散着辣味,美术帮了不少忙。
好看!杨庆给国产犯罪片撕开一个红油写就的大口子,涌出的,是一锅翻滚着热辣的牛油火锅!妈蛋,这是真正的杨家火锅,需要二刷!
被乡音勾起回忆杀,事实上陈坤一开口我就有点泪目了。用抢银行的类型片外壳包装“那些年”的情怀故事,画面拍出了山城的市井之美。情节有点刻意,但我喜欢结尾那个一辈子的约定。中国的方言电影是潜力股啊~
电影把重庆拍得好美。故事很好看,最惊艳的地方是,陈坤居然能演这种毫不出彩的小角色。毕竟他可是个大帅逼。放任自己的脸被揍成这样,也是rio心疼,冲这种敬业精神我多加一星
《黑暗骑士》的开场,《夜店》+《疯狂的石头》过程…2016国产电影第一部惊喜!
感受到了大陆电影前所未有的精良制作,节奏、剪辑以及视听语言基本无出其右,融合了杜琪峰电影的仪式感、韩国电影的极致暴力、《暗夜骑士》抢劫戏的紧张感以及盖里奇的黑色幽默,导演的控制力非常惊人,完全不像第二次拍院线电影的感觉,真的是《解救吾先生》之后国产类型片的又一次胜利!
火锅涮出的英雄,麻辣有余鲜香不够。
摄影和美术非常有风格,看得出创作者的设计和心思,好几处借重庆这个城市的特殊性拍出了一种都市美感。结尾一场高潮戏拍得很冷峻,氛围悲怆最后竟感动了。喜欢交代了身份有工作有家庭的角色,感觉这四人演得都很自然流畅,演这样的电影就像一群相熟已久的好友一起做了一件事一样让人有种放心的舒服。
杨庆按这路子走就对了,浓浓的火锅味道的黑色幽默,稍微还有点银河味道,人物角色也都很全面。看完“功夫熊猫大战黑帮”后再看这片爽快多了。同天上映三部电影中,最看好这部。这片排片和票房肯定会反超特工爷爷,等着看。
不知道他们的重庆话正不正宗 总之听着还是有点别扭 白百何真是不负豆瓣最佳面瘫盛名 瘫得我怀疑她眼泪都是眼药水挤的 三星半 五入给四星 有笑到 青春部分无感